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玉環糯米酒

玉環糯米酒

發布時間:2021-02-06 12:06:08

⑴ 東漢醪糟怎麼食用

四川「東漢牌」醪糟系列產品是四川大竹縣的傳統食品,已載入《中國土特名產辭典》,源於漢、盛於清,一九九二年公司將傳統工藝和現代工業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與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共同研製開發的「東漢牌」醪糟格守古方,以優質糯米,泉水,108味中草葯制曲精釀而成。醇甜酒香、晶瑩潤滑、滋陰補腎、強身健體、容顏益壽、包裝精美、攜帶方便、宴賓待客、饋贈親友,尤為老人、兒童、弱儒、產婦之食補佳品,深受各階層人士的喜愛。產品獲綠色食品,中國體育代表團標志產品,四川群眾喜愛品牌。

"醪糟"這東西,陝西許多地方都有,是一種民間的甜食和飲料。先將洗凈泡軟的糯米蒸到半熟,再用冷水淋涼,到約30℃,加酒麴,拌均勻,入面盆,中間留一個小孔洞,蓋以棉被,放在熱炕上,使其發酵。晝夜溫度要大致相同。面盆要經常轉圈移動,讓盆內的糯米受熱均勻。一兩天後,有一股酒香味從盆中透出來。揭開棉被看時,那中間的小孔洞里,有一汪乳汁般的液體,拿手指蘸了嘗,非常甜,但與糖不同,略帶酒香。這是製作醪糟成功的重要標志。於是就可以食用了。或取一兩勺加水燒開了喝。或在這燒開的醪糟中打入雞蛋花、荷包雞蛋,連湯帶蛋吃。還可冷飲。
關中各地,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縣城裡,小鎮上,大多都有專門叫賣醪糟的生意人,近年來夜市興盛,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歡迎的一種小吃。城市裡還有賣冰鎮醪糟的。還有的專門賣那未經加水的原汁醪糟,叫做醪糟醅子。糯米又稱江米或酒米,故而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在眾多的醪糟中,臨潼縣的最著名,人稱臨潼醪糟或臨潼桂花醪糟。製作方法與民間一般的方法略同。特點是汁濃味醇,燒開後糯米浮於水面,酒香撲鼻。因臨潼有著名的溫泉華清池,先前曾是風流天子李隆基和絕代佳人楊玉環沐浴享樂的所在,而臨潼醪糟又是用溫泉水炮製而成,所以平添了幾分魅力。有的書上甚至說那最早的醪糟就是為楊貴妃專門製作的。
漢中人也非常喜愛醪糟。漢中市知名書法家徐永基先生說,不僅過年過節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時也有做了吃的。特別在漢中壩子,以水稻為主的地區,老百姓都要用一塊地專門種酒米,以備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時,不能自己種,也要設法兌換一點,至少春節時是非做醪糟不可的。萬不得已,用大包穀糝子也要做。婦女臨產時,家裡必定做醪糟,因為吃雞蛋醪糟對產婦極富營養。紅白喜事,蓋房上樑,也要有醪糟招待客人。製作時一樣先將酒米蒸至八成熟,一樣拌以酒麴,一樣晾到溫涼時入罐,一樣用被子蓋起來,冬季須放在火爐旁。不同的酒麴與用量的多少,以及製作過程中的溫度,決定了醪糟的酸甜度。總以甜中略帶點酸為好。吃時除可打雞蛋花或荷包蛋外,還有許多獨特的方法:一是泡了麻花吃;二是把柿餅撕開,投入醪糟湯,一同煮好了吃;三是將核桃仁切碎。拌豬油,與醪糟一起煮著吃;夏天吃涼水醪糟,一勺子醪糟,加些冷水,喝起來打心裡感到涼快,一天的暑氣都消除掉了。
醪糟也是一種酒,不過味較淡,一般不會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經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時會更深沉,更難醒。明人李實在《蜀語》中說:"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莊子·盜跖》和《後漢書》中都有關於醪糟的記載,可見確實歷史久遠,秦漢已經有之,並非因楊貴妃而發明。郭沫若有《游西安·五月二日》一文,稱"漿米酒即杜甫所謂'濁醪'。四川人謂之'醪糟',酒精成分甚少。""漿米酒"似應為"江米酒"。不只四川人,陝西人也把它叫做醪糟。又據一些書籍記載,浙江有糟燴鞭筍,上海有糟田螺,北京有糟煨茭白,福建有淡糟鮮竹蟶,陝西有糟肉,都是用醪糟類"濁醪"、"不去滓酒"炮製而成。可見醪糟在中國,無論南北,都十分普遍,並為古今人所喜愛。

⑵ 玉環有什麼好吃的

城關篇
1.[無名]早餐店
特色:玉環NO.1的大餅,早上和下午的點心時間才有。
位置:建設路,老年大學門口,招牌是什麼日立涼霸空調[隔壁是空調店]
提醒:糯米小餅同樣好吃,記得要嘗鹹的這種
[Color=maroon]搬家了,不知道去向,大家如有發現及時報告![/color]

2.[無名]早餐店
特色:楚門人開的糕頭店
位置:水果市場南大門左側
提醒:風格其實和楚門車站前不一樣

3.偉堅麥蝦面
特色:臨海特色小吃,小蘑菇是臨海帶過來,玉環沒有。
位置:縣前路靠近玉坎河,老車站後面,大概縣前路213號
提醒:叫小碗就可以,主要配料和湯味道佳

4.阿標面館
特色:地道手打面,不用懷疑,機器出來的沒有這么晶瑩、筋斗有彈性。各種面糕味道也都還可以,老街搬下來的。
位置:地中路農機公司對面(隔著路)
提醒:在老街的時候,很多朋友很喜歡這家燒的海鮮年糕。

5.好味多小吃
特色:坎門風格番粉圓,咸飯,快餐
位置:石井,好多多超市門口
提醒:請外地朋友吃番粉圓可以帶到這家,咸飯不比從前了;快餐小菜都是小份的。

6.重慶辣味館(樂清小吃)
特色:四川菜,有外送
位置:17號小區,招牌亂七八糟,不好找,門口有空地,靠近新車站這邊。
提醒:酸菜魚不可錯過,個人感覺比建設路這邊的幾家都好

⑶ 玉環特有的習俗有哪些啊注意!是特有的!快一點,我有急用!求求各位了!

1、祝壽

男壽逢九,女壽逢十。舊時有從歲做起,40歲不做,以後10年一次。60花甲,稱「大壽」,親友晚輩備福果牲禮、壽糕壽酒,以示祝賀。平民不講場面,稍事送禮。建國後,祝壽風大減,值時給老人添衣送補,合家聚宴,恭祝老人健康長壽。

2、做滿月及其他

產婦坐月,親友送索麵、蛋、酒及小兒衣物布料,稱「送月里」。滿月宴請來賀親友,稱「滿月酒」。是日為小兒剃乳發,分「剃頭卵」。滿百廿日、一周歲,親友分別送衣料、銀鐲、銀環,尤以外祖家為重,稱「做百廿日」和「做對周」。舊時重男輕女,往往生女從簡。

3、分家

民間視兄弟分家、另起鍋灶自立門戶為喜事。舊俗以媳婦娘家出送砌灶資,送桌、椅、鍋婉盆盞以及瓢勺、火鉗等一應炊、食用具,視貧富不等。男家父輩供數日至數月糧米。新灶起火,夫妻內外親均送「發飯」、發糕、連頭蔥等來賀,也稱「踏福」。

4、巧人酥、拜七仙女

在玉環,每年七夕前,都有長輩送晚輩巧人酥的習俗,寓意「乞巧」。在坎門一帶,還有女孩拜七仙女的習俗。除了送巧人酥,玉環坎門一帶,還有女孩七夕拜七仙女的習俗。拜七仙女,在七夕早上。要准備七樣水果,水果沒有特定的,葡萄、桃子、蘋果……只要湊齊七樣就可以了。

除了七樣水果,還要放上巧人酥、七色繩,七仙女經和金元寶,還要准備七杯酒。

5、喪葬習俗:報喪

家人按死者生辰八字擇大、小殮及發葬日,以黃榜寫明,附屬肖避忌,貼於門口或顯目牆角,並奔告戚友。近年漸改用「訃告」。眷屬在外,不論遠近,即趕赴。

⑷ 醪糟在開水裡煮了一會還會有酒精嗎

醪糟在沸水中煮開是否會產生酒精,原理是什麼?

醪糟在沸水中煮開是否會產生酒精,原理是什麼,還是會有的,但比較微量,酒釀本身含有的酒精就不是很高。平均約在2%左右。加上酒精易於揮發,加熱的情況下更容易揮發。但揮發也需要一個過程。一般來說加熱煮開後5分鍾左右,基本上就沒有什麼酒味了。

總結:醪糟在沸水中煮開是否會產生酒精,原理是什麼,還是會有的,但比較微量,酒釀本身含有的酒精就不是很高。平均約在2%左右。加上酒精易於揮發,加熱的情況下更容易揮發。但揮發也需要一個過程。一般來說加熱煮開後5分鍾左右,基本上就沒有什麼酒味。

⑸ 怎樣自製黃桂稠酒

黃桂稠酒黃桂稠酒古稱「玉漿」,始於先秦,是陝西省關中著名特產,很早以前已是喜慶宴席之佳酌,尤為文人名士所喜愛。 稠酒,不似酒,勝似酒,其汁稠、醇香、綿甜適口,酒精含量在15%左右。後來,人們在酒液中配以中葯黃桂,使酒味有黃桂芳香,故取名「黃桂稠酒」。 當年郭沫若在西安飯庄喝了熱騰騰的黃桂稠酒後,高興異常,連聲說此物「不是酒,勝似酒」。這位滿腹歷史故事的大文豪,大概從稠酒彌漫出的香霧里,與酒仙李太白重逢於古長安的酒肆中了!如今,很多人從西安飯庄的樓下過,總要指點著稱贊郭沫若寫的"西安飯庄"四個字飄逸瀟灑。 黃桂稠酒-主要特點 黃桂稠酒西安黃桂稠酒的特點是:狀如牛奶,色白如玉,汁稠醇香,綿甜適口。酒精成分含量僅為15%左右,看上去既像江浙一帶人人喜愛的酒釀汁,亦像街頭小吃澆蛋花的醪糟湯,不像一般酒那樣清澈。稱它為酒,只因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老弱婦幼和不善飲酒者,均可大碗來喝。飲時或溫或涼,四季皆宜。由於內配有中葯黃桂,使酒味有黃桂芳香,故曰「黃桂稠酒」;還因其產於長安,故又稱為「陝西稠酒」。相傳「貴妃醉酒」喝的就是西安稠酒,故還稱「貴妃稠酒」。 黃桂稠酒具有健胃、活血、止渴、潤肺之功能。飲用此酒有益於身體健康。 黃桂稠酒-歷史悠久 黃桂稠酒黃桂稠酒的歷史十分久遠。早在商周時期就有釀造。那時,只是不叫黃桂稠酒罷了。中國最早的醫葯總集《內經》里,多處提到「醪醴」。這種醪醴,就是後來的稠酒。《小雅》有「或以其酒,或以其漿」的詩句。《詩經·周頌》中還記有:「豐年多黍多徐,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蒸畀祖妣,以洽百禮。」黍指黃米,梭指糯米;醴,就是一種甜酒,可以貢獻給祖宗和用於各種祭祀。可見,在商周時期,關中地區就已經是黍稻等農作物的盛產區,並且用盛產的黍稻作為釀造稠酒的原料。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里稱稠酒為白醪。 黃桂稠酒不僅歷史淵遠,而且自問世以來,就享有很高的聲譽。據《漢書·楚元王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初,元王敬禮申公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及王戍即位,常設,後忘設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稠酒在漢時已是名酒了。 黃桂稠酒-製作工藝 黃桂稠酒黃桂稠酒選用戶縣秦渡鎮的糯米,湖北荊門鎮的小曲為原料。在釀造中,工藝精湛、嚴格操作。要求手凈、料凈、用具凈。先將糯米在水中浸泡四小時,然後將米淘出,倒入蒸籠中,大火蒸約十五分鍾,米到八成熟離火;再用水沖洗,待米晾乾後倒在案上,拌入酒麴,而後裝壇封閉,使其發酵。發酵期要保持三十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三天後即可成酒。在整個釀制過程中,從糯米淘洗到拌曲、裝壇、壓酒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明確的規程,絲毫不含糊。飲用時,根據需要、從壇中取出酒醅,加適量的潔凈涼水倒入羅篩過濾,直至酒盡醅干,將酒汁倒入樽里,放在水鍋中加熱燒開,並調入黃桂、白糖,即可熱飲。 黃桂稠酒-製作原料 黃桂稠酒陝西小吃。古稱「醪醴」,「白醪酒」。用糯米加酒麴釀製成酒再加芳香的黃桂而成。汁稠似乳,濃郁醇香,綿甜適口,有健胃、活血、潤肺之功能。相傳楊貴妃曾飲此酒而大醉,此後便有「貴妃醉酒」之說。郭沫若曾贊譽此酒:「不似酒,勝似酒」。 原料:(制35000克) 糯米15000克、小曲75克、黃桂醬120克、糖精5克 製作: 一、將糯米倒入高66厘米、直徑40厘米的缸內(缸內必須潔凈無油污),倒入清水,以沒過糯米為度。接著,用木瓢攪拌,使米中的臟物上浮,砂粒下沉,撇去雜質。浸泡4小時後,用笊籬將米撈至加一個缸內,接連淘洗兩遍,撈在篩子里,控干水分。 二、將糯米倒入蒸籠內,旺火蒸約15分鍾,達八成熟,即米粒松軟時離火,放在空鍋上,用涼水沖澆(用水量:春秋季2000克,冬季15000克,夏季3000克)。先沖米的中間,再順蒸籠周圍沖透,把水分淋干待用。 三、先行涼開水約15000克,把蒸籠移置案邊,將涼開水灑在籠的周圍和案上少許。然後把蒸籠中的米倒在案上攤開,將小曲壓成面,撒在米上,用兩手拌和均勻。 四、在凈缸的中心先直立一隻66厘米、直徑10厘米的圓木柱,將米從周圍裝入,拍平,將木柱慢慢取出,用手將上口拍壓成喇叭形。用白布蓋嚴缸口,壓上草墊,放在周圍有麥草的專用釀酒房(池內),溫度保持在30℃左右。使其發酵,3天後酒醅即成熟。 五、成熟的酒醅約重2250克(可出酒3500克、酒糟8000克),用銅絲籮將其分兩次過濾,籮置大缸上,缸口兩邊放木棍各一根,撐信籮圈。第一次給籮中倒入酒醅1100克。取生水10500克,先用一瓢水將酒醅沖開,同時右手伸入酒醅中,轉攪搓、壓,繼續給醅中倒水兩瓢,再轉、攪、搓、壓,然後倒入剩下的生水,雙手用力在羅中搓壓,直至酒液流凈,酒醅變干,將酒糟倒出。再用前法將所余的11500克酒醅過濾。然後給酒中放入糖精5克。飲用時加熱燒開,放入黃桂醬即成。 黃桂稠酒-歷史淵源 黃桂稠酒西安黃桂稠酒,當首推城東長樂坊徐氏黃桂稠酒,如白酒中的茅台,甜酒中的張裕,黃酒中的加飯,乃是黃桂稠酒中之珍品。 西安徐氏黃桂稠酒,之所以稱之為酒中珍品,是因其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相傳周朝時,鎬京城內已風行「濁醪」。《詩經·周頌》中的「為酒為醴」,而「醪醴」便是西安稠酒的前身和在歷史記載中最早的美稱。據《唐西京城坊考》載:「長樂坊出美酒」。到了唐代,長安城中生產稠酒的長樂酒坊,已成為達官貴人、文人騷客每每光顧的好去處。 傳說唐玄宗攜楊貴妃光臨長樂坊飲酒,味美醇香的稠酒使貴妃傾倒,當即將手中的桂花贈與店主。店主將桂花植於貯酒園中,不料桂枝生根開花,在長安坊繁衍成林,花開時節,桂花香,稠酒香,香溢長樂坊。店主遂將桂花用蜜腌制後兌入酒中,使酒更具特色,清香遠溢。「黃桂稠酒」便由此傳開,至今傳為佳話。 相傳,李白特別嗜飲此酒。杜甫《飲中八仙酒》里的「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詩篇,就是對「詩聖」李白暢飲西安稠酒的生動寫照。據《唐書·文藝傳》載,李白居長安時,一日在當時釀造黃桂稠酒的長樂坊飲酒,因貪杯又一次醉倒在街頭。時逢玄宗皇帝召他進殿起草詔書,李白醉意正濃,由人攙扶,到了殿上便要求寬衣驅熱。皇帝令人取衣鞋伺候。李白乘著醉意要高力士為他脫鞋換履,平日不可一世的高力士沒料到一個書生竟在文武百官面前出他的洋相,但懾於皇威,只好忍氣吞聲,為李白跪地脫靴。李白借酒出了一次胸中悶氣,極其痛快。「力士脫靴與黃桂稠酒」,一時成為世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此後,長樂坊的黃桂稠酒更享盛名。唐代許多名酒,都因歷經戰亂而失傳,唯獨這黃桂稠酒與「力士脫靴」的趣聞一樣,世代流傳至今。 黃桂稠酒-徐氏稠酒 黃桂稠酒瓊漿玉液泛芳樽。世居長樂坊的徐氏一家,祖祖輩輩以釀稠酒為業。徐氏後代徐仁福釀制的黃桂稠酒,到了明末清初時已譽滿長安,聲名遠播。美酒是敬獻英雄的「甘露」,是歡慶勝利的「瓊漿」。國民黨元老、一代書法大師於右任先生,1923年任陝西省長時,曾慕名到長樂坊徐氏稠酒店飲酒,酒後當場即興揮毫書題:「徐家黃桂稠酒店」。徐氏將於右任題字製成的牌匾,高懸店門,一時成為徐家一大榮耀。說來也巧,中國文化革命主將魯迅先生,1924年到西安講學時,曾對此酒產生濃厚的興趣,幾次要求痛飲。30年代,楊虎城、張學良將軍駐軍西安時,宴客總要用徐家釀造的黃桂稠酒。「西安事變」時,周恩來同志曾在西安飯庄用黃桂稠酒招待當時愛國將領和抗日民主人士。新中國建立後,黨和國家的一些領導人都十分喜愛西安黃桂稠酒。彭德懷元師曾用西安黃桂稠酒宴請過陝甘寧邊區的各路將領。宋慶齡、郭沫若1956年來西安考察時,曾品嘗黃桂稠酒,嘗後郭老詩興勃發,盛贊黃桂稠酒:「不似酒,勝似酒」。 隨著改革開放和西安旅遊熱的興起,黃桂稠酒便成了中外遊客喜愛的飲料。1983年5月,法國總統密特朗訪問西安,點名要喝黃桂稠酒,飲後連聲稱贊:「好酒!好酒!」西安稠酒不愧是友誼的紐帶。 現在,黃桂稠酒不但擺上了西安各大賓館、酒店的宴席,更是尋常百姓家庭的「常客」。民間有詩曰:「秋風吹渭水,稠酒滿長安。」每年金風拂暑,便是稠酒銷售的旺季。西安城中居民,競相到稠酒店沽酒。 徐氏稠酒稱之為稠酒中的上品,還源於其獨特的釀造工藝和科學的保健功能。徐氏釀酒自古選料十分精細。在釀制過程中,蒸米的火候、下曲的劑量、發酵的時間、沖米的水溫、過酒時的轉、攪、搓、揉、壓等製作技法,獨樹一幟。釀出的酒,色白如玉,清香綿甜,加熱後,醇香四溢,風味獨特。由於徐氏稠酒天然釀造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劑,不但其味美,據化驗,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具有活血、健胃、止渴、潤肺之功效。飲後可增加熱量,增進食慾,延年益壽。被人們譽為高級飲料,滋補保健佳品

⑹ 醪糟在開水裡煮了一會還會有酒精嗎

會有的,主要是米粒中含有,不易蒸發。

⑺ 醪糟的文化介紹

走遍全中國,醪糟的吃法可能是食品中最趨同一致的,比如說,在那兒都能吃到醪糟湯圓、醪糟雞蛋,做法和味道也幾乎差不多。要談醪糟的吃法有點難度,權當溫故知新吧。
最簡單的吃法是吃生醪糟。南方人習慣上把未經加工的醪糟叫做「生酒釀」或「生米酒」或「生醪糟」。吃生醪糟就是直接吃了。其中,以湖北孝感的「孝感米酒」(湖北多稱為「伏汁酒」)為例,當地人以生吃或稍加白水吃為主,「孝感米酒」因此成為湖北人的最愛。不過,這種吃法也有講究,剛剛發好酵的醪糟有些微溫,口感發酸,要等涼透了才好吃。後來有了冰箱,連盆帶醪糟一起放進去就行了,既可吃到涼透的醪糟,又可防止因過度發酵而導致醪糟變酸。
惟其生醪糟的吃法簡單,對醪糟的要求就很高。有人為了追求醪糟的甜度,加的「引酒水」(關於「飲酒水」,可參看《醪糟往事》2006-10-20)比較少,出來的醪糟就「發柴」,口感干澀,加上齁甜,吃起來並不舒服。「引酒水」加多了醪糟比較嫩,口感舒適,可酒味和甜度又不夠了,南方人把這叫做「清湯寡酒」。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為什麼超市的醪糟不好吃了。
在川貴黔一帶,除了吃以外,生醪糟還有著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生醪糟取代白酒做腌菜的「酵母」。像四川用醪糟腌的牛皮菜,酸辣之餘帶著綿甜,實在爽口。而貴州獨山的「獨山鹽酸」則尤為聞名遐邇:於碧綠的青菜和紅紅的辣椒之間,點綴著雪白的醪糟粒,生脆的菜幫子巨辣無比,纏綿的甜味又使人慾罷不能。
南方的一些飯館至今仍襲用醪糟做發面的「酵頭」,所製作的面點松軟可口香甜生津,非酵母或酵肥可比。生醪糟還是做菜的上等調料,像醪糟魚、醪糟茄子等,都是很受歡迎的西南地區的家常菜。
至於「熟醪糟」的吃法就太多了,醪糟(酒釀、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
醪糟這東西,陝西許多地方都有,是一種民間的甜食和飲料。每逢春節,家裡總要做一大盆醪糟。先將洗凈泡軟的糯米蒸到半熟,再用冷水淋涼,到約30℃,加酒麴,拌均勻,入面盆,中間留一個小孔洞,蓋以棉被,放在熱炕上,使其發酵。晝夜溫度要大致相同。面盆要經常轉圈移動,讓盆內的糯米受熱均勻。一兩天後,有一股酒香味從盆中透出來。揭開棉被看時,那中間的小孔洞里,有一汪乳汁般的液體,拿手指蘸了嘗,非常甜,但與糖不同,略帶酒香。這是製作醪糟成功的重要標志。於是就可以食用了。或取一兩勺加水燒開了喝。或在這燒開的醪糟中打入雞蛋花、荷包雞蛋,連湯帶蛋吃。還可冷飲。
關中各地,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縣城裡,小鎮上,大多都有專門叫賣醪糟的生意人,夜市興盛,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歡迎的一種小吃。城市裡還有賣冰鎮醪糟的。還有的專門賣那未經加水的原汁醪糟,叫做醪糟醅子。糯米又稱江米或酒米,故而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在眾多的醪糟中,臨潼縣的最著名,人稱臨潼醪糟或臨潼桂花醪糟。製作方法與民間一般的方法略同。特點是汁濃味醇,燒開後糯米浮於水面,酒香撲鼻。因臨潼有著名的溫泉華清池,先前曾是風流天子李隆基和絕代佳人楊玉環沐浴享樂的所在,而臨潼醪糟又是用溫泉水炮製而成,所以平添了幾分魅力。有的書上甚至說那最早的醪糟就是為楊貴妃專門製作的。糾正:但是,臨潼人很多都不會做醪糟,還有很多關中人對醪糟的認識較少,不是很流行!
漢中人也非常喜愛醪糟。漢中市知名書法家徐永基先生說,不僅過年過節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時也有做了吃的。特別在漢中壩子,以水稻為主的地區,老百姓都要用一塊地專門種酒米,以備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時,不能自己種,也要設法兌換一點,至少春節時是非做醪糟不可的。萬不得已,用大包穀糝子也要做。婦女臨產時,家裡必定做醪糟,因為吃雞蛋醪糟對產婦極富營養。紅白喜事,蓋房上樑,也要有醪糟招待客人。製作時一樣先將酒米蒸至八成熟,一樣拌以酒麴,一樣晾到溫涼時入罐,一樣用被子蓋起來,冬季須放在火爐旁。不同的酒麴與用量的多少,以及製作過程中的溫度,決定了醪糟的酸甜度。總以甜中略帶點酸為好。吃時除可打雞蛋花或荷包蛋外,還有許多獨特的方法:一是泡了麻花吃;二是把柿餅撕開,投入醪糟湯,一同煮好了吃;三是將核桃仁切碎。拌豬油,與醪糟一起煮著吃;夏天吃涼水醪糟,一勺子醪糟,加些冷水,喝起來打心裡感到涼快,一天的暑氣都消除掉了。
醪糟也是一種酒,不過味較淡,一般不會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經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時會更深沉,更難醒。明人李實在《蜀語》中說: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莊子·盜跖》和《後漢書》中都有關於醪糟的記載,可見確實歷史久遠,秦漢已經有之,並非因楊貴妃而發明。郭沫若有《游西安·五月二日》一文,稱漿米酒即杜甫所謂'濁醪'。四川人謂之'醪糟',乙醇成分甚少。漿米酒似應為江米酒。不只四川人,陝西人也把它叫做醪糟。又據一些書籍記載,浙江有糟燴鞭筍,上海有糟田螺,北京有糟煨茭白,福建有淡糟鮮竹蟶,陝西有糟肉,都是用醪糟類濁醪、不去滓酒炮製而成。可見醪糟在中國,無論南北,都十分普遍,並為古今人所喜愛。
成品:
特寫:
東柳醪糟川人多善食之。其味道之鮮美。造藝之精良,尤推大竹東柳醪糟。「醪大王糟」、「醪糟霸王」乃東柳經營此業之兩名家。清末以來即名揚遐邇。東柳橋居漢渝、川鄂公路交匯處,跨東柳河東西而一橋飛架。距竹城三公里。東柳河源出銅鑼山,匯溪澗納礦泉,東柳醪糟獨特,蓋泉甘之故。東柳醪糟,不加糖而甘甜如蜜,且具滋陰補腎、生津止渴之功。凡路經大竹者,無不親臨品嘗,以祭口齒,清潤胃腸。東柳醪糟以瓦罐封裝,貼附標記,為饋贈佳品,隨過往行人而譽滿神州。

⑻ 關於醪糟的500字說明文

小吃介紹編輯
醪糟也叫酒釀、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經過酵母發酵而製成的一種風味食品,其熱量高。南北方叫法不同。
成分
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醪糟里含有少量的乙醇,而乙醇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消化及增進食慾的功能。酒釀的成分隨發酵進度等而變化,成熟的酒釀,含水分50.108%,乙醇2.105%,粗蛋白質3.789%,糖分27.765%,總酸0.301%(揮發性酸0.031,不揮發酸0.271%),灰分0.085%。

醪糟文化介紹
編輯
走遍全中國,醪糟的吃法可能是食品中最趨同一致的,比如說,在那兒都能吃到醪糟湯圓、醪糟雞蛋,做法和味道也幾乎差不多。要談醪糟的吃法有點難度,權當溫故知新吧。
最簡單的吃法是吃生醪糟。南方人習慣上把未經加工的醪糟叫做「生酒釀」或「生米酒」或「生醪糟」。吃生醪糟就是直接吃了。其中,以湖北孝感的「孝感米酒」(湖北多稱為「伏汁酒」)為例,當地人以生吃或稍加白水吃為主,「孝感米酒」因此成為湖北人的最愛。不過,這種吃法也有講究,剛剛發好酵的醪糟有些微溫,口感發酸,要等涼透了才好吃。後來有了冰箱,連盆帶醪糟一起放進去就行了,既可吃到涼透的醪糟,又可防止因過度發酵而導致醪糟變酸。
惟其生醪糟的吃法簡單,對醪糟的要求就很高。有人為了追求醪糟的甜度,加的「引酒水」(關於「飲酒水」,可參看《醪糟往事》2006-10-20)比較少,出來的醪糟就「發柴」,口感干澀,加上齁甜,吃起來並不舒服。「引酒水」加多了醪糟比較嫩,口感舒適,可酒味和甜度又不夠了,南方人把這叫做「清湯寡酒」。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為什麼超市的醪糟不好吃了。
在川貴黔一帶,除了吃以外,生醪糟還有著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生醪糟取代白酒做腌菜的「酵母」。像四川用醪糟腌的牛皮菜,酸辣之餘帶著綿甜,實在爽口。而貴州獨山的「獨山鹽酸」則尤為聞名遐邇:於碧綠的青菜和紅紅的辣椒之間,點綴著雪白的醪糟粒,生脆的菜幫子巨辣無比,纏綿的甜味又使人慾罷不能。
南方的一些飯館至今仍襲用醪糟做發面的「酵頭」,所製作的面點松軟可口香甜生津,非酵母或酵肥可比。生醪糟還是做菜的上等調料,像醪糟魚、醪糟茄子等,都是很受歡迎的西南地區的家常菜。
至於「熟醪糟」的吃法就太多了,醪糟(酒釀、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
醪糟"這東西,陝西許多地方都有,是一種民間的甜食和飲料。每逢春節,家裡總要做一大盆醪糟。先將洗凈泡軟的糯米蒸到半熟,再用冷水淋涼,到約30℃,加酒麴,拌均勻,入面盆,中間留一個小孔洞,
醪糟
蓋以棉被,放在熱炕上,使其發酵。晝夜溫度要大致相同。面盆要經常轉圈移動,讓盆內的糯米受熱均勻。一兩天後,有一股酒香味從盆中透出來。揭開棉被看時,那中間的小孔洞里,有一汪乳汁般的液體,拿手指蘸了嘗,非常甜,但與糖不同,略帶酒香。這是製作醪糟成功的重要標志。於是就可以食用了。或取一兩勺加水燒開了喝。或在這燒開的醪糟中打入雞蛋花、荷包雞蛋,連湯帶蛋吃。還可冷飲。
關中各地,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縣城裡,小鎮上,大多都有專門叫賣醪糟的生意人,夜市興盛,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歡迎的一種小吃。城市裡還有賣冰鎮醪糟的。還有的專門賣那未經加水的原汁醪糟,叫做醪糟醅子。糯米又稱江米或酒米,故而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在眾多的醪糟中,臨潼縣的最著名,人稱臨潼醪糟或臨潼桂花醪糟。製作方法與民間一般的方法略同。特點是汁濃味醇,燒開後糯米浮於水面,酒香撲鼻。因臨潼有著名的溫泉華清池,先前曾是風流天子李隆基和絕代佳人楊玉環沐浴享樂的所在,而臨潼醪糟又是用溫泉水炮製而成,所以平添了幾分魅力。有的書上甚至說那最早的醪糟就是為楊貴妃專門製作的。糾正:但是,臨潼人很多都不會做醪糟,還有很多關中人對醪糟的認識較少,不是很流行!
漢中人也非常喜愛醪糟。漢中市知名書法家徐永基先生說,不僅過年過節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時也有做了吃的。特別在漢中壩子,以水稻為主的地區,老百姓都要用一塊地專門種酒米,以備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時,不能自己種,也要設法兌換一點,至少春節時是非做醪糟不可的。萬不得已,用大包穀糝子也要做。婦女臨產時,家裡必定做醪糟,因為吃雞蛋醪糟對產婦極富營養。紅白喜事,蓋房上樑,也要有醪糟招待客人。製作時一樣先將酒米蒸至八成熟,一樣拌以酒麴,一樣晾到溫涼時入罐,一樣用被子蓋起來,冬季須放在火爐旁。不同的酒麴與用量的多少,以及製作過程中的溫度,決定了醪糟的酸甜度。總以甜中略帶點酸為好
醪糟(8張)
。吃時除可打雞蛋花或荷包蛋外,還有許多獨特的方法:一是泡了麻花吃;二是把柿餅撕開,投入醪糟湯,一同煮好了吃;三是將核桃仁切碎。拌豬油,與醪糟一起煮著吃;夏天吃涼水醪糟,一勺子醪糟,加些冷水,喝起來打心裡感到涼快,一天的暑氣都消除掉了。

醪糟也是一種酒,不過味較淡,一般不會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經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時會更深沉,更難醒。明人李實在《蜀語》中說:"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莊子·盜跖》和《後漢書》中都有關於醪糟的記載,可見確實歷史久遠,秦漢已經有之,並非因楊貴妃而發明。郭沫若有《游西安·五月二日》一文,稱"漿米酒即杜甫所謂'濁醪'。四川人謂之'醪糟',乙醇成分甚少。""漿米酒"似應為"江米酒"。不只四川人,陝西人也把它叫做醪糟。又據一些書籍記載,浙江有糟燴鞭筍,上海有糟田螺,北京有糟煨茭白,福建有淡糟鮮竹蟶,陝西有糟肉,都是用醪糟類"濁醪"、"不去滓酒"炮製而成。可見醪糟在中國,無論南北,都十分普遍,並為古今人所喜愛。
成品:

特寫:
東柳醪糟川人多善食之。其味道之鮮美。造藝之精良,尤推大竹東柳醪糟。「醪糟大王」、「醪糟霸王」乃東柳經營此業之兩名家。清末以來即名揚遐邇。東柳橋居漢渝、川鄂公路交匯處,跨東柳河東西而一橋飛架。距竹城三公里。東柳河源出銅鑼山,匯溪澗納礦泉,東柳醪糟獨特,蓋泉甘之故。東柳醪糟,不加糖而甘甜如蜜,且具滋陰補腎、生津止渴之功。凡路經大竹者,無不親臨品嘗,以祭口齒,清潤胃腸。東柳醪糟以瓦罐封裝,貼附標記,為饋贈佳品,隨過往行人而譽滿神州。

醪糟小吃製作
編輯

醪糟方法1
原料配方:上等江米(糯米)5000克酒麴50克
製作方法:
1.把糯米5000克用清水淘洗干凈,泡1小時後,倒入筲箕(南方淘米洗菜用的竹器形似北方的簸箕)內瀝干。
2.在蒸籠內鋪好紗布,把瀝乾的江米倒在上面,用旺火蒸1小時後,倒入盆內,用電扇把米溫吹降到20℃-40℃時(根據酒麴的種類不同,糯米的產地不同,甚至緯度不同溫度都會有差異),再將適量的涼開水倒入盆內,用手拌勻。將酒麴研成粉末放入盆內,再一次拌勻。
3.將拌勻的糯米倒入缸內,用手在中間掏一個小窩,再將餘下的酒麴粉末加少許涼白開水,灑在江米表面。然後用木蓋把缸蓋緊,用棉絮包好,放入草窩裡面,3天即成醪糟。
產品特點:此品汁多,顆粒飽滿,味甘甜中透出來的醇香。
自己在家製作醪糟!
前提條件:
1. 做酒釀的前提是你要買到酒麴。
2.米酒要在30攝氏度(華氏大約80度)左右的溫度條件下發酵,所以製作酒釀要選擇夏天或冬天(暖氣旁)的季節。
步驟:
1.將糯米蒸熟成米飯(不要太硬)後涼至不燙手的溫度(利用中溫發酵,米飯太熱或太涼,都會影響酒麴發酵的)
2. 將米飯鏟出一些到用來發酵米酒的容器里(我是用有蓋的陶瓷湯盆),平鋪一層
3. 將捻成粉後的酒麴,均勻地撒一些在那層米飯上
4.再鏟出一些米飯平鋪在剛才的酒麴粉上,再鋪上一層米飯……就這樣,一層米飯、一層酒麴的鋪上,大約4層(隨意,看您的米飯和酒麴的多少)
5.將容器蓋蓋嚴,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如果房間溫度不夠,可以用厚毛巾等將容器包上保溫)
6.大約發酵36小時,將容器蓋打開(此時已經是酒香四溢啦),加滿涼開水(為的是終止發酵),再蓋上蓋後,放入冰箱(盡快停止發酵,早日吃到)
心得:
1.做醪糟(酒釀|甜酒)的關鍵是干凈,一切東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則就會發霉長毛。您要先把蒸米飯的容器、鏟米飯的鏟子和發酵米酒的容器都洗凈擦乾,還要把您的手洗凈擦乾。
2.發酵中途(12小時、24小時)可以打開蓋子看看(別經常開蓋),如果沒有酒香味、米飯還沒有結成豆腐塊的趨勢,可以將容器蓋拿到廚房的火上加熱,然後再蓋上,使其中的米飯不至於因溫度不足而不能繼續發酵。
3.酒釀的製作過程很乾凈,所以,如果偶爾發現有一些長毛的現象(有時是因為發酵時間過長),除去毛毛,酒釀還是可以吃的。如果您每次做出的酒釀都長滿了長毛,又是五顏六色的,估計是哪個製作環節沾生水或油而不幹凈了,我勸您還是別吃了,就當這回交學費了。
4.我用普通的大米也做過酒釀,效果也不錯。
醪糟本是江南產米區以糯米加甜曲製成的發酵食品。青海不產糯米,這個小吃純系從內地傳人,據傳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在西寧「落戶」後,經過經營者多年的實踐和再創造,在配料和加工中增添了雞蛋和牛奶,為醪糟增添了濃郁的高原風味。
據老年人回憶,清末時民和、西寧有銷售清水醪糟的攤販。到本世紀三十年代初期,經出售醪糟的小吃店不斷創新,在燒好的清水醪糟中加配了葡萄乾、桃仁、果乾、白糖等,使味道香甜出奇。此後又創造了加入雞蛋花的「單套醪糟」和再加入牛奶的「全套醪糟」,成了一種風味獨特的西寧地方小吃。

醪糟方法2
主料:糯米(江米)
輔料:酒麴
用料:
1.大糯米兩斤
2.酒麴7g(用量在買時問清楚用量)。
做法:
1.糯米用清水泡至用手指捏碎後成粉末狀時即可。
2.撈出糯米瀝干水分;酒麴碾成粉末。
3.蒸鍋中加水燒沸,在蒸架上墊上紗布,再將糯米倒入鋪平。
4.加蓋用大火蒸約四十分鍾。
5.在此期間要做兩件事,一是將酒麴碾成粉末;二是取一張被子放一紙箱里為醪糟做一個「窩」。如果是冬天釀的話,應多加一張被子或用特厚的被子。
6.嘗嘗看糯米有沒有蒸熟。
7.糯米蒸熟後倒在案板上,趁熱用筷子把它們撥拉開。
8.晾至不燙手時用手將糯米飯捏散,邊捏邊澆一點溫熱水。澆水有兩個目的,一是因為糯米飯很粘手,用手沾水澆可以讓糯米飯脫手;二是澆一點水,做出的醪糟汁會多一點。
9.當糯米飯被捏散並有一點溫熱時,撒入酒麴(酒麴留一點點待用)拌均勻。如果喜歡吃有點酸酸的醪糟,那就在糯米飯比較熱的時候放酒麴。
10.將拌好的糯米飯裝入盆中(用土陶器皿最好,搪瓷器皿次之,實在沒有的話,那就只好用不銹鋼盆了。我什麼都沒有,就用砂燉鍋了),在中間挖個窩(這就是傳說中的酒窩了,哈哈),再把留下的酒麴撒入。
11.蓋上蓋子,放入被窩。
12.被子捂緊,蓋上紙箱,按當時的氣溫,放置約兩天至五天,開蓋看看,如果那酒窩里有了半酒窩的醪糟汁,就立即取出,揭蓋晾涼,再蓋上蓋子存放一周左右即可食用。

醪糟食用方法
編輯
參考:
1.直接食用:開瓶後用勺取出直接食用,細膩潤滑、醇香甜蜜。(就是前面說到的)
2.作醪糟(酒釀、甜酒)飲料:
A、熱飲:取適量醪糟,加適量開水,白糖攪拌後冷卻即可飲用。
B、冷飲:將熱飲放入冰箱冷凍後取出即成冷飲。
C、果汁醪糟(酒釀、甜酒):在上述飲料中加入檸檬汁、橙汁、草莓汁等果汁製成風味別致的果汁醪糟。
3.全套醪糟:做法是把醪糟放在沸水中燒開,打入雞蛋花,並撒入葡萄乾、桃仁、花生、果乾、白糖等,最後加入燒開的牛奶。
全套醪糟黃白相間,蛋花柔軟,奶香酒味撲鼻,各種干鮮果星星點點,色彩斑斕,吃起來營養豐富,香甜而略酸,難怪群眾視它為上好的早點。
4.醪糟(酒釀、甜酒)湯圓:選將適量水煮沸後加入湯圓,待湯圓浮出水面即加入適量醪糟、白糖,煮沸3-5分鍾即可食用,可做早點、宵夜。
5.醪糟(酒釀、甜酒)雞蛋:先將適量水和雞蛋(去殼)煮沸,加入適量醪糟和白糖,再煮3-5分鍾即可食用。醪糟不僅可以煮蛋,也可以用來煮雞、鴨、魚、豬肉等
6.湖北「蛋酒」:將雞蛋去殼打散,倒入沸水將雞蛋燙成蛋花,加入約一勺「伏汁酒」和適量白糖,即可。
7.作調料:
A、作泡菜、醬腌菜配料,可調整風味。
B、做火鍋調料,可增加醇香和回甜味。
C、拌入蒸菜、燒菜、可調香調味,去腥除膻。
D、根據你的創意和需要,還可作其他調料,豐富你的生活。
四川的醪糟湯圓又叫「醪糟粉子」,是將湯圓面搓成一根細長條,從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中間往外擠,擠出來像小拇指尖兒那麼大的湯圓粉就直接掉進小銅鍋里,再兌上醪糟就成了。為的是沒有任何餡兒,四川人很客觀地叫做「醪糟粉子」。
寧波的醪糟湯圓就不一樣了,雖然比大拇指還要小,卻跟大湯圓一樣有各種各樣的餡兒。據說「七七乞巧節」女孩子們鬥巧的節目之一就是比包醪糟湯圓用的小湯圓,包得越小越多還又煮不破的就是贏家。
湖北的糊米酒,放入紅棗、糖、桂花和醪糟煮開,以藕粉或江米粉將湯攪成糊糊,別有一番風味,當地稱為「糊米酒」。醪糟里還可以加雞蛋,隨自己喜好。做好之後酒香四溢,香甜可口。
醪糟(酒釀、酒娘、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有很好的豐胸效果,客家授乳的婦女,如果乳汁不通暢,吃個甜酒釀蛋,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許多營養師也認同酒釀的豐胸功效。因為酒釀中含有能促進女性胸部細胞豐滿的天然荷爾蒙。其乙醇成分也有助於改善胸部血液循環。
醪糟是用糯米發酵,類似酒釀的半流質食品。偶爾還有走街串巷賣「干醪糟」的,東西基本一樣,但賣的方法卻大不相同。當前賣的干醪糟都是買回去自己再加工。那時賣醪糟是在街上現做現吃。就像前幾年南方來的餛飩挑子一樣,也是一副擔子,前面一個小火爐,放在一個大方木盤上,下面一個風匣,方盤上放著碗、勺和雞蛋、鹼面、糖精等原料。後面是一個木桶,裡面裝有兌好的醪糟。人們吃醪糟大都要打上一個雞蛋,小販從木桶舀出一勺醪糟放進小銅鍋在火上加熱,拉動風匣很快就燒開了。顧客如嫌太酸便給你放些鹼面中和一下,也有人要加些糖精增加點甜度。小販動作十分熟練,右手不斷地拉著風匣,左手便把雞蛋打到碗里,醪糟開鍋雞蛋打進去,清清的醪糟漂浮著一層黃黃的雞蛋,倒在碗里發出略帶酒氣的清香,吃到嘴裡酸甜可口。在冬日的早晨或晚上,蹲在小火爐旁,喝著滾燙的醪糟,渾身頓生暖意。對於一般街頭謀生的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種享受。
四川醪糟是家家喜愛的小吃。甚至經常作為高級宴會的一道甜食。

醪糟食療功效
編輯
醪糟不但口味鮮美,而且營養很多。但並不合適於每個人,如患有肝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則不宜喝醪糟,因酒精對肝細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否則對病情不利。

醪糟醪糟菜譜
編輯
香糟蒸肘
特色:微辣糟香,色澤紅亮,肥而不膩。
原料:豬肘子1個(重約1500克),精鹽10克,味精10克,甜面醬100克,辣椒粉50克,醪糟50克。
製作:
1.將肘子去骨洗凈,放入容器里加入精鹽、味精、甜面醬、辣椒粉、醪糟抹勻,腌約5天。
2.將肘子上籠用旺火蒸粑取出,去掉附於其上的各料,切成2厘米厚的片,碼於盤中即成。

閱讀全文

與玉環糯米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