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酒釀造需要哪些工具
傳統工藝生產黃酒以濃醪和高密度酵母、高密度細菌進行發酵,這是形成黃酒風味豐富性專、復雜性的因素。對屬發酵醪中酵母進行了分離,並對各酵母菌株的性能進行了測定。研究結果表明:(1)酵母種類極其豐富,己分離出很多具有不同作用和價值的酵母菌株。在未弄清微生物的作用和相互之間的關系等機理以前,絕不能隨意改變傳統紹興酒的釀造工藝和環境(即熟地)。並且空氣的污染對熟地上微生物群系影響較大,必須預防空氣污染。(2)酵母大部分來自酒葯保存下來的酵母,另外來自曲、熟地上微生物群系中的酵母自然接入。(3)有幾株酵母形態和性能非常獨特,對發酵的進程和風味形成有獨特作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4)機械化黃酒所用的酵母菌株為2~3株,而傳統工藝的50株以上,這是機械化生產黃酒的口味比傳統工藝生產的黃酒口味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⑵ 高分求紹興黃酒生產工藝流程,
以為你一定贊成
埃爾特維勒*的雨,
知道在我們中間有我們
耀眼的程度足以讓瞳孔轉動。
人啊,無人探過你的深淵之底
這記憶的圖章哈哈
⑶ 黃酒的設備,流程,工藝,關鍵是設備
酒的製作前面說過,客家居域幾乎所有家庭都會釀制黃酒,同時各酒店也都釀制黃酒。這里仍以地處閩粵贛邊的武平為例,給大家介紹客家黃酒的製作方法。1949年前,武平酒店釀酒,每次都用糯米4~6天。先將糯米放入大水缸中浸透,淘凈,然後撈起濾干,倒入大飯甑里蒸熟成飯。復將飯甑移到大陶缽上,淋半桶清涼水,促飯降溫,然後將甑中之飯盛入酒缸,俟溫度降至20度左右時,則均勻地拌入酒餅(一種發酵的酵母,系用米糠、中葯細辛等製成),旋即反復攪拌,接著把飯扒平,從飯的中央挖一小井,蓋好缸蓋,移放到放有稻草的竹簍里,以利於保溫發酵。夏天氣溫高,24小時後,啟開缸蓋,小井中即湧出香氣四溢的酒液,謂之酒娘。繼用杓子翻動酒娘糟,再蓋上缸蓋,但不宜蓋得過緊,須留一氣孔出氣,否則酒易變酸。4~5天後,注入醴泉水約300斤,浸泡酒娘槽;又4~5天後,把酒糟倒入酒簍里,壓榨出酒液來。然後,把酒液裝入酒壇,密封壇口,送入溫室用蒸汽局沸。這便是當時市肆中出售的黃酒了。家釀黃酒的工藝與上述同,只不過數量較少,罕有一次即釀4~6斗糯米的。此外,作坊(即酒店)釀酒均由男人做師傅,而家庭釀酒則多由婦女操作。釀制黃酒須掌握兩個要領。第一是酒餅要好。據說客家人用的酒餅源於畲族。過去,畲族酒餅的主要成分是草葯,叫酒餅草,撒上它即可使飯變酒。至今仍有畲族人將剩飯,不管是糯米飯還是粳米飯,撒上酒餅草釀酒喝的。客家人正是從畲民那裡學得了這一技術,從而製作酒餅出售。開始也許不為社會所注意,個別人則經過長期的實踐和不斷的改進,遂成了家傳秘方,流傳也就不廣。例如寧化淮土的酒餅是釀制特產黃酒的材料,極受歡迎,但製作這種酒餅的奧秘卻成了淮土人的專利。由此可知,畲族酒文化對客家酒文化影響之一斑。第二是水質要好,須用優質的醴泉水,即從地下冒出的甘美的泉水,俗稱為井水。今日城鎮的飲用水多為自來水,自來水中含有漂白粉,有一種異樣的味道,而水井又所剩無幾,於是釀酒時人們便改用水泵抽出的地下水,效果亦佳,若用自來水則非但失去甘美的水味,弄得不好還易使酒味變酸。上述兩個要領,缺一不可。否則,好好一缸酒,就會變成一缸醋。黃酒的分類黃酒大體可分為四種,即:冬酒、冬浸酒、四雙酒、單酒。冬酒:一入冬令季節,即釀造酒娘糟,裝入酒壇密封,勿泄酒氣,至翌年四月,酒娘糟仍不會變質。需制冬酒時,每斤酒娘糟注入醴泉水約半斤,浸一二天,把酒液壓榨出來,裝入酒壇密封。然後把酒壇放在谷殼或木屑(俗稱「鋸屑」)堆中,點燃煨沸,隨即排去部分酒壇周圍的熱灰,使壇中之酒在微熱中逐漸降溫。此酒色澤澄黃,呷入口中,略有粘稠感,芬香醇和,甘甜雋永,久貯不變質,有滋補健身之效,是老人及產婦的上等飲料。冬浸酒:與冬酒一樣,一入冬令季節,即釀造酒娘糟。到冬至那天,把酒娘糟舀入小口徑的大水缸中,每斤酒娘糟加入經煮沸而後冷卻的醴泉水l~2斤,然後蓋緊缸口,勿令泄氣。浸至春節時,啟開缸蓋,但見酒糟下沉,即可飲用。此酒色澤淡青,酒氣濃郁,芳香可口,含乙醇35%左右,多用於春節時招待賓客。這是嗜酒者最喜歡喝的酒,多飲則易醉,且醉而難醒。冬浸酒可說是客家黃酒的代表.清楊瀾《陸汀匯考》載雲:「黎媲曾《閩酒麴》有張王樂府遺意,杭大宗載之《榕城詩話》中。不但詩風韻佳,汀中風土亦略見一二。」黎媲留即黎士弘,明末清初之長汀縣濯田陳屋人,他寫的「閩酒」實即客家黃酒,筆者不詳他到底寫了幾首《閩酒麴》,杭大宗於《榕城詩話》中僅載七首,其中的第二首就是講當時的冬浸酒的,詩曰;「長槍江米接鄰香,冬至先教辦壓房;燈子才光新月好,傳箋珍重喚人嘗。」注雲:「汀俗於冬至日,戶皆造酒。鄉中有壓房一種,尤為珍重。藏之經時,待嘉客而後發。」四雙酒:一年四季均可釀造。每百斤酒娘糟加醴泉水一倍半至二倍半浸之,暑天浸3~4天,冬季則多浸幾天。然後把酒娘糟投入酒簍壓出酒液,裝入酒壇密封局沸。此酒香甜適口,含乙醇25%左右。單酒:「單」是「薄」的意思。以四雙酒的酒糟復加醴泉水少許,浸2~3天,投入酒簍壓出酒液局沸。此酒含乙醇低,且價格低廉,極受婦孺歡迎。前面說的以酒代茶,在盛夏時普遍飲用者,大多是這種酒。此即所謂水酒。
⑷ 去老家開家紹興黃酒專賣需啥手續多少費用
這個要和總部聯系,然後去工商局注冊
⑸ 家庭釀酒設備——黃酒製作工藝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於中國,且唯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黃酒以大米、黍米、粟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黃酒的製作方法(以下是兩斤糧食的製作方法):
1、 准備材料:糯米或大米,甜曲6克(小曲、家鄉曲亦可)
6、 殺菌:將生黃酒置於鍋內(干凈鋁鍋即可)用文火燒至80至85℃並保持20至30分鍾即達到殺菌左右。
7、 貯存:用陶瓷缸存放,若久藏則可用水泥封口地藏。
黃酒有美容抗衰老、促進食慾、舒筋活血等功效。
1.黃酒作佐料,在烹制葷菜時,特別是羊肉、鮮魚時加入少許,不僅可以去腥膻還能增加鮮美的風味。
2.烹調時酌量使用,直接飲用以30毫升左右為宜,每次最多不超過200毫升。
3.秋季吃蟹搭配飲黃酒,冬季熱飲黃酒暖身暖胃。
更多釀酒技術可網路搜索「唐三鏡黃麗娜」了解更多釀酒資訊。
⑹ 黃酒哪個牌子最好求推薦
最好的黃酒品牌推薦:古越龍山、沙洲優黃、石庫門
1、古越龍山
黃酒業界的中華老字型大小,產自紹興,好飲黃酒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古越龍山的酒口感醇厚,含糖量相對較低,溫涼飲用皆可。其中古越龍山的中央庫藏金5年花雕最佳,其次是庫藏八年陳花雕。
2、沙洲優黃
產地江蘇張家港,比古越龍山的酒稍甜,回味更悠長,其中,沙洲優黃1878五年陳,和酒大開福五年陳最佳。
3、石庫門
產地上海,口感較苦,香醇陳釀,一品呈現。酒質清亮通透,清醇淡雅,清口好味,風味還不錯。
古越龍山屬於半干黃酒,沙洲優黃屬於半甜黃酒,石庫門屬於干黃酒,口味略苦,選購時應根據是否喜歡甜來選取適合自己口味的黃酒。
(6)家庭紹興黃酒生產設備擴展閱讀:
不同人對黃酒的口味喜好不同,根據黃酒的含糖量的高低可分為以下4種,可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黃酒:
1、干黃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總糖含量低於或等於15.0G/L。口味醇和、鮮爽、無異味。
2、半干黃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分。在生產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於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總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稱為「加飯酒」。我國大多數高檔黃酒,口味醇厚、柔和、鮮爽、無異味,均屬此種類型。
3、半甜黃酒:
這種酒採用的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於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產生的糖分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較高。
總糖含量在40.1G/L-100G/L,口味醇厚、鮮甜爽口,酒體協調,無異味。
4、甜黃酒:
這種酒一般是採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葯,搭窩先釀成甜酒釀,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總糖含量高於100G/L。口味鮮甜、醇厚,酒體協調,無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