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越龍山紹興花雕酒一天喝多少適宜呢
就是古人發明的一種補品,適量少喝對身體有益,過量喝多了反而會有害無益;具體喝多少最合適,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醫學原理和個人身體素質,酌情控制,每人每天以50到100毫升為宜,
❷ 古越龍山酒有什麼好處
古越龍山酒為紹興黃酒,其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蒸餾白酒不具備的增加營養和調節營養的雙向功能。
據對的科學分析,紹興黃酒內含多種氨基酸,總含量每升高達677.9毫克,尤其內含人體必需的,而人體本身又不能合成,只能依靠從食物中攝取的8種氨基酸達2550毫克,是啤酒的11倍,葡萄酒的12倍,其中尤其是人體發育不可缺的賴氨酸含量達1.25毫克,還有以琥珀酸為主的有機酸近10種、維生素多種。紹興黃酒就堪稱「液體蛋糕」。
有人擔心,在食物極其豐富的當今,人們會因營養過剩而得「富貴病」,然而根據最新研究發現,根據最新的化驗,紹興黃酒還含有調節營養的多酚、低肽和γ-氨基丁酸。多酚和低肽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γ-氨基丁酸可以降低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此外,紹興黃酒還有獨特的中葯葯理作用:活血通絡,是多種葯物必不可少的泡製劑。著名的北京同仁堂及杭州胡慶余堂一向都是專選紹興黃酒炮製中葯的。
正因如此,紹興黃酒才被廣大百姓及帝王將相、偉人名人公認為養生之酒。據鄧榕在《我的父親鄧小平》首發式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就講到,鄧小平在85歲那年遵醫囑戒煙後,每天要喝一杯紹興酒。
品飲之道
茶到茶道,酒亦有酒道,啤酒是感動的,適宜歡迎暢飲;白酒是豪爽的,適宜一口乾,而黃酒是溫和的,宜慢慢品,方能品味出其曼妙滋味。
在氣溫10度以下的季節,黃酒宜溫著喝,一般紹興當地黃酒加熱方法是「串筒水燙」,妙不可言。將酒倒入串筒,然後放入沸水中水浴加溫,現在簡便的方法是將黃酒倒入微波爐專用瓷壺,加熱約60秒,一般加溫到45度左右,此時酒香四溢,入口溫和舒適,溫熱的黃酒喝下去,不光暖胃活血,其酒性散發得也快,身體異常舒服。
盛夏季節,黃酒宜存放在3度左右冰箱內,冰鎮飲用,亦可加冰塊,琥珀色的黃酒與晶瑩的冰塊相映,賞心悅目,清熱且不易碎人。
黃酒口味醇厚,酒度適中(15度左右),因而是講究本味的紹式菜,杭幫菜,美味的海鮮大餐,口味濃烈的川火鍋的美伴,但黃酒的最佳絕配當屬大閘蟹。大閘蟹味鮮美,但性寒不能多吃,而黃酒性溫,溫寒相批抵無疾患之虞,又黃酒最能去除醒味,食之更覺香美。
邀三二知已,置四五小菜,淺斟慢飲黃酒,那是人生的一種至趣,當酒飲微醺時,人逐漸放鬆下來,於是彼此就有了傾吐的慾望,有了抒發的騷動,有了了解勇氣,有了探求的渴盼,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近了,心靈的窗戶一寸寸地打開……
葯用
1、浸黑棗、胡桃仁。 不僅補血活血,而且健脾養胃,是老幼皆宜的冬季補品。
2、熱酒沖雞蛋。 將黃酒燒開,然後將已打開的雞蛋沖成蛋花,再加紅糖用小火熬製片刻即可。常飲可補中益氣。
3、浸泡阿膠。好葯需要好酒來浸泡。婦女同胞,用黃酒浸泡阿膠後食用,可提高身體免疫力
❸ 黃酒怎麼煮需要加什麼煮多久就可以喝了
黃酒不論是常溫引用還是稍微熱一下喝都不錯,天氣冷了喝黃酒更應該熱一下,黃酒很少有人會直接煮,一般都是倒在一個容器里隔水加熱。黃酒加熱到38~40攝氏度是口感最好的,溫度再高就會把究竟給揮發很多從而影響口感。
黃酒加其它佐料飲用也比較普遍,很多人喜歡在冬季熱飲黃酒的時候加入幾片生薑,這樣可以驅寒。
黃酒可以當調料用黃酒是我們做菜途中常見的配料了。經常用來腌制食物,去除腥味。同樣的,黃酒的醇香提升了食材的鮮味。使我們做出來的菜,更加美味可口。
❹ 古越龍山花雕酒好不好,古越龍山花雕酒怎麼喝
◆一瓶茅台酒多少錢看15年茅台貴賓酒為3060元,一斤裝,如果以半兩的杯子來盛,也就20杯;÷20,每杯等於153元。不便宜。
◆如果是飯店餐桌上普通的大眾類白酒,就算100元吧,倒20杯,每杯相當於5元,不貴。
◆如果是二鍋頭呢看最普通的紅星二鍋頭一瓶也就8元,8÷20,每杯僅為4毛錢。
以上三種情況中,相信第一種與我們大多數人無緣。
第二種情況倒是常見,花5塊錢,一杯酒就可以回到從前。
至於第三種情況,說實在的,對於好飲的人來說,我相信大部分人(特別是北方人)都喝過紅星二鍋頭。嗜酒如命的人,向來逗嗜地得都很便宜。
用這樣的一杯酒回到從前,只需要破費4毛錢。
可悲吧看我們曾經無數次地用區區幾塊錢、甚至幾毛錢,就很便宜地(說難聽點是逗很賤地)毀滅了自己!
當然,我並不是財迷,我也知道健康、幸福是不能用價格來計算的。
但是,我們毀滅自己卻有價格,並且相當便宜!
買酒時看到GB/T10871你就要小心一些了,一定要注意,標准醬香型白酒的國標是GB/T26760,二者是有區別的。
如何鑒別酒的好壞
要想鑒別酒的好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一下如何做裸體酒。裸體酒就是給酒點一把火,把它的酒精燒光,把酒的衣服給扒下來,這個時候剩下的酒就叫裸體酒,這是一種酸酯分離的手法。純糧釀造的酒做裸體酒之前是清澈透明的,做成裸體酒之後會變得很渾濁,入口細細品味會有糧食發酵的酸味,酸味之後會有一點淡淡的甜味,甜味之後又會有一點淡淡的酒糟味,舌根上還會帶有一點淡淡的苦味。如果入口是像小便一樣騷澀的味道,那它裡面一定加了食用酒精——不管是薯干酒精、糖蜜酒精還是玉米酒精,它們都有這個特徵。
白酒塑化劑真相:是逗必需品地,並非神馬塑料管子
最近,由湘西酒鬼酒被媒體送檢檢出塑化劑導致的中國白酒信任危機愈演愈烈,十幾天來,整個在中國股市上白酒板塊蒸發掉上千億市值。在香港,自稱是茅台投資者的網民逗水晶皇地購買茅台後送檢,結果顯示,號稱中國最好的白酒的茅台,似乎也難逃塑化劑的魔咒。逗水晶皇地的這次送檢,由於購買和送檢過程未經第三方見證,且僅送檢了一家檢驗機構,所得出的茅台的塑化劑數據是否可信還有爭議,但仍導致白酒行業的極大震撼。12月12日,在貴州茅台有限公司在貴陽的記者會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馬勇為茅台辯解稱,即便是按逗水晶皇地所送檢的,DHP檢出值3.3的結果,按照歐盟相關標准每日每公斤體重50微克的耐受量折算,每人每天喝兩斤茅台酒,仍符合歐盟食品安全標准給出的人體耐受量的限值。但問題是,本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化工制劑,為何出現在釀造白酒中看但廣州的新聞周報《時代周報》昨天刊發的報道稱,塑化劑的使用,在中國白酒,尤其是目前市場主流的勾兌白酒中非常普遍。塑化劑事件曝光後,雖然各大白酒廠家對外界宣布,所以有塑化劑產生,是因為在釀制及運輸過程中,由輸送管道和裝酒容器為塑料製品而致,並稱已在全面整改,而茅台之前也對媒體表示,已經基本杜絕了生產過程中塑料製品的使用。據該報道,在中國當前的釀酒行業中,凡是以勾兌為主的酒業,基本都有塑化劑的產生。而中國多數白酒含有塑化劑,最主要的原因是—勾兌。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為節約糧食,推動釀酒工業發展,新工藝的勾兌白酒被提上前台。這就是後來中國白酒勾兌的開端。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白酒,以川、貴為原酒輸出大省。除此之外,任何品牌的所謂名酒,基本上以上述兩省的逗原酒地進行二次勾兌。勾兌酒(包括眾多所謂逗名牌地)在勾兌過程中,除了用逗酒頭地(原酒),還要用到一種神奇的逗食品添加劑地,如果不用這種逗食品添加劑地,制出來的白酒口感就會差很多。大量白酒生產廠家無一例外地全部使用這種逗食品添加劑地,造成白酒塑化劑嚴重超標。根據該報調查,市場上可以購買到這類的勾兌添加劑。勾兌白酒大量使用和添加塑化劑,主要的作用是防止出現液體分層。眾所周知,酒精溶於純水,但食用酒精不是純酒精,勾兌過程中必須要加香精等眾多添加劑,故採用勾兌工藝的酒水如果不添加塑化劑,長時間放置會造成上半部分喝著是水味,下半部分喝著是酒精加香精味。此外,塑化劑還可以增加濃稠感,也就是白酒行業中常說的掛杯。此外,很多廠家對外宣傳自己的高檔白酒是所謂年份酒這個噱頭,因為年份越久價格越高。關鍵是,眾多酒廠根本沒那麼多窖藏,消費者判斷年份長短的唯一依據,是色澤和黏稠度。這就給生產廠家提供一個機會—靠塑化劑來增加酒的黏稠度,標注年份越久的添加得越多。塑化劑是塑料工業的傳統叫法,在塑料工業中,這類酯類有助於改善塑料的理化性質,如韌性等,所以新的塑料製品聞起來往往有很濃烈、很特殊的香氣。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唐敏告訴該報記者,現代人追求享樂,白酒里原有的醇香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香味無限的追求,而大部分有機化學反應過程極為緩慢。中國古人並不知道逗窖地與逗香地之間的關系,把逗香地的來源歸功於逗窖地,因逗窖地而逗香地,而不知道是因為釀制白酒里的雜質,如:有機酸,跟醇結合構成酯,而所謂的逗窖香地就是酯香味,所以才有了把白酒分為逗窖香地、逗窖藏地等概念。唐敏說,現在的白酒生產廠商很懂化學,不再用逗窖藏地辦法提升香味。為了獲取最大限度的經濟回報,最多快好省的辦法就是:酒精或原酒+水+酯。這個逗酯地其實就是塑化劑。有的地方還把逗酯地取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陳化劑。唐敏還表示,除了個別有大量酒窖能藏酒的廠家,其餘所謂逗10年陳釀地、逗5年陳釀地,基本都是用食用酒精+水+酯來勾兌。國內最早推出逗年份酒地的是白酒業老大貴州茅台。茅台公司先後推出了15年、30年和50年,後來又增加了80年逗年份酒地,而繼茅台推出所謂逗年份酒地後,各家白酒上市公司都跟風效仿,依次推出了五花八門、眼花繚亂的逗年份酒地。該報稱,年份酒純屬玩的一個噱頭,因為從生產流程上就能清楚看到,只有茅台或許能有點幾十年前的存酒,具體有多少不得而知。但在30年前,即上世紀80年代初,茅台酒產量只有200噸,其他品牌的年份酒哪裡來的就不言而喻,哪來那麼多的逗年份酒地看許多品牌的年份酒,如實在一點,是加了幾滴確實是三十年前窖存酒,只是幾滴而已。不實在的,就是剛從包裝車間出來的成品,裝在精美的禮品盒子中,和平時的普通酒沒任何區別,但只要加上逗年代地二字,身價馬上就是幾萬到幾十萬。茅台酒設計師、高級工藝設計師馬熊的說法,價格不菲的茅台年份酒根本就不上市,從廠里出來,直接被有頭有臉的部門或人物從廠內提走,每瓶年份茅台至少5萬元,年代越久遠,價格越高,30到50萬屬常態。購買者,從公款到個人都有,但以公款為多。酒鬼酒塑化劑超標一曝光,行業潛規則整個暴露,該報斷言,塑化劑就是中國白酒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
❺ 古越龍山黃酒好喝不
古越龍山黃酒好喝。
古越龍山酒為紹興黃酒,其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蒸餾白酒不具備的增加營養和調節營養的雙向功能。據對的科學分析,紹興黃酒內含多種氨基酸,總含量每升高達677.9毫克,尤其內含人體必需的,而人體本身又不能合成,只能依靠從食物中攝取的8種氨基酸達2550毫克,是啤酒的11倍,葡萄酒的12倍,其中尤其是人體發育不可缺的賴氨酸含量達1.25毫克,還有以琥珀酸為主的有機酸近10種、維生素多種。
黃酒是中國的民族特產,屬於釀造酒,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佔有重要的一席。古越龍山是黃酒中的「國酒「,黃酒市場沒有古越龍山就象白酒市場中沒有茅台,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5)古越龍山紹興黃酒怎麼喝擴展閱讀:
黃酒分類:
1、古越龍山:
古龍越山,中國馳名商標,隸屬於中國最大規模的黃酒企業——中國紹興黃酒集團公司,總部實力雄厚,旗下擁有古越龍山、沈永和、女兒紅、狀元紅、鑒湖等品牌。其中,古越龍山是中國黃酒第一品牌、中國黃酒行業標志性品牌、國宴專用黃酒,
2、會稽山:
會稽山黃酒,中國名牌產品、中華老字型大小、擁有近三百多年釀制技術與經驗,行業第一家通過ISO9002國際標准認證,其主打——會稽山牌紹興酒,滋補型低度酒,酒度適中、性質醇和、營養豐富,可修身養性,延年益壽。
3、沙洲優黃:
沙洲優黃,江蘇省張家港釀酒有限公司旗下著名黃酒產品,其釀造工藝遠在清光緒年間就已形成,且具有相當的規模和影響,以具有鮮明江南水鄉特色的、以半干半甜為特點,在長三角城市極為風行,尋常百姓幾乎日飲一杯。
❻ 同樣是紹興黃酒,古越龍山和會稽山這兩家的酒誰更好喝
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黃酒,最早源於中國,以紹興黃酒最為大眾所追捧,又稱紹興老酒,酒色呈琥珀色,透亮清澈,散發著濃郁的酒香,年代越久遠越為醇厚,這種特殊的香氣是由小麥、原料米、酒麴和多種微生物發酵復合形成,時間越久越為濃烈。作為黃酒的兩大知名品牌古越龍山和會稽山雖出於一處,但卻各成一派,釀造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類型,那我們就一探究竟~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飲酒喜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紹興黃酒,也可以嘗試創新的飲酒方式,說不定會解鎖更多的美酒體驗~
❼ 我想喝紹興的老酒黃酒(咸亨古越龍山)和土特產(霉乾菜、烏乾菜、香糕),有哪些好吃的能怎麼能吃到
各種好吃的特產哦!
紹興茴香豆 紹興腐乳
霉乾菜 紹興香內糕 紹興醬鴨 紹興醉魚干
紹興糟雞 孔乙己茴香容豆 烏乾菜 筍煮乾菜
油炠臭豆腐乾 手剝筍咸煮花生 乾菜毗肉
柯橋豆腐乾 蘭亭水蜜桃 紹興烏氈帽 紹興河鰻
咸亨太雕酒 太雕王 女兒紅 古越龍山等等美味啊。
在外地可以直接陶寶呀,三天就能拿到美味。直接搜店鋪(舌尖上的紹興),很多紹興特產!應有盡有!
❽ 紹興黃酒用來做什麼菜呢還是就這么喝的
做菜為何放料酒?
來源:美食導報
烹飪用酒統稱「料酒」,它包括黃酒、汾酒等。料酒的作用主要是去除魚、肉類的腥膻味,增加菜餚的香氣,有利於咸甜各味充分滲入菜餚中。家庭烹飪一般用黃酒。
黃酒是用糯米經浸泡、蒸煮、發酵而釀成的。酒精濃度為15度左右,酒味醇和,並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維生素。烹調中加點黃酒,魚、蝦、蟹中相起腥味的胺類物質就溶於黃酒的酒精中,在加熱時隨酒精一起揮發掉,達到去腥的目的。另外,牛、羊、豬、雞、鴨等也帶有不同程度的膻腥氣,烹調時加點黃酒,同樣也可以除去膻腥氣。
黃酒中的氨基酸,在烹調中能與食鹽結合,生成氨基酸鈉鹽,從使魚、肉的滋味變得更加鮮美。
黃酒中的氨基酸還能與調料中的糖形一種誘人的香氣,使菜餚香味濃郁。
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05-05/19/content_2974270.htm
料酒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去腥解膩,同時,它還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甚至還可以保持葉綠素,這些您知道嗎?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對料酒做一個全面的了解。
說起料酒,也許對北方人稍微陌生一些,人們只是把它當作調味品使用。現如今,人們對料酒又多了些了解。比如,在您做菜加熱時放些料酒,它會產生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是原來不被您所注意的。
料酒是以黃酒為原料的,所以料酒含有黃酒必備的8種氨基酸,這8種必需的氨基酸都是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需要從飲食裡面來提供。
正如專家所說,料酒富含人體需要的8種氨基酸,如亮氨酸、異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它們在被加熱時,可以產生多種果香花香和烤麵包的味道。其中,賴氨酸、色氨酸可以產生大腦神經傳遞物質,改善睡眠,有助於人體脂肪酸的合成,對兒童的身體發育也有好處。其實,料酒的營養成分是來源於黃酒,再加入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砂仁、姜等多種香料釀制而成。
料酒還能夠去腥解膩,像我們經常吃的魚、蝦、肉都有腥膻味,造成腥膻味的是一種胺類物質,而胺類物質能溶解於料酒中的酒精,在加熱時一起隨酒精發酵,達到去腥的目的。這樣一來,當然不會吃到腥膻味了。
其實料酒不僅僅能去腥除膩,它還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為什麼呢?首先是因為料酒中的氨基酸在烹調時能與食鹽結合,生成氨基酸鈉鹽,使魚或肉更加鮮美。另外,它還能和糖相結合形成一種誘人的香氣。所以說,用了料酒,您做的菜就更香了。再比如,用料酒腌漬雞、魚,它能夠迅速滲透到雞、魚的內部,可以延長保鮮時間,有利於咸、甜各種味道充分滲入菜餚中。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做綠葉蔬菜時,加少量料酒,還能很好地保持葉綠素呢。
您也許注意到了,市場上有料酒,也有黃酒,而好多人把黃酒叫做料酒,也把黃酒當料酒來使用,那麼究竟黃酒和料酒是不是一回事呢?
料酒與黃酒的最大區別為,黃酒是一種飲料酒,而料酒是在黃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品種,它是用30%~50%的黃酒做原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調味料做成的。與黃酒相比,炒菜時放料酒不僅味道好,而且價格還比較便宜。料酒只有在做菜的時候才可以用。有的人在做菜時料酒用完了,就用白酒代替料酒,認為料酒、白酒都是酒,同樣能烹制出可口的佳餚,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讓我們來看看,白酒的酒精濃度最低要20度左右,最高要60度左右,酒類中的主要成分乙醇有很強的滲透性和揮發性。如果烹調菜餚的時候,用乙醇含量過高的白酒就會破壞菜餚的原味,滋味當然就不好。
有些朋友喜歡用啤酒代替料酒,覺得味道更好些,其實這也不對。為什麼呢?因為啤酒的酒精濃度在3.5度左右,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二氧化氮氣體。這種二氧化氮氣體,它的揮發性是很大的,尤其是受熱以後。所以說,如果烹調的時候向菜里加入啤酒的話,酒精在溶解腥膻味之前就已經揮發掉了,當然也就達不到去腥除膩的效果了。
這樣看來,不同的酒類與料酒相比,所烹飪出來的菜餚風味相距甚遠。料酒具有10%~15%度的酒精濃度,乙醇含量是比較合適的。所以說,專物還得專用。
❾ 紹興酒的飲用方法
日前,在電視上看到由陳寶國代言的紹興黃酒的廣告片,其廣告語是「內數風流人物,品古越容龍山」,大家以為非常有氣勢,尤其是「品」字,用得恰到好處。一方面說明這酒是好酒,另一方面說明這酒的飲法不是速飲,也不是一口乾,而是慢慢喝。紹興人把喝老酒稱為「咪」,講的就是慢慢喝。走進咸亨酒店,看一些地道的紹興下酒菜,大都是:鹽煮花生、茴香豆、糟雞、醉魚干、醬爆螺螄……這些菜都是需要細嚼慢咽才能品出真滋味的,還有紹興酒的絕配----大閘蟹,光是剝蟹就得費不少功夫,但味道也就在細剝慢飲之中,這人間至鮮之物伴著這醇厚的酒液讓你的味蕾歡欣跳舞。
❿ 古越龍山加飯酒飲用方法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此次公布的產品分別是「古越龍山三年陳釀紹興加飯酒」、「古越龍山正宗紹興陳年花雕(五年)」和「塔牌八年陳紹興加飯酒」,其氨基甲酸乙酯(以下簡稱EC)的含量,分別由每千克0.2毫克至0.26毫克,其中「古越龍山正宗紹興陳年花雕(五年)」的含量最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進行的評估認為,經過食物攝入氨基甲酸乙酯對健康影響不大,但是經過食物再加上酒精飲品而攝取則有可能構成風險。香港消委會工作人員建議消費者最好不要食用含有氨基甲酸乙酯的食品。
古越龍山方面第一時間在其官網上表示,EC屬於食物在發酵過程或存儲過程中天然產生的物質,普遍存在於發酵食物和飲品中,且含量低於歐盟標准。古越龍山董事長傅建偉稱,目前EC的含量檢測標准有三種,不知道香港消委會用的是哪種檢測方法。
記者昨天在超市發、物美等超市看到,銷售黃酒的貨架里都有「古越龍山」的身影,銷售人員和多數消費者表示對香港消委會的調查並不知情,也不懂EC的含義。顧客黃先生表示,自己是南方人,經常購買該品牌五年陳年花雕或加飯酒,「每晚就喝一小杯,老家人也是經常喝,黃酒致癌的事還是頭次聽說。」此外,家樂福、沃爾瑪、華堂等超市負責人表示已與廠家接洽此事,是否做下架處理將按國家相關部門規定執行。
據悉,國際衛生組織將EC列為致癌的2A級,屬於 「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中國酒業協會黃酒分會發出聲明聲援古越龍山,表示EC普遍存在於各種酒類及其他發酵食品中,是在自然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並非人為添加。國際上只有極少數國家對EC有限量標准,我國目前對酒類的EC正在調研中,尚無標准要求。
國家黃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也表示,目前國際上對食品及酒類的氨基甲酸乙酯含
量控制規定各不相同,其中歐盟水果白蘭地要求小於400微克/升,法國與瑞士規定是小於1000微克/升。從媒體報道的數據來看,涉及三款黃酒中的氨基甲
酸乙酯含量為200微克/升至260微克/升,EC含量遠低於歐盟國家及其他國家水果白蘭地酒的限量標准,消費者可放心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