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紹興黃酒怎摸打開,我說的是壇裝的。
採用榔頭或木槌輕輕敲松壇口石膏或者黃泥,直至敲裂開壇口。啟壇開封一般由有內經驗的人來開啟,力道容大了,往往會將酒壇打碎,力道小了,累的滿身大汗也無能為力。
極大部分是壇裝酒,在3000ml以下的壇裝酒,一般有開封的專用工具,扯除包在瓶口聽塑料薄膜後,用以配備的專用工具拔出瓶塞就可以了。若是大於3000ml以上的壇裝酒,則會在瓶蓋上註明開封提示。
開了封的黃酒不宜久存,會變酸。可以換一個瓶蓋緊的瓶子,放到陰涼乾燥處。或者放到冰箱里。
(1)紹興黃酒錄音擴展閱讀:
1、貯存地點最好在陰涼、乾燥的地方。溫度變化平穩,干濕合適的通風良好的倉庫。這樣,能促進酒質陳化,並能減少酒的損耗。但在-15℃至-50℃則會出現冰凍,影響酒質,甚至會凍裂酒壇和酒瓶。
2、黃酒的包裝容器以陶壇和泥頭封口為最佳。這種古老的包裝有利於黃酒的老熟和提高香氣,在貯存後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
3、黃酒堆放平穩,酒壇、酒箱堆放高度一般不得超過4層,每年夏天翻一次壇。
4、黃酒不宜與其他有異味的物品或酒水同庫儲存。
『貳』 紹興黃酒怎麼做的
紹興來黃酒的做法以稻米、自黍米、黑米、玉米、小麥等為原料,經過蒸料,拌以麥曲、米曲或酒葯,進行糖化和發酵釀制而成的各類黃酒。 紹興酒具有獨特的色香味格,堪稱中華黃酒第一味。色,呈琥珀色,即橙色。透明澄澈,純凈可愛,使人賞心悅目;香,有誘人的馥郁芳香,貯藏時間越久越香;味,醇厚甘鮮,回味無窮,甜、酸、苦、辛、鮮、澀與味和諧融合於一體;格,指由色香味綜合形成的一種不同尋常的風格和格調。
紹興黃酒是以穀物、紅薯等為原料,經過蒸煮、糖化和發酵、壓濾而成的釀造酒。
(1)黃酒釀造的特點:
①所使用的糖化發酵劑為自然培養的麥曲和酒葯,或由純菌種培養的麥曲、米曲、麩曲及酒母。由各種黴菌、酵母和細菌共同參與作用。這些多種糖化發酵劑、復雜的酶系,各種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以及它們在釀造過程中的種種作用,使黃酒具有特殊的色、香、味。
②黃酒發酵為開放式的、高濃度的、較低溫的、長時間的糖化發酵並行型,因而發酵醪不易酸敗,並能獲得相當高的酒度及風味獨特的風味酒。
『叄』 紹興黃酒應怎樣喝
冬天了,燙點福貞酒喝
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統計,少量飲酒的人要比不飲酒的人壽命長,由此可見少量飲酒有助健康。冬天,受氣候影響,萬物閉藏,人體的新陳代謝變緩,血液循環減慢,少量飲酒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新陳代謝。在生活中酒的品種五花八門,那麼飲用什麼酒好呢?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認識的日益提高,居世界三大古酒之首的黃酒,更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八十年代營養學家索穎在對黃酒的研究中,發現了黃酒中蘊涵著驚人的營養成份,將它譽為「液體蛋糕」。也是80年代黃酒又以其獨特的醇厚芳香,被列為國宴用酒躋身高堂,得到了國際友人的贊譽。
黃酒有18種以上的氨基酸,內含 8種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黃酒的氨基酸含量是紅葡萄酒的三倍;啤酒的9倍,發熱量是紅葡萄酒的3.5倍,啤酒的1.5—2.5倍。此外,黃酒在調和肺腑、活血養顏、祛病延年等方面都有奇特功效。近年來,還研究發現黃酒中含有「抗癌之王」的硒。
那麼,冬天怎樣喝最好呢?黃酒具有甜、酸、苦、辛、鮮、澀六味,兼備澄、香、醇、柔、綿、爽,要盡情領略黃酒中的主兼六味,一般加熱後使其六味活躍,才其味無窮。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煮酒也有研究:「若熱吃下去,發散酒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以五臟去暖它,豈不受害?」 「煮酒論英雄」、「溫酒斬袁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白居易在「天欲雪」的夜晚准備與好友煮酒達旦,說的都是古人煮酒而飲。古人將酒加熱後喝不單得到了完美的主兼六味,也附合現代科學,喝熱酒更有益加速血液循環,容易揮發,容易排泄,截留少,不易醉,而且經加熱後可散發釀造過程中遺留的微量的醛。
黃酒有如此豐富的營養成份、保健作用,不要貪杯才有益健康。孔子認為「惟酒無量,不及亂。」飲酒一定要有節制,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感受,適量而止。應選飲低度優質黃酒,要小咽、慢飲,不宜大口豪吞。《本草綱目》指出,「酒,天之美祿也。百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精禦寒,消愁遺興,避邪逐穢。」總之,古人告誡我們,適量有益, 切不可「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黃酒燙著喝是一個習慣風俗,40多年前,江浙一帶有規模的酒店裡都設有炭火燙酒鍋和錫串壺,有專門的燙酒師。燙酒師傅將酒客要定的黃酒倒入串壺,根據客人的喜好加入不同比例的姜沫、紅糖,掛在微沸的燙鍋內。當時沒有溫度計,在串壺內插入一支筷,燙酒師傅就憑觀察筷子四周的酒暈來判斷溫度,在認定已達到酒客所需的溫度時,即時遞給酒客飲用。當酒客聞到從串壺氤氳飄來的酒香,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溫馨醇香,暖而不暴的黃酒時也許真會「天子喚來不上船」。燙酒的風俗60年代初在常熟鄉下集鎮十分普及,虞山鎮西門「永和酒家」,縣南街「太白酒家」都因燙酒技高,生意興隆。吳江農村至今婚喪之事還請燙酒擔服務。
家庭中喝黃酒水浴加熱雖然能喝到黃酒的最佳風格,但有點麻煩。直接加熱升溫快、方便但容易損失酒度和芳香,然而只要用文火加熱,將酒煮到略見翻動即止就可,測溫在50℃上下,完全可以得到水浴加熱的效果。
民間還廣泛流傳自調雞蛋黃酒,將黃酒倒入鍋內加入紅糖,煮到剛沸打蛋入鍋,此法不能煮沸過長,否則會過多揮發黃酒中的酒度和芳香物質,影響風味。在浙東南一帶,至今還將雞蛋黃酒作為產婦必服,據說有排穢發奶之效。喝黃酒也有學問,前人也頗精其道。
黃酒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以含糖量可分為甘型、半甘型、半甜型、甜型四大類。以營養成份而論,甜型最高。吳人喜甜,福貞酒應人而生,屬甜型酒,也就是說福貞酒是黃酒中屬營養價值最高的一種。另外,福貞酒在生產過程中有獨無二地加入若干福橘,眾所周知,橘子有開胃理氣、潤肺止咳,還能降低血黏度,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因此,它比其他黃酒又勝一籌,是常熟人的福氣。對我們常熟人而言喝點福貞酒不僅和血行氣,消愁遺興,還可翻翻《鏡花緣》定會為道光八年福貞酒就被列為天下美酒而感到自豪,要感謝老祖宗給我們留下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但必須指出只有地道的福貞酒才有上述的營養與滋補功效,才能萌發遐思把我們帶去明清年間。
『肆』 浙江紹興黃酒的製作方法
紹興酒的主要原料是大米。!
黃酒根據生產工藝不同分為四種:加飯、攤販、香雪、善釀。
以加飯酒為例:
1、 選擇有品質優良、香味純正、無霉變、風味獨特的黃酒葯。糖化率高,能夠增加酒的香味,保證後期發酵正常。
2、 生麥曲質量要求上就是麥曲表面菌絲分布均勻,糖化率達到1000—1200,折斷整齊,用手觸摸,堅硬融手而疏鬆,無生麥氣味。
麥曲在黃酒發酵中不斷起到糖化作用、增香作用,而且還是增色和調味劑,所以人們把麥曲稱之為酒中之骨。
3、 加飯酒米的選擇和蒸煮。
(1) 米要過篩和有一定量的精白度,米粒要飽滿,各品種原料用米要有光澤,顆粒均勻,無霉爛變質,無霉米氣味。
(2) 浸米。目前釀造黃酒所用的原料大米,主要是以硬米、糯米為主,都是蒸汽常壓蒸煮的方法,原料澱粉顆粒組織緊密,為此,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便於常壓短時間就能糊化透徹,不至於飯粒出現白心現象。
(3) 浸米的容器罐要經過石灰水及沸水兩次消毒殺菌,然後再在容器罐中放半罐水,傾入過篩潔凈的糯米,黃酒生產浸米時間為硬米45小時;糯米為40小時。米浸好後用清水沖去米漿,待瀝干後進行蒸煮。
(4) 蒸飯。瀝干後的米傾入蒸飯機內,蒸飯的目的使水化後米的澱粉各大分子間的聯系解體而達到整個糯米澱粉顆粒糊化,淋水冷卻。
4、 落缸、拌葯、搭窩。
(1) 將淋冷後的米飯,瀝干余水,傾入缸中,米飯傾入缸中分批拌葯,加飯酒的前期發酵需要邊糖化邊發酵。
(2) 將酒葯充分拌均勻後,進行搭窩,窩搭成u字型,窩口成喇叭狀,便於接觸空氣,然後蓋上草蓋,保溫28—30℃,大約經過45—50小時,就能見到飯面上有白色的菌絲滋生,互相粘結在一起,此時飯溫在35℃左右,整個飯粒已軟化,再經過8—10小時飯溫開始回降,此時通過加水滲壓抑制酵母進行緩慢生長,放水數量應在每缸120公斤,大約經過10—15小時,再進行加飯,加飯的比例為總投料的35%,加飯前每缸投入10%的生麥曲。
5、 開耙。每隔24小時開耙一次,即攪拌。三到五天結束,將缸內的料分裝入小壇,荷葉封口,空氣中自然放置,一個月發酵結束。
6過濾壓榨:先把布口袋用冷水洗凈,把水擰干,然後把發酵好的料裝入袋中,放在壓榨機上擠壓去渣。擠壓時,要不斷地用木棍在料漿中攪戳以壓榨乾凈。有條件的可利用板框式壓濾機將黃酒液體和酒糟分離。然後將濾液在低溫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層清液,在70-75攝氏度保溫20分鍾,目的是殺滅酒液中的酵母和細菌,並使酒中沉澱物凝固而進一步澄清,也讓酒體成分得到固定。待黃酒澄清後,便可裝入瓶中或壇中封存,入庫陳釀1年。 (歡伯網)
『伍』 有關紹興黃酒的歌謠
老酒糯米做,
吃了變糯糯。
老酒糯米做,
吃了變糯糯。
糯糯鼾聲響,專
困到大天亮。
天亮老屬鴨醒,
雄雞罵婆娘。
婆娘胭脂厚,
眼淚沖出溝。
老滿來拆勸,
銀子賠十兩。
嫁妝有本錢,
去勾光棍頭。
光棍抱酒壺,
夜夜喊爹娘。
老酒糯米做,
吃了變糯糯。
老酒糯米做,
吃了變糯糯。
還有很多的啊
『陸』 紹興師爺黃酒十年陳釀怎麼打開蓋
直接擰開就可以了呀,用點兒勁兒。
『柒』 急求紹興黃酒製作過程的視頻,長度在五分鍾左右,要完整的製作過程!!!!
到搜庫去搜索吧專,屬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0MzMwNzc2.html
『捌』 浙江黃酒
浙江黃酒以紹興的女兒紅最為出名。黃酒是中華漢民族獨有的一類酒版品,其他國家都權沒有黃酒。黃秋以稻米為原料發酵而成。浙江的黃酒是黃酒中最出名的一類,尤其又以紹興黃酒最出名。到紹興,一定要去咸亨酒店喝黃酒,像孔乙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