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酒的最好解釋
中國的飲酒文化
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分布各地的眾多民族,醞釀了豐富多姿的民間酒俗。有的酒俗留傳至今。
一 傳統的飲酒文化根基——酒德和酒禮
歷史上,儒家的學說被奉為治國安邦的正統觀點,酒的習俗同樣也受儒家酒文化觀點的影響。儒家講究「酒德」兩字。
酒德兩字,最早見於《尚書》和《詩經》,其含義是說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紂王那樣,「顛覆厥德,荒湛於酒」,《尚書·酒誥》中集中體現了儒家的酒德,這就是:「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約糧食,只有在有病時才宜飲酒);「執群飲」(禁止民從聚眾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儒家並不反對飲酒,用酒祭祀敬神,養老奉賓,都是德行。
飲酒作為一種食的文化,在遠古時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須遵守的禮節。有時這種禮節還非常繁瑣。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亂的嫌疑。又因為飲酒過量,便不能自製,容易生亂,制定飲酒禮節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飲酒時不遵守酒禮,深感長輩有責任,於是從古代的書籍中採集了大量的資料,專門寫了一篇《觴政》。這雖然是為飲酒行令者寫的,但對於一般的飲酒者也有一定的意義。我國古代飲酒有以下一些禮節:
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
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嘗嘗酒味,並加以贊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
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個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一般不飲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飲酒的。飲酒的習俗各民族都有獨特的風格。
二 原始宗教、祭祀、喪葬與酒
從遠古以來,酒是祭祀時的必備用品之一。
原始宗教起源於巫術,在中國古代,巫師利用所謂的「超自然力量」,進行各種活動,都要用酒。巫和醫在遠古時代是沒有區別的,酒作為葯,是巫醫的常備葯之一。在古代,統治者認為:「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動中,酒作為美好的東西,首先要奉獻給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戰爭決定一個部落或國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發之前,更要用酒來激勵鬥志。酒與國家大事的關系由此可見一斑。反映周王朝及戰國時代制度的《周禮》中,對祭祀用酒有明確的規定。如祭祀時,用「五齊」、「三酒」共八種酒。主持祭祀活動的人,在古代是權力很大的,原始社會是巫師,巫師的主要職責是奉祀天帝鬼神,並為人祈福禳災。後來又有了「祭酒」主持饗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動。
我國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喪葬時用酒舉行一些儀式的習俗。
人死後,親朋好友都要來弔祭死者,漢族的習俗是「吃齋飯」,也有的地方稱為吃「豆腐飯」,這就是葬禮期間的舉辦的酒席。雖然都是吃素,但酒還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數民族則在吊喪時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聽到喪信後,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贈送喪家幾斤酒及其大米,香燭等物,親戚送的酒物則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來斤白酒,一頭豬。喪家則要設酒宴招待吊者。雲南怒江地區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戶帶酒前來吊喪,巫師灌酒於死者嘴內,眾人各飲一杯酒,稱此為 「離別酒」。死者入葬後,古代的習俗還有在墓穴內放入酒,為的是死者在陰間也能享受到人間飲酒的樂趣。漢族人在清明節為死者上墳,必帶酒肉。
在一些重要的節日,舉行家宴時,都要為死去的祖先留著上席,一家之主這時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為祖先置放酒菜,並示意讓祖先先飲過酒或進過食後,一家人才能開始飲酒進食。在祖先的靈象前,還要插上蠟燭,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達對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三 重大節日的飲酒習俗
中國人一年中的幾個重大節日,都有相應的飲酒活動,如端午節飲「菖蒲酒」 ,重陽節飲「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間,春季插完禾苗後,要歡聚飲酒,慶賀豐收時更要飲酒,酒席散盡之時,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歸」。
過年,也叫除夕,是中國人最為注重的節日,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年夜飯是一年中最為豐盛的酒席,即使窮,平時不怎麼喝酒,年夜飯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飯,有的人還有飲酒守夜的習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們一般是不出門的,從正月初二開始,才開始串門,有客人上門,主人將早已准備好的精美的下酒菜餚擺上桌子,斟上酒,共賀新春。
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飲屠蘇酒的習俗,飲酒時,從小至大依次飲用。據說飲此酒可以避瘟氣。
朝鮮族的「歲酒」:這種酒多在過「歲首節」前釀造。歲首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歲酒」以大米為主料,配以桔梗、防風、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葯材,類似於漢族的「屠蘇酒」,但葯材配方有所不同。用於春節期間自飲和待客,民間認為飲用此酒可避邪,長壽。
哈尼族的「新谷酒」: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雲南元江一帶的哈尼族,按照傳統習俗,都要舉行一次豐盛的「喝新谷酒」的儀式,以歡慶五穀豐登,人畜平安。所謂「新谷酒」,是各家從田裡割回一把即將成熟的谷把,倒掛在堂屋右後方山牆上部的一塊小篾笆沿邊,意求家神保護莊稼,然後勒下穀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內泡酒。喝「新谷酒」選定在一個吉祥的日子,家家戶戶置辦豐盛的飯菜,全家老少都無一例外地喝上幾口「新谷酒」。這頓飯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飯飽。
「菊花酒」由來已久,《西京雜記》曾記載:「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四 婚姻飲酒習俗
南方的「女兒酒」,最早記載為晉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說南方人生下女兒才數歲,便開始釀酒,釀成酒後,埋藏於池塘底部,待女兒出嫁之時才取出供賓客飲用。這種酒在紹興得到繼承,發展成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質與一般的紹興酒並無顯著差別,主要是裝酒的壇子獨特,這種酒壇還在土壞時,就雕上各種花卉圖案,人物鳥獸,山水亭榭,等到女兒出嫁時,取出酒壇,請畫匠用油彩畫出「百戲」,如「八仙過海」,「龍鳳呈祥」,「嫦娥奔月」等,並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圓的「彩頭」
「喜酒」,往往是婚禮的代名詞,置辦喜酒即辦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參加婚禮。
滿族人結婚時的「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燭齊亮,新郎給新娘揭下頭蓋後要坐在新娘左邊,娶親太太捧著酒杯,先請新郎抿一口;送親太太捧著酒杯,先請新娘抿一口;然後兩位太太將酒杯交換,請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
滿族人在舉行婚禮前後的「謝親席」:將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於特製的禮盒中,由兩人抬著送到女家,以表示對親家養育了女兒給自家做媳女的感謝之情。另外,還要做一桌「謝媒席」,用圓籠裝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對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達斡爾族的「接風酒」和「出門酒」:送親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滿兩盅酒,向送親人敬「接風酒,這也叫」進門盅「,來賓要全部飲盡,以示已是一家人。爾後,男家要擺三道席宴請來賓。婚禮後,女方家遠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次日才走,在送親人返程時,新郎父母都恭候門旁內側,向貴賓一一敬「出門酒」。
「會親酒」,訂婚儀式時,要擺的酒席,喝了「會親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約已經生效,此後男女雙方不得隨意退婚,賴婚。
「回門酒」,結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婦要「回門」,即回到娘家探望長輩,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稱「回門酒」。回門酒只設午餐一頓,酒後夫妻雙雙回家。
「交杯酒」:這是我國婚禮程序中的一個傳統儀節,在古代又稱為「合巹」 (巹的意思本來是一個瓠分成兩個瓢),《禮記·昏義》有「合巹而醑」,孔穎達解釋道「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巹又引申為結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這一名稱,到了宋代,在禮儀上,盛行用彩絲將兩只酒杯相聯,並綰成同心結之類的彩結,夫妻互飲一盞,或夫妻傳飲。這種風俗在我國非常普遍,如在紹興地區喝交杯酒時,由男方親屬中,兒女雙全,福氣好的中年婦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給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幾顆小湯圓,然後,斟上兩盅花雕酒,分別給新婚夫婦各飲一口,再把這兩盅酒混合,又分為兩盅,取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讓新郎新娘喝完後,並向門外撒大把的喜糖,讓外面圍觀的人群爭搶。
婚禮上的交擘酒:為表示夫妻相愛,在婚禮上夫妻各執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飲一口。
五 其它飲酒習俗
「滿月酒」或「百日酒」,中華各民族普遍的風俗之一,生了孩子,滿月時,擺上幾桌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共賀,親朋好友一般都要帶有禮物,也有的送上紅包。
「寄名酒」:舊時孩子出生後,如請人算出命中有剋星,多厄難,就要把他送到附近的寺廟里,作寄名和尚或道士,大戶人家則要舉行隆重的寄名儀式,拜見法師之後,回到家中,就要大辦酒席,祭祀神祖,並邀請親朋好友,三親六眷,痛飲一番。
「壽酒」:中國人有給老人祝壽的習俗,一般在50、60、70歲等生日,稱為大壽,一般由兒女或者孫子,孫女出面舉辦,邀請親朋好友參加酒宴。
「上樑酒」和「進屋酒」:在中國農村,蓋房是件大事,蓋房過程中,上樑又是最重要的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樑這天,要辦上樑酒,有的地方還流行用酒澆梁的習俗。房子造好,舉家遷入新居時,又要辦進屋酒,一是慶賀新屋落成,並志喬遷之喜,一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
「開業酒」和「分紅酒」:這是店鋪作坊置辦的喜慶酒。店鋪開張,作坊開工之時,老闆要置辦酒席,以誌喜慶賀;店鋪或作坊年終按股份分配紅利時,要辦 「分紅酒」。
「壯行酒」,也叫「送行酒」,有朋友遠行,為其舉辦酒宴,表達惜別之情。在戰爭年代,勇士們上戰場執行重大且有很大生命危險的任務時,指揮官們都會為他們斟上一杯酒,用酒為勇士們壯膽送行。
六 獨特的飲酒方式
飲咂酒:這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獨特的飲酒方式,在西南,西北許多地方流傳,在喜慶日子或招待賓客時,抬出一酒壇,人們圍坐在酒壇周圍,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蘆管,斜插入酒壇,從其中吸吮酒汁,人數可達五、六人甚至七八個人。飲酒時的氣氛熱烈。這種獨特的飲酒方式,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
「轉轉酒」:這是彝族人特有的飲酒習俗,所謂「轉轉酒」,就是飲酒時不分場合地點,也無賓客之分,大家皆席地而坐,圍成一個一個的圓圈,一杯酒從一個人手中依次傳到另一人手中,各飲一口。這個習俗,據說來自一個動人的傳說:在一座大山中,住著漢人、藏人和彝人三個結拜兄弟兄弟,有一年,三弟彝人請兩位兄長吃飯,吃剩的米飯在第二天變成了香味濃郁的米酒,三個兄弟你推我讓,都想將酒留給其他弟兄喝,於是從早轉到晚,酒也沒有喝完,後來神靈告知只要辛勤勞動,酒喝完後,還會有新的酒湧出來,於是三人就轉著喝開了,一直喝得酩酊大醉。
七 勸酒
中國人的好客,在酒席上發揮得淋瀝盡致。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時得到升華。中國人敬酒時,往往都想對方多喝點酒,以表示自己盡到了主人之誼,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會覺和有失面子。有人總結到,勸人飲酒有如下幾種方式:「文敬」、「武敬」、「罰敬」。這些做法有其淳樸民風遺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負作用。
「文敬」,是傳統酒德的一種體現,也即有禮有節地勸客人飲酒。
酒席開始,主人往往在講上幾句話後,便開始了第一次敬酒。這時,賓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並將空酒杯口朝下,說明自己已經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間,主人往往還分別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這是客人與客人之間的「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在這種雙方尋找論據的同時,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華。
「代飲」:即不失風度,又不使賓主掃興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會飲酒,或飲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達敬意,這時,就可請人代酒。代飲酒的人一般與他有特殊的關系。在婚禮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飲的首選人物,故酒量必須大。
為了勸酒,酒席上有許多趣話,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個夠」, 「感情淺,舔一舔。」
「罰酒」:這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有時也不免帶點開玩笑的性質。
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時,先在酒杯中倒滿酒,端到客人面前,這時,客人要用雙手接過酒杯,然後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和拇指伸進杯子,輕蘸一下,朝天一彈,意思是敬天神,接下來,再來第二下、第三下,分別敬地、敬佛。這種傳統習慣是提醒人們青稞酒的來歷與天、地、佛的慷慨恩賜分不開,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靈。在喝酒時,藏族人民的約定風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馬上倒酒斟滿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滿,接著喝第三口,然後再斟滿。往後,就得把滿杯酒一口喝乾了。這樣做,主人才覺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主人的酒釀得好。藏民族敬酒時,對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則用小杯或小碗。
壯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主人這時還會唱起敬酒歌:「錫壺裝酒白連連,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貴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錫壺裝酒白瓷杯,酒到成前你莫推,酒雖不好人情釀,你是神仙飲半杯。
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時,都是敬雙杯。主人不論客人多少,只拿出兩只酒杯,在場的主人輪番給客人敬雙杯。 八 酒令(觴令)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紅樓夢》第四十回中鴛鴦吃了一鍾酒,笑著說 :「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象催化劑,頓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准備的行令方式。
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是「同數」,現在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擊鼓傳花:這是一種既熱鬧,又緊張的罰酒方式。在酒宴上賓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擊鼓,擊鼓的地方與傳花的地方是分開的,以示公正。開始擊鼓時,花束就開始依次傳遞,鼓聲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則該人就得罰酒。因此花束的傳遞很快,每個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擊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時緊,有時慢,造成一種捉摸不定的氣氛,更加劇了場上的緊張程度,一旦鼓聲停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時大家一哄而笑,緊張的氣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飲酒。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擊鼓傳花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於女客。如《紅樓夢》中就曾生動描述這一場景。
酒之最
人類最先學會釀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我國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黃酒和白酒。
我國最早的機械化葡萄酒廠: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我國最早的啤酒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最早的酒精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第一個全機械化黃酒廠:無錫黃酒廠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葯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
麥芽製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後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目前產量最大的飲料酒:啤酒。
目前國產價格最貴的酒:茅台酒。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最早提出釀酒始於農耕的人:漢代劉安《淮南子》,「清盎之美, 始於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發酵產物的人:晉代的江統《酒誥》。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釀酒全過程的圖像:山東諸城涼台出土的《庖廚圖》畫像石。
已發現的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的釀酒規章:周代,見《禮記·月令》。
古代學術水平最高的黃酒釀造專著: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經》。
最早記載加熱殺菌技術:北宋《北山酒經》。
古代記載酒名最多的書:宋代張能臣的《酒名記》
古代最著名的酒網路全書:宋代竇蘋的《酒譜》。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誥》。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的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宋人酤酒》:「宋人酤酒, 懸幟甚高」,幟:酒旗。
Ⅱ 關於葯酒申請專利
申請專利的最佳步驟:
申請專利是一種法律程序,申請專利的發明人要想快而穩妥地獲得專利權,取得法律上的保護,可委託專利事務所的專利代理人為你提供法律和技術上的幫助,發明人一旦與專利代理人建立委找代理關系,專利代理人則是你的技術顧問和專利律師。
發明人與專利代理人建立代理委託關系後,應按照代理人的要求提供撰寫專利文件所必須的詳細技術資料;詳細技術資料包括發明創造的目的、新舊技術對比、主要技術特徵及實施發明創造目的的具體方案,以及能說明發明創造目的的圖紙等。
如發明人不會制圖或不能提供必須的詳細技術資料,可直接向專利代理人口述,專利代理人可根據發明人的發明意圖為你完成專利申請的全過程,直到獲得專利權。
委託專利代理機構申請專利的程序
委託專利代理機構申請專利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一、咨詢:
1、 確定發明創造的內容是否屬於可以申請專利的內容;
2、確定發明創造的內容可以申請哪一種專利類型(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二、簽定代理委託協議
此時簽定代理協議的目的是為了明確申請人和專利代理機構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主要是約束專利代理人對申請人的發明創造內容負有保密的義務。
三、技術交底
1、申請人向專利代理人提供有關發明創造的背景資料或委託檢索有關內容;
2、申請人詳細介紹發明創造的內容,幫助專利代理人充分理解發明創造的內容。
四、確定申請方案
代理人在對發明創造的理解基礎上,會對專利申請的前景做出初步的判斷,對專利授權可能性很小的申請將建議申請人撤回,此時代理機構將會收取少量咨詢費,大部分申請代理費用將返還申請人。
若專利授權前景較大,專利代理人將提出明確的申請方案、保護的范圍和內容,在徵得申請人同意的條件下開始准備正式的申請工作。
五、准備申請文件
1、撰寫專利申請文件;
2、製作申請書文件;
3、提交專利申請並獲取專利申請號。
六、審查
中國專利局會對專利申請文件進行審查,在審查過程中專利代理人會進行專利補正、意見陳述、答辯、變更等工作。如有需要,申請人應該配合專利代理人完成以上工作
七、審查結論
中國專利局根據審查情況將會作出授權或駁回審查結論,這一過程的時間一般為:外觀設計6個月左右,實用新型10-12個月左右,發明專利2-4年。
八、辦理專利登記手續或復審請求:
如果專利申請被授權,則根據專利授權通知書的要求辦理登記手續,領取專利證書。
如果專利申請被駁回,則根據具體的情況確定是否提出復審請求。
至此,專利申請過程即結束。
Ⅲ 外用葯酒商標注冊屬於哪類具體流程,謝謝各位大蝦了~
在第五類 [0501] 類 葯品,消毒劑,中葯葯材,葯酒。
個人可以注冊商標,但需要提供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該個人需要是該個體戶的經營者。建議通過代理公司辦理,費用雖然會貴一些,但省心,代理公司會對商標進行查詢做出專業判斷,降低申請的風險。
我國《商標法》規定,有個體經營執照的個人可以注冊商標,注冊商標需要個體經營執照副本和本人的身份證的復印件。
商標申請流程:商標注冊一般分為個人和公司申請兩種。
個人申請所需文件:
1、身份證復印件(需簽名);
2、個體戶執照復印件 ;
3、商標注冊申請書;
4、委託代理機構的需要提供委託書。
公司申請所需文件:
1、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需蓋章)
2、商標注冊申請書;
3、委託代理機構的需要提供委託書。
流程總的來說大概需要14-16個月左右,其中,受理通知書(1-2個月左右), 實質審查(9個月) ,公告(3個月), 發證(2個月左右) 。
商標注冊流程:
1、2—3個月下發商標注冊受理通知書:
從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2-3個月後,如果提交的商標注冊申請文件沒有問題,官方將會下發《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
2、9個月內作出實質審查決定:
自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9個月內(一般是正好9個月左右的時間),官方將對申請的商標作出實質審查決定,若沒有違反《商標法》第十條及第十一條所規定的不得使用、注冊商標的情形、且沒有在先近似商標的情況下,申請商標將進入初步審定公告階段;
3、3個月內如果沒有人提出異議申請商標注冊成功:
初步審定公告期3個月內(每月6、13、20、27日為商標初步審定公告日),若無他人對商標提出異議申請,商標將在初步審定公告期後成功注冊,商標局將下發《商標注冊證》。
一般注冊商標都需要找商標代理,那麼商標注冊的費用就包括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官方收取的官費300元,另外一部分是代理收取的手續費,一般在500-2000之間不等.
官費一個類別300(只能選擇10項商品/服務)如果一件商標在一個類別上超出10項商品/服務的部分,每超一項商品/服務,需要加30元官費。(注意:商標申請需按類別收取費用)
Ⅳ 葯酒申請專利和申請國葯准字型大小要走哪些程序~謝謝~
專利申請和葯抄品生產審批是兩個相互獨立的程序。
專利申請方面,專利類型有三種,分別是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如果需要保護葯酒配方,只能申請發明專利。如果要保護葯酒包裝瓶,可以申請外觀設計專利。
無論申請哪一種類型,都需要:
您提供專利申請文件,提交至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繳費,等待審查員審查。
如果是葯酒配方的發明專利,還需要經過實質審查,審查員一般會下發審查意見,需要您進行答復(審查意見可能多次,相應的答復也應該是多次),最終獲得專利授權,或者專利申請被駁回,整個申請流程結束。
如果是外觀設計專利,則只經過初步審查,授權較為容易。
專利申請文件是體現您想要保護的葯酒的法律文件,申請文件一旦提交至專利局,將不允許做任何增加和影響到實質內容的其他修改,所以如果想要有力地保護該葯酒,申請文件撰寫要十分慎重,否則可能既沒有獲得專利保護,還把技術方案公開於社會任其他人隨意無償使用的後果。
另外,本人對申請國葯准字型大小要走哪些程序不太了解,在此就不做回答了,抱歉。
科易專利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
Ⅳ 正骨水配方製作方法
活血化瘀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提到的話題,因為人們總是會遇到各種意外,而導致身體淤血、紅腫、疼痛,為了不影響正常生活盡快讓這些症狀恢復正常,大多數人都會使用葯物緩解,其實在使用葯物的同時,喝一些湯,也可以幫助身體活血化瘀,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活血化瘀湯怎麼做吧。
活血化瘀湯怎麼做
活血化瘀湯怎麼做:
一、牡丹銀耳湯
材料:牡丹花2朵,銀耳30克,清湯,精鹽、味精、料酒、白鬍椒面各適量。
做法:先將白牡丹花瓣洗凈;把銀耳放入盆內用開水浸泡膨脹,摘洗干凈控干備用。將清湯倒入凈鍋內,加入精鹽、料酒、味精、白鬍椒面,燒沸撇去浮沫。然後把銀耳放入碗內,倒入調好的清湯,上籠蒸至銀耳發軟入味時,取出撒上鮮白牡丹花瓣即可。食用湯清味美,清淡爽口。
作用:具清肺熱,益脾胃,滋陰,生津,益氣活血,潤腸強心,健腦,補腎,解毒之效。
二、桃紅四物湯
材料: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各 、桃仁、紅花 15 克。
做法:在所有葯材里先加入適量的酒,再加水煎 煮即可。 煮的時候用中等大小的飯碗裝 4 碗水,煮 到最後只剩一碗水的量就好了。
功效:桃紅四物湯,其安全性、有效性歷經千年驗證,含有多種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葯成份,可以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具有祛斑養顏、活血調經、改善睡眠的功效,同時促進血液微循環,能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
湯類活血化瘀確實有一定效果,但是現代社會的人們普遍較忙,沒時間做燙,所以建議使用葯物緩解。玉林正骨水配方包含九龍川、木香、海風藤、土鱉蟲、香加皮、莪術、過江龍、千斤拔等24味中葯,具有駁骨、鎮痛、消腫和旺盛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等作用。此葯中含有少量的薄荷腦、樟腦及酒精,因此具有水溶性強、易揮發的特點。人們在患處皮膚噴上此葯後,其所含的止痛消腫成分會很快滲透到深層組織中,迅速活血止痛。
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活血化瘀湯怎麼做已經有所了解了。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大多較輕,一段時間就會康復,但是老年人的體制和骨質都較弱,摔倒或者擦拭都應該重視,最好到醫院檢查。
Ⅵ 外用葯酒商標注冊屬於哪類具體流程,謝謝各位大蝦了~
在第五類[0501] 類 葯品,消毒劑,中葯葯材,葯酒。葯酒 C050025(一)醫用蓖麻油 050344,葯用碘 050346,葯用碘化物 050347,葯用鹼性碘化物 050348,醫用化學制劑 050362,醫用澱粉酶 050366,醫用酶 050368,醫用酶制劑 050370,醫用催干劑 050373,人用和獸用微量元素制劑 050375,葯用氨基酸 050376,葯用魚粉 050381,醫用漱口劑 050383,外科和矯形用黏固劑 050385,抗菌素 050388,醫用食慾抑制劑 050389,支氣管擴張制劑 050390,醫用鼴鼠皮 050392,陰道清洗液 050393,醫用頭發增長劑 050394,類固醇 050395,醫用佐葯 050396,外科移植物(活組織) 050397,針劑 C050001,片劑 C050002,酊劑 C050003,水劑 C050004,膏劑 C050005,口服補鹽液 C050012,原料葯 C050014,中葯成葯 C050015,生化葯品 C050022,血液製品 C050023,膠丸 C050024,葯酒 C050025,醫用酒精 050008,葯用乙醛 050009,葯用鎮靜油 050018,凍傷葯膏 050023,防腐劑(醫用) 050030,治疣葯筆 050033,醫用香膏 050050,甘汞 050064,醫葯用石灰制劑 050074,熏蒸香錠 050085,熏蒸棒 050085,煙熏錠劑 050085,熏蒸用棍 050085,眼葯水 050088,除雞眼葯物 050098,醫葯用日曬傷劑 050100,凍瘡制劑 050103,醫用去垢劑 050108,清除橡皮膏溶劑 050134,醫用浸液 050148,浸制葯液 050148,醫用油脂 050163,葯油 050167,醫用油 050167,醫用芥子油 050172,碘酒 050179,醫葯用洗液 050191,搽劑 050196,硫磺棒(消毒用) 050205,硫磺棒(消毒) 050205,醫用潤發脂 050207,醫用碘酊 050208,汞軟膏 050211,肥皂樟腦搽劑 050228,芥子膏葯紙 050237,芥子敷劑紙 050237,護膚葯劑 050239,去頭皮屑的葯物制劑 050241,治頭皮屑葯劑 050241,芥子膏葯 050271,芥子泥敷劑 050271,芥茉膏葯 050271,栓劑 050280,防日曬葯膏 050301,醫用甘油 050331,葯用甲醛 050335,醫用熏蒸制劑 050337,醫用礦脂 050339,醫用陀螺狀羯布羅香油(香膏) 050342,葯用蛇麻子浸膏 050343,醫用過氧化氫 050345,油劑 C050006,止癢水 C050007,去灰指甲油 C050008,艾卷 C050020,貼劑 C050021,風濕油 C050043,傷風油 C050044,清涼油 C050045,醫用浴劑 050041,礦泉水沐浴鹽 050042,礦泉水浴鹽 050042,葯浴用海水 050044,治療淋浴用海水 050044,浴用治療劑 050045,醫葯用泥漿 050058,葯用沉澱泥 050058,浴用泥漿 050059,泥敷劑 050070,醫用礦泉水 050129,礦泉水鹽 050130,溫泉水 050131,醫用淋浴鹽 050302,醫用X光造影劑 050096,懷孕診斷用化學制劑 050166,醫用診斷制劑 050330,醫用或獸醫用化學試劑 050364,(二)醫用鐳 050259,醫用放射性物質 050285,醫用同位素 050349,放射性葯品 C050009,可以自己親自到商標局注冊大廳(北京)辦理,也可以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辦理。注冊成功後全國通用沒有本國地域限制!代理機構一般經驗比較豐富提交前會幫您檢索,審查時不時有可能被駁回,給申請人合理的建議,給申請人降低了風險。其實是很合算的,自己不檢索直接報,浪費時間,浪費金錢。申請所需資料:1、需商標圖樣;(5 cm×5cm<尺寸大小<10cm×10cm;若是黑白提供一份,若是彩色需要提供七份黑白一份,商標注冊申請圖樣可以是圖、可以是文字(包括字母、符號等)也可以兩者或多者的組合。)2、注冊商標所要使用的商品或服務范圍;(也就是分類表中的項目)3、身份證明文件:A.公司申請的:需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B.個人申請的:需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及個人身份證復印件。申請費用:需向商標局繳1000元官費,委託代理機構辦理的,還需向代理機構交600元左右的代理費。申請程序:1、先對商標進行查詢,如果在先沒有相同或近似的,就可以製作申請文件,遞交申請了;2、申請遞交後的1個月左右,商標局會給你下發一個申請受理通知書(這個期間叫形式審查階段)企業法人我們可以在十個工作日拿到受理通知書。3、形式審查完畢後,就進入實質審查階段,這個階段大概需1年到1年半時間。4、如果實質審查合格,就進入公告程序(這個期間是3個月,也叫異議期間);異議期滿後,無異議的,給予核准,並發出商標注冊證。這時候就真正的商標權了,可以10年後無限次續展審查在北京 全國都要交到北京來的,北京相對案件較多經驗比較豐富!有需要可以直接聯絡我
Ⅶ 民間治療骨折偏方
治骨折的偏方很多,給你推薦幾個:
陳舊性骨折【辨證】經脈阻滯,腎氣虛損,骨骼氣血濡養不足。【治法】益腎壯骨舒筋通絡。【方名】益腎壯骨湯。【組成】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鎖陽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黃10克,黃明膠10克,骨碎補30克,香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配方] 接骨草葉500克,白酒(或酒精)適量。[製法] 製法有二:一為將上葯搗爛,加少許酒精炒略帶黃色,然後加水,用文火熬6—8小時,搓擠出葯汁過濾,配製成45%酒精濃度的葯酒500毫升。二為將上葯洗凈,切碎,加水(超過葯面)前者(第1次2小時,第2次1.5小時)。合並葯液。過濾。濃縮成適量。葯液中加入95%乙醇,使含醇度為50~60度,葯濃度為1:1或1:2,放置24小時過濾即得。接骨草酒[功用] 接骨續筋。[主治] 骨折癒合。[用法] 外用。先手法復位,然後用此酒濕敷於(紗布浸透)骨折部位皮膚。外用小夾板固定,必要時加牽引。每天將此葯酒滴入夾板下之紗布(成人50毫升、兒童30毫升),每天滴1-2次。骨折風傷酒[配方] 四塊瓦30克,蚤休、姜黃、山梔、土黃柏、駁骨丹各45克,茜葉、射干、雲實、百兩金各炮克,阿利藤、南陸各9克,蛇芍、星宿葉、毛茛各30克,紫菀30克,冰片4.5克,75%乙醇適量。[製法] 將前17味共研細末,置容器中,加入75%乙醇,密封浸泡2次,第1次(乙醇浸過葯面為度)浸泡10天後,過濾取液;第2次(葯渣)再加75%乙醇浸泡5天後,過濾,棄渣。兩次浸液合並,混勻,裝瓶備用。[功用] 祛風濕、健骨。[主治] 促進骨折的癒合及功能的恢復。[用法] 外用。外擦患處,日3次,連用一周。</p>供你參考採納
Ⅷ 扭傷如何快速治癒
國內運動員受傷後抄,第一時間襲都會坐飛機到國外接受治療,可見國內外差距。扭傷後要快速治癒,第一時間要冷敷處理,推薦這個撒萊伊冷敷凝膠,用3天 不要動,幾乎恢復的差不多,不然就是傷筋動骨100天。有些人100天斗好不了。撒萊伊冷敷凝膠直接採用美國SARAI技術,效果非常好。
Ⅸ 專利號查詢98111903,4葯酒
這個專利已經被無效了。
復方三痹痛風葯酒 無權-駁回
申請號:回98111903.4 申請日:1998-03-24
摘要:本發答明屬於中草葯合劑的葯酒,是專治風寒濕邪侵入人體發生筋骨關節肌肉疼痛的葯酒。其組成成分包括破骨風100—200、鑽地風100—200、千年健100—200、烏梢蛇100—200、豹子骨50—100、制川烏50—100,酒大於組成劑量的六倍。本發明以風濕痛、類風濕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肩周炎、骨質增生、足跟痛、風濕腰痛、腰肌勞損、頭風痛、大骨節病、中風後遺症治癒率達95%以上。
申請人: 劉月江
Ⅹ 鴻茅葯酒的效果真的那麼神奇嗎
沒有那麼神奇,很多人認為鴻茅葯酒是保健食品,並不清楚它是一種葯品。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介紹,鴻茅葯酒葯品標准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葯品標准《中葯成方制劑》第十四冊,處方含有67味葯味,規格為每瓶裝250ml和500ml,功能主治為:祛風除濕,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脾胃虛寒,腎虧腰酸以及婦女氣虛血虧。
(10)駁骨丹葯酒擴展閱讀
鴻茅葯酒為甲類非處方葯。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已組織有關專家,對鴻茅葯酒由非處方葯轉化為處方葯進行論證,處方葯可以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共同指定的醫學、葯學專業刊物上介紹,但不得在大眾傳播媒介發布廣告或者以其他方式進行以公眾為對象的廣告宣傳。
2017年,人民日報社旗下《健康時報》曾報道稱,鴻茅葯酒近十年來的廣告曾被25個省市級食葯監部門通報違法,次數達2630次。違法原因多是利用專家、患者為產品療效作證明,擅自擴大葯品功能主治和適應症范圍,嚴重欺騙或誤導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