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紹興有什麼風俗
紹興習俗:大禹陵風箏節、會稽山櫻花節、蘭亭國際書法節、紹興黃酒節、公祭大禹、魯迅故里過大年、吼山桃花節、柯岩香林桂花節
1、大禹陵風箏節,時間:3月22日-4月15日,地點:會稽山
2、會稽山櫻花節,時間:3月25日至4月15日,地點:會稽山櫻花林
3、蘭亭國際書法節,時間:每年農歷3月初3到4月,地點:蘭亭
4、紹興黃酒節,時間:每年10月。紹興黃酒節始於1991年,旨在弘揚紹興黃酒文化,擴大黃酒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並以紹興黃酒為載體,開展一系列的經貿洽談、招商引資、技術人才引進、旅遊項目推介等活動,促進紹興與外界在經貿、科技、人才、旅遊的全方位合作。
5、公祭大禹,時間:清明節,地點:會稽山。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和人民政府一直都重視大禹陵,民間祭禹也斷續進行。1995年,在大禹陵舉行了「浙江省暨紹興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禮」,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公祭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紹興
『貳』 黃酒哪個牌子最好求推薦
最好的黃酒品牌推薦:古越龍山、沙洲優黃、石庫門
1、古越龍山
黃酒業界的中華老字型大小,產自紹興,好飲黃酒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古越龍山的酒口感醇厚,含糖量相對較低,溫涼飲用皆可。其中古越龍山的中央庫藏金5年花雕最佳,其次是庫藏八年陳花雕。
2、沙洲優黃
產地江蘇張家港,比古越龍山的酒稍甜,回味更悠長,其中,沙洲優黃1878五年陳,和酒大開福五年陳最佳。
3、石庫門
產地上海,口感較苦,香醇陳釀,一品呈現。酒質清亮通透,清醇淡雅,清口好味,風味還不錯。
古越龍山屬於半干黃酒,沙洲優黃屬於半甜黃酒,石庫門屬於干黃酒,口味略苦,選購時應根據是否喜歡甜來選取適合自己口味的黃酒。
(2)中央17套新農人紹興黃酒擴展閱讀:
不同人對黃酒的口味喜好不同,根據黃酒的含糖量的高低可分為以下4種,可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黃酒:
1、干黃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總糖含量低於或等於15.0G/L。口味醇和、鮮爽、無異味。
2、半干黃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分。在生產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於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總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稱為「加飯酒」。我國大多數高檔黃酒,口味醇厚、柔和、鮮爽、無異味,均屬此種類型。
3、半甜黃酒:
這種酒採用的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於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產生的糖分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較高。
總糖含量在40.1G/L-100G/L,口味醇厚、鮮甜爽口,酒體協調,無異味。
4、甜黃酒:
這種酒一般是採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葯,搭窩先釀成甜酒釀,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總糖含量高於100G/L。口味鮮甜、醇厚,酒體協調,無異味。
『叄』 什麼牌子的黃酒好
主流的來黃酒品牌下的黃酒都有品質不錯源的,黃酒這玩意兒一分價錢一分貨,價格貴、年份久的自然品質就好。
下面列舉幾款市面上比較暢銷的高品質黃酒產品
一、千元以上價位
迄今為止市場上千元以上價位的黃酒有一款:丹溪1327鐵蓋,2199元/瓶,750ml
瓶子設計很好看,酒的品質更高,無論是自飲,還是送禮、宴請,都是不錯的選擇。
列舉的這些黃酒,京東天貓都能買到哦!
『肆』 紹興有什麼土特產
一、紹三鮮
紹三鮮因食材取自紹興稽山、鑒水及沃野之精華,而被宋高宗賜名「紹三鮮」,已傳承800餘年。,因其滋味多樣、鮮香爽滑更被紹興人尊為「紹興招牌菜」。
二、油炸臭豆腐
紹興特色美食,歷史悠久,素有「聞著臭,吃著香」之美譽,諺語有言:嘗過紹興臭豆腐,三日不知愁滋味。
三、紹興酒
紹興酒,又稱紹興黃酒、紹興老酒,浙江省紹興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紹興酒是紹興的著名特產,生產歷史非常悠久。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紹興釀酒業已很普遍。《呂氏春秋》載有越王勾踐「投醪勞師」的故事,至今城內尚有「投醪河」遺址。到南北朝時,紹興老酒已成為貢品。在全國眾多的酒類中,紹興老酒是獲獎次數最多的品種之一。
四、紹興香糕
紹興香糕是浙江省紹興地區的特色傳統糕點。用精白粳米磨成米粉,配上適量的中葯丁香、砂仁、白芷、豆蔻、大茴和研成粉末的食用香料,再拌以純白沙糖,和粉成型後,放到白炭火上烘焙,這樣焙制的香糕黃而不焦,硬而不堅,上口鬆脆香甜。
五、紹興米酒
紹興米酒是是紹興特產。
(4)中央17套新農人紹興黃酒擴展閱讀:
地名由來
夏稱「於越」,亦稱大越,簡稱"越"。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國,稱"越國"。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降越君,稱會稽郡。晉稱會稽國,南朝時為東揚州治所。
隋開皇九年(589),改置吳州總管府,治會稽縣。大業元年(605)起稱越州,此後越州與會稽郡名稱交替使用。
南宋高宗趙構取」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於建炎五年(1131)改元紹興,升越州為紹興府,是為紹興名稱之由來,並沿用至今。
網路-紹興
網路-紹興菜
網路-紹興酒
網路-紹興香糕
『伍』 黃酒和米酒有什麼區別
一、釀造原料
黃酒的原來有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麥等,而米酒只用糯米(江米)作原料。黃酒屬於釀造酒,酒度一般為15度左右,米酒只用大米作為原料,使用的是甜酒發酵曲,製作工序簡單,含酒精量較少,味道偏甜,適宜人群更大,最宜作夏季的飲料。
米酒適宜范圍很廣,一年四季均可飲用,特別在夏季因氣溫高,米易發酵,更是消渴解暑的家庭釀造物,深受老年人和兒童的喜愛。用米酒煮荷包蛋或加人部分紅糖,是產婦和老年人的滋補佳品。
二、酒精含量
黃酒屬於低度釀造酒,酒精含量一般為8%—20%,而米酒的酒精含量很少,味道偏甜,不醉人。
(5)中央17套新農人紹興黃酒擴展閱讀:
黃酒的功效:
黃酒含豐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如每升紹興加飯酒中的異麥芽低聚糖、潘糖、異麥芽三糖含量達 6g。這些低聚糖是在釀造過程中,物料經微生物酶的作用而產生的。
功能性低聚糖進入人體後,幾乎不被人體吸收、不產生熱量,但可促進腸道內有益微生物雙歧桿菌的生長發育,可改善腸道功能、增強免疫力、促進人體健康。
米酒的功效:
米酒含有十多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米酒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數倍,這在其他營養酒類中較為罕見,因此人們稱其為「液體蛋糕」。米酒中的營養成分更易於人體吸收,是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補氣養血之佳品。
『陸』 我國古代有哪些酒種
古代名酒有:
1. 黃酒:在明代可能是專門指釀造時間較長、顏色較深的米酒.2.
2.白酒: 明代的「白酒」並不是現在的蒸餾燒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紹興花雕是從我國古代女兒酒演變而來。
3. 竹葉青酒
4. 杜康酒
5. 乳酒
6. 蘭陵美酒
7. 狀元紅
8. 女兒紅
除此以外,還有朝廷十大貢酒:
中國古代的十大宮廷貢酒:
1、九醞春酒
東漢建安年間(公元196年),曹操將家鄉的「九醞春酒」(即古井貢酒)以及釀造方法獻給漢獻帝劉協,自此「九醞春酒」(古井貢酒)成為歷代貢品。
古井貢酒的商標注冊卻頗費周折:1960年2月26日,古井酒廠按級申請注冊古井牌古井貢酒商標時,3月18日,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局卻致函答復:古井酒廠申請注冊的古井牌商標可以使用,但「古井貢酒」最好改為"古井酒",也就是「貢」字不能用。後經據理力爭,後經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使用古井牌古井貢酒的注冊商標和產品簡介。古井貢酒1960年5月被評為安徽省名酒,1963年11月,在全國第二屆評酒會上,被評為中國八大名酒第二名。從此,古井貢酒進人中國名酒行列,名字也越叫越響。
十年浩劫期間,文化界及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最嚴重的摧殘。帶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最濃的「古井貢酒」也難逃劫難。1967年古井貢酒的「貢」字被戴上了「四舊」的帽子慘遭戰害,數十萬套「古井貢酒」商標被一舉焚之,簡易新商標「古井酒」以「革命」身份進人「革命者」手中。然而,文化的魁力是無法消退的。應消費者的強烈要求,古井酒廠1973年上報安徽省輕工業局請求恢復使用古井貢酒商標。1973年9月1日,安徽省革命委員會輕工業局下發文件,同意恢復古井貢酒名稱的批復。
從此,古井貢酒這個歷經政治、經濟、文化滄桑的品牌才被固定下來,並為人們所鍾愛。
2、鶴年貢酒
創立於明朝永樂三年的北京鶴年堂在明、清兩朝就專門為皇宮配製御用養生酒、養生茶等而揚名海內外,被譽為「京城養生老字型大小歷史悠久第一家」!現專供於中央國家機關的《1405·鶴年貢》系列養生酒系運用鶴年堂世傳六百年御用養生酒釀制工藝精製而成,色澤瑰麗、口味醇香,酒性溫和,營養豐富,養人養生,是中老年養生保健的上好嘉品。
鶴年堂把歧黃之術融於酒茶之道,他善長用佛手、桂花、金橘、茵陳、玫瑰等配以多種中葯泡製成佳釀,製成後,酒的色澤瑰麗,紅、綠、黃、紫無不晶瑩剔透,花果之香濃郁,醇甜回味悠長,極投合文人雅士所追求的浪漫意境;而且具有解郁理氣、保膽利肝、補氣養血之功效,少飲養性,多飲微薰怡情,有酒意而無酒醉,且體無酒攻脾胃肝之害,人無酒後少德行之象,從永樂皇帝起,就把此酒列為皇宮御飲,永樂徐皇後、清朝慈安、慈禧等還以「金瑰酒」為養生養顏常用飲品。此方曾列為宮廷秘方,1927年曾按傳承之方重新配製金佛酒、金橘酒、金茵酒、金瑰酒,深受京城名流雅士歡迎,甚至外賓也爭相飲用。
鶴年堂重又按古方及工藝研發生產,《1405·鶴年貢》系列養生酒,一經推出,立即受到追求健康完美的人士所鍾愛,成為名流聚飲、親朋饋贈的上等嘉品,日本、韓國、東南亞等也有人聞訊而至,未曾上市,就訂購一空。
鶴年堂最負盛名的「鶴年壽酒」等功能性養生酒,更是具有傳奇色彩。明嘉靖四年(1525年),當時才25歲的嚴嵩任南京翰林院侍讀,文章書法已負盛名,來京公幹時住在菜市口南邊的江蘇會館,距鶴年堂很近。此時的鶴年堂已經從丁家轉到浙江葯商曹蒲颯的手中。當時人們稱他為「曹菩薩」,口碑極好。一日嚴嵩偶染小恙來到鶴年堂,「曹菩薩」為他親自開方配葯,相談甚歡,「曹菩薩」知道嚴嵩書法極好,就請他給葯鋪寫個牌匾,據說嚴嵩當時欣然提筆寫下了「鶴年堂」三個字,從此,圍繞這塊牌子匾,演繹了許多傳說。據說此匾一掛上去,便吸引了過往的行人,人們對這三個雄渾大字贊嘆不已,認為京師無二。
有一位山西的老舉子,站在匾下端詳許多,點點頭又搖搖頭,說:字是好字,有功底,有韻味,可惜筆鋒轉折處,時時透出一股奸氣。後來嚴嵩果然成為權臣,當然,這只不過是後人的附會。
嚴嵩題匾之後,從此與鶴年堂來往我了起來。後來嚴嵩嘉靖十五年(1536年)入京為禮部尚書,費盡心神,攀爬仕途,終於位至首輔,由於過於功於心計,官場明爭暗鬥錯綜復雜,如履薄冰,太過勞神,剛過花甲之年,就已老態龍鍾。他到鶴年堂討教調養之方,鶴年堂幼主曹永利用結合祖先之法,以培植中氣、調節氣血運行的原理給他配製了「鶴年長生不老酒」,用了年余,竟然白發變黑,臉色紅潤。嚴嵩和他的家人始終都在使用鶴年堂配製的中草葯,「鶴年長生不老酒」更是每日必飲,身體慢慢調養的非常健康,嚴嵩一生在政治斗爭的旋渦中竟然活了八十九歲(1408-1569)高齡。嚴嵩喝鶴年長生不老酒而神爽體健之事,後來傳到了嘉慶皇帝的耳朵里,他是又喜又怒,喜的是世上竟然有此等妙方,怒的是「嚴嵩有此秘方,未嘗呈錄,可見人心是難料啊!」於是傳旨命太醫院到鶴年堂照方配酒,交將此方改名為「鶴年壽酒」,列為宮廷秘方,嚴令不得外傳。此方也秘傳至今,鶴年堂福、祿、壽、禧貢灑,就是用此系列配方配製,功效強,效果好,始終非常受歡迎。
3、棗集美酒
棗集鎮是我國著名的傳統酒鄉,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誕生地。其釀酒歷史久遠,上可追溯至春秋,盛於隋唐,產出的酒被宋真宗趙恆欽定為「宮廷貢酒」,有「天賜名酒,地賜名泉」「棗集美酒,名不虛傳」之美句流傳。公元前518年,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祖師孔子問禮拜謁於道教祖師――老子(李耳),老子奉上棗集釀造的美酒招待孔子,孔子飲後遂留下「惟酒無量不及亂」的千古名言。宋真宗趙恆於在中祥符七年來鹿邑拜老子,夜宿老君台前「明道宮」飲用棗集酒後才思大發,命筆寫下「先天太後贊碑」立於太清宮門前,並下詔地方每年進貢兩萬斤棗集酒作為宮廷之用。
4、酃酒
又名酃酉錄酒。在北魏時就成為宮廷的貢酒,而且還被歷代帝王祭祀祖先作為最佳的祭酒。湖之酒最初是酃湖附近農民自製的「家作酒」,後逐步進入市場,民國24年上海版《中國實業雜志》載:清末民初,衡陽城內有釀酒作坊179家,每年產酒達32,600擔。故城衡陽酒店遍及大街小巷,有「青草橋頭酒百家」之贊。今衡陽四鄉,每家每戶都會釀制。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用湖之酒待客。湖之酒用途廣泛,除作飲料酒外,還用來作烹調佐料,除腐去腥,添色添香。其酒糟加澱粉沖蛋,甜酒糟煮湯元等美味可口。
5、鴻茅酒
鴻茅酒始創於清代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它產於內蒙古涼城縣的鴻茅古鎮。
獨特的地域風貌,獨特的氣候環境,獨特的原料寶藏,獨特的上乘水質,獨特的釀造工藝,造就了鴻茅基酒綿爽清冽,香醇宜人。
清乾隆四年,山西榆次縣王家堡馳名中醫王吉天行醫至鴻茅古鎮,見此等上乘好酒,便毅然收買了鴻茅基酒(當時叫鴻茅白酒或稱鴻茅酒)釀制缸坊,將自家歷代秘傳的中草葯秘方用該酒浸提,製成了功效卓著的鴻茅葯酒。自此,王吉天便停止了此酒的銷售,專用作鴻茅葯酒的基酒使用,故使得此酒更加神秘,外界很少見得到。後道光年間,與鴻茅葯酒一並被選為宮廷貢酒。抗戰期間,賀龍元帥在涼城工作期間,常飲用此酒,以御塞外嚴寒。
6、羊羔美酒
羊羔美酒配方獨特,用料考究,選用優質黍米、嫩羊肉、鮮水果及名貴中葯材陳釀而成,酒業呈琥珀色,酒度17度,融酯香、奶香、果香、葯香於一體,酸甜適度,風格獨特,具有滋陰潤肺,增補元氣,壯腰益腎,開胃健脾,養肝明目及烏發美容之功效。
三國時諸葛亮以羊羔酒犒賞三軍,在《空城計》中,當司馬懿兵臨城下時,諸葛亮在城樓上唱到:「大開城門將您迎,我用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唐代羊羔美酒作為貢品進入宮廷,供皇帝享用,唐玄宗李隆基給楊貴妃過二十歲生日時,從「沉香亭」貢酒中特意為楊貴妃選中了「羊羔美酒」以示祝賀,貴妃醉酒後,翩翩起舞,跳起了「霓裳羽衣舞」,玄宗酒興排擊奏樂。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在同客人暢飲羊羔美酒時,揮筆寫下了「試開雲夢羊羔酒,快瀉錢唐葯王船」的精美詩句,明代醫葯學家李時珍在名著《本草綱目》中記載:「羊羔美酒健脾胃、益腰身、大補元氣」的滋補保健用品;清朝學者李汝珍在《鏡花緣》中記載羊羔美酒系欒城所產,並將羊羔美酒列為當時55種名酒之量。
7、杏花村汾酒
據《北齊書》記載,杏花村汾酒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成為宮廷貢酒。唐代大詩人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千古絕唱更使杏花村和汾酒天下聞名,婦孺皆知。《唐國史補》、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經》、竇革的《酒譜》、張能臣的《酒名記》、元朝宋伯仁的《酒小史》、明代王世貞的《酒品》、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都有關於杏花村美酒為歷代名酒的記載。上世紀初的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金質大獎章,成為我國民族工業的優秀代表。
8、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堪稱最古老的貢酒。五加皮酒是由多種中葯材配製而成,關於它的配製有一段段優美的傳說。
傳說,東海龍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人間,與凡人致中和相愛。因生活維難五公文提出要釀造一種既健身又治病的酒,致中和感到為難。五公文讓致中和按她的方法釀造,並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中葯。在投放中葯時,五公主唱出一首歌:「一味當歸補心血,去瘀化濕用妾黃。甘松醒脾能除惡,散滯和胃廣木香。薄荷性涼清頭目,木瓜舒絡精神爽。獨活山楂鎮濕邪,風寒頑痹屈能張。五加樹皮有奇香,滋補肝腎筋骨壯,調和諸葯添甘草,桂枝玉竹不能忘。湊足地支十二數,增增減減皆妙方。」原來這歌中含有十二種中葯,便是五加皮酒的配方。五公主為了避嫌,將酒取名「致中和五加皮酒」。據秦漢時期的〈申農本草經〉載,「魯定公母單服五加皮酒,以致不死」。
9、菊花酒
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沂己載,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據南朝梁關均撰《續齊諧記》記載,「九月九日……,飲菊酒,禍可消」。這是舊俗重九為重陽節,需飲菊花酒的開始。
溥傑先生曾為菊花白酒賦詩:「媲蓮花白,蹬鄰竹葉青。菊英誇壽世,葯估慶延齡。醇肇新風味,方傳舊禁廷。長征攜作伴,躍進莫須停。」為蓮花白酒題詩為:「釀美醇凝露,香幽遠益精,秘方傳禁苑,壽世歸聞名。」
10、「同盛金」燒酒
1996年6月9日,一項令人驚嘆的考古發現在遼寧錦州面世。人們搬遷錦州凌川釀酒總廠的老廠時,偶然在地下80厘米處發現了四個木製的酒海(古代酒的容器),酒海內竟然完好地保存著香氣宜人的白酒。這些酒海以紅樺構築,長為2.62米、寬1.31米、深1.64米箱內裱糊以約1500層、內蘸以鹿血的宣紙。這些宣紙上用漢字,澇文書寫「大清道光乙已年」、「同盛金」、「大清國」等字樣。通過這些記載及其他遺跡、文物考古專家確認這是"同盛金"酒坊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封存的,這些酒不僅命長,而且十分好喝。
「燒酒」屬陳香型,色微黃,酒精度53%,理化和衛生指標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准規定。由於是貢酒,它用鹿血蘸宣紙封存,150多年的浸泡使鹿血滲入酒中,功效了得。
據遼寧省考古研究所和中國食品工藝協會白酒專業協會反復考證後認為:這批清朝貢酒是世界上穴藏時間最長的白酒,它和盛酒器皿"木酒海"的發現,對中國酒文化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柒』 浙江塔牌紹興酒廠的所獲榮譽
塔牌紹興酒1993年被指定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特製國宴專用酒,1995年「塔牌」被評為浙江省著名商標,1997年被浙江省技術監督局評為免檢產品。塔牌紹興酒至今已六次獲得國家級金獎和國際金獎,被海內外譽為「東方名酒之冠」。1999年塔牌紹興酒的出口量已逾7000噸,創匯1200萬美元。如今塔牌紹興酒已發展成具有高、中、低各種檔次、規格,花雕、加飯、元紅等品種的系列產品,從而成為真正的國際品牌和中國名酒。為擴大塔牌紹興酒的生產規模和經營能力,浙江省糧油食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投資興建了浙江塔牌紹興酒廠、浙糧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紹興永進酒廠以及塔牌紹興酒銷售有限公司,並形成年銷售量二萬余噸的企業規模。
2000年9月14日起,經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塔牌紹興酒系列產品(花雕、加飯、善釀、香雪、元紅),獲准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並獲得相關的保護。
1979年獲國家金質獎。
1984年榮獲輕工業部酒類大賽金獎。
1985年榮獲西班牙馬德里酒類大賽金獎。
1985年獲法國國際美食旅遊協會金桂葉獎。
1985年獲西班牙第四屆國際評酒會金像獎。
1986年巴黎第12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1989年評為杭州市著名商標,1997年通過重新認定。
1990年獲對外貿易部優質產品獎。
1993年 塔牌紹興酒被指定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特定國宴用酒。
1995年 以來歷次被評為《浙江省著名商標》。
1996年經全國名優酒質量檢評仍獲國家金質獎。
1999年 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這一全國黃酒業唯一 至高榮譽稱號。
2000年獲准使用紹興酒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
2001、2004年 被評為浙江省名牌產品。
2005年4月被上海市商業聯合會和酒類流通協會等五個協會聯合品味商務用酒《主流品牌》。
2005年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塔牌黃酒」獲中國省黃酒工業協會「質量安全誠信品牌」。
2007年九月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
2007年九月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8年被縣總工會評為「六好」達標示範企業。
2008年被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評為勞動誠信企業。
2009年被紹興縣列為傳承基地(民俗黃酒開釀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09年度被紹興市農業產業化工作領導小組考評為合格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
2009年度被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評為省級優秀質量誠信會員企業。
2009年獲得浙江省工商企業信用AA組同重信用單位榮譽稱號。
2009年度被紹興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評為紹興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民俗·紹興黃酒開釀節)傳承基地。
2010年1月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浙江省著名商標》榮譽稱號.
2009年度被紹興縣農業產業化工作領導小組評為2009年度重點骨幹及優秀成長型農業龍頭企業。
2010年4月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被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評為「儀狄獎」中的環境友好獎。
2010年12月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中的「塔牌白酒」被紹興縣名牌產品認定委員會認定為紹興縣名牌產品榮譽稱號。
2010年11月紹興縣質量協會授予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為2010年紹興縣黃酒行業先進質量管理示範企業。
2011年2月中共湖塘街道工委湖塘街道辦事處授予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為《畝均稅收五強》榮譽稱號。
2011年2月紹興市人民政府頒發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為2010年度紹興市成長型企業綜合優勝20強榮譽稱號.
2010年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獲得省專利示範企業榮譽稱號。
2010年10月 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獲得《浙江省1000家成長型中小企業》榮譽稱號。
2010年12月30日 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被浙江省文化廳評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
2011年4月 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被紹興縣經濟和信息化局評為2010年度紹興縣食品企業十強。
『捌』 紹興黃酒應怎樣喝
冬天了,燙點福貞酒喝
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統計,少量飲酒的人要比不飲酒的人壽命長,由此可見少量飲酒有助健康。冬天,受氣候影響,萬物閉藏,人體的新陳代謝變緩,血液循環減慢,少量飲酒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新陳代謝。在生活中酒的品種五花八門,那麼飲用什麼酒好呢?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認識的日益提高,居世界三大古酒之首的黃酒,更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八十年代營養學家索穎在對黃酒的研究中,發現了黃酒中蘊涵著驚人的營養成份,將它譽為「液體蛋糕」。也是80年代黃酒又以其獨特的醇厚芳香,被列為國宴用酒躋身高堂,得到了國際友人的贊譽。
黃酒有18種以上的氨基酸,內含 8種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黃酒的氨基酸含量是紅葡萄酒的三倍;啤酒的9倍,發熱量是紅葡萄酒的3.5倍,啤酒的1.5—2.5倍。此外,黃酒在調和肺腑、活血養顏、祛病延年等方面都有奇特功效。近年來,還研究發現黃酒中含有「抗癌之王」的硒。
那麼,冬天怎樣喝最好呢?黃酒具有甜、酸、苦、辛、鮮、澀六味,兼備澄、香、醇、柔、綿、爽,要盡情領略黃酒中的主兼六味,一般加熱後使其六味活躍,才其味無窮。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煮酒也有研究:「若熱吃下去,發散酒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以五臟去暖它,豈不受害?」 「煮酒論英雄」、「溫酒斬袁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白居易在「天欲雪」的夜晚准備與好友煮酒達旦,說的都是古人煮酒而飲。古人將酒加熱後喝不單得到了完美的主兼六味,也附合現代科學,喝熱酒更有益加速血液循環,容易揮發,容易排泄,截留少,不易醉,而且經加熱後可散發釀造過程中遺留的微量的醛。
黃酒有如此豐富的營養成份、保健作用,不要貪杯才有益健康。孔子認為「惟酒無量,不及亂。」飲酒一定要有節制,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感受,適量而止。應選飲低度優質黃酒,要小咽、慢飲,不宜大口豪吞。《本草綱目》指出,「酒,天之美祿也。百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精禦寒,消愁遺興,避邪逐穢。」總之,古人告誡我們,適量有益, 切不可「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黃酒燙著喝是一個習慣風俗,40多年前,江浙一帶有規模的酒店裡都設有炭火燙酒鍋和錫串壺,有專門的燙酒師。燙酒師傅將酒客要定的黃酒倒入串壺,根據客人的喜好加入不同比例的姜沫、紅糖,掛在微沸的燙鍋內。當時沒有溫度計,在串壺內插入一支筷,燙酒師傅就憑觀察筷子四周的酒暈來判斷溫度,在認定已達到酒客所需的溫度時,即時遞給酒客飲用。當酒客聞到從串壺氤氳飄來的酒香,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溫馨醇香,暖而不暴的黃酒時也許真會「天子喚來不上船」。燙酒的風俗60年代初在常熟鄉下集鎮十分普及,虞山鎮西門「永和酒家」,縣南街「太白酒家」都因燙酒技高,生意興隆。吳江農村至今婚喪之事還請燙酒擔服務。
家庭中喝黃酒水浴加熱雖然能喝到黃酒的最佳風格,但有點麻煩。直接加熱升溫快、方便但容易損失酒度和芳香,然而只要用文火加熱,將酒煮到略見翻動即止就可,測溫在50℃上下,完全可以得到水浴加熱的效果。
民間還廣泛流傳自調雞蛋黃酒,將黃酒倒入鍋內加入紅糖,煮到剛沸打蛋入鍋,此法不能煮沸過長,否則會過多揮發黃酒中的酒度和芳香物質,影響風味。在浙東南一帶,至今還將雞蛋黃酒作為產婦必服,據說有排穢發奶之效。喝黃酒也有學問,前人也頗精其道。
黃酒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以含糖量可分為甘型、半甘型、半甜型、甜型四大類。以營養成份而論,甜型最高。吳人喜甜,福貞酒應人而生,屬甜型酒,也就是說福貞酒是黃酒中屬營養價值最高的一種。另外,福貞酒在生產過程中有獨無二地加入若干福橘,眾所周知,橘子有開胃理氣、潤肺止咳,還能降低血黏度,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因此,它比其他黃酒又勝一籌,是常熟人的福氣。對我們常熟人而言喝點福貞酒不僅和血行氣,消愁遺興,還可翻翻《鏡花緣》定會為道光八年福貞酒就被列為天下美酒而感到自豪,要感謝老祖宗給我們留下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但必須指出只有地道的福貞酒才有上述的營養與滋補功效,才能萌發遐思把我們帶去明清年間。
『玖』 紹興酒的名人軼事
從用水上說,它有鑒湖佳水。這是紹興酒特有的條件。
俗話說:「水為酒之血。」沒有好水是釀不出好酒的,因此佳釀出處必有名泉。紹興酒之所以晶瑩澄澈,馥郁芳香,成為酒中珍品,除了用料講究和有一套由悠久釀酒歷史所積累起來的傳統工藝外,重要的還因為它是得天獨厚的鑒湖水釀制的。鑒湖的優良水質,形成了紹興酒的獨特品質,因此離開了鑒湖水也就釀不成紹興酒了。
鑒湖是東漢時期修築起來的一個人工湖。上古時代,今天的紹興是一片沼澤地,南有會稽山洪水的漫流,北受杭州灣海潮的沖刷。根據《越絕書.計倪內經》說,越王勾踐時,還是「西則通江,東則薄海,水屬蒼天,不知所止」的狀況,勾踐為吳國所敗,實行生聚教訓,才開始零星地圍堤築塘,進行耕作。到東漢順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會稽太守馬臻(字叔薦)為了保持和發展農業生產,發動民眾,大規模地圍堤築湖,從而形成鑒湖。鑒湖水來自會稽山的大小溪流,研究分析水源地區的地質結構得知,在基岩、風化殼、底泥中,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含量較低,且處於收斂狀態,所以水體所含的重金屬元素很少。同卻含有食適量的礦物質和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鉬,水的硬度也適中。這些地區又大都有良好的植被,水流經過沙石岩土的層層過濾,水源不僅沒有受到污染,反而清潔甘冽。 鑒湖水具有清澈透明、水色低(色度10)、透明度高(平均透明度為0.96米,最高達1.4米)、溶解氧高(平均為8.75毫克/升)、耗氧量少(平均BOD為2.53毫克/升等優點。又因為上游集雨面積較大,雨量充沛,山水補給量較多,故水體常年更換頻繁。據估算,每年平均更換次數為47.5次,平均7.5天更換一次。
更特別的是,湖區還廣泛地埋藏著上下兩層泥煤。下層泥煤埋在湖底4米深處,分布比較零散,對湖水僅有間接作用。上層泥煤分布在湖岸和裸露在湖底,直接與水體相接觸,其長度約占鑒湖水域的78%,湖底覆蓋面積約30%。這些泥煤含有多種含氧官能團,能吸附湖水中的金屬離子和有害的物質等污染物。研究結果表明,岸邊泥煤層所吸附的污染物質高於上下土層,說明它的吸污能力遠勝於一般土壤。而實測的結果又表明,甚至這些泥煤層所吸附的污染物的含量還是很低,仍有巨大的吸污容量。這是特殊的地質條件所形成,是其他湖泊水體所沒有的。
大凡釀酒用水,必須水體清潔,不受污染,否則釀成的酒會渾濁無光,稱為失色,如有雜質,酒味就不純正而有異味。同時對水的硬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水質過硬不利於發酵,硬度太低,又會使酒味不甘冽而有澀味。鑒湖水即有上述的一些特點,用它來釀酒,自然酒色澄澈,酒香馥郁,酒味甘新,而且對人體還有營養價值。無怪乎紹興人把紹興黃酒稱為「福水」了。這是紹興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地質條件所賜予的,非人工所能合成。一年之中,鑒湖水的最佳季節在當年10月只翌年5月之間。這時正值農閑,四周農田很少污水排入湖中,經過秋天的台風雨季,山水大量流入,促使水體恢復到氧、3含量最少的貧營養化狀態。且此季節中水體溶氧值高,變化幅度小,水質穩定。同時冬季水溫低,含雜菌少,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兩相配合,所以紹興黃酒必重冬釀。這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實踐的來的寶貴經驗也是完全符合科學道理的。
鑒湖的優良水質,形成了紹興黃酒的獨特品質,因此離開了鑒湖水也就釀不成紹興黃酒了。清人梁章鉅在《浪跡續談》中就曾說過:「蓋山陰、會稽之間,水最宜酒,宜地則不能為良,故他府皆有紹興人如法釀制,而水既不同,味即遠遜。」
抗戰時期,紹興淪陷,交通阻梗,紹興黃酒的遠銷受到影響。紹興有些酒坊就在上海附近的蘇州、無錫、常州、嘉興等地設坊釀酒,就近取當地的優質糯米為原料,從紹興本地聘用釀酒師傅和工人,用紹興傳統的釀酒藝術如法釀制。但所造的酒,無論色、香、味,都不能與紹興所產相比,因而只能名為「蘇紹」或「仿紹」。所以紹興酒只能是紹興產,非外地所能仿造。今年來有些外地廠商和外國商人,他們或者僱傭紹興工人,引進紹興曲種,或者把紹興黃酒的生產流程全部拍成照片,回去仿製,但仍然釀制不出堪與紹興黃酒媲美的酒來,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鑒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