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紹興黃酒的調查報告
紹興老酒聲譽斐然,清朝時被評為全國十大名產之一。在1910年的南洋勸業會上,1915年美國巴專拿馬萬國博覽會屬,1936年浙贛特產展覽會上,多次榮獲金牌和優等獎狀。1952年、1963年,紹興加飯酒分別被評為全國「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棥?979年加飯酒又獲「國家名酒」稱號,由國家經委授予金質獎章和獎狀;同時,元紅酒、善釀酒雙獲「國家優質酒」稱號,由輕工業部授予「優質產品證書」。1980年香雪酒也榮獲省府頒發的「優質產品證書」。1983年加飯、元紅雙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金杯獎,善釀獲銀杯獎,香雪獲部優稱號。1985年在法國巴黎世界美食旅遊產品評比中,紹興塔牌加飯酒獲金質獎,同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十二屆世界博覽會上,兩次奪得金獎。
在全國眾多的酒類中,紹興老酒是獲獎次數最多的品種之一。幾年前,國家宣布禮賓改革,紹興加飯酒代替茅台成為招待外賓的國宴酒。
㈡ 關於紹興的黃酒問題咨詢
不一樣的。紹興黃酒分為:
①元紅酒:
也稱「狀元紅」。過去的外包裝多在酒壇外塗紅色。酒的色澤呈琥珀或橙黃,具獨特的紹興酒酯香。口味清爽,甘甜鮮美。酒度15度以上,糖、酸成分較低。
②加飯酒:
它比元紅酒釀造配料中糯米的使用量增加10%以上,所以稱加飯酒。酒質豐美、風味醇厚,是紹興酒的上等品。酒度18度,糖分2度,高於元紅酒。似葡萄酒的「半干」類型。
③花雕酒:
加飯酒經多年貯存即為花雕酒。按浙江地方風俗,民間生女之年要釀酒數壇,泥封窖藏,待女兒長大結婚之日取出飲用,即是花雕酒中著名的「女兒紅」。因這種酒在壇外雕繪有我國民族風格的彩圖,故取名「花雕酒」或「元年花雕」。
④善釀酒:
用已貯存一至三年的陳元紅酒,代水入缸與新酒再發酵,釀成的酒再陳釀一至三年,所得之酒香氣濃郁,酒質特厚,風味芳馥,是紹興酒之佳品。
⑤香雪酒:
是用米飯加酒葯和麥曲一次釀成的酒(紹興酒中稱為淋飯酒)。拌入少量麥曲,再用由黃酒糟蒸餾所得的50度的糟燒代替水,一同入缸進行發酵。這樣釀得的高糖(20%左右)高酒度(20度左右)的黃酒,即是香雪酒。酒色淡黃清亮,香氣濃郁,滋味醇厚,鮮甜甘美。為紹興酒的特殊品種。紹興黃酒千百年來長盛不衰,美名遠揚,聲譽斐然。
個人喜歡喝加飯,從小喝到大的。
選有牌子的,口味不會差的,比如塔牌,古越龍山的。。。
㈢ 關於采訪的問題
我不知道您是一個什麼樣的身份擔任采訪者,以及您所指的業務不熟悉,是指對采訪不熟悉,還是對采訪者的領域不熟悉.
如果您只是客串采訪一下,或是校園記者,您可以以一個學生的身份問他們一些問題,比如他們作為多年教育工作者的心得,以及對現在大學現狀和當代大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一下;然後再問他們一些專業性問題,不過不需要太深入,知道他們現在的研究課題或是預備在未來時間的內的一些打算等等就可以了~
至於,業務問題,如果是采訪流程不熟悉的話,專業性很強的我也不是很懂,因為我只是大學時代當的報社社長,屬於半吊子型~
不過基本步驟還是知道的,你應該在采訪前先搜集一下被采訪者的資料,如果沒有,可以上網搜尋一下,作為老師,即使沒有社會類新聞,至少可以在教育網之類搜索出論文j;
二是,你最好能夠把預計要問的一些常識問題記錄下來,不過不能太多,十到十五問即可,先生活再工作再生活的順序,這樣比較好談~
還有就是,采訪時不要打斷對方的話,你采訪的人是老師,甚至不需要引導,他們的條理自然會十分清楚,呵呵
最後,就是善後工作,可以問一下他們,如果你把這次訪問整理成新聞稿,有哪些是需要側重的,寫完之後,再發稿之前給對方發送一份稿件,象徵性的詢問修改意見(其實很少有人會讓你修改的,這樣僅僅是一種尊重對方的表現~)
希望我羅羅嗦嗦一堆,對你來說不都是廢話,呵呵,但願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㈣ 采訪問題怎麼寫
一般記者在去采訪之前會准備一份采訪提綱。如果要回答采訪提綱怎麼寫的問題?我想還是先要回答什麼是采訪提綱。
采訪提綱說白了很簡單,就是你要采訪對象要回答的一些問題的羅列。這些問題又不簡單是乾巴巴的羅列,需要的是你對他本身的認識。
一、確定采訪主題
一般報社在派記者進行采訪之前實際上已經確定好了采訪主題,而記者需要做的就是圍繞主題進行相關背景調查,快速翻閱資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記得自己在進行中國文化為什麼要走創新之路這個采訪主題時整整看了一個下午關於文化創新方面的報道。我始終認為,記者要采訪首先要比被采訪者在這方面還懂得要多,雖然你不可能是專家,但你可以借著快速充電成為半個專家,不然去采訪,可能人就丟大了。
二、熟悉被采訪人資料
舉例來說,你采訪的是某個事件的某個人,那麼你需要了解圍繞這個人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做個一個全面調查,比如有著自己的經歷、讀過什麼樣的學校、有著怎樣的性格、辦事風格是什麼?最近他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需要說明的是,也許有些資料對記者來說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覺得這很難說,其實采訪的過程就跟上戰場一樣,也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訪背景
如果采訪的是一個事件,那麼你同樣需要對事件先做一番調查。如何調查?你需要調閱大量的資料,你可以看電視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體對它從各個角度進行的報道,媒體不一樣報道的角度也會有不同,同時,你要將各個媒體不同角度進行的采訪和報道做個總結,他們各表達出了什麼東西,有著怎樣的觀點,被采訪人又是怎樣回答這些問題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統一的,也就是說從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內心所想。把這個事件做到爛熟於心,而且需要將事件里的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後站近了看站遠了看,是不是還缺少一些東西?你是不是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而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訪時要提問的地方。
四、整理線索
通過對被采訪人和采訪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經成型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以及還未成型的觀點,尋找本次采訪線索,也即突破口。
五、設計問題
通過對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對線索的整理,進行問題的設計。需要說明的是,問題的設計是需要環環緊扣的,它們之間並不是分散的關系,采訪就是一條流水線,記者需要做的是沿著這條流水線向下走。什麼稱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質,盡力想辦法讓事件的參與人告訴人們事件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他本來想收到什麼樣的效果。讓讀者讀完之後也覺得還是有所收獲的,如果你的讀者看完之後覺得不知所雲,好的證明你本次的采訪是失敗的,其實從源頭上已經失敗了,在於你的問題設計不合理。
六、羅列你的問題
將問題設計之後你就可以在紙上羅列你的問題了,羅列完之後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訪提綱是否有什麼漏洞。
七、其他
以上都是采訪前的准備工作,關鍵在於采訪過程。在采訪過程中,你會發現有時候你的采訪對象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沿著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麼辦?無所謂就沿他的思路好了,記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訪主題不發生偏移,同時還要注意在采訪過程中發現線索,可能你在采訪前期的准備時並沒有發現這條線索,別的報紙也沒有提及,而此時你的采訪對象說了出來,你就需要緊追不放,在完成新聞采訪主題的同時你還拿到了別人之前所沒有注意到的新聞。
㈤ 采訪一個酒業老總需要提哪些問題詳細一點的。
像你這樣去抄采訪,肯襲定會失敗!
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或者在於產品品質,或者在於營銷模式,或者在於品牌文化。沒有哪家公司的老總會願意回答一些整個行業千篇一律的問題。只有一種情況除外,那就是這個行業近期暴露出了非常重大的問題,或引起了非常激烈的爭議,進行此類采訪,你所有的問題都必須圍繞問題或爭議來進行。
采訪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比如你要采訪的這家企業今年營業額增長很快,你就可以問關於市場營銷推廣的問題;如果這家企業剛剛被評為誠信單位,你就可以問關於產品品質的問題。總之,采訪必須有針對性,提問不可以千篇一律。
㈥ 關於黃酒的一些問題,知道的請進
黃酒簡介
黃酒是我國的民族特產,也稱為米酒(ricewine),屬於釀造酒,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佔有重要的一席。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中以浙江紹興黃酒為代表的麥曲稻米酒是黃酒歷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產品;襄樊黃酒山東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黃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龍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紅曲稻米黃酒的典型代表。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於中國,且唯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黃酒產地較廣,品種很多,著名的有浙江加飯酒(花雕酒、女兒紅等)、紹興狀元紅、上海老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蘇丹陽封缸酒、無錫惠泉酒、廣東珍珠紅酒、山東即墨老酒等。但是被中國釀酒界公認的、在國際國內市場最受歡迎的、最具中國特色的,首推紹興酒。
黃酒以大米、黍米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特中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其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重要補充
襄樊黃酒是湖北省襄樊市的地方名產。襄樊黃酒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糯米釀的,呈白色,似乳汁,酒香濃郁,味微酸甜,酒精度只有2-3度;一種是用小米釀的,呈黃色。襄樊黃酒酒精度數低,不但不傷肝胃,而且因含有大量蛋白質、核黃素、氨基酸以及碳水化合物等對人體有益物質,具有加速血液循環、增強體質、舒筋活血等功效,很適合老年人飲用。
黃酒因含有大量糖、氮浸出物,具有相當高的熱量,酒精度極低,故而一不傷肝,二不傷胃,而且又可加速體內血液循環,增強骨骼,還有舒筋活血和增進食慾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還可將其作為烹調菜餚的味料或解腥劑,以及醫葯上的輔料和葯引子。現為據說系諸葛亮妻子黃月英所創的「茅廬春」和樊城機坊街釀制的「一二三」黃酒最為上乘。
「廬陵王」典故(大唐宮庭酒 千年廬陵王)
廬陵王,武則天之子——唐中宗李顯。唐嗣聖元年(公元684年),唐中宗李顯被貶為廬陵王,左遷房州(今湖北房縣)。在房十三年,李顯嗜酒,人稱「品酒郎君」。 廬陵王入房時,隨行700餘人中帶有宮廷釀酒工匠,利用世界著名的清峰大斷裂帶天然神農架礦泉水,特選當地稻米(糯米)釀制出醇香的黃酒佳品。李顯復位後,特封此酒為「皇封御酒」,故房縣黃酒又稱「皇酒」。後來此釀酒工藝流傳到民間,至今千年有餘。
[編輯本段]黃酒城
在浙江紹興。規劃面積4萬平方米,總投資4.2億元,2005年10月16日開工建設。以黃酒博物館為主體,面積10000平方米,分為酒史廳、酒藝廳、影視廳等。
推薦品牌
惠泉黃酒十年陳:惠泉品牌始於北宋,歷史悠久,國家免檢產品,榮獲2007布魯塞爾國際評酒會金獎
主要參考資料
一、傳承吳文化的「蘇式老酒」
黃酒是吳越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眾所周知,以惠泉黃酒為代表的吳文化和以紹興黃酒為代表的越文化,是中華黃酒文化中的兩支風格各異的傑出流派。
據《史記》、《吳越春秋》等書記載,作為吳文化發源地的無錫釀酒歷史有兩千年以上。明人馮夢龍的《醒世恆言》中,已寫過「惠山泉酒」之名。清代年間,惠泉酒已是進獻帝王的貢品。1722年康熙帝「駕崩」,雍正繼位,曹雪芹之父在江寧織造任上,一次就發運40壇惠泉酒進京,可見無錫惠泉酒已經成為賈府這個貴族之家的飲用酒是不奇怪的。
惠泉黃酒作為蘇式老酒的典範,它以江南地下泉水和江南優質糯米作為原料,主要採取半甜型黃酒的釀造工藝,經過數千年文化積淀和工藝完善,終於成為明代的江南名酒,直至清代的宮廷御用酒,完成了從普通民間黃酒,發展成皇家御用黃酒的神話,從此源遠流長,乃至今天。到了近現代,由於結合了現代技術、科學管理,「蘇式老酒」的風格更臻至完美,其味溫雅柔和、甘爽上口,飲後讓人怡神舒暢、回味悠長。
今天,隨著吳文化的傳承、發揚、光大,「蘇式老酒」也成為了中國黃酒多元化市場中的一支百花爭艷的典型代表,這應該不虧於乾隆皇帝當年對無錫惠泉酒御筆親題傳世佳釀之美名吧。
二、「惠泉」:歷久彌香文化酒/(圖)
凡是好酒,必有芳香。凡是歷史名酒,也必然浸融了深厚的文化精髓。
惠泉黃酒作為「蘇式老酒」的典型代表,以地下優質泉水和江南上等糯米為原料,輔以獨特的惠泉酒釀造工藝,經過多年窖藏而成。其香氣中正平和,介於外露與內涵之間。輕搖一下惠泉黃酒,一股醇和馥郁的香氣便自然沁入肺腑,令人心曠神怡。酒色為琥珀色,晶瑩明亮、富於光澤。當酒液滋潤到整個舌面,感覺到酒質協調、柔和順口、清爽冰涼、別具風味。惠泉黃酒同時也品位高格,是被譽為「傳世佳釀」的古代四大名酒之一,深受社會精英、成功人士的喜愛。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喝惠泉黃酒,嘗節日美食」已成為當今的一股潮流,為祥和歡樂的節日點綴上濃濃的喜慶色彩。「惠泉」被顧客消費者稱做「可與XO比肩的文化名酒」,並在日本躋身入「世界名酒」行列。同時它還是國家免檢產品。
三、蘇式老酒,起於惠泉
眾所周知,無錫惠泉酒、紹興加飯酒、丹陽封缸酒和福建沉缸酒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酒。其中最讓無錫人民引以為豪的莫過於惠泉酒。
無錫惠山多泉水,相傳有九龍十三泉。經唐代陸羽、劉伯芻品評,都以惠山寺石泉水為「天下第二泉」,從而聲名大振。從北宋開始,用二泉水釀造的糯米酒稱為「惠泉酒」,其味清醇,經久不變;在明代,惠泉酒已名聞天下。曾任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的李東陽曾在詩中寫道:「惠泉春酒送如泉,都下如今已盛傳」;到清代初期,惠泉酒更成為貢品。江寧織造曹兆頁、蘇州織造李煦向皇上進貢的物品中,都有「泉酒」(即惠泉酒)。曹雪芹更因此把它寫進了《紅樓夢》。
無錫市振太酒業有限公司,傳承古法、融入現代釀酒工藝,將歷史悠久的惠泉黃酒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從選料到釀造、封存,都極為講究:原料非用金壇上等白糯米不可,這種糯米粒籽圓整,色澤潔白,糯性良好,出酒率高。惠泉酒也因此具有了色如琥珀,鮮艷澄清,馥郁芬芳,味甘醇似飴的特點,在蘇南黃酒中一枝獨秀。作為江蘇省黃酒製造的代表企業之一,無錫振太充分認識到了賦予惠泉黃酒獨特地域文化特徵的重要性,提出了「蘇式老酒」的概念。這一概念不僅包含了江蘇黃酒的地域特色、產品特色和口味特色,更希望以符合江蘇黃酒本身特性的「溫雅柔和」的印象區別於其他派系的黃酒產品、更切合當地的人文氣息。
認識「蘇式老酒」,就要從認識惠泉酒開始。惠泉酒作為「蘇式老酒」的典型代表,必將與「蘇式老酒」共同發展!
[編輯本段]黃酒的起源
人類發現了自然酒後,受到啟發,開始了人工釀酒的歷史,從而揭開了中國黃酒文化的扉頁。
自然釀酒
遠古時代,農業尚未興起,先祖們過著女采野果男狩獵的生活。有時採摘的野果食用不完,便被貯存起來,因沒有保鮮方法,野果里含有的發酵性糖分與空氣中的黴菌、酵母菌相遇,就會發酵,生成含有酒香氣味的果子。這種自然發酵現象,使祖先有了發酵釀酒的模糊意識,時日長久,便積累了以野果釀酒的經驗,盡管這種野果酒尚稱不上黃酒,但為後人釀造黃酒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啟示。
糧食釀酒
時間又向前推進了幾千年,華夏民族開始了原始的農耕時代。大概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簡單的勞動工具足以使祖先們衣可暖身,食可果腹,而且還有了剩餘。但粗陋的生存條件難以實現糧食的完備儲存,剩餘的糧食只能堆積在潮濕的山洞裡或地窖中,時日一久,糧食發霉發芽 。霉變的糧食浸在水裡,經過天然發酵成酒,這便是天然糧食酒。飲之,芬芳甘冽。又經歷上千年的摸索,人們逐漸掌握了釀酒的一些技術。
晉代江統在《酒誥》中說:「有飯不盡,委於空桑,郁結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說的就是糧食釀造黃酒的起源。
曲葯釀酒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曲葯釀酒的國家。曲葯的發現、人工製作、運用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這1800年的時間。
根據考古發掘,我們的祖先早在殷商武丁時期就掌握了微生物「黴菌」生物繁殖的規律,已能使用穀物製成曲葯,發酵釀造黃酒。
到了西周,農業的發展為釀造黃酒提供了完備的原始資料,人們的釀造工藝,在總結前人「秫稻必齊,曲葯必時」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秦漢時期,曲葯釀造黃酒技術又有所提高,《漢書•食貨志》載:「一釀用粗米二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用稻米曲葯釀造黃酒的配方。《水經注》又載:「酃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居民,彼人資以給,釀酒甚美,謂之酃酒。」 那個時代,在人們心中已有了品牌意識——喝黃酒必首推酃酒,酃酒譽滿天下,是曲葯釀黃酒的代表。
中國人獨特的制曲方式、釀造技術被廣泛的流傳到日本、朝鮮、及東南亞一帶。曲葯的發明及應用,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偉大成就,被譽為古代四大發明之外的「第五大發明」。
[編輯本段]黃酒的發展
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趟過悠久的歷史長河,華夏民族在不斷的生產實踐中,逐步積累糧食釀酒經驗,使黃酒釀造工藝技術爐火純清 。
傳統釀酒
公元前200年的漢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歷時1200年,是我國傳統黃酒的成熟期。《齊民要術》、《酒誥》等科技著作相繼問世,酃酒、新豐酒、蘭陵酒等名優酒開始誕生。張載、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酒文化名人輩出,中國傳統黃酒的發展進入了燦爛的黃金時期。
黃酒的傳統釀造工藝,是一門綜合性技術,根據現代學科分類,它涉及到食品學、營養學、化學、和微生物學等多種學科知識。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漫長的實踐中逐步積累經驗,不斷完善,不斷提高,使之形成極為純熟的工藝技術。
中國傳統釀造黃酒的主要工藝流程為:
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包裝
今天,我國大部分黃酒的生產工藝與傳統的黃酒釀造工藝一脈相承,有異曲同工之妙。
科學釀酒
黃酒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背景的酒種,也是未來最有希望走向世界並佔有一席之地的酒品。近年來,黃酒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原料、新菌種、新技術和新設備的融入為傳統工藝的改革、新產品的開發創造了機遇,產品不斷創新,酒質不斷提高。
原料多樣化。除糯米黃酒外,開發了粳米黃酒、秈米黃酒、黑米黃酒、高粱黃酒、蕎麥黃酒、薯干黃酒、青稞黃酒等等。
酒麴純種化。運用高科技手段,從傳統酒葯中分離出優良純菌種,達到用曲少,出酒率高的效果。
工藝科學化。採用自流供水,蒸汽供熱、紅外線消毒,流水線作業等科學工藝生產,酒質好,效率高。
生產機械化。蒸飯、拌曲、壓榨、過液、煎酒、罐裝均採用機械完成,機械代替了傳統的手工作業,減少勞動強度,提高了產量和效益。
我們要不斷地繼承和創新,更好地傳承黃酒釀造技術,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編輯本段]黃酒的傳說
黃酒是我國最古老的酒種,是酒中之祖,酒中之王。黃酒釀造技術堪稱天下一絕,是祖國寶貴的科學文化遺產。
這一古老的釀造工藝究竟始於何時?自古以來眾說不一。在近現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製品中,有很多專門的酒器,這給了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和研究線索,但翻閱一下現有的典籍史冊,居然沒有關於酒的發明的詳盡記載,只是在字里行間偶爾有一句半句提及黃酒,而其餘的就是遍及在民間鄉里的傳說。這些傳說雖不能以一而論,但總能從中窺得一斑。
1酒星造酒
中國民間流傳黃酒是天上的酒星釀造的,人們把酒星當作釀酒的天神。宋代竇革在《酒譜》中就有這樣的說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與天地並矣。」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也不乏詠酒的篇章。《後漢書•孔融傳》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之說;李賀《秦王飲酒》詩中有「龍頭瀉酒邀酒星」 之慨;皮日休《酒中十詠並序•酒星》有「誰遣酒旗耀,天文列其位」 之詠;陸龜蒙《奉和襲美酒中十詠並序•酒星》有「不獨祭天廟,亦應邀客星」 之誠等等。這也許僅僅是詩人的形象思維而已。
天上「酒旗星」 確實存在,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現代天文學家通過宇宙光譜分析發現,宇宙外層空間存在著酒精分子。這些酒精分子是從地球上揮發上去的還是其他星球上形成的?至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2房縣黃酒
「房陵黃酒」歷史悠久,古代曾稱為「封疆御酒」、「帝封皇酒」。有史料記載,紹興黃酒最早產於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踐時期,而「房陵黃酒」早在公元前827年西周時期已成為「封疆御酒」。聞名天下的《詩經》作者尹吉甫是房陵人,楚王派太師尹吉甫作為使者向周宣王進貢,尹吉甫帶了一壇房陵人自產的「白茅」(黃酒)獻給周宣王,寶物呈上殿開壇滿殿香,周宣王嘗了一口,大贊其美,遂封為「封疆御酒」。並派人把房陵每年供送的「白茅」用大小不等的壇子分裝,依「白茅」封疆土,獎諸侯。房縣黃酒興盛於唐代,武則天廢中宗李顯,貶為廬陵王,流放於房陵。在房陵居住十四年,隨行720名宮廷匠人對房縣民間釀方進行改進而成。李顯登基後,封房縣黃酒為「黃帝御酒」,故又稱「皇酒」。房縣黃酒屬北方半甜型,色玉白或微黃,酸甜可口。黃酒在當地人一年四季常備不缺,婚、喪、嫁、娶必不可少。
[編輯本段]黃酒與儒家文化
黃酒是中國最古老的獨有酒種,被譽「國粹」,儒家文化乃中國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稱之「文化精髓」。兩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黃酒生性溫和、風格雅緻,酒文化古樸厚重,傳承人間真善之美、忠孝之德;儒家內涵講究中庸之道,主張清淡無為,宣揚仁、義、禮、智、信等人倫道德。細細體味,黃酒與儒家文化可謂一脈相承,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中庸」黃酒之格。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達道也。」儒家把「中」與「和」聯系在一起,主張「和為貴」、「普通的和諧」 。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經常可行之道。中庸既是一種倫理原則,又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方式方法,中庸之道無處不在,深深地影響著國人的生活。黃酒以「柔和溫潤」著稱,恰與中庸調和的儒家思想相吻合。黃酒集甜、酸、苦、辛、鮮、澀六味於一體,自然融合形成不同尋常之「格」,獨樹一幟,令人嘆為觀止。黃酒兼備協調、醇正、柔和、幽雅、爽口的綜合風格,恰如國人「中庸」之秉性,深得人們青睞,被譽為「國粹」也就為之不過了。黃酒之「和諧」,對今日我們倡導「構建和諧社會」也是相符的。儒家「和為貴」、「普通的和諧」與黃酒「中和」之理念,正好給予了現代意義「和諧」詮釋、發揮和想像的一個空間。
「仁義」黃酒之禮。「仁」是儒家思想的中心范疇和最高道德准則。子曰:「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其中「仁」是目標,「克己」而使「禮」得到遵守和恢復是實踐途徑。孟子則經常以「仁義」並重。「仁」體現 了人與人的關系,是在尊重關懷他人的基礎上,獲得他人的尊重和關懷。黃酒是一種物質,它自古與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酒作用於人的精神的東西,可使人為善,也可使人為惡。酒雖有利有弊,但適度把握,裨益頗多。酒的功能有三,一是可解除疲勞恢復體力,二可葯用治病滋補健身,三酒可成禮。黃酒承載著釋放人們精神,惠澤健康,表達情感,體現愛心,激發睿智的作用,這與儒家崇尚「仁義」,主張「天地人合 一」的精神境界,提倡友善、愛護是息息相通的。
「忠孝」黃酒之德。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人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孟子更是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這些「忠孝」思想體現了是中國古代傳統道德文明,也是中國美德的一部分。黃酒生性溫和、醇厚綿長,在漫漫中國酒文化長河中,黃酒以其獨有的「溫和」受國人稱道,黃酒的文化習俗始終以「敬老愛友、古樸厚道」為主題,這與儒家所追求的「忠孝」精神一脈相承。
[編輯本段]黃酒名稱區分
黃酒屬於釀造酒,酒度一般為15度左右。
黃酒,顧名思義是黃顏色的酒。所以有的人將黃酒這一名稱翻譯成「Yellow Wine」。其實這並不恰當。黃酒的顏色並不總是黃色的,在古代,酒的過濾技術並不成熟之時,酒是呈混濁狀態的,當時稱為「白酒」或濁酒。黃酒的顏色就是在現在也有黑色的,紅色的,所以不能光從字面上來理解。黃酒的實質應是穀物釀成的,因可以用「米」代表穀物糧食,故稱為「米酒」也是較為恰當的。現在通行用「Rice Wine」表示黃酒。
在當代黃酒是穀物釀造酒的統稱,以糧食為原料的釀造酒(不包括蒸餾的燒酒),都可歸於黃酒類。黃酒雖作為穀物釀造酒的統稱,但民間有些地區對本地釀造、且局限於本地銷售的酒仍保留了一些傳統的稱謂,如江西的水酒,陝西的稠酒,西藏的青稞酒,如硬要說它們是黃酒,當地人也不一定能接受。
在古代,「酒」是所有酒的統稱,在蒸餾酒尚未出現的歷史時期,「酒」就是釀造酒。蒸餾的燒酒出現後,就較為復雜了,「酒」這一名稱既是所有酒的統稱,在一些場合下,也是穀物釀造酒的統稱,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當時的酒分為三大類:酒、燒酒、葡萄酒。其中的「酒」這一節,都是穀物釀造酒,由於酒既是所有酒的統稱,又是穀物釀造酒的統稱,畢竟還應有一個只包括穀物釀造酒的統稱。因此,黃酒作為穀物釀造酒的專用名稱的出現不是偶然的。
「黃酒」,在明代可能是專門指釀造時間較長、顏色較深的米酒,與「白酒」相區別,明代的「白酒」並不是現在的蒸餾燒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白米、白曲和白水釀造而成的、釀造時間較短的酒,酒色混濁,呈白色。酒的黃色(或棕黃色等深色)的形成,主要是在煮酒或貯藏過程中,酒中的糖份與氨基酸形成美拉德反應,產生色素。也有的是加入焦糖製成的色素(稱「糖色」)加深其顏色。
在明代戴羲所編輯的《養余月令》卷十一中則有:「凡黃酒白酒,少入燒酒,則經宿不酸」。從這一提法可明顯看出黃酒、白酒和燒酒之間的區別,黃酒是指釀造時間較長的老酒,白酒則是指釀造時間較短的米酒(一般用白曲,即米曲作糖化發酵劑)。在明代,黃酒這一名稱的專一性還不是很嚴格,雖然不能包含所有的穀物釀造酒,但起碼南方各地釀酒規模較大的,在釀造過程中經過加色處理的酒都可以包括進去。到了清代,各地的釀造酒的生產雖然保存,但紹興的老酒、加飯酒風靡全國,這種行銷全國的酒,質量高,顏色一般是較深的,可能與「黃酒」這一名稱的最終確立有一定的關系。因為清朝皇帝對紹興酒有特殊的愛好。清代時已有所謂「禁燒酒而不禁黃酒」的說法。到了民國時期,黃酒作為穀物釀造酒的統稱已基本確定下來。黃酒歸屬於土酒類(國產酒稱為土酒,以示與舶來品的洋酒相對應)。
[編輯本段]黃酒釀造原料
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在歷史上,黃酒的生產原料在北方以粟(學名:Setaria italica,在古代,是秫、梁、稷、黍的總稱,有時也稱為梁,現在也稱為穀子,去除殼後的叫小米)。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為最佳原料)為原料釀造黃酒。由於宋代開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南移,黃酒的生產局限於南方數省,南宋時期,燒酒開始生產,元朝開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黃酒生產逐漸萎縮,南方人飲燒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黃酒生產得以保留,在清朝時期,南方紹興一帶的黃酒稱雄國內外。目前黃酒生產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江西和廣東、安徽等地,山東、陝西、大連等地也有少量生產。
[編輯本段]黃酒釀造工藝
我國的釀酒技術的發展可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然發酵階段,經歷數千年,傳統發酵技術由孕育,發展乃至成熟。即使在當代天然發酵技術並未完全消失。其中的一些奧秘仍有待於人們去解開。人們主要是憑經驗釀酒,生產規模一般不大,基本上是手工操作。酒的質量沒有一套可信的檢測指標作保證。
第二階段是從民國開始的,由於引入西方的科技知識,尤其是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工程知識後,傳統釀酒技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懂得了釀酒微觀世界的奧秘,生產上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機械化水平提高,酒的質量更有保障。
[編輯本段]黃酒分類
黃酒的種類繁多,現代則按黃酒中所含的糖份來分。
1、琳琅滿目的黃酒品種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黃酒家族的成員不斷擴大,品種琳琅滿目。酒的名稱更是豐富多彩。最為常見的是按酒的產地來命名。如紹興酒、金華酒、丹陽酒、九江封缸酒、山東蘭陵
酒等。這種分法在古代較為普遍。還有一種是按某種類型酒的代表作為分類的依據,如「加飯酒」,往往是半干型黃酒;「花雕酒」表示半干酒;「封缸酒」(紹興地區又稱為「香雪酒」),表示甜型或濃甜型黃酒;「善釀酒」表示半甜酒。還有的按酒的外觀(如顏色,濁度等),如清酒,濁酒,白酒,黃酒,紅酒(紅曲釀造的酒);再就是按酒的原料,如糯米酒,黑米酒、玉米黃酒、粟米酒、青稞酒等;古代還有煮酒和非煮酒的區別,甚至還有根據銷售對象來分的,如「路庄」(具體的如「京裝」,清代銷往北京的酒)。還有一些酒名,則是根據酒的習慣稱呼,如江西的「水酒」、陝西的「稠酒」、江南一帶的「老白酒」等。除了液態的酒外,還有半固態的「酒娘」。這些稱呼都帶有一定的地方色彩,要想准確知道黃酒的類型,還得依據現代黃酒的分類方法。
根據黃酒的含糖量的高低可分為以下4種:
1、干黃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總糖含量低於或等於15.0G/L。口味醇和、鮮爽、無異味。
2、半干黃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份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份。在生產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於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總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稱為 「加飯酒」。我國大多數高檔黃酒,口味醇厚、柔和、鮮爽、無異味,均屬此種類型。
3、半甜黃酒:
這種酒採用的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於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產生的糖份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較高。總糖含量在40.1G/L-100G/L,口味醇厚、鮮甜爽口,酒體協調,無異味。
4、甜黃酒:
這種酒一般是採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葯,搭窩先釀成甜酒娘,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總糖含量高於100G/L。口味鮮甜、醇厚,酒體協調,無異味。
2、最新國家標准中黃酒的分類法
在最新的國家標准中,黃酒的定義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麥等為原料,經過蒸料,拌以麥曲、米曲或酒葯,進行糖化和發酵釀制而成的各類黃酒。
按黃酒的含糖量將黃酒分為以下6類:
干黃酒:「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糖份都發酵變成了酒精,故酒中的糖份含量最低,最新的國家標准中,其含糖量小於1.00g/100 ml (以葡萄糖計)。這種酒屬稀醪發酵,總加水量為原料米的三倍左右。發酵溫度控製得較低,開耙攪拌的時間間隔較短。酵母生長較為旺盛,故發酵徹底,殘糖很低。在紹興地區,干黃酒的代表是「元紅酒」
按原料和酒麴劃分
⒈糯米黃酒
以酒葯和麥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南方地區。
⒉黍米黃酒
以米麴黴製成的麩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北方地區。
⒊大米黃酒
為一種改良的黃酒,以米曲加酵母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吉林及山東。
⒋紅曲黃酒
以糯米為原料,紅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福建及浙江兩地。
[編輯本段]黃酒選購方法
1、應在正規的大型商場或超市中購買黃酒產品。這些經銷企業對經銷的產品一般都有進貨把關,經銷的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有保證。
2、選購大型企業或有品牌的企業生產的產品,這些企業管理規范,生產條件和設備好,產品質量穩定。
3、選購時可從產品名稱、含糖量來判別產品的類型,以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黃酒種類。
4、黃酒產品執行的國家標准為:GB/T13662、GB17946等。
5、酒液應呈黃褐色或紅褐色,清亮透明,允許有少量沉澱。
http://ke..com/view/27587.htm?fr=ala0
http://www.hudong.com/wiki/%E9%BB%84%E9%85%92
㈦ 家庭自釀黃酒容易出現的幾個問題
黃酒是低度酒,從發酵器具的消毒、到發酵時的溫度控制、發酵管理、煎酒工藝、黃酒儲存……,每一步都是非常關鍵的,稍有不慎,黃酒就可能酸掉。
一般來說,黃酒變酸多見於儲存過程,而如果你的黃酒剛釀好就酸掉了,就要從上段文字提到的那幾個方面找原因。
黃酒按含糖量分,可以分為甜型黃酒、半甜型黃酒、半干型黃酒和干型黃酒。
半干型、干型黃酒度數低,極易變酸。
而甜型黃酒和半甜型黃酒因為度數高,則不易變酸。比如女兒紅、雕花酒,屬多年陳釀黃酒。
避免在儲存過程中變酸,「醉」關鍵的步驟是煎酒(即黃酒消毒)、密封、以及儲存過程中的溫度和濕度控制
「為什麼我釀的黃酒在壇子里存放多長時間都沒問題,可灌瓶後運輸過程中的怎麼就變酸了呢?」作為黃酒的批量生產者,你是否也有類似的苦惱?
這是因為黃酒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搖晃,破壞了原有的平衡,故黃酒容易變酸,這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加強對黃酒瓶的保護,減少在運輸過程中的搖晃。
另外,沒喝完的瓶裝黃酒往往很容易變酸,這是因為黃酒溫度低,開瓶後餘下的黃酒與空氣接觸之後發生氧化反應,同時酒精揮發,導致黃酒變酸,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建議及時喝完或放入冰霜保存。如果你買的黃酒開瓶後常溫保存不變酸,可能是酒精勾兌酒或加入過多的防腐劑。
家庭自釀黃酒,如果酸了怎麼辦?
1、可以用食用鹼(即小蘇打)或澄清的石灰水調酸,但要嚴格控制用量用量,超量會走入另一個極端——酒澀。
雅大釀酒設備釀酒師溫馨提示:此方法只適合黃酒微酸的黃酒,如果酸味太重,說明黃酒已經酸壞,只能倒掉了。
2、黃酒存放久了,會產生酸味。如果在酒里放幾顆黑棗或紅棗(500毫升黃酒放5-10顆),就能使黃酒保持較長時間不變酸,而且使酒味更醇。
㈧ 采訪時要問什麼問題
寫作思路及要來點:以自采訪晚會幕後工作人員為參考
正文:
1、你覺得晚會的節目咋樣?
2、你覺得那個節目最有意思?
3、你覺得這次晚會的亮點在哪裡?
4、你覺得這場晚會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5、你是否有興趣參加這樣的晚會並上台表演?
6、幕後做了哪些工作?
(8)對紹興黃酒的采訪問題擴展閱讀:
1、采訪的目的
采訪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適於向大眾傳播的新聞事實。不論采訪的客體是自然現象還是社會現象,記者注意的只是為大眾所關心的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
2、采訪的要求
新聞采訪要求采訪者具有新聞敏感、應變能力和采訪技巧,即能夠在縱橫交錯的客觀事物中敏銳地發現新聞,在稍縱即逝的機遇中迅速地捕捉新聞,在各種困難的條件下巧妙地挖掘新聞。
新聞采訪除突發事件的采訪外,新聞記者在平時還從事主動的、有目的的采訪。這種采訪事先有明確的報道思想,有充分的資料准備,有周密的采訪計劃。
㈨ 求采訪20個提問問題!
不了解采訪對象的實際情況
不好問
你的信息給得太少了
誰資助的?企業還是個人?
大學是幾類
有簽合同沒有?
㈩ 美食的采訪應該提問哪些問題
我提點意見:先是你自己要多少了解點這方面的知識,到時防止忽悠你呵呵。再就是你去采訪內的地方容和人了解一下,這樣做是方便拉近關系嘿嘿--到了那不要兩眼亂看舉止文雅點留個好印象不然你就回去得了,肯定采訪不到有用得!!主動和職員的招呼但不要太親有個度。采訪開始盡量的時不時誇贊一下嘿嘿,不要太直接直接問主題留點餘地《因為:老闆不會讓你待太長時間,每家店都有它的秘密》搞個專訪哈哈。走後跟職員那你會弄到點會不少有用的,跟老闆說點合作會方便下步有好消息你能第一手拿到。絕招不教了抱歉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