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玉米酒怎麼做
Ⅱ 釀造純糧玉米酒 有幾種方法
玉米酒製作方法來如下:自
新工藝釀酒方法,玉米屬於殼類糧食,有3種發酵方法:
1.生料液態發酵:不用煮熟玉米,只需把玉米粉碎加曲直接發酵即可。玉米粉碎,粉碎到接近面,適量有點小顆粒,這樣在蒸煮過程不會發粘。
2.熟料液態發酵:把玉米煮熟,加水、加曲發酵。
3.熟料固態發酵:煮熟玉米,攤涼加曲發酵。
以下是熟料固態發酵法製作方法:
兩斤玉米煮熟,攤涼至30度、加曲7克(玉米量越多酒麴加越多,按比例一斤玉米3.5克酒麴)
把酒麴跟玉米攪拌均勻,做到每顆玉米都要拌有酒麴,否則會影響發酵攪拌完後裝桶密封蓋起。
靜待15天左右即可(看溫度發酵,冬天發酵時間可能長一點)
發酵完好後,即可用白酒蒸餾設備蒸餾。
即得出玉米白酒將製得的生玉米甜酒裝入已消毒的酒瓶中密封,貼標簽,置
於陰涼處存放,即為成品,可直接飲用或上市銷售。
Ⅲ 玉米釀酒用玉米面好還是玉米整粒好些
釀酒應該用整粒的。玉米面不適合釀酒,只適合做餅\蒸饅頭打糊糊。
Ⅳ 玉米做酒的方法,用玉米怎麼釀酒
玉米做酒的方法
玉米磨粉
選取籽粒飽滿、無霉、無蟲蛀、精選過的當年新鮮玉米。將玉米曬干或火炕烘乾後,用水碾或粉碎機碾成細末,篩去渣滓。
入籠蒸熟
稱取玉米麵粉與清水按4:l的比例混合,將清水噴灑在麵粉上面,充分攪拌均勻,然後置於鋪紗布的蒸籠層中,用大火進行汽蒸,蒸至上大汽後,保持約5分鍾,揭籠蓋,移玉米粉出籠,及時壓碎結塊,再噴灑比前列次稍多的清水,繼續上籠,用大火汽蒸;待重新上大汽後,保持約30分鍾,當玉米粉表觀鬆散,不呈稀糊狀,熟透無夾生時,出籠攤開晾涼。
入缸發酵
取晾涼的熟玉米粉與純化甜酒麴按160:1的比例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後裝入陶瓷大缸,密封缸口,放置在比較燥熱的地方,保溫發酵25~35小時,適時取出。在發酵快要結束時,可取出少許酒醪嘗之。若呈酸味,說明快發酵好了,應盡快降溫停止發酵;若呈苦辣味,則發酵已過,就不能再飲用了。因此發酵適度很重要,要依發酵可控條件,憑經驗掌握。
入袋過濾
將發酵好的酒醪裝入潔凈布袋壓濾,濾液靜置兩天左右,然後虹吸上層澄清液,即得生玉米甜酒。
高溫殺菌
將製得的生玉米甜酒裝入已消毒的容器中,水浴加熱至80℃,保溫20分鍾左右,進行殺菌,然後靜置分層,虹吸上層澄清液,裝入已消毒的酒瓶中密封,貼標簽,置於陰涼處存放,即為成品,可直接飲用或上市銷售。
注意事項
製作過策劃你各種,保持干凈清潔環境。
小結:使用玉米釀酒操作起來簡單方便,容易上手,使用玉米來釀酒不僅經濟高效,口感也是十分獨特的,在市場上頗受消費者親睞。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選用黑玉米酒龍頭推薦大家選擇糯質型品種,因為品種糯性越高,對釀制發酵越有利,出酒率和口感也會大幅度的提升,關於玉米的品類在這里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參照當地的產量大的黑玉米類型進行選擇。
Ⅳ 釀玉米酒,用什麼品種的玉米
玉米酒,也稱包穀酒。玉米酒的度數有高有低,酒度25——70度不等,在中國酒文化版圖上,玉米酒的主要集中在西南版塊和東北版塊。因為這些地方的主糧就是玉米,玉米酒早已經成為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主打酒品牌。
使用玉米釀酒有一個特點,甜味較高,這是由於植酸含量過高導致:而玉米的脂肪含量也比較高,導致白酒的邪雜味比較重。玉米酒發展至今,已有很多人習慣和接受了玉米釀的酒,在很多地區玉米酒非常受歡迎。所以玉米酒也躋身中國純糧食白酒行列,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員。因此,釀造和經營玉米酒也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下面就由從事酒類技術教學的釀酒師小編分享自己多年來總結的釀造玉米酒的經驗,釀造玉米酒是一個系統性的工藝流程,在後期的更新文章中回陸續呈現其他技術工藝,敬請關注「釀酒師劉帥」。 那麼我們先從玉米的選擇和處理開始。
在選擇玉米時,應選購那些成色好的玉米。因為成色好的玉米成熟度高,澱粉相對含量的比例就高,釀酒的產量就更高。另外,玉米在自然乾燥後的水分一般都在15%-17%,而倉儲的玉米的水分標準是13%以下,所以,如有條件,可選購倉儲類玉米。當然選擇玉米品種繁多,但需要掌握的一條原則是: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要購買那些在地里生育成熟期長的玉米品種。比如老百姓通常所說的「笨玉米」、「白頭霜」...成熟期短玉米出酒量小一點。
在選好玉米後,發酵前需要將玉米處理,目前玉米的發酵一般為三種發酵方式:熟料固態發酵法、熟料液態發酵法、生料液態法。其中前兩種發酵方式是熟料發酵,所以需要將玉米蒸煮熟透,在蒸煮前將玉米浸泡1-2 天,吸水膨脹利於蒸煮。蒸煮結果為玉米粒開裂,澱粉暴露出來,玉米粒全部糊化。這里再次提醒:不要選用粘玉米,因為粘玉米品種在蒸料時,就成了發糕了,結團板結不利於發酵釀酒。採用生料發酵法酒需要將玉米粉碎,粉碎成都要均勻,不然洗的玉米粉先完成發酵而粗的玉米粉仍在繼續發酵,給人們造成都發酵完全的錯覺,致使蒸餾時產生糊鍋、焦鍋現象,酒的產量和質量都會受到影響。粉碎的粒度越細越好,至少其粒度應達到98%以上可以通過40目的篩孔。玉米粒度越小,接觸酒麴的面積酒越大,更能使玉米徹底的得到糖化和酒化,自然出酒率就會更高。
不管是熟料發酵還是生料發酵釀制的玉米酒,都會有雜醇油含量較高的現象,雜醇油含量較高的酒,酒質較差。雜醇油是一種醇類物質,主要含正丙醇、異丁醇、異戊醇、苯乙醇等,雜醇油有一股「糧食香」氣味和口感,但也是「上頭」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釀造較好的玉米酒,需要對玉米事先加工處理,將玉米的剝皮和去胚芽(俗稱臍子),因為它們不但不出酒,還是產生雜醇油的罪魁禍首。釀酒行業有句話:含油的原料不出酒,含酒的原料不出油。大家應該知道,玉米油就是玉米胚芽提煉出來的,所以,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去掉皮和胚芽 。糠皮和胚芽還可以在喂豬時直接添加進去,生熟搭配,更有利於豬對營養的全面吸收與消化。當然,為了圖省事起見,玉米粒不剝皮去胚芽也可以,直接蒸煮或者直接粉碎成玉米面也可以釀酒。
Ⅵ 自己家釀玉米酒都用什麼啊
一、原 材 料
1、玉米碴子:最好是小粒的。
2、糖化酶:要液體的,半斤即可。
3、活性乾酵母,要固體的,半斤即可。
4、食用白糖。
5、食用酒精:1斤即可。
二、工具
1、蒸鍋:即做飯用的大鋁鍋,最好要大一點的。
2、高壓鍋:即燜飯用的,沒有可用鋁鍋代替。
3、炒勺:炒菜用的。
4、紗布:即家用的棉紗布。
5、酒瓶:啤酒品就可以。
6、量杯:100毫升的一個。
三、製作
1、浸米:將玉米碴子1公斤(依鋁鍋大小而定),放入鍋中,加3倍的清水浸泡2個小時,用笊淋(zhaoli)把玉米碴子撈出,把浸泡水棄掉。最好用清水把玉米碴子清洗2次。
2、蒸煮:把浸泡好的玉米碴子放入鋁鍋中,加3倍的清水,用小火蒸煮,邊加熱邊攪拌,避免鍋底焦糊,大約用1.5小時,煮熟。
3、發酵:取30克(ml)的糖化酶,乘熱加入煮好的玉米碴子中,用飯勺攪拌均勻,玉米碴子飯由干變稀後,加入15克酵母,攪拌均勻。把鍋蓋上,用棉被蒙上,放在熱的地方發酵,第二天(24)小時後,再再加入酵母10克,攪拌均勻,蓋上鍋,繼續發酵,到第三或第四天終止發酵。發酵過程中始終有氣泡冒出,是正常現象,泡越多越好。不冒泡了,即可終止發酵,發酵了的玉米碴子稱為「發酵醪」。。
4、濾酒:用紗布把發酵醪包上,用力擠壓,把酒過濾出來,可分多次進行。過濾出的酒放在干凈的高壓鍋中,加入酒精80毫升。
5、調色:取白糖半斤,放入馬勺中,像做菜掛漿那樣,熬糖色漿,熬好後放入酒中,攪拌均勻,糖色漿加的越多,酒的顏色越深,調好後,酒色為棕紅色。
6、消毒:將調好色的酒放入高壓鍋中,蓋嚴,慢火加熱30分鍾,進行消毒。冷卻後打開鍋蓋,靜止放置1小時,過濾除去鍋底沉澱物。。
7、裝瓶:將酒瓶洗凈,最好用開水加熱消毒,把酒灌入瓶中,放到清涼處,備飲用。1公斤玉米碴子可以出5斤的成品酒。
四、注意事項
整個操作過程必須保證干凈整潔,避免染菌。
Ⅶ 玉米酒的製作方法,一定要正宗的
以玉米為原料釀制的甜酒,營養豐富,香味沁人心脾,是中度甜酒產品的又一奇葩,有關加工工藝如下:
一、原料一玉米或精煉油廠去胚胎後的玉米胚乳渣。二純化甜酒麴。
二、操作要點一玉米磨粉。選取籽粒飽滿、無霉、無蟲蛀、精選過的當年新鮮玉米,曬干、磨成玉米粉。二入籠蒸熟。稱取玉米麵粉與清水按4:l的比例混合,將清水噴灑在麵粉上面,充分攪拌均勻,然後置於鋪紗布的蒸籠層中,用大火進行汽蒸,蒸至上大汽後,保持約5分鍾,揭籠蓋,移玉米粉出籠,及時壓碎結塊,再噴灑比第一次稍多的清水,繼續上籠,用大火汽蒸;待重新上大汽後,保持約30分鍾,當玉米粉表觀鬆散,不呈稀糊狀,熟透無夾生時,出籠攤開晾涼。三入缸發酵。取晾涼的熟玉米粉與純化甜酒麴按160:1的比例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後裝入陶瓷大缸,密封缸口,放置在比較燥熱的地方,保溫發酵25~35小時,適時取出。在發酵快要結束時,可取出少許酒醪嘗之。若呈酸味,說明快發酵好了,應盡快降溫停止發酵;若呈苦辣味,則發酵已過,就不能再飲用了。因此發酵適度很重要,要依發酵可控條件,憑經驗掌握。四入袋過濾。將發酵好的酒醪裝入潔凈布袋壓濾,濾液靜置兩天左右,然後虹吸上層澄清液,即得生玉米甜酒。五高溫殺菌。將製得的生玉米甜酒裝入已消毒的容器中,水浴加熱至80℃,保溫20分鍾左右,進行殺菌,然後靜置分層,虹吸上層澄清液,裝入已消毒的酒瓶中密封,貼標簽,置於陰涼處存放,即為成品,可直接飲用或上市銷售。
Ⅷ 玉米釀酒方法
您好,來方法是: 一、粉碎自:將玉米曬干或火炕烘乾後,用水碾或粉碎機碾成細末,篩去渣滓。
二、攪拌:將過篩後的玉米芯粉末鋪於曬席上,加溫水攪拌,用水量掌握在每50公斤原料加水90-100公斤,攪勻後用手提料有水分感,但又不結團。
三、蒸料:將攪拌好的料裝入瓶內。但在裝瓶前要光將空瓶蒸一下,待汽流上升五分鍾後,把料投入瓶內蒸。操作時應上氣一層,加料一尼,依序加料至瓶口,待蒸到收汗松泡為止。一般4小時即蒸熟。
四、糖化:待料蒸熟,出瓶後攤晾至料溫降到35℃左右時下曲。每100公斤原料,用曲1.75公斤。攪拌均勻後裝入缸或桶內,料溫以30℃為好,糠化18-20小時即成甜味漿液。
五、發酵:為保證原料發酵得好,出缸後再配少許的紅糟,以及曲粉2公斤。等料溫降至30℃,再重回釀缸內發酵。發酵時第一天溫度可達33℃,第二天逐漸低,到第7天出缸時,料溫己降到27-28℃,便可提取蒸餾。
六、蒸餾:蒸餾過程,開頭要旺火猛攻,中間保持火溫,最後又旺火蒸餾15分鍾,使料自始至終全部蒸出酒。成品的酒度為40-80度,最高50度,色白、氣香、味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