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治療痛經的葯酒有哪些
當歸元胡酒
【配方】當歸、元胡、制沒葯、紅花各15克,白酒1毫升。
【製法與服法】將上葯共搗碎,白夏布包,用酒浸泡於凈器中,1周後即可取用。每日早、晚各空腹溫飲1杯。
【功效】適用於月經欲來、腹中脹痛。
山楂酒
【配方】干山楂片500克,60度白酒300毫升。
【製法與服法】把干山楂片洗凈、去核,放入500克裝的細口瓶內約半再添加白酒至瓶滿,密封瓶口,每日振搖1次,1周後可飲用。每次10~20毫升,邊用邊添加白酒(約200毫升)。
【功效】活血,舒筋。可治勞動過力身痛疲倦和婦女痛經等症。
調經酒
【配方】當歸、川芎、吳茱萸各120克,炒白芍、白茯苓、陳皮,元胡、丹皮各90克,熟地、醋香附各180克,小茴香、砂仁各60克,燒酒15升,黃酒10升。
【製法與服法】將上葯用絹袋盛之,浸人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熱1.5小時後,放涼,再浸數日即可飲用。適量飲用,每天2次。
【功效】適用於氣滯血瘀、夾有寒邪所致的經行腹脹疼痛、經血量少、色暗有塊以及月經不調等症。
牛膝參歸酒
【配方】牛膝30克,黨參、當歸、香附各15克,紅花、肉桂各9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與服法】將上葯切碎,浸入酒中,容器密封7天即成。
早、晚各服1次,早5~10毫升,晚10~20毫升,服至月經來潮為止。如果身體強壯,能夠耐受,也可適度增飲20~30毫升,有利於縮短療程。
【功效】適用於婦女閉經。
紅花酒
【配方】紅花60克,白酒1000毫升,紅糖適量。
【製法與服法】將紅花洗凈,晾乾表面水分,與紅糖一同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封好袋口,放入酒壇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即成。日服1~2次,每次服20~30毫升。
【功效】養血活血,散瘀止痛,通經。適用於婦女血瘀性痛經等。
毛雞葯酒
【配方】干毛雞160克(或鮮毛雞320克,均除去毛和內臟),當歸160克,川芎160克,白芷160克,紅花160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千年健160克,茯苓20克,白酒17升。
【製法與服法】以上前9味,干毛雞用蒸汽蒸15分鍾,放冷,用白酒適量浸泡25天後與當歸等8味同置容器中,加白酒密封浸泡45~55天,濾過即成,日服3次,每次服15~30毫升。
【功效】溫經祛風,活血化瘀。適用於產後眩暈、痛經、四肢酸痛無力等。
地血香酒
【配方】地血香根100克,歪葉子蘭50克,胡椒3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與服法】以上前3味洗凈切碎,人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去葯袋即成。日服3次,每次服10毫升。
【功效】行氣活血,散瘀止痛。適用於痛經。
香附子酒
【配方】香附子30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與服法】香附子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搖動1次,浸泡10天即成。日服3次,每次服20毫升。
【功效】疏肝理氣,調經止痛,寬中和胃。適用於肝鬱脅痛、經期腹痛、脘腹脹痛等。
鳳仙酒
【配方】白鳳仙花120克,黑豆60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與服法】以上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即成。月經來潮前7天,每日早、晚口服20毫升。
【功效】和血調經。適用於痛經、月經不調等。
調經酒
【配方】當歸、吳茱萸、川芎各24克,炒白芍、白茯苓、陳皮、延胡索、丹皮各18克,香附(醋炒)、熟地各36克,小茴香(鹽炒)、砂仁各12克,白酒2500毫升。
【製法與服法】將上葯搗碎,裝入絹布袋裡,與白酒同置入容器中,密封後放進鍋內隔水煮2小時,靜置24小時便可服用。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20毫升。
【功效】活血調經,開郁行氣。適用於月經不調、腹內疼痛或小腹內有結塊,伴有脹、滿、痛等症。
玫瑰山楂酒
【配方】玫瑰花15克,山楂60克,黃酒500毫升,紅糖20克,冰糖10克。
【製法與服法】山楂切片,同玫瑰花、紅糖、冰糖共入黃酒瓶中,加蓋密封,浸泡7日後即成。行經前3日起,每晚臨睡前服15毫升。
【功效】適用於肝鬱氣滯型痛經。
B. 治療頭痛的葯酒有哪些
黃連酒
【配方】黃連30克,白酒180毫升。
【製法與服法】將黃連置容器中,加入白酒,煎煮至60毫升,去渣,即成。口服,不拘時,隨量。
【功效】清熱止痛。適用於頭痛日久不愈等。
寧心酒
【配方】桂圓250克,桂花60克,白酒2500毫升,白糖120克。
【製法與服法】以上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白糖和白酒,密封,浸泡30天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20毫升。糖尿病患者忌服。
【功效】安神定志,寧心悅顏。適用於神經衰弱、心悸頭痛等。
白菊花酒
【配方】白菊花100克,白酒1000毫升。
【製法與服法】將菊花人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15~20毫升。
【功效】清肝明目,疏風解毒。適用於頭痛、視物昏花、頭發脫落、心胸煩悶等。
當歸酒
【配方】當歸30克,好酒1升。
【製法與服法】將上葯同酒煎取600毫升即成。適量飲用。
【功效】適用於血虛夾瘀所致的頭痛,其痛如細筋牽引或針刺、痛連眼角、午後尤甚、雙目發澀、心悸怔忡、面色萎黃、眩暈等症,舌質色淡可有瘀點。
復方蔓荊子酒
【配方】蔓荊子120克,菊花60克,川芎40克,防風、薄荷各60克,黃酒1升。
【製法與服法】將上葯共搗碎,用酒浸於凈瓶中,7日後開封,去渣備用。每次飲15毫升,漸加至20毫升,每日3次。
【功效】適用於風熱性頭痛、偏頭痛。
大豆蠶沙酒
【配方】大豆250克,雲苓、蠶沙各126克,黃酒1.5升。
【製法與服法】先將後2味碎細,用酒浸於凈器中,別炒大豆,令聲斷,急投入酒中,封口,7日後開封,去渣備用。每次溫飲1~2小杯,每日5~7次,微出汗則佳。
【功效】適用於頭痛煩熱、肌酸體重、身癢、背強口噤及女子產後中風。
C. 通絡止痛葯酒多少錢一瓶
市場統一售價268,不抄過現在推廣期,各襲大葯房有優惠。
通絡止痛葯酒可溫經通絡、疏散寒邪、消腫止痛,加之夏季人體經絡氣血旺盛,可驅邪外出,邪既出,絡則通,絡通則不痛。故夏天治療風濕骨痛,飲用通絡止痛葯酒可達到療效好,療程短、復發率低、花錢少等效果。
腰腿疼痛是由於寒濕痹讓經絡堵塞,中醫認為「寒者熱之」,腰腿痛得溫則舒,得熱則痛減。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對人體治療,飲用通絡止痛葯酒,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
D. 泡葯酒,治痛是什麼葯泡在
枸杞,來人參,肉蓯蓉,源鎖陽,馬卡等搭配泡酒,另外泡酒所用的白酒需注意,現在食用酒精酒泛濫,媒體最近老報道現在白酒市場7成左右酒都是酒精勾兌的,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兌,好多打著純糧的旗號其實是食用酒精勾兌,不宜用塑料桶酒,酒腐蝕性很強容易把塑料腐蝕到酒里,度數在55°到60°之間為宜,一個是真正的純糧食酒,谷養康糧食酒,京東有,至於配方,泡酒之家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以上內容摘自網路
E. 治腰痛的葯酒
腰痛的原因很多:如腰痛不能直者、腰痛不能府者、腰痛而不上者、腰痛廉頭痛、腰痛足直痛、背骨痛(腰椎盤突出)、腰腿痛、腰腿筋骨痛、肝腎兩虛也是腰痛胸悶(肝炎)對你所說的病情來了解,很有可能是腰椎盤突出症。
腰椎盤突出是由腰痛引起的,腰痛久治不愈,時間過長病情加重,造成腰椎盤突出。原因是這樣,腎水衰耗不能上潤於腦,而腦氣虛不能下通於腎,象河車之道交通受阻不能暢通,而作痛也。
如果是腎虛脾濕侵之用:生白術130克、意仁110克、芡實80克一包加水3000克煎緒一宛,一次性喝完,一天減輕,三天全愈。永不復發。如果是腰椎盤突出,一天就愈,三、五天後復發。註:白術一定要生否則脾濕下流病情加重,切記。
腰痛是指腰部的一側或兩側發生的疼痛。婦女由於有月經、孕育、分娩、哺乳等生理特點,同時又有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婦科雜病及節育等病理特點,所以腰痛是常見的病症。經產婦女80%以上都可出現腰痛,特別是經期、孕期和產後的腰痛,常被認為是生理性疼痛,不需要特別治療。實際上,婦女腰痛的程度因人而異,臨床上有很大的差別,疼痛延續的時間也長短不一。所以有必要進行一些治療,而更重要的是本人的自我康復保健。腰痛似非大病,但嚴重的也可影響工作和生活,給病人帶來痛苦,而且多反復發作,難以徹底治癒。一般的婦女腰痛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子宮位置異常,盆腔炎、盆腔腫瘤、盆腔血症、放環等刺激,壓迫神經也引起腰痛;骶棘韌帶鬆弛、腰肌勞損可使腰部支持力增加而疲勞產生腰痛;生育過多、人流過頻、性生活過度或外感濕邪等也可產生腰痛。
1、 生活起居: 避寒濕、宜保暖 婦女腰痛病人,要注意保暖,特別是在冬春寒濕季節,尤其需要做好腰部的保暖。盡量避免淋雨受寒,夜卧當風等。避免久卧潮濕之地,在寒濕季節,可適當使用電熱褥祛寒保暖。經常活動腰部 ,可使腰肌舒展,促進局部肌肉的血液循環。所以對於久坐、久站工作的病人,一定時間要適當活動一下腰部,使腰肌得以解除緊張,有緩解疼痛的作用。如可在室內稍為行走,作一些腰部活動的體操等。注意性生活衛生 腰痛明顯加重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在緩解期,也要適當調整性生活頻度。注意經期衛生,保持外陰清潔,避免泌尿生殖系的感染,減少加重腰痛的因素。做好計劃生育, 避免過多的人流,選擇合適的避孕方法。對於放環後引起的腰痛,月經異常,可改用其他的節育措施,以減輕病情發展。不宜束腰過緊 腰痛患者,切忌束腰,因為束腰可引起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加重病情。有些婦女產後為保持苗條身材而採用束腰的方法,是不妥當的,正確的做法是做好產後的保健鍛煉,才能真正達到鍵美的目的。
2、 飲食調攝:腰痛者的飲食,一般與常人無多大區別。但要注意避免過多地食用生泠寒濕的食物,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多飲冰凍的飲料。對於性寒滑的水果,如西瓜,也不宜一次進食太多。對於慢性腰痛持續不斷的,可常服一些固腎壯腰的中成葯,如六味地黃丸、腎氣丸、十全大補丸等,可根據體質和病情適當選用。
3、 康復療法:按摩、
(1) 掌壓腰骶部:俯卧位,雙掌重疊壓在疼處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為度。一呼一吸為1次,做10~15次。
(2) 揉摩腰背:工作之餘,晨起或晚睡前都可以雙手掌揉按摩擦腰背肌肉,上下揉摩50~100次,同時扭動腰部,有舒筋活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腰痛的作用。
(3) 揉筋結:用拇指指腹仔細在腰、骶部觸摸,如發現有壓痛的硬結時,則以指腹壓其上,每結揉1分鍾。
(4) 推下肢:旁人幫助,俯卧位,固定胯部,以掌根從骶部開始,經臀部沿大腿外側、小腿外側,至另一側肢體。
4、健身操:
(1) 腿操:仰卧,雙手抱住一側腿膝部,盡量屈髖,使大腿前沿貼緊腹部,連續做5~10次,再做另一下肢;然後雙手同時抱緊雙膝,同時做5~10次。每晚1次,或晨起加做1次。
(2) 起坐操:仰卧,收腹坐盧。注意不能用上肢幫助,下肢保持伸直,次數不定。本操還可起到減少腹部脂肪的作用。
(3) 滾腰操:仰卧,保持屈曲雙腿的姿勢,把身體蜷曲成團狀,前後滾動10~20次。仰卧位,以熱濕毛巾,不流水為度,於腰間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熱水袋,濕熱約10分鍾,然後再分別在腰兩側各約10分鍾。最後,仰卧同法腹部。尤適用於經期腰痛。注意溫度以不燙傷為難。
5、食療:
(1)豬腰或羊腰1對,黑豆100克、茴香3克、生薑9克。共煮熟,吃腰子和豆,喝湯,可常食。用於寒濕腰痛。
(2)烏龜肉250克、核桃仁100克。共煮熟服。用於慢性虛勞腰痛。
(3)桑寄生20克、豬骨250克。同煮湯。一般腰痛均可食。
(4)益母草30克、雞蛋2隻,加水適量同煲,蛋熟後去殼,再煲20分鍾,吃蛋飲湯。每天或隔天1次,用於經前後腰痛加劇或伴痛經者。
F. 求一個治療頸肩腰腿痛的葯酒方
頸 肩 腰腿痛 可以
到上海閔行區七寶老街浴堂街30看看.
可以治療各種醫院查不出病因的全身疼痛.
並且是免費檢查的
G. 治療痛風的葯酒有哪些
您好哦 使用日本醫院處方痛風葯(非布索坦)能治癒~
H. 治療腰腿痛的幾種葯酒偏方
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為主要證狀的傷科病證 。主要包括現代醫學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椎管狹窄症等。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指出該病與腎虛、風邪入侵有密切關系。腰腿痛多因扭閃外傷、慢性勞損及感受風寒濕邪所致 以腰部和腿部疼痛為主要證狀的傷科病證 。 主要包括現代醫學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椎管狹窄症等。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指出該病與腎虛、風邪入侵有密切關系。腰腿痛多因扭閃外傷、慢性勞損及感受風寒濕邪所致。 《漢書· 食貨志》上說:「酒,為百葯之長」。酒本身就是一種葯,祖國醫學認為酒性溫、味辛而苦甘,具有溫通血脈、開瘀散滯,宣散葯力,溫脾暖胃,祛散風寒,振奮陽氣,消除疲勞的作用。自古以來,酒和葯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醫的繁體字「醫」本身就含有酒字,治病也是古人釀酒的目的之一。 《黃帝內經》中有「醪酒」治療「經脈不通,病生不仁」的記載。酒可以直接當葯,治療關節酸痛、腿腳軟弱、行動不利、肢寒體冷、肚腹冷痛等症,起到舒經通絡、溫陽散寒的作用。 下面是一個葯酒偏方 1、組方:由當歸、血竭、全蠍、烏梅、制川烏、制草烏、肉桂、鹿角膠、川牛膝、杜仲、小茴香、甘草、生薑、紅糖、冰糖等、純糧食酒(純內蒙「歸流河」高粱酒)1500毫升組成。 2、製法:將以上中葯按一定比例共研粗末同糖、姜泡入酒中,3天翻一次(用力搖動容器3-5下即可),共浸泡10天即可應用,這些葯為一劑,兩劑為一療程。 3、服用方法:每次15-20毫升,每日三次,飯後服用,服二劑葯為一療程。 主治病症 : 腰部和腿部的單側或雙側疼痛或腰痛或腿痛(尤其以腰和腿同時疼痛效果為最好)。不包括病理性的如腫瘤、結核所引起的腰腿疼痛疾病。 本方的絕妙之處在於川烏、草烏與烏梅的合理配合(三者必須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方能出現最佳的治療效果,這是李大夫多年實踐的結果),川烏、草烏溫通經脈止痛、祛風除濕,妙在配合烏梅使機酸與生物鹼結合成鹽,易溶於水,提高溫通經脈止痛祛風除濕之效(必須按照比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一些有急性損傷的病人,他們需要通過制動、冷敷來控制出血和滲出,減輕腫脹、疼痛,這時如外用、內服葯酒都會加大損傷,不利於日後的恢復。所以,急性期患者都不適用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