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風熱咳嗽吃什麼食物好
可以多吃點雪梨、蘋果等涼性的水果的,平時還要注意多喝水,吃飯不要太咸,清淡一些比較好,注意多休息,祝早日康復。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㈡ 風熱咳嗽有痰吃什麼好
風熱感冒患者會有明顯的流黃色鼻涕。咳痰、喉嚨干疼等症狀,可以考慮版吃一些具有清痰止咳、權疏散風邪效果的葯物。日常生活當中需要特別注意飲食,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具有滋潤喉嚨效果的食物,像是白菜、白蘿卜、金銀花茶、菊花茶等都是非常好的選擇。除此之外也可以考慮吃一些銀耳羹,在煮的時候加一些冰糖效果更佳。除此之外保持室內良好通風對於改善這類情況也有幫助。
㈢ 風熱咳嗽吃什麼止咳快
你去葯店買一盒益佰制葯生產的感冒止咳糖漿吃,它具有解表清熱
止咳化痰功效,對於感冒引起的發燒
頭痛鼻塞
傷風咳嗽
咽痛肢痛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㈣ 咳嗽吃什麼葯好得最快 為什麼我吃念慈庵病情嚴重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
5種咳嗽的食療法。
風寒咳嗽可用杏仁10克、生薑3片、白蘿卜100克水煎服。版
風熱咳嗽可用藕汁、梨汁各權半盅合服。
痰熱咳嗽不妨用新鮮熟木瓜一個,去皮蒸熟,加少量蜜糖吃。
痰濕咳嗽用薏米煮粥,有助於治療咳嗽和喉中漉漉痰聲;或用桔皮30克煎取濃汁,去渣,然後加入粳米50到 100克煮粥。
肺氣虛久咳或陰虛久咳,用柚核二十多粒,加冰糖、水煎服,一日三次,對久咳有利。也可用百合30克加蜂蜜 蒸熟吃,有利於久咳和口乾。
㈤ 感冒咳嗽可以吃黃酒嗎
不好,黃酒通常都是做葯用的
㈥ 咳嗽可以吃黃酒煮雞嗎
不建議的, 先兆流產現象,但不一定會發生流產。建議到醫院進行保胎治療。 安胎鯉魚粥、黃酒蛋黃羹、母雞黃米粥、和黑豆糯米粥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安胎作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㈦ 什麼東西對咳嗽有好處
(1)蘿卜切成塊或片狀,每次100~150克,加水煮熟,然後加冰糖適量,版一次全部吃掉權。 (2)干核桃一枚,微焙後研末,黃酒15毫升送服,每日兩次,可治風寒咳嗽。 (3)紅皮蘿卜一隻,洗凈切碎後, 加入麥芽糖兩至三匙,擱置一夜,飯後服所得蘿卜糖水,有上咳化痰作用。 (4)夜間咳嗽多系體寒所致,可將姜用火烤過後,切成薄片,放在舌頭上,有一定療效。
㈧ 風熱咳嗽 久咳不愈的葯方
此為肺部疾患的主要證候,可見於多種疾病中。正如《黃帝內經》里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也就是說,咳嗽雖然主要是肺經的病,但與其它臟腑都有關系。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咳嗽的較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方一]
紫蘇、杏仁、生薑、紅糖各lO克。將紫蘇與杏仁搗成泥,生薑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調人紅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飲用。
本方散風寒,止咳嗽,對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
苦杏仁6--10克,生薑3片,白蘿卜100克。上葯打碎後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調味,每日1劑,分次服完。
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適用於外感風寒咳嗽。
[方三]
橘紅60克,生薑30克,蜂蜜250克。先將橘紅,生薑二味用水煎煮,15分鍾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並煎液,以小火煎熬濃縮,至稠粘時,兌人蜂蜜,至沸停火,裝瓶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3湯匙。
本方散寒溫肺,化痰止咳,適用於風寒咳嗽
[方四]
生薑10克,飴糖適量。將生薑洗凈,切絲,放人瓷杯內,用滾開水沖泡,加蓋溫浸10分鍾,再加人飴糖適量,代茶頻頻飲服,不拘時間和次數,無須出汗。
本方適用於風寒咳嗽。
[方五]
蔥白5—10節,淡豆豉10克,蘇梗或陳皮3克,紅糖適量。將蔥洗凈,取蔥白,與淡豆豉、陳皮等人砂鍋共煎取汁,再調入紅糖。日分數次,酌量飲用。
本方適用於風寒咳嗽。
[方六]
鮮橄欖4枚,冰糖15克。將橄欖洗凈,劈開加入冰糖和適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溫服。
本方清熱止咳,適用於風熱咳嗽。
[方七]
金銀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銀花,取汁約2小碗,葯成前,下薄荷約煎3分鍾,貯瓶內,分次與蜜糖沖勻飲用。
本方適用於風熱所致咳嗽。
[方八]
潔凈絲瓜花10克,蜂蜜適量。將絲瓜花放入瓷杯內,以沸水沖泡,蓋上蓋溫浸10分鍾,再調人蜂蜜,趁熱頓服,每日3次。
本方適用於風熱咳嗽。
[方九]
蛤蚧數只,蜂蜜30克,鮮蘿卜適量。將蛤蚧焙乾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蘿卜煎水沖服。
本方養陰清肺,適用於火燥傷陰的乾咳。
[方十]
百合(鮮良者)、枇杷(去核)、鮮藕(洗凈,切片)各30克。
將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調入適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頻頻飲。
本方適用於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
[方十一]
黃梨適量,飴糖若干。將黃梨去核,搗汁,與飴糖合並煎膏,每服2湯匙,日3次。
本方清肺化痰,潤肺止咳,適用於肺燥咳嗽。
[方十二]
川貝母6--12克(如用川貝母,則用3---6克),蜜糖約15--30克。將川貝母打碎,與蜜糖同置燉盅內,隔水燉服,1次服完。
本方適用於肺燥咳嗽。
[方十三]
橘皮15--20克(鮮者30克),粳米50---100克。
先把橘皮煎取葯汁,去渣,然後加人粳米煮粥,或將橘皮曬干,研為細末,每次用3—5克調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為粥。
本方順氣,化痰,適用於痰濕犯肺之咳嗽。
[方十四]
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調料適量。將小排骨洗凈,加黃酒、薑片、水適量,文火燜1.5小時。白果去殼及紅衣,加入湯內,加鹽調味再煮15分鍾,加味精調勻,並撒上青蔥末。
本方止咳平喘,適用於痰多咳嗽氣喘。
[方十五]
廣柑、白糖各500克。將廣柑去皮核,放小鍋中,加白糖250克,腌漬1日,至廣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適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將每瓣廣柑肉壓成餅,加白糖250克,拌勻倒盤內,通風陰干,瓶裝,每服5—8瓣,日3次。
本方理氣燥濕化痰,適用於痰多咳嗽之犯肺證。
[方十六]
黃芩、鮮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
將二葯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撈去葯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適量,煮爛成粥,1日內分頓連續食用。
本方清火補陰,適用於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七]
山梔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豬肺200克。先將豬肺切成片狀,用擠洗去豬肺氣管中的泡沫,與山梔、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內加水堡煮,飲湯食肺。
本方清肝火,補肺陰,可用於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八]
法半夏、旋復花、海蛤殼、淡竹茹、陳皮、代赭石、川黃連、桑葉、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
本方取自清代老中醫張千里醫案,功能瀉肝平肺,降氣化痰,適用於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九]
柴胡、半夏、人參、生薑、鱉甲、橘梗、枳實、檳榔、吳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出自《浙江中醫學院學報》,功能疏肝解郁,下氣止咳,適用於肝鬱所致之咳喘。
[方二十]
玄參、麥冬各60克,烏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葯揀去雜質,干研後共研,
混勻,分裝,每代18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服1代,日2次。
本方清肺化痰,適用於燥咳痰少。
[方二十一]
梨、生薑、白蜜各適量。梨、姜分別取汁後混合,加白蜜調服。本方潤肺清熱,適用於肺燥咳嗽。
[方二十二]
豬肺1具,豬肚1個,肥公鴨1隻,北沙參、白術、冬蟲草各30克,肉桂3克,生薑60克。將豬肺、豬肚沖洗干凈,公鴨去毛及內臟,洗凈,諸葯調勻,分別塞入豬肚、豬肺管和鴨腹內,三物同時下鍋,加水,燒沸,文火燉4個小時,至爛熟將三味分別盛人碗內,慢慢食用。
本方適用於脾肺俱虛之咳嗽。
[方二十三]
紅蘿卜200克,紅棗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劑,隨意飲用。
本方理脾肺之氣而止咳。
[方二十四]
落花生45克(不去紅衣),懷山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花生、山葯搗碎,後與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調勻,佐餐食。
本方適用於脾肺皆虛之久咳。
[方二十五]
甜杏仁100粒,核桃肉、豬板油、飴糖、蜂蜜、生薑汁各120克,鮮梨汁250克。
前二味共研細末,豬板油切塊,下鍋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盡,放人梨汁、薑汁,炒勻,人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盡,起糖泡,香氣四溢。每服1湯匙,日1次,白開水調下溫服。
本方益腎補肺,適用於肺腎雙虛之咳。
[方二十六]
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搗杏仁,水磨濾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
本方補腎舒肺,適用於肺腎不足的咳喘氣喘。
[方二十七]
桂枝、附子、熟地黃、山茉萸、山葯、茯苓、丹皮、澤瀉、人參、胡桃肉、生薑。水煎眼,每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益肺補腎,納氣止咳,適用於肺腎氣虛所致咳嗽。
[方二十八]
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各70克。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為《脾胃論》補中益氣湯,功能健脾補肺,理氣化痰,適用於脾肺俱虛所致之咳嗽。
[方二十九]
沙參、麥冬、玉竹、桑葉、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為《溫病條辨》中的沙參麥冬湯,功能養陰清肺,化痰止咳,適用於肺陰虧耗所致的咳嗽。
[方三十]
黃芩、山梔、橘梗、麥冬、桑白皮、貝母、知母、瓜蔞仁、橘紅、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清肝瀉火,潤肺化痰,適用於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三十一]
清炙麻黃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黃芩、浙貝各6--9克,魚腥草20---30克,細辛、玉桂(後人)、紫菀、款冬花、炙把葉各6--9克。先用凈水浸濕,水高於葯面1寸,1小時後煎葯。石膏先煎半小時,後人群葯,玉桂最後放人5分鍾後即停煎,取葯汁1碗,溫服。隔6小時再煎,亦取葯汁1碗溫服。葯量可根據患者年齡、體質酌情加減。每日1劑。
本方為上海著名中醫顧銘浩驗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
用於外感初起,邪人肺經,痰阻氣道,清肅失靈,咳嗽劇發,痰稠色黃,早晚發作更甚,看似痰熱阻肺,實則寒氣內伏之證。
[方三十二]
干絲瓜花10克,蜂蜜適量。絲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沖泡,溫浸10分鍾,再調入蜂蜜。趁熱頓服,每日3次。
適合用治肺熱咽痛、咳吐黃痰、喘息、胸痛等症。
絲瓜花甘苦寒,清肺熱為長,兼清熱解毒。臨床適用於急慢性咽炎、鼻竇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症。
[方三十三]
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筍片各50克,鹽、酒、麻油、肉湯。四角蛤洗凈後,置面盆內,以開水沖過,剝殼取肉,去雜洗凈。將蛤肉、火腿、筍片同時人油鍋中煸炒幾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湯,加鹽,煮至蛤肉熟爛淋上麻油即成。
此湯以咸寒滋陰、利尿、化痰、軟堅散結的蛤肉配竹筍調制而成。竹筍,《本草綱目》稱之有「消渴、利水、益氣、化熱、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湯常可作為瘰癧(淋巴結核)、癭瘤、消渴、痰咳以及肺結核等病的食療菜譜。
㈨ 風熱咳嗽吃什麼葯
風熱感冒咳嗽是中醫病名的說法,是使用中醫中葯的方法進行治療。吃的葯物,比如可以使回用銀翹散、桑菊飲等進行答對症治療,比如方劑中的桑菊飲裡麵包含有桑葉、菊花、薄荷、連翹、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貝母、琵琶葉等這些清熱化痰、疏風止咳的葯物進行對症處理。還可以加用黃芩、知母、玄參、天花粉等中葯進行對症處理。所以,風熱感冒一般使用中葯以及中成葯對症治療。
㈩ 這咳嗽是什麼原因
有可能是慢性咽炎,咽炎也分好多種,有單純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縮性或乾燥性咽炎。食療方:1.選一個大的雪花梨,把中間掏空。 2.放入3克川貝,再加冰糖適量,上蒸鍋蒸熟。 3.涼後分三次給孩子吃,水和梨全服。 我的經驗是孩子吃兩個梨,咳嗽就能好,效果不錯。而且梨甜甜的,孩子很愛吃。孩子怕吃葯,家長們不妨試用一下此方。4 蘿卜切成塊或片狀,每次100~150克,加水煮熟,然後加冰糖適量,一次全部吃掉。 5干核桃一枚,微焙後研末,黃酒15毫升送服,每日兩次,可治風寒咳嗽。 6紅皮蘿卜一隻,洗凈切碎後, 加入麥芽糖兩至三匙,擱置一夜,飯後服所得蘿卜糖水,有上咳化痰作用。 7夜間咳嗽多系體寒所致,可將姜用火烤過後,切成薄片,放在舌頭上,有一定療效。 如果是服用葯物也要注意:A:自選止咳葯時,關鍵要分清自己的咳嗽是屬於寒、熱、虛、實中的哪一種。如咳嗽是否有痰?咳痰是什麼顏色?有無惡寒發熱?咳嗽痰量的多少等等。早期咳嗽,痰可能不多,如果咳痰稀,色白或有泡沫、喉癢,多屬於寒證,要用解表散寒止咳葯,如風寒咳嗽沖劑之類;如果咳黃痰,或是灰痰多為有熱,屬熱證,要用清熱化痰止咳葯,如急支糖漿之類;如早晨咳嗽痰多,或有痰塊,多屬痰濕咳嗽,要用化痰止咳葯,如半夏露之類;如乾咳痰少,喉癢,屬秋燥咳嗽,或是陰虛,要用潤肺止咳葯,如川貝枇杷露之類;如為乾咳,久咳不止,可適當使用鎮咳葯,如強力枇杷露等。 Q:在自己選擇中成葯治療咳嗽時,應注意什麼? A:患者在自選止咳葯時常有以下誤區: 1、不辨證選葯:中醫講究辨證。比如咳嗽有熱咳、寒咳、傷風咳嗽、內傷咳嗽之分,止咳葯也有寒、熱、濕、涼之分,若不辨證選用,止咳的效果必定不好。例如蛇膽川貝液偏寒,風寒咳嗽者不宜用;消咳喘則偏熱,黃痰帶血者又不宜用。 2、肆意加大劑量:許多人認為中成葯葯性緩慢,需加大劑量才會有效。其實,有的止咳葯中含有鎮靜劑,服用時有嚴格的劑量限制。即使不含西葯成分的止咳葯,也不可過量使用,比如強力枇杷露,大劑量服用可導致痰液排泄不暢,或者有成癮性。 3、錯用沸水沖服:大多數中成葯均應以溫開水送服。沸水沖服不但不利於葯效發展,而且部分揮發性的葯物成分也會因此而喪失。 4、不注意使用期限:許多人錯誤地認為中成葯可以長期使用,我們且不說中葯本身時間長了會變質或葯效喪失,就是中成葯的包裝也是有限期的。如丸劑外殼多用蠟製成,起封閉、保護葯效的作用,時間過長後會出現干、裂現象,影響葯品質量。 Q:服用止咳葯時應該注意什麼? A: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葯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葯。 3、對證選葯。風寒表證引起的咳嗽慎服清熱止咳葯;風燥咳嗽、風熱咳嗽慎服散寒止咳葯;痰濕咳嗽慎用潤肺止咳葯,咳痰較多慎用鎮咳葯。 4、兒童、年老體弱者,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過敏體質者慎用。 Q:中葯和西葯能否同時服用? A:止咳葯中常常有中西葯同用現象,但在服止咳葯時,除葯物配伍中無禁忌的中西葯合用的成葯外,中西葯最好不要同時服用。因為中西葯同用,可能會增加毒性,或降低葯效,如含麻黃的中成葯(止嗽定喘口服液、通宣理肺口服液、復方川貝精片、復方枇杷糖漿、半夏露沖劑等)與痢特靈、優降寧、悶可樂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時,由於葯物成分間的相互作用,容易導致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 含麻黃的止咳葯,不宜與降壓葯同用;甘草中的甘草酸水解物甘草次酸具有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樣結構,含甘草的止咳葯不宜與降糖葯同用。 類似情況還有很多。所以,中西葯最好不要同用,即使同用也應在服用時間上相隔半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