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泡葯酒應該注意什麼
以葯入酒,酒中泡葯,不但能喝出特別的酒味,還有養生保健的妙用。適量的酒有通經絡、活血脈、溫補陽氣、祛寒止痛的作用,酒還是一種理想的有機溶媒,很多葯物的有效成分都能被溶解在酒液中,所以葯酒往往比其他丸、散、膏、丹以及煎劑等顯示出更好的醫療保健效果。 養生葯酒配方常用的中草葯主要包括補氣葯、助陽葯、養陰葯、安神葯、養血葯、活血化淤葯、祛風寒濕葯和一些芳香化濁、芳香開竅、理氣消食等類葯物。就算認識其中的一些葯材,大多數民眾也不見得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葯材。所以,應該找醫生開方抓葯,而不是自己隨意買葯材。否則,不但可能不適應自己的體質,還有可能遇到川烏、草烏、附子等有毒的葯材,對健康造成極大危害。
配製葯酒一般選用釀制精良的白酒(即曲酒、白乾、高粱酒、燒酒)、黃酒或南方人喜愛的米酒做酒基,其中,又以高粱釀制的白酒和糯米釀制的黃酒為最佳。酒的度數越高,則浸出效果越好。通常40-60度之間的高度酒溶解、浸出葯材的有效成分的效力強且時間短,葯酒功效也較好。但高度酒使用范圍有限制,對於不能或僅能少量飲用低度酒的人無法飲用,另對人體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及精神和性功能也有影響。所以,酒基的度數一般選擇20~40度的中度酒為宜。
泡葯酒應該是將葯材挑除雜質、篩選漂洗、晾乾,再碾搗、切細,最好製成飲片,再放進酒里密封浸泡。每天搖動一次,一般10-20天後就可飲服。葯量與酒量的比例大約為50克兌500克。第一次酒液服完後,還可酌加白酒再浸1次,然後濾去葯渣飲用。過濾後的葯酒應當是澄清明凈的液體,顏色為黃色或深、淺褐色。
葯酒的配製有冷浸法和熱浸法。前者是將葯材處理好後直接放進酒里密封浸泡,後者則是將處理好的葯材放進酒里,用隔水煮沸的方法將其溫熱甚至沸騰(亦稱隔水煮沸法),即止。相比較而言,冷浸法更適宜家庭製作。 配置好的葯酒應將酒瓶蓋用膠布密封,貼上標簽,註明名稱和日期,置陰涼處存放。一般來說,背陰處是最適宜放置葯酒的地方。但即使溫度、濕度都適宜,葯酒的浸泡時間最多也不能超過2個月。否則,由於酒精揮發導致葯酒里的酒精含量低於20%,葯物易發酵、變質和霉變。此外,有些葯物不能浸泡時間過長,如紅花泡製過長久而不去渣,酒色會由清澄變混濁,影響口感。
葯酒雖好,不對症、不適量也會有害。葯酒的一般飲用方法是每次飲用10-30毫升,每天飲用2-3次(即飯前一小時內、飯後30分鍾內、睡前30分鍾內),或者依病情及所用葯酒的性質、濃度而調整。應辯證辨病,選擇適於自己飲用的葯酒。不善飲酒者可只在睡前飲少許。嗜酒者,飲葯酒也不宜過量。如遇感冒、發熱、咽喉痛及氣管炎等,均應停服。婦女月經多時,活血類葯酒要慎用。另外,高血壓、心臟病、肝臟病、嚴重胃病患者也應慎用。
飲用葯酒以秋冬涼爽或寒冷季節為宜。酒量小的人,可加入適量冰糖(或蜂蜜),或按1:10的比例兌上適量的溫開水,攪勻後再飲用。
B. 買回來的中葯上很多灰,中葯泡酒前要洗嗎怎麼洗法
那一般不是灰
是粉末狀的葯打散了而已
在泡前要洗下
用有小密孔大號篩子
把一版付葯倒進去
再把篩子放在一個搪權瓷盆里
之後接在水龍頭下
用水沖洗
邊晃邊洗
要記得是沖洗
盆里接的水不要倒掉
沖完了把盆里的水和葯渣回倒如篩子里
再把葯倒入搪瓷盆里
加水
剛沒過葯即可
泡半小時以上再煮
C. 請問.泡葯酒前要不要洗一下中葯
你好,一般是不用洗的,可適當的挑選一下,洗了會丟失一部分葯質的。對有些葯店的葯材比較臟,買的時候就不要買,那種葯材質量也差。
D. 泡葯酒的植物葯材用不用洗
泡葯酒植物葯應最大程度地除去葯材中的雜質、污泥。浸酒的葯材應較為乾燥,才能保證葯酒的效能。
E. 泡葯酒時從葯店買回來的中葯材要怎麼處理要不要洗
葯酒有內服的,也有外用的。外用的沒必要洗,內服的看葯材怎麼樣了,如果很多灰或看起來很臟,可以先洗,用自來水冷水洗了再泡酒。不可用熱水洗,以免有效成分丟失。
F. 買的中葯泡酒,需要洗嗎
絕大多數都可以,來中葯炮製的自第一步就是潔凈葯材,一些
根莖類的葯材應該清水洗滌污垢,但是想熟地,首烏,黃精一類粘膩的葯材就不要洗,靠的就是它的粘膩成分來滋補精血。還有洗的時候不要用開水,也不要泡,因為會改變葯性或者減低葯效。
G. 枸杞泡酒前要不要先清洗
呵呵,應該把枸杞蒸一下。因為是葯三分毒,蒸一下可以把毒素排掉的。雖然枸杞表面是無毒的,但是還是需要小心為妙。希望幫到你。
H. 葯酒泡之前洗好還是不洗好
洗好陰干再泡!
必須要用真正純糧食酒泡,不然葯效要打折扣了!60度為宜
I. 泡製葯酒的葯是否可以用溫水洗
有些葯材是制過處理的,一般不用洗。最好就是先蒸後曬。如有時間按民間所說的「九蒸九曬」是葯材最理想的。
如果確實覺得葯材臟,請用酒來洗下,再曬干。
J. 請問各位大神,泡葯酒要不要洗葯材
要洗的了,洗拉曬干,然後就可以開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