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蘇東坡關於酒的詩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本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節,當時蘇軾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當空,銀光瀉地,蘇軾想起了分別七年的蘇轍。詞人舉杯望月,心中生起無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張若虛痴情的追問,在蘇軾心中回響。不禁觸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詞開篇,豪邁的意氣,在「把酒問天」中排空直入,似乎瀟灑的帶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憤。「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將天上與人間作對比,突出了他當時「仕」與「隱」的矛盾心理,詞人不滿現實,企望天上的純潔。但天上恰如人間,同樣不能圓滿,同樣一種缺陷的美好。蘇軾遙望月宮,似與嫦娥共舞,身處瑤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飄逸中帶著幾分酒後的輕狂。
隨著月光的移動,低照在門窗上,照的屋裡的詞人難以入眠。無眠的孤清與親人分離的悲涼只能唯圓月是問。但作者知道人之離合與月之圓卻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應有恨」,從而感情轉入理智,化悲怨而為曠達。「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表達了作者樂觀的態度:既只要人常在,縱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賞一輪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詞通篇詠月,月是詞的中心形象,卻處處契合人事。在月的陰晴圓缺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本詞意境虛虛實實:文字在幻想與現實中穿梭『思緒在天上與人間中徘徊。孤獨的作者終於求得出路:離合的悲歡,政途的苦悶,只可借自寬自慰來消解,只能曠達的一笑而過。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在是什麼年代了。(傳說神仙世界裡只過幾天,地下已是幾千年,故此設問。)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彷彿乘雲御風,置身天上,哪裡象在人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月亮轉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里,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為什麼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睛、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只願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述古聞之明日即來坐上復用前韻同賦】
仙衣不用剪刀裁,國色初酣卯酒來。太守問花花有語,為君零落為君開。
【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
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簾前柳絮驚春晚,頭上花枝奈老何。露
濕醉巾香掩冉,月明歸路影婆娑。綠珠吹笛何時見,欲把斜紅插皂羅。
【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二首】
白發相望兩故人,眼看時事幾番新。曲無和者應思郢,論少卑之且借秦。歲
惡詩人無好語,(公擇來詩,皆道吳中飢苦之事。)夜長鰥守向誰親。(貢父近喪偶。)少思多睡無如我,鼻息雷鳴撼四鄰。
何人勸我此間來,弦管生衣甑有埃。綠蟻濡唇無百斛,蝗蟲撲面已三回。磨
刀入谷追窮寇,灑涕循城拾棄孩。為郡鮮歡君莫嘆,猶勝塵土走章台。
詩中「綠蟻」是酒名。
【答任師中家漢公(一題: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寄詩一首)】
先君昔未仕,杜門皇佑初。道德無貧賤,風采照鄉閭。何嘗疏小人,小人自
闊疏。出門無所詣,老史在郊墟。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高樹紅消梨,小池白芙蕖。常呼赤腳婢,雨中擷園蔬。矯矯任夫子,罷官還舊廬。是時里中兒,始識長者車。烹雞酌白酒,相對歡有餘。有如龐德公,往還葛與徐。妻子走堂下,主人竟誰歟。我時年尚幼,作賦慕相如。侍立看君談,精悍實起予。歲月曾幾何,耆老逝不居。史侯最先沒,孤墳拱桑樗。我亦涉萬里,清血滿襟祛。漂流二十年,始悟萬緣虛。獨喜任夫子,老佩刺史魚。威行烏白蠻,解辮請冠裾。方當入奏事,清廟陳璠玙。胡為厭軒冕,歸意不少紓。上蔡有良田,黃沙走清渠。罷亞百頃稻,雍容十年儲。閑隨李丞相,搏射鹿與豬。蒼鷹十斤重,猛犬如黃驢。豈比陶淵明,窮苦自把鋤。我今四十二,衰發不滿梳。彭城古名郡,乏人偶見除。頭顱已可知,幾何不樵漁。會當相從去,芒鞋老菑畲。念子瘴江邊,懷抱向誰攄。賴我同年友,相歡出同輿。冰盤薦文鮪,(鮪,鮥也。戎、瀘常有。)玉斝傾浮蛆。醉中忽思我,清詩綴瓊琚。知我少詼諧,教我時卷舒。世事日反覆,翩如風中旟。雀羅吊廷尉,秋扇悲婕妤。升沉一何速,喜怒紛眾狙。作詩謝二子,我師寧與蘧。
【春菜】
蔓菁宿根已生葉,韭芽戴土拳如蕨。爛烝香薺白魚肥,碎點青蒿涼餅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細履幽畦掇芳辣。茵陳甘菊不負渠,繪縷堆盤纖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鐵甲。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牙寒更茁。久拋菘葛猶細事,苦筍江豚那忍說。
【與秦太虛參寥會於松江而關彥長徐安中適至分韻得風字二首】
吳越溪山興未窮,又扶衰病過垂虹。浮天自古東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風。絕
境自忘千里遠,勝游難復五人同。舟師不會留連意,擬看斜陽萬頃紅。
二子緣詩老更窮,人間無處吐長虹。平生睡足連江雨,盡日舟橫擘岸風。人
笑年來三黜慣,天教我輩一樽同。知君欲寫長想憶,更送銀盤尾鬛紅。
樽為酒器
㈡ 蘇軾關於美食的詩詞
您好。
1.《惠崇春江晚景》宋朝·蘇軾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專】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屬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宋朝·蘇軾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3.《豬肉頌》宋代·蘇軾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4.《寒具詩》宋朝·蘇軾
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5.《於潛僧綠筠軒》宋朝·蘇軾
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6.《惠州一絕 》宋朝·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不辭 一作:不妨)
以上都是蘇軾關於描寫「美食」的詩句,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㈢ 蘇東坡創作了哪些關於「酒」的詩句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
2、到處相逢是偶然, 夢中相對各內華顛。 還來一醉西容湖雨, 不見跳珠十五年。——《與莫同年雨中飲湖上》
3、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4、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賀新郎·夏景》
5、對酒卷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少年游·潤州作》
6、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
7、數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8、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9、醉醒醒醉。憑君會取這滋味。濃斟琥珀香浮蟻。——《醉落魄》
10、酒勿嫌濁,人當取醉。——《濁醪有妙理賦》
㈣ 蘇軾寫酒的詩句
東坡也愛酒,他一生坎坷,仕途艱難,變了又貶,足跡遍及半個中國。可是,他豁達開闊,大放大暢,不在乎人生的苦難。這與他從酒那裡取得膽識、性情不無關系。
「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他在《行香子》詞中又寫道:「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分享十首東坡關於酒的詩,希望可以學到他的部分處世哲學。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作於中秋望月時,懷念弟弟蘇澈。皓月當空,孤高曠遠,思緒紛飛,從我到月,從月到我,從現實到神話,從神話到現實。一邊賞月一邊飲酒,一是遣懷,二是「兼懷子由」。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就更加的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詞人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疏狂與豪氣。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這首詞兼有豪邁與婉約之風,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的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度。
這首詞中,最喜歡的就是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宋.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首詞作於東坡黃州之貶的第三年,「烏台詩案」後,九死一生,黃州是東坡創作生涯中的新生之地。全詞風格清曠而飄逸,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嚮往自由的心聲。
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
宋.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解鞍敧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詞,作於蘇軾貶謫黃州期間。
詞人在詞中描繪出一個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境界,自然風光和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渾然忘我,在詩情畫意中表現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適,抒發了他樂觀、豁達、以順處逆的襟懷。
㈤ 蘇軾有多少首描寫酒的詩
現存蘇軾酒詩在200首以上。
㈥ 蘇軾有關美食的詩句
蘇軾一生坎坷,可他貶到哪,吃到哪,讓世人忽略了他的苦難,而愛上了他的達觀。
蘇軾12首美食詩詞,原來大詩人也這么好吃、善吃!
1.《惠崇春江晚景》宋朝·蘇軾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宋朝·蘇軾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3.《豬肉頌》宋代·蘇軾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4.《寒具詩》宋朝·蘇軾
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5.《於潛僧綠筠軒》宋朝·蘇軾
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6.《惠州一絕 》宋朝·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不辭 一作:不妨)
7.《豆粥》宋朝·蘇軾
君不見滹沱流澌車折軸,公孫倉皇奉豆粥。
濕薪破灶自燎衣,飢寒頓解劉文叔。
又不見金谷敲冰草木春,帳下烹煎皆美人。
萍齏豆粥不傳法,咄嗟而辦石季倫。
干戈未解身如寄,聲色相纏心已醉。
身心顛倒自不知,更識人間有真味。
豈如江頭千頃雪色蘆,茅檐出沒晨煙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軟如酥。
我老此身無著處,賣書來問東家住。
卧聽雞鳴粥熟時,蓬頭曳履君家去。
8.《次韻子由種菜久旱不生》宋朝·蘇軾
新春階下筍芽生,廚里霜虀倒舊罌。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園無雨潤何須嘆,身與時違合退耕。欲看年華自有處,鬢間秋色兩三莖。
9.《菜羹賦》宋朝·蘇軾
東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蓋易具而可常享,乃為之賦,辭曰:
嗟餘生之褊迫,如脫兔其何因。殷詩腸之轉雷,聊御餓而食陳。無芻豢以適口,荷鄰蔬之見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葉與瓊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湯蒙蒙如松風,投糝豆而諧勻。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觸之煩勤。屏醯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壯而力均。滃嘈雜而麋潰,信凈美而甘分。登盤盂而薦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於玉池,與吾鼎其齊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說而策勛。沮彭屍之爽惑,調灶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樂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計餘食之幾何,固無患於長貧。忘口腹之為累,以不殺而成仁。竊比予於誰歟?葛天氏之遺民。
10.《老饕賦》宋朝·蘇軾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顏如李桃。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雲璈。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郁輪袍。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願先生之耆壽,分余瀝於兩髦。候紅潮於玉頰,驚暖響於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獨繭之長繰(sao一聲)。閔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li二聲)之瓊艘。各眼灧於秋水,咸骨醉於春醪(lao二聲)。美人告去已而雲散,先生方兀然而禪逃。響松風於蟹眼,浮雪花於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11.《初到黃州》宋朝·蘇軾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檢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2.《蜜酒歌》宋朝·蘇軾
真珠為漿玉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
三日開瓮香滿城,快瀉銀瓶不須撥。
百錢一斗濃無聲,甘露微濁醍醐清。
君不見南園採花蜂似雨,天教釀酒醉先生。
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
世間萬事真悠悠,蜜蜂大勝監河侯。
㈦ 蘇軾的有關「酒」的詩句有哪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譯: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獵》
譯: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白,(但)這又有何妨?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譯: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譯: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艷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想隨便去哪找點水喝。於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望江南·超然台作》
譯:寒食節過後,酒醒反而因思鄉而嘆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採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譯:酒並非好酒,卻為客少發愁,月亮雖明,卻總被雲遮住。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 清,如此良夜何!」--《後赤壁賦》
譯: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麼度過呢?」
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譯: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時忘憂愁。
於是舉酒於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喜雨亭記》
譯:於是我在亭子里開酒宴,向客人勸酒而告訴了這件事,問他們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嗎?」
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滿庭芳·蝸角虛名》
譯: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鍾美酒,一曲優雅的《滿庭芳》。
㈧ 關於米酒的詩句
關於「米酒」的來詩句有自:
1.
從來作春酒,未省不經年。——王績
2.
家釀亦已熟,呼僮倨盎盆。——鄭板橋
3.
形似玉梳白似壁,薄如蟬翼甜如蜜。——蘇東坡
4.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白居易
5.
虜酒千鍾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高適
6.
瑤池米酒遺凡香,留得萬代享酒芬。——李白
7.
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李頎
8.
白酒甜鹽甘如乳,綠觴皎鏡華如碧。——吳均
9.
米酒清新醉仙人,酒香飄醚世人魂。——李白
10.
山中春酒熟,何處得停家。——王績
譯文:
1.
一直以來製作米酒,都是等到過了年才可享用的。
2.
家裡釀的米酒已經可以喝了,呼叫家童拿著碗來盛。
3.
米酒形狀像玉梳,顏色白的像玉,像蟬翼一般薄,像蜂蜜一樣甜。
4.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5.
米酒喝了千鍾都不會把人灌醉,胡人十歲的時候就能騎馬了。
6.
瑤池裡的米酒還留下了余香,使得萬代人都可以聞到酒的芬芳。
7.
在東門買了米酒請我們喝,心裡認為萬事都像鴻毛一樣輕。
8.
米酒又甜又咸,甘甜的像白乳一樣。米酒上面泛起了綠色的泡沫,像碧玉一樣。
9.
米酒很清新能把仙人迷醉,酒香飄散使得世人迷醉。
10.
山中的米酒已經可以飲了,我要在哪家停呢?
㈨ 蘇東坡關於吃的詩詞
蘇軾的關於吃的詩詞彙總如下
1.惠州一絕 / 食荔枝
宋代: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2.初到黃州
宋代:蘇軾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3.浣溪沙·詠橘
宋代:蘇軾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4.和蔣夔寄茶
宋代:蘇軾
我生百事常隨緣,四方水陸無不便。
扁舟渡江適吳越,三年飲食窮芳鮮。
金齏玉膾飯炊雪,海螯江柱初脫泉。
臨風飽食甘寢罷,一甌花乳浮輕圓。
自従舍舟入東武,沃野便到桑麻川。
剪毛胡羊大如馬,誰記鹿角腥盤筵。
廚中蒸粟埋飯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柘羅銅碾棄不用,脂麻白土須盆研。
故人猶作舊眼看,謂我好尚如當年。
沙溪北苑強分別,水腳一線爭誰先。
清詩兩幅寄千里,紫金百餅費萬錢。
吟哦烹噍兩奇絕,只恐偷乞煩封纏。
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姜鹽煎。
人生所遇無不可,南北嗜好知誰賢。
死生禍福久不擇,更論甘苦爭蚩妍。
知君窮旅不自釋,因詩寄謝聊相鐫。
5.和王鞏六首並次韻
宋代:蘇軾
一氣混淪生復生,有形有心即有情。
共見利慾飲食事,各有爪牙頭角爭。
爭時怒發霹靂火,險處直在嵌岩坑。
人偽相加有餘怨,天真喪盡無純誠。
徒自取先用極力,誰知所得皆空名。
少微處士松柏寒,蓬萊真人冰玉清。
山是心兮海為腹,陽為神兮陰為精。
渴飲靈泉水,飢食玉樹枝。
白虎化坎青龍離,鎖禁奼女關嬰兒。
樓台十二紅玻璃,木公金母相東西。
純鉛真汞星光輝,烏升兔降無年期。
停顏卻老只如此,哀哉世人迷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