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酒什麼人不能喝
孕婦忌食黃酒。
一、黃酒的基本介紹:
1、黃酒是我國最古老的飲料酒。已有4000多年的釀造歷史。因最初的黃酒酒液黃亮,色澤澄黃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故稱為黃酒,經歷代人民的辛勤勞動,不斷完善釀造工藝,使我國的黃酒在世界上達到了較高水平。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
黃酒主要是以糯米和黍米等穀物為原料,經過特定的加工釀造過程,使原料受到酒葯、酒麴、漿水中的多種黴菌、酵母菌等的共同作用而釀成的一類低度原汁酒(壓榨酒)。含有糖分、糊精、有機酸、氨基酸、酯類、甘油、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它常有芳香,鮮美醇厚,品種多樣,形成特有的色、香、味、體。
2、黃酒以大米、黍米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特中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其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中醫認為,黃酒氣味苦、甘、辛、大熱,主行葯勢,有百邪惡毒、通經絡、行血脈、脾胃、養皮膚、散濕氣、扶肝、除風下氣、活血、利小便等功效。飲用黃酒不僅可以增加食慾,使人心情愉悅,身體舒暢,而且可起到保健作用,適量常飲有助於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並有補血養顏、舒筋活血、健身強體、延年益壽之功效。
二、黃酒的功效與作用:
1、含有豐富氨基酸
黃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還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這8種氨基酸,在黃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數倍。
2、易於消化
黃酒含有許多易被人體消化的營養物質,如:糊精.麥芽糖、葡萄糖、脂類.甘油、高級醇、維生素及有機酸等。這些成分經貯存,最終使黃酒成為營養價值極高的低酒精度飲品。
3、舒筋活血
黃酒氣味苦、甘、辛。冬天溫飲黃酒,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有效抵禦寒冷刺激,預防感冒。適量常飲有助於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並可補血養顏。
4、美容抗衰老
黃酒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維生素B1、B2、尼克酸、維生素E都很豐富,長期飲用有利於美容、抗衰老。
5、促進食慾
鋅是能量代謝及蛋白質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鋅時,食慾、味覺都會減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黃酒中鋅含量不少,如每100毫升紹興元紅黃酒含鋅0.85毫克。所以飲用黃酒有促進食慾的作用。
6、保護心臟
黃酒內含多種微量元素。如每100毫升含鎂量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紅葡萄酒高5倍;紹興元紅黃酒及加飯酒中每100毫升含硒量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約20倍,比紅葡萄酒高約12倍。在心血管疾病中,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壓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適量飲用黃酒,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7、理想的葯引子
相比於白酒、啤酒,黃酒酒精度適中,是較為理想的葯引子。而白酒雖對中葯溶解效果較好,但飲用時刺激較大,不善飲酒者易出現腹瀉、瘙癢等現象。啤酒則酒精度太低,不利於中葯有效成分的溶出。此外,黃酒還是中葯膏、丹、丸、散的重要輔助原料。中葯處方中常用黃酒浸泡、燒煮、蒸炙中草葯或調制葯丸及各種葯酒,據統計有70多種葯酒需用黃酒作酒基配製。
三、黃酒的食用方法:
1、黃酒作佐料,在烹制葷菜時,特別是羊肉、鮮魚時加入少許,不僅可以去腥膻還能增加鮮美的風味。
2、烹調時酌量使用,直接飲用以30毫升左右為宜,每次最多不超過200毫升。
3、秋季吃蟹搭配飲黃酒,冬季熱飲黃酒暖身暖胃。
❷ 黍米黃酒的做法
做法如下
1、長粒江米洗凈,水浸泡24小時,手能捻碎即可。(大米也可製作,但出酒率低、口感稍差)
2、將泡好的江米蒸熟。(我用的電飯鍋,加水寧多勿少)
3、放涼至35度左右(手感溫熱),加入甜酒麴/適量溫開水至漿糊狀(留一點兒甜酒麴備用),充分拌勻。(蒸飯時水加多了,就不用再加水了)
4、製作好的糯米飯置於帶蓋兒的容器中,用一礦泉水瓶子的下半部,紮好眼兒,插入糯米飯的中央。(原方法加水少,糯米飯可以扒出一個坑兒,出酒後取出加水再食用,感覺怪怪的。蒸飯時多加些水,出酒後就可直接食用了,但糯米飯太軟扒不出坑兒,只好插個瓶子了)
5、預留的一點兒甜酒麴加入少量溫開水溶解,倒入插在糯米飯中間的瓶中,可以起到加速發酵的作用。
6、
蓋好蓋子,30度左右放置大概24小時就會聞到酒香了,也會看到開始出酒了。如果在夏天室溫過高,此時就要移入冰箱。隨著糯米飯的逐步發酵,體積會膨脹,插入的瓶子會上浮,蓋好蓋子後上面壓上一個有重量的碗即可。
7、隨著酒的取出,糯米飯的體積會逐漸縮小,口感也會越來越差。(建議多取酒少吃飯,出酒越到後面口感越甘甜)
8 、酒隨出隨取,存於瓶中,置於冰箱冷藏。米飯/糯米酒一周內吃完。(米飯/酒單獨/混合食用都可/冷熱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