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五月初五雄黃酒

五月初五雄黃酒

發布時間:2021-02-16 04:44:56

❶ 五月初五是什麼節,這天有什麼習俗,為了紀念誰

五月初五即端午節,這天的習俗有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等,為了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將端午節與屈原聯系在一起,其實要到六朝才出現,不過這種說法卻最為流行。屈原是楚國人,春秋時各國歷法均不相同,如屈原在楚歷五月五日投江,秦歷也只會記作二月五日(據睡虎地秦簡,秦「五月,楚八月」)。

(1)五月初五雄黃酒擴展閱讀

端午一詞,與我國古代天乾地支紀年法(同時紀年、月、日、時)有關,按「干支」紀月法,五月為「午月」。「端」字有始、正的意思。

中國民間也俗稱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蒲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天醫節、端禮節、五月當午等等。

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端午食粽與扒龍舟,已不僅僅是節日習俗,更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不斷浸潤著古人對於節令的認識,也不斷融合著神話、傳說、歷史與風俗。

❷ 在古代 人們為何會在端午節喝雄黃酒呢

在秦漢之前,中國南方有個「百越族」部落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都舉行祭祀圖騰的活動,也就是崇拜龍圖騰的活動。這一天人們進行龍舟競賽,往江河裡撒食物和雄黃酒,據說是供奉水裡的蛟龍,有祈禱風調雨順和身體健康之意。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我倒覺得雄黃酒的功效有點像解暑抗蟲害的作用,好比風油精、來蘇水的作用。

❸ 端午節為什麼喝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回:「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答」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❹ 端午節為什麼要渴雄黃酒啊是不是為了去蛇啊為什麼啊

午為什麼要喝雄黃酒呢?據醫葯文獻記載:"雄黃"又名石黃、雄精、薰黃、黃金石。它產自湖南、甘肅、雲南、四川等地;味苦、性溫、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服。其中,最特別的是,雄黃雖可泡酒喝,但由於雄黃有腐蝕之力,所以一定要經醫生指示,並遵古法炮製的雄黃酒才能喝。

喝雄黃酒,據說屈原投江之後,百姓為了避免屈原屍體被江里的魚龍所傷,便紛紛把粽子、鹹蛋投人江中喂魚龍。一個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人江里,說要葯暈魚龍。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暈龍,龍須上還沾有一片衣襟。人們就把這條龍拉上岸,剝了皮,抽了筋,解除心頭之恨。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不敢傷害像屈原一樣心靈純潔的孩子們。

據說,這就是後來人們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那麼,為什麼雄黃酒能葯暈魚龍,魚龍為什麼怕雄黃呢?

我國民間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說,古人以為晨屬龍,晨時正是群龍形雨之時,故在端午節早晨設雄黃酒以飲宴祈雨,希望有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好年景。有的地方在端午清晨,人們還喜歡把雄黃酒或雄黃水灑在屋子外,塗在小孩耳、鼻、頭額和面頰上,以避除毒蟲、蚊蠅叮咬,驅散瘟疫毒氣。

然而,現代科學證明,雄黃含有較強的致癌物質,即使小劑量眼用雄黃酒,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所以,飲雄黃酒這一習俗,確應改變了。

❺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賽龍舟和喝雄黃酒呢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是為了紀念屈原,喝雄黃酒同時也是為了驅邪避瘴除病。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杭諺說:「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民間於此日將蒲根切細、曬於,拌上少許雄黃,浸白酒,亦有單獨用雄黃浸酒者,故名「雄黃酒」。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形成端午節飲雄黃酒風俗。同時,還要以雄黃酒塗抹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角寫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民間還將吃剩的雄黃酒噴灑房屋壁角陰暗處,或貯藏起來,乎日遇有蟲咬紅腫,可以塗抹解毒消腫。有井人家,還以雄黃一塊,裹以絲綿,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傳說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葯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❻ 雄黃酒是什麼節日

端陽節
也就來是端午節,為每年自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雄黃酒
在中國傳統醫學里,雄黃酒有驅妖避邪,殺蟲解毒的功效。
在端陽節,用雄黃酒給小孩子在頭面部塗抹一點雄黃酒,可以起到驅蟲避害的作用。

❼ 端午節為什麼喝雄黃酒

端來午飲雄黃酒的習俗,自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❽ 常仙為什麼忌諱五月初五 和雄黃酒是怎麼回事

驅邪,驅蛇

❾ .端午節喝雄黃酒的來歷對人體有無害

http://www.ybxmf.com/bbs/dispbbs.asp?boardid=88&id=2788&page=1

......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流傳了數千年的民謠便是對端午習俗的總結。不過在端午的這一天,除了吃粽子、賽龍船外,我國民間還有飲雄黃酒、懸艾草、簪菖蒲、掛鍾馗、戴香包等多為祛邪健身習俗。

戴香包,各地都有。每逢端午節,尤其是婦女和兒童,都佩戴香包。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線製成的飾物戴在頭上,到了南北朝時期,就發展為香袋,到了唐代,出現了裝有香料的香球。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黃、艾葉、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紅兜肚,有斗邪必勝的效果。人們熟悉《白蛇傳》的白娘子,就是因為經不起許仙的勸誘,喝了雄黃酒才顯露了原形的。其實早在《抱朴子·登涉》中就有記載:「黃帝欲登園丘,其地多大蛇,廣成子教之佩戴雄黃、其蛇皆去。」後,這個記載被美國人W·愛伯哈德拿去,在他編撰的《中國文化象徵詞典》中,就這段記載作了如下說明:「黃帝部族發生了大瘟疫,聽說廣成子醫道高明,派人前去討教醫治瘟疫的辦法,廣成子用雄黃裝包,讓他倆戴在身,結果病治好了。」這一說法倒也有科學的道理。在遠古時代,廣成子其人既是巫師又是醫生,可見香包在我國遠古時代就有了。

端午時節及節後,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古人認為人是吃五穀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斗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香包能驅邪解毒,自有它的醫理。要說香包先說雄黃和雄黃酒。雄黃許多地方都盛產,人們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用雄黃釀成雄黃酒,《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黃。雄黃,橘紅色,可入葯解病毒。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美酒。舊時建寧幾乎家家釀雄黃酒,但多為男人飲,有些會喝酒的女人也飲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龐耳鼻手心足心塗沫一番。後來人們就在雄黃里加入艾葉、熏草等原料製成香包供婦女和兒童佩戴。

香包以葯物之味,經口鼻吸入,使經脈大通,祛邪扶正,以達到祛病強身之功效。況雄黃、艾葉、熏草都揮發一種奇異的香味,而蛇蟲聞之遠遁,既減少了傳染源,又可起到殺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
--------------------------------------------------------------------------------------------------------------
http://sohu.easytour.com.cn/travel/Colligate/17079.aspx

端午節習俗之 喝雄黃酒驅邪消疫

雄黃酒

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還是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傳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黃酒之後,差點現出蛇形,所以民眾則起而仿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
--------------------------------------------------------------------------------------------------------------
http://www.iaskbbs.com/a/todayrenews/0522105687.html

端午節喝不得雄黃酒 2006-5-22 10:55:17 天下文摘 iAskBbs.Com
我國不少地區有過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慣,端午節這天的中午和晚上,把雄黃放到酒中飲服,並把雄黃酒塗在小孩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據說可消毒殺蟲,防範蛇、蟲、蜈蚣所傷。其實這樣做很危險。

雄黃的主要成分為硫化坤,是提煉砒霜(雄黃以紅黃色狀如雞冠者質較純粹,如為白色結晶或碾碎時外紅中白者,均為含有砒霜之明徵)的主要原料。喝雄黃酒等於吃砒霜,如果把雄黃酒加熱後飲服,則危險性更大。

雄黃中毒的主要症狀為上吐下瀉。中毒後的急救方法,可用防已9克,或生甘草1份、綠豆2份,煎濃汁頻服。
--------------------------------------------------------------------------------------------------------------
http://bbs.nxnews.net/forum/dispbbs.asp?boardid=84&id=35160

喝雄黃酒易中毒喝雄黃酒易中毒 主要化學成分加熱後變成砒霜

端午將至,民間有飲雄黃酒過節的習俗。近日,有小販在路邊叫賣雄黃酒,但專家提醒,喝雄黃酒極易中毒。

有些市民認為,端午節喝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但市中心醫院內科主任葯師張軍說,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熱後經化學發應變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人飲用後會中毒。

他還提醒,若一定要用雄黃酒應節令,可噴在床下、牆邊等角落,以避毒蟲。

據<<武漢晚報>>

閱讀全文

與五月初五雄黃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