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內蒙古鴻茅葯酒是如何通過審批的
因發文指鴻茅葯酒為毒葯,廣東醫生譚秦東被跨省抓捕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
而此次引起公眾質疑的並不是一款普通的保健品,而是享有國葯批准文號的非處方葯。
針對鴻茅葯酒葯品成分、臨床數據、產品有效性、安全性以及違規宣傳的報道與評論鋪天蓋地。
根據內蒙古鴻茅國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鴻茅葯酒」)官方介紹,其產品「葯借酒力,酒助葯勢」,主治祛風除濕、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脾胃虛寒、腎虧腰酸及婦女氣虛血虧。
不過,其不僅「不良反應尚不明確」。在原國家食葯監總局官方網站上「臨床實驗數據核查」欄目查詢「鴻茅葯酒」,查詢結果也是0條。
雖然多次受到媒體質疑,但鴻茅葯酒的業績一路飆升。其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2016年鴻茅葯酒零售葯店終端(包括實體葯店與網上葯店)銷售額16.3億元,同期增長39%,在中成葯市場僅次於東阿阿膠。
方舟子也指出,對中葯的毒性目前缺乏系統、透徹的研究,絕大部分是不清楚的。
十年廣告違規:違法成本不高
與保健酒不允許宣傳治病功效,鴻茅葯酒作為葯品是允許介紹,但鴻茅葯酒在廣告中屢屢違規。
食葯監總局數據顯示,關鍵字為鴻茅葯酒的廣告內容竟高達1192條。
尼爾森網聯AIS全媒體廣告監測顯示,去年1月至11月,鴻茅葯酒取代寶潔,位列投放廣告企業第一,投放總額同比增長55.9%。而根據央視市場研究媒介智訊(CTR MI)的數據,2016年,鴻茅品牌(包括酒精飲品、活動、商業及服務性行業等)在電視廣告中的投放額為150億元。
鴻茅葯酒雖然獲得了合法的批文,但卻屢屢沖破規定,發布違規廣告。
據此前媒體報道顯示,2007年,鴻茅葯酒就因違法廣告被山東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勒令暫停在山東省的銷售。
正是2007年,修訂後的《葯品廣告審查發布標准》在正式實施。其中就已明確規定,葯品廣告中必須標明忠告語等信息,而非處方葯廣告的忠告語是:「請按葯品說明書或在葯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其字體和顏色必須清晰可見、易於辨認。上述內容在電視、電影、互聯網、顯示屏等媒體發布時,出現時間不得少於5秒。
隨後的十年間,鴻茅葯酒開始出現在監管部門公告的違規宣傳企業名單之上。除了違規利用患者形象作證明、誇大葯品適應症之外,缺少「忠告語」也是鴻茅葯酒廣告的問題之一。
2008年,鴻茅葯酒一方面被江蘇、寧夏等地的葯監局責令「暫停銷售」,一方面在強大廣告的帶動下實現銷售額突破億元。據統計,2009年以來,鴻茅葯酒先後被吉林、遼寧、江西等十餘省曝光或查處,多次收到暫停銷售等行政處罰。
2013年,鴻茅葯業曾被浙江省食葯監局列入黑名單,認定其為廣告發布企業信用嚴重失信等級。
另一方面,對於葯品廣告「忠告語」的要求升級為法律條款,2015年實施的新廣告法規定,非處方葯廣告應當顯著標明「請按葯品說明書或者在葯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不僅缺乏忠告語,廣告審批樣式中有服用禁忌和注意事項,在電視劇中卻不出現,消費者無法知曉。
此外,2015年新廣告法實施,首次明確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做推薦、證明;鴻茅葯酒因在店堂使用明星代言廣告,被上海工商立案查處,成為新法實施後「廣告違規第一案」。隨即湖北等7省區對鴻茅葯酒作出「暫停銷售」的決定。
「與早期宣傳的誇張程度相比,新廣告法的實施使得企業已經有所收斂,但是行業中的違規宣傳仍屢見不鮮,尤其是在小地方的宣傳平台較為明顯。而隨著對葯品廣告的要求越來越嚴苛,仍然處於監管真空地帶的影視劇植入廣告越來越受到葯品企業的青睞,同樣,也凸顯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史立臣在接受采訪時說道。「連審查制度相對完善的傳統葯品廣告領域都仍有如此之多的違規現象,更何況是監管尚未明晰的葯品植入廣告。」
這與鴻茅葯酒的中葯配方特點不無關系。」北京中醫葯大學法律系教師鄧勇向記者描述了葯企在此種情況下的違法成本較低,不足以形成威懾效果。
由於其是中葯配方,療效、使用者體質等一系列的無標准就被廠家所利用,當消費者發現吃了不管用,廠家會說每個人的體質、所處的環境等有差異,建議再服用一個療程,直至消費者發現確實不管用,或者吃不起為止。
等消費者向企業投訴時,企業要麼拖延時間,要麼乾脆置之不理。如果到有關部門去投訴,至少要兩個月的時間才能有處理結果,況且即便受到處罰,與其所產生的利潤相比是九牛一毛。
這是一個體系性的問題:「監管體系執行失靈是違法葯品廣告盛行的現實困境,葯品廣告管理法律體系有待完善、修訂,此外執法者的素質和落後手段是制約因素,加上地方保護主義推波助瀾,廣告平台媒體自我監管功能先天不足,廣告行業自律缺失,才會使得問題屢禁不止。」
B. 鴻茅葯酒的功效有哪些
鴻茅葯酒的功效與作用:
1、祛風除濕
鴻茅葯酒的功效比較多,一般的情況下,使用鴻茅葯酒的功效都是採用了蒼術、羌活、獨活、附子、良姜、肉桂等等中葯葯物去補充身體,並且還具有了很好的宣痹通絡、疏風祛邪、溫經散寒、滲濕止痛的作用。
再用人工麝香活血散結、止痛消腫功效,對風濕痹痛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豹骨有追風定痛、強筋壯骨的功效,全面治療機體內的風、寒、濕病邪,並防止其再次侵入,主要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腰膝酸軟、四肢拘攣麻木等病症。
2、補氣通絡
針對心慌、氣短、胸悶等病症,"鴻茅葯酒"充分發揮67味中葯中麝香、紅花、川芎、制首烏、肉桂、茯苓、山奈等中葯的有效成分,達到暢通氣血,平衡臟腑的效果。
3、舒筋活血
鴻茅葯酒中通過黃芪、人參、何首烏、當歸、川芎、紅花等葯物作用,益氣養血、活血揉筋,通過暢通血液循環,達到"通則不痛"的治療目的。
4、健脾溫腎
鴻茅葯酒組方中的白術、蒼術、陳皮、砂仁、蓽茇、良姜等葯物作用,起到健脾溫胃、益氣固本,提高抗病力的作用,能先天後天同時治療,針對性治療。
5、風寒濕痹
主要包括現代醫學診斷的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纖維組織炎及神經痛等。
6、筋骨疼痛
在電腦前坐了一整天,脖子痛;空調房裡待久了,腰痛;滑鼠用多了,手腕痛;偶爾游游泳,肩膀痛;爬山歸來,膝蓋痛。缺乏運動、不正確的姿勢,以及運動損傷等導致全身「筋骨痛」。
7、脾胃虛寒
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喜歡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後疼痛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
8、腎虧腎虛
腰膝酸軟、夜尿頻多、陽萎早泄、頭暈耳鳴、畏寒肢冷、月經不調、白帶異常。
9、氣虛血虧
心慌心悸、胸悶氣短、失眠健忘、頭痛頭暈、體虛貧血、虛汗多喘、神疲乏力、脫發白發、視物模糊、更年期綜合症。
C. 鴻茅葯酒一個月得喝幾瓶
按正常的治療量,早上20毫升、晚上20毫升,一天就是40毫升,一瓶大概能喝12.5天,一個月所以得喝兩瓶半的樣子。
D. 鴻茅葯酒過期了一年能喝嗎
是不能繼續喝的,最好是在保質期前喝完
E. 鴻茅葯酒過期五年了還能喝嗎
不管網友如何評論 既然生產廠家規定了保質期 哪就證明保質期過了之後再服用是有風險的, 酒仍了就扔了 要是捨不得酒 而喝壞了身體 哪可就不是2瓶酒的價錢了。
F. 鴻茅葯酒的效果真的那麼神奇嗎
沒有那麼神奇,很多人認為鴻茅葯酒是保健食品,並不清楚它是一種葯品。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介紹,鴻茅葯酒葯品標准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葯品標准《中葯成方制劑》第十四冊,處方含有67味葯味,規格為每瓶裝250ml和500ml,功能主治為:祛風除濕,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脾胃虛寒,腎虧腰酸以及婦女氣虛血虧。
(6)鴻茅葯酒一年營業額擴展閱讀
鴻茅葯酒為甲類非處方葯。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已組織有關專家,對鴻茅葯酒由非處方葯轉化為處方葯進行論證,處方葯可以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共同指定的醫學、葯學專業刊物上介紹,但不得在大眾傳播媒介發布廣告或者以其他方式進行以公眾為對象的廣告宣傳。
2017年,人民日報社旗下《健康時報》曾報道稱,鴻茅葯酒近十年來的廣告曾被25個省市級食葯監部門通報違法,次數達2630次。違法原因多是利用專家、患者為產品療效作證明,擅自擴大葯品功能主治和適應症范圍,嚴重欺騙或誤導消費者。
G. 鴻茅葯酒有一百多年歷史傳承 什麼意思
對的,主要 意思就是配方出現 有一百多年了,也隱含著配方的核心材料組合在一起有一百多年了,現在的配方有可能有變化,不會是已經生產了一百多年了,現在廣告誤導人多的
H. 鴻茅葯酒多少錢一瓶 在哪裡可以買到
截止2020年,鴻茅葯酒五十元到一百元不等,在葯店由執業葯師或葯師指導下可以購買和使用。
鴻茅葯酒葯品標准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葯品標准《中葯成方制劑》第十四冊,處方含有67味葯味,規格為每瓶裝250ml和500ml。
(8)鴻茅葯酒一年營業額擴展閱讀:
鴻茅葯酒是葯品,既不是酒,也不是保健品。它有國葯准字Z15020795的批准文號,在說明書上也明確標注了主治功能、禁忌事項等。
作為一種非處方中成葯,鴻茅葯酒既不是一無是處的「毒葯」,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問題在於,一般消費者對此並不熟悉。
如果通過廣告宣傳不斷弱化葯品屬性、強化保健功能,就會模糊葯品與保健品的邊界,對消費者產生誤導,甚至危害公眾健康。
人常說,不看廣告,看療效。鴻茅葯酒在廣告投放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甚至被稱為醫葯廣告界的「天王」。不僅有巨額廣告投入,還有各式各樣的營銷方式、植入手段。
「鴻茅葯酒,每天兩口」成為洗腦的廣告語。江蘇、遼寧、山西、湖北等25個省市級食葯監部門都曾通報其廣告違法,不完全統計的違法次數達2630次,被暫停銷售數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