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雄黃酒說說

雄黃酒說說

發布時間:2021-02-16 10:32:30

『壹』 介紹某一種傳統節日的習俗,再說說家裡是如何過的

我來說說,我們家裡過端午節,老家是四川的,原諒就過端午節,端午節要包粽子

,農村還要桂艾葉,灑雄黃酒,這樣蛇精是很怕雄黃的,這樣一年就不會看見毒蛇,還要劃龍船,好熱鬧誒

『貳』 端午節生日說說

1.幸福的粽子,甜復美製了嘴巴,甜蜜了心情;青青的艾草,趕去了浮塵,換來了明凈;端午的簡訊,聚焦了心意,放大了美景。願度過一個快樂幸福的端午佳節!
2.很多節日都有美麗的傳說,很多祝福都有華麗的辭藻,許多故事都有美滿的結局,隨信贈上我最誠摯的祝福:端午節了,願你一切都好!
3.粽子飄香艾草芳,龍舟爭渡鬧春江。喝雄黃,佩香囊,歡聲笑語迎端陽;風輕揚,福滿堂,幸福生活萬年長。端午節,願你自在悠閑,合家安康!
4.粽子甜,甜出你幸福生活的美好。粽子咸,咸出你和美生活的味道。粽子香,香出你節日的歡笑。端午節快到了,不能與你共品粽子,道聲祝福:端午節安康!
5.喝上一杯雄黃酒,好運必定能長久,吃上一粒香粽子,快樂伴你一輩子,戴上一個小香囊,幸福生活萬年長,再來一個賽龍舟,今年又是大豐收,端午節願你吉祥如意,開心永伴。

『叄』 說說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內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容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但有例外,東吳一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肆』 請給我說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用葉子裹住米飯和蛋,「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現代意義

中國傳統節日的節俗,有的可以溯源到原始社會,是部落先民的某種遺風。例如,清明節前的寒食,是先民換季改火的遺風;端午節的龍舟,則與水網地區先民對龍圖騰的崇拜和祭祀有關。風俗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對獨立的生命流程,在人類社會的代代流傳中,隨著生存環境的變遷而不斷發展變化,後代人往往模糊了先民遺風的真正動因,而是根據自己時代和地域的生存環境和意識,對先民遺風做出合乎自己邏輯的解說。各地區的「解說」又往往與紀念本地域的先賢掛上鉤,形成民間傳說。如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包粽子,楚人掛上屈原,吳人掛上伍子胥……經過歷代的選擇,屈原越來越突出出來,甚至被說成端午節「起源」於營救和紀念屈原。

「起源」當然不是,但中國人民選擇屈原,是有豐富人文內涵的。屈原是中華民族第一位偉大詩人,他以自身的高潔人格譜寫了偉大詩篇,他以偉大詩篇表現了自身的高潔人格:「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不僅「太息」,而且「掩涕」,愛得多麼深沉!雖被謗放逐,仍眷念故土不忍離去,憂國憂民休戚與共,這就是愛國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以求索。」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求索不懈。這樣的詩句千年傳頌,至今不息,對鑄造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起到很好的作用。「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高潔的人格,以香草自喻,不做不合理「潛規則」的俘虜。

屈原精神成了端午節的節魂,以此,端午節又成為「詩人節」,屈原就是詩魂。我們繼承端午節的優良傳統,發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端午節前後舉辦各種層次、各種規模的「端午詩歌朗誦會」、「端午詩歌大賽」,不是既合傳統又合時宜嗎?

中國傳統節日是在天人協調的主導觀念中氤氳化育成的。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類是大自然所化生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幾十萬年的陰陽轉化化育人類,人身上有著大自然的密碼,人類和自然界有統一性。《易傳·文言》就提出:「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人與自然要相互適應,相互協調。中國傳統節日基本上是按「天人相應」的精神設立的,與大自然的節律相適應。「節」是天地時氣的交合之處,是「天」「地」日月的節奏,那麼,也應當是「人」的節奏,是連通自然節律與人生節律的「節點」。大自然有陰陽,人也要講究陰陽的消長平衡。這種理念明顯地體現在傳統節日的形成中。

《禮記·月令》說:「仲夏,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這是大自然節律的節點,也應當是人生節律的節點。「端午鄰近夏至,夏至是每年中白天最長之日,這日陽氣最旺,陽極會傷人,需要避毒。」

『伍』 說說雄黃酒為什麼說不能多喝呢

因為這種酒喝多了會麻痹神經,而且會有成癮性,會對大腦神經元細胞造成損害。

『陸』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外還要喝雄黃酒,誰能說說雄黃酒的來歷嗎

雄黃酒算是用來驅趕毒蛇的,以前有些討飯的人就是靠雄黃來防止毒蛇的。而且山中的野雞在做窩的時候,都會在窩底下放一些雄黃精,也是為了防止毒蛇闖入的。
採納哦

『柒』 文巧端午節過生日怎樣發說說祝福自己

端午節過生祝福自己的說說有:

1、粽子陪我過生日,真幸福。

2、端午節幽默搞笑簡訊我是棕葉你是米,一層一層裹住你;你是牙齒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棕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記得給我發消息,不然棕子噎死你!

3、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祝福親愛的朋友端午節快樂!

4、相思日久留片心,竹子折半必人為,白去一直心等勺,目中偷走心一片,生死為了等一下,直下二點忘情水,身上立下十條心,故約無邊尋芳草。

5、送個香囊帶個荷包,自製幾斤粽子,託人到山裡采了艾葉,街頭買了瓶雄黃酒,加上內心深處的幾許關懷,作為禮物送給你,祝端午節快樂!

6、一顆心遷掛著你,一份愛祝福著你,一份真感情在等待著你的回應。祝端午節快樂!五月節,扒龍船,龍鼓響,大江邊,祝你端午節快樂!

7、端午到了,別忘了掛艾葉、懸鍾馗、飲黃酒、佩香囊,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多吃點棕子。

8、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懸起了鍾馗像,掛上了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熱熱鬧鬧真好玩。萬水千山「棕」是情,屈原說聲謝謝您,端午齊齊看龍舟,親情維系無遠近。

9、五月初五端午節;雄黃燒酒菖蒲劍;三角棕子裹糯米,各色香袋掛胸前。端午節快樂!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龍舟。齊歡聚,賀佳節。祝你節日快樂!

10、聞著粽子的飄香,想起遠方的你是否安好?讓我們托偉大詩人的福多吃些粽子!快快樂樂過端陽!艾葉香,香滿堂。

11、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祝您端陽節快樂!艾蒿高高門前舞,驅邪氣,防五毒,高高興興過端午。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12、很久以前,屈原先生下崗後發明了粽子,可是不但銷量不好,還要受地痞剝削,心灰意冷,終於跑到廣東跳海了。我知道,我不能陪在你的身邊。我知道,我能做的只有遙遠的思念。

13、讓我們托偉大詩人的福多吃些粽子!快快樂樂過端陽!手捧粽子,緬懷離騷,龍舟竟渡,勇往直前!祝端陽節快樂!

『捌』 端午節過生日該怎麼發說說

1.幸福的粽子,甜美了嘴巴,甜蜜了心情;青青的艾草,趕去了浮塵,換來了明凈;端午的簡訊,d聚焦了心意,放大了美景。願度過一個快樂幸福的端午佳節,順便祝自己生日快樂。

2.很多節日都有美麗的傳說,很多祝福都有華麗的辭藻,許多故事都有美滿的結局,隨信贈上我最誠摯的祝福:端午節也是自己的生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願自己一切都好!

3.粽子飄香艾草芳,龍舟爭渡鬧春江。喝雄黃,佩香囊,歡聲笑語迎端陽;風輕揚,福滿堂,幸福生活萬年長。端午節也是自己的生日,願我自在悠閑,合家安康!

4.粽子甜,甜出幸福生活的美好。粽子咸,咸出和美生活的味道。粽子香,香出節日的歡笑。端午節快到了,對自己道聲祝福:端午節安康!生日快樂。

5.喝上一杯雄黃酒,好運必定能長久,吃上一粒香粽子,快樂伴我一輩子,戴上一個小香囊,幸福生活萬年長,再來一個賽龍舟,今年又是大豐收,端午節的同時又長了一歲願自己吉祥如意,開心永伴。

(8)雄黃酒說說擴展閱讀:

端午節禁忌:

1、已婚女人不在娘家過夜,民間的說法是出嫁的閨女走娘家,必須在端午節之前回婆家,也就是不在娘家過端午節。

2、孩子戴的香包不要弄丟了:在北方,端午節孩子都佩戴香包,要戴一整天,都說對孩子有庇護作用。

3、不要辦大張旗鼓的事情:這一天不要辦開業、結婚等隆重的事情。

『玖』 哪位能說一下曹魏端午節的詞給我說說

端午(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競渡曲
[唐]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
吧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
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
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鬊鬣動,
螮蝀飲汀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
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餘勇爭鼓舞,
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
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
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
羅襪凌波呈水嬉。
典終人散空愁暮,
招屈亨前水東注。

五月五日(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競渡歌
[唐] 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和端午(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兼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競渡詩(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乙卯重五詩陸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葯,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 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七律端午(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菩薩蠻(宋·陳與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漁家傲(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驪時一弄。猶松等閑驚破紗窗夢。

賀新郎
[宋]許及之
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痴兒呆女。
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熏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 。
新愁不障西山雨。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
回首獨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
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君有語,但分付。

六幺令·天中節
佚 名
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
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汨羅江渚,湘纍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六幺令.天中節
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
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
汨羅江渚,湘纍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滿江紅.端陽前作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
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
萬戶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
祭聖賢,忠義盪乾坤,傷君去。
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
嘆家亡國破,汨羅歸處。
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
子沉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

乙卯重五詩
[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葯,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和端午
[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元]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明]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
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
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
舟楫何勞吊屈來。

五日
[清]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
極目煙雲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
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
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
可憐江北海西頭。
台灣竹枝詞·競渡
[明]錢琦
競渡齊登杉板船,
布標懸處捷爭先。
歸來落日斜檐下,
笑指榕枝艾葉鮮。

端 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念奴嬌
[宋]張榘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
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
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
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凄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五 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錦綉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喜遷鶯
[宋]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
鬥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
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
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菏花十里,一鉤新月。

競 渡 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滿江紅·端陽前作
[漢]王充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萬戶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
祭聖賢,忠義盪乾坤,傷君去。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
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嘆家亡國破,汨羅歸處。
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子沉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

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律·端 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齊天樂
[宋]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
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
荷香暗度。漸引入陶陶,醉鄉深處。卧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菩薩蠻
[宋]陳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漁家傲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驪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花心動
[宋]史浩
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一年佳節。
寶觥交勸殷勤願,把玉腕、彩絲雙結。最好是,龍舟競奪,錦標方徹。
此意憑誰向說。紛兩岸,遊人強生區別。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
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拾』 蛇會怕雄黃和雄黃酒嗎

蛇會怕雄黃和雄黃酒。

閱讀全文

與雄黃酒說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