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紹興黃酒的來歷
紹興酒是中國黃酒的傑出代表。紹興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又有鑒湖這一豐沛而優質的水源,釀酒可謂得天獨厚。紹興黃酒產地主要分布在鑒湖水系區域,包括紹興市越城區、紹興縣和上虞市東關鎮等地。
因釀坊所處位置與操作技巧的差異,紹興酒分"東幫"和"西幫"兩大流派。地處紹興城西東浦、阮社、湖塘等地的釀坊稱為"西幫",城東斗門、馬山、孫端、皋埠、陶堰、東關等地的釀坊為"東幫"。
不少黃酒企業現在都有向傳統消費區以外擴展的計劃,促銷的力度也在加大。大企業的擴展空間也許要大一些,那麼中小企業該怎麼做呢?
中小企業到其他區域拓展新市場,必須先下手為強,這是毋庸置疑的。要是沒有能力四面出擊,可以集中力量做地區市場、區域市場,也能收到不錯的效果。其實黃酒企業目前有一些優勢,比如價格控制,因為市場競爭還不是很激烈,價格比較規范,有利於企業在某個新市場的長遠發展。
不過黃酒還是要努力解決地緣認知度的問題。比如南京人大都認為紹興才出黃酒,上海能做什麼黃酒呢?因此黃酒企業要有針對性地做促銷工作。
那麼黃酒企業要怎麼做促銷,才能較快地爭取陌生消費者的認同呢?
在前期運作時,需要致力於增大銷量,各個品牌可以從不同的訴求點來做。黃酒的健康、營養以及古老歷史,很多消費者有一定的了解,這些不必做過多的提示。要想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做點特殊的東西出來,然後以特殊的產品,配合特殊的渠道來運作,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黃酒要爭取消費者,首先要解決認知度、知名度的問題,做適當的促銷,問題就比較好解決。比如孔乙己在南京的運作力度就比較大,促銷人員、促銷品也很漂亮,能讓看慣了白酒、葡萄酒、啤酒促銷的消費者眼前一亮,銷售效果很好。
參考資料:http://www.168idea.cn/html/2/0805/4144.html
2. 浙江紹興的黃酒有多少年歷史了
紹興酒起源於何時已很難查考,目前只能靠文物考古進行推斷,初步認為位於餘姚河姆渡文化和杭州良渚文化中間的紹興,酒的起源應於之同步。其證據是河姆渡文化出土大量的糧食(水稻)和類似酒器的陶器。這樣推測紹興酒應起源於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期。 紹興有酒的文字記載當推《呂氏春秋》和《左氏春秋》。《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左丘明所作,書中記載有越王為增加國家人口補充兵力和勞力,曾採用過一系列獎勵生育的政策和措施,內中有「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即生兒子,獎勵二壺酒,一條狗;生女兒,獎勵二壺酒,一頭豬。以酒獎勵生育體現兩方面的作用,一作為國君的恩施,使百姓感激國君,聽從國君;二作為對產婦的一種保健用品,幫助催奶和恢復產婦的體能,有利於優育。因此,以黃酒作為產婦的保健用品一直沿用至今。《呂氏春秋》是秦國宰相呂不韋主持編撰的綜合性史書,在「卷九季秋紀第九順民」這一篇中,有「越王苦會稽之恥,欲深得民心……有酒流之江與民同之」的記載。說的是越王句踐出師伐吳時,越城父老向他獻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流,與將士們迎流共飲,於是士氣大振……。由此可見,2500多年前的越人已將酒融入政治經濟活動中。 紹興酒至少有2500多年歷史的說法,就是從以上兩部《春秋》中來的.
3. 如何鑒別紹興黃酒的真假
對光觀色:舉瓶對光,仔細觀察。優質紹興酒應色澤橙黃、黃褐色或紅褐色,,清澈透明。如發現酒液色澤很深,瓶壁留有暗紅色痕跡,可能是在瓶中貯存時間過長而氧化所致;若酒液已渾濁,則有可能感染了雜菌,也有可能是偽劣產品。紹興酒國家標准規定,允許瓶底有微量的沉澱物,主要是因為紹興酒中含有大量的小分子蛋白質,在貯存過程中可能會凝聚而沉澱下來。
2啟瓶聞香:開啟酒瓶,將酒緩緩倒人酒杯之中,深嗅聞香。普通優質紹興酒具有醇香濃郁的黃酒特有的香氣,陳年紹興酒的香氣則幽雅芬芳,劣質黃酒不可能有這種香味。如聞到酒精味、醋酸氣或其他異雜氣味,則肯定是偽劣產品。
3測試手感:將少量酒倒在手心上,用力搓動雙手,正宗紹興酒由於是優質釀造酒,酒中固形物含量較高,手感滑膩,陰干後極為黏手,用水沖洗後手留余香。如果手感如水,則質量較差。
4品嘗風味:優質正宗的紹興酒口感醇厚、柔和、甘潤、爽口、鮮美,具有紹興酒的獨特風格,無其他異雜味。如果口感淡薄,酒精味較強,刺激味重,不清爽,或有香精味、水味、嚴重的苦澀味等其他異雜味,則很可能是偽劣產品。
5對比價格:正宗的紹興酒以糯米為原料釀造而成,生產周期長,加上必須有一年以上的貯存時間,因此價格相對較高。若價格很低,則應仔細答別,以免上當。
6 標簽對比:就是要特別留意瓶上的主標簽,並仔細檢查標簽上的相關內容,包括產品名稱、配料、酒精度、凈含量、製造者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標准號、質量等級、產品類型(或糖度)等各項指標,是否完整齊全。若項目不齊,或漏標以及標簽模糊不清等情況,應引起充分注意。
4. 浙江紹興酒的歷史
紹興有酒的文字記載,當推《呂氏春秋》和《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中的「越語」篇中,有越王為增加國家人口補充兵力和勞動,曾採用過一系列獎勵生育的政策和措施,內中有「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
以酒獎勵生育體現兩方面的作用,一作為國君的恩施,使百姓感激國君,聽從國君;二作為對產婦的一種保健用品,幫助催奶和恢復產婦的體能,有利於優育。
5. 紹興酒的來歷
紹興酒的來歷
從前,紹興有個做衣服的人,他的妻子要生小寶寶了專。他高興地做了幾屬壇酒,准備妻子生了兒子以後請朋友來喝。
可是他妻子卻生了女兒,那時候的人都喜歡男孩子,不喜歡女孩子,這個人也一樣,他非常生氣,就把酒藏在樹底下。
不久女兒長大了,非常聰明伶俐,這個做衣服的人就把她嫁給了自己最喜歡的徒弟。
在請朋友們喝喜酒的時候,他想起了十幾年前藏在樹底下的幾壇老酒,便挖出來請客。
結果一打開酒壇,一陣香氣撲過來,酒非常好喝。
從此,紹興有很多人家生了女兒就把酒埋藏起來,等到嫁女兒時拿出來請客人喝,於是大家把這酒叫「女兒紅」酒。這種酒實在太香太好喝了,人們還把這種酒當禮品來送人,「女兒紅」成了紹興的一種名酒。
6. 浙江紹興酒的歷史
紹興釀酒,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早在吳越之戰時,越王勾踐出師伐吳前,以酒賞士,留下「一壺解遣三軍醉」的千古美談。在南北朝時期,黃酒已被列為貢品。「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里香」。
紹興有酒的文字記載,當推《呂氏春秋》和《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中的「越語」篇中,有越王為增加國家人口補充兵力和勞動,曾採用過一系列獎勵生育的政策和措施,內中有「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以酒獎勵生育體現兩方面的作用,一作為國君的恩施,使百姓感激國君,聽從國君;二作為對產婦的一種保健用品,幫助催奶和恢復產婦的體能,有利於優育。因此,以黃酒作為產婦的保健用品一直沿用至今。《呂氏春秋》,是秦國宰相呂不韋主持編撰的綜合性史書。在「卷九季秋紀第九順民」篇中,有「越王苦會稽之恥,欲深得民心……有酒流之江與民同之」的記載。這里,勾踐為獲得百姓的支持,在有酒時,要倒入河江中與老百姓共飲,說明當時的酒是比較寶貴的,飲酒是一種高檔的享受。
曲水流觴—最風雅的酒會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晉代大書法家、會稽內使王羲之攜親朋謝安等42人,在紹興蘭亭舉行飲酒賦詩的「曲水流觴」活動,在蘭亭清溪兩旁席地而坐,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經過彎彎曲曲的溪流,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即興賦詩或飲酒。王羲之將大家的詩匯集起來,乘酒興而書,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也因此被譽為「書聖」。傳說王羲之酒後曾多次重寫《蘭亭集序》都不能達到原來的境界,這不僅表現了藝術珍品需要在天人合一的環境下造就,也表明了酒的神力和活力。
投醪勞師最豪情的壯行酒
公元前492年,越國為吳國所敗,越王句踐夫婦被作為人質,去吳國苦役三年。句踐回國後奮發圖強,修明政治,臣民一心,揚風鼓帆,終於復國滅吳,報仇雪恥,留下了投醪勞師、壺酒興邦的佳話。《呂氏春秋順民篇》記載:越王句踐出師伐吳時,父老鄉親向他敬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游,與將士們一起迎流共飲,於是軍民感奮,戰氣百倍,終於戰勝吳國,一雪恥辱。那條河後人稱之為「投醪河」,至今還在紹興城南靜靜流淌著。
希望能幫到您 歡迎討論~
7. 紹興黃酒鑒湖春成名的典故是什麼
紹興復黃酒鑒湖春在清代也已名揚天制下。關於鑒湖春的來歷,民間還有個故事,與乾隆皇帝有關:
這一年,乾隆皇帝攜紀曉嵐、和珅等大臣下江南。一日,一行人進了浙江境內,關於當晚下榻何處,眾大臣意見不一,和珅主張下榻西湖邊的行宮,紀曉嵐主張入住紹興鑒湖邊的沈家。
沈家是紹興數一數二的大戶,所釀造的紹興酒更是遠近聞名,當地人都習慣稱為「沈家酒」。乾隆最終聽取了紀曉嵐的意見,決定入住沈家,沈家當晚在鑒湖邊設下宴席款待乾隆君臣,自然少不了「沈家酒」。第二天,乾隆走訪紹興,感觸頗深,信筆提下《詠紹興》:
鑒湖春來早,樓榭水中搖。自古豪傑地,酒家知多少。
自此以後,沈家酒就有了御賜的新名「鑒湖春」,並被封為貢酒。
8. 紹興老酒有什麼特別的功效嗎
文章出處: 發布時間:2005-03-28
橙黃柔和、醇厚甘潤的紹興酒是我國黃酒類中的名版酒。因紹興黃酒以陶質酒壇權作容器,泥封窖藏,酒在壇內繼續起陳釀(即酯化)作用:歷久啟壇,滿室清香,而且是越陳越香。當地群眾習慣稱它為「老酒」。
紹興老酒之有名,以及紹興人之愛酒,屢見於前人詩文。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號放翁,是紹興人。他晚年返居故鄉,寫了很多詩,常常提及紹興老酒。「放翁爛醉尋常事,莫笑黃花插滿頭。」說的是他與紹酒已結上不解之緣。「雪前雪後梅初動,街北街南酒易賒;身健不妨隨處醉,有家未必勝無家。」這里,陸添又說他的家鄉酒店眾多,隨處可以暢飲。由此可知南宋時紹興釀酒業已經相當興盛。在1910後的南洋勸業會和1915年的巴拿賽會上,紹興酒先後獲得金和金質獎章。解放後,紹興酒中的加飯酒,在1953後召開的全國首屆評酒會上,與貴州茅台、山西汾酒、山東金獎白蘭地等,被正式命名為全國八大名酒;在全國二、三屆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全國八大名酒之。1979年,還榮獲國務院頒發的金質獎。紹興酒中的元紅酒和善釀酒,也被全國三屆評酒會評為優質酒。目前紹興老酒已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銷量居全國首位。
9. 紹興黃酒從什麼時候起成為歷代貢酒
紹興不但有名酒,更出名人,名城、名酒、名人相得益彰。據《吳越春秋》記載,勾踐七年(即公元前490年),勾踐從吳國返回越國,召范蠡築城,並以酒為韜略 ,積蓄國力;「生丈夫(男孩),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小豬)」(《國語·越語》)把酒作為獎勵生育的獎品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助他恢復國力。勾踐在公元前473年出師伐吳雪恥, 三軍師行之日,越國父老敬獻壺漿,祝越王旗開得勝,勾踐「跪受之」,並投之於上流,令軍士迎流痛飲。士兵感念越王恩德,同仇敵愾,戰氣百倍,人百其勇,無不用命,奮勇殺敵,終於打敗了吳國。投醪勞師的故事亦由此長傳不朽。 南北朝時,紹興所產的酒已從濁醪發展為「山陰甜酒」。南朝梁元帝蕭繹在《金樓子》一書,(對其11歲時在會稽喜飲「山陰甜酒」有記載:)「吾小時,夏日夕中降紗蚊綯,中有銀甌一枚,貯山陰甜酒,卧讀有時至曉,率以為常」。清人梁章鉅在《浪跡續談》中認為紹興酒是以「山陰甜酒」開始的,「彼時即名為甜酒,其醇美可知」。紹興酒引得無數名人歸至,晉王羲之、謝安、孫綽等;唐賀知章、李白等;宋王安石、蘇東坡等當數其中最有名的,白居易在《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中雲:「醉鄉雖咫尺,樂事亦須臾」。從此,越州以「醉鄉」之名傳頌遐邇。公元1131年,南宋政府改越州為紹興,才有了後來「紹興酒」的稱謂,並一直沿用至今。清時的徐文長、李慈銘等,近代的蔡元培、魯迅、秋瑾更是飲酒、愛酒、頌酒…… 城中處處見酒家,老百姓生活中酒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生活中處處有酒,時時有酒。長期的人文歷史影響著、傳承著紹興酒的歷史、技藝、文化並改善著紹興的釀酒人文環境、氣氛、風俗等,故有「天下黃酒源紹興」之說法,這個源字有兩層意思,一是紹興黃酒歷史源遠流長、千年而不衰、名譽全球;二是紹興黃酒出於紹興,興於紹興,獨特典型的黃酒風味成為中國黃酒的傑出代表。這是紹興特殊的地理環境、人文等綜合因素的結果。 紹興特殊的地理環境、氣候、水質、人文等因素使得紹興酒流傳千年而至今不衰,值得後人繼續去探索、研究。
10. 紹興黃酒多少歷史了
黃酒是我國最古老的飲料酒,已有4000多年的釀造歷史。因最初的黃酒酒液黃亮,色澤澄黃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故稱為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