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漢這邊的蛋酒是什麼
蛋酒是武漢的一種「過早」飲料,製作原料主要有雞蛋,酒釀(米酒),白內砂糖。
② 武漢小吃米酒
武漢的米酒挺正宗的……不過咱還是喜歡自家釀的哈哈哈
③ 武漢的米酒是加水燒成稀飯嗎
你好,米酒用來做早餐可以加蛋花,也可煮小圓子,製作方法是這樣的,根據您早內餐需要的食量加水然後容再加入釀好的米酒,稀一些就少放米酒里米只放酒,稠一些就多放米酒里的米,加好米酒後等鍋燒開然放打入蛋花即可,如果是煮小圓子就在鍋開後放入小圓子,等小圓子煮熟後即可食用(酒釀小圓子)。祝成功。
④ 這圖片中是什麼啊。忘了小吃的名字了武漢買的好像叫什麼米酒。
叫作蔡林記
⑤ 武漢哪裡的米酒好喝
肯定是孝感的米酒撒,全國都是知名的
⑥ 米酒的產地有哪些
米酒的產地有湖北孝感。
孝感米酒是湖北省孝感市傳統的風味小吃,具有千年歷史專的地方名吃屬,選料考究,製法獨特,價格低廉,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孝感歷史承傳的蜂窩酒麴發酵釀制而成。
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濃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後生津暖胃,回味深長。一九五八年,毛澤東主席親臨孝感視察工作時,品嘗了孝感米酒後稱贊「味好酒美」。
(6)武漢米酒叫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產地環境:孝南朱湖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小氣候造就了朱湖糯米的獨特品質,成為孝感米酒的主要原料。朱湖牌糯米以外觀晶瑩剔透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米形勻稱,富含硒、鋅、鐵等微量元素而先後兩度被國家綠色食品。
原料糯米產區平原湖區土壤類型為水稻土,質地為中壤至重壤,耕作層平均厚度18cm,pH值5.5至6.5,土壤有機質含量為30至55g/kg,鹼解氮160至210mg/kg,有效磷18至24.5 mg/kg,速效鉀150至190mg/kg,有效鋅1.5至2.0mg/kg,有效硼0.9至1.2mg/kg。
糯稻產區排灌方便,水質潔凈。產區內無其它水稻品種栽植,產區周邊隔離屏障好。
⑦ 武漢糊米酒怎麼做
米酒怎麼做
材料
糯米1.5公斤,清水,酒麴
做法
1.用清水淘兩遍。版
2.保持水分,泡24小時權。
3.泡過24小時後的糯米。
4.檢查一下:用手搓搓,能搓碎就可以了。
5.准備蒸鍋,下面墊塊籠布。
6.把糯米放在籠布上。
7.放糯米的時候,要把水瀝干。
8.蒸半個小時,關火。放涼至人體溫度。
9.把酒麴就涼開水,攪拌進蒸好的糯米里。
10.酒麴就涼水攪拌糯米均勻後,中間挖個坑。
11.蓋上蓋子,把鍋放在窗檯上曬(家裡現在用煤氣,沒有水箱蜂窩煤了)。
12.裹上毛巾被,發酵3天,溫度最好能保持30度以上。
13.觀察:第一天可以聞見酒香了。
14.觀察:第二天能看見較明顯的發酵了。
15.觀察:第三天大約過三天就好了,中間隨時檢查,看有無發熱。發熱就是好現象。第三天就可以嘗嘗。
⑧ 湖北 米酒
孝感米酒抄
孝感米酒早在明代就出了名,清末,孝感縣城,有一人開了一家「魯源興米酒店」,經營糊米酒,有一年夏天天氣炎熱,製作糊米酒的湯圓漿發酵了,老闆魯幼佰,准備將發酵了的米漿准備倒掉時,這時來了一位老顧客要碗湯圓米酒,魯老闆說:「對不起,賣完了」。可是眼尖的顧客卻瞅見了發酵過的米漿說:那不是還有嗎?魯老闆只好說不能吃,那位顧客說:「我口乾,先煮一碗來,不好算我的。」魯老闆只好將發酵 過的米漿煮了一碗端了過去,可誰知那個老顧客品嘗了一口,贊道:魯老闆,這一次比以前的更香醇,更好吃。」魯老闆不信,自己過去試著嘗了一口,也覺得口感與前不同,更醇香,就這樣,無意中創出一個百年品牌來。
熟制方法:煮
特點:色澤乳白、酒汁稠濃、浮團泡松、甘甜醇香、蛋花米酒、銀耳米酒、蓮子米酒、小湯圓米酒。
如果不是就不知道了,你那戰友家是不是賣酒的,有的是自家釀酒自家喝的,不是賣的,那就不好說啊
⑨ 米酒歷史(詳細)
歷史由來:人工釀酒是陶器的製造。否則,便無從釀起。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約在六千年前,人工釀酒就開始了。《孔叢子》有言:「堯舜千鍾。」這說明在堯時,酒已流行於社會。「千鍾」二字,則標志著這是初級的果酒。《史記》記載,儀狄造「旨酒」以獻大禹,這是以糧釀酒的發端。自夏之後,經商周,歷秦漢,以至於唐宋,皆是以果糧蒸煮,加曲發酵,壓榨而後酒出。不少西方人都以為米酒是日本人的創造,但豈知,它實際上是中國人首先釀造的含酒精的飲料。而日本釀造清酒的技術是從中國引進的。早在公元前 1500 年,中國的甲骨文中就提到用酒祭祀之事,公元前8 世紀,中國古代詩人也曾作詩描繪人喝醉酒的情景。至遲在公元前1000 年左右,中國就發明了發酵釀酒的技術,使釀出的酒中酒精濃度比普通啤酒至少高三倍。中國優越的造酒技術,在於最早使用曲來釀酒,並且還發現要提高酒中的酒精濃度,只要在發酵過程中不斷加進熟的並經過浸泡的穀物即可。這是世界第一流的釀酒技術,它釀出了高濃度的飲料。這種技術只是在數世紀前才流傳到日本以及世界各國。因此,可以講最早發明米酒的是中國。
古代釀法:千燈人喜歡在臘月里釀米酒,自釀自飲,享受農家田園之樂。唐代有「把酒話桑麻」和「樽酒家貧只舊醅」的詩句,可見當時農家已有自釀自飲和用米酒待客的風俗。釀米酒先要把糯米(五六十斤)浸上一天一夜,第二天撈起來淘盡,晾十多分鍾後放在蒸籠里蒸熟;接著把糯米飯倒入適中的缸里,加適量清水和葯酒,然後用木棒攪勻。米缸四周用裹上一層厚稻草,上面鋪上草連子,讓米飯在里邊發酵。這樣經過7~10天後,掀開草連子,在米缸中再加一些清水(1斤米約加3斤水),再過四五天,糯米飯就釀成了米酒。這種自製米酒略有甜味,有營養,冬飲一杯能舒筋活血,祛寒提神。剩下的酒糟可做小菜,撈上一小碗,放些蝦仁或鹹菜,可製成可口的佳餚。在國外怎樣作米酒(酒釀,甜酒)到中國店買袋裝的糯米五磅,酒麴一袋(兩枚裝)。 先用水將糯米泡開(半天就夠了),漂洗干凈。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白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瀝乾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約 一小時。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沒有這層布,糯米會將蒸屜的孔堵死,怎麼也蒸不熟。這有失敗 的經驗。將一枚酒麴研成粉末待用。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冷卻好的糯米上灑少 許涼水,用手將糯米弄散。用水要盡量少。將酒麴撒在糯米上,邊撒邊拌,盡量混均勻。不要性 急,撒一層,混勻後再撒。留下一點點酒麴。將糯米轉移到發酵的容器中。大一點的電飯鍋就好。泡糯米也是用它。邊放邊用手掌輕輕壓 實。放完後將最後一點酒麴撒在上面。用少許涼水將手上的糯米沖洗到容器內,再用手將糯米壓 一壓,抹一抹,使表面光滑。最後用保鮮膜覆蓋在糯米上,盡量不留空隙。蓋上蓋子。放置在保溫的地方,比如衣服筐里。 我是將容器放在烤箱里。老式烤箱裡面總有一點火苗,剛好可以保持溫和的溫度。這是偷懶的法 子。最好還是用衣服被子什麼的保溫,冬天室內溫度不穩定。大約過三天就好了。中間隨時檢查,看有無發熱。發熱就是好現象。第三天就可以嘗嘗。完成發酵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氣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沖鼻,嘗不到生米粒。這時就可以 揭去保鮮膜,米酒就成了。做得好的,糯米不散,可以分割成塊。如果發酵過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於濃烈。如果發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拌酒麴的時候,如果水灑多了,最後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塊。一煮就散。說起來,這種酒麴發酵技術還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大發明。酒麴中有灰黴菌和酵母菌兩種微生 物。灰霉將澱粉轉化成糖,即糖化過程;酵母將糖轉化成乙醇,即酒化過程。只有這兩個過程都 進行到適當程度,才有美味的米酒。歐洲直到上世紀才知道這種方法。在此前,歐洲人藉助麥芽將澱粉糖化並結合發酵做成啤酒。中國古代的發酵技術沒的說。古人居然能利用兩 種微生物的分工合作,真是厲害。其它如醬油,醋,食用色素紅麴黴素,霉豆腐,泡菜,豆豉,臭豆腐等等,都是了不起的發明,大部分是中國特有的。比如,同樣是泡菜,美國的酸黃瓜太酸,味道也不好。這是由於他們加的是酵母菌和糖,酸 味主要來自醋酸。中國的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酸味主要來自乳酸,味道美極了,想想就流口水。 前者是有氧發酵,後者是無氧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