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關於紹興黃酒的小故事

關於紹興黃酒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25 10:24:28

1. 紹興黃酒的來歷

紹興酒是中國黃酒的傑出代表。紹興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又有鑒湖這一豐沛而優質的水源,釀酒可謂得天獨厚。紹興黃酒產地主要分布在鑒湖水系區域,包括紹興市越城區、紹興縣和上虞市東關鎮等地。

因釀坊所處位置與操作技巧的差異,紹興酒分"東幫"和"西幫"兩大流派。地處紹興城西東浦、阮社、湖塘等地的釀坊稱為"西幫",城東斗門、馬山、孫端、皋埠、陶堰、東關等地的釀坊為"東幫"。

不少黃酒企業現在都有向傳統消費區以外擴展的計劃,促銷的力度也在加大。大企業的擴展空間也許要大一些,那麼中小企業該怎麼做呢?

中小企業到其他區域拓展新市場,必須先下手為強,這是毋庸置疑的。要是沒有能力四面出擊,可以集中力量做地區市場、區域市場,也能收到不錯的效果。其實黃酒企業目前有一些優勢,比如價格控制,因為市場競爭還不是很激烈,價格比較規范,有利於企業在某個新市場的長遠發展。

不過黃酒還是要努力解決地緣認知度的問題。比如南京人大都認為紹興才出黃酒,上海能做什麼黃酒呢?因此黃酒企業要有針對性地做促銷工作。

那麼黃酒企業要怎麼做促銷,才能較快地爭取陌生消費者的認同呢?
在前期運作時,需要致力於增大銷量,各個品牌可以從不同的訴求點來做。黃酒的健康、營養以及古老歷史,很多消費者有一定的了解,這些不必做過多的提示。要想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做點特殊的東西出來,然後以特殊的產品,配合特殊的渠道來運作,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黃酒要爭取消費者,首先要解決認知度、知名度的問題,做適當的促銷,問題就比較好解決。比如孔乙己在南京的運作力度就比較大,促銷人員、促銷品也很漂亮,能讓看慣了白酒葡萄酒啤酒促銷的消費者眼前一亮,銷售效果很好。
參考資料:http://www.168idea.cn/html/2/0805/4144.html

2. 浙江紹興酒的歷史

紹興釀酒,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早在吳越之戰時,越王勾踐出師伐吳前,以酒賞士,留下「一壺解遣三軍醉」的千古美談。在南北朝時期,黃酒已被列為貢品。「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里香」。

紹興有酒的文字記載,當推《呂氏春秋》和《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中的「越語」篇中,有越王為增加國家人口補充兵力和勞動,曾採用過一系列獎勵生育的政策和措施,內中有「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以酒獎勵生育體現兩方面的作用,一作為國君的恩施,使百姓感激國君,聽從國君;二作為對產婦的一種保健用品,幫助催奶和恢復產婦的體能,有利於優育。因此,以黃酒作為產婦的保健用品一直沿用至今。《呂氏春秋》,是秦國宰相呂不韋主持編撰的綜合性史書。在「卷九季秋紀第九順民」篇中,有「越王苦會稽之恥,欲深得民心……有酒流之江與民同之」的記載。這里,勾踐為獲得百姓的支持,在有酒時,要倒入河江中與老百姓共飲,說明當時的酒是比較寶貴的,飲酒是一種高檔的享受。

曲水流觴—最風雅的酒會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晉代大書法家、會稽內使王羲之攜親朋謝安等42人,在紹興蘭亭舉行飲酒賦詩的「曲水流觴」活動,在蘭亭清溪兩旁席地而坐,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經過彎彎曲曲的溪流,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即興賦詩或飲酒。王羲之將大家的詩匯集起來,乘酒興而書,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也因此被譽為「書聖」。傳說王羲之酒後曾多次重寫《蘭亭集序》都不能達到原來的境界,這不僅表現了藝術珍品需要在天人合一的環境下造就,也表明了酒的神力和活力。

投醪勞師最豪情的壯行酒
公元前492年,越國為吳國所敗,越王句踐夫婦被作為人質,去吳國苦役三年。句踐回國後奮發圖強,修明政治,臣民一心,揚風鼓帆,終於復國滅吳,報仇雪恥,留下了投醪勞師、壺酒興邦的佳話。《呂氏春秋順民篇》記載:越王句踐出師伐吳時,父老鄉親向他敬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游,與將士們一起迎流共飲,於是軍民感奮,戰氣百倍,終於戰勝吳國,一雪恥辱。那條河後人稱之為「投醪河」,至今還在紹興城南靜靜流淌著。

希望能幫到您 歡迎討論~

3. 紹興黃酒鑒湖春成名的典故是什麼

紹興復黃酒鑒湖春在清代也已名揚天制下。關於鑒湖春的來歷,民間還有個故事,與乾隆皇帝有關:

這一年,乾隆皇帝攜紀曉嵐、和珅等大臣下江南。一日,一行人進了浙江境內,關於當晚下榻何處,眾大臣意見不一,和珅主張下榻西湖邊的行宮,紀曉嵐主張入住紹興鑒湖邊的沈家。

沈家是紹興數一數二的大戶,所釀造的紹興酒更是遠近聞名,當地人都習慣稱為「沈家酒」。乾隆最終聽取了紀曉嵐的意見,決定入住沈家,沈家當晚在鑒湖邊設下宴席款待乾隆君臣,自然少不了「沈家酒」。第二天,乾隆走訪紹興,感觸頗深,信筆提下《詠紹興》:

鑒湖春來早,樓榭水中搖。自古豪傑地,酒家知多少。

自此以後,沈家酒就有了御賜的新名「鑒湖春」,並被封為貢酒。

4. 古代關於酒的小故事

1、酒池肉林

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淫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樂。商代的貴族也多酗酒, 據現代人分析推測,由於當時的盛酒器具和飲酒器具多為青銅器,其中含有錫,溶於酒中,使商朝的人飲後中毒,身體狀況日益下降。商末帝紂,卻是一個好色好酒的人。

以酒誤事誤國的例子在古代不可勝數,楚恭王與晉國的軍隊戰於鄢陵,楚國打了敗戰,楚恭王的眼睛也中了一箭,為准備下一次戰斗,召大司馬子反前來商量,子反卻喝醉了酒,無法前來。楚恭王只得對天長嘆,說"天敗我也"。將因酒誤了戰事的子反殺了。只得班師回朝。

帝王因酒誤事有時也是好事,如齊桓公因為醉酒,將帽子丟了,齊桓公為此事感到羞恥,於是三天都不上朝,恰逢糧荒,管仲只好自作主張,打開公家的糧倉, 救濟災民。災民欣喜若狂,當時流傳的民謠說:(齊桓公)為什麼不再丟一次帽子啊。

2、簞醪勞師

東周春秋時代,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戰敗後,為了實現"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的復國大略,下令鼓勵人民生育,並用酒作為生育的獎品。越王勾踐率兵伐吳,出師前, 越中父老獻美酒於勾踐, 勾踐將酒倒在河的上流,與將士一起迎流共飲,士卒士氣大振,紹興現在還有" 投 醪河"。

3、魯酒薄而邯鄲圍

楚宣王會見諸候,魯國恭公後到並且酒很 淡薄,楚宣王甚怒。恭公說,我是周公之後,勛在王室,給你送酒已經是有失禮節和身份的事了,你還指責酒薄,不要太過份了。

於是不辭而歸。宣王於是發兵與齊國攻魯國。齊國的梁惠王一直想進攻趙國,但卻畏懼楚國會幫助趙國,這次楚國有 求,便不必再擔心楚國來找麻煩了,於是趙國的邯鄲因為魯國的酒薄不明不白地做了犧牲品。

4、齊景公邀酒

齊景公夜間獨自飲酒,忽然覺得孤單,想找個人陪喝陪聊。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宰相晏子,就讓人把酒宴連同自己一起運到晏子家。沒想到,晏子根本不接納,站在門口向齊景公講了一番大道理,無非是人君應該怎樣怎樣。

齊景公正在酒興頭上,哪裡聽得進去,對晏子說:「酒醴之味,金石之聲,願與夫子同樂。」晏子還是不買賬,以「不敢」為名,將景公攔在門外。景公倒也不氣餒,又來到司馬穰苴家,同樣碰了軟釘子。司馬穰苴說了與晏子同樣的話,做了同樣的事。

景公只好折回去。可是,他酒興依然,就去找梁左據。梁左據提前得到消息,左手執琴,右手抱竽,載歌載舞地迎著齊景公走來。齊景公高興地說:「樂哉!無彼二子,何以持國?無此一臣,何以樂身?」持國與樂身,這是國君的魚與熊掌吧。

5、管仲棄酒

齊桓公宴請大臣。管仲遲到了,桓公要罰他喝酒。管仲端起酒杯沒有往嘴邊送,而是先倒掉一半。齊桓公有些不自在了,略帶責備的口氣說:「你有約遲到,罰酒又倒了一半,這從禮節上說不過去吧。」

管仲答道:「我聽說酒喝多了就會亂說話,亂說話就會說錯話,說錯話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我想啊,與其招來殺身之禍,還不如現在倒掉一些酒。」如此推理,齊桓公笑了,沒再深究。

5. 黃酒與故事,是歲月還是歷史

自古騷人墨客總是對紹興酒尤為青睞,這無疑也是紹興酒得以名譽天下的無回形資產。在酒文化得到推崇的今答天,紹興酒亦無須臆測,千古傳承的美酒文化和紛紜酒事更使得紹興酒平添幾分神秘色彩,紹興酒因此而得以長存。《呂氏春秋順民篇》記載:越王勾踐出師伐吳時,父老鄉親向他敬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游,與將士們一起迎流共飲,於是軍民倍感振奮,士氣百倍,終於戰勝吳國,一雪恥辱。那條河後人稱之為「投醪河」,至今還在紹興城南靜靜流淌著。
喝黃酒是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不知不覺中進入微醺而陶然的境界,平時積淀的勞頓全部被一掃而盡,潛意識中醞釀著的奇思睿智與真知灼見就會源源湧出,無數詩文書畫由此誕生,陸游的詩、曹雪芹的文、王羲之的書法都是最好的例證。

6. 紹興黃酒的文化

黃酒作為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酒種,經過歷代炎黃子孫幾千年的養育和呵護,已經與中華民族文化相融相隨、密不可分,同時,黃酒又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種禮儀、一種精神、一種藝術、一種習俗。
(一)禮儀規范——黃酒之本
黃酒是作用於精神的東西,可使人為善,也可使人為惡。酒雖有利弊,但適度把握,裨益頗多,酒功能有三:一可解除疲勞,恢復體力;二可葯用治病,滋補健身;三可成禮。中國儒家主張的禮治與黃酒的溫文而雅可謂是一脈相承,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中國古代,祭祀是君王向臣民推行禮治的示範,它體現出來的是上下尊卑的等級名分,直到今天,酒宴席位的尊卑有別,仍然是以禮為核心的。經過千百年的洗禮、沉澱,酒禮約定俗成,自覺不自覺地成為各個階層人士的一種行為規范,滲透到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紮根形成了古樸厚重、生生不息的酒禮文化。
(二)膽劍精神——黃酒之魂
正如俄羅斯人與伏特加,法國人與白蘭地,黃酒也正是中國民族精神的寫照。儒家主張人們應該以「齊家、治國、平天下」 為努力方向,要有為社會大眾貢獻才智的人生價值取向和不怕艱險、百折不撓的膽劍精神。從古到今,儒家思想的探求者努力進取、一往無前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從黃酒得以見證,借黃酒得以升華。
2500年前的越王句踐卧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投醪勞師,一舉滅吳,報仇血恥。在稱霸中原後,句踐置酒文台,舉酒慶功。「鑒湖女俠」秋瑾把酒拔劍,「吾輩愛自由,勉勵一杯酒」,與黑暗勢力決斗,不愧為一代女豪傑。徐渭才華橫溢,倔強不馴,不畏權貴,杯不離手,醉中作畫,留下不朽之作。與徐渭一樣,當時紹興一大批文人進入官府當官,他們作為儒生這樣一個特定的知識群體,「學而優則仕」,抱負「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他們有智有謀,剛柔並濟,如同黃酒之秉性,不會輕易為五斗米折腰,道不同不相為謀,和則用,不和則去。正如清代袁枚《隨圓食單》中贊美:「紹興酒如清官廉吏,不參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閱盡世故而其質愈厚。」袁老夫子把黃酒比作廉吏,不僅是對黃酒的由衷贊嘆,更是對黃酒之魂的精闢提煉。
(三)文學藝術——黃酒之韻
濃濃的黃酒中滲透著無數名人趣事美談,黃酒史其實是一部人文史,具有強大的文化張力。
在紹興,飲酒者並不都是文人,但文人大多都嗜酒,紹興黃酒的美味陶醉了諸多文人墨客、名人志士等千古風流的人物,演繹了無數人文佳話。最令人稱道的當屬「曲水流觴」這一千古風雅酒會。東晉永和九年,大書法家王羲之和當時名士謝安、孫綽、許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會稽(今紹興)蘭亭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歌會,曲水流觴,即興賦詩。王羲之更是乘著酒興寫下名震千古之《蘭亭集序》,傳說王羲之後來多次書寫都不能達到原來的境界,不僅表明藝術珍品需在天人合一的環境下造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酒的神力。唐宋大詩人大詞人對酒也情有獨鍾,經常借酒作詩抒情。賀知章晚年從長安回到故鄉,寓居「鑒湖一曲」,飲酒自娛。李白《重憶》中「稽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表達了他對賀知章的深深懷念之情。陸游曾自稱「放翁爛醉尋常事」,他在《醉中書懷》一詩中寫到:「平生百事懶,惟酒不待勸」,表達了他對酒的喜愛之情。然而說到文人,不能不提近代的大文豪魯迅,2012年凡來紹興的遊客,都要光顧他筆下的咸亨酒店,學一學孔乙己摸樣,買一碗紹興黃酒、一碟茴香豆,慢慢體會一下其中的意境。酒以城而名,城以酒而揚,紹興黃酒已經成為紹興一張金燦燦的名片。

7. 紹興酒的來歷

紹興酒的來歷
從前,紹興有個做衣服的人,他的妻子要生小寶寶了專。他高興地做了幾屬壇酒,准備妻子生了兒子以後請朋友來喝。
可是他妻子卻生了女兒,那時候的人都喜歡男孩子,不喜歡女孩子,這個人也一樣,他非常生氣,就把酒藏在樹底下。
不久女兒長大了,非常聰明伶俐,這個做衣服的人就把她嫁給了自己最喜歡的徒弟。
在請朋友們喝喜酒的時候,他想起了十幾年前藏在樹底下的幾壇老酒,便挖出來請客。
結果一打開酒壇,一陣香氣撲過來,酒非常好喝。
從此,紹興有很多人家生了女兒就把酒埋藏起來,等到嫁女兒時拿出來請客人喝,於是大家把這酒叫「女兒紅」酒。這種酒實在太香太好喝了,人們還把這種酒當禮品來送人,「女兒紅」成了紹興的一種名酒。

8. 紹興我身邊的黃酒故事作文1000

設灌裝生產線有x條,則裝箱生產線有(26-x)條,由題意,得400+650×3x-750×3(26-x)=700,解得:x=14.故答案為:14.

9. 求關於酒文化的經典小故事···

1、上天造酒說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說法。《晉書》中有關於酒旗星座的記載:「軒轅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飲食。」軒轅,中國古稱星名,共十七顆星,其中十二顆屬獅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邊緊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顆星。

明朗的夜晚,對照星圖仔細在天空中搜尋,獅子座中的軒轅十四和長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則因亮度太小或太遙遠,而用肉眼很難辨認。

2、猿猴造酒說

唐人李肇所撰《國史補》一書,對人類如何捕捉聰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極精彩的記載。猿猴是十分機敏的動物,它們居於深山野林中,出沒無常,很難捉到,經過細致的觀察,人們發現猿猴「嗜酒」。

於是,人們便在猿猴出沒的地方,擺上香甜濃郁的美酒。猿猴聞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流連不前,接著便小心翼翼的蘸酒吮嘗。

時間一久,終因經受不住美酒的誘惑,而暢飲起來,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捉住。這種捕捉猿猴的方法並非中國獨有,東南亞一帶的群眾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都採用類似的方法。

3、儀狄造酒說

史籍中有多處提到儀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記載。叫「儀狄作酒撥,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講他們在作不同的酒。「撥」,是一種糯米經過發酵加工而成的「醋糟兒」。性溫軟,其味甜,多座於江浙一帶。不少家庭中,仍自製醋糟兒。

醋糟兒潔白細膩,稠狀的糟糊可當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頗近於酒。「林」,高粱的別稱。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粱。由此看來,儀狄是黃酒的創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粱酒創始人。

4、杜康造酒說

還有一種說法是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郁緒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代,不由奇方。」意思是說,杜康將未吃完的剩飯,放置在桑園的樹洞里,剩飯在樹洞中發酵,有芳香的氣味傳出。

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釀祖。魏武帝樂府詩曰:「何以解憂,惟有杜康」。自此之後,認為酒就是杜康所創的說法似乎更多了。

5、堯帝造酒說

堯作為上古五帝,傳說為真龍所化,下界指引民生。他帶領民眾同甘共苦,發展農業,妥善處理各類政務,受到百姓的擁戴,並得到不少部族首領的贊許。

堯由龍所化,對靈氣特為敏感。受滴水潭靈氣所吸引,將大家帶至此地安居,並藉此地靈氣發展農業,使得百姓安居樂業。

為感謝上蒼,並祈福未來,堯會精選出最好的糧食,並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雜質,淬取出精華合釀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純凈、清香幽長,以敬上蒼,並分發於百姓,共慶安康。

(9)關於紹興黃酒的小故事擴展閱讀:

中國是酒的故鄉,酒和酒類文化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酒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是屬於物質的,但酒又融於人們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

在幾千年的文明歷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首先,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因此一切政治、經濟活動都以農業發展為立足點。

而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以糧食釀造的,酒緊緊依附於農業,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部分。糧食生產的豐歉是酒業興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統治者根據糧食的收成情況,通過發布酒禁或開禁,來調節酒的生產,從而確保民食。

閱讀全文

與關於紹興黃酒的小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