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葯酒的應用
我國歷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認識到酒既是興奮劑,又是較高級的葯物。它是用穀物和曲所釀成的流質,其氣悍,質清,味苦甘辛,性熱。具有散塞滯、開方瘀結、消飲食、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養肌膚的功用。可以直接當「葯」,治療關節酸痛、腿腳軟弱、行動不利、肢寒體冷、肚腹冷痛等症。亦可在治病開處方中,把某些葯物用「酒漬」,或「以酒為使」,來引導諸葯迅速奏效。這就使酒與葯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完整的葯酒方。
葯酒不但能治療內科、婦科疾病,而且治療外科疾病也獨具風格。王燾《外台秘要》里有「治下部痔瘡方」,即「掘地作小坑,燒赤,以酒沃之,納吳茱萸在內,坐之,不過三度良。」《使琉球錄》中也有用葯酒治「海水傷裂」的記載:「凡人為海水咸物所傷,及風吹裂,痛不可忍,用蜜半斤,水酒30斤,防風、當歸、羌活、荊芥各二兩,為末,煎湯浴之,一夕即愈。」
葯酒還可以預防疾病,如屠蘇酒,是用酒浸泡大黃、白術、桂枝、桔梗、防風、山椒、烏頭、附子等葯製成。相傳是三國時華倫所創制。每當除夕之夜,男女老少均飲屠蘇酒,目的是預防瘟疫流行玻此酒被唐代揚州名僧鑒真大師東渡傳之日本,為日本人民所推崇。
葯酒在古代民間季節性疾病的預防中應用也很廣泛。據典籍記載,元旦除夕飲屠蘇酒、椒柏酒;端午節飲雄黃酒、艾葉酒;重陽節飲茱萸酒、臘酒、椒酒等。《干金方》曰:「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可見飲用葯酒預防疾病的重要性。至今,我國南方一些地區和台灣人民還沿用這些風俗。不過,葯酒成分已有所改變。屠蘇酒,是用薄荷、紫蘇等葯物浸糯米酒而釀成的,一般都在正月初七日飲,以辟瘴氣。
利用葯酒延年益壽也是我國勞動人民的一項創造,這在醫療實踐中已經得到了證實。如壽星酒,功用是補益老人,壯體延年;回春酒,功用是久服陽事雄壯,須發烏黑,顏如童子,目視不花,常服身體輕健;延壽酒,功用是和氣血,壯精神,益腎和胃,輕身延年;壽老固本酒,功用是益壽延年,補虛烏發,美容顏等。
歷史上,"妙沁酒"源於四川省大邑縣。大邑是個神奇之地。其歷史悠久,山靈水秀,物華天寶,人文薈萃,文化底蘊厚重,素有"蜀之望縣"之稱。境西群山起伏,峰巒疊嶂,盛產多種名貴中葯材。唐朝大詩人杜甫狀景名句"窗含西嶺千秋雪"就是指群山深處被稱為東方阿爾卑斯山的西嶺雪山。西嶺雪山下,一前一後有兩座神奇的宗教名山,其一因"山形似鶴"稱為"鶴鳴山",其二因長年"山恆孕霧"而名"霧中山"。前者乃道教發源地,後者是早期佛教南傳第一站。
據史料載,霧中山佛教名剎僅遲於早期佛教北傳第一站-----洛陽白馬寺六年,是我國佛教重要發祥地之一。故而史稱大邑為"道佛同源"之地。據傳,佛祖釋伽牟尼臨圓寂之時,手指東方,對得道弟子說道:"東土有一大光明山,我佛定能在此發揚光大"。據考證,"大光明山"就是霧中山。 妙沁腎補系列。本品是以青藏高原冬蟲夏草為主要原料,輔以人參、高山紅景天、靈芝、枸杞子等天然植物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養分,採用非常獨特的秘傳窖制磁化釀制工藝技術精製而成。最大的限度提取了各原葯的有效成分,原葯葯效,故能快捷穩定地發揮作用。眾所周知,「仙草」之稱的蟲草是純天然不可多得的名貴葯材,他具有調節免疫系統、肝臟功能、心臟功能、提高細胞能量、直接抗腫瘤作用,抗疲勞等功能。
在各種葯酒的配製方法上,也是多種多樣,各具特色。如有浸泡法,如妙沁葯酒,虎骨酒,牛膝丹參酒;有淋法,如豆淋酒;有煨法,如陸英酒、丹參酒;有釀法,如菊花酒、菖蒲醞酒;還有煮法,如金蟬脫殼酒;有熱投法,如柏子仁酒,鐵酒等。
㈡ 國醫大師王琦化痰祛濕方各種葯劑量是多少
化痰祛濕方
生黃芪 60克 ,制蒼術 20克 ,
肉桂 10克(後下),冬瓜皮 30克,版
茯苓 30克 ,澤瀉權 15克 ,
干荷葉 20克,海藻 20克 ,
昆布 20克,生山楂 30克,
片姜黃 10克,生蒲黃 10克(布包)
㈢ 問: 央視《健康之路》播出王琦國醫大師治療前列腺炎的3個方子有效嗎有用過方子的嗎求助!
不清楚
我爸也是前列腺炎,有一兩年了,前段時間特別嚴重,小便都是滴滴的,斷斷續續,回感覺都快尿不出答來了,估計是里邊尿管水腫的特別嚴重,導致尿道狹窄,醫生還說可能要開刀。我不忍老爸遭受那罪,就去找葯,今年9月份的時候,經人介紹服用一中葯方子,不貴,一共吃了6天,小便就好了。其實在當晚第一次吃這葯,第二天早上小便就順暢了很多,現在早就沒吃那葯了,小便依然很好,估計前列腺炎好的差不多了。真心謝謝我的那個朋友,現在也希望能幫到你
㈣ 國醫大師李濟仁怎樣治風濕的中醫方子
您好,風濕疾病
對人的身體有著很嚴重的影響
上海虹橋 醫院的醫生,,建議您早日去醫院治療。
㈤ 國醫大師朱良春 長壽粥
中央來電視4台《中華醫葯》2010.3.17日晚源10點播出朱良春長壽粥:
綠豆 50g
薏仁50g
蓮子50g
扁豆50g
大棗30g
枸杞10g
煮粥湯水的製作:
黃芪250g適量水泡20分鍾,煮15分鍾,瀝出湯水。然後再將黃芪加2碗水煮20分鍾,再加一碗水煮15分鍾,兩部分湯水合並用來煮粥(以上配料)。
前五味洗凈入鍋,加黃芪水,急火煮沸後慢火燉30分鍾再加入枸杞,一起再煮十分鍾
以上粥量五天服用
材料是五天的量,黃芪每天的量是50克
㈥ 國醫大師王琦膏方就是一個騙子!大家別上當
開黑也要有水平,公平競爭不過人家嗎?
㈦ 國醫大師有哪些
2008年10月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聯合啟動了首屆「國醫大師」的評選活動。2009年5月發布了《關於表彰首屆「國醫大師」的決定》,表彰了首批30位國醫大師。
1. 王玉川,男,漢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醫葯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43年3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首都國醫名師」。
2. 王綿之,男,漢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醫葯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42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葯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3. 方和謙,男,漢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48年8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
4. 鄧鐵濤,男,漢族,1916年11月出生,廣州中醫葯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38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廣東省名老中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葯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5. 朱良春,男,漢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39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江蘇省名中醫。
6. 任繼學,男,漢族,1926年1月出生,長春中醫葯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1945 年4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吉林省名老中醫。
7. 蘇榮扎布,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內蒙古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1949年5月起從事蒙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自治區名蒙醫。
8. 李玉奇,男,漢族,1917年8月出生,遼寧中醫葯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1939 年3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9. 李濟仁,男,漢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醫學院附屬弋磯山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48年1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安徽省名老中醫。
10. 李振華,男,漢族,1924年11月出生,河南中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1943年3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11. 李輔仁,男,漢族,1919年6月出生,衛生部北京醫院主任醫師,1941年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
12. 吳咸中,男,滿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市南開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醫葯治療常見病症,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13. 何任,男,漢族,1921年1月出生,浙江中醫葯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41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浙江省名中醫。
14. 張琪,男,漢族,1922年12月出生,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主任醫師,1942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黑龍江省名老中醫。
15. 張燦玾,男,漢族,1928年7月出生,山東中醫葯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49 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山東省名中醫葯專家。
16. 張學文,男,漢族,1935年10月出生,陝西中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1953 年 5 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17. 張鏡人,男,漢族,1923年6月出生,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42 年6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上海市名中醫。
18. 陸廣莘,男,漢族,1927年1月出生,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1948年10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原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官方網站)
㈧ 現在國醫大師有哪些
陳文伯
㈨ 國醫大師可靠嗎
您好,生病的話還是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國醫大師,
我們還是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