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什麼中葯泡黃酒喝最好

什麼中葯泡黃酒喝最好

發布時間:2021-02-22 13:58:29

黃酒可以泡中葯嗎和白酒比 那個更好

黃酒可以泡中葯,黃酒功效比較好。黃酒是醫葯上很重要的輔料或「葯引子」。中葯處方中常用黃酒浸泡、燒煮、蒸炙一些中草葯或調制葯丸及各種葯酒,據統計有70多種葯酒需用黃酒作酒基配製。

黃酒中的蛋白質含量為酒中之最,每升紹興加飯酒的蛋白質含量達16g。黃酒含豐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如每升紹興加飯酒中的異麥芽低聚糖、潘糖、異麥芽三糖含量達6g。這些低聚糖是在釀造過程中,物料經微生物酶的作用而產生的。

功能性低聚糖進入人體後,幾乎不被人體吸收、不產生熱量,但可促進腸道內有益微生物雙歧桿菌的生長發育,可改善腸道功能、增強免疫力、促進人體健康。

(1)什麼中葯泡黃酒喝最好擴展閱讀:

在眾多的養生酒中,紅酒和黃酒都名列其中。不過,紅酒的養生作用主要是抗氧化,也有相關研究顯示,紅酒有保護心腦血管的作用。和外來的紅酒相比,黃酒源於中國,具有更為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就被當作養生酒飲用,更為契合中國人對養生概念的理解。

黃酒由糯米、粳米、黍米為原料釀造,是一種酒精含量在14%-20%的低度酒,更適合作為日常保健飲用。在釀造過程中,黃酒保持了糧食原料中的多種營養成分,並可以產生糖化膠質,這些物質都有益於人體健康。

黃酒的飲法變化多樣,不同的飲法會產生不同的功效。涼喝黃酒有消食化積、鎮靜的作用。燙熱喝的黃酒能驅寒祛濕。將黃酒與桂圓或荔枝、紅棗、核桃同煮,可具有一定益補氣血的功效。以黃酒作為葯引,加入中草葯,更易將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來,易於人體吸收。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記載「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葯用」。米酒即黃酒,由此可知,歷來人們用黃酒作酒基製成養生和醫用治病的酒,而且說明黃酒與中葯葯劑有一種天然的糅合因子或親和性。

❷ 寒體喝黃酒泡什麼中葯好

如果體質虛寒的話我們可以選用仙茅仙靈脾這兩味中葯來進行泡酒,仙茅的作用:溫腎壯陽,強筋骨,祛寒濕;仙靈脾的作用:溫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這些都是可以合用在一起,起到的作用是溫補腎陽。

❸ 以中葯浸泡黃酒該選什麼樣的黃酒最好為什麼

韶興黃酒最好,在古老的中醫方子裡面,內服用韶酒泡,制葯用燒酒,什麼原因我不知道

❹ 泡葯酒用什麼酒好

泡葯酒用50°復- 60°清香型白制酒、醬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推薦:杏花村汾酒。醬香型白酒推薦:茅台、習酒、貴州貴酒、郎酒。

葯酒功效隨著所泡葯物不同而不同,最常見的是泡枸杞,人參,鹿茸,黃芪,蛇,當歸等用於氣血雙虧、脾氣虛弱、肝腎陰虛、神經衰弱者、風寒、風濕等,建議泡葯酒咨詢專業職業者,畢竟這都屬於葯物,一定要把握號葯量。

❺ 黃酒如何泡中葯

一般溫補性質的中葯打成粗粉用棉布袋裝好浸入黃酒中即可封壇,每日振搖一、兩次,7-10日即可飲用。如果是成葯,應浸泡2-3個月為宜。滋補性強的,可以加熱煎煮後封壇。一般4-8周即可。

❻ 什麼酒泡中葯最好

《神農本草經》根據毒性大小將中草葯分為上、中、下三品。其實,中醫總結了十種中葯的養生效果最佳。
上品葯養命可常服;中品葯養性、補虛、控制疾病;下品葯有毒、消除疾病,不可久服。
上品葯:以補為主,多為名貴中草葯,例如人參、靈芝,蟲草,珍珠等,野生療效更佳,也可以製作成葯膳,無任何副作用,可長期服用。適合年老體弱,久病體虛的人群。
中品葯:常用方劑,較為常見且品種繁多,例如茯苓,當歸,白芍,薄荷等,有的無毒並作為食物,例如生薑,大棗,還有的具有微毒,例如琥珀,黃連,冰片等不可常服,以免產生新的症狀。
下品葯:毒性較大,內服用量極少如藜蘆,適合以毒攻毒等重病、疑難病症。下品葯多為外用治療,如硫黃,麝香等,適合各種皮科病症。
在120種上品葯中,以下5種養生效果最佳。下面為大家分別介紹著五種中葯和泡酒推薦。
1、人參
人參,「久服輕身延年」,具有安神益智、生津固脫、調補五臟的作用。但吃人參要因人而異。野山參補力較大,適合那些病情較為嚴重的人;紅參偏溫,多用於陽氣虛弱的人;生曬參則適用於氣陰不足的人。人參酒有大補元氣,補脾益沛,生津固脫,安神益智的功效。適用於久病氣虛,脾肺不足,食慾不振,動則氣喘,自汗乏力,面色黃白少華,或脈虛,津傷口渴、消渴,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疲倦心悸,健忘,陽痿等患者服用。


人參大補酒:
【葯酒配方】人參1支,熟地黃25克,枸杞子90克,冰糖100克,無添加泡酒專用酒2500ML。
【製作方法】將人參去蘆頭,烘軟,切片,枸杞子除去雜質,與白熟地同放入潔凈的紗布袋中,封好袋口,把葯袋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攪拌1次。浸泡15天後,用潔凈紗布過濾,取葯酒備用。將冰糖放入鍋中,加少量水加熱溶化煮沸,煮至見微黃時,趁熱過濾去渣,待涼後加入葯酒中,攪勻。靜置一段時間後,取上清酒液即可飲用。
【功效與作用】大補氣血。安神,滋肝明目。適用於身體虛弱,神經衰弱,頭暈目眩,有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之功。
【使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
2、黃芪
黃芪,「補氣聖葯」。它除了能改善氣短心悸、倦怠食少等氣虛症狀外,還對中氣下陷所致的內臟下垂以及瘡瘍久潰不愈有良好療效。

大黃芪酒:
【葯酒配方】黃芪、桂心、巴戟天、石斛、澤瀉、茯苓、柏子仁、乾薑、蜀椒各50克,防風、獨活、人參各34克,天雄(制)、芍葯、附子(制)、烏頭(制)、菌芋、制半夏、細辛、白術、黃芩、瓜萎根、山茱萸各17克,無添加泡酒專用酒2500毫升。
【功效與作用】益氣助陽,健脾利濕,溫經通絡。
【製作方法】將以上葯材切成粗末,裝進布袋裡,與無添加泡酒專用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加蓋密封7天左右即可。
【功能主治】內極虛寒為脾風。陰動傷寒,體重怠惰,四肢不欲舉,關節疼痛,不欲飲食,虛極所致。
【使用方法】口服:初服30毫升,漸漸增加,口服2次。

❼ 用來泡中葯的黃酒是什麼酒

葯酒的浸泡加工涉及到葯材的選擇和具體的加工工藝以及看色矯味等問題,這些問題處理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葯酒的保健效果,應認真對待。

一般來說,浸泡滋補類葯酒,宜選擇乙醇含量稍低一些的酒,如黃酒或低度白酒。將已選好的葯材用紗布包裹或散放於帶蓋的陶瓷罐及帶塞的玻璃罐等容器中,按照處方要求的比例加入白酒或黃酒,密封共浸泡。

浸泡期間從開始的第1周算起,要每日晃動或攪拌1次,待1周以後可改為每周振動或攪拌1次,一般認為,晃動或攪拌的次數愈頻,其浸出的葯酒效果則愈好。浸泡時間一般以30天為好,若以1個月為准或浸泡更長時間,效果會更好。浸泡好以後即可過濾飲用。所剩葯渣仍可再加原泡酒量的一半進行再次浸泡,以充分發揮被浸泡葯材的葯用效果。在飲用時,若因葯酒辛辣味和葯味太濃,可適量加入冰糖與蜂蜜用以矯味。如果不能飲用白酒,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用低度米酒、葡萄酒或其它果酒作為基酒進行浸泡。
黃酒屬於釀造酒,酒度一般為15度左右。黃酒,原意是黃顏色的酒,但黃酒的顏色並不總是黃色的,也有黑色的,紅色的。黃酒實際上是指用穀物釀成的酒,以糧食為原料的釀造酒(不包括蒸餾的燒酒),都可歸於黃酒類,
炮製葯酒使用質量優等的酒為佳。以白酒為例,好的白酒應是無色透明,不混濁,無沉澱物,氣味芳香,口味甘醇濃烈。而黃酒的質量則要求色黃褐而透明,氣味濃郁淳厚,口感柔和爽口。製作葯酒時,根據所需葯酒的性能和功效,把握好酒的濃度,十分重要。如果酒的濃度過高,葯物中的水分容易被滲出,而葯質變硬,有效成分反而難以溶解析出。如果酒的濃度過低,則葯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體積膨脹,同時一些苦味質及雜質等易被溶出,影響葯酒的氣味。一般來說,配製滋補類葯酒時,應用的原料酒的濃度可以低一些;配製祛風濕,、活氣血、疏經絡的葯酒,則原料酒的濃度可高些。

❽ 用什麼葯材泡酒好喝

你好!!

冬天在家泡葯酒的人很多,因為製作、保存都很方便。但是如果葯材選料不當會影響葯效,甚至產生毒性。

一: 葯酒的作用:

葯酒包含酒和葯物的雙重功效,但主要是葯用。

酒本身也有葯的作用;而且,酒可以把葯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全部溶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葯效。酒和葯能互相提高作用。如果說平時單用葯時能發揮三分葯力,那麼在葯酒中即可達六到八分。而且酒和葯混合後,酒勁會加大,如果平時能喝半杯酒,對於葯酒,就只能喝一口。

二: 葯材選擇:

按其中所含的葯材性質的不同,葯酒可以分為動物葯酒、植物葯酒、動植物葯酒,以及礦物類葯酒。

常用的葯材有人參、蛇、枸杞、鹿茸、鹿鞭、冬蟲夏草、西洋參等。
酒最好用白酒(老白乾),葯材整根或切片。

不同的酒對療效影響不大,一般根據個人喜好選取酒的度數和氣味。酒量小可選38度左右的低度酒;酒量大可選52度左右的高度酒。通常不選曲酒,因為曲酒是由酒麴發酵而成,其內含有的酒麴香會和葯物的氣味混合,產生怪味,令人聞起來不舒服。通常多選老白乾或黃酒,與葯材混合後氣味清淡、芳香誘人。

白酒的好處是不容易變質,存放時間長。但在南方偶爾也用果酒來制葯酒,其酒精含量少,對人體刺激較小。使用果酒製作時,一般採用煮提法——將葯材煮好後,把葯渣去掉,取適量葯液兌入果酒中飲用。

葯材可以整根放,也可以切成3~5毫米的片劑或者段劑,但很少研磨成顆粒。因為顆粒容易使葯液混濁,透光度不好,而且顆粒狀葯物溶解得快,濃度大。除非需要快速溶解者,才會使用大塊的顆粒。

裝葯酒的容器多選磨口的玻璃瓶子,便於密閉、防止葯物氧化。深色的瓶子最好,如果用透明的瓶子,要注意不要在陽光下直射。葯和酒的比例搭配也有講究。一般來說,浸泡後的葯材約佔全部葯酒體積的1/3。

三: 喝葯酒的量:

每次喝一兩半

將葯材泡入酒中,室內常溫保存,但是要注意密閉、避光,每天搖動數次,這被稱為「冷浸法」,是最常用的。還有一種「熱煮法」——將葯材放入酒中加熱煮,可以溫陽解表。但是此種做法酒易揮發,使度數變低,不宜長期保存,因此只適合於短期內服用。

當葯酒的顏色不再加深,表明葯物的有效成分已經停止滲出,葯酒濃度已達到最大,就可以服用了。一般來說,動物類葯酒浸泡1~2周才可以服用,而植物類葯酒3~5天就可以了。有些貴重葯材,可反復浸泡,離喝光前尚有1寸的液高時再次續入新酒繼續浸泡。

一旦出現下述情況,就不要服用了,如葯酒質地混濁、絮狀物明顯、顏色變暗、表面有一層油膜、酒味轉淡、有很明顯的酸敗味道等。

飲用時,每次喝一兩到一兩半。不善飲酒者可將葯酒兌在黃酒或冷開水中,按量飲用。滋補類葯酒服用時間沒有限制;而治療用的葯酒,最好不要在空腹或者吃飯時用;安神類葯酒,適合在睡前1~2小時服用。

比如: 「風痛葯酒」:

主料:丁公藤19.2千克 白芷1.6千克 五加皮1.2千克 麻黃3.2千克 青蒿子1.6千克 當歸1千克 桂枝1.6千克 小茴香1.2千克 川芎1千克 威靈仙 1.6千克 防己1.2千克 建梔1千克 羌活1.2千克 獨活1.2千克 白酒(50°)192千克。

做法:

先將以上15味葯,除白酒外,混勻,再加入白酒密封浸漬,夏、秋45天,春、冬60天,濾取上清液,將葯渣壓榨,榨出液與浸液合並,靜置4天,濾過即得。

服用方法 口服,常用量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功效:

祛風通絡,散寒止痛。用於風濕寒痹,四肢麻木,筋骨酸痛,腰膝乏力,老傷復發

比如: 「復方炙草烏葯酒」

主料:炙草烏100克 威靈仙200克 穿山龍300克 40%食用酒精適量。

做法:

取生草烏加10餘倍水,加熱煮沸,煮3~4小時後(揀大號用刀切開,以內無白心,舌嘗不麻為度,即可)將水燜干,取此灸草烏壓榨與威靈仙、穿山龍粗末混合,用滲漉法提取進行收集,最初的滲漉液850毫升,另器保存,繼續滲漉,收集滲漉液約2000毫升,過濾,取低濕蒸發至成軟膏狀,加入最初收集的漉液850毫升,加食用乙醇(75%)使成1000毫升即得。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10毫升左右,每日2~3次。

功效: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比如:「風濕止痛葯酒」

主料:白酒(8000克) 烏梢蛇(45克) (豕希)薟草(150克) 川烏頭(15克) 附子(15克) 露蜂房(45克) 甘草(15克) 紅花(30克) 青風藤(30克)
輔料:絡石藤(60克) 南藤(60克) 穿山甲(45克) 蜈蚣(30克) 全蠍(45克) 地鱉(45克) 牛膝(15克) 桂枝(45克) 桑寄生(45克) 白砂糖(2000克)

做法:

1.將以上各葯碎斷,裝入布袋,放在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天攪拌一次,浸泡30-40天後取出布袋壓榨,合並,過濾,濾液加白糖,攪拌溶解,密封,靜置15天,過濾,即成。
2.每日服二三次,每次服10-15克,孕婦及小兒忌服。

功效: 祛風散寒,除濕通絡,適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症.

謝謝!!

閱讀全文

與什麼中葯泡黃酒喝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