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釀黃酒什麼溫度的天氣最好
黃酒的製作原料配方 黃酒是以大米、糯米或黍米為原料,加入麥曲、酒母邊糖化邊發酵而生產的一種釀造酒。1.原料選擇:黃酒釀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經過精白處理的糯米和大米,也有用黍米和玉米的,其次是小麥和水。釀造黃酒的大米應該米粒潔白豐滿、大小整齊、夾雜物少。千粒重在20~30克,比重在1.40~1.42,米的澱粉含量越高越好。在生產時,最好使用吸水快、易糊化和糖化的軟質米。釀造用水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優劣。一般要求所用的水要清潔衛生,符合 飲用水的標准 ,常用泉水、湖水、深井水和河心水。2.米的精白:大米外層含有脂肪和蛋白質,影響成品質量,應該通過精白(碾米加工)把它除去,大米的精白程度可用精米率表示,一般要求精米率在90%,也可以直接以標一粳或標二粳作投料用米。3.浸米:其目的是使澱粉吸水,便於蒸煮糊化傳統工藝浸米時間長達18~20天,主要目的是取得浸米漿水,用來調節發酵醪液的酸度,因為漿水含有大量乳酸。新工藝生產一般浸米時間為2~3天即可使米吸足水分。4. 蒸飯:蒸飯目的是使澱粉糊化。目前一般使用卧式或立式連續蒸飯機蒸飯,常壓蒸煮25分鍾左右即可,蒸煮過程中可噴灑85℃左右的熱水並進行抄飯。要求米飯「外硬內軟、內無生心、疏鬆不糊、透而不爛、均勻一致」。5. 落罐發酵:蒸熟的米飯通過風冷或水冷落入 發酵罐 中,再加水、麥曲(原料米量的10%)、酒母(約發酵醪液體積的10%),使總重量控制在300~340公斤(按原料米100公斤為基礎),混合均勻,品溫控制在24~26℃。落罐10~12小時,品溫升高,進入主發酵階段,這時必須控制發酵溫度在30~31℃,利用夾套冷卻或攪拌調節醪液溫度並使酵母呼吸和排出二氧化碳。主發酵一般要3~5天完成。6. 後發酵:經過主發酵後,發酵趨緩弱,即可把酒醪移入後 發酵罐 ,控製品溫和室溫在15~18℃,靜止發酵20~30天左右,使酵母進一步發酵,並改善酒的風味。7. 壓榨、澄清、消毒:後發酵結束,利用板 框式壓濾機 把黃液體和酒糟分離開來,讓酒液在低溫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層清液再經 棉餅過濾機 過濾,然後送入換熱消毒器,在70~75℃滅菌20分鍾左右,殺滅酒溶中的酵母和細菌,並使酒中沉澱物凝固而進一步澄清,也讓酒體成分得到固定。滅菌後趁熱罐裝,並嚴密包裝,入庫陳釀一年。成品黃酒要求酒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麥曲和酒母 麥曲在黃酒生產中主要起到糖化劑的作用,並給予黃酒有色有香。酒母主要作為 發酵劑 的作用。黃酒發酵是典型的邊糖化邊發酵的方法。1.麥曲製造:把小麥壓成每粒3~5片,使小麥表皮破裂,澱粉外露,使黴菌易於生長。在麥片中加入20%左右的水,拌勻,使水分達到23~25%,然後在曲匣內踩成塊狀,送入曲室里排成丁字形,關閉門窗保溫培養,經過了3~5天,麥曲品溫由26℃升至50℃左右,曲塊上黴菌絲大量繁殖,這時應做好降溫工作,開窗通風,繼續培養,品溫逐漸下降,約經20天,麥曲變得堅韌成塊,將其按井字形疊起,通風乾燥後使用。成品麥曲水分達15~18%。黃酒麥曲也可把小麥壓成麥片後,仿照酒精製曲,通風培養出生麥曲或熟麥曲。2.酒母:傳統的黃酒酒母是利用淋飯法拌小曲酒葯制備的,俗稱淋飯酒母。目前新工藝的黃酒生產一般做成速釀酒母,利用米飯加入13%的麥曲,再接入純粹培養的酵母種子,逐級擴大而成。也可仿照酒精生產的酒母,做成高溫糖化酒母。即在60℃下把蒸熟的米飯用麥曲並加水保溫3~4小時,然後把糖化液在80~90℃下加熱滅菌30分鍾,冷卻至28℃左右接入預先培養好的酒母種子進行培養10~12小時,即可使用。在酒母培養過程中除了做好消毒滅菌、清潔衛生工作以外,可在酒母培養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乳酸,調整培養液的pH為4.0~4.5左右,目的是抑制雜菌的生長繁殖,保證酒母的質量。營養價值 黃酒一般只含15%的酒精度,相當白酒的1/4,屬於低度飯料酒。黃酒富含氨基酸類,尤其是助長人體發育的賴氨酸,每升含量比啤酒、葡萄酒多一到數倍。且含有糖、氮等多種浸出物,每升黃酒所含熱量在1015~2010卡之間。黃酒刺激性較小,適當飲用有增進食慾,幫助消化以及消除筋肉疲勞、安神補益、活血健體等作用。在南方有的婦女分娩後用黃酒燉雞煮蛋,有大補功能。有人說啤酒是「液體麵包」,而黃酒則是「液體蛋糕」,可見對黃酒的評價是相當高的。
⑵ 黃酒的功效與作用什麼人不宜喝黃酒
黃酒的功效:
1.黃酒含有多酚、類黑精、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預防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生理功能。
2.黃酒中已檢出的無機鹽達18 種,包括鈣、鎂、鉀、磷、鐵、鋅、等。黃酒中的維生素B、 E 的含量也很豐富,主要來自原料和酵母自溶物。
3.黃酒中的蛋白質含量為酒中之最,是啤酒的4 倍。黃酒中的蛋白質多以肽和氨基酸的形態存在,易被人體吸收。肽具有營養功能、生物學功能和調節功能。
什麼人不宜喝黃酒:
1、肝病患者。飲黃酒會加重病情,以至造成死亡。因為黃酒含有一定量的酒精,由於肝病患者肝功能不健全,對酒精的解毒能力下降,使毒物在肝內積蓄,肝細胞受到損害,便進一步加重病情。因此,肝病病人應戒飲黃酒,以減輕肝臟負擔。
2、不宜喝黃酒人群- 慢性胃炎患者。慢性胃炎是有胃酸腐蝕胃粘膜而引起的。黃酒中含有一些特殊成分,能減少或阻滯胃粘膜合成,從而使胃酸損傷胃黏膜有了可乘之機。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應盡量減少喝啤酒。
3、不宜喝黃酒人群-泌尿系結石患者 研究發現,在釀黃酒的麥芽汁中,不但含有鈣和草酸,而且還含有烏核苷酸,這些物質均可以促使尿路結石的發生。
黃酒含豐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可促進腸道內有益微生物雙歧桿菌的生長發育,改善腸道功能、增強免疫力、促進人體健康。
溫飲黃灑可幫助血液循環,具有補血養顏、活血祛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能有效抵禦寒冷刺激,預防感冒。
⑶ 黃酒怎麼喝
在氣溫10℃以下的季節,黃酒宜溫著喝。一般紹興當地黃酒加熱方法是「串筒水燙」,妙內不可言。將酒倒入串筒,容然後放入沸水中水浴,使酒逐漸變溫。一般加溫至酒香四溢,入口溫和舒適即可。加溫後的黃酒即倒入錫壺,然後將酒倒入杯中,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盪漾,夾帶著縷縷酒香,十分怡人。黃酒熱熱地喝下去,不光暖胃活血,其酒性散發得也快,身體比較舒服。
2.盛夏季節,黃酒宜存放在3℃左右冰箱內,冰鎮飲用,酒量稍遜者可加冰塊。琥珀色的黃酒與晶瑩的冰塊相映,賞心悅目,清爽且不易醉。
3.黃酒屬於細酌慢飲之酒,其下酒菜最好也是耐嚼滋味長的那種。如鹽煮花生、茴香豆、豆腐乾等。黃酒的最佳絕配當屬大閘蟹,即古人所說的「持螯下酒」。大閘蟹味美,但性寒不能多吃。而黃酒性溫,溫寒相抵無疾患之虞,又黃酒最能去除腥味,食之更覺香美。
⑷ 黃酒和米酒有什麼區別怎樣區分
黃酒和米酒的區別主要在於釀造原理、酒精度數和顏色。
1、釀造原理
黃酒:黃酒以大米、黍米、粟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米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釀在北方一般稱它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種特殊的微生物酵母)發酵而成的一種甜米酒。其釀制工藝簡單,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極低。
2、酒精度數
黃酒:黃酒以大米、黍米、粟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米酒:其釀制工藝簡單,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極低,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國用優質糙糯米釀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米酒已成為農家日常飲用的飲料。現代米酒多採用工廠化生產。
3、顏色
黃酒:黃酒顧名思義因為顏色是黃色所以得此稱謂,與白酒清澈透明不同,黃酒顏色多褐色、黃色、棕色等,也有部分黃酒呈現無色的狀態。
米酒:顏色以透明或白色為主。
(4)黃酒什麼天氣和擴展閱讀:
米酒功效:
1、解凍。一條凍得嚴嚴實實的魚,在前半段淋上些米酒,完全澆沒,幾分鍾後,會發現前半段已經感覺有解凍後黏黏的液體在上面,而後半段還是凍得像棍子。 2、恢復松軟。在麵包上灑幾滴米酒,放到微波爐里轉一下(具體時間自己控制),轉好以後會發現麵包就像新鮮出爐的那樣,而且口感很好噢。 3、化淤。用生薑末浸在米酒里,浸泡40分鍾後,用生薑末在淤血的地方揉搓,會有辣辣的效果。
黃酒功效:
黃酒是醫葯上很重要的輔料或「葯引子」。中葯處方中常用黃酒浸泡、燒煮、蒸炙一些中草葯或調制葯丸及各種葯酒。黃酒的另一功能是調料。黃酒酒精含量適中,味香濃郁,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質,人們都喜歡用黃酒作佐料,在烹制葷菜時,特別是羊肉、鮮魚時加入少許,不僅可以去腥膻還能增加鮮美的風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米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酒
⑸ 秋冬季節和黃酒的好處是什麼、
黃酒最養人
黃酒對人體的補養作用最明顯。黃酒中含大量蛋白質、內B族維生素、鈣、磷、容硒等,以及一定量的糖、有機酸和氨基酸。料酒屬於黃酒的一種。
黃酒性熱,加熱後更適合冬天飲用。中醫上,黃酒可以做葯用,生飲對心跳過快、厭食、煩躁等有療效;熱飲可以緩解血淤、缺奶、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
健康飲用量:加飯酒每日別超過8兩,花雕酒別超6兩。
最佳搭配:話梅。黃酒加話梅,養陰美容的作用顯著,還能潤肺護肝,緩解酒精對肝臟的傷害。黃酒加桂圓、荔枝、紅棗同煮能緩解月經不調、貧血、遺精和腹瀉。
最禁忌:喝黃酒最忌牛飲,否則其中的營養物質難以被吸收。
烹調妙用:黃酒做菜可以腌制原料,增香去鮮,也可以在做紅燒等顏色偏紅的菜時直接加入。
⑹ 黃酒是什麼做的
黃酒復是用麥曲、穀物作為原料進行發制酵製成的,黃酒有很多品種,按照糖量來分,分為干黃酒,半干黃酒,半甜黃酒,甜黃酒。干黃酒含糖量很少,口感醇厚。半干黃酒又稱為加飯酒。糖分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口味鮮爽。半甜黃酒采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這種酒中的糖分含量較高,口感偏甜。甜黃酒在製作過程中要拌入酒葯,搭窩先釀成甜酒釀。黃酒可以溫飲,也可以冷飲。溫飲時要把黃酒放入在酒器中燙熱,溫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影響酒的味道。
⑺ 自釀黃酒什麼溫度的天氣最好
一般來說都是在20度到30度的時候進行釀造,這個時候保持的溫度最合適,而且也是比較不錯的。
⑻ 黃酒和什麼搭配最好喝
黃酒是慢性酒
最好搭配的是咸毛豆
煮花生等。黃酒性溫,最適與大閘蟹同吃,化解內大閘蟹的涼性。容
不知道樓主說的意識是不是指要在六年陳黃酒中加入別的飲料,如果是這樣的話,現在天氣這么熱,可以加入冰塊,或者加入雪碧,也別有一番風味
⑼ 米酒和黃酒有什麼區別
#米酒營養價值#
因為醪糟是糯米製成的,又稱作江米酒、糯米酒、甜酒、酒釀。醪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食品之一。糯米能補虛補血補脾肺。釀成醪糟後,增添了酒性,善於竄透,能通肝、肺、腎經。
米酒(醪糟)入肺經,能補肺之虛寒。肺主皮毛,故醪糟又能養顏,常吃的人皮膚好。
米酒(醪糟)入肝經,能活血,散結消腫,調經通乳。
米酒(醪糟)入腎經,能補腎虛,治療虛勞泄瀉,腰疼。
米酒(醪糟)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進食慾,有助消化。用江米酒燉制肉類能使肉質更加細嫩,易於消化。江米經過釀制,營養成分更易於人體吸收,是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補氣養血之佳品。我國許多地方都有給坐月子的產婦、大病剛愈者食用江米酒的風俗。米酒還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進血液循環、潤膚的功效。
#米酒的作用#
1、對畏寒,血淤,缺奶,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以熱飲為好。
2、對神經衰弱,精神恍惚,抑鬱健忘等症,加雞蛋同煮飲湯效果較佳。
3、米酒能夠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舒筋活絡,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的功效。
4、產婦血淤,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消化不良,厭食煩躁,心跳過快,體質虛衰,元氣降損,遺精下溺,月經不調,產婦缺奶和貧血等病症大有補益和療效。
5、米酒可以直接作開瓶生飲,也可以加熱後飲用。
6、米酒作為調味佳品的原理在於,它能溶解其他食物中的三甲胺,氨基醛等物質,受熱後這些物質可隨酒中的多種揮發性成分逸出,故能除去食物中的異味。
7、米酒還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應,生成芳香物質,使菜餚增味。米酒的這些去腥,去膻及增味功能,在菜餚烹制中廣為人們採用。西方人喜歡吃中國菜,這與米酒的調味功能獨特。被中國人首先發現並巧妙地加以採用不無關系。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客家米酒的功效與作用,米酒的乙醇含量低,具有調經活血的作用,女性適量喝點米酒對身體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