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醪糟的作用
名稱: 醪糟
所屬地區: 陝西
描述
文字
Title 醪糟
"醪糟"這東西,陝西許多地方都有,是一種民間的甜食和飲料。我小時候在西安郊區水流鄉西堡村生活,每逢春節,家裡總要做一大盆醪糟。先將洗凈泡軟的糯米蒸到半熟,再用冷水淋涼,到約30℃,加酒麴,拌均勻,入面盆,中間留一個小孔洞,蓋以棉被,放在熱炕上,使其發酵。晝夜溫度要大致相同。面盆要經常轉圈移動,讓盆內的糯米受熱均勻。一兩天後,有一股酒香味從盆中透出來。揭開棉被看時,那中間的小孔洞里,有一汪乳汁般的液體,拿手指蘸了嘗,非常甜,但與糖不同,略帶酒香。這是製作醪糟成功的重要標志。於是就可以食用了。或取一兩勺加水燒開了喝。或在這燒開的醪糟中打入雞蛋花、荷包雞蛋,連湯帶蛋吃。還可冷飲。
關中各地,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縣城裡,小鎮上,大多都有專門叫賣醪糟的生意人,近年來夜市興盛,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歡迎的一種小吃。城市裡還有賣冰鎮醪糟的。還有的專門賣那未經加水的原汁醪糟,叫做醪糟醅子。糯米又稱江米或酒米,故而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在眾多的醪糟中,臨潼縣的最著名,人稱臨潼醪糟或臨潼桂花醪糟。製作方法與民間一般的方法略同。特點是汁濃味醇,燒開後糯米浮於水面,酒香撲鼻。因臨潼有著名的溫泉華清池,先前曾是風流天子李隆基和絕代佳人楊玉環沐浴享樂的所在,而臨潼醪糟又是用溫泉水炮製而成,所以平添了幾分魅力。有的書上甚至說那最早的醪糟就是為楊貴妃專門製作的。
漢中人也非常喜愛醪糟。漢中市知名書法家徐永基先生說,不僅過年過節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時也有做了吃的。特別在漢中壩子,以水稻為主的地區,老百姓都要用一塊地專門種酒米,以備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時,不能自己種,也要設法兌換一點,至少春節時是非做醪糟不可的。萬不得已,用大包穀糝子也要做。婦女臨產時,家裡必定做醪糟,因為吃雞蛋醪糟對產婦極富營養。紅白喜事,蓋房上樑,也要有醪糟招待客人。製作時一樣先將酒米蒸至八成熟,一樣拌以酒麴,一樣晾到溫涼時入罐,一樣用被子蓋起來,冬季須放在火爐旁。不同的酒麴與用量的多少,以及製作過程中的溫度,決定了醪糟的酸甜度。總以甜中略帶點酸為好。吃時除可打雞蛋花或荷包蛋外,還有許多獨特的方法:一是泡了麻花吃;二是把柿餅撕開,投入醪糟湯,一同煮好了吃;三是將核桃仁切碎。拌豬油,與醪糟一起煮著吃;夏天吃涼水醪糟,一勺子醪糟,加些冷水,喝起來打心裡感到涼快,一天的暑氣都消除掉了。
醪糟也是一種酒,不過味較淡,一般不會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經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時會更深沉,更難醒。明人李實在《蜀語》中說:"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莊子·盜跖》和《後漢書》中都有關於醪糟的記載,可見確實歷史久遠,秦漢已經有之,並非因楊貴妃而發明。郭沫若有《游西安·五月二日》一文,稱"漿米酒即杜甫所謂'濁醪'。四川人謂之'醪糟',酒精成分甚少。""漿米酒"似應為"江米酒"。不只四川人,陝西人也把它叫做醪糟。又據一些書籍記載,浙江有糟燴鞭筍,上海有糟田螺,北京有糟煨茭白,福建有淡糟鮮竹蟶,陝西有糟肉,都是用醪糟類"濁醪"、"不去滓酒"炮製而成。可見醪糟在中國,無論南北,都十分普遍,並為古今人所喜愛。
❷ 米酒歷史(詳細)
歷史由來:人工釀酒是陶器的製造。否則,便無從釀起。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約在六千年前,人工釀酒就開始了。《孔叢子》有言:「堯舜千鍾。」這說明在堯時,酒已流行於社會。「千鍾」二字,則標志著這是初級的果酒。《史記》記載,儀狄造「旨酒」以獻大禹,這是以糧釀酒的發端。自夏之後,經商周,歷秦漢,以至於唐宋,皆是以果糧蒸煮,加曲發酵,壓榨而後酒出。不少西方人都以為米酒是日本人的創造,但豈知,它實際上是中國人首先釀造的含酒精的飲料。而日本釀造清酒的技術是從中國引進的。早在公元前 1500 年,中國的甲骨文中就提到用酒祭祀之事,公元前8 世紀,中國古代詩人也曾作詩描繪人喝醉酒的情景。至遲在公元前1000 年左右,中國就發明了發酵釀酒的技術,使釀出的酒中酒精濃度比普通啤酒至少高三倍。中國優越的造酒技術,在於最早使用曲來釀酒,並且還發現要提高酒中的酒精濃度,只要在發酵過程中不斷加進熟的並經過浸泡的穀物即可。這是世界第一流的釀酒技術,它釀出了高濃度的飲料。這種技術只是在數世紀前才流傳到日本以及世界各國。因此,可以講最早發明米酒的是中國。
古代釀法:千燈人喜歡在臘月里釀米酒,自釀自飲,享受農家田園之樂。唐代有「把酒話桑麻」和「樽酒家貧只舊醅」的詩句,可見當時農家已有自釀自飲和用米酒待客的風俗。釀米酒先要把糯米(五六十斤)浸上一天一夜,第二天撈起來淘盡,晾十多分鍾後放在蒸籠里蒸熟;接著把糯米飯倒入適中的缸里,加適量清水和葯酒,然後用木棒攪勻。米缸四周用裹上一層厚稻草,上面鋪上草連子,讓米飯在里邊發酵。這樣經過7~10天後,掀開草連子,在米缸中再加一些清水(1斤米約加3斤水),再過四五天,糯米飯就釀成了米酒。這種自製米酒略有甜味,有營養,冬飲一杯能舒筋活血,祛寒提神。剩下的酒糟可做小菜,撈上一小碗,放些蝦仁或鹹菜,可製成可口的佳餚。在國外怎樣作米酒(酒釀,甜酒)到中國店買袋裝的糯米五磅,酒麴一袋(兩枚裝)。 先用水將糯米泡開(半天就夠了),漂洗干凈。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白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瀝乾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約 一小時。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沒有這層布,糯米會將蒸屜的孔堵死,怎麼也蒸不熟。這有失敗 的經驗。將一枚酒麴研成粉末待用。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冷卻好的糯米上灑少 許涼水,用手將糯米弄散。用水要盡量少。將酒麴撒在糯米上,邊撒邊拌,盡量混均勻。不要性 急,撒一層,混勻後再撒。留下一點點酒麴。將糯米轉移到發酵的容器中。大一點的電飯鍋就好。泡糯米也是用它。邊放邊用手掌輕輕壓 實。放完後將最後一點酒麴撒在上面。用少許涼水將手上的糯米沖洗到容器內,再用手將糯米壓 一壓,抹一抹,使表面光滑。最後用保鮮膜覆蓋在糯米上,盡量不留空隙。蓋上蓋子。放置在保溫的地方,比如衣服筐里。 我是將容器放在烤箱里。老式烤箱裡面總有一點火苗,剛好可以保持溫和的溫度。這是偷懶的法 子。最好還是用衣服被子什麼的保溫,冬天室內溫度不穩定。大約過三天就好了。中間隨時檢查,看有無發熱。發熱就是好現象。第三天就可以嘗嘗。完成發酵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氣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沖鼻,嘗不到生米粒。這時就可以 揭去保鮮膜,米酒就成了。做得好的,糯米不散,可以分割成塊。如果發酵過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於濃烈。如果發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拌酒麴的時候,如果水灑多了,最後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塊。一煮就散。說起來,這種酒麴發酵技術還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大發明。酒麴中有灰黴菌和酵母菌兩種微生 物。灰霉將澱粉轉化成糖,即糖化過程;酵母將糖轉化成乙醇,即酒化過程。只有這兩個過程都 進行到適當程度,才有美味的米酒。歐洲直到上世紀才知道這種方法。在此前,歐洲人藉助麥芽將澱粉糖化並結合發酵做成啤酒。中國古代的發酵技術沒的說。古人居然能利用兩 種微生物的分工合作,真是厲害。其它如醬油,醋,食用色素紅麴黴素,霉豆腐,泡菜,豆豉,臭豆腐等等,都是了不起的發明,大部分是中國特有的。比如,同樣是泡菜,美國的酸黃瓜太酸,味道也不好。這是由於他們加的是酵母菌和糖,酸 味主要來自醋酸。中國的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酸味主要來自乳酸,味道美極了,想想就流口水。 前者是有氧發酵,後者是無氧發酵。
❸ 醪糟為什麼要叫醪糟,有什麼來歷嗎
糟湯圓是我國民間一道歷史悠久的小吃,廣泛流行於長江流域,如四川、湖南、回江浙等地。將醪答糟兌水燒開,放入湯圓(通常是無餡的小湯圓),待湯圓浮起後,加入少量桂花即可。醪糟湯圓清香爽口,有酒味但不濃烈。此外,還可以在水沸時打入蛋花,營養口味都更好。
醪糟又叫酒釀、米酒、甜酒,有健脾開胃、舒筋活血、祛濕消痰、補血養顏、延年益壽的功能,最宜中老年人和體弱者飲用。
在江南民間,為了給產婦滋補,也有必飲米酒之說。此飲品清香襲人、甜潤爽口,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劑、防腐劑、色素等,屬天然綠色飲品。
糯米作為一味中葯味甘性溫,入脾腎肺經,具有溫胃健脾、益氣止瀉、生津止汗的作用。做成醪糟湯圓後,不僅增強了其補益功能,還增加了活血通絡的作用:如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消化不良者有促進胃液分泌,增加食慾,幫助消化的作用;對慢性關節炎患者有助於活血通絡止痛;對大病初癒,身體虛弱、貧血、手術恢復期的病人,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❹ 關於中國黃酒的歷史文化的書籍有哪些
黃酒
黃酒,也稱為米酒,是在中國的特產。這是一個在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釀造葡萄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非常原始,黃酒釀造技術被視為在亞洲的葡萄酒釀造業的代表和模型。
,在紹興黃酒的質量。如今,紹興黃酒被視為其不可替代的原料之一 - 鑒湖水的高度。東漢時,大型水利工程的建成,以發展農業和經濟起源於水。
從102到115間,建立了大型滯洪水庫在今天的玉玲鄉鎮,紹興市紹興的小水塘,促進大型水庫。 140,會稽縣的行政,馬臻,引起人民建設一個大壩,形成鑒湖。鑒湖收集從稽山山泉水,在紹興市釀酒業提供了高品質的水和奠定的基礎,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紹興黃酒。
在魏(220-265),晉(265-420)和北南(420-581)時期,Nv'er香港,紹興黃酒,應運而生。許多書籍提供了一個基礎上,紹興黃酒可以傳世後代。例如,方楠曹沐庄(一本書對其中在廣東省,廣西省和越南種植的植物),姬漢族,浙江省上虞市的作家寫的,記錄黃色酒酵母不僅的方法,而且紹興的一個剛出生的女兒和她的婚禮當天喝釀造花雕酒的習俗。賈思勰的天工開物(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的書)在酵母,釀造,保存和飲用葡萄酒的詳細步驟。
在南北朝時期,紹興黃酒的味道,大大提高了。紹興黃酒中的越王勾踐的統治,是一個無應變的葡萄酒。它超過了一千多年的發展後,成為甜美的葡萄酒,紹興酒在清代(公元1644-1911年)奠定了基礎。如今,紹興黃酒是真甜。因此已演變南北朝以來,以其獨特的風味。
唐代(公元618-907年),五代(907-923),宋代(公元960-1279年)期間,紹興黃酒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階段。
許多著名詩人如他,從唐代張旭,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紹興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其中有些人出生在紹興市,而其他工作人員有。從這些名人與贊美和崇拜,紹興酒文人雅士之間變得越來越流行,並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宋代,政府需要更多的收入,以滿足從多年的戰爭開支。實施一個政策,鼓勵葡萄酒釀造,大大提高了黃酒的輸出。然而,更多的產品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客戶。採取各種措施,以提高黃酒的銷量。甚至妓女被要求以吸引客戶購買葡萄酒。從政府的鼓勵和倡導下,在紹興市的葡萄酒釀造業是自然蒸蒸日上。
在明中葉(1368-1644),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生產力,幫助在紹興市的葡萄酒釀造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最明顯的例子是建立一個大娘芳(一個大型的葡萄酒釀造車間)的大量。大娘方在產量,生產力和操作方法,大大超過了過時的,家庭式經營的講習班和其他小作坊。在紹興市的葡萄酒釀造業正式成為商業化的明朝時期。
在清初,紹興黃酒是中國和大娘方如雨後春筍般在每一個部分出售。例如,王褒河舊酒,在今天的上海城市最流行的葡萄酒,釀造乾隆(清朝第四個皇帝)統治的第九年開始在該車間。清初期間建立的許多葡萄酒釀造作坊仍然活躍。
更多的葡萄酒釀造車間意味著更高的生產力和更高的銷售額。然而,紹興黃酒市場陷入混亂。客戶都處於虧損狀態,由於眾多的酒名。為了糾正這種情況,主要的葡萄酒釀造車間與另一個談判,並達成了一項協議對紹興黃酒的分類,標准和包裝。它被分類系統分為3類:庄袁香港葡萄酒(一種酒慶祝一個人的科舉考試中的成功使用),Jiafan葡萄酒(1實物作者:酒由高比例糯米飯)和馬鞍山尼昂酒(高從成熟的葡萄酒優質葡萄酒)。
從清末到初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1912-1949),紹興黃酒是眾所周知的在國內和國外。被授予多個獎項,成為越來越有價值和流行,其產量和銷量都迅速上升。
眺丁姬(從清代著名食譜)紹興黃酒和其他種類的葡萄酒之間的比較:「許多種類的酒中含有雜質,這將讓你渴飲後。相比之下,紹興黃酒的芳香和醇厚,與花束很長一段時間的蔓延。因此,它被視為公眾所有酒種之間的優越「此外,成熟的紹興黃酒的質量是廣義書如下:」1號中國葡萄酒甜頭,清晰,香氣清醇「。顯示了紹興黃酒的色,香,味和質量方面導致中國的葡萄酒行業。這本書去說優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鑒湖水。 「使用在門前鑒湖水,釀造紹興黃酒500萬米的陣陣香氣。」
❺ 有沒有關於南京小吃的書籍
你好!在鳳凰國際書城、大眾書局超大的書城有賣南京小吃書籍!
以下是南京有特色的小吃:
瓦廊的易記皮肚面
抄紙巷的鴨得寶鴨血粉絲湯
夫子廟蓮湖糕團店的赤豆小元宵
馬台街的梅花糕
劉長興的雞汁干絲
獅子橋的南京大排檔(飯店名)裡面的肚肺湯我比較喜歡
王府大街上一家小店叫芳婆,芳婆里的東西又便宜又好吃,就是人比較多。
太平門有一家叫雞鳴湯包的,是以前南京很有名的雞鳴酒家搬過去的。
景點么,鍾山風景區,中山陵免費了,明孝陵似乎還沒有。
總統府我覺得挺無聊,邊上的毗盧寺其實挺無聊。
雞鳴寺邊上有一家百味齋,是素菜,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我覺得那裡的椰汁凍糕不錯。
雞鳴寺就是一燒香的地方,門票五元,贈送清香三枝。
梅花山的梅花還沒到季節,靈谷寺的桂花也不在季節
所以,其實南京有什麼玩的呢,我也不知道……
明故宮就真的是明故宮遺址,就一塊綠草地,不用去了。南京博物院里有什麼好貨我也不知道了,在中山門那裡,好像南京還有南京博物館,不過一直沒找到在哪裡,聽說在朝天宮那。南京這邊沒有江蘇博物館。
南京的:
一。新街口附近
1。楊凌褲帶面 面身足有兩米長 美食地址:大洋百貨與東方商城之間的巷子里
2。西安罐罐面,面好湯濃,價格便宜,美食地址:明瓦廊巷子到底左拐
3。酸菜豬肉餃子,採用東北特製酸菜為原料,美食地址:中山南路三元巷路口
4。下崗豆腐腦,做豆腐腦時在原材料黃豆裡面加了點花生一起榨汁,所以喝起來有股清香,美食地址:張府園蘇果超市對面
5。特製調料烤出美味雞翅,雞翅加入了中草葯的調料,不容易上火,美食地址:明瓦廊路口
6。大「鼎」烤活魚,烤出來的魚口味偏辣,細膩爽口,美食地址:新街口淮海路154號
7。粥底火鍋,將「粥」作為底料,來涮食各類菜品的火鍋,既能保留住涮菜的新鮮口感,又不失粥的清淡,美食地址:延齡巷30號
8。筒仔米糕,個頭小,份量足,外形很像南京人愛吃的蓋澆飯,美食地址:明瓦廊4號巷子口
9。芳婆 家常小吃,美食地址:王府大街
10。藏書羊肉,把買回來的新鮮羊肉放到一個大木桶里熬上2個小時至肉質酥爛,美食地址:延齡巷和游府西街路口
11。老媽干鍋黑魚,結合了淮揚菜和川菜的做法,美食地址:延齡巷
12。肚四寶:在肚四寶里 加入了大量的冬瓜 木耳 而湯料是用多種中葯燉出來的骨頭湯 美食地址:淮海路63號
13。「蟹」逅在春季:主料為緬甸進口的螃蟹,肉質比較細嫩,而且做法上也有別於一般的小店。美食地址:中山東路全民健身體育會館5樓
14。加了面魚的雞湯:湯濃,鹹淡也適宜。喝完雞湯以後,下點麵疙瘩,也就是「面魚」,美味又實惠。美食地址:明瓦廊18號
15。鐵缽火鍋:從韓國進口回來的火鍋器皿,把涮菜放到鍋里涮過以後,可以更好的保存食物中的營養。美食地址:小火瓦巷和中山南路交界處阿歪火鍋
16。先甜後鹹的香蕉薄餅,麵粉中加入牛奶,和好之後,在平底鍋上烙,再加上切好的香蕉,美食地址:上海路81號
17。豆泥漿:以雞豆為主要原料 撒上從中東運來的香料製作而成 吃的時候要蘸著薄餅 美食地址:上海路南秀村23號
18。異國情調的墨西哥肉卷,每晚都有墨西哥音樂表演。美食地址:上海路150號
19。冰鎮龍蝦:肉味比較特別,比較鮮,還有一絲甜,最後還帶一點燒烤的味道呢。美食地址:明日大酒店
20。來自印度的咖喱火鍋:鮮辣美味沒的說,秘制配方不上火,美食地址:德基廣場5樓
21。異國情調的墨西哥肉卷,每晚都有 中聖北街浦口電視台旁「晨晨小吃」
2。南門豬頭肉:清香爽口,肥而不膩,酥爛爽滑,入口即化。美食地址:浦口南門頂山服裝城附近 「蔡富豬頭肉」
3。陳平包子:皮薄餡鮮絕不油膩,口味偏辣價格便宜。好吃的陳平包子,一籠12個,賣到4塊錢。美食地址:浦口珠江鎮文昌路 「陳平包子
4。六合頭道菜:小店師傅已經做了40年了 用雞湯和蹄膀熬出來的湯 再加上肉丸和蛋餃 吃起來並不感覺肥膩 美食地址:浦口區沿江鎮馮牆街沿江派出所對面
5。農家大灶燒出來的土菜:農家大鍋灶,天然好味道。鐵鍋做的鍋巴,大鍋灶燒的扣肉,味道都是一樣鮮美。美食地址:浦口沿江鎮派出所對面 「農家大鍋灶」
6。地道農家菜:大鍋灶煮飯 份量大 美食地址:浦口區沿江鎮馮牆街沿江派出所對面
7。外表抹蜜的烤鴨:抹上蜜,灌水烤,肥又嫩,口感好。吃起來不油膩,而且皮特別脆。美食地址:浦口珠江鎮浦口電視台門口 「小董烤鴨」
8。限時供應的老鵝:前脯肉厚,吃起來過癮而味香,後腿肉活,所以非常鮮美,也許有點肥,但一點都不油膩。美食地址:浦口沿江路上 「朱以高老鵝」
十五。鄉土美食之六合篇
1。夏家豬頭肉:家傳好手藝,已經傳了三百年。第七代傳人做的夏家豬頭肉,還是那麼好吃又新鮮,美食地址:六合十字街
2。芙蓉鯽魚:六合龍池的鯽魚頭小個大、鱗黑皮細、肉厚且香,加上草雞蛋的蛋清,蛋湯特別的鮮,魚肉嫩而清香。美食地址:六合區長江新苑12號
3。豆腐圓子:採用農家磨出來的老豆腐,加進了蝦米和蔥、姜以及少量的肉末。調味料加得好,口味鮮美自然沒得說。美食地址:六合區十字街
十六。鄉土美食之高淳篇
1。張記糕點:煮熟的糯米磨成粉,配上白糖熬制的糖漿,加上全家人的巧手製作,這就是有家的溫暖的張記糕點。美食地址:高淳老街中山大街116號
2。蟹黃湯包:一個籠子蒸一個湯包,一個湯包能包四兩餡料,蟹黃特別多,吃口不油膩,而且有股清香味。美食地址:高淳老街
3。一鍋鮮:又叫做「固城湖鮮」,選用固城湖新鮮小魚小蝦。營養豐富,沒有污染,格外鮮美,沒有腥味,對身體也有益。美食地址:高淳縣北漪路33號-8號
十七。其他
1。醬料充足的涼拌面:好勁道的面條,自製的甜面醬,加上豐富配料,夏日難得美味。美食地址:來鳳小區金粟路8號對面
2。過橋米線:香菇湯、肉絲湯、雞湯三湯合一,怎一個鮮字了得?美食地址:鑫橋市場美食一條街11號鋪
3。新疆拉條子一份面,一份菜,也叫拌面,做法講究,面非常有咬勁。美食地址:北門橋估依廊28號
4。水晶燒賣:素油做的燒賣外形小巧,精緻如花,軟糯可口。美食地址:秣陵路
5。姑蘇小吃「兩面黃」:生面條煮熟油炸,面身兩面金黃,加點雞絲、蝦仁等輔料,顏色多樣,味道也好。美食地址:秣陵路1號
6。鴛鴦麻辣燙:自製調料有講究,鴛鴦口味有特色。美食地址:峨眉路蘇果社區店斜對面。
7。冷一熱的澳門甜品:盡管香芒西米露和馬來喳喳都是甜品 喝到嘴巴里卻甜而不膩 美食地址:侯家橋61號澳門軒
8。韓國石鍋拌飯,辣醬用辣椒籽熬制而成,沒有添加任何香料,而咸醬裡面則加入了洋蔥的味道,有些甜味,美食地址:和會街119號
9。仙人掌火鍋,仙人掌在火鍋里涮過以後,口感有點像黃瓜,美食地址:峨嵋路5號
10。酒釀湯圓,好吃又實惠,美食地址:富民坊14號
11。鴨血餛飩,把南京人愛吃的鴨血和餛飩一起燒制,美食地址:南京航天航空大學附中對面
希望你能採納!
❻ 庖丁的全部書籍,詳細!
烹飪入門卷 加300紅 1級 煮雞蛋 雞蛋*1 井水*1
強力食補卷 增產法 3級 煮雞蛋 雞蛋*5 井水*5 初級高壓鍋*1
行軍速食手卷一 加350紅 3級 雙黃蛋 雞蛋*1 井水*1
強力食補卷 增產法 6級 雙黃蛋 雞蛋*5 井水*5 初級高壓鍋*1
家常美味食譜 加500紅 8級 餃子 精品豬肉*1 豆瓣*1
美味葯膳卷 增產法 10級 餃子 精品豬肉*5 豆瓣*5 高級高壓鍋*1
酒肉無忌卷 加600紅 11級 五花肉 精品豬肉*1 杏仁*1
美味葯膳卷 增產法 13級 五花肉 精品豬肉*5 杏仁*5 高級高壓鍋*1
烹飪入門卷 加150藍 2級 男兒黑 野生的糧食*1 井水*1
強身葯酒卷 增產法 5級 男兒黑 野生的糧食*5 井水*5 初級制酒壺*1
行軍速食手卷一 加200藍 6級 美髯溫酒 野生的糧食*1 井水*1
強身葯酒卷 增產法 8級 美髯溫酒 野生的糧食*5 井水*5 初級制酒壺*1
家常美味食譜 加300藍 9級 猴兒酒 釀酒的糧食*1 乾果*1
飄香玉液卷 增產法 12級 猴兒酒 釀酒的糧食*5 乾果*5 高級制酒壺*1
酒肉無忌卷 加400藍 13級 女兒紅 釀酒的糧食*1 糯米*1
飄香玉液卷 增產法 15級 女兒紅 釀酒的糧食*5 糯米*5 高級制酒壺*1
註:解釋下增產的意思,打個比方吧,5個雞蛋+5個井水+1個初級高壓鍋=10個煮雞蛋,
注意得到的成品是10個而非原來的5個,即產量翻番。可以省很多材料。
高壓鍋可向工匠購買,制酒壺可向鑲工購買。
②特殊葯品的合成:
書籍名稱 葯品屬性 副職等級 合成物品 所需材料及數量
烹魚DA法卷 提高躲避 2級 清蒸小魚 漏網的小魚*2 井水*2
烹魚DA法卷 提高躲避 5級 牙簽滑魚 漏網的小魚*2 辣醬*1
鋼牙鐵胃食譜 減少傷害 2級 鹵大骨 帶肉的牛骨頭*2 精緻調味包*1
鋼牙鐵胃食譜 減少傷害 6級 鈣化大骨 帶肉的牛骨頭*2 桂圓*1
妙味雞翅卷 提高速度 2級 可樂雞翅 雞翅*2 井水*2
妙味雞翅卷 提高速度 6級 一飛沖天 雞翅*2 肉桂*1
烹飪入門卷 持續加紅 1級 紅紅肉 精品豬肉*2 井水*3
滋補菜單卷一 持續加紅 5級 狗不理豬肉 精品豬肉*2 精鹽*1
烹飪入門卷 持續加藍 4級 三鍋頭 野生的糧食*2 井水*3
滋補菜單卷一 持續加藍 7級 八糧液 釀酒的糧食*2 豆瓣*1
烹飪入門卷 8000/本 吳郡、巴郡、魏郡
烹魚DA法卷 8000/本 吳郡
妙味雞翅卷 8000/本 巴郡
鋼牙鐵胃食譜 8000/本 魏郡
滋補菜單卷一 8000/本 建業商埠區、成都羅城、洛陽白虎區
行軍速食手卷一 8000/本 建業商埠區、成都羅城、洛陽白虎區
酒肉無忌卷 8000/本 建業商埠區
強力食補卷 8000/本 魏國-軒轅山驛站
強身葯酒卷 8000/本 蜀國- 澤林驛站
美味葯膳卷 16000/本 吳國-甘棠湖軍驛
飄香玉液卷 16000/本 江陵
❼ 關於米的書
我愛大米:大米健康食用手冊 作者:(美國)斯瑞·歐文 譯者:王莉莉
本書涵蓋了大米的種植、文化、歷史、神話傳說和營養價值等各方面知識。介紹了來自印度尼西亞、美國、義大利、土耳其、芬蘭、日本、牙買加、阿富汗、伊朗和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200多種食譜,主要論及了如何用大米做配料或主食的多種烹飪方法。這本由權威專業人士撰寫,深受美食家青睞的著作是每位健康食品愛好者以及烹飪愛好者的必備手冊。
--------------------------------------------------------------------------------
目錄
第一章 購物單上的大米
第一節 大米的分類與貯存
大米的分類
大米的貯存
第二節 大米中的營養素
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
蛋白質
礦物質
纖維素
第三節 世界上的大米
第四節 水稻植物
水稻田
收割前後
第五節 穀物
第六節 宗教習俗、文化和神話
稻米的禮物
祖先的神話
稻米的女性靈魂
綠色宗教
第七節 稻米簡史
選擇——無意識還是有意識
稻米王國
烹飪和食用的態度
西方的稻米
稻米越過了大西洋
托馬斯·傑斐遜改善育種
第八節 未來的可能性
世界市場
自由貿易、關稅和津貼
農民的資源
中國:稻米的頂級生產國
繁殖的活力
第二章 大米的食譜
第一節 大米簡餐
一次應該煮多少
應該如何清洗
浸泡大米
大米的計量
在電飯鍋里做米飯
在燉鍋里做米飯
在蒸盤里做米飯
在烤箱里做米飯
在微波爐里做米飯
加鹽一起煮
加油、鹽一起煮
加油、鹽一起蒸
烹飪蒸穀米
烹飪速食米
烹飪棕色米
烹飪紅米和野生米
烹飪糯米
椰漿糯米飯
糯米團(糯米糍、年糕)
炸糯米團(糯米粑)
飯團或郎當
第二節 大米做配料
椰子飯
黃色香米飯
栗子飯
小豆飯
鷹嘴豆飯
胡蘿卜飯
牙買加豌豆飯
椰子辣肉飯
波多黎各豆飯
酥椰子葡萄乾飯
風味棕色軟米飯
簡單義大利調味飯
風味香草飯
魚湯飯
炒飯
墨西哥米飯和炸豆
烤糯米球
扁豆飯
第三節 湯、開胃食品、第一道菜、單碟飯
魚肉米丸子
香蕉蝦肉米餅
咖喱蛋米丸
火腿米丸
菠菜米丸
爪哇式的帶餡米丸
釀葡萄葉
米制小薄餅配五香茄泥
綠豆米脆
香味米釀西葫蘆
米粉肉餅蘸杏仁醬
金盅撻
緬甸式魚湯米線
扁豆餅
印度南方米湯
泰式雞肉香料米粉湯
菲律賓式酸辣蔬菜蝦湯
木瓜大米涼湯
米制蔬菜通心粉湯
綠葉蔬菜米湯
雞肉辣腸秋葵湯
雞肉秋葵湯
味噌豆腐米糕湯
義大利南瓜肉汁燴飯
松露肉汁燴飯
野生蘑菇肉汁燴飯
鴨肉辣醬
大米茄「帽」
大米菠菜夾餅
模製藍酪米飯
壽司米飯
日本風味大米沙拉
煙熏三文魚壽司卷
釀三文魚壽司
扇貝紫菜卷壽司
大米沙拉配咖喱蛋
日式蒸缽米飯
煙熏三文魚鱷梨大米沙拉
奶油魚蛋飯
普羅旺斯式釀魷魚沙拉
大米肝糕
模製蟹肉飯
牛肉大米煎蛋
牛肝雞肉焦糖蔥焗飯
沙丁魚焗飯
中國式香米腸
第四節 主菜——大米搭配魚肉或海鮮
香味魷魚飯
金槍魚蒸飯
甜辣蝦配搭炒飯
葡萄牙式咸鱈魚馬鈴薯飯
海鮮什錦飯
海鮮火鍋
小龍蝦湯
蘑菇大米釀多佛鰨魚
魚肉飯
椰汁蝦
釀鮭魚
辣咖喱魚
鮭魚米布丁
鮭魚米卷
鮭魚米餡餅
蝦肉調味飯
第五節 主菜——大米搭配禽類肉
印度比爾亞尼雞肉飯
醋雞煲仔飯
雞肉蘑菇蓋澆飯
雞肉米腸
菲式雞肉阿都波配米飯
雞肉什錦飯
瓦倫西亞肉菜飯
雞肉煲仔飯
菲式糯米肉菜飯
焦糖童子雞或母雞配葡萄乾米飯
蒸雞肉糯米飯
海南雞飯
阿富汗肉菜飯
香味米飯配炸酥雞
秘魯式鴨肉配米飯
熏鴨配炒飯
拉里·塔布斯的大米釀熏鴨
大米、開心果和葡萄乾釀烤鴨
外來釀鴨
香草乳鴿飯
醉鵪鶉紅米飯
第六節 主菜——大米搭配羊、牛、豬肉類
羊肉土豆焗飯 烤羊排西葫蘆米飯
蒸粗麥粉式的羊肉飯
蘇門答臘式的山羊肉咖喱
羊肉煲仔飯
大米茄合
大米釀羊肉
羊肉酸奶飯
辣味蒜香芝麻牛肉
牛肉包
仁當
什錦肉糜
牛肉米餅
燉牛肉配米糕
紅燜牛肉
牛肉蓋飯
大馬士革式什錦肉焗飯
豬肉焗飯
蔬菜釀蒸肉
香辣咖喱肉
川式肉絲飯
阿卡迪亞式豬肉辣腸
第七節 素食者和嚴格素食者的大米食譜
天貝
熱拌蔬菜沙拉
蔬菜什錦配米糕
椰香玉米飯
菠菜飯釀白菜
豆腐香菇蓋飯
蒸白蘿卜米糕夾香濃扁豆
烤紅椒、茄子和白蘿卜米糕串
模製蔬菜飯
蔬菜米卷
大米蘆筍沙拉
豆腐胡蘿卜糯米飯
塔博勒色拉式的大米沙拉
香濃茄子飯
辣味天貝
釀羊肚菌焗飯
石鍋拌飯
野生米、土豆、茄子和乳酪沙拉
野生米白色米雜錦飯
天貝餅
天貝豆腐熟沙拉
豆腐餅
香炸天貝
醬香菜豆飯
風味玉米菠菜大米布丁
第八節 甜米糕和布丁
大黃米粥
蒸夾餡糯米糕
雞肉米粉甜點
椰香奶油米粉甜點
香蕉米糕
什錦漿果焦糖粥
果仁水果大米布丁
覆盆子米糕
意式米糕
黑米布丁
開心果米餅
克利奧爾式油炸什錦米糊
黑米冰糕
大米冰淇淋
烤大米布丁
佛萊芒式懸鉤子啤酒式大米布丁
阿富汗式牛奶大米布丁
印式牛奶大米藏紅花布丁
黑莓蘋果冷布丁
甜糯米飯配芒果
第九節 湯、醬汁和調味品
雞牛肉湯
蔬菜原湯
魚湯
金槍魚湯
番茄醬
紅辣椒醬
辣醬油
三種辣醬
花生醬
香濃辣醬
杏仁醬
淡咖喱汁
桃味燉菜
大黃燉菜
炸洋蔥
酥炸花生鯷魚
「火葯」
第三章 配料、器具、技藝
第一節 配料
第二節 器具
第三節 技藝
備料
烹飪方法
精選參考書目
品酒大全 作者:李泉
《品酒大全》詳細講解了葡萄酒、雞尾酒、白蘭地、威士忌、啤酒、白酒、黃酒、保縫酒等各類酒的選購和品飲方法,簡單實用,圖文並茂,相信你讀後再去品酒,一定能夠享受到酒的無窮韻味。
目錄
第一章 葡萄酒——一種挑剔的優雅
葡萄酒的主要種類
葡萄酒的選購、保管與飲用
葡萄酒與健康
葡萄酒文化
第二章 雞尾酒——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
雞尾酒的起源
雞尾酒的種類
雞尾酒的調制
最為經典的九款雞尾酒
雞尾酒的品嘗
第三章 白蘭地——英雄的酒
白蘭地的起源
各國白蘭地
白蘭地的特點
白蘭地的選購與飲用
第四章 威士忌——生命之水
威士忌的起源
威士忌的分類
威士忌的品嘗四重奏
第五章 啤酒——「液體麵包」
啤酒小常識
啤酒的正確飲法
喝啤酒應注意的問題
啤酒文化
第六章 白酒——輕聞細品的享受
白酒的起源
白酒的分類
白酒的選購和品嘗
中國名酒譜
第七章 黃酒——中華民族的瑰寶
黃酒:三大古酒之一
黃酒的種類
黃酒常識
黃酒的歷史
第八章 其他酒類
伏特加——北歐風情
龍舌蘭酒——墨西哥的靈魂
琴酒
羅姆酒
第九章 飲酒常識與保健
飲酒小常識
酒與健康
飲酒科學
葯酒
第十章 酒的故事
酒史
酒悟
酒趣
酒韻
酒文
酒禮
酒俗
酒療
找來找去,這兩本好像還好
❽ 酒糟和醪糟有什麼區別
酒糟,別名紅糟、酒醅糟、粕等等,是米、麥、高梁等釀酒後剩餘的殘渣。在某些地方專,人們把酒屬渣叫做酒糟。酒糟也叫做甜酒,作為我國部分省份的特色美食,深受當地人喜愛。
米酒和醪糟沒有區別,一樣的東西,只是別名不一樣。米酒、醪糟、酒娘、酒糟、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都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經過酵母發酵而製成的一種風味食品,其產熱量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
資料拓展:
甜酒(Liqueur),是以無色烈酒、白蘭地、琴酒或其它蒸餾烈酒與水果、花卉、植物或這些原料所榨的純凈液汁及其他天然料混合之後再蒸餾而成。過濾、浸化是甜酒製造上最重要的手法,而蒸餾則是必要的過程。
古之甜酒,無論以果實或以谷釀成,皆有滓汁浮沉及清濁之別。至唐代產之甜酒類,仍多含雜質,臨飲時須經壓榨過濾。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詩中有"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之句,即為一證(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❾ 醪糟的文化介紹
走遍全中國,醪糟的吃法可能是食品中最趨同一致的,比如說,在那兒都能吃到醪糟湯圓、醪糟雞蛋,做法和味道也幾乎差不多。要談醪糟的吃法有點難度,權當溫故知新吧。
最簡單的吃法是吃生醪糟。南方人習慣上把未經加工的醪糟叫做「生酒釀」或「生米酒」或「生醪糟」。吃生醪糟就是直接吃了。其中,以湖北孝感的「孝感米酒」(湖北多稱為「伏汁酒」)為例,當地人以生吃或稍加白水吃為主,「孝感米酒」因此成為湖北人的最愛。不過,這種吃法也有講究,剛剛發好酵的醪糟有些微溫,口感發酸,要等涼透了才好吃。後來有了冰箱,連盆帶醪糟一起放進去就行了,既可吃到涼透的醪糟,又可防止因過度發酵而導致醪糟變酸。
惟其生醪糟的吃法簡單,對醪糟的要求就很高。有人為了追求醪糟的甜度,加的「引酒水」(關於「飲酒水」,可參看《醪糟往事》2006-10-20)比較少,出來的醪糟就「發柴」,口感干澀,加上齁甜,吃起來並不舒服。「引酒水」加多了醪糟比較嫩,口感舒適,可酒味和甜度又不夠了,南方人把這叫做「清湯寡酒」。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為什麼超市的醪糟不好吃了。
在川貴黔一帶,除了吃以外,生醪糟還有著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生醪糟取代白酒做腌菜的「酵母」。像四川用醪糟腌的牛皮菜,酸辣之餘帶著綿甜,實在爽口。而貴州獨山的「獨山鹽酸」則尤為聞名遐邇:於碧綠的青菜和紅紅的辣椒之間,點綴著雪白的醪糟粒,生脆的菜幫子巨辣無比,纏綿的甜味又使人慾罷不能。
南方的一些飯館至今仍襲用醪糟做發面的「酵頭」,所製作的面點松軟可口香甜生津,非酵母或酵肥可比。生醪糟還是做菜的上等調料,像醪糟魚、醪糟茄子等,都是很受歡迎的西南地區的家常菜。
至於「熟醪糟」的吃法就太多了,醪糟(酒釀、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
醪糟這東西,陝西許多地方都有,是一種民間的甜食和飲料。每逢春節,家裡總要做一大盆醪糟。先將洗凈泡軟的糯米蒸到半熟,再用冷水淋涼,到約30℃,加酒麴,拌均勻,入面盆,中間留一個小孔洞,蓋以棉被,放在熱炕上,使其發酵。晝夜溫度要大致相同。面盆要經常轉圈移動,讓盆內的糯米受熱均勻。一兩天後,有一股酒香味從盆中透出來。揭開棉被看時,那中間的小孔洞里,有一汪乳汁般的液體,拿手指蘸了嘗,非常甜,但與糖不同,略帶酒香。這是製作醪糟成功的重要標志。於是就可以食用了。或取一兩勺加水燒開了喝。或在這燒開的醪糟中打入雞蛋花、荷包雞蛋,連湯帶蛋吃。還可冷飲。
關中各地,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縣城裡,小鎮上,大多都有專門叫賣醪糟的生意人,夜市興盛,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歡迎的一種小吃。城市裡還有賣冰鎮醪糟的。還有的專門賣那未經加水的原汁醪糟,叫做醪糟醅子。糯米又稱江米或酒米,故而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在眾多的醪糟中,臨潼縣的最著名,人稱臨潼醪糟或臨潼桂花醪糟。製作方法與民間一般的方法略同。特點是汁濃味醇,燒開後糯米浮於水面,酒香撲鼻。因臨潼有著名的溫泉華清池,先前曾是風流天子李隆基和絕代佳人楊玉環沐浴享樂的所在,而臨潼醪糟又是用溫泉水炮製而成,所以平添了幾分魅力。有的書上甚至說那最早的醪糟就是為楊貴妃專門製作的。糾正:但是,臨潼人很多都不會做醪糟,還有很多關中人對醪糟的認識較少,不是很流行!
漢中人也非常喜愛醪糟。漢中市知名書法家徐永基先生說,不僅過年過節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時也有做了吃的。特別在漢中壩子,以水稻為主的地區,老百姓都要用一塊地專門種酒米,以備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時,不能自己種,也要設法兌換一點,至少春節時是非做醪糟不可的。萬不得已,用大包穀糝子也要做。婦女臨產時,家裡必定做醪糟,因為吃雞蛋醪糟對產婦極富營養。紅白喜事,蓋房上樑,也要有醪糟招待客人。製作時一樣先將酒米蒸至八成熟,一樣拌以酒麴,一樣晾到溫涼時入罐,一樣用被子蓋起來,冬季須放在火爐旁。不同的酒麴與用量的多少,以及製作過程中的溫度,決定了醪糟的酸甜度。總以甜中略帶點酸為好。吃時除可打雞蛋花或荷包蛋外,還有許多獨特的方法:一是泡了麻花吃;二是把柿餅撕開,投入醪糟湯,一同煮好了吃;三是將核桃仁切碎。拌豬油,與醪糟一起煮著吃;夏天吃涼水醪糟,一勺子醪糟,加些冷水,喝起來打心裡感到涼快,一天的暑氣都消除掉了。
醪糟也是一種酒,不過味較淡,一般不會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經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時會更深沉,更難醒。明人李實在《蜀語》中說: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莊子·盜跖》和《後漢書》中都有關於醪糟的記載,可見確實歷史久遠,秦漢已經有之,並非因楊貴妃而發明。郭沫若有《游西安·五月二日》一文,稱漿米酒即杜甫所謂'濁醪'。四川人謂之'醪糟',乙醇成分甚少。漿米酒似應為江米酒。不只四川人,陝西人也把它叫做醪糟。又據一些書籍記載,浙江有糟燴鞭筍,上海有糟田螺,北京有糟煨茭白,福建有淡糟鮮竹蟶,陝西有糟肉,都是用醪糟類濁醪、不去滓酒炮製而成。可見醪糟在中國,無論南北,都十分普遍,並為古今人所喜愛。
成品:
特寫:
東柳醪糟川人多善食之。其味道之鮮美。造藝之精良,尤推大竹東柳醪糟。「醪大王糟」、「醪糟霸王」乃東柳經營此業之兩名家。清末以來即名揚遐邇。東柳橋居漢渝、川鄂公路交匯處,跨東柳河東西而一橋飛架。距竹城三公里。東柳河源出銅鑼山,匯溪澗納礦泉,東柳醪糟獨特,蓋泉甘之故。東柳醪糟,不加糖而甘甜如蜜,且具滋陰補腎、生津止渴之功。凡路經大竹者,無不親臨品嘗,以祭口齒,清潤胃腸。東柳醪糟以瓦罐封裝,貼附標記,為饋贈佳品,隨過往行人而譽滿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