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治類風濕泡中葯用糯米酒還是大米酒。我找的偏方上寫的是50-60度的米酒。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配方:制乳沒各18克,紅花30克,家桃仁30克,川木瓜24克,炒杜仲42克,伸筋草40克,全蟲36克,僵蠶內20克,定風草容(天麻)42克,制草烏30克,烏梅30克,川對節(牛膝)30克,清國老(甘草)30克。 50°以上白酒3500毫升浸泡十天以上。即可服用,每天兩次,每次20毫升。
試治十餘人(四肢關節痛,各類骨質增生)療效相當好
B. 想用米酒泡中葯,米酒度數應該是多少
泡葯酒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1.酒的選用 一般選用50度或以上的飲用酒為佳,因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過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殺滅中草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條件下飲用。
2,泡葯酒不宜用塑料製品,因為塑料製品中的有害物質容易溶解於酒里,對人體造成危害。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時,泡葯酒還應盡量避免陽光照射或灼熱逼烤。
3.服用葯酒時,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響葯效,最好加一點蜜糖,因為蜜糖性溫和,加入葯酒後不僅可以減少葯酒對腸胃的刺激,還有利於保持和提高葯效。
4.浸酒葯材的選用和處理方法 動物葯宜除去內臟及污物,清水洗凈(毒蛇應去頭),用火爐或烤箱烘烤,使之散發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僅可除去水分,還可以達到滅菌的效果,並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濃度。還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於酒中,飲用起來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敗變質或霉變的動物葯均應棄之不用。
植物葯應最大程度地除去葯材中的雜質、污泥。浸酒的葯材應較為乾燥,才能保證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礦物葯,如含汞、砷、鉻、鉛等的礦物葯均不應用來浸酒。我國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為了長壽而服用含鉛、汞的丹葯、葯酒而喪命!
5.葯酒浸泡的時間 一些古方或民間傳言,認為葯酒要浸泡數月至1年以上。筆者認為無此必要。一般浸泡1個月即可。有時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慮美觀,可將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氣溫對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響,氣溫高則浸泡的時間短些,氣溫低則浸泡的時間長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屬容器,以免金屬中逸出有毒物質或產生毒性化學反應。
——————————————————————————————————————
葯酒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極廣,家庭自備葯酒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用來泡葯酒的白酒度數不宜過高。因為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的易溶於水,有的易溶於酒,如果酒的度數過高,雖然可以增加酒精溶性成分的析出,但不利於水溶性成分的溶解。一般而言,泡葯酒的白酒度數在40度左右最好。
其次,泡葯酒時應將動植物葯材分別浸泡,服用時再將泡好的葯酒混合均勻。這是因為動物葯材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其葯性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泡出來;而植物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於水或酒精中。分開浸泡,便於掌握浸泡時間。
其三,泡葯酒不宜用塑料製品,因為塑料製品中的有害物質容易溶解於酒里,對人體造成危害。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時,泡葯酒還應盡量避免陽光照射或灼熱逼烤。
其四,服用葯酒時,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響葯效,最好加一點蜜糖,因為蜜糖性溫和,加入葯酒後不僅可以減少葯酒對腸胃的刺激,還有利於保持和提高葯效。
C. 泡酒用什麼葯好
中醫認為,陽熱體質的人適合喝陰虛的酒,即涼性酒泡涼性葯材,而陰虛體質的人則適合飲用陽熱的酒,即熱性酒泡熱性葯材,寒熱和諧才能達到補養身體的目的。 喝補酒是中國民間最常見的進補方法。自古以來,葯酒就被稱為「百葯之長」。啜一口氣味醇正、芳香濃郁的葯酒,既沒有「良葯苦口」的煩惱,又沒有打針輸液的痛苦,還可解饞過癮,可謂一舉多得。泡葯酒的酒也分寒熱兩種,白酒屬熱性,例如老白乾、二鍋頭、茅台等,黃酒則屬涼性,例如紹興黃酒等。葯材的葯性也是寒熱分明,例如屬涼寒性的葯有三黃(黃連、黃芩、黃柏)、靈芝、百合、貝母、龜板、鱉甲等,屬溫熱性的葯有附子、乾薑、肉桂、人參、鹿茸、虎鞭等。 中醫認為,陽熱體質的人適合喝陰虛的酒,即涼性酒泡涼性葯材,而陰虛體質的人則適合飲用陽熱的酒,即熱性酒泡熱性葯材,寒熱和諧才能達到補養身體的目的。 葯典規定,沒有特殊要求白酒 不過實際中,一般用兩種,一是米酒,黃酒類,度數較低,常用葯酒同制時,就是葯和米摻在一起做成,二是白酒,常用做泡葯酒,作用多行氣活血補虛,度數較高,一般有應低於55度在65度以內,泡酒時間為15--100天 葯酒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極廣,家庭自備葯酒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用來泡葯酒的白酒度數不宜過高。因為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的易溶於水,有的易溶於酒,如果酒的度數過高,雖然可以增加酒精溶性成分的析出,但不利於水溶性成分的溶解。一般而言,泡葯酒的白酒度數在50度左右最佳。因為50度左右的酒在浸泡過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殺滅中草葯粘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使之安全飲用。 其次,泡葯酒時應將動植物葯材分別浸泡,服用時再將泡好的葯酒混合均勻。這是因為動物葯材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其葯性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泡出來;而植物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於水或酒精中。分開浸泡,便於掌握浸泡時間。 其三,泡葯酒不宜用塑料製品,因為塑料製品中的有害物質容易溶解於酒里,對人體造成危害。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時,泡葯酒還應盡量避免陽光照射或灼熱逼烤。 其四,服用葯酒時,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響葯效,最好加一點蜜糖,因為蜜糖性溫和,加入葯酒後不僅可以減少葯酒對腸胃的刺激,還有利於保持和提高葯效。 葯酒的浸泡加工涉及到葯材的選擇和具體的加工工藝以及看色矯味等問題,這些問題處理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葯酒的保健效果,應認真對待。 一般來說,浸泡滋補類葯酒,宜選擇乙醇含量稍低一些的酒,如黃酒或低度白酒。將已選好的葯材用紗布包裹或散放於帶蓋的陶瓷罐及帶塞的玻璃罐等容器中,按照處方要求的比例加入白酒或黃酒,密封共浸泡。 浸泡期間從開始的第1周算起,要每日晃動或攪拌1次,待1周以後可改為每周振動或攪拌1次,一般認為,晃動或攪拌的次數愈頻,其浸出的葯酒效果則愈好。浸泡時間一般以30天為好,若以1個月為准或浸泡更長時間,效果會更好。浸泡好以後即可過濾飲用。所剩葯渣仍可再加原泡酒量的一半進行再次浸泡,以充分發揮被浸泡葯材的葯用效果。在飲用時,若因葯酒辛辣味和葯味太濃,可適量加入冰糖與蜂蜜用以矯味。如果不能飲用白酒,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用低度米酒、葡萄酒或其它果酒作為基酒進行浸泡。 黃酒屬於釀造酒,酒度一般為15度左右。黃酒,原意是黃顏色的酒,但黃酒的顏色並不總是黃色的,也有黑色的,紅色的。黃酒實際上是指用穀物釀成的酒,以糧食為原料的釀造酒(不包括蒸餾的燒酒),都可歸於黃酒類, 炮製葯酒使用質量優等的酒為佳。以白酒為例,好的白酒應是無色透明,不混濁,無沉澱物,氣味芳香,口味甘醇濃烈。而黃酒的質量則要求色黃褐而透明,氣味濃郁淳厚,口感柔和爽口。製作葯酒時,根據所需葯酒的性能和功效,把握好酒的濃度,十分重要。如果酒的濃度過高,葯物中的水分容易被滲出,而葯質變硬,有效成分反而難以溶解析出。如果酒的濃度過低,則葯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體積膨脹,同時一些苦味質及雜質等易被溶出,影響葯酒的氣味。一般來說,配製滋補類葯酒時,應用的原料酒的濃度可以低一些;配製祛風濕,、活氣血、疏經絡的葯酒,則原料酒的濃度可高些。
D. 如何用米酒泡中葯
現代葯酒的製作
多選用50—60度(%)的白酒。其依據是:因為酒精濃度太低不利於中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濃度過高,有時反而使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
葯材質地堅硬,有效成分難以溶出。對於不善於飲酒的人來說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採用低度白酒、黃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質酒,但浸出時間要適當延長,或復出次
數適當增加,以保證葯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製作葯酒時,通常是將中葯材浸泡在酒中,經過一段時間後.中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時即可過濾去渣後即
可飲用。
E. 自己該如何釀造60度左右的糯米酒,用來泡葯用,給個具體步驟,大概需要出三斤酒左右,在線。
做不出來60度的糯米酒,一般都是糯米酒製作發酵好了之後勾兌高度純糧白酒進去
F. 用什麼酒泡葯效果好
中醫認為,陽熱體質的人適合喝陰虛的酒,即涼性酒泡涼性葯材,而陰虛體質的人則適合飲用陽熱的酒,即熱性酒泡熱性葯材,寒熱和諧才能達到補養身體的目的。 喝補酒是中國民間最常見的進補方法。自古以來,葯酒就被稱為「百葯之長」。啜一口氣味醇正、芳香濃郁的葯酒,既沒有「良葯苦口」的煩惱,又沒有打針輸液的痛苦,還可解饞過癮,可謂一舉多得。泡葯酒的酒也分寒熱兩種,白酒屬熱性,例如老白乾、二鍋頭、茅台等,黃酒則屬涼性,例如紹興黃酒等。葯材的葯性也是寒熱分明,例如屬涼寒性的葯有三黃(黃連、黃芩、黃柏)、靈芝、百合、貝母、龜板、鱉甲等,屬溫熱性的葯有附子、乾薑、肉桂、人參、鹿茸、虎鞭等。 中醫認為,陽熱體質的人適合喝陰虛的酒,即涼性酒泡涼性葯材,而陰虛體質的人則適合飲用陽熱的酒,即熱性酒泡熱性葯材,寒熱和諧才能達到補養身體的目的。 葯典規定,沒有特殊要求白酒 不過實際中,一般用兩種,一是米酒,黃酒類,度數較低,常用葯酒同制時,就是葯和米摻在一起做成,二是白酒,常用做泡葯酒,作用多行氣活血補虛,度數較高,一般有應低於55度在65度以內,泡酒時間為15--100天 葯酒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極廣,家庭自備葯酒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用來泡葯酒的白酒度數不宜過高。因為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的易溶於水,有的易溶於酒,如果酒的度數過高,雖然可以增加酒精溶性成分的析出,但不利於水溶性成分的溶解。一般而言,泡葯酒的白酒度數在50度左右最佳。因為50度左右的酒在浸泡過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殺滅中草葯粘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使之安全飲用。 其次,泡葯酒時應將動植物葯材分別浸泡,服用時再將泡好的葯酒混合均勻。這是因為動物葯材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其葯性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泡出來;而植物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於水或酒精中。分開浸泡,便於掌握浸泡時間。 其三,泡葯酒不宜用塑料製品,因為塑料製品中的有害物質容易溶解於酒里,對人體造成危害。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時,泡葯酒還應盡量避免陽光照射或灼熱逼烤。 其四,服用葯酒時,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響葯效,最好加一點蜜糖,因為蜜糖性溫和,加入葯酒後不僅可以減少葯酒對腸胃的刺激,還有利於保持和提高葯效。 葯酒的浸泡加工涉及到葯材的選擇和具體的加工工藝以及看色矯味等問題,這些問題處理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葯酒的保健效果,應認真對待。 一般來說,浸泡滋補類葯酒,宜選擇乙醇含量稍低一些的酒,如黃酒或低度白酒。將已選好的葯材用紗布包裹或散放於帶蓋的陶瓷罐及帶塞的玻璃罐等容器中,按照處方要求的比例加入白酒或黃酒,密封共浸泡。 浸泡期間從開始的第1周算起,要每日晃動或攪拌1次,待1周以後可改為每周振動或攪拌1次,一般認為,晃動或攪拌的次數愈頻,其浸出的葯酒效果則愈好。浸泡時間一般以30天為好,若以1個月為准或浸泡更長時間,效果會更好。浸泡好以後即可過濾飲用。所剩葯渣仍可再加原泡酒量的一半進行再次浸泡,以充分發揮被浸泡葯材的葯用效果。在飲用時,若因葯酒辛辣味和葯味太濃,可適量加入冰糖與蜂蜜用以矯味。如果不能飲用白酒,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用低度米酒、葡萄酒或其它果酒作為基酒進行浸泡。 黃酒屬於釀造酒,酒度一般為15度左右。黃酒,原意是黃顏色的酒,但黃酒的顏色並不總是黃色的,也有黑色的,紅色的。黃酒實際上是指用穀物釀成的酒,以糧食為原料的釀造酒(不包括蒸餾的燒酒),都可歸於黃酒類, 炮製葯酒使用質量優等的酒為佳。以白酒為例,好的白酒應是無色透明,不混濁,無沉澱物,氣味芳香,口味甘醇濃烈。而黃酒的質量則要求色黃褐而透明,氣味濃郁淳厚,口感柔和爽口。製作葯酒時,根據所需葯酒的性能和功效,把握好酒的濃度,十分重要。如果酒的濃度過高,葯物中的水分容易被滲出,而葯質變硬,有效成分反而難以溶解析出。如果酒的濃度過低,則葯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體積膨脹,同時一些苦味質及雜質等易被溶出,影響葯酒的氣味。一般來說,配製滋補類葯酒時,應用的原料酒的濃度可以低一些;配製祛風濕,、活氣血、疏經絡的葯酒,則原料酒的濃度可高些
G. 用什麼米酒泡葯比較好
45度為好。高了有凝固作用阻礙有效成分的溶出,低了溶解力差。
2
H. 中葯泡酒究竟要用幾度的米酒最佳。
這個中葯泡酒的話,需嚴格按配方搭配泡酒,不可隨意的,另外泡酒所用的內白酒需注意,現在食用酒容精酒泛濫,媒體最近老報道現在白酒市場7成左右酒都是酒精勾兌的,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兌,好多打著純糧的旗號其實是食用酒精勾兌,不宜用塑料桶酒,酒腐蝕性很強容易把塑料腐蝕到酒里,度數在55°到60°之間為宜,一個是真正的純糧食酒,谷養康純糧食酒,京東有,至於配方,泡酒之家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以上內容摘自網路
I. 糯米酒泡什麼葯材補血
泡阿膠。
需要紅糯米,阿膠,蜂蜜,米酒適量。糯米煮粥加入其他材料攪拌均勻專即可食用,可治療貧血。屬用法:每日要3次,連續服用10日為一個療程。
阿膠的最主要的功效或者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補血,因為阿膠可以促進血紅蛋白的生成,補血效果甚至優於鐵劑,其他的作用包括止血、增強機體免疫力、美容、養顏、益智、健腦等等。阿膠尤其適合貧血患者,陰虧血虛所致的內出血患者,年老體弱久病體虛的患者,中老年女性以及腦力勞動者。
日常保健
保持樂觀情緒
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體內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
注意加強飲食調理
日常應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