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陝西米酒土話叫什麼

陝西米酒土話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25 21:36:46

㈠ 稠酒和米酒一樣嗎

稠酒是陝西陝北漢族特色的農家自釀酒。久為人們傳唱的"熱騰騰的油糕擺桌上,滾滾專的米酒捧給親人喝"說的正屬是陝北稠酒,呈米糊狀,渾濁黃稠,如黃河萬里濁水。陝北人也叫它"甜酒"、"渾酒",又因為製作過程有一個蒸為糕的階段,也叫做"糕酒"。各家各戶,只在過年時做。做得好的,甜;做得不好,酸。各家各戶的稠酒味道不同,因為酸甜程度各不相同。既有原料的不同,也有工藝的差異。最好的稠酒是酸甜適度的。
近來陝北稠酒聲名鵲起,以香甜可口綠色保健而走出黃土地,風行於都市之街衢里巷。稠酒之好,首在普及。在陝北,稠酒是家常飯,更是年茶飯。做稠酒是陝北婆姨們展示廚藝的重要內容之一。雖然沒有"斗酒"之類的評比活動,在一個村子裡,自有公認做稠酒最好的婆姨。到臘月做年茶飯的時候,婆姨們常常互相討教,而淳樸的陝北人總會傾囊相授,更有熱心腸婆姨上門指導,甚至越俎代庖。而過年氣氛更為熱烈。年年如此,使陝北稠酒的工藝更為成熟穩定,濃郁的酒香早已溢出了黃土地,飄向神州四方。

㈡ 陝西土話怎麼寫,陝西人來學一學

古漢語中的「陝西話」
陝西人把「小」稱為「蕞」(sui)。如陝西關中人常說:蕞馬、蕞個子、蕞娃.... 王充《論衡》:「蕞殘滿車,不成為道。」 "蕞殘"指小而殘缺的文章。 《左傳》:「抑語曰:"蕞爾國。" 杜預註:蕞,小
陝西人把腦袋稱為:「顙」,本意為額,引伸為頭。 孔子:拜而後稽顙,頹乎其順也!
陝西關中方言稱父母或已經亡故的祖先為"先人"。 《詩經.小雅.小宛》:「我心憂憂,念昔先人。」
陝西關中人把"妯娌"稱為"先後". 《辭海·漢書·郊祀志上》:「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顏師古註:「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宛若,字也。
陝西關中方言把 「不耐煩」 稱為 「叵煩」 《說文》:「叵,不可也。」《正字通》:「叵耐,不可耐也。」叵煩,不可煩。
「咥」(音喋)字。西安人把吃飯叫作咥飯。「咥」即是古漢語,查辭海而知,咥:咬。《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嫽」字。辭海:嫽--美好。《方言》第二:「嫽,好也;青徐海岱之間或渭之嫽。」「嫽的太」,陝西話「好得很」之意。如果要表示程度加深,則謂之「嫽的太太」。可以徑直追溯到上古時期,在《詩經》中發現它的用例。《詩經·陳風·月出》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嫽)兮。」給《詩經》作注的漢代學者毛亨說:「僚,好貌。」漢代的另一位大學者揚雄在其《方言》一書中也說:「嫽,好也。」此後,這個詞便一直保存下來——不過,大多是以復合詞的形式出現的。如唐代的白行簡在其《三夢記》中記有這樣的詩句:「鬟梳嫽俏學宮妝,獨立閑庭納夜涼。」「嫽俏」,就是形容美好、俏麗的樣子的 。
「倭也」。指人漂亮,嬌美。如:「你看nia小伙娶的媳婦多倭也!」指事情辦停當,令人滿意。如:「那人心細,活做得倭也,沒啥彈嫌的」.宋代人編有《文韻》中解釋道:「倭,順貌」,即是「平順的樣子」,只是關中人在方言里因所指對象不一樣,而出現了多義現象。實際上仍是《文韻》所說「順貌」的引申或擴大。
喝湯(喝水)。說到「喝湯」,這湯非土話,乃文詞也。藍田人現在還這樣說。湯即熱水也。臨潼華清池有個「九龍湯」(地熱洗澡池),便是此義。
「瓤人」。陝西話里有「讓人」讀(瓤人)一詞,指取笑、譏笑別人的意思。記得中學課本里《信靈君竊伏救趙》中有此一句,「魏公子讓信靈君曰」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詞保留的夠古老吧。
「彘」字。寶雞一帶將「豬」讀作「只」,人們總是以為是很土的讀音,其實應當是「彘」,是很古老的語言!《鴻門宴》中「……項王曰:『賜之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鄉黨」。「鄉」和「黨」,都是我國古代的民戶編制。據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記載,「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換句話來說,五百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戶為鄉。隨著時代的推移,鄉、黨這樣和農村行政區域單位不再使用,但「鄉黨」這一稱呼卻延用了下來。
「畢了」(完了的意思)。來自古語:六王畢,四海一。
「林檎」。陝西農民將沙果稱為「林檎」,一直以為名字很土,可是查字典,居然是文辭:高級漢語大詞典,檎 qin ――「林檎」:落葉小喬木,開粉紅色花,果實像蘋果而小,可以吃。國際標准漢字大詞典,〔林~〕a.落葉小喬木,果實像蘋果而小,是常見的水果;b.這種植物的果實。均亦稱「花紅」、「沙果」。
「得是得」。陝西話中疑問句的發問方式是將疑問助詞「得是得」放在句末。日語中的疑問句發問方式和助詞都與陝西方言基本相同(日語中用「得斯嘎」)。
「倩蛋蛋」。又如,我們口語中常說的「倩」,也可以在《詩經》中找到其源。《衛風·碩人》篇是這樣描寫衛國的貴夫人庄姜的容貌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唐代的大學者孔穎達說,「倩」就是用來形容「巧笑之狀」的。爾後,「倩」也可以泛指姿容之美好。「倩女」即指「美麗的少女」。杜約夫《擬李商隱詩》雲:「楚曲風煙悉倩女,武陵花月夢仙郎。」與「倩」有關的「倩俊」、「倩俏」、「嬌倩」等詞,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俊美,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俏麗,或用以形容人物之嬌美。而我們陝西人則常常把可愛的小兒叫做「倩蛋蛋」,也都保留了"倩」的「美好」、「可采」之義。
「聞」字。可以在唐詩宋詞中找到其源的陝西方言詞語,數量就更多了。我們在閱讀唐宋詩人的作品時,對一些普通話中所沒有的詞語,往往就可以利用陝西方言來加以解說——這樣不但准確無誤,而且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白居易《二月五日花下》詩雲:「聞有酒時須笑樂,不關身事莫思量。」另一位著名詩人王建的《秋日後》詩亦雲:「住處近山常足雨,聞晴曬暴舊芳茵。」這兩句中的「聞」都是「趁」的意思,和我們陝西話中的意思相同。像「趁熱吃」,陝西話就說成「聞熱吃」。「趁涼」,陝西話說成「聞涼」。再如,宋代的著名詞人柳永的《木蘭花令》中又寫道:「不如聞早還卻願,免使牽人虛魂亂。」又段成己《行香子》:「自嘆勞生,枉了經營,而今一事無成,不如聞早,覓個歸程。」其中的「聞早」,也是「趁早」的意思。可見,「聞有酒」也就是「趁有酒」之義;「聞晴」亦即「趁晴」——因為住處近山多雨,晴日難得,所以才有聞晴暴芳之舉。
「他誰」。又比如,現代人對「他誰」一詞常常感到新奇,這是因為在普通話中已經沒有這個詞語的緣故。但是,「他誰」卻是我們陝西方言中的一個極為普通的常用詞。王汶石《井下》:「八叔半輩子倒求過他誰嗎?慢說自家侄兒!」柳青《創業史》:「他誰愛那麼笑話人?」路遙《不會作詩的人》:「他誰不這樣想問題,一天起來混日子,光會哄人,不幹實事,他誰就沒臉!他誰反對我們這樣想,反對我們這樣做,他誰就是我們的仇人!」其實,只要我們查找一下它的歷史,就可以在宋人的筆下,常常見到這個詞語。辛棄疾《滿江紅》:「層樓望,青山疊,家何在?煙波隔,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又何夢桂《沁園春》:「問天道,看是他誰戲我,我戲他誰?」這些「他誰」,都是「誰」的意思,跟我們陝西話一樣。如果我們自己的方言中有某個詞,那麼讀起古人的作品來,自然會感到十分方便。
「白雨」。如司馬光《和復古大雨》詩:「白雨四注垂萬縆,坐間斗寒衣可增。」蘇軾《六月二十日望湖樓醉後書》詩:「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我們陝西人一看詩句中的「白雨」,就知道是「暴雨」的意思,而不會理解為與「綠水」、「青山」相類似的結構。
「投明」。在古人的詩作中,還常常見到一個「投」字。王安石《觀明州圖》詩:「投老心情非復昔,當時山水故依然。」夏元鼎《水調歌頭》:「順風得路,夜裡也行舟。豈問經州過縣,管取投明須到。」我們陝西人看到「投老」、「投明」,就知道是「等到老」、「等到天明」的意思。
「爭」字。又如,唐代杜荀鶴《目遺》詩:「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宋人楊萬里《舟中夜坐》詩:「與月隔一簟,去天爭半蓬。」「爭幾多」即「差幾多」;「爭半蓬」即「差半蓬」。陝西人一看自明。
「年時」。謝逸《江神子》詞:「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盧摯《清平樂》:「年時寒食,直到清明節。草草杯盤聊自適,不管家徒四壁。今年寒食無家,東風恨滿天涯。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年時」即「去年」,陝西人一覽便曉。
「霍閃」。顧雲「金蛇飛狀霍閃過,白日倒掛金繩長。」詩句中的「霍閃」,就是我們陝西話中的「閃電」。
「科」字。這些詞語在陝西人看來都是極為普通的,而語言文字學家卻為考證它們的確付出了大量的勞動。至於有些今專家學者頗費斟酌的詞語,也常常可以藉助我們陝西方言得到解決。例如,唐人薛能《寄終南隱者》詩:「掃壇花入夢,科竹露沾衣。」詩中的「科竹」,就頗令今人費解。可是,將「砍」、「砍伐」之義說成「科」,在我們陝西廣大地區卻是隨處可聞的。我們用這個意思去理解詩意,不就渙然冰釋了嗎?
「biáng biáng面」(二聲),也就是「餅餅面」。古人把面條叫做「湯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yuè煮)而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為什麼我們陝西不叫「餅餅面」,而叫「biāng biāng面」呢?這是因為我們陝西人說話喜歡運用重疊式的表述方式,例如「飥飥饃」、「棍棍面」、「牛牛娃」等。「biāng biāng面」就和它們屬於同樣的類型。現在的客家、江西以及閩東等地的方言,仍把「餅」讀作「biāng,就是很好的證明。
「飥飥饃」。在陝西話中,還有「飥飥饃」一詞。「飥」也是餅。漢代揚雄的《方言》和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酒食》都說:「餅謂之飥。」所以《齊民要術》中又稱為「餅飥」。陝西人喜歡重疊,因此,又說成「飥飥饃」,說簡單點,就是飥飥」。 「饃饃」。「炊餅」後來又叫「饃饃」(又寫作「饝饝」等形體)。方外山人的《談徵·言部·母母叵羅》即雲:「京師及河南人謂餅曰饝饝。」又清人唐訓方的《里語徵實》也說:「餅曰饝饝。凡米麵食皆謂饝饝,猶北人之謂餺餺也。」可見,和「餅」一樣,「饃饃」的概念也是比較寬的,不僅蒸的、烙的,可以稱為「饃饃」,甚至於「包子」也可以叫「饃饃」。《西遊記》第55回:「又見兩個總角蓬頭女子,捧兩盤熱騰騰的麵食,上亭來道:『奶奶,一盤是人肉餡的葷饃饃,一盤是豆沙餡的素饃饃。」在陝西話中,烙餅也可以叫「饃」。如平常把「烙餅」說成「烙饃」。實際上就是燒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陝西方言跟唐宋文獻詩歌一樣,大量使用「些」字,用法極其復雜,用於表示量詞和多種諸如命令、催促、請求、禁止、冷淡等語氣詞, 「自家身上割些吃,有罪無罪便應知」(敦煌變文集,唐) 白居易:些些貧困奈吾何《贈諸少年》 情願世尊加被我,三十二相與些些。 唐《敦煌變文集》 曼聲流睇,和清歌些; 至陽無諼,其樂多些; 旌蓋颯沓,簫鼓和些; 金鳳玉麟,郁駢羅些; 反風名香,香氣遐些; 瓊田瑤草,壽無涯些; 君著玉衣,升玉車些; 欲降瓊宮,玉女家些; 其桃千年,始著花些。 —— 唐.顧況《朝上清歌》

㈢ 陝西朱䴉黑穀米酒有什麼功郊

朱元黑穀米酒有什麼功效應該是補腎

㈣ 陝西方言都有什麼詞語

陝西方言詞語:

  1. 制達—這里

2. 霧達—那裡

3. 啊達—哪裡?

4. 啊四—哪?哪個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5. 野個—昨天

6. 前個—前天

7. 後個—後天

8. 明個—明天

9. 年四個—去年

10. 增—厲害

11. 碟—吃飯、打人

12. 四火—試一試,

13. 南常—困難,不容易辦的

14. 諞—聊天,說話

15. 扎式—擺架子,打腫臉充胖子

16. 花攪—開玩笑、惡作劇、取笑

17. 產活—好,舒服

18. 騷青—熱情過分,討好獻媚之嫌

19. 木亂—不舒服、不適,思緒煩亂

20. 罷列—一般,還行、過得去

21. 馬卡—差勁

22. 幕囊—行動遲緩、浪費時間的行為

23. 細香、戲法—細致、仔細。

24. 了雜列—很好,很美

25. 撲西來海—邋遢、不整潔、不幹凈

26. 大圓—周圍、附近

27. 麻達—麻煩、問題

28. 麻靡兒—不講理、不明事理。

29. 瓷馬二楞—不機靈,遲鈍。

30. 克里馬擦—快點,英文:hurry up

31. 逼列—完蛋了,指事態無可挽回。

32. 噶達馬西一和灘—亂七八糟一大堆

33. 列遠—一邊去

34. 都成送列—都成什麼樣了啊?

35. XX成馬列—程度形容詞,例如快成馬列,漂亮成馬列

36. 餓賊—不太文明的用語,表示很驚訝的感嘆。

37. 忒—很好,很棒

38. 餓—人稱代詞我

39. nia—人家

40. 咱—咱們

41. 伙計—一般制朋友、哥們、女孩子的男朋友

(4)陝西米酒土話叫什麼擴展閱讀:

陝西方言語音:

關中話中只有四個聲調,但與普通話聲調有很明顯的對應關系。大部分字讀音符合聲調對照表。以下以西安話例:不符合以上對應關系的主要是清聲母及 次濁聲母 的入聲字。普通話把清入字不規則地歸入陰、陽平、上、去四聲,把次濁入聲字入去聲,而關中話則將清入、次濁入入陰平。如清入「八、福、筆、各」次濁入「麥、月」等。

發音特點

普通話發陰平(一聲調)的,陝西話都念輕聲

普通話發陽平(二聲調)的,陝西話仍讀陽平

普通話發上聲(三聲調)的,陝西話發去聲

普通話發去聲(四聲調)的,陝西話發陰平

- 在讀以母音或半母音為開頭的字時,有「 η 」(ng)做為聲母。如:愛,讀作「ηāi」 安,讀作「ηan」

- t和q、j和z、d和j、y和n有部分混淆或倒。(陝西話使用區各地不盡一致)如:就,讀作「zōu」而就本來的發音 jiu"則用來表示蹲下的意思。

㈤ 問一下醪糟是什麼

醪糟(漢語拼音
láo
zāo),又稱酒釀、江米酒,是一種廣泛流行於中國各地的內小吃,味道甜,有容酒味,在陝西、四川、江浙、北京等地深受歡迎。醪糟是用糯米(中國北方又稱江米)飯加入酒葯(由米和食用真菌製成)發酵而成的。醪糟歷史悠久,《說文解字》雲:「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其中「酒醪」可能就是與醪糟相似的食品

㈥ 我老家吃過一種土語叫熟酒的食品,是用大米發酵而成的,這個是怎麼做的學名叫什麼

米酒么,超市有賣,水果罐頭瓶裝的,
自己做可以試試用酸奶機做

㈦ 陝西的來 誰告訴我什麼意思(字不一定正確,但是音是正確陝西土話,是不是臟話)話:大巴嚇瓜女子 謝

在陝西復西安方言中,瓜,代表傻的意思制.
瓜女子,也就是說傻丫頭或者憨妹子的意思.
當地俗話中也有說,瓜娃,瓜慫等.
四川方言,傻丫頭的意思,呢稱。
例:父母叫自己的女兒,「你這個瓜女子」。
男人也可以叫自己的愛人為瓜女子。而這里就顯出親切感。就像有的地方稱自己的兒子這傻小子,就倍增親切感。

㈧ 醪糟為什麼要叫醪糟,有什麼來歷嗎

糟湯圓是我國民間一道歷史悠久的小吃,廣泛流行於長江流域,如四川、湖南、回江浙等地。將醪答糟兌水燒開,放入湯圓(通常是無餡的小湯圓),待湯圓浮起後,加入少量桂花即可。醪糟湯圓清香爽口,有酒味但不濃烈。此外,還可以在水沸時打入蛋花,營養口味都更好。

醪糟又叫酒釀、米酒、甜酒,有健脾開胃、舒筋活血、祛濕消痰、補血養顏、延年益壽的功能,最宜中老年人和體弱者飲用。

在江南民間,為了給產婦滋補,也有必飲米酒之說。此飲品清香襲人、甜潤爽口,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劑、防腐劑、色素等,屬天然綠色飲品。

糯米作為一味中葯味甘性溫,入脾腎肺經,具有溫胃健脾、益氣止瀉、生津止汗的作用。做成醪糟湯圓後,不僅增強了其補益功能,還增加了活血通絡的作用:如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消化不良者有促進胃液分泌,增加食慾,幫助消化的作用;對慢性關節炎患者有助於活血通絡止痛;對大病初癒,身體虛弱、貧血、手術恢復期的病人,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㈨ 陝西方言的關中方言

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眼」:好看叫順眼,討厭叫訓眼,麻煩叫麻眼,難看叫傷眼,不討人愛叫白眼,勾心鬥角叫玩心眼,脾氣躁叫毛眼,死不認帳叫瞪白眼,束手無策叫乾瞪眼,事情亂叫沒眉眼,不滿意叫翻白眼,盼人窮叫害紅眼,不講親情叫干睜眼,不靈活叫死心眼,愛搗鬼叫瞎心眼,向上看叫勢利眼,有點子有辦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氣量小叫小心眼。「手」:系陝南一帶多用,熟練叫老手,幫忙叫搭手,緊俏叫搶手,出售叫脫手,小偷叫三隻手,謹慎肯干叫挖抓手。「腳」:上坡叫爬腳,下坡叫送腳,走路叫拐腳,岔路叫撇腳,不穿鞋襪叫精腳,能乾重活叫力腳。「氣」:關中一帶常把民怒叫著氣,遇到壞事叫晦氣,生大叫嗷氣,痴呆叫二氣,排場叫闊氣,刻薄叫貪氣,挨整叫福氣,小孩聰明叫靈氣,心靈手巧叫靈氣,痴頭笨腦叫木氣,辦事漂亮叫美氣,遇到好事叫運氣,死人叫斷氣,慷慨大方叫爽氣,穿戴時髦叫洋氣,正直無私叫硬氣。
用十二屬相形容人:奸得跟老鼠一樣,犟得跟牛一樣,厲害得跟老虎一樣,跑得跟兔子一樣,在得跟飛龍一樣,毒得跟蛇一樣,歡得跟馬一樣,綿得跟羊娃一樣,靈得跟猴子一樣,紅得跟雞冠一樣,笨得跟豬一樣,輕得跟狗尾一樣。
用地理名詞形容:「山」:驕傲自滿叫張山,耍半吊子叫爭山,愛吹大話叫摞山,行動輕浮叫飄山。「水」:掏腰包出錢叫出水,謀取非法所得叫撈油水,太啰嗦叫漿水,找不見叫落水。
用數字形容:「二」對懶漢無賴通常用:二溜子、二混子、二痞子、二賴子、二吊子、二毛子等;對一些精神或思維不正常的人通常用:二蛋子、二桿子、二糊子、二不拉子、二貨子、二茬子、二八卦子、二八點子等。
用定語「的」形容:活潑好動的人猴的,心眼很多的人鬼的,穿戴時興的人飄的,思想遲鈍的人悶的,行為木訥的人瓷的,幹活偷懶的人奸的,甩膀大乾的人實的,逢迎獻媚的人輕的,不聽忠告的人犟的,意氣風發的人興的,幾面賣乖的人滑的,有本事的人能的,沒能耐的人肉的,愛逞能的人奔的,長的聰明的人靈的。
用名詞形容:「太」或「太太」,稱心如意叫謅得太,不講道理叫蠻得太,穿戴時髦叫洋得太,做事狂妄的叫張得太,官運亨通的叫紅得太,巴結獻媚叫輕得太,多才多藝叫能得太。聰明伶俐叫精得太,調皮搗蛋叫哈(壞)得太,寡言無語叫瓷得太。還有重疊加重語氣用法:「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得太」、「我這蒜苗嫩得太太」。
在「人」字前加形容詞:跟人能合得來的人「嫽人」,偷摸拐騙的人「瞎人」,八面玲瓏四方討好的人「滑人」,待人冷冰腦子遲鈍的人「痴人」,脾氣古怪忽冷忽熱的「怪人」,明知死胡同偏要硬闖的人「犟人」,幹啥一學就會像的人「能人」。
同義不同字類:關中一帶常可聽到:不和叫不卯,干攏叫打攪,發癢叫害咬,適合叫剛好,斷絕叫拉倒,馬虎叫毛草,矮人叫矬子。體胖叫圓偉,瘦子叫干猴,不行叫失氣,笛子叫篾管,有琴叫弦弦,小鑼叫當當,梆子叫咣咣,鐃鈸叫鑔鑔,嗩吶叫喇叭,燒餅叫飥託,乾麵叫粘面,糊糊叫攪團,饅頭叫蒸鏌,水餃叫餃子,棉鞋叫窩窩。巴結人叫舔尻子,出外散步叫轉轉,向別人表功叫擺虧欠,嫌棄討厭叫走遠,無關緊要叫掛不上串,左顧右看叫賣臉,挑剔毛病叫彈嫌,辦事周密叫嚴攢,脾氣暴躁叫臟板,不多不少叫剛謅,歪曲事實叫胡粘,調皮淘氣叫搗蛋,大聲哭嚎叫叫喚,罵人隱私叫揭短,背後告人叫穿板,梆子戲叫蓮花落,木魚叫龜腦殼。
許多藝術家學者(包括高建群)認為:陝西方言在古代叫雅言。(見近期報紙相關稿)這些「專家」沒有指明說「陝西方言」是指現代的陝西方言還是古代的陝西方言。但從語言環境中看,應當指現代的陝西方言,——其實,更准確地說應該是「關中方言」。
這種說法,從情感上看,愛鄉之心可鑒定;但從歷史知識角度來說,的確存在問題。
周秦漢唐時期,關中地區長期是中國政治、文化的中心,這個地方孕育了《詩經》、唐詩的關中方言作為「雅言」,官話,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們知道,唐末戰亂,五代更迭,兩宋孱弱,國度南移,關中自唐後就失去了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在北宋是宋遼邊界,南宋更是金人領土。唐末,長安皇室、貴族以及上層文化精英為避戰火,紛紛南下,當然將所謂的「雅言」—關中方言也帶到了南方。據說,這就是現代客家人的組成分子之一。(待考)我就曾聽一位學者說過:杭州話是唐雅言。
而留下來的,多系引車賣漿的平頭百姓,保衛語言的意識本就淡薄,加上北方少數民族南下帶來的外來語的強勢入侵,「雅言」的純潔度有多少?再加上,經元、明、清幾百年,語言不斷吸收新的語匯,發展變化,今天的關中方言早已不等於漢唐雅言了。
至於說,方言中保留個別古漢語詞彙的現象,這幾乎在中國任何一種方言中都存在。(如小說《國畫》的作者王躍文就發現他的家鄉方言中有許多古漢語詞彙)因為,方言和書面語本身就是互相影響的,古代現代都是如此。詩經、史記等典籍作於陝西,有的作者就是陝西人當然這種現象就更多一點。
保護方言,建立方言角落,從弘揚地域文化的角度來說都應該大力提倡,但是,知識性的錯誤必須澄清。我們不能因方言戴了「雅言」的帽子,就保護,失去了漢唐的光輝就不理。這都不足取。 關中話中只有四個聲調,但與普通話聲調有很明顯的對應關系。大部分字讀音符合聲調對照表。以下以西安話例:不符合以上對應關系的主要是清聲母及 次濁聲母 的入聲字。普通話把清入字不規則地歸入陰、陽平、上、去四聲,把次濁入聲字入去聲,而關中話則將清入、次濁入入陰平。如清入「八、福、筆、各」次濁入「麥、月」等。
發音特點
普通話發陰平(一聲調)的,陝西話都念輕聲
普通話發陽平(二聲調)的,陝西話仍讀陽平
普通話發上聲(三聲調)的,陝西話發去聲
普通話發去聲(四聲調)的,陝西話發陰平
- 在讀以母音或半母音為開頭的字時,有「 η 」(ng)做為聲母。如:愛,讀作「ηāi」 安,讀作「ηan」
- t和q、j和z、d和j、y和n有部分混淆或倒。(陝西話使用區各地不盡一致)如:就,讀作「zōu」而就本來的發音 jiu則用來表示蹲下的意思。 以下是陝西關中方言中一些生活常用語:
1.制達-----這里,這兒
2.霧達-----那裡,哪兒
3.啊達-----哪裡?一般回答用:瓦(應該連讀wo er),例如:你到啊達去呀
4. 啊個四(發四音)-----哪?哪個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5. 夜兒個-----昨天
6.前兒個-----前天
7.後兒個-----後天
8. 明兒個-----明天
9. 年逝個(和兒話音一樣)-----去 年
10.諜活-----厲害
11.咥一頓-----打一頓
12. 適(發三聲)或----急,匆忙
13.難場-----困難,不容易辦的
14. 諞閑傳(pian hai cuan)-----聊天,說話
15. 砸式-----擺架子,打腫臉充胖子,厲害
16.花攪-----開玩笑、惡作劇、取笑
17. 禪(四聲)活-----做好,好,
18.騷青-----熱情過分,討好獻媚之嫌
19.木亂(mu 二聲)-----不舒服、不適,思緒煩亂
20.罷列-----一般,還行、過得去
21.馬卡-----差勁
22.木囊-----行動遲緩、浪費時間的行為
23. 細香、細法-----細致、仔細節省。
24. 撩(比較激動的說辭)咋列-----很好,很美,非常好
25.撲西來海-----邋遢、不整潔、不幹凈
26. 跟前-----周圍、附近
27.麻達-----麻煩、問題
28.麻明兒-----混賬、不懂理
29. 瓷馬二楞-----不機靈,遲鈍,走神
30.克里馬擦-----快點,形容人動作快。英文:hurry up
31. 斃咧-----完蛋了,指事態無可挽回。
32.噶達馬西一和灘一-----亂七八糟一大堆
33. 列遠-----一邊去,離遠點
34. 都成慫咧-----都成什麼樣了啊?
35. 成嘛咧-----程度形容詞,例如快成嘛咧,漂亮成嘛咧
36. 餓賊-----不太文明的用語,表示很驚訝的感嘆。
37. 日踏了-----壞了,糟了
38. 額-----人稱代詞,我
39. nia(也可以讀niai)-----人家
40. 咱(ca)-----咱們
41. 伙計-----一般指朋友、哥們
42. 怪---- 奇怪的
43. 寺-----是
44. 社-----說
45. 博-----不,例如:「你博社咧」「博」就是「你別說了」「不」
46.災拐-----哈慫,壞蛋
47.錘子-----特指男人的生殖器或驚訝時的感嘆詞,在女性面前禁說
48. 辟-----滾,常和遠連用 如:辟遠
49.糟怪-----撒謊
50. 能歘(四聲)拔-----不文明用語,意思就是「能幹什麼」形容某人無能辦事不力
51.圪蹴(jiu)哈(hua)-----蹲下
52. 瓤----- 損人 諷刺的意思 你瓤人尼嗎
53.牆咯老—牆角的意思
54.黑嘛古洞(黑嘛老鼠)-----表示在夜晚看不見東西
55.窩窩-----指過去的棉鞋
56.扯扯-----罵人的臟話
57.虧了人咧-----意思是很丟人
59.桑念(四聲,同日念,其實是「喪眼」的土話發音)-----意思是很丟人,所做的使人看不慣。例如:你就桑念得很!(你做的太不好了!)
60.克里馬擦-----意思是能不能快點呀,例如,克里馬擦我在等著你出發呢
61.頗煩(很有韻味哦po fan)----意思是有點煩(也有累的意思),和字面意思差不多、如今普通話沒有這個詞。
62.瓷馬楞登--意思是 遲鈍(又說,瓷馬二楞)
63. 噶達馬西--意思是 亂七八糟
64.瓜皮---罵人的臟話,意思是傻瓜的意思。
65.撩咋咧---形容很好的的意思,美得很!
66.哈慫---壞人,淘氣的意思!
67.呆慫---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
68.悶慫---笨蛋的意思。
表示東西:
1.架本-特指廚房裡放熟菜的櫃子里的架子
2.箅撐-蒸饃時在鍋里放饅頭的架子,一般呈圓環面,下有三足撐著。
3.水水-特指吃餃子,小籠包子時用來蘸的調料水或辣子油。
4.電壺-暖水瓶,保溫瓶。
5.起子-上螺絲的工具,螺絲刀
6.Biang biang 面-麵食的一種
7.條鋤-掃把,掃帚
8.杴-鐵鍬
9.個蚤-跳蚤
10.挲-頭的意思,「我的挲疼」即就是「我的頭疼」
11.言傳:西安話(粘傳-發音),指說話的意思
12.打吾秋—盪鞦韆13.攆場—舊社會農民收麥時在地里擴出一片地將麥放在上面讓曬干,然後用石磙碾軋,使麥粒與秸稈分離
14. 批桿—訓斥時使用,表示說了不該說的話,有時候形容愛亂說話的某人用批干板板(子)
表示心理情緒:
1.把作(應該是罷作,ba四聲)-難受,上不去下不來的感覺,沒辦法時的著急心理「我把作地很」
2.叫節-懸在空中,魚骨在喉的感覺。
3.握也(wo 二聲)—舒服「握也死了」就是「舒服死了」
4.奇輕-驚奇,「多大的事兒,看把你奇輕滴。」
5.木亂(mu 二聲)—「亂」念作「院」,煩人的意思,表示對某個人或某件事煩擾。 鄉黨這得從古代的民戶編制說起。「鄉」和「黨」。都是我國古代的民戶編制。據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記載,「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換句話來說,五百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戶為鄉。「鄉」「黨」二字連用,指鄉里,也就是同鄉的人,隨著時代的推移,鄉、黨這樣的農村行政區域單位不再使用,但「鄉黨」這一稱呼卻延用下來了。
「屋裡人」趣說關中人,常把已婚婦人叫「屋裡人」。如:「你屋裡人這幾天咋沒見?」「俺屋裡人這幾天熬娘家去咧!」把婦女叫「屋裡人」,其淵源雖無法考證,但在很大程度上與勞動分工、「男耕女織」的出現有關。過去的農家,男的在田間勞作,女的在家中紡線織布,內外分明,各執其事。久而久之,關中大地上便出現了把男人叫做「外頭人」、把女的叫「屋裡人」的稱謂。
「屋裡人」一詞,早巳進入大雅之作。以《紅樓夢》為例,其九十回有:薛蝌想:「……然而到底是哥哥的屋裡人」,第一百二十回有,襲人想:「……其實我究竟沒有在老爺太太跟前回明就算了你的屋裡人。」以上引例中的「屋裡人」,含義與關中方言里指的已婚婦女的含義大致相近。
「二百五」趣談在關中農村,人們把那些蠻干胡撲的人諷稱為「二百五」。「二百五」是個數字,怎麼能形容人呢?它的由來說法比較多,下邊介紹兩種:一是來自賭具牌九。牌九上有「二板」(四個點)和「么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是10個點,在玩牌九時稱為「斃十」,這斃十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什麼牌都能管住它。所以,人們就用二板和么五簡稱「二板五」來形容那些莽撞、傻氣、做事不考慮後果的人。「二百五」是「二板五」的轉音。二是來源於一則歷史故事。傳說戰國時期,身掛六國相印的蘇秦被人殺了。齊王發誓要為蘇秦報仇,可一時又抓不到殺人犯,於是便想出條妙計:在城門上張榜說蘇秦是內奸,殺掉他是為國除了大害,應應當賞黃金千兩,請除奸者速來領賞。榜文貼出後,有四個人聲稱殺了蘇秦。齊王笑著說:「黃金千兩,冒充者殺,你們可不能冒充呀!」四人一口咬定是自己乾的。齊王說:「那一千兩黃金你們四人每人分多少?」四人同聲說:「一人二百五」。齊王勃然大怒,拍案大叫:「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斬了!」「二百五」由此而來。
「尻子」與「溝子」的釋談
人、豬、牛等的屁股,關中土話叫溝子。這個指屁股的字,有人寫作「尻」,也有人寫作「溝」。
「尻」,意思指的是臀部,也就是屁股。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今山西平陽、薄繹之間謂臀曰尻子,四川亦謂臀日尻子,音俏侈(念恥)如鉤,九聲之轉也。」這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尻」字的考音念重了,就變成了鉤字音了。其實是個多義字,當肛門講,還指男子對女子的性行為。關中人「尻子蹲」,意跌倒了。「尻子客」意陽奉陰違的人。「尖尻子」意坐不住愛動的人。
清代文字學家段玉裁說得很明白:「尻,今俗雲溝子是也,今俗雲屁股是也。拆言是二,統言是一。」就是說,尻、溝子、臀、屁股都講的是一回事。清代在北京,接生婆給新生兒「洗三天」的口歌中有「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作知州」。可見,溝子指屁股不是新造出來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當屁股講時,寫成尻子、溝子都對,不過念起來,溝子更順當一些。
「嫽」字談「嫽」,關中一帶,稱道啥好,常說「嫽」,「嫽得太」。嫽是古字,最早甲骨文就有嫽,後引用為美好、暢快。說女孩美貌、聰明,加女字旁。說火光大加火字旁。「嫽」狀人美是很早的,《詩經·陣風、月出》:佼人嫽兮,即美人多漂亮啊。後來這意有了轉化,就是「美好」的意思。西漢時楊雄寫的《方言》說嫽,就是好。我國青海一帶也把好叫嫽,可見說「嫽」的不限於陝西。今天的山東、江蘇一些地區當時也這樣說。
「倭也」趣談
倭也,這是關中,特別是富平一帶人日常愛說的一個方言詞語。細究起來,它的含義很多,現列舉幾個大家一起研究。
(一)指人漂亮,嬌美。如:「你看伢小伙娶的媳婦多倭也!」
(二)指事情辦停當,令人滿意。如:「那人心細,活做的倭也,沒啥彈嫌的」!
(三)指屋舍整潔入眼。如「你伢娃把屋子拾掇得多倭也!」
外地人對這個似乎土氣的詞語多不理解,但考其淵源,也較悠久。宋代人編的《廣韻》中解釋道:「倭,順貌」,即是「平順的樣子」。其意思與關中方言中的「也」大致相同,只是關中人在言談里因所指對象不一樣,而出現了多義現象,實際上仍是《廣韻》所說的「順貌」的引申或擴大。
秦人村語話鄉音
朋友們在一起聊侃時,詼諧幽默的詞語掃去了一天的疲敝和憂郁的心情。偶而冒了出來的幾句鄉音又增添了幾分親情,尤其夢的關中夢話使他經常成了調侃的對象,取樂的中心。可簡捷明確的村語也時不時的使外地朋友摸不著了頭腦。
有遠方的朋友聽不懂那些土的掉渣的村語,時不時要老陝去翻譯,老陝雖然也樂意效勞,可也勸朋友「靠人不如靠自己」。為了方便遠方朋友們更了解秦人的語言文化,也為了減少頻繁嘴的壓力。現把一些經常用語簡錄如下,供參考。也希望掌握更多鄉音的朋友添加。
村語念音 表達的意思 舉例
止 停止、停住 不要跑了,快止住
至 最後、頂多、 你至多一頓吃仨蒸饃
瓷 呆板,不靈活 這娃咋瓷的很,一點不活泛
畢 完,結束 把這點活做畢了,再去干其他事
匪 調皮,好動 這娃匪的很很,整天爬高沿低
利 利索,快捷 看這刀磨的多利
熟 燒熟 多熟些油,潑些油辣子
霧 看不清象有霧一樣 這幾天上火了,眼睛霧的看不成啥了
扎 過分,過頭 幾天來,把人忙扎了
撒 剎,勒緊 把貨撒好,省得半路掉了
厥 罵,罵人 好好的,你厥人呢
奈 那個,那兒 把奈個東西拿好
迷 打瞌睡,睡覺 忙了半晚上了,去迷一會吧
趔 走開,離開 現 在這兒正忙著,你先趔一會
卸 從高處取,摘, 把樓上的包穀卸下來
徹 差勁,笨拙 看這事情辦的太徹了
肘 擺譜,擺架子 看你一天肘的,凡人不招嘴
凡 見,看見 凡事要多替別人想想
囚 躲,不出來 那孩子一天囚在家裡看書,也不出來
詳 看,端詳 ,估計 你詳這個屋子是不是漏雨
解 明白,了解 再說一遍,剛才的話,我還不解
棟 不拾掇,凌亂 這孩子,就知道棟,不會拾掇
言慘說話厲害東勝媳婦言慘的很,一般人受不了
彈嫌 挑剔,計較 彈嫌是買主
貧氣不豐富,不豐滿 就拿這點禮物,是不是顯得貧氣了
肘拉 過於擺譜 不要肘拉的不知道腳望那兒放
失急 急,慌張 看你跑的失急慌忙的,攆賊呢
不日(er)識 不理睬, 說了半天,你咋不日識啊
活泛 靈活 辦事情活泛了,人也輕鬆了
目亂煩悶,焦躁 那裡娃們多,吵的人目亂的很
拇囊不利索,辦事慢 不要把拇囊當細詳
細詳拇囊的反意詞 那個人辦事情細詳的很,不要別人多操心
使喚 使用,支配 那頭花背牛聽使喚,你拉去
污兮 臟,不幹凈 看看,污兮婆娘把屋子棟的
避(pi) 避開,滾遠的意思。
日塌啦 完蛋、壞事啦的同義詞。
嫑(bao)急 不要著急的意思。 西府方言為陝西關中方言的一種,屬秦隴方言系,范圍包括寶雞市境內的三區九縣以及咸陽的部分地區,至今以陝西西府方言為代表的寶雞話仍保留有濃重的口音,例如如下(xià ,西府方言讀hà)、重(zhòng,西府方言讀cheng)、坐(zuò,西府方言讀cuo)、小(xiǎo,西府方言讀suī,同碎)、白(bái,西府方言讀péi)、豬(zhū,西府方言讀,同彘)、 如(rú,西府方言讀rí)、去(qù,西府方言讀qi)、拿(ná西府方言讀lá)、色(sè,西府方言讀sěi)、誰(shéi,西府方言讀séi)。

㈩ 陝西米脂酒穀米米酒有度數嘛

米酒幾度到35度都有,黃酒就是十幾度到30多度。小時候的那種低度米酒也叫清酒就和現在的啤酒差不多,還是甜的,現在的低度米酒就10多度,一人來兩瓶都沒問題。

閱讀全文

與陝西米酒土話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