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們平時用哪款料酒比較多王致和怎麼樣
我們浙江人用的料酒一般是指黃酒,就是那種普通的黃酒,前幾年我去專過廣州,發現那裡沒有屬人用黃酒當料酒的,一些小的超市居然也沒有黃酒賣。
走了好幾家超市都沒有,後來去了大潤發,才買的黃酒。
我不知道您是哪裡人,我建議您用普通黃酒當料酒試試,我們浙江人都用這個,料酒一般在做葷菜的時候用,比如紅燒肉,炒肉片,燉牛肉等等,做葷菜的時候加入適量的黃酒,能夠有效去腥味,提鮮,能夠使肉質吃起來更加嫩,但是炒蔬菜的時候不加料酒,影響口感。黃酒是中國一種非常古老的酒,有幾千年歷史了,是用九曲發酵方法製作的,我們浙江這邊的黃酒一般是用糯米發酵製作而成的,健康,也有營養,酒精度不高,大約14-20度。
我推薦你試試紹興黃酒吧,做葷菜,燉肉的時候加入一點點紹興黃酒,特別香。
❷ 有內涵的黃酒,釀出多少中國好段子
在漫長的歲月里,你所聽到的關於酒的段子,十有八九都是黃酒。
劉邦與項羽的「鴻門宴」,竹林七賢縱酒「澆心中塊壘」,王羲之上巳日「曲水流觴」,寫下《蘭亭序》,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中國人世代的桌席上,哪能少得了黃酒的出席?
1.哪裡有黃酒,哪裡就有段子手
《金瓶梅》里西門大官人的妻妾們聚在一起吃螃蟹,潘金蓮要喝金華酒;《紅樓夢》里蟹宴時,賈府上上下下都少不了紹興酒和惠泉酒。
旗人老舍與王統照、吳伯蕭、台靜農等人聚在青島的小酒館「茂榮豐」,一邊拆海蟹,一邊飲燙燙的苦老酒——即墨老酒,時不時,老舍還要唱上幾段京劇助興。
金華酒、紹興酒、惠泉酒、即墨老酒,這些酒雖然名稱、產地不同,但都屬於黃酒。
黃酒溫柔,總會令人聯想到江南風物,就著一碟茴香豆、一碟鹽煮筍、十隻油豆腐的紹興女兒紅,回味里,時間都變了顏色;《海上花》里,梁朝偉演的王蓮生等一幹人,在上海長三公寓里,劃拳、聽曲兒,嚷嚷著「吃老酒,吃老酒」,吳語呢噥,婉轉嫵媚。
王安憶也說,黃酒的水土習性比白酒更加尖銳和突出,它和地理、歷史、生活習俗,甚至宗教信仰都有關系。
「江南一帶人,特別受用黃酒,與這水土之酒性合得很,真是醉不了的……而在江南,黃酒卻是婦孺皆宜,滋養性質的。」
所以,很多人把黃酒歸為南酒,也就有了「南黃北白」的說法。但其實,黃酒才是與葡萄酒、啤酒並稱的世界三大古酒。有酒以來,直至民國時期,無論南北,上流社會宴請都要開一壇好黃酒。
到底什麼是黃酒呢?按照國家的標准說法,黃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麥等為主要原料,以酒葯、麥曲為糖化發酵劑進行的雙邊發酵。釀制過程包括蒸煮、加曲、糖化、發酵、壓榨、過濾、煎酒、貯存、勾兌等。
2.黃酒,驕傲的登場
黃酒的歷史源遠流長,隨便一追溯,便穿越到了幾千年前。
傳說,釀酒術是新石器時代末期,由一位出身「貴族」的狄女士發明的。考古發現更為驚人,距今7000年的磁山文化、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就用穀物釀酒了;殷商時期,人們還會用穀物製作曲葯。
《詩經》里說:「瑟彼玉瓚,黃流在中。」黃流,是一種用黑黍和鬱金香草釀造的酒,大概就是黃酒的源頭。不過,這種酒與今天的黃酒估計是兩種味道。
從漢朝開始,黃酒的釀造術便有如神助一般飛速發展。宋朝,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黃酒家族企業,成為皇室趙家的重要納稅人。有人記錄了一百多種黃酒的名字,香泉、天醇、瑤池、杭州竹葉青、碧香、蘇州木蘭堂、白雲泉、果州香桂、銀液、廣州十八仙、登州朝霞……甚是迷人。
明清時期,紹興黃酒異軍突起,成為黃酒界的「阿里巴巴」,鑒湖沿岸遍布大小酒作坊。這得益於釀酒的原料,南方糯米製成的黃酒味道優於北方的黍米所制。
早在漢代,皇家就按照原料不同把酒分為三等,其中稻米為上,稷米與粟米則是下等。漸漸地,黃酒的釀造中心挪至南方,北方人意識到釀造黃酒上原材料的不足,從而專攻高粱燒酒。
目前,黃酒產地集中在江浙滬,包括浙派的紹興黃酒、寧波阿拉老酒,蘇派的蘇州桃源黃酒、無錫惠泉黃酒,海派的和酒、石庫門等。
此外,還有閩派的福建老酒、龍岩沉缸酒——代表南方的紅曲稻米黃酒;味道偏甜的江蘇派丹陽封缸酒、九江封缸酒;最為獨特的是北派黃酒——山東即墨老酒,在一眾南派黃酒中別有風味。
即墨現今隸屬青島,就在嶗山邊上,即墨人用黍米、陳伏麥曲、嶗山礦泉水釀造的即墨老酒,幾乎成為北派黃酒的「唯一」代表。清末民初,即墨城內老酒作坊已有五百多家,直到上世紀70年代,祖母一輩還有「每天一盅熱老酒」的習慣,據說極為滋補。
即墨老酒的獨到之處,除了黍米為原料,還有 「煪糜」這道工序——將大黃米煮透後,邊加溫邊用鍋鏟攪拌,糜焦而不糊,「煪」到大黃米呈棕紅色時出鍋。所以,即墨老酒即使不加焦糖色,也能色澤深沉掛壁,並且帶一股天然焦香,入口後似有苦味,又瞬間消失,因此又被稱作「苦露」或者「苦老酒」。著名作家台靜農去台灣之後,最懷念的便是這口濃黑的老苦酒。
3.紹興人都喝不到紹興黃酒?!
黃酒中的佼佼者便是紹興黃酒。
清代老饕袁枚把紹興酒比作「名士」:「紹興酒如清官廉吏,不參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長留人間,閱盡世故而其質愈厚。」賈寶玉過生日時,在怡紅院開夜宴,特地托平兒抬來一壇紹興好酒。
而紹興黃酒中最有名的又是女兒紅,傳說是當地人家女兒出生,將釀酒儲藏在花雕酒壇里,埋入地下,直到十八年後女兒出嫁才打開宴客。雖然周作人回憶說這種風俗早已消失。但是,當地人的確會預備家釀。
有趣的是, 據珍妃、瑾妃的堂侄孫、清末世家子弟唐魯孫斷言:
「在紹興一帶,倒不一定能喝到好紹興酒,這就是所謂出處不如聚處啦。」
據唐魯孫分析,紹酒在產地做酒胚子的時候,就分成京庄和廣庄,京庄銷北平,廣庄銷廣州,兩處一富一貴,卻又路途遙遠,因此選的紹興酒都是精工特製,不容易變質的酒中極品。他還回憶,早年的仕宦人家,只要是嗜好杯中物,家裡都會存著幾壇子佳釀,家裡來了知己酒友才捨得開壇,一頓喝凈。
4.酒的江湖|豪傑霸天下
紹興酒目前分為四種類型。
一種是元紅,即狀元紅,是紹興黃酒的大宗產品,因為酒壇外壁刷成朱紅色而得名。此酒發酵完全,糖分少,酒液橙黃透明,味爽微苦,屬於干型黃酒,最受嗜酒者的歡迎。
一種是加飯酒,原料配比中水減少,飯增加,醪液濃度大,色如琥珀,特別醇厚,俗稱「肉子厚」,是半干型黃酒。
相比下來,第三種善釀和第四種香雪這兩種新品種就比較小眾了。
善釀由清代沈永和釀坊首創,靈感來自釀制醬油,以元紅代水來釀酒,深黃色,口味甜美,酒精度反而低,是半甜型黃酒。
而香雪是1912年新創,用糟燒代替水,用淋飯法釀制而成,只用白色酒葯,所以色白如雪,芳香濃甜。
竹葉青,也是紹興黃酒的一種,以元紅或者加飯酒作酒基,配入高度糟燒浸泡當年採摘的嫩綠竹葉津出的酒液做色素,淺黃泛綠,鮮爽醇冽,別有風味。唐魯孫大贊杭州西湖碧梧軒的竹葉青,「入口醇郁」,如同酒仙李白「濯魄水壺」的感受。
此外,紹興人還釀出其他別致的黃酒,如鯽魚酒、桂花酒、福桔酒等,將物料放入壇中,沖入元紅,待到泥封後溶化在酒液中,便能逸出各種風味。
5.鑒湖水丨詩文深處釀佳酒
水是酒的「血液」,是釀酒中最重要的因素。好酒產地必臨好水,紹興黃酒之所以好,全依仗當地的鑒湖水。
鑒湖其實是東漢時期修築的一個人工湖,面積達206平方公里,分布在山陰、會稽兩縣,鑒湖南面便是會稽山,山上若耶、蘭亭等36條大小溪流注入,水清如鏡,在六朝時代,深受謝安、王羲之、王獻之等名士的寵愛。但是從明清以來,紹興鑒湖逐步被漁鄉分割,再不見廣闊湖面,直至今日,仍在萎縮中,幸好水質仍可信賴。
鑒湖水最宜釀酒。1981年到1983年,紹興市環境科學研究所等9個單位曾對鑒湖水做過一次深入調查,發現鑒湖水源地區的地質重金屬含量少,適量的礦物質讓水體硬度適中,清潔甘洌。湖區的泥煤層具有吸附污染物的強能力,因此鑒湖水自凈能力強,常新常清。
上海、蘇州、無錫等地曾設立紹興酒坊的分坊,選用優質糯米,沿用傳統古法,但釀出的味道始終有差。
傳統手工紹興黃酒的釀造最講究時令物候,依據自然流轉一步步展開,絲毫不差。
鑒湖水的最佳季節是10月至翌年5月之間,因此紹興黃酒的傳統釀造講究「一冬一釀」——立冬投料,開始浸米發酵,經過陶缸前發酵後,再存放到露天,讓黃酒在三個月漫長的冬天中,慢慢地完成後發酵,次年立春壓榨出酒。
進入夏天,釀酒師傅開始為下一釀季的冬釀做好准備——農歷七月培育酒葯,八月踏制麥曲,九月製作酒釀,然後又是一次冬釀春榨的輪回。
在三伏天的時候,採集本地的辣蓼草曬干,混合糙米粉,通過手工方法製造成酒葯;秋天桂花盛開時,用小麥製造出麥曲,又叫桂花曲;然後在冬天製造酒母。所以,這冬釀的手工紹興酒真是自然的魂魄。
黃酒要燙燙的喝,38攝氏度時風味最好,氣味中的揮發香脂緩緩逸出,芳香撲鼻。大姨媽來的日子裡,倒是可以加點姜絲、紅糖,也是古法;但不要加話梅,那可是台灣人的喝法。加飯酒配大閘蟹是最妥貼的,不過更講究的老饕會將元紅與陳年加飯搭配。
也可以繼承金聖嘆的遺志,就著炸花生米和五香豆腐乾下酒;或者像潘金蓮那樣,配上用鮮水紅菱、白白凈凈的荸薺、鮮藕。此外,糟蚶、醉蟹,炒螺獅甚至是松子、杏仁都是佐酒好物。
不過,我最想試試的,還是魯迅最愛的下酒菜——白米飯上的一條糟青魚干。
參考文獻:毛照顯《中國黃酒》,紹興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紹興酒文化》,楊國軍《紹興黃酒釀制技藝》,唐魯孫《中國吃》,王安憶著《酒徒》,(清)袁枚《隨園食單》,葛培嶺注譯評《詩經》,鍾叔河《周作人散文全集》,口述/周景良、整理/王愷《昔日的酒世界》。
❸ 廣州哪裡有紹興黃酒可以批發和帶零售的需要能送客戶的那種
廣州增城新塘107國道通達加油站附近那邊有一家,叫百越君紹興黃酒專賣,種類比較內齊全,古越容龍山、會稽山、塔牌、女兒紅、唐宋、咸亨這幾個牌子都有,廣州目前喝黃酒的人還不多,很多超市商場黃酒少的可憐,特別是一些知名優質品牌的黃酒,喝黃酒好處多多啊,呵呵。。。
❹ 中國排名前五名的企業分別是那幾個
1 國家電網公司
2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3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4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❺ 中國有幾大名酒
中國十大名酒(白酒)排行榜 2012
一、茅台酒
茅台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公元前135年漢武帝「甘美之」的褒獎到1704年後清代大儒鄭珍「酒冠黔人國」的贊譽,從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到1996年榮獲紀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二、五糧液
五糧液酒歷次蟬聯「國家名酒」金獎,九一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馳名商標」;繼1915年獲巴拿馬獎八十年之後,1995年又獲巴拿馬國際貿易博覽會酒類唯一金獎。至此,五糧液酒共獲國際金獎三十二枚。
三、西鳳酒
西鳳酒產於陝西省鳳翔縣柳林鎮西鳳酒廠。西鳳酒屬其它香型(鳳型)。曾四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四、雙溝大麴
產於江蘇省泗洪縣雙溝鎮。1984年的第四次全國評酒會後,該酒以「色清透明,香氣濃郁,風味協調,尾凈余長」的濃香型典型風格連續兩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五、洋河大麴
洋河大麴是江蘇省泗陽縣的洋河酒廠所產,曾被列為中國的八大名酒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甜、綿、軟、凈、香」是洋河大麴的特色。現洋河大麴的主要品種有洋河大麴(55度)、低度洋河大麴(38度)、洋河敦煌大麴和洋河敦煌普曲四個品種 。
六、古井貢酒
該酒產於安徽省亳縣古井酒廠。魏王曹操在東漢末年曾向漢獻帝上表獻過該縣已故縣令家傳的「九釀春酒法」。據當地史志記載,該地釀酒取用的水,來自南北朝時遺存的一口古井,明代萬曆年間,當地的美酒又曾貢獻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貢酒」一美稱。古井貢酒屬於濃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純如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特點。
七、劍南春
產於四川省綿竹縣。其前身當推唐代名酒劍南燒春。唐憲宗後期李肇在《唐國史補》中,就將劍南之燒春列入當時天下的十三種名酒之中。現今酒廠建於1951年4月。劍南春酒問世後,質量不斷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上,首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八、瀘州老窖特曲酒
瀘州老窖特曲於1952年被國家確定為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瀘州老窖窖池於199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我國白酒行業唯一的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譽為"國寶窖池"。瀘州老窖國寶酒是經國寶窖池精心釀制而成,是當今最好的濃香型白酒
九、汾酒
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甲等金質大獎章,連續五屆被評為國家名酒。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以其清香、純正的獨特風格著稱於世。其酒典型風格是入口綿、落口甜、飲後余香,適量飲用能驅風寒、消積滯、促進血液循環。酒度38度、48度、53度。注冊商標:杏花村、古井亭、長城、汾字牌。
十、董酒
董酒產於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釀酒作坊釀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為「董酒」。1957年建立遵義董酒廠,1963年第一被評為國家名酒,1979年後都被評為國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於濃香型,也不同於醬香型,而屬於其它香型。該酒的生產方法獨特,將大麴酒和小曲酒的生產工藝融合在一起。
❻ 浙江紹興白切雞的正宗做法
浙江紹興白切雞的正宗做法?浙江紹興的白切雞,其實大體的工藝跟其它的白斬雞基本是一樣的,這里的區別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挑選雞很重要,第二個就火候和調料,其實我們過去經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都是這個道理,工藝是一方面,材料和火候才是高級廚子跟普通廚子的區別,我們都知道切菜和切肉都是有講究的,不同的切法,食物的口感也不一樣,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有體會,所以白切雞的刀工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些都屬於通用技術。
切的時候要講究,刀要快,切得完整,而且最好要讓每一塊都能有肉、有骨、帶皮,而且吃之前擺在一起的時候還是一隻完整的雞,所以盤子也要講究,要足夠大,大家吃的時候可以目標明確,想吃哪裡就拿哪裡,而且每一塊都能吃全,不會有口感單一的情況,所以廚子非常重要。
當然,這樣的美味,一定要配上一點紹興黃酒,也不要太貴的那種,就是普通陳釀就可以,用姜絲煮熱了喝。
❼ 大哥,能把窯雞的細致配方說一下嗎真的特別感謝,我上次去過一次廣州,特別喜歡吃這種雞
我想大哥,不會把這個秘方仔細的告訴你的,這是人家的秘制,武器。
❽ 古越龍山花雕酒好不好,古越龍山花雕酒怎麼喝
◆一瓶茅台酒多少錢看15年茅台貴賓酒為3060元,一斤裝,如果以半兩的杯子來盛,也就20杯;÷20,每杯等於153元。不便宜。
◆如果是飯店餐桌上普通的大眾類白酒,就算100元吧,倒20杯,每杯相當於5元,不貴。
◆如果是二鍋頭呢看最普通的紅星二鍋頭一瓶也就8元,8÷20,每杯僅為4毛錢。
以上三種情況中,相信第一種與我們大多數人無緣。
第二種情況倒是常見,花5塊錢,一杯酒就可以回到從前。
至於第三種情況,說實在的,對於好飲的人來說,我相信大部分人(特別是北方人)都喝過紅星二鍋頭。嗜酒如命的人,向來逗嗜地得都很便宜。
用這樣的一杯酒回到從前,只需要破費4毛錢。
可悲吧看我們曾經無數次地用區區幾塊錢、甚至幾毛錢,就很便宜地(說難聽點是逗很賤地)毀滅了自己!
當然,我並不是財迷,我也知道健康、幸福是不能用價格來計算的。
但是,我們毀滅自己卻有價格,並且相當便宜!
買酒時看到GB/T10871你就要小心一些了,一定要注意,標准醬香型白酒的國標是GB/T26760,二者是有區別的。
如何鑒別酒的好壞
要想鑒別酒的好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一下如何做裸體酒。裸體酒就是給酒點一把火,把它的酒精燒光,把酒的衣服給扒下來,這個時候剩下的酒就叫裸體酒,這是一種酸酯分離的手法。純糧釀造的酒做裸體酒之前是清澈透明的,做成裸體酒之後會變得很渾濁,入口細細品味會有糧食發酵的酸味,酸味之後會有一點淡淡的甜味,甜味之後又會有一點淡淡的酒糟味,舌根上還會帶有一點淡淡的苦味。如果入口是像小便一樣騷澀的味道,那它裡面一定加了食用酒精——不管是薯干酒精、糖蜜酒精還是玉米酒精,它們都有這個特徵。
白酒塑化劑真相:是逗必需品地,並非神馬塑料管子
最近,由湘西酒鬼酒被媒體送檢檢出塑化劑導致的中國白酒信任危機愈演愈烈,十幾天來,整個在中國股市上白酒板塊蒸發掉上千億市值。在香港,自稱是茅台投資者的網民逗水晶皇地購買茅台後送檢,結果顯示,號稱中國最好的白酒的茅台,似乎也難逃塑化劑的魔咒。逗水晶皇地的這次送檢,由於購買和送檢過程未經第三方見證,且僅送檢了一家檢驗機構,所得出的茅台的塑化劑數據是否可信還有爭議,但仍導致白酒行業的極大震撼。12月12日,在貴州茅台有限公司在貴陽的記者會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馬勇為茅台辯解稱,即便是按逗水晶皇地所送檢的,DHP檢出值3.3的結果,按照歐盟相關標准每日每公斤體重50微克的耐受量折算,每人每天喝兩斤茅台酒,仍符合歐盟食品安全標准給出的人體耐受量的限值。但問題是,本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化工制劑,為何出現在釀造白酒中看但廣州的新聞周報《時代周報》昨天刊發的報道稱,塑化劑的使用,在中國白酒,尤其是目前市場主流的勾兌白酒中非常普遍。塑化劑事件曝光後,雖然各大白酒廠家對外界宣布,所以有塑化劑產生,是因為在釀制及運輸過程中,由輸送管道和裝酒容器為塑料製品而致,並稱已在全面整改,而茅台之前也對媒體表示,已經基本杜絕了生產過程中塑料製品的使用。據該報道,在中國當前的釀酒行業中,凡是以勾兌為主的酒業,基本都有塑化劑的產生。而中國多數白酒含有塑化劑,最主要的原因是—勾兌。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為節約糧食,推動釀酒工業發展,新工藝的勾兌白酒被提上前台。這就是後來中國白酒勾兌的開端。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白酒,以川、貴為原酒輸出大省。除此之外,任何品牌的所謂名酒,基本上以上述兩省的逗原酒地進行二次勾兌。勾兌酒(包括眾多所謂逗名牌地)在勾兌過程中,除了用逗酒頭地(原酒),還要用到一種神奇的逗食品添加劑地,如果不用這種逗食品添加劑地,制出來的白酒口感就會差很多。大量白酒生產廠家無一例外地全部使用這種逗食品添加劑地,造成白酒塑化劑嚴重超標。根據該報調查,市場上可以購買到這類的勾兌添加劑。勾兌白酒大量使用和添加塑化劑,主要的作用是防止出現液體分層。眾所周知,酒精溶於純水,但食用酒精不是純酒精,勾兌過程中必須要加香精等眾多添加劑,故採用勾兌工藝的酒水如果不添加塑化劑,長時間放置會造成上半部分喝著是水味,下半部分喝著是酒精加香精味。此外,塑化劑還可以增加濃稠感,也就是白酒行業中常說的掛杯。此外,很多廠家對外宣傳自己的高檔白酒是所謂年份酒這個噱頭,因為年份越久價格越高。關鍵是,眾多酒廠根本沒那麼多窖藏,消費者判斷年份長短的唯一依據,是色澤和黏稠度。這就給生產廠家提供一個機會—靠塑化劑來增加酒的黏稠度,標注年份越久的添加得越多。塑化劑是塑料工業的傳統叫法,在塑料工業中,這類酯類有助於改善塑料的理化性質,如韌性等,所以新的塑料製品聞起來往往有很濃烈、很特殊的香氣。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唐敏告訴該報記者,現代人追求享樂,白酒里原有的醇香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香味無限的追求,而大部分有機化學反應過程極為緩慢。中國古人並不知道逗窖地與逗香地之間的關系,把逗香地的來源歸功於逗窖地,因逗窖地而逗香地,而不知道是因為釀制白酒里的雜質,如:有機酸,跟醇結合構成酯,而所謂的逗窖香地就是酯香味,所以才有了把白酒分為逗窖香地、逗窖藏地等概念。唐敏說,現在的白酒生產廠商很懂化學,不再用逗窖藏地辦法提升香味。為了獲取最大限度的經濟回報,最多快好省的辦法就是:酒精或原酒+水+酯。這個逗酯地其實就是塑化劑。有的地方還把逗酯地取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陳化劑。唐敏還表示,除了個別有大量酒窖能藏酒的廠家,其餘所謂逗10年陳釀地、逗5年陳釀地,基本都是用食用酒精+水+酯來勾兌。國內最早推出逗年份酒地的是白酒業老大貴州茅台。茅台公司先後推出了15年、30年和50年,後來又增加了80年逗年份酒地,而繼茅台推出所謂逗年份酒地後,各家白酒上市公司都跟風效仿,依次推出了五花八門、眼花繚亂的逗年份酒地。該報稱,年份酒純屬玩的一個噱頭,因為從生產流程上就能清楚看到,只有茅台或許能有點幾十年前的存酒,具體有多少不得而知。但在30年前,即上世紀80年代初,茅台酒產量只有200噸,其他品牌的年份酒哪裡來的就不言而喻,哪來那麼多的逗年份酒地看許多品牌的年份酒,如實在一點,是加了幾滴確實是三十年前窖存酒,只是幾滴而已。不實在的,就是剛從包裝車間出來的成品,裝在精美的禮品盒子中,和平時的普通酒沒任何區別,但只要加上逗年代地二字,身價馬上就是幾萬到幾十萬。茅台酒設計師、高級工藝設計師馬熊的說法,價格不菲的茅台年份酒根本就不上市,從廠里出來,直接被有頭有臉的部門或人物從廠內提走,每瓶年份茅台至少5萬元,年代越久遠,價格越高,30到50萬屬常態。購買者,從公款到個人都有,但以公款為多。酒鬼酒塑化劑超標一曝光,行業潛規則整個暴露,該報斷言,塑化劑就是中國白酒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
❾ 中國八大名酒是指那幾種酒呢
中國八大名酒
--------------------------------------------------------------------------------
茅台酒 尊為中國國酒,以獨特的色、香、味為世人稱頌。以清亮透明、醇香回甜而名甲天下。 茅台酒一般52~54度,產於貴州省仁還縣茅台鎮,因產地而得名。該廠位於赤水河畔,有270餘年的歷史。相傳公元1704年,有一賈姓山西鹽商從山西汾陽杏花村請釀酒大師在茅台鎮釀制山西汾酒。但依古老的汾酒製法。高粱作料,小麥制曲,赤水河之水作引,釀的醇香美酒風味卻與汾酒不同,故稱「華茅」。即杏花茅台。1873年設立的榮和酒坊,後為貴州財閥賴永初所有,是為「賴茅」。
汾酒 該酒產於山西省汾陽縣杏花村,是我國名酒的鼻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我國最負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著十分親近的血緣。汾酒的原料,用產於汾陽一帶晉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甘露如醇的「古井佳泉水」,與傳統的釀造工藝。使汾酒清亮透明,氣味芳香,入口綿綿,落口甘甜,回味生津的特色,一直被推崇為「甘泉佳釀」和「液體寶石」。汾酒釀造有一套獨特的工藝,「人必得其精,糧必得其實,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潔,缸必得其濕,火必得其緩。」形成了獨特的品質風味。雖為60度高度酒,卻無強烈刺激的感覺,有色、香、味「三絕」的美稱,為我國清香型酒的典範。
瀘州老窖
特曲 產於四川瀘州,明末清初以「溫永盛」和「天成生」兩家酒廠最為著名。「溫永盛」創於清雍正七年,最老的窖已有370多年的歷史,築窖時對泥質要求必須粘性好,磷、氮豐富的肥沃土壤,適宜細菌的繁殖。窖愈老,菌越多,採用老窖發酵續槽配料因之酒香很濃。瀘州老窖特曲具有「濃香、醇和、味甜、回味長」的特色,飲後蘋果回香,心神愉快。已成為濃香型白酒的典型。分為60度和55度兩種。喝時無辛辣感,只覺回腸轉氣、香沁肌骨。
五糧液 產於四川宜賓市五糧液酒廠,因以五種糧食(高糧、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為原料而得名。水取自泯江江心,質地純凈,發酵劑用純小麥制的「包包曲」,香氣獨特。五糧液酒液清澈透明,開瓶時噴香突起,濃郁撲鼻。飲後余香不盡,屬濃香型酒。柔和甘美,酒味醇厚。香醇甜凈。風格獨特。
洋河大麴 現產於江蘇省泗洋縣洋河鎮洋河酒廠。清初已聞名於世。 「聞香下馬,知味停車;酒味沖天,飛鳥聞香化鳳;糟粕入水,游魚得味成龍;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洋河大麴酒度分64度和62度和55度。酒液無色透明,醇香濃郁,餘味爽凈,回味悠長,是濃香型大麴酒,有「色、香、鮮、濃、醇」的獨特風格。
劍南春 現產於四川省綿竹縣酒廠,是我國有悠久歷史的名酒之一。唐代以「春」命酒,綿竹是當年劍南道上一大縣,由此得名。相傳唐代李白曾在綿竹「解貂續酒」,有「士解金貂,價重洛陽」的佳話。以高糧、大米、糯米、玉米、小麥五種穀物為原料,經精心釀制而成,屬濃香型。酒度有62度和52度兩種。特點為芳香濃郁,醇和回甜,清洌凈爽,余香悠長。
古井貢酒 產於安徽亳縣古井貢酒廠。廠內一口古井已有1400年歷史。當地多鹽鹼,水味苦澀。獨此井之水清澈甜美,用以釀酒,酒香濃郁,甘美醇和,該井被稱為「天下名井」。自明萬曆年間就為進貢之酒。古井貢酒酒液清澈透明,香如幽蘭,粘綢掛杯,余香悠長。屬濃香型酒。其酒度為60~62度。
董酒 產於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酒度60度,因廠址座落在北郊董公寺而得名。董酒是我國白酒中釀造工藝最為特殊的一種酒品。它採用優質粘高糧為原料,以「水口寺」地下泉水為釀造用水,小曲、小窖製取酒醅,大麴、大窖製取香醅,酒醅香醅串燒而成。風格即有大麴酒的濃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綿、醇和、回甜,還有淡雅舒適的葯香和爽口的微酸。
❿ 廣州哪裡有黃酒賣
黃酒的話要數紹興黃酒最好了,廣州新塘鎮東方名都小區對面有一家百越君紹興黃酒專賣,塔牌、唐宋等這幾個牌子都有,當然大一點的超市也有,可能品牌及種類比較少,特別是中高檔的花雕酒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