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酒外國人愛喝嗎做出口好做嗎
我在德國生活過一年多,和美國、歐洲等等很多地區的人都有過接觸。事實是黃酒確實不太能被外國人接受,尤其是歐洲地區,完全被紅酒與啤酒佔領,黃酒的市場真的不是很好啊……
② 日本清酒為什麼很多人喝不慣,還說像黃酒,我每次聽到客人這樣評價就想哭!!
呵呵,樓主不要傷心,日本清酒口感比較復雜,酸甜苦辣幾乎盡在其版中,對於中國人權來說不宜上口,而且清酒要搭配海鮮才能品嘗到最佳的口感,在本來就吃不慣海鮮菜的內地就更難推廣了,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清酒的,有種酒如人生的味道。
③ 日本人最喜歡喝中國的什麼酒白酒還是黃酒
東洋鬼子喜歡它們自己的寡味清酒。
④ 很想知道外國人對黃酒如何評價也是喜歡的嗎
在日本留學過,也在中國物產店工作過,感覺日本人對黃酒感情很深,超過白專酒。屬之前在中華料理看見一個日本人喝茅台,只喝了一酒盅,就大叫服務員上水。黃酒對於日本人來說,還是口味很相近清酒的。其實日本的清酒和黃酒,從淵源上同屬一脈。清酒正是借鑒了黃酒的釀造工藝。
⑤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中國紹興酒
確實有不少日本人喜歡喝紹興酒(當然日本清酒也會喝的)。這是因為日本的某家有影響回的電視台專門報導過少答量喝紹興酒的好處(主要是強身健體)。日本人一般對媒體都很相信(因此容易產生盲從。雖然媒體對中國的報道經常帶有偏見,但在生活一類問題上一般還是比較講科學性的),加之紹興酒度數不高(與清酒相仿),味道微甜,因此比較合日本人的口味(日本人喜歡甜且不大勝酒力)。
⑥ 日本人喜歡喝什麼酒
日本清酒是借鑒中國黃酒的釀造法而發展起來的日本國酒。
日本人常說,清酒是上帝的恩賜。1000多年來,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飲料。在大型的宴會上,結婚典禮中,在酒吧間或尋常百姓的餐桌上,人們都可以看到清酒。清酒已成為日本的國粹。
據中國史書記載,古時候日本只有「濁酒」,沒有清酒。後來有人在濁酒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澱,取其清沏的酒液飲用,於是便有了「清酒」之名。公元7世紀中葉之後,朝鮮古國百濟與中國常有來往,並成為中國文化傳人日本的橋梁。因此,中國用「曲種」釀酒的技術就由百濟人傳播到日本,使日本的釀酒業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到了公元14世紀,日本的釀酒技術已日臻成熟,人們用傳統的清酒釀造法生產出質量上乘的產品,尤其在奈良地區所產的清酒最負盛名。
自19世紀後半葉的日本明治維新運動之後,日本清酒的質量逐漸下降,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酒商往清酒中對入大量的食用酒精,以增加釀酒量,牟取暴利,使清酒所具有的獨特風味黯然失色。因此,日本老人稱這種低劣的清酒為「亂世之酒」,贊譽原來純正的日本清酒為「太平之酒」。由於清酒釀造業受到歷史上「亂世」的影響,給日本消費者留下了不良的印象,加上新一代日本人崇尚飲用啤酒和烈性酒,所以清酒的銷售量逐年下降。今天,日本清酒的質量雖然已恢復其原來的水平,並且利用現代釀造技術和設備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但其產品僅占日本酒類市場銷售量的15%。據統計,1988年日本清酒年產量為1448×10000000L,1993年為1457×10000000L,而1995年僅為996.9×10000000L。日本全國有大小清酒釀造廠2000餘家,其中最大的5家酒廠及其著名產品是:大包廠的月桂冠、小西廠的白雪、白鶴廠的白鶴、西宮廠的日本盛和大關廠的大關酒。日本著名的清酒廠多集中在關東的神戶和京都附近。
日本清酒雖然借鑒了中國黃酒的釀造法,但卻有別於中國的黃酒。該酒色澤呈淡黃色或無色,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味純正,綿柔爽口,其酸、甜、苦、澀、辣諸味諧調,酒精含量在15%以上,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是營養豐富的飲料酒。
日本清酒的製作工藝十分考究。精選的大米要經過磨皮,使大米精白,浸漬時吸收水分快,而且容易蒸熟;發酵時又分成前、後發酵兩個階段;殺菌處理在裝瓶前、後各進行一次,以確保酒的保質期;勾兌酒液時注重規格和標准。如「松竹梅」清酒的質量標準是:酒精含量18%,含糖量35g/L,含酸量0.3g/L以下。
日本清酒的牌名很多,僅日本《銘酒事典》中介紹的就有400餘種,命名方法各異。有的用一年四季的花木和鳥獸及自然風光等命名,如白藤、鶴仙等;有的以地名或名勝定名,如富士、秋田錦等;也有以清酒的原料、釀造方法或酒的口味取名的,如本格辣口、大吟釀、純米酒之類;還有以各類譽詞作酒名的,如福祿壽、國之譽、長者盛等。
最常見的日本清酒品牌有月桂冠、櫻正宗、大關、白鷹、賀茂鶴、白牡丹、千福、日本盛、松竹梅及秀蘭等。
⑦ 日本人為何愛喝清酒
清酒在日本俗稱日本酒,它與我國黃酒為同一類型的低度米酒。
清酒是以精白米為主要原料,以久負盛名的灘之宮水為水源,並採用優質微生物和現代科學方法釀成。在日本享有國酒之譽,並以英文Sake聞名世界。清酒中質量最優秀的是月桂冠、櫻正宗、大關、白鷹、松竹梅及秀蘭。清酒色澤呈淡黃色,清亮透明,具有獨特的清酒香,酸度小,微苦,呈琥珀酸味,綿柔爽口,其酸、甜、苦、辣、澀味協調,酒度在16%左右,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是營養豐富的飲料酒。
清酒的釀造工藝要經過洗米、浸米、蒸飯、米曲、發酵、壓濾、滅菌、貯存等手續。可以分為純米釀造酒、普通釀造酒、增釀酒、本釀造酒、甜口酒、辣口酒、濃醇酒、淡麗酒、高酸味清酒等種類。
清酒之於日本,猶如威士忌之於蘇格蘭、餐酒之於法國、四酒之於牙買加。吃生魚,不佐以清酒,像是少了點文化修養似的,吃起來味道也打了折扣,清酒就是如此地緊扣著日本的食文化。
上等的日本清酒是用特高澱粉質的大米,經過發酵而釀成,因此酒精成分不太高,多在16%~18%之間。因為清酒不含防腐劑,其保存時間不太長,多在1年之內,亦有些只可存放3個月,便得飲用,與年份越遠越醇的法國餐酒,截然不同。一般人都以為日本清酒必暖飲,其實並不一定。好的清酒,暖冷皆宜,但品質較差的清酒則最好暖飲,溫度在30℃左右,暖了的清酒通常較易入口。
這點與我們邊吃大閘蟹時邊喝的紹興酒近似,暖過的紹興酒,也是入口甘香。不過,日本人喝清酒,酒瓶酒杯則較我國講究,盛酒的陶制小瓶叫做torruri,小酒杯叫做sakazuki,有的也用木製方盒子來作杯子用,喝起來挺豪氣的。
⑧ 徐靜波:日本人是怎麼看待中國黃酒的
確實有不少日本人喜歡喝紹興酒(當然日本清酒也會喝的)。這是因為日本的某家內有影響的電視台專容門報導過少量喝紹興酒的好處(主要是強身健體)。日本人一般對媒體都很相信(因此容易產生盲從。雖然媒體對中國的報道經常帶有偏見,但在生活一類問題上一般還是比較講科學性的),加之紹興酒度數不高(與清酒相仿),味道微甜,因此比較合日本人的口味(日本人喜歡甜且不大勝酒力)。
⑨ 為什麼只有南方人喜歡喝黃酒
實際上,不是只有南方有黃酒的。
雖然由於歷史的原因,黃酒的生產區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四版省權一市(浙江、江蘇、上海、江西、福建),但在其它地方也有少量發展。如北方的山東也有,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黃酒的典型代表;
傳統的黃酒,分為四大類,以紹興酒為例,以元紅酒作為干酒的代表;以加飯酒作為半干酒的代表;以善釀酒作為半甜酒的代表;以香雪酒作為甜酒的代表。
在江、浙、滬、閩地區的大家庭和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知識分子中,對黃酒的忠誠度是比較高的。飲用黃酒的人,往往具有黃酒那種不烈不淡,醇厚敦樸的「中庸」性格。飲黃酒也不像啤酒那樣用以解渴,適宜速飲,不像烈性的白酒需「一口悶」方能體會其香和味。黃酒與文化底蘊深厚的葡萄酒一樣,甚至其文化內涵深於葡萄酒,需有正確的飲用方法,方能體會國粹黃酒的無窮滋味。
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有「液體蛋糕」之稱。其營養價值超過了有「液體麵包」之稱的啤酒和營養豐富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