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黃芩泡黃酒的功效與作用

黃芩泡黃酒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1-02-05 06:00:40

A. 黃酒是補酒嗎。

黃酒,又稱老酒、飯酒和紹興酒,在日本被稱為「液體蛋糕」,是漢民族的特產,酒中的瑰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造飲料之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由米與發酵曲和葯酒釀造而成,性熱味甘苦。
黃酒因地域、原料加工程序和飲用習慣的不同而種類各異,很可能是世界上品種最多的一種飲料。甚至在一鄉一村中,各酒廠或各個家庭所製作的黃酒也各有不同,在全國范圍內更加不計其數。最著名的黃酒,要算浙江紹興漓渚江畔唯一的一家咸亨黃酒廠生產的加飯酒,昧道醇厚,舉世無雙,究其原因是漓渚之水中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鍶。
不論種類再多,所用原料都離不開米,或糯米,或粳米,或秈米,或黍米,因而有些地方又叫它米酒。其特點有三:一是度數低,酒精含量都在5%~ 20%之間,糖度也適中,黃中帶紅或黃中帶白,香氣濃郁,醇厚可口,色澤明亮,呈琥珀色;二是營養價值特別高,比被列為世界營養食品的啤酒還要高 5~10倍;三是用途廣泛,用法多樣,並且有其得天獨厚的調味功能。
按產地區分,國內知名的黃酒有紹興加飯黃酒、福建的沉缸酒、山東的即墨老酒、江蘇的丹陽封缸酒、遼寧的大連黃酒、江西的九江封缸酒和湖北的棗陽地封酒等。
〔營養成分〕
黃酒的化學成分除了5.5%~20%的乙醇即酒精外,還含有酯類等多種物質。據測定,每100克黃酒中,酒精的容量佔5.5%~20%,重量占 4.4%~17.l%,蛋白質占 1.2%~2.0%,熱量為150.7~355.9千焦,維生素B1為0.01~0.20毫克,維生素B2為 0.01~0.10毫克,鈣9(武漢糯香酒 6.4度)~104(上海黃酒)毫克,磷9~30毫克,鐵0.l(紹興加飯酒)~1.3(紹興元紅黃酒)毫克,另含一定量的鋅、銅、鎂、錳、硒等微量元素以及糖、糊精、甘油、有機酸或氨基酸。
黃酒所含乙醇的度數雖然低於白酒而高於啤酒,但發熱量卻居於各類釀造物之首;黃酒中的酒精是在澱粉糖化、成酸成酯和麥曲發酵的過程中釀造出來的,絕無人工勾兌,所以它性情柔和,不刺頭,氨基酸和葡萄糖等有益於人體健康的成分多。同一種黃酒,封存時間越長,特別是低溫條件下長期封存,氨基酸的含量會大量增加,酒味會更濃。
〔醫生的觀點〕
黃酒香氣濃郁,酒味甘醇,風味獨特,既可單獨像白酒、啤酒那樣飲用,又可像醋或醬油那樣與飯菜摻合到一起食用;既可作為飲料,又可作為調料用於百菜烹調,所以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幾乎適宜於一切人飲用或食用,只是有個用量多寡的問題。
一般認為,黃酒能夠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舒筋活絡、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的功效,因此最宜冬季飲用,只要沒有酒精過敏反應,成人均可選用。尤其對產婦血淤、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神經衰弱,精神恍惚、抑鬱、頭暈耳鳴、失眠健忘、消化不良、厭食煩躁、心跳過快、體質虛衰、元氣降損、遺精下溺、月經不調、產婦缺奶和貧血等病症大有補益和療效。
黃酒作為調味佳品的原理在於:它能溶解其他食物中的三甲胺、氨基醛等物質,受熱後這些物質可隨酒中的多種揮發性成分逸出,故能除去食物中的異味。黃酒還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應,生成芳香物質,使菜餚增味。因此,黃酒的這些去腥、去膻及增味功能,在菜餚烹制中廣為人們採用。西方人喜歡吃中國菜,這與黃酒的調味功能獨特,被中國人首先發現並巧妙地加以採用不無關系。
對酒精過敏者不宜飲用,一次也不能飲用過多而至醉,夏季更不宜飲用。
〔調理新常識〕
黃酒可以直接作為下菜的飲品開瓶生飲,也可以加熱後飲用,還能與桂圓、荔枝、紅棗、人參等同煮後飲用。把黃酒與面條等混在一起食用,更具有獨特的風味。具體來說,作為葯用,對消化不良、心跳過快、厭食、煩躁等症,生飲療效比較好;對畏寒、血淤、缺奶、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以熱飲為好;對神經衰弱、精神恍惚、抑鬱健忘等症,加雞蛋同煮飲湯效果較佳;對月經不調、貧血、遺精、腹瀉和元氣降損等症,可酌情加桂圓、荔枝、紅棗或人參同煮飲湯,效果較好。
作為調料,黃酒的用法有兩種:一是在菜餚烹調前用酒拌漬,二是在菜餚烹制過程中淋撒。

B. 黃酒與王不留泡是否治痔瘡。

[葯品名]王不留
[英文名]Semen Vaccariae 本品為石竹科麥藍菜屬植物麥藍菜的乾燥成熟種子。產於版河北、山東、遼寧、黑權龍江等地。
[別名]王不留行、麥藍子。
[成分]含多種皂甙、糖類,並含生物鹼及香豆精類化合物等。
[性味與歸經]苦,平。入肝、胃經。
[作用與用途]活血通經,下乳消腫。經試驗本品除去鉀質的水煎劑對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醇浸液的作用更強,故對通乳及於宮復原有明顯效果。
臨床用於: 1.產後乳汁不通:王不留、穿山甲、六陸通、通草各9g,當歸、天花粉各12g,水煎服。
2.乳腺炎:王不留、穿山甲、漏蘆各9g,瓜蔞、地丁、蒲公英、金銀花各15g,水煎服。
3.血滯經閉或痛經等症:王不留、當歸、川芍、紅花、元胡、香附各9g,水煎服。
4.泌系結石:可與其他通淋利尿葯配伍應用。
5.腮腺炎及合並睾丸炎;可與川楝子、板藍根、黃芩、生地、丹皮等配伍應用。
[用法與用量]4.5—9g,水煎服。孕婦慎用。
從以上葯理作用來看不適用痔瘡

C. 什麼是黃芩

【葯 名】:黃芩

【拼 音】:HUANGQIN休

【英文名】:Baical Skullcap Root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

【功 效】:瀉實火,除濕熱,止血,安胎。

【主 治】: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瀉痢,黃痘,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

【性味歸經】:苦,寒。①《本經》:「味苦,平。」②《別錄》:「大寒,無毒。」③《葯性論》:「味苦甘。」

入心、肺、膽、大腸經。①《品匯精要》:「行手太陰、陽明經。」②《綱目》:「入手少陰、陽明,手足太陰、少陽六經。」③《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肺、大腸、膀胱、膽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未撒。

【用葯忌宜】:」②《本草經疏》:「脾肺虛熱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腎虛而少腹痛,血虛腹痛,脾虛泄瀉,腎虛溏瀉,脾虛水腫,血枯經閉,氣虛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虛胎不安,陰虛淋露,法並禁用。」

【葯物配伍】:《葯對》:「山茱萸、龍骨為之使。惡蔥實。畏丹砂、牡丹、藜蘆。配柴胡,通調表裡,和解少陽;配白術,清熱安胎;配半夏,苦降辛開;配黃連,清熱燥濕;配枳實、厚朴,消食和胃。

【別 名】:腐腸(《木經》)、黃文、虹勝、經芩、印頭、內虛(《吳普本草》)、奼葿(《廣雅》)、空腸(《別錄》)、元芩、土金茶根(《東北葯植志》)、印頭、妒婦(《吳普本草》)、子芩、鼠尾芩(《陶弘景》)、條芩(《本草綱目》)、尾芩(《唐本草》)葯材黃芩又名:空心草、黃金茶。下列同屬植物:①粘毛黃芩,又名:黃花黃芩。② 滇黃芩又名:西南黃芩。

【處方名】:黃芩、條芩、子芩、片芩、枯芩、淡芩、淡黃芩、酒芩、酒黃芩、黃芩炭、炒黃芩、炒條芩

處方中寫黃芩、條芩、子芩、枯芩、淡芩、淡黃芩均指生黃芩。為原葯材去雜質曬干,蒸透(或清水潤透)切片,生用入葯者。偏於清熱。

酒黃芩又名酒芩。為黃芩片用黃酒噴灑拌勻,稍潤,放鍋內微炒入葯者。偏清上焦。

黃芩炭為黃芩片放鍋內炒至外面呈黑色,裡面帶黃心,存性,噴灑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晾乾入葯者。偏於止血。

【商品名】:枯黃芩:又名枯芩、片芩、片黃芩。為老根斷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狀者。

黃芩瓣:為中空而不堅實,呈劈破狀者。

條芩:又名條黃芩、子黃芩、子芩、嫩黃芩、嫩芩。為外呈黃色、中實色青的細條嫩根。

大枝芩:為體形粗大、空心多者。

枝芩:為形體較小、空心少者。

尖芩:為形體細小或折斷的尾部。

瓣芩:為黃芩破碎的片塊。

熱河黃芩:又稱北芩。為產於河北承德和內蒙古昭蒙者。品質最優。銷往全國,並供出口。其中最上等者稱「大條」,主供出口。

東芩:為產於山東者。品質亦佳。主銷江浙一帶,亦銷全國。

以上商品以根條粗長、乾燥、堅實、色黃者為佳。

【葯用部位】:本植物的果實(黃芩子)亦供葯用,另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四川、雲南、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等地。下列同屬植物亦同供葯用:①粘毛黃芩分布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②滇黃芩分布四川、雲南等地。③甘肅黃芩分布甘肅、陝西及山西。④薄葉黃芩分布東北至寧夏等地。 ⑤麗江黃芩分布雲南西北部。⑥川黃芩莖高1o~30厘米,葉片大多為卵形。花冠白色、緣白色至紫色、紫藍色。小堅果卵球形,具瘤。分布四川西部。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春季至夏初採收(秋季亦可)。選生長3~4年的植株。將根挖出後除去莖苗、須根及泥上,曬至半干時撞去栓皮,再曬至全乾。

【拉丁名】:葯材Radix Scutellariae 原植物黃芩Scutellaria calensis Georgi,同屬植物: ①粘毛黃芩Scutellaria viscila Bge.,②滇黃芩Sratellaruaamoena C.H.Wright, ③甘肅黃芩Scutellaria rehderiana Dieis,④薄葉黃芩Scutellaria ikonnikovii juz. , ⑤麗江黃芩Scutella ria likiangensis Diels,⑥川黃芩Scutellariahypericifolia Levl.,

【炮製方法】:黃芩:揀去雜質,除去殘莖,用涼水浸潤或置開水中稍浸撈出,潤透後切片曬干(注意避免曝曬過度發紅)。酒黃芩:取黃芥片噴淋黃酒,拌勻,用文火微炒,取出,晾乾。(每黃芩100斤,用黃酒10~15斤)炒黃芩:取黃芩片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為度,取出,放涼。黃芩炭:取黃芩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邊緣帶黑色為度,但須存性,噴淋清水,取出,曬干。

【考 證】:出自《吳普本草》:「黃芩,二月生,赤黃葉,兩兩四四相值,莖空,中或方員,高三、四尺,四月花紅赤,五月實黑,根黃。二月至九月采。」②《別錄》:「黃芩生秭歸川穀及冤句。三月三日采根,陰干。」③陶弘景:「黃芩,今第一出彭城,郁州亦有之。圓者名子芩為勝,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爛、故名腐腸。惟取深色堅實者為好。」④《綱目》:「宿芩乃舊根,多中空,外黃內黑,即今所謂片芩。子芩乃新根,多內實,即今所謂條芩。或雲西芩多中空而色黔,北芩多內實而深黃。」

【生葯材鑒定】:乾燥根呈倒圓錐形,扭曲不直,長7~27厘米,徑約1~2厘米。表面深黃色或黃棕色。上部皮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紋或不規則的網紋,下部皮細,有順紋或細皺絞,上下均有稀疏的疣狀支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深黃色,中間有棕紅色圓心。老根斷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狀,習稱「枯黃芩」或「枯芩」;或因中空而不堅硬,呈劈破狀者,習稱 「黃芩瓣」。根遇潮濕或冷水則變為黃綠色。無臭,味苦。以條粗長、質堅實、色黃、除凈外皮者為佳。條短、質松、色深黃、成瓣狀者質次。主產河北、內蒙古、山西、山東、陝西等地。此外,遼寧、黑龍江亦產。四川、雲南所產的黃芩,為植物滇黃芥的根。葯材外形相似,但較細,直徑一般約0.5~1厘米,常有分枝,斷面為極明顯的黃綠色,質量較差。顯微鑒定: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至20餘列木栓細胞,外緣多破裂。皮層多夾窄,細胞多切向排列;有纖維及石細胞。韌皮部較廣;纖維及石細胞較多,單個散在或數個群。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束呈層狀排列;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周圍有木纖維束;木射線較寬;老根中央常有1至多個同心狀的木栓組織環。粉末:深黃色。①韌皮纖維微黃色,梭形,兩端尖或鈍圓,長51-200(-271) μm,直徑9- 33μm,壁甚厚,木化,孔溝明顯。②石細胞類方形、類圓形、橢圓形、類三角形、紡錘形或不規則形,直徑24-48μm,長約85(-160)μm,壁厚至24μm;偶見黃棕色石細胞,類圓形,直徑約66μm。③紡錘形木薄壁細胞常於導管旁,壁稍厚,非木化,細胞中部有菲薄橫隔。④韌皮薄壁細胞紡錘形或長圓形,壁有時連珠狀增厚。⑤網紋、具緣紋孔導管直徑約至72μm,導管分子較短,端壁傾斜,常延長成尾狀;有時呈扭曲狀。⑥木纖維細長,壁稍厚,具斜紋孔或具緣紋孔。另有澱粉粒,木栓細胞。

【中葯化學成分】:根含黃芩甙(calin)4.0%-5.0%、黃芩素(calein)、漢黃芩甙(wogonoside)、漢黃芩素(wogonin)、黃芩新素(neocalein)、7-甲氧基黃芩素(7-methoxycalein)、 7-甲氧基去甲基漢黃芩素(7-methoxynorwogonin)、木蝴蝶素A(oroxylin A)、黃芩黃酮 Ⅰ(skullcapflavoneⅠ,5,2ˊ-二羥基-6,8-二甲氧基黃酮)、 黃芩黃酮Ⅱ(skullcapflavone Ⅱ,5,2ˊ-二羥基-6,7,8,6ˊ-四甲氧基黃酮)。黃芩黃酮Ⅰ結構現修訂為黃芩黃酮Ⅰ5,2ˊ -二羥基-7,8-二甲氧基黃酮。另報道尚含木蝴蝶素A葡萄糖醛酸甙、5,7-二羥基-6,8,2ˊ, 3ˊ-四甲氧基黃酮、5,8,2ˊ-三羥基-7-甲氧基黃酮(5,8,2ˊ-trihydroxy-7- methoxyflavone)、5,8,2ˊ-三羥基-6,7-二甲氧基黃酮(5,8,2ˊ-trihydroxy-6,7- dimethoxyfla-vone)、5,7,4ˊ-三羥基-6-甲氧基黃酮(5,7,4ˊ-trihydroxy-6- methoxyflavone)、二氫木蝴蝶素A(dihydroorox-ylin A)和白楊素(chrysin)。此外。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苯甲酸。

【中葯化學鑒定】: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迴流加熱15min,濾過,取濾液1ml,加醋酸鉛試液2- 3滴,即生成桔黃色沉澱;另取濾液1ml,加鎂粉少許及鹽酸3-4滴,顯紅色(檢查黃酮類)。

D. 請問黃芩飲片是什麼

黃芩切片是為了方便病人煎服,而且將葯材規格化,減少雜質,便於有效成分的煎出
切片後對含量沒有太大的印象\,反而提高它的純度,因為沒有泥巴等雜質

E. 黃芩怎樣加工 從地里挖出來以後能直接泡水喝嗎

[炮製) 1.泡法 原葯揀凈雜質,放缸內,用開水浸泡半小時,撈出攤晾至七、八成干時,切0.2-0.25cm中片曬干,篩去灰屑。2.蒸法:黃芩揀凈雜質,淘洗凈泥,置蒸籠內蒸1小時,取出攤晾切頂頭中片曬干,篩去灰屑,以此法質量最好。開水浸泡及蒸法可破壞黃芩中的酶,使活性消失,有利於有效成分黃芩甙的保存。同時可減其苦寒之性。
酒炒黃芩 取黃芩片,灑淋黃酒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略見焦斑時,取出攤晾,酒炒助葯力上行,使清除上焦濕熱之力增強,並清上焦之肺熱。
炒黃芩 取黃芩片於鍋中,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為度,可減其寒性,以免苦寒伐胃。
黃芩炭 取黃芩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邊緣帶黑色存性為度,炒炭後既可清熱,又可止血。
[成分] 含黃芩甙、漢黃芩甙、漢黃芩素等。
[性味、歸經] 苦寒,入肺、膽、胃、大腸經。
[功用]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用於肺熱咳喘,熱病煩躁,目赤腫痛,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胎動不安,瘡癌腫毒。
[處方名] 黃芩 淡芩 枯芩 條芩 子芩 炒黃芩 炒淡芩
酒炒黃芩 黃芩炭
[用法、用量]煎服6-10克。
[保貯] 放缸甏內或木箱內,置乾燥處防霉。
[注意] 黃芩切片後不宜曝曬,否則易變色。
按:黃芩習慣將中心空而發黑,外表呈黃棕色,頗似腐木的老根稱枯芩、黃芩、片芩,其功善清肺火、瀉肌表熱;將中實色青、外呈黃色的細條嫩根稱子黃芩或子芩,亦稱條芩、嫩芩;經開水浸泡炮製加工者稱淡黃芩、淡芩。
2.黃芩品種較多,除常用的紫花黃芩外,還有東北產黃花黃芩,雲南的滇黃芩S amoena Wight,甘肅黃芩Srehderiana Diels,腺毛黃芩S viscila Bge,產地均作黃芩應用。

F. 黃芩 讀音

黃芩的讀音:huáng qín

釋義: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根色深黃,可入葯黃芩之種內為多。

一、容芩的讀音:qín

二、漢字釋義:

1. 〔黃~〕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對生,花淡紫色,或帶青白色,根長大,色深黃,可入葯。

2. 古書上指蘆葦一類的植物。

三、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四、部首:艹

五、相關片語:

黃芩、白芩、條芩、龜芩膏、芩芍湯

(6)黃芩泡黃酒的功效與作用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畫:

橫、豎、豎、撇、捺、點、橫撇/橫鉤

二、芩的同音字:親

親的漢字釋義:

1.有血統或夫妻關系的:~屬。~人。~緣。雙~(父母)。~眷。

2.婚姻:~事。

3.因婚姻聯成的關系:~戚。~故。~鄰。~朋。

4.稱呼同一地方的人:鄉~。

5.本身,自己的:~睹。~聆。~筆。

6.感情好,關系密切:~密。相~。~睦。~疏。

7.用嘴唇接觸表示喜愛:~吻。

G. 黃芩的炮製方法

酒黃芩偏於清肺熱,多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常與半夏、南星、貝母、石膏等配伍。

H. 黃芩在古代時的作用

[炮製) 1.泡法 原葯揀凈雜質,放缸內,用開水浸泡半小時,撈出攤晾至七、八成干時,切0.2-0.25cm中片曬干,篩去灰屑。2.蒸法:黃芩揀凈雜質,淘洗凈泥,置蒸籠內蒸1小時,取出攤晾切頂頭中片曬干,篩去灰屑,以此法質量最好。開水浸泡及蒸法可破壞黃芩中的酶,使活性消失,有利於有效成分黃芩甙的保存。同時可減其苦寒之性。
酒炒黃芩 取黃芩片,灑淋黃酒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略見焦斑時,取出攤晾,酒炒助葯力上行,使清除上焦濕熱之力增強,並清上焦之肺熱。
炒黃芩 取黃芩片於鍋中,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為度,可減其寒性,以免苦寒伐胃。
黃芩炭 取黃芩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邊緣帶黑色存性為度,炒炭後既可清熱,又可止血。
[成分] 含黃芩甙、漢黃芩甙、漢黃芩素等。
[性味、歸經] 苦寒,入肺、膽、胃、大腸經。
[功用]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用於肺熱咳喘,熱病煩躁,目赤腫痛,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胎動不安,瘡癌腫毒。
[處方名] 黃芩 淡芩 枯芩 條芩 子芩 炒黃芩 炒淡芩
酒炒黃芩 黃芩炭
[用法、用量]煎服6-10克。
[保貯] 放缸甏內或木箱內,置乾燥處防霉。
[注意] 黃芩切片後不宜曝曬,否則易變色。
按:黃芩習慣將中心空而發黑,外表呈黃棕色,頗似腐木的老根稱枯芩、黃芩、片芩,其功善清肺火、瀉肌表熱;將中實色青、外呈黃色的細條嫩根稱子黃芩或子芩,亦稱條芩、嫩芩;經開水浸泡炮製加工者稱淡黃芩、淡芩。
2.黃芩品種較多,除常用的紫花黃芩外,還有東北產黃花黃芩,雲南的滇黃芩S amoena Wight,甘肅黃芩Srehderiana Diels,腺毛黃芩S viscila Bge,產地均作黃芩應用。

閱讀全文

與黃芩泡黃酒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