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雄黃酒簡單

雄黃酒簡單

發布時間:2021-02-15 03:12:15

⑴ 端午喝雄黃酒雄黃是什麼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
作為一種中葯葯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葯。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中國神話傳說中常出現用雄黃來克制修煉成精的動物的情節,比如變成人形的白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黃酒,失去控制現出原形。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黃粉末撒在蚊蟲孳生的地方,還飲用雄黃酒來祈望能夠避邪,讓自己不生病。
「雄黃」又名雄精、石黃、薰黃、黃金石,產自湖南、甘肅、雲南、四川等地。雄黃性溫、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服,主要用做解毒、殺蟲,外用治療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雄黃少量飲用,可治驚癇、瘡毒,但由於雄黃有腐蝕之力,所以一定要經醫生指示,並遵古法泡製的雄黃酒才能喝。
現代科學證明,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煉砒霜的主要原料,喝雄黃酒等於吃砒霜;雄黃含有較強的致癌物質,即使小劑量服用,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雄黃具有腐蝕作用。因此,服用雄黃極易使人中毒,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甚至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意識模糊、昏迷等,重者則會致人死亡。
中醫認為,雄黃性溫,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殺蟲葯。外用治療疥癬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內服微量,可治驚癇、瘡毒等症。由於雄黃毒性太大,極少用於直接內服,一般內服多入丸、散劑。

⑵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簡單介紹三十字以內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懷抱大石投入江中,楚國人為了不讓魚蝦咬壞了屈原的軀體,就用竹筒裝上米投入江中,用來吸引魚蝦。後來,人們為了表示對楚國大夫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年的這一天楚國人就會用竹筒裝滿米投入到江中祭祀,這也是最早的粽子的由來。

南北朝時期,粽子的樣式就豐富了起來,不僅有黍米的,在米中還摻雜了板栗、紅棗、肉等等,粽子也成了親朋好友之間交往的禮品。到了元、明朝時期,粽子已經不再使用菰葉,而是改成了箬葉,一直到後來的蘆葦葉,裡面的材料也有了豆沙、蛋黃、豬肉等,可以說品種越來越豐富多彩。

有專家認證說粽子其實只是民間的一種普通食物,最初吃這種食物也並不是固定在五月初五這一天,端午節吃粽子祭屈原,也是後人加上去的,反映了民眾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

⑶ 端午節簡單介紹(50字以內)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版日。端午節源自權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3)雄黃酒簡單擴展閱讀: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聞一多先生認為劃龍舟的端午節最早源自於戰國之前江浙地區的吳越民族(見《端午考》一文),龍是當時吳越民族的圖騰,後來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圖騰崇拜,而在祭龍的儀式中,才逐漸有了劃龍舟的習慣。

⑷ 剛剛有網友說喝雄黃酒可以治胃病,他說的是真的嗎

錯!雄黃酒是不能治療胃病的,而且雄黃是有毒的,長期服用,會造成砷中毒。

⑸ 為什麼要飲雄黃酒50字

每到端午節,為了復「驅邪」制、「解毒」和健康長壽,南方人至今保持著在門前掛艾蒿、飲雄黃酒的習俗。當地人配製與勾兌雄黃酒的方法極為簡單,一般是將雄黃磨成粉末狀後倒入白酒或黃酒中。然而,喝雄黃酒不僅達不到驅邪、解毒的目的,反而會中毒。

⑹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的簡短介紹(50字左右)

端午節介紹:端午節,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等。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但是在漫長的選擇淘汰中,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最得人心。「其志潔,其行廉」,從司馬遷對屈原飽含深情的敘述開始,屈原忠貞愛國的形象在歷代文人的敘述中越發高大。漢代以降,人們就認為端午節是因屈原而起的。

在抗戰相持階段的1942年,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以古喻今,激起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更讓屈原的愛國形象深入人心。1954年,屈原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名錄。

宋穎認為,端午節本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起,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端午節逐漸與屈原和愛國主義緊密聯系在一起,並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6)雄黃酒簡單擴展閱讀:

端午的多個名稱由來:

1、天中節

天中節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

2、端陽節

午日為「陽辰」,午月第一個午日,故稱端陽。《荊楚歲時記》中說: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之為「端陽節」。

3、重午節

上古干支紀元法,以天乾地支來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乾地支。最初端午為干支歷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於南北統一,歷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歷五月初五日。

4、龍舟節

龍舟競渡最早是古越人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南越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圖形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

5、當五汛

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亦有個別地區稱為「五月當午」。

6、龍日節

龍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東方蒼龍七宿,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於北方隱沒。仲夏端午,蒼龍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因此稱為龍的節日。

⑺ 關於簡單的端午節詩歌

篇一:端午節的簡短詩歌
《端午節緬懷先人》

沅湘流水急又深,

一波一涌痛揪心。

屈子抱怨永沉去,

滿腔熱血淌江中。

「楚辭」激盪浪千層,

「離騷」響徹峰萬重。

棕子五月裹信念,

龍舟競技勉後人。

篇二:端午節的簡短詩歌
《端午聆聽》

坐在端午

讓心境平和一些

聆聽偉人屈子唱詩

楚辭的美艷

楚民的善良和粽香

一直從汩羅江邊飄來

沁人心脾

現在詩人太多

憔悴著自己的神經

一個稻草人

偷走了滿地的月光

誰在嘲笑聲里

把自己的家園獻祭

炮火和鮮血

打碎了靈性的詩詞

一壺黃酒

一把艾葉

拷問我們的心

汩羅江邊那個清瘦的身影

激揚的楚辭傳唱古今

那朵墜江的浪花

驕陽下仍開放得迷人

翠艷千年

篇三:端午節的簡短詩歌
青鳥的一聲問候

活潑了整條記憶的河流

洞庭湖的煙波

從未拒絕

待發的蘭舟

撐一篙月色碧波

和一幅山清水秀

艾草和蘆葉

香芷和汀蘭

一曲天問

一首離騷

端陽的粽子

包裹的可是

兩千年士子的風骨

端起歲月的酒杯

登樓遠眺

悲喜心頭

且看天地悠悠

篇四:端午節的簡短詩歌
五月的汨羅江

流淌著的不是水——

是淚

是千古悠悠中華魂

煙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後人懷念的不單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閃光的名字

與那段沖洗不淡的歷史

聽吧,端午節的鼓聲

稠密響亮

看吧,賽龍舟的漢子

吶喊向前

用這千年不變的方式

去告慰一個帶劍長吟的忠魂

從那濕轆轆的故事裡

打撈出民族不朽的精神

篇五:端午節的簡短詩歌
今天汨羅江邊的人們

都被雄黃酒陶得醉醺醺了

他們劃著龍舟

濁波里盪漾出昏然的歡笑

也許從此你不必再去嘆息

嘆息吾民之艱辛

你枯槁的面容

已被層層包裹在棕葉之間

沒有美人沒有芳芝

面對離騷中的你

我用漁父的清酒

一杯杯地灌著自己

直到九歌將起

於是我去遠游去為你招魂

去卜問世居你我何所宜行

湘夫人不知道雲中君不知道

無論你呼天搶地的悲歌

還是我低婉的無題傷曲

都無法把他們從暖暖香風中撈起

醉吧醉吧

今天是你用懷沙的余韻換來的節日

我也不能留住你

就讓你九疑山上的足跡

躑躅千年

⑻ 中國人愛國的故事(簡短些)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2、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4、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5、華羅庚回國:1950年,數學家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務,奔向祖國。歸途中,他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其中說:「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回國後,華羅庚進行應用數學的研究,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稱為「人民的數學家」。

⑼ 端午節的習俗,簡單一點,不要兩三百字那麼多

一、吃粽子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在晉代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在當時,粽子還用作禮尚往來之物。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東亞及東南亞等國。



五、喝雄黃酒

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⑽ 簡單的德語翻譯 雄黃酒用德語怎麼說

der Schnaps des Realgars. 比較直譯,為 雄黃的酒。 如果想更貼切的翻譯,可以考慮雄黃酒的口感、作用來翻譯,只可惜我沒嘗過。

閱讀全文

與雄黃酒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