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本人想去廣東梅州學習客家糯米酒的製作方法 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幫到我 加急!!!!
客家糯米酒是好東西,特別是冬天,它能補脾胃、益肺氣。溫能養氣,正氣旺盛,身體也就溫暖了。在冬天加進一些紅棗、桂圓、花生,簡直就是補血豐胸的不二方。可是好的糯米酒,在超市買不到。小時家釀的糯米酒,幾斤米才出一斤酒呢。算一下超市的酒一大瓶才幾塊錢,加了很多糖水,沒幾粒米的。每年秋季收割以後,到冬至節前這段時間,村村寨寨,幾乎每家都在釀糯米酒。每個普通家庭主婦,都有釀酒的技術。
釀糯米酒很簡單,過程是這樣:先把糙糯米蒸熟,然後把它散開待冷,再散上一定份量的酒餅和紅(米曲)後,就把它裝進小缸里,然後在缸面和周圍用稻草和棉被等遮蓋嚴密保暖。幾天後,缸里的糯米飯便發酵變成糟粕,而且滲透有許多液體。這時就用「酒類」(一種用竹篾編織成的小簍)放進缸里,讓液體進入「酒類」,然後用碗或杯子把這液體舀進酒壇。人們稱這種液體為「酒娘」。酒娘的度數很高,須滲入一定份量的沸水。這樣就算釀成了糯米酒。糯米酒色淡紅,所以又稱「紅酒」,由於它滲進了沸水,故又稱「水酒」。如果在酒里加女貞子或枸杞,就是女兒酒了。 這種農家自釀的糯米酒,味醇而香甜,少刺激性;飲量適當,能舒筋活絡、強壯體魄。農民逢年過節或招待賓客時,必用此酒。釀酒剩下的糟粕,再加上食鹽混和後,叫「糟麻」。人們把它貯藏起來作為長期煮湯之用,亦有人把它和鮮魚一起煮,味道極佳。
② 客家米酒製作方法
在開始製作之前,我們需要准備以下食材:
糯米 X 5斤
酒餅 X 2個
山泉水,井水或者礦泉水 X 適量(千萬別用自來水)
食材准備好之後,我們開始進入製作階段,首先把准備好的5斤糯米,倒入大盆中,倒入清水,提前浸泡一個小時,等糯米泡好之後,我們准備個木製蒸籠,把所有泡發好的糯米裝入蒸籠裡面,再蓋上蒸籠蓋,用毛巾包起來,把糯米蒸熟成糯米飯,在蒸的過程中為了防止不上氣,可以用筷子在糯米中間插幾個小孔,讓蒸汽順利的往上升!
等糯米蒸好之後,我們准備兩個較大的盆子,然後把蒸好的糯米飯倒入到盆裡面,分均勻一點,這樣糯米飯涼得比較快!
接著,我們用煮水壺煮一大壺的,井水,山泉水,或者礦泉水,這個水大家切記一定不能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裡面含有漂白粉,這個物質很容易讓我們在做糯米酒的時候,發生質變,使我們的糯米酒做出來發酸!
在擱涼的過程中,我們把酒餅放到碗里,用擀麵杖,把酒餅細心的敲碎成粉末,這個酒餅越粉越好,當然了,如果你有更好的辦法也可以用自己的辦法哈,我們最終目的都一致就行,那就是把酒餅搗碎成粉末!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步驟了,大家一定要記住,等糯米飯和煲的水基本放涼之後,我們把搗碎的酒餅粉末撒到糯米飯上面,然後用你干凈的小手撈勻,撈勻之後,我們加入涼白開,一邊加入,一邊攪拌,直到把所有的糯米飯都拆分成一粒一粒又不會水分太多,弄好之後,我們把糯米飯鋪平,再在糯米飯的中間挖個洞,這樣可以使糯米飯發酵成酒的時候更加的均勻!
糯米飯處理好之後,我們給糯米飯蓋上一個蓋子,然後放到籮筐里包著棉被,或者溫度較為溫暖的陰涼乾燥地方,發酵三天!三天後即可開蓋,這時你會發現酒香撲鼻,酒糟已經變甜,直接用湯匙試試,估計你都能夠吃一大碗!當然了,客家的糯米酒吃法可也是很多的,可以拿來煲豬腳,煲雞肉,煲清補涼等等,同樣也是滋補美食,酒精度不高,老人小孩孕婦吃了對身體特別的好,喜歡的朋友,如果你有時間的話不妨做來試試看吧!
③ 客家米酒怎麼做啊
提起酒,大家通常會想到剛烈、豪放,而一說到老酒,我們似乎就已經能夠感受出酒中濃郁的親情、故土情,以及客家人的淳樸之情。 對於喜好烈酒的北方人來說,客家老酒淡得好像飲料一樣,沒多大滋味,但它卻是客家人老少咸宜的美酒。聽老人說,它已經有五千年的歷史,這就足見其魅力經久不衰。客家人家家戶戶喝老酒,家家戶戶會做老酒,其工藝相當簡單,但要做好也需要用心。客家米酒是用糯米為原料釀造的,每年過了冬至,客家婦女就把酒缸、酒瓮、大鍋等蒸酒器洗干凈,准備做酒了。傳統的做法是:先將糯米用水泡透,然後瀝干水,將米盛進木製的飯甑,再把飯甑放入預先舀入適量清水的大鍋,用柴火將原料蒸成「酒飯」。「酒飯」金黃金黃的,粘粘乎乎的,聞起來很香。小孩子經常盛上一大碗「酒飯」,往裡面加白糖,吃起來特香。等酒飯被晾到微溫時,按一定比例配入特製的「酒餅」,再把「酒飯」裝入酒缸糖化發酵,上面蓋上蓑衣或稻草等保溫材料。數天之後,「酒飯」便酒氣熏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酒釀」。這時釀制者通常要嘗一下味道,如果認為發酵已經恰如其分時,便在酒踣中置入適量的涼開水,再把酒踣裝入密封的酒瓮。記得小時候跟在媽媽後面,等她嘗完了,自己也偷著喝,結果喝得迷迷糊糊的。客家娘酒的最後一道工序是將米酒從糯米中濾出來裝入酒瓮後,加入紅曲,用草皮封好,埋入燃有暗火的火堆中煮上好幾個小時,取出來後四鄰五舍都可以聞其香。剛做好的酒要端給親戚、鄰居嘗新的,恰巧碰到路人,也要請他喝的。 客家人逢大事必喝老酒。「結婚酒」、「滿月酒」、「生日酒」、「拜師酒」、「出師酒」,都要喝老酒。招待客人,如果沒有老酒,再美的菜餚也不夠滋味。客家人有句謠諺:男人喝正月,女人喝坐月(生孩子)。就是說,正月里男人可以開懷暢飲,整個正月浸泡酒中,而平常很少喝酒的女人在生孩子時,要喝姜酒(用老酒炒雞加上適量姜),可以滋補身體、調劑血脈,使臉色紅潤。平時不準喝酒的小孩,在過年時也敢大膽喝點老酒。 客家人喝老酒用大碗,三碗兩碗都不顯醉,絲毫不輸於北方人的豪爽。心情好來上一碗,喜上添花;心情陰郁使時來上一壺,煩惱自然逃跑。 客家人喝老酒時挺注意禮節的:筵席時第一回「篩酒」(倒酒),是按尊卑長幼次序先後斟酒,最後才給自己斟酒。酒斟好後,酒壺嘴不能對著客人,要對著自己,否則就是失禮。敬酒時,敬酒者要站起來,左手摁胸,右手舉杯講幾句祝頌的吉祥語,並且要先喝表示敬意。 歲月流逝,而老酒卻始終是客家人生活的一部分,越陳越香。客家兒女出外求學、創業,無論得意與否,最想念的還是那洋溢著家鄉味道的老酒。那酒里滿是遊子的牽掛。老酒永不老。
④ 海南五指山糯米酒做法大全
糯米酒選用食材:上等糯米、曲酒、清水。
客家糯米酒選用食材:糯米(四十斤)、酒餅(十幾個)、開水(一壺)。
惠水黑糯米選用食材:黑糯米(澱粉含量占總澱粉的90%以上)、糖化發酵劑(黑糯米酒根霉曲,糖化率大於33%)、釀造用水(保護范圍內漣江流域地下水,水質符合國家相關飲用水要求)。[3]
花色米酒選用食材:糯米/粳米(若干)、酒粉(適量)、涼開水(適量)。
製作方法
糯米酒製作
1.選米淘洗:選上等糯米,清水浸泡。水層約比米層高出20厘米。浸泡時水溫與時間:冬、春季15℃以下14小時,夏季25℃以下8小時,以米粒浸透無白心為度,夏季更換1~2次水,使其不酸。[4]
糯米酒
糯米酒
2.上甑蒸熟:將米撈入籮筐沖清白漿,瀝干後投入甑內進行蒸飯。在蒸飯時火力要猛,至上齊大汽後5分鍾,揭蓋向米層灑入適量清水。再蒸10分鍾,飯粒膨脹發亮、鬆散柔軟、嚼不沾齒,即已成熟,可下甑。[4]
3.拌曲裝壇:米飯出甑後,倒在竹席上攤開冷卻,待溫度降至36~38℃不燙手心時,即可撒第一次酒麴,再翻動一次,撒第二次酒麴,並拌和均勻,用曲量為米量的6~7%。溫度控制在21~25℃左右,即可入壇。同拌曲後的米飯裝入酒壇內攪勻後加蓋,靜置室內讓其自然糖化。[4]
4.發酵壓榨:裝壇後,由於內部發酵,米飯會湧上水面。因此每隔2~3天,要用木棒攪拌,把米飯等壓下水面,並把壇蓋加蓋麻布等,使其下沉而更好地發酵。經20~25天發酵,壇內會發出濃厚的酒香,酒精逐漸下沉,酒液開始澄清,說明發酵基本結束。此時可以開壇提料,裝入酒籮內進行壓榨,讓酒糟分離。[4]
糯米酒
糯米酒
5.澄清陳釀:壓榨出來的酒通過沉澱後,裝入口小肚大的酒壇內,用竹葉包紮壇口,再蓋上泥土形成帽式的加封口。然後集中在酒房內,用穀皮堆滿酒壇四周,燒火熏酒,使色澤由紅逐漸變為褐紅色。再經30天左右,即可開壇提酒。儲存時間越久,酒色就由褐紅色逐漸變為金黃色,成為釀美酒。每100千克糯米可釀造米酒200千克。[4]
客家糯米酒製作
1、准備好大概四十斤的糯米(量多少要視情況而定),洗好一個大瓷缸(大口的),買十幾個酒餅(用於糯米發酵用的)。
2、把全部糯米煮熟然後把糯米飯放在一個大盤子里,冷卻到室溫才可以製作(要煮成飯一樣的,不要有水,如果沒有大鍋也可以分批煮);同時煮一壺開水讓水溫降到人體溫度差不多就行了(制酒時有用);把所有的酒餅都碾成粉末備用。
酒餅
酒餅
3、把酒餅粉末撒在糯米上,邊撒邊攪拌,這時糯米會粘在手上不易脫落,不用怕沾點剛剛冷卻的開水,這個水一是防止糯米沾手上不脫,二是放久的糯米飯有點乾燥;至於不用自來水可以想像到是什麼了(還是解釋一下,不免其它細菌污染糯米飯);混勻之後就把糯米飯放到大缸里(不要裝滿,留三分之一空間),然後在飯表面放一個干凈的碗壓進去(做標記,方便幾天後檢查發酵情況),最後用報紙封一層口用繩子綁緊,再用塑料袋封一層口綁緊,(如果是冬天,表面再加一張棉被),放在房間暗處,這樣第一步做完了。
4、夏季三天後可以聞到酒香,大概七天後可以享受美酒,氣溫低於20°需要二十天才可以做好。
這樣,客家糯米酒就釀制完成了,對於客家人來說,釀制糯米酒是一項必備的技能,大家只要按照步驟來,就能釀制出美味的糯米酒。
黑糯米酒製作
1.浸泡:常溫浸泡4至8小時,至黑糯米含水量≥55%。
2.燜蒸:95℃水蒸汽蒸15至20分鍾。
3.淋飯:加水比1:1.6,米飯溫度降至26℃至28℃。
4.裝缸、搭窩、發酵:下曲後酒醅裝入土陶缸,搭窩,發酵溫度25至28℃,時間72小時。
5.後發酵:控制溫度22℃,後發酵時間30天。
6.勾調:酒精度含量15% vol至25%vol,勾調用酒系黑糯米發酵酒醅蒸餾所得。[3]
米酒製作
1.泡糯米,選擇上好的糯米若干,用水淘干凈(次數不需要太多),用盆或者其他容器盛裝,加入冷水,侵泡大概三小時。等糯米泡漲了就差不多了。
2.晾乾糯米,撈出侵泡時間足夠的糯米,用篩子裝起來,然後用清水沖洗,放置一段時間,等糯米表面的水分晾乾。
3.蒸糯米,找一塊干凈的屜布放在蒸籠上,把晾乾的糯米加到屜布上面,開始蒸。蒸的時間不用像平時做飯那麼久(糯米已經泡漲了的)。
4.裝糯米,等糯米蒸熟以後,放到干凈的盆裡面,讓糯米降溫,等到30-40°的時候,開始下一步的處理。
5.調酒粉,用一個碗,將酒粉倒入其中,根據糯米的量和酒粉的說明書,加入涼開水(不是冷的自來水),拌一拌。(有的地方省略了這一步)。
6.拌酒粉,將拌過後的酒粉加入到糯米中,讓酒粉和水和糯米均勻,多拌幾次,以充分拌勻為目標。確保糯米和酒粉能夠充分接觸。
7.打洞發酵,將拌勻後的糯米加入到發酵容器中,用勺子稍微壓緊,在後在中間挖一個洞(足夠深,保證能夠看到產生的酒),可以在米上面灑一些白開水,蓋上蓋子。放在20多度的地方,30個小時候後米酒即成。[5]
⑤ 自製正宗的客家老酒的做法
准備材料:糯米80斤、紅曲5斤、水100斤
製作步驟:
1、前一晚將80斤糯米用水泡好。內
⑥ 客家黃酒糯米與加水是多少
客家黃酒糯米與加水是多少
一、材料:糯米、小米、紅曲米、酒餅、瓦缸
二、配置比例:一斤米2斤水,5斤米放一個酒餅.其他的只是點綴就看你自己的喜好了.
三、製作方法:
1)糯米要泡8-10小時,泡好的糯米放在蒸盤上在鍋里蒸3-4小時,蒸好的糯米把它放溫涼.
2)首先把小米炒一炒黃,然後放比例的水, 接下來就是用小米和紅曲米煮水(一起煮可以),所謂比例的水就是利用這些水把糯米攪拌成沾糊樣就夠了,小米水煮開以後在過15-20分鍾才關火,這樣小米的味才能出來,然後過濾渣不要再把水放涼。
3)把酒餅磨成粉和蒸好的帶一點溫度的糯米攪拌攪均勻,再是把放涼的小米水一起攪拌,最好是一隻手攪拌一隻手拿一碗水適量的倒,這樣酒餅和糯米比較均勻.攪拌好了的中國好酒招商網娘在中間挖個小井,過兩天小井就會有些酒水的了.小井的用途就是聚集酒水,因為每天都要用小勺子勺些酒水潑淋周邊的糯米.這樣糯米就不會長霉了.
4)兩到三天的時間你會聞到一股香濃的酒香味.這時就需要再煮大量些的小米水了,小米水的做法和之前的相同.水放涼,慢慢的從小井裡放水.不要把之前的酒娘沖散了,否則會變酸的. 過20天後就可以過濾酒了。
註:製作完的黃酒,如果想甜一點可以放幾條甘蔗在裡面.
整過放置的過程中一條干凈的毛巾遮擋(天熱可以不封罐),如發現缸的周圍有水珠要用干凈的毛巾擦掉,水珠掉在酒里會酸的。
⑦ 自製客家糯米酒:米.酒麴.水的比例
釀米酒 (客家版)
1糯米浸水10小時以上
2.倒水煮,糯米(用高壓鍋蒸),大專火煮開,小火屬煮10分鍾,註:煮米要用筷
子捅6個氣孔以上。有條件的話最好用木桶蒸糯米。
3.米煮好後,洗凈手(不能有油!)
4.把蒸好的糯米倒在干凈的盆子里攤涼,然後放釀酒用的酒餅(壓成粉沫),
均勻撒在涼的糯米上,再注入涼開水(一斤米放二、三兩水)用湯勺攪拌,裝
入干凈的壇里。在壇里的糯米上面再撒點酒餅,封好壇。
5.天冷請用舊棉被或舊衣服包住酒壇,否則酒餅不會發酵。三天後請打開壇
子,把封口的蓋子的水珠用干凈的布抹乾凈,這樣,放點氣糯米就會甜。想放
久點最好倒入250毫升的白酒(一個星期後),這樣能保存久點而且酒液不渾
濁。
6.做糯米酒的全程不能碰到油,否則做出來的是酸的,還有女人生理期也最好別做,
⑧ 客家米酒為什麼這么甜
客家米酒屬黃酒,一般甜型黃酒可以做得很甜,不是因為加了糖!而是發酵的酒麴是專門做甜酒的,它酵母的菌種(客家人叫酒餅)可以深發酵,將糯米的澱粉轉化為糖分,所以很甜,同時,存在半甜型和干型的,就沒那麼甜.有一個陳鍾記的客家米酒因加了姜和艾,也沒那麼甜,鑒別客家米酒的質量一般要看它的稠度,一般掛杯的比較好,顏色深紅如琥珀色的比較好,味道甜中有暗暗的米香味,,如果酒精味很重,形態很稀,流動性如水一樣,那一般是不好的米酒,,,本人是客家人,喝這個酒長大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⑨ 求梅州有色糯米酒的製作方法
客家糯米酒是好東西,特別是冬天,它能補脾胃、益肺氣。溫能養氣,正氣旺盛,身體也就溫暖了。在冬天加進一些紅棗、桂圓、花生,簡直就是補血豐胸的不二方。可是好的糯米酒,在超市買不到。小時家釀的糯米酒,幾斤米才出一斤酒呢。算一下超市的酒一大瓶才幾塊錢,加了很多糖水,沒幾粒米的。每年秋季收割以後,到冬至節前這段時間,村村寨寨,幾乎每家都在釀糯米酒。每個普通家庭主婦,都有釀酒的技術。
釀糯米酒很簡單,過程是這樣:先把糙糯米蒸熟,然後把它散開待冷,再散上一定份量的酒餅和紅(米曲)後,就把它裝進小缸里,然後在缸面和周圍用稻草和棉被等遮蓋嚴密保暖。幾天後,缸里的糯米飯便發酵變成糟粕,而且滲透有許多液體。這時就用「酒類」(一種用竹篾編織成的小簍)放進缸里,讓液體進入「酒類」,然後用碗或杯子把這液體舀進酒壇。人們稱這種液體為「酒娘」。酒娘的度數很高,須滲入一定份量的沸水。這樣就算釀成了糯米酒。糯米酒色淡紅,所以又稱「紅酒」,由於它滲進了沸水,故又稱「水酒」。如果在酒里加女貞子或枸杞,就是女兒酒了。 這種農家自釀的糯米酒,味醇而香甜,少刺激性;飲量適當,能舒筋活絡、強壯體魄。農民逢年過節或招待賓客時,必用此酒。釀酒剩下的糟粕,再加上食鹽混和後,叫「糟麻」。人們把它貯藏起來作為長期煮湯之用,亦有人把它和鮮魚一起煮,味道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