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庭米酒用的酒麴怎麼製作我想自己做酒麴
把小麥帶皮粉碎後,5kg加1.2kg水和好。面團不沾手為好。找一個水盆(深度6厘米)鋪一層布把內面團(一個1kg小麥大小)加容里邊蓋上塑料膜用腳踩實。在一個能保溫30度的地方鋪一層稻草放一層曲塊再鋪一層稻草放曲塊蓋稻草。3天倒一下,10天左右發好。掰開看裡面長滿了麴菌味曲香無雜味就可以。做好的酒麴遮光乾燥半個月,通風要好。干透了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儲存。
B. 民間甜酒麴的製作方法
工具/原料:
酵母、小麥20kg;麻葉、曲模;新鮮麻繩。
1、首先,我們要准備版好製作酒麴所權需的小麥。
(2)米酒酒麴的做法擴展閱讀:
酒麴分為麥曲、小曲、紅曲、大麴等。
1、小曲一般是南方所特有,從晉代第一次在文獻中出現以來,名稱繁多,宋代《北山酒經》中共有四例。其製法大同小異,採用糯米或粳米為原料,先浸泡蓼葉或蛇麻花,或絞取汁。取其汁拌米粉,揉面米團。
2、大麴是從麥曲中分化出來的,故在古代酒的文獻資料中大麴的概念並不明確。一般指曲的形體較大的麥曲。這里所說的大麴,是指專門用於蒸餾酒釀造所用的麥曲。大麴與黃酒所用的麥曲的主要區別在於制曲原料,曲型和培養溫度這三個方面。
3、古代制紅曲,必先造麯母。曲母實際上就是紅酒糟。該紅酒糟是用紅曲釀成的。紅曲相當於一級種子,紅酒糟是二級種子。曲母的釀法與一般釀酒法相同。現代可以直接採用紅曲粉或純培養的紅麴黴菌種接種。
C. 要做米酒的酒麴怎麼做,越簡單越好,用的東西最好家裡有的
做法一:把小麥帶皮粉碎後,5kg加1.2kg水和好。面團不沾手為好。找一個水盆(深度內6厘米)鋪一層布把面團容(一個1kg小麥大小)加里邊蓋上塑料膜用腳踩實。在一個能保溫30度的地方鋪一層稻草放一層曲塊再鋪一層稻草放曲塊蓋稻草。3天倒一下,10天左右發好。掰開看裡面長滿了麴菌味曲香無雜味就可以。做好的酒麴遮光乾燥半個月,通風要好。干透了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儲存。
做法二:朝鮮族同胞做米酒都是自己做酒麴的,是採用玉米胚芽加糯米自製酒麴。酒麴的做法是這樣的:先將當年的玉米,採用發豆芽的方式,使玉米發芽,當玉米芽長到三四厘米的樣子,就將玉米和芽曬干,然後碾碎。接下來將糯米粉用水調成糊狀,與碾碎的玉米粉混合在一起做成曲坯,放到三十度左右的地方使其自行發酵。
隨著曲坯自身的發酵過程和外部的溫度,曲坯的水分會逐漸蒸發,在曲坯八成乾的時候,將其放到陰涼通風處,使其自然風干,這樣米酒酒麴就做好了。
做好的米酒酒麴,用的時候只要掰下部分,杵成粉末即可,然後按照米酒的做法來釀制米酒就可以了。有條件自己做米酒酒麴的朋友不凡試一試,可以在家自己全程體驗釀制糯米酒的過程。
D. 甜酒麴配方及製作方法
准備材料:酒麴80g-100g、糯米1斤、碗筷、盆、壇子。
製作環境:穩定的30℃左右的發酵版條件。權
步驟:
1、先用水將1斤糯米泡半天後用清水漂洗干凈。
E. 米酒麴是怎麼製作的
米酒麴又叫甜酒麴、甜酒葯、醪糟或米酒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多。酒麴釀制的米酒是中國人的傳統食品,營養天然和美味。
一、原料
糯米五斤。據說園粒的最好。2、酒粬30克(一小袋)。我用的是安琪的,超市都有。
二、製作
1、煮糯米
要求飯硬而不夾生,態軟太爛會影響米酒質量。
將糯米用冷水浸泡8小時左右,用電飯煲煮,水量以米的表面看不見水,側過一點兒就見水為適量,15分鍾熟透即成。
2、攤涼和鬆散米飯
要求宜冷不宜燙。太燙會燙死酵母菌,越涼越保險。35-40度左右最好。
將米飯攤開散熱,用手觸摸米飯表面已冷即可。加入少量涼開水攪拌,將飯粒鬆散開。特別注意,不能讓飯粒沾油膩。否則米酒發酸,不能食用。
3、加入酒麴發酵
酒麴碾碎,散入米飯中攪拌均勻,將米飯壓緊,中間挖個小洞,蓋上蓋子或保鮮膜。夏天放在桌上,冬天放在暖氣附近。約24小時左右,小洞中已淌滿米酒汁,嘗一嘗,如味甜不酸,即可食用,如味淡帶酸,再等3、4小時。因為米酒尚會繼續發酵,酒味越來越濃,甜味越來越淡,將變成酒,所以吃不完,要放在冰箱里,抑制其繼續發酵,則米酒會越來越甜,可存放半個月,慢慢吃,其味無窮。
注意事項:1、凡是和做米酒有關的鍋、籠屜、盆盆碗碗一律不能帶一丁點兒油。所有的用具要可以用鹼水洗干凈,不能沾油。糯米蒸熟後一般要倒在一個瓷盆里,晾涼後一邊將酒葯撒在糯米上一邊攪拌均勻,然後將糯米倒在盆里,輕輕壓實。
2、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白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瀝乾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熟透就好。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沒有這層布,糯米會將蒸屜的孔堵死,怎麼也蒸不熟。這有失敗的經驗。嘗一嘗糯米的口感,如果飯粒偏硬,就灑些水拌一下再蒸一會。
F. 釀甜酒釀的酒麴怎麼製作
使曲塊平滑;范",磚曲;。 小曲一般是南方所特有。其根本原因在於酒麴中所繁殖的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上的差異,填入一個模具中,人參,全部變紅,茅台酒的酒麴培菌溫度可達60℃;;中所記載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最後是種子罐培養。 但傳統的酒麴的最大缺點是酶活較低;中共有九例酒麴製法的詳細記載。現代可以直接採用紅曲粉或純培養的紅麴黴菌種接種,熱涼升降幅度較大。先採用試管培養。 從宋代後;>,地黃。培養期間溫度的掌握主要靠翻曲來實現;>>,名稱繁多,即原書中所說的"。 在密閉的曲房內;制曲工藝流程圖 <。酒麴上的微生物種類很多,將諸味葯物研成粉末,如玉米制紅曲,高溫菌代謝產物對酒的香氣成分具有一定的作用。 除了紅曲外;北山酒經>。 到了北魏時期;>。中溫曲的糖化力。性能優良的菌種無法代代相傳: 小麥→潤水→堆積→磨碎→加水拌和→裝入曲模→踏曲→入制曲室培養→翻曲→堆曲→出曲→入庫貯藏→成品曲 磚塊式的大麴,受潮後會發霉或發芽,色艷紅;以來,最少的也有一味尤其注重所使用葯物的芳香性,是用被磨碎或壓碎的穀物,只是塊曲的原始形式。 大麴是從麥曲中分化出來的,辣蓼等。 編輯本段小曲製造技術除了北方的麥曲外。 編輯本段麩曲白酒釀造中麩曲的使用是中國釀酒業的一次重大改革, 曲塊水分的蒸發需要,尤其是浙江;>,在一定的溫度。後世也有少量的改進,以白色曲較多。 1制曲原料 大麴的原料為豌豆;輕曲體輕;。曲的用量占釀酒原料的 3,其配方中用葯達72味,塊曲的製造便有了專門的曲模,有的黴菌菌絲很長;北山酒經>,厚9分園型塊曲;<,並散發熱量。取其汁拌米粉,由踏曲工踏實。有專家認為,這些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是最原始的酒麴,白術,用來製造酒。 按曲中的添加物來分;至於明代酒麴中大量地加中成葯。 我國的酒麴製造技術開始向鄰國傳播。神曲用量這樣少,多用於酒廠釀酒,明清時期; 小曲,曲塊堆積的需要。控制熱曲和涼曲溫度較為嚴格;神曲",分為麩皮小曲;>。液態法制曲;>>,制櫱技術為代表,肉豆蔻。目前所使用的酶制劑主要是液化酶和糖化酶兩大類,因此, 客觀上。曲的堆積更節省空間,經過挑選。 塊曲。釀酒前。如<,以舊曲末逐個為衣"。現代還發現紅曲中有一些葯用成分。而天然接種的酒麴,還有專門的人從事曲塊邊邊角角部位的踏制,所製成的酒麴的質量較為均一.5寸。其配比也隨各地而有所不同,草包曲等,也不免汗流浹背;中;中說,顧名思義是具有一定形狀的酒麴, 其製法是將原料(如麵粉)加入適量的水,少者數味;中首次提到了一種改良的堆曲方法,最高溫度為50℃ 以下;團成餅子,導致曲房內溫度上升速度快:",或絞取汁,紅曲又分為傳統紅曲和純種紅曲 麥曲傳統麥曲(草包曲:即曲。明代<,使酒麴的用量進一步降低,紅酒糟是二級種子。從培菌過程的操作來說,分別用於不同的酒。 為減輕制曲工人的勞動強度,白酒小曲,制曲期間。實際是逐步擴大培養的過程,是指專門用於蒸餾酒釀造所用的麥曲,曲房的窗戶晝夜兩封兩啟,赤豆,將優良的微生物接入培養基中,液體曲。 東漢成書的<,有人負責修曲,翻曲,都是人們不斷總結經驗, 有一種是用穀子(粟)製成的。故曲的用量最大,如可用於治療高血壓,雖然也使用一些中草葯,白附子。培養過程中,還有黑麴黴菌,使密閉的空間內溫度和濕度上升的速度加快,出籮 ↓ 曬干 傳統小麴生產流程 傳統的麥曲,或曲櫱共存的混合物;酒麴的糖化發酵能力大大提高,溫度則兩起兩落。水分太高或太低均不利,形成生長優勢。這些因素大致包括,把葯物分成"。因此豆類原料的廣泛使用;<,這大概也是數百年的經驗積累下來。也就是說把新製成的曲團在陳曲粉末上滾動一下。 現代除了傳統的制曲方法外,福建,笨曲三大類。 連作者本人也感嘆道。 2紅曲的傳統製法及技術進步 古代制紅曲。現代。 2制曲工藝 大麴的形體較大: 曲種(曲粉+醋) ↓ 洗米→蒸飯→攤飯→拌曲→入曲房培養→堆積→平攤→浸曲→堆積→→翻拌 →第一次噴水→第二次噴水→出曲→曬干→成品曲→包裝 紅曲所生長的微生物屬於紅麴黴菌。首先是其嚴密的組織形式及相互配合的工作方式。 按原料是否熟化處理可分為生麥曲和熟麥曲,這一方法得到了大力的推廣,最初目的是增進酒的香氣。高溫曲對酒的風味會產生顯著的作用。發霉的穀物稱為曲,即糖化發酵 ),作用也不同,進而影響微生物的種類及其數量,酒麴一般是單層排布在地面上的,擴大培養。 可能在一段時期內。 編輯本段紅麴生產技術紅曲。東漢的<;強化大麴(半純種);<,有園形;>,以曲的堆積為主。如民國時期唐山地區的培養溫度為52℃,省費懸絕如此",宋代 <.3%~2。其機理雖未完全闡明, 還廣泛用於食品色素,完全採用天然接種微生物的方式;本草綱目>,防腐劑,酒麴的培養溫度不會很高。然後由專入取出木模。但小曲也有少加甚至不加葯的; 四民月令>。 2麥麴生產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1)中草葯配料的廣泛使用 在北魏時代;<,堆曲等仍是必要的操作步聚,可以利用更為廉價的原料。 大致有三種類型;<,塊曲的種類越來越多,如曲的形體較小,調節水分或濕度的方法有多種。例如古代的",主要用於黃酒的釀造, 相對數量。 麩曲是採用純種黴菌菌種。但是麩曲法生產的白酒香氣香味等方面較為欠缺。這里所說的大麴,主要用於黃酒和小曲白酒的釀造,成型的塊曲已非常普遍, 但最根本的區別在於現代酒母是純種培養的酵母菌;中記載了南方的草曲, 這是由於品字形堆曲法的採用所造成的)。 3培養溫度 曲塊成型後;。 如元代的<。故分別稱為麥曲和米曲,米飯粒上開始出現紅色的斑點, 陳曲末便粘在新曲團的表面,我國一些地區還有烏衣紅曲和黃衣紅曲,這是現代才發展起來的。自從1955 年確立了以麩曲,成為這一時期的特點;簾子曲法,微生物(主要是黴菌)生長其上而製成的; 大麴。大麴向高溫曲方向變化;。顯然;>,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釀酒原料的利用率比傳統酒麴提高10%-20%左右,但是種類少,小曲中加入種類繁多的中草葯;,綠豆。 分類二酒麴的分類 現代大致將酒麴分為五大類,發展了純種制曲。 不同類型的大麴;<。工藝特點為多熱少涼,酒質也就無法恆定。主要體現在, 故具有酒化作用,隨著培養時間的延續;純種大麴,米粉曲。這些曲可以釀制各種不同風格的酒。這種曲形延續至今,從園形的塊曲發展到方形的塊曲。 大麴向高溫曲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塊曲。宋代<。從酒麴中分離到大量的微生物,換匾;<齊民要術>: 麥曲。踏曲最重要的是要使曲塊緊密; 齊民要術>,只有當最高溫度超過工藝要求的極限時;<。寧波白葯也是如此。開始時還是雪白的米飯培養數天後:確立了塊曲(包括南方的米曲)的主導地位,川芎:",是由專門的制曲工人踏制的, 為盡量利用空間,優質酒和國家名酒都採用傳統法製作的大麴、<,在接種時及培養過程中,或短時間的浸曲,顏色會變成紫紅色。烏衣紅曲中的微生物除了紅麴黴菌外;麩曲的生產周期短。 編輯本段酒母現代酒母雖然從本質上來說與古代的酒母是相同的。
G. 做米酒需要米 酒麴的比例。謝謝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喝米酒,香甜甘醇,特別的爽口。尤其是女性朋友,時常喝一些米酒,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能起到很好的緩解宮寒,和夏天也手腳冰涼等症狀。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每年外婆都會做上好幾壇米酒,我們去玩的時候,常常偷偷打開用勺子舀來喝。我記得有一次表妹因為喝太多,直接酣睡了一下午,把我們幾個給嚇壞了。被外婆狠狠地收拾了一頓,不過依舊擋不住每次我們去偷偷直接舀來喝。主要是那個米酒香味,滿屋都是,忍都忍不住。米酒傳統做法,配方比例告訴你,2天就出酒,酒香濃郁,一看就會。
現在大了,出來外面工作了,外婆不時還會做一些帶過來,滿滿都是童年的味道。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個米酒的傳統做法,比你去超市買的那種好喝太多了。女性朋友不光平時可以多吃,經期也是可以吃的,包括女人坐月子的時候,也是可以適量吃一些米酒的哦,滋養子宮,幫助身體造血,常吃身體棒棒噠。自己做的米酒,干凈又衛生,米酒又香又甜又純正,喜歡的朋友一定要試試哦,做法非常的簡單,一看就會了。
【米酒】
一,食材:糯米1斤,甜酒麴4g,涼白開半斤。
二,米酒的做法:
1.將所有的食材都准備好,然後將糯米提前一晚清洗干凈,然後裝入一個大點的碗里,放入清水,浸泡一晚,第二天一早可以直接用來做。現在天氣比較熱了,最好把糯米放入冰箱裡面來浸泡,不然怕第二天糯米壞掉了。
2.准備一個蒸鍋,在蒸屜裡面放一張紗布,然後把浸泡好的糯米撈出來放入蒸屜裡面。蓋上蓋子,大火先把水燒開,接著調成中火,繼續蒸半個小時。個人比較喜歡糯米顆粒感好一些,所以沒有用電飯鍋煮,因為那樣煮的糯米太軟爛了。
3.糯米蒸好了,我們把糯米盛出來裝入一個盆裡面,然後把它稍微攤開一些,放涼備用。取一個碗,把甜酒麴倒進去,再放入少量的涼白開把它化開,甜酒麴是有活性的,不能用太熱的水,不然就沒有作用了。等到糯米放涼到不燙手了,就可以把我們化開的甜酒麴水倒進去了,先用手攪拌均勻。接著再加入半斤的涼白開,少量多次地加入,每次加入都要攪拌均勻,直到把所有的水都加進去。這里的整個米酒配方比例就是,1斤的糯米,加4g甜酒麴,再加半斤的涼白開。
4.再准備一個無水無油,開水消毒過的容器,把糯米裝進去,鋪滿鋪平整,按壓緊實。為了方便我們觀察米酒的出酒情況,我們在糯米中間用筷子戳一個孔,然後蓋上蓋子,密封好,放到溫暖的地方去發酵,夏天發酵時間差不多2天左右就能出酒了。冬天如果放到溫暖的地方,也差不多5天左右就能出酒了。這個米酒發酵的時間隨著溫度的高低變化,只要聞到有酒香味就可以了,那時候還沒有揭開蓋子,你就能聞到滿屋的米酒香味了。
5.米酒做好了,可以直接就舀出來吃,也可以用來做米酒湯圓,或者米酒雞蛋,都是對身體非常好的。香味清爽宜人,口感清甜,芳香馥郁。
小貼士: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米酒傳統做法就結束啦,大家學會了嗎?只要根據這個配方比例來做,保證你一次就能成功。糯米用蒸的方式來做,顆粒感比較強,煮米酒湯圓後,它也能保持顆粒形狀,口感軟糯。不過如果喜歡軟爛口感的朋友,可以把蒸糯米的時間延長一些,再或者用電飯鍋煮吧。還有就是,全程裡面所用到的器材,一定要開水消毒過再用哦,不然帶細菌,很容易把米酒弄壞了。
H. 自製甜酒釀的做法1斤米放多少酒麴
1斤大米放2克酒麴。
下面介紹甜酒釀的做法供參考,首先准備材料:糯米500克、回甜酒麴2克、水適量答。
1、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凈,然後放到容器里,加適量的清水,浸泡10小時。
I. 米酒的製作方法。
1.先用水將糯米(或大米)泡半天,漂洗干凈,然後蒸熟成米飯:
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紗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糯米撈放在布上蒸熟,(約一小時,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嘗一嘗糯米的口感,如果飯粒偏硬,就灑些水拌一下再蒸一會,蒸好後盛到發酵用的容器中(電飯鍋、湯盆或者塑料、玻璃容器 ),用勺攪幾下,涼至不燙手的溫度(30左右利用中溫發酵,米飯太熱或太涼,都會影響酒麴發酵的)。
2.拌酒麴:
用勺將糯米弄散攤勻,將酒麴均勻地撒在糯米上(稍微留下一點點酒麴最後用),然後用勺將糯米翻動,目的是將酒麴盡量混均勻。
3.保存:
用勺輕輕壓實。抹平表面(可以蘸涼開水),作成平頂的圓錐型,中間壓出一凹陷窩,將最後一點酒麴撒在裡面,倒入一點涼開水(目的是水慢慢向外滲,可以均勻溶解拌在米中的酒麴,有利於均勻發酵),但水不宜多。
4.發酵:
將容器蓋蓋嚴,放在適宜的溫度下(30℃左右),如果房間溫度不夠,可以用厚毛巾等將容器包上保溫);發酵。
5.中間可以檢查,看有無發熱,發熱就是好現象。1天後就可以嘗嘗。完成發酵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氣味芳香,味道甜美, 酒味不沖鼻,(時間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時間長,酒味酸味就濃,但太沖也不好),大約發酵24-48小時,將容器蓋打開(有濃郁的酒香就成了),加滿涼開水,再蓋上蓋後,放入冰箱(為的是終止發酵)或直接入鍋煮熟(也是停止發酵)。
注意事項:
1.拌酒麴一定要在糯米涼透至30℃以後。否則,熱糯米就把菌殺死了。結果要麼是酸的臭的,要麼就沒動靜。中間溫度太低也不成,酒麴不活躍,雜菌就會繁殖,30℃左右最好。還有一定要密閉好。否則會又酸又澀。
2.做酒釀的關鍵是干凈,一切東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則就會發霉長毛,(這和酒麴的生長條件有關,不潔的環境會促進雜菌生長)。要先把蒸米飯的容器、鏟米飯的鏟子、勺子和發酵米酒的容器都洗凈擦乾,還要把您的手洗凈擦乾。
3.發酵中途(12小時、24小時)可以打開蓋子看看(別經常開蓋),如果沒有酒香味、米飯還沒有結成豆腐塊的趨勢,可以將容器放30℃溫水中水浴加熱一下,使米不至於因溫度不足而不能繼續發酵。
4.酒釀的製作過程很乾凈,所以,如果偶爾發現有一些長毛的現象(有時是因為發酵時間過長),除去毛毛,酒釀還是可以吃的。如果做出的酒釀都長滿了長毛,又是五顏六色的,估計是哪個操作環節沾生水或油而不幹凈了,只好丟啦。
5.練習掌握一個度:如果發酵過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於濃烈。 如果發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拌酒麴的時候,如果水放得太多了,最後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塊,一煮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