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風濕用什麼葯泡酒好
枸杞,人參,來肉蓯蓉,鎖陽,馬源卡等搭配泡酒,另外泡酒所用的白酒需注意,現在食用酒精酒泛濫,媒體最近老報道現在白酒市場7成左右酒都是酒精勾兌的,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兌,好多打著純糧的旗號其實是食用酒精勾兌,不宜用塑料桶酒,酒腐蝕性很強容易把塑料腐蝕到酒里,度數在55°到60°之間為宜,一個是真正的純糧食酒,谷養康糧食酒,京東有,至於配方,泡酒之家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以上內容摘自網路
② 什麼葯材泡酒能治療風濕
用中葯泡酒作緩調,是刈好辦法,可用:黨參,白術,黃芪,茯苓,當歸,川芎,熟地,肉桂,制附子,骨碎補,續斷,淫羊藿,杜仲,桑寄生,五加皮,千年健,牛膝,獨活,乳香,威靈仙,烏梢蛇,全蠍,大棗,丁香,小茴香。上葯用酒適量浸泡口服,對於氣血虛,肝腎虛,腰膝痛,由於寒濕引起的,有很好的療效,且葯酒的氣味芳香撲鼻。
③ 用什麼泡酒治療風濕效果好 謝謝大家幫幫忙!
一、風濕葯酒
【配方】三角風、八角風、九節風、雞血藤、白通草、
黑馬草、花椒根(或花椒3克)各6克,好白酒250克。
【製法
】
將前7味切碎,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
即可飲用。酒盡後再加白酒250克。
【主治】關節疼痛。
【用法】每次服15--25克,善飲酒者可服50克。
*《蒲輔周醫療經驗集》,蒲師註:本方系張東友老中
醫得之本地—位中醫的經驗方,後口傳於我。治療關節
痛,屢用有效」。
二、風濕葯酒
【配方
】當歸120--180克、五加皮120--180克、黃芪
70--130克、鹿茸10--20克、杜仲65--85克五味60--80
克。
【製法】上葯浸泡白酒4--8斤一個月,並經過濾去渣
後即得葯酒。本方與西葯相比,無毒副作用、不損肝
腎,且療效快。
【主治】痛風、風濕病、頸椎病、肩周炎、神經衰
弱、骨質增生等病
三、九藤酒
【配方】青藤、鉤藤、紅藤、丁公藤、桑絡藤、菟絲
藤、天仙藤、陰地蕨各120克,忍冬藤、五味子藤各60
克。
【方法】共為細末,以無灰老酒適量,其葯用真綿包
裹,浸入酒中以瓷罐密封,春秋7日,冬10日,夏5日。
【功效】舒筋活絡,清熱除濕,宣痹止痛。主治:痛
風。
【用法】每服20克,日3服
四、追風酒
【配方】當歸、木瓜、牛膝、羌活、杜仲、茯苓各18
克,祁蛇、雷公藤各30克,三七、蟬蛻、土鱉、紅花各6
克,枸杞、地骨皮、生川烏、生草烏、生馬錢子各6克,
蜈蚣三條,泡酒8斤,半月後可服。
【功效】祛風通絡,活血止痛。主治:頑痹,骨痹。
【用法】每次服20克,每日2~3次。
五、參苓橘紅酒
【配方】人參10克(或黨參30克),茯苓50克,橘紅30
克,白酒2斤。
【製法】先將人參、茯苓、橘紅浸泡入白酒中,封
閉,浸至7天以上。
【主治】痹病氣虛痰阻,肌肉麻痹,骨節疼痛。
【用法】每天30克,睡前服。
六、木瓜牛膝酒
【配方】木瓜120克、牛膝60克、桑寄生60克、加大
曲酒1.5斤,浸泡7天。
【功效】補肝腎,祛寒濕,通經絡,止痹痛。
【主治】痹病血瘀痹阻。
【用法】每服20克,每日2次。
④ 求風濕葯酒配方
你好,來中醫認為風濕主要源是由於腎氣虧損、筋脈不通、經絡瘀阻所致,一般葯物很難根治,西醫沒有特效葯。中醫中葯長期臨床實踐治療風濕有許多非常有效的獨到的奇方秘方,建議你使用傳統中葯一口鍾、烏葯、青風藤、雞血藤、木瓜、杜仲、補骨脂、菟絲子、乳香、沒葯、生地、川西歸尾、川西紅花、川芎、赤芍、狗脊、鎖陽、和尚頭、羊藿葉、骨碎補、利筋藤、桑寄生、劉寄奴、伸筋草、千年健等配合治療,可以滋補肝腎、通經活絡、消腫定痛,這些葯物的配合使用奇效實用、省錢方便,許多患者治癒後不復發。希望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⑤ 風濕葯酒什麼葯材好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症范籌。痹症是指風邪、寒邪、濕邪侵襲人體後,使人體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的以肌肉、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 用中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療效確切。如果把具有抗風濕作用的葯物配成葯酒,則可增加這些葯物活血益氣,暢通經絡的作用。並且,服用葯酒治病,簡單方便。現介紹幾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葯酒配方: ①活血舒筋酒——主治關節疼痛麻木 原料:獨活30克、寄生50克、秦艽30克、防風20克、細辛10克、川斷30克、茯苓60克、桂枝3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制川烏15克、當歸60克、生地30克、川牛膝30克、甘草2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1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0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首次的服用量減半。 功效:活血祛風,舒筋通絡,祛寒除痹。此方主治關節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等病症。 注釋:此方是獨活寄生湯減去人參、杜仲,加入川烏而成。獨活寄生湯原本就是治療痹症的有效方劑,再加入川烏,則增強其祛寒逐痹的功效。 ②烏頭通痹酒——主治寒邪引起的關節痛 原料:制川烏20克、黃芪60克、桂枝30克、芍葯46克、穿山龍60克、青風藤60克、鑽地風60克、僵蠶60克、烏梢蛇60克、蜂房36克、甘草24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天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此方適用於因病人感受寒邪而引起的關節疼痛。 注釋:方中川烏,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黃芪有益氣固表的作用,它可以防止病人因出汗過多而引起的表虛症;桂枝、烏梢蛇、地龍、穿山龍、青風藤等均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的作用。 ③三痹酒——主治風寒濕引起的腰腿疼 原料:人參、黃芪、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杜仲、川牛膝、川斷、桂心、細辛、秦艽(音交)、獨活、防風各3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裝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補氣血、壯筋骨、祛風濕、通經絡。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風寒濕痹久治不愈所引起的腰腿疼痛、肢體無力,關節伸屈不便等病症。 注釋:本方的特點是:扶正與祛邪並重。方中人參、黃芪、生地、杜仲、川斷、當歸、甘草具有補益氣血、強筋壯骨的作用;川芎、秦艽、獨活、防風、細辛、牛膝等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散寒止痛的作用。 ④溫經酒——主治下肢關節疼痛 原料:黃芪60克、當歸30克、茯苓45克、川牛膝45克、蒼術75克、巴戟肉120克、防風15克、香附朱15克、石斛45克、萆(音閉)薢(音謝)30克、獨活3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補氣血、溫經絡、祛風濕、強筋骨。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及坐骨神經痛等病症所引起的下肢關節疼痛。 注釋:本方的功效重在補氣血、祛風濕。方中的牛膝具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獨活、防風等葯具有抗風濕的作用。 ⑤祛風活血行氣酒——主治上肢關節疼痛 原料:羌活、防風、桂枝、荊芥、青皮、茴香各9克,陳皮18克,威靈仙14克,當歸18克,甘草14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祛風活血、行氣止痛。用此方治療由風寒濕邪外襲所致的上肢關節疼痛,療效顯著。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症范籌。痹症是指風邪、寒邪、濕邪侵襲人體後,使人體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的以肌肉、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 ⑥木瓜酒——主治四肢麻木、周身疼痛 原料:木瓜、當歸、威靈仙、狗脊、牛膝、海風藤各15克,川芎、白芷、人參各9克,雞血藤30克,制川烏3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1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散風祛寒、活絡止痛。主治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無力等病症。 注釋:方中的木瓜、威靈仙、海風藤等具有祛風濕、舒筋活絡的作用;川烏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作用;牛膝、狗脊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人參有大補元氣的作用;白酒有引葯歸經的作用。諸葯配伍,可一同起到祛風散寒、活絡止痛的功效。 ⑦二活酒——主治上下肢關節疼痛 原料:獨活(去頭蘆)18克、羌活(去頭蘆)18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5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5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服3次。 功效:祛風勝濕、止痛。主治風濕性上下肢關節炎。
⑥ 風濕痛人適合喝什麼葯酒
好
據說螞蟻泡酒有效果.
鴻茅葯酒等.
十全大補酒也有祛風寒之功效。
紅豆薏米粥也能有效去濕.
一些辛辣物質也能去濕.
汗蒸、桑拿有一定去風濕作用。
⑦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常用哪些葯酒
(1)三蛇酒
葯物組成:烏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
將三種蛇剁去頭,用酒洗潤切成短節乾燥,冰糖加熱熔化待用。
將白酒裝入酒壇。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蓋密閉,每天攪拌1 次,10 ~ 15 天開壇過濾,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除風祛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主治:風寒濕痹。
用法:每次5ml,每日3 次。
(2)馮了性葯酒
葯物組成:羌活、威靈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獨活、青蒿子、麻黃、白芷、小茴香、當歸、川芎、梔子、防己、白酒。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主治:適用於痹病風濕痹阻證。
用法:每次10ml,每日1 次。
(3)除濕酒
葯物組成:虎骨(豹骨代)、防己、雲苓、杜仲、松節、秦艽、狗脊、茄根各12g,續斷、伸筋草各9g,獨活、蠶矢各6g,木瓜、枸杞、蒼耳子、_薟草各12g,桑枝15g,牛膝12g。
將上葯浸於糧酒2500g 中,過5 日即成。
功效:除風散寒,祛濕通絡。
主治:風寒濕痹證。
用法:口服,每次10ml,每日1 次。
(4)虎骨木瓜酒
葯物組成:制虎骨(豹骨代)、當歸、川芎、續斷、五加皮、川牛膝、天麻、紅花、白茄根各50g,桑枝200g,秦艽、防風各25g,木瓜150g。
上葯共研粗末,以絹盛,浸入好高粱酒10kg 中,浸至7 日,濾去渣,澄清後加冰糖1kg。
功效:散寒除風,祛濕通絡,活瘀止痛。
主治:風寒濕痹證。
用法:隨量飲用。
(5)木瓜牛膝酒葯物組成:木瓜120g,牛膝60g,桑寄生60g。將上葯浸入大麴酒500ml 中7 天。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屬瘀血痹阻者。
用法:每服10ml,每日2 次。
⑧ 風濕病喝什麼葯酒好
(1)三蛇酒功效:除風祛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2)馮了性葯酒 祛風散寒,活血通絡(3)除濕酒 功效:除專風散屬寒,祛濕通絡(4)虎骨木瓜酒 功效:散寒除風,祛濕通絡,活瘀止痛(5)木瓜牛膝酒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⑨ 去風濕用什麼泡葯酒
泡葯酒的中葯很多,推薦:
1.老鸛草16g 雞血藤16g 尋骨風8g骨碎補(炒)8g 狗脊(燙)8g 秦艽8g五加皮4g 梔子8g 陳皮1g
祛風活專血屬,舒筋健骨。用於風濕性筋骨疼痛,四肢麻木。
2.金錢白花蛇(鮮)10g 烏梢蛇(鮮)10g 王錦蛇(鮮)10g黃芪4g 海桐皮2g 獨活4g
石南藤2g 丹參 甘草 枸杞子 羌活2g 木瓜2g薏苡仁2g 何首烏2g 乳香(制)1g
祛風濕,透筋骨,通經絡,止疼痛,散瘀腫.用於全身風濕痛,四肢麻木,腰膝酸痛,坐骨神經痛,跌打損傷,半身不遂。
⑩ 用什麼泡酒去風濕病
這個不太清楚來,只是見俺源家爺爺使用的一種葯丸子弄成小粒小粒的,放在一個不銹鋼碗里,再放高度白酒,然後放在火上慢慢加熱燒開,攪拌,使葯丸子融化後,成糊狀就關火,然後用勺子蘸葯糊來外敷痛處,每天都這樣,有時候還是叫我幫弄,不知道他是在哪兒弄的葯丸子,半個月這樣就好了,開始ina幾天有輕微的皮膚癢,說是濕氣被葯憋出來的反應,後面就不癢了,也 不那麼疼痛,慢慢就這樣好了。好幾年都沒有見爺爺說疼痛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