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腰痛用什麼葯酒插會好
病情分析:
腰痛可能是由於腰肌勞損或腎結石的可能,可以做B超檢查幫助診斷,
指導意見:
如為前者可以採用按摩或熱敷的方法,如為後者可以採用碎石或手術進行治療。
② 腰疼泡什麼葯酒
用食補的方法補腎比較好。可以常食下列食物:肉類骨髓:能潤肺補腎,使肌膚潤澤,面色紅潤,適宜腎虛體弱、精血虧損者食用。豬腎:能補腎虛,主治腰酸背痛、遺精、盜汗,用治腎虛導致的耳疾。
③ 治療腰腿痛的幾種葯酒偏方
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為主要證狀的傷科病證 。主要包括現代醫學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椎管狹窄症等。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指出該病與腎虛、風邪入侵有密切關系。腰腿痛多因扭閃外傷、慢性勞損及感受風寒濕邪所致 以腰部和腿部疼痛為主要證狀的傷科病證 。 主要包括現代醫學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椎管狹窄症等。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指出該病與腎虛、風邪入侵有密切關系。腰腿痛多因扭閃外傷、慢性勞損及感受風寒濕邪所致。 《漢書· 食貨志》上說:「酒,為百葯之長」。酒本身就是一種葯,祖國醫學認為酒性溫、味辛而苦甘,具有溫通血脈、開瘀散滯,宣散葯力,溫脾暖胃,祛散風寒,振奮陽氣,消除疲勞的作用。自古以來,酒和葯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醫的繁體字「醫」本身就含有酒字,治病也是古人釀酒的目的之一。 《黃帝內經》中有「醪酒」治療「經脈不通,病生不仁」的記載。酒可以直接當葯,治療關節酸痛、腿腳軟弱、行動不利、肢寒體冷、肚腹冷痛等症,起到舒經通絡、溫陽散寒的作用。 下面是一個葯酒偏方 1、組方:由當歸、血竭、全蠍、烏梅、制川烏、制草烏、肉桂、鹿角膠、川牛膝、杜仲、小茴香、甘草、生薑、紅糖、冰糖等、純糧食酒(純內蒙「歸流河」高粱酒)1500毫升組成。 2、製法:將以上中葯按一定比例共研粗末同糖、姜泡入酒中,3天翻一次(用力搖動容器3-5下即可),共浸泡10天即可應用,這些葯為一劑,兩劑為一療程。 3、服用方法:每次15-20毫升,每日三次,飯後服用,服二劑葯為一療程。 主治病症 : 腰部和腿部的單側或雙側疼痛或腰痛或腿痛(尤其以腰和腿同時疼痛效果為最好)。不包括病理性的如腫瘤、結核所引起的腰腿疼痛疾病。 本方的絕妙之處在於川烏、草烏與烏梅的合理配合(三者必須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方能出現最佳的治療效果,這是李大夫多年實踐的結果),川烏、草烏溫通經脈止痛、祛風除濕,妙在配合烏梅使機酸與生物鹼結合成鹽,易溶於水,提高溫通經脈止痛祛風除濕之效(必須按照比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一些有急性損傷的病人,他們需要通過制動、冷敷來控制出血和滲出,減輕腫脹、疼痛,這時如外用、內服葯酒都會加大損傷,不利於日後的恢復。所以,急性期患者都不適用葯酒。
④ 求個葯酒方子,主治腰痛
桑寄生20.杜仲20.川斷.10牛大力15,熟地30黃精30肉蓯蓉30獨活30巴戟天30獨活20人參15川穹10 白芍專 20當歸15,茯苓20 白術15枸杞屬 30 牛膝20 這些葯用白酒泡。酒的重量要比葯材的總重量的十倍以上即可,這個葯方有補氣血,補腎去風濕的作用。要上火比較明顯的話就別喝多或等火清了之後再喝這葯酒~
⑤ 腰痛用什麼葯酒擦最有效
氣血不暢
熱服
每天用熱水燙腳
30分鍾,水涼了要及時加熱水,燙的要出汗為好
睡前用十指向後梳頭5.。6下
從上往下推小肚子200次,以舒服為好
對你很有療效,請試試
祝你成功,
⑥ 治腰痛的葯酒
腰痛的原因很多:如腰痛不能直者、腰痛不能府者、腰痛而不上者、腰痛廉頭痛、腰痛足直痛、背骨痛(腰椎盤突出)、腰腿痛、腰腿筋骨痛、肝腎兩虛也是腰痛胸悶(肝炎)對你所說的病情來了解,很有可能是腰椎盤突出症。
腰椎盤突出是由腰痛引起的,腰痛久治不愈,時間過長病情加重,造成腰椎盤突出。原因是這樣,腎水衰耗不能上潤於腦,而腦氣虛不能下通於腎,象河車之道交通受阻不能暢通,而作痛也。
如果是腎虛脾濕侵之用:生白術130克、意仁110克、芡實80克一包加水3000克煎緒一宛,一次性喝完,一天減輕,三天全愈。永不復發。如果是腰椎盤突出,一天就愈,三、五天後復發。註:白術一定要生否則脾濕下流病情加重,切記。
腰痛是指腰部的一側或兩側發生的疼痛。婦女由於有月經、孕育、分娩、哺乳等生理特點,同時又有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婦科雜病及節育等病理特點,所以腰痛是常見的病症。經產婦女80%以上都可出現腰痛,特別是經期、孕期和產後的腰痛,常被認為是生理性疼痛,不需要特別治療。實際上,婦女腰痛的程度因人而異,臨床上有很大的差別,疼痛延續的時間也長短不一。所以有必要進行一些治療,而更重要的是本人的自我康復保健。腰痛似非大病,但嚴重的也可影響工作和生活,給病人帶來痛苦,而且多反復發作,難以徹底治癒。一般的婦女腰痛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子宮位置異常,盆腔炎、盆腔腫瘤、盆腔血症、放環等刺激,壓迫神經也引起腰痛;骶棘韌帶鬆弛、腰肌勞損可使腰部支持力增加而疲勞產生腰痛;生育過多、人流過頻、性生活過度或外感濕邪等也可產生腰痛。
1、 生活起居: 避寒濕、宜保暖 婦女腰痛病人,要注意保暖,特別是在冬春寒濕季節,尤其需要做好腰部的保暖。盡量避免淋雨受寒,夜卧當風等。避免久卧潮濕之地,在寒濕季節,可適當使用電熱褥祛寒保暖。經常活動腰部 ,可使腰肌舒展,促進局部肌肉的血液循環。所以對於久坐、久站工作的病人,一定時間要適當活動一下腰部,使腰肌得以解除緊張,有緩解疼痛的作用。如可在室內稍為行走,作一些腰部活動的體操等。注意性生活衛生 腰痛明顯加重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在緩解期,也要適當調整性生活頻度。注意經期衛生,保持外陰清潔,避免泌尿生殖系的感染,減少加重腰痛的因素。做好計劃生育, 避免過多的人流,選擇合適的避孕方法。對於放環後引起的腰痛,月經異常,可改用其他的節育措施,以減輕病情發展。不宜束腰過緊 腰痛患者,切忌束腰,因為束腰可引起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加重病情。有些婦女產後為保持苗條身材而採用束腰的方法,是不妥當的,正確的做法是做好產後的保健鍛煉,才能真正達到鍵美的目的。
2、 飲食調攝:腰痛者的飲食,一般與常人無多大區別。但要注意避免過多地食用生泠寒濕的食物,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多飲冰凍的飲料。對於性寒滑的水果,如西瓜,也不宜一次進食太多。對於慢性腰痛持續不斷的,可常服一些固腎壯腰的中成葯,如六味地黃丸、腎氣丸、十全大補丸等,可根據體質和病情適當選用。
3、 康復療法:按摩、
(1) 掌壓腰骶部:俯卧位,雙掌重疊壓在疼處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為度。一呼一吸為1次,做10~15次。
(2) 揉摩腰背:工作之餘,晨起或晚睡前都可以雙手掌揉按摩擦腰背肌肉,上下揉摩50~100次,同時扭動腰部,有舒筋活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腰痛的作用。
(3) 揉筋結:用拇指指腹仔細在腰、骶部觸摸,如發現有壓痛的硬結時,則以指腹壓其上,每結揉1分鍾。
(4) 推下肢:旁人幫助,俯卧位,固定胯部,以掌根從骶部開始,經臀部沿大腿外側、小腿外側,至另一側肢體。
4、健身操:
(1) 腿操:仰卧,雙手抱住一側腿膝部,盡量屈髖,使大腿前沿貼緊腹部,連續做5~10次,再做另一下肢;然後雙手同時抱緊雙膝,同時做5~10次。每晚1次,或晨起加做1次。
(2) 起坐操:仰卧,收腹坐盧。注意不能用上肢幫助,下肢保持伸直,次數不定。本操還可起到減少腹部脂肪的作用。
(3) 滾腰操:仰卧,保持屈曲雙腿的姿勢,把身體蜷曲成團狀,前後滾動10~20次。仰卧位,以熱濕毛巾,不流水為度,於腰間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熱水袋,濕熱約10分鍾,然後再分別在腰兩側各約10分鍾。最後,仰卧同法腹部。尤適用於經期腰痛。注意溫度以不燙傷為難。
5、食療:
(1)豬腰或羊腰1對,黑豆100克、茴香3克、生薑9克。共煮熟,吃腰子和豆,喝湯,可常食。用於寒濕腰痛。
(2)烏龜肉250克、核桃仁100克。共煮熟服。用於慢性虛勞腰痛。
(3)桑寄生20克、豬骨250克。同煮湯。一般腰痛均可食。
(4)益母草30克、雞蛋2隻,加水適量同煲,蛋熟後去殼,再煲20分鍾,吃蛋飲湯。每天或隔天1次,用於經前後腰痛加劇或伴痛經者。
⑦ 治療風濕腰酸背痛寒氣最好的葯酒配方是什麼
您好,這個可以喝鴻茅葯酒。
⑧ 中葯泡酒治腰疼的秘方
沒有秘方,有是騙人的你見過有誰喝好的。
⑨ 腰疼泡葯酒配方
病情分析:你好,根據你的情況,存在腰疼的情況,分析屬於干體力活導致腰肌勞損的情況。
指導意見:建議,此種情況可以喝葯酒強筋健骨,比如杜仲、牛膝等,也可以通過針灸電針治療。
⑩ 老爸老是腰疼聽說蘇州有賣那個什麼葯酒不錯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名字大家知道嗎
風痰麻木風濕葯酒--《瘍醫大全》卷二十八引江仍度方
1 【處方】大生地10兩,酸棗仁(炒),當歸身2兩,海桐皮2兩,羌活2兩,川萆薢(風濕加此2味)2兩,地骨皮1兩5錢,川牛膝1兩5錢,桂枝5錢,甘草5錢。【製法】火酒20斤,窨7日後,即可服。【功能主治】壯筋骨,健步履。主治風痰麻木,並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飲2-3小杯,不宜過多。
2 【處方】丁公藤1kg,桂枝30g,麻黃37.5g,羌活3g,當歸3g,川芎3g,白芷3g,補骨脂3g,乳香3g,豬牙皂3g,陳皮13g,蒼術3g,厚朴3g,香附3g,木香3g,枳殼20g,白術3g,山葯3g,黃精8g,菟絲子3g,小茴香3g,苦杏仁3g,澤瀉3g,五靈脂3g,蠶砂6.5g。
【製法】以上二十五味,丁公藤蒸二小時後,與桂枝等二十四味,置容器內,加入白酒4.25升,密閉浸泡,浸泡期間加溫2至5次,每次使浸泡液達35℃,浸泡四十天,濾過即得。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治風寒濕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仆損傷。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毫升,1日2至3次;外用,擦患處。若有腫痛黑瘀,用生薑搗碎炒熱,加入葯酒適量,3臨汝葯酒--《河南省葯品標准》
【處方】當歸250g,高良姜250g,生草烏750g,丁香250g。
【製法】取丁香製成粗粉,余葯切片,混合裝入袋內,加61℃白酒6000毫升,密閉,水浴加熱,使內溫達65~70℃,保持24小時,降至室溫,過濾,壓榨殘渣,合並濾液與壓榨液。另取紅糖1000g,炒至棕色味苦,加入酒內攪勻,靜置5~7天,紗布過濾,至澄清液灌裝,燈檢,包裝即得。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活血祛風。主治風濕麻木,腰背冷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產後中風。
【用法用量】口服,每服1毫升,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
【注意】服後兩小時內禁熱飲食;高血壓、心臟病、孕婦忌服。
3 跌打損傷葯酒--《瘍醫大全》卷三十六
1【處方】當歸,五加皮,生地各30克,補骨脂,骨碎補(去毛),功勞葉,薏苡仁,紫荊皮各15克,廣木香9克,羌活9克,川芎,杜仲各24克, 莪術,桃仁各9克,虎骨(酥炙)36克。【功能主治】祛瘀血,壯筋骨。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上葯用好酒10千克和,入壇封固,隔水煮三炷香,取起退火。七天後早、晚服。2【配方】當歸、生地、五加皮各30克,破故紙、紫荊皮、十大功勞、猴姜、薏苡仁、廣木香、羌活、莪術、桃仁、川芎、桂仲各24克,虎骨(酥炙)36克,好酒10公斤。
【製法】將上葯浸於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熱約1.5小時,取出後靜置數日,壓榨過濾後即可飲用。
【主治】跌打損傷,包括打撲、毆打、閃壓、運動損傷等。
【用法】每次服0.5~1兩。說明:如傷情復雜,嚴重時,應採取相應措施,此酒只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也適用於風濕性筋骨疼痛等症。紅花酒, 【原料】紅花10克,川芎10克,川牛膝10克,白酒500克。
【製作】川芎、川牛膝切片,與上等川紅花共同裝入酒瓶中浸泡,密封瓶口,每天搖晃數次,1周後即可飲用。
【作用】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適宜於血瘀經絡之頭痛、身痛、心痛、痛經以及跌打損傷所致的痛證。
【注意事項】有出血傾向者忌服。
4 人參枸杞酒:人參3克,枸杞子35克,熟地10克,冰糖50克,白酒400~5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後即可服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尤適用於病後體虛及神經衰弱者,無病者常飲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4紅花酒:紅花50克,白酒400~500毫升,密封浸泡,待酒液呈棕色時、味濃時即可飲用,飲用時需加2~4倍冷開水。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通經活血、降壓止痛之功效,尤適用於高血壓、頭痛、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及產後腹痛者。5杜仲米酒:杜仲、枸杞、當歸各15克,糯米20克,白糖50克,加入白酒500毫升,密封,置陰暗處存放1個月後即可飲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補中益氣、滋陰補腎之功效,尤適用於身體虛弱、氣短乏力、面容憔悴者。6黃精天冬酒:黃精、天冬各30克,松針15克,枸杞20克,蒼術12克,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後即可服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補虛、健身、益壽之功效,尤適用於體虛、食少、乏力者。7延壽酒(益氣活血)延壽酒滋陰助陽、益氣活血、清虛熱、安神志。【配方】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當歸、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蛾天、構杞於、肉蓯蓉各60克,破故紙、砂仁、白術、遠志各30克,人參、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川穹、白芍、茯苓各60克,黃柏90克,知母印克,白酒30千克。 【製法】將前24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熱1.5小時,取出容器,埋入上中3日以去火毒,靜置待用。 【功用】滋陰助陽、益氣活血、清虛熱、安神志。 【主治】氣血虛弱、陰陽兩虧、夾有虛熱而出現的腰酸腿軟、乏力、氣短、頭眩目暗、食少削瘦、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1-2次。延壽酒滋養肺腎、補精填髓、強身益壽。 8【配方】黃精、天門冬各30克,松葉15克,枸杞子20克,蒼術12克,白酒1000毫升。 【製法】將黃精、天門冬、蒼術切成約0.8Cm的小塊,松節切成半節,同枸杞子一起置容器中,加入白酒,搖勻,密封,浸泡15天後,即可取用。【功用】滋養肺腎、補精填髓、強身益壽。 【主治】體虛食少、乏力、腳軟、眩暈、視物昏花、須發早白、風濕痹證、四肢麻木等症。無病少量服用,有強身益壽之功。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2-39 【配方】黃芪30克,茯神30克,黨參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熟地30克,生地30克,麥冬15克,陳皮15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5克,當歸20克,肉桂10克,川芎15克,防風15克,龜板膠15克,五味子12克,羌活12克,高粱酒1500毫升。 【製法】將羌活以上18味葯挑揀干凈,去雜質,共搗為粗末,用清潔紗布包好,放入盛酒容器中,加蓋密封,浸泡60天。 【功效】補氣和血,益精補髓。用於氣血虛弱,腰膝酸軟,神疲乏力,怔忡健忘,自汗盜汗,畏寒易感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20~30毫升,空腹溫服。 【說明】周公百歲酒是中醫傳統補酒,受到歷代醫家的推崇,它用多種中葯,補脾肺之氣,益肝腎之陰,和血脈,填精髓,使精血旺盛,氣血充沛,運化調和,神清心寧,故可活百歲矣。此方陰陽兼顧,配伍全面,對體弱久病或中老年仁體衰者,常服可令陰陽氣血兩和,百病可祛。10【配方】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當歸、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蛾天、構杞於、肉蓯蓉各60克,破故紙、砂仁、白術、遠志各30克,人參、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川穹、白芍、茯苓各60克,黃柏90克,知母印克,白酒30千克。 【製法】將前24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熱1.5小時,取出容器,埋入上中3日以去火毒,靜置待用。 【功用】滋陰助陽、益氣活血、清虛熱、安神志。 【主治】氣血虛弱、陰陽兩虧、夾有虛熱而出現的腰酸腿軟、乏力、氣短、頭眩目暗、食少削瘦、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1-2次。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鹿茸補酒:
配方:鹿茸片10克,黃芪30克,山葯30克,杜仲15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肉桂3克,米酒2500毫升。
製作方法:將上述各葯同放入清潔乾燥的盛酒容器中,倒入35度以上米酒,加蓋密封,放置陰暗處浸泡3個月以上,取酒液飲用。
功效與主治:壯腎陽,益氣血,強筋骨,固膀胱。用於男子虛勞精衰,氣血兩虧,陽痿滑精,畏寒,夜尿頻數,骨弱神疲,以及女小腹冷痛,宮冷不孕,寒濕帶下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5~30毫升,空腹飲用。 2、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三子壯陽酒
配方:紅參、仙茅、韭菜子、丹參、蛇床子、枸杞子各50克,鹿茸25克,白酒2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韭菜子、蛇床子用紗布袋包,與其它葯物同放入酒壇內,倒入上好白酒,加蓋密封,浸泡2個月,取酒飲用。
功效與主治:溫腎壯陽,填精補氣,益壽延年。適用於常年感寒,體虛乏力,腰膝酸軟,陽事不舉,女子宮寒不孕等症。
服法:每日1~2此,每次10毫升,空腹溫服。
3、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雀菟益腎壯陽酒
配方:麻雀6隻,菟絲子30克,當歸15克,補骨脂15克,枸杞子15克,龍眼肉30克,米酒3斤。
製作方法:將麻雀去毛和內臟,洗凈,切去翼尖,瀝干,備用;當歸切片,與其餘各葯以米酒潤透,上鍋隔水蒸30分鍾;取出待涼,盛酒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20天,濾取上清酒液服用。
功效與主治:補腎壯陽,填精益智。適用於腎氣虛虧,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夜尿頻數,記憶減退,智力衰弱,精液稀冷,婦女陰冷,帶下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溫服。
4、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參茸補陽酒
配方:紅參20克,鹿茸6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紅參、鹿茸蒸軟,放入白酒中,加蓋密封,浸泡15天後,可以飲用。
功效與主治:補氣壯陽。用於陽虛畏寒,肢體不暖,腰膝酸冷,性功能低下等。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服15毫升。
說明:此酒對老年人陽虛火衰者有助陽之功效,但夏季不宜飲用,有火者慎服。 5、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壯腎補陽酒
配方:雄雞睾丸4對,龍眼肉200克,巴戟天5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選用從剛開啼的公雞身上取下的睾丸,蒸熟後剖開、晾乾,與龍眼肉和巴戢天一同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2~3個月即可飲用。
功效與主治:溫補腎陽,養心安神。用於陽虛畏寒、腰膝酸軟,性慾低下,頭暈目眩,心煩失眠,便溏瀉泄,夜尿頻數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早晚飲服。 6、 佛手30克,白酒1000克。
【製作】將佛手洗凈,用清水潤透後切片,再切成1厘米正方形小塊,待風吹略收水氣後,放入壇(瓶)內,然後注入白酒,封口浸泡。每隔5天,將壇搖動1次,10天後即可開壇,濾去葯渣即成。飲用時,根據自己的酒量,每次可服用3~5克。
【作用】疏肝理氣,和脾溫胃。適用於胃氣虛寒,胃腹冷痛,慢性胃炎等症。
7、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鹿血酒
配方:新鮮鹿血100毫升,白酒1斤。
製作方法:將鹿血注入酒瓶中,加入白酒,充分攪拌均勻,封口,至於冰箱冷藏24小時,取上清酒液飲用。
功效與主治:補腎填精。用於腎陽虛,精血虧之陽痿,腰膝酸軟,畏寒腹痛,虛寒帶下,崩漏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
8、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海馬酒
配方:海馬1對,枸杞子60克,白酒1斤。
製作方法:將上述2味葯浸於白酒中,密封,置陰涼處,2周後即可。
功效與主治:補腎陽。用於腎陽虛弱,命門不足的陽痿、腰膝酸軟等。
服法:每日1次,睡前溫服1小杯。 9、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枸杞人參酒
配方:枸杞汁100克,地黃汁100克,麥冬汁60克,人參20克,茯苓30克,甜杏仁30克,白酒3斤。
製作方法:將人參、茯苓、杏仁3葯加工切碎,放入酒壇內,倒入三汁,再加白酒,密封浸泡10天,每天搖動數下。開封後,過濾去葯渣,裝瓶備用。
功效與主治:補腎填精,益氣健脾,潤燥。適用於氣陰不足的腰酸體倦,頭暈耳鳴,食慾不振,面容憔悴,肌膚粗糙,大便秘結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空腹飲服15毫升。 10、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陽春酒
配方:人參15克,熟地15克,當歸9克,白術15克,天冬9克,枸杞9克,柏子仁9克,遠志6克,白酒2斤。
製作方法:將上述各葯軋碎,用紗布袋裝,扎緊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搖動1次,2周後開封,去葯袋,過濾裝瓶備用。
功效與主治:補益氣血,安神定志。適用於氣血不足的食慾不振,皮膚乾燥,面色無華,頭暈心悸,失眠多夢等。老年體虛者亦克常服,而無流弊。
11五香酒【原料】甘草、菊花、甘松、官桂、白芷、藿香、青皮、薄荷、檀香、砂仁、丁香、大茴香、紅辛各1 20克,紅曲、木香各18克,於姜1 2克,小茴香1 5克,白酒4 500毫升。此副補腎葯酒原料在葯店很容易配置。【製作】先將上述葯切薄片或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多年陳燒酒佳),密封。浸泡10日後,過濾去渣即成。
【服法】每次1 O~1 2毫升,每日早、晚各飲1次。
【功效】補脾健胃,散寒止痛,芳香辟疫,發表祛暑。適用於脾胃氣滯、虛寒脘滿、食慾缺乏、腎虛怕冷等症,並可用於寒氣凝滯的小腸疝氣及暑月感受風寒等症 12千斤鍾乳酒
【原料】鍾乳石60克,薏苡仁、天冬、丹參、牛膝、杜仲、防風、山茱萸各20克,黃芪、當歸、石斛、胡l』麻仁各30克,肉桂、川芎、附子各15克,秦艽、乾薑各10克,白酒5 000毫升。【製作】①將鍾乳石先用甘草湯浸3晝夜,取出後浸入牛乳中約2小時,置鍋中蒸約2小時,待乳完全傾出後,取出用溫水淘洗干凈,研碎備用。②其餘各葯均加工粉碎,同胡麻仁、鍾乳石用絹袋盛裝,扎緊口備用。③將白酒倒入凈壇中,放人嘉袋,加蓋密封,置陰涼乾燥處。④每日搖動數次,經半月後開封,去掉葯袋,再用細紗布過濾1遍,貯入凈瓶中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飲10~25毫升。
【功效】補腎溫陽,益氣血,祛風濕。適用於腰膝冷痛、四肢不溫、行走無力等症。
【說明】 陰虛火旺或濕熱者忌服。13 人參枸杞酒【原料】人參20克,枸杞子350克,熟地100克,冰糖400克,白酒1公斤。
【製作】先將人參、熟地切片,枸杞去雜質,裝入紗布袋,扎緊袋口。冰糖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文火燒至冰糖溶化呈黃色,趁熱用紗布過濾去渣留汁。再將冰糖汁、紗布葯袋放入酒內,蓋嚴封瓶口,浸泡10~15天,每日翻動1次,泡至人參、枸杞顏色變淡,再用紗布濾去渣,靜置澄清,即可飲用。
【作用】大補元氣,安神固脫,滋肝明目。適宜於勞傷虛損、倦怠少食、健忘、陽痿、腰膝酸軟等症。13 健脾 [配方] 藿香9克.川厚朴5克.白術50克,蒼術、生苡仁各15克,黃酒500毫升。
[製法] 將前5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黃酒,密封,隔水煮沸後,浸泡1-2宿後,過濾去渣,即成。
[功用] 健脾燥濕、宣化表濕。 [主治] 脾虛濕停,兼感外邪之證。兼治中濕。 [用法] 口服。每次服50~80毫升,日服3次。
[附記] 引自《葯酒匯編》。驗之臨床,確有良效。 14八珍酒 【配方】 全當歸26g 炒白芍18g 生地黃15g 雲茯苓20g 炙甘草20g 五加皮25g 肥紅棗36g 胡桃肉36g 白術26g 川芎10g 人參15g 白酒1500ml。 【功用】 滋補氣血,調理脾胃,悅顏色。
【製法】 1 將所有的葯用水洗凈後研成粗末; 2 裝進用三層紗布縫制的袋中,將口系緊; 3 浸泡在白酒壇中,封口,在火上煮1小時; 4 葯冷卻後,埋人凈土中,五天後取出來; 5 再過三至七天,開啟,去掉葯渣包將酒裝入瓶中備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服3次,飯前將酒溫熱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補脾益氣。 當歸、白芍、地黃、川芎:滋養心肝,補血而理氣。 川芎:可使地黃、當歸補而不膩。 五加皮:祛除風濕,強壯筋骨。 胡桃肉:潤肺補腎,烏須發,強記憶。 大棗:健脾而調和諸葯。 此酒可以起到氣血雙補的功效,用以治療因氣血虧損而引起的面黃肌瘦,心悸怔忡,精神萎靡,脾虛食慾不振,氣短懶言,勞累倦怠,頭暈目眩等症。
15丹參酒 【配方】丹參300g,米酒適量 【功用】養血安神。
【製法】1 將丹參切碎; 2 倒入適量的米酒浸泡15天; 3 而後濾出葯渣壓榨出汁,將葯汁與葯酒合並; 4 再加入適量米酒,過濾後裝入瓶中備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飯前將酒溫熱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丹參:味苦,性微寒,入肝腎二經,活血,通心包絡,去滯生新,調經順脈,安神寧心,治健忘怔仲,驚悸不寐。葯理實驗結果表明,丹參有擴張冠狀動脈作用。能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並使心率減慢,對防治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是大有益處的。又因丹參含維生素E,所以也應有抗衰防老作用。此酒主治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失眠健忘。
16牛膝獨活酒 【配方】桑寄生30g 牛膝45g 獨活25g 秦艽25g 杜仲40g 人參10g 當歸35g 白酒1000ml
【功用】補養氣血,益肝強腎,除祛風濕,止腰腿痛。
【製法】1 將所有葯材洗凈後切碎; 2 放入紗布袋中,縫口; 3 放入酒中,浸泡30天; 4 將葯渣取出,過濾備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1次(上午9~11點服用為佳)。
【葯材功效解析】杜仲、牛膝、桑寄生: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當歸、人參:養血益氣。 秦艽:法濕宣痹止痛。
此酒主治腰膝發涼、麻木、酸軟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著不仁,肝腎兩虧,風寒濕痹。
17人參固本酒 【配方】何首烏60g 枸杞子60g 生地黃60g 熟地黃60g 麥門冬60g 天門冬60g 人參60g 當歸60g 茯苓30g 白酒6000ml
【功用】補肝腎,填精髓,益氣血。
【製法】1 將所有葯材搗成碎末; 2 裝入紗布袋,放進干凈的壇子里; 3 倒入白酒浸泡,加蓋再放在文火上煮沸; 4 約1小時後離火,冷卻後將壇子密封; 5 7天後開啟,將葯渣除去,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何首烏、懷熟地、枸杞子:補肝腎,填精髓。
懷生地、天冬、麥冬:滋陰。 人參:補氣。 白茯苓:健脾利濕。 當歸:補血活血。
此酒有補肝腎、填精髓、益氣血的功效,適於中老年因肝腎虛,氣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軟,體乏無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慾不振之症。 17烏須酒 【配方】何首烏500g 白首烏500g 胡桃肉90g 枸杞子60g 蓮子肉90g全當歸60g 生薑汁20g 蜂蜜90g 細曲300g 生地120g麥冬30g 糯米5kg 【功用】補腎養肝,益精血。
【製法】1 先將兩種首烏洗凈,用水煮過,搗爛; 2 除生薑汁、蜂蜜外,其餘葯材搗為粗末與首烏一起裝入白布袋,封口備用; 3 將細曲搗成細末,備用; 4 生地用酒洗凈,放入煮首烏的水中去煮,等水漸干時,再用文火煨; 5 待水汁盡後,取出搗爛備用; 6 將糯米放入鍋中,加水3000ml,放在文火上熬成粥狀,然後倒入干凈的壇子里; 7 冷後加入細曲末,用柳枝拌勻,加蓋密封,放在保溫處釀制,待有酒漿時開封; 8 將生地黃倒入酒糟中,用柳枝拌勻,加蓋密封,3~5日後開封; 9 壓榨去糟渣,貯入干凈的壇子里,再將葯袋懸入酒中,加蓋; 10 將壇放入鍋中,隔水加熱約80分鍾後取出,埋入土中; 11 過5日將酒壇取出,開封,去掉葯袋,將蜂蜜煉過,倒入葯酒中,再細濾一遍,裝瓶備用。【用法】每次10~20ml,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18 中醫稱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疼痛為「腰腿痛」或「腰痛連膝」,河南省中醫院骨病科副主任郭會卿說,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除了注意站姿、坐姿和加強鍛煉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配製一些葯酒來緩解症狀,防止復發。 1、烏藤酒:生川烏35克,生草烏35克,生杜仲35克,忍冬藤35克,當歸35克,五加皮35克,海風藤35克,烏梅2個,白酒1500毫升,冰糖100克,紅糖l00克。將前8味水煎2小時,取葯液加入冰糖、紅糖,待溶化後再加入白酒即成。早晚各服1次,每次10~20毫升。功效:溫經散寒,通絡止痛。適用於腰痛日久不愈者,療效高,收效快。2、獨活參附酒:獨活35克,制附子35克,黨參20克。上葯研末,裝瓷瓶中,用500毫升白酒浸之,春夏5日,秋冬7日,常飲服。功效:散寒逐濕,溫中止痛。適用於腰腿疼痛,小腹冷痛,身體虛弱者(以上葯酒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