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糯米酒的具體功效有哪些
1、糯米酒有「百葯之長」的美稱,是醫葯上很重要的輔佐料或「葯引子」。中葯處方中常用糯米酒浸泡、燒煮、蒸灸某些中草葯,或調制人參再造丸及各種葯酒。
2、糯米酒還具有葯用價值和保健作用。冷喝有消食化積和鎮靜作用,對消化不良、厭食、心跳過速、煩躁等有療效;燙熱飲用能驅寒祛濕、活血化淤,對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濕性關節炎及跌打損傷等有益;
3、如與雞蛋、紅糖同煮或沖服,則補中益氣,強健筋骨,可防止神經衰弱,神思恍惚,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等症;
4、如分別與桂圓或荔枝、紅棗、核桃、人參同煮,有助陽壯力、滋補氣血之功效,對體質虛衰、元氣降損、貧血等有療效。米酒適合所有人食用。溫中益氣、補氣養顏。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更加適合。糯米酒酒精含量低,但「後勁」足,不可貪杯。在糯米酒中打個蛋花或加入適量紅糖滋補效果更佳。
(1)太平街糯米酒擴展閱讀:
冬季的日子裡,屋外天寒地凍,屋檐燈籠高掛,屋裡其樂融融。人們圍著飯桌,津津樂道的是那壺滾燙的家釀酒。一壺米酒燙上來,每人斟上一碗,配上臘肉炒芥菜冬筍,來一塊鹽酒雞,痛快的話就來了。親戚、朋友,藉助酒興,掏著心窩子里的話,平時不敢說的話,平日里欠著誰的情,借著滾燙的米酒了結,鄰里和諧,諸事太平,皆因有酒。
B. 太平街道的歷史文化
飲食
太平人民以米、面及米面製品為主食。米有粳、秈、糯之分。粳米亦稱大米,可製成干、稀兩飯;秈米性硬耐飢,常製成干飯,宜為青壯年和體力勞動者食用;糯米常用其做糕點和釀酒,也可煮干、稀飯,但不易消化。平時太平人習慣早、晚吃粥,中頓吃飯,飯以大米為多。農忙時,早頓粥中常加其它米面製品,夜頓半飯半粥。粥有米燒粥和飯泡粥兩種。此外,有米飯與青菜煮成菜飯,摻以黃豆、鹹肉等輔料,拌以豬油,香潤可口。米飯與雞蛋合炒則成「蛋炒飯」。米製品主要有棕子(粽子用糯米包制)、米粉團子、糕、「面衣」以及米花、炒米粉等。面製品主要有面條、餃子、餛飩、饅頭、春卷、麻葉等幾種。舊時,太平農民把山芋和南瓜等雜食也作主食。山芋去皮加糖煮成糖山芋,或以清水煮成「焐山芋」。南瓜可切成小塊,加水煮酥、添糖而食,也可以加放糯米,煮成南瓜粥而食。菜餚有葷、素之分。葷食分為家畜、禽蛋、水產三大類。水產是當地的重要副食,有魚、蝦、蟹、蚌、螺、蜆、鱔等。魚有鯉魚、鯽魚、鯿魚、草魚、青魚、鰱魚、白條魚、鱔魚等。吃法有鮮吃、腌臘和風干吃多種,以鮮吃為多。素食主要有蔬菜、豆類和豆製品、菌類、筍類及水生植物、瓜果類等多種。
宗教
一、佛教
太平地區無佛教組織或協會,也無其組織中的佛教信徒,但人民信仰佛教比較普遍。解放前,太平地區有關帝廟4座,猛將廟3座,土地廟3座,庵(堂)20座。其中有5—6座廟或庵中有修行人住廟及主持佛事,這種人太平人稱之謂「野和尚」。廟庵是信佛的人進行佛事活動的場所。如觀音生日(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地藏王菩薩生日(七月三十)都要進行有關廟庵燒香念佛。1953年掀起的破除迷信運動,大部分廟宇被拆,住廟人也離廟而去。但民眾對佛的信仰未變,多數人家初一、月半,在家前焚紙燒香,表示信佛的觀念。1980年起,宗教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佛教信仰與佛事又逐步得以恢復。90年代起,民眾集資在原廟基上建房置佛,3—5間房子,置10多個菩薩,上廟做佛事又逐步恢復起來。燒香拜佛的隊伍日漸擴大,人民群眾對佛教的信仰也日盛。
二、道教
解放前後,太平地區無道教組織,主持道教法事的法師,分別是太平法師、中巷法師、旺巷法師、西五圖法師和四圖法師。每個法師都帶有10多個道士,他們互相之間並不溝通,各行其業。法師與道士都分居在太平地區范圍內,均有家室(稱之謂伙居道士),平時與普通百姓一樣裝束,在做法事(稱道場)的時候,才穿戴法師和道士的裝束。道士其業可以父傳子,兄帶弟,世襲而延。法師是由道士再拜師學的。道士擅長吹打樂器,熟悉齋醮儀式。以唱曲、畫符為謀生手段。道士在太平地方營生項目有打醮(天醮時間一天,地醮時間一天一夜),價格約20擔米。解放後,道士做法事被禁止,道士生意逐漸減少。至80年代後期,多數道士重操舊業。太平鎮區內有2—3個較小的組織,近20人。他們中極少數是老道士,多數是新一代懂樂理的人。
三、天主教
解放前後,太平地區無天主教信徒。1968年11月,原北橋公社漁民遷至太平落戶,漁民中的天主教信徒也隨之遷徙太平,共有70—80人。「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務活動基本停止。80年代初,天主教務活動開始恢復。1985年,便正常進行,湘城建造天主教堂後,成立了堂務委員會,太平地區也有一名堂務委員具體負責,傳遞信息組織活動。現在太平地方有信教人200名左右。每逢禮拜,教徒都駕船到湘城教堂參加活動。聖誕節(12月25日)、開齋節(又稱復活節,春分後第一個星期日)、聖母上天節(8月15日)和感恩節,天主教信徒都必須參加宗教儀式。經費由參加者自願捐獻。參加儀式的教徒一律不戴禮帽,不吸煙,不吃零食,不喧嘩,始終保持肅穆的氣氛。「天主教」內有十條「誡命」(規矩),不允許做壞事,如偷、搶、扒、拿、奸、罵等等。教徒每天早晚及餐前要念詞禱告,以示對天主的虔誠。天主教徒一般不與異教信徒通婚,娶進的媳婦也必須信仰天主教。
C. 長沙坡子街,太平街都有什麼特色小吃貴嗎
有臭豆腐,烤肉,好吃不貴。兩條街基本連在一起的,可以一路吃過去,傳內統的湖南小吃容,大肉串、臭豆腐等,想想都流口水。對了,上次去太平老街,還發現了一家好有特色的店,叫佟小曼手工餅坊。裝修真的超治癒。裡面的茶餅和花果茶真的超棒的。
D. 長沙太平街周邊有哪些酒店
錦江之星就不錯哦 太平街口就有一家
E. 糯米酒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如下:
1.當調料
糯米酒香味濃郁,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質,在烹調葷菜時,加入少許,不僅可以去腥,而且可以增加鮮美的米香味兒。
2.葯用
糯米酒有「百葯之長」的美稱,是醫葯上很重要的輔佐料或「葯引子」。中葯處方中常用糯米酒浸泡、燒煮、蒸灸某些中草葯,或調制人參再造丸及各種葯酒。糯米酒還具有葯用價值和保健作用。冷喝有消食化積和鎮靜作用,對消化不良、厭食、心跳過速、煩躁等有療效;燙熱飲用能驅寒祛濕、活血化淤,對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濕性關節炎及跌打損傷等有益;如與雞蛋、紅糖同煮或沖服,則補中益氣,強健筋骨,可防止神經衰弱,神思恍惚,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等症;如分別與桂圓或荔枝、紅棗、核桃、人參同煮,有助陽壯力、滋補氣血之功效,對體質虛衰、元氣降損、貧血等有療效。米酒適合所有人食用。溫中益氣、補氣養顏。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更加適合。糯米酒酒精含量低,但「後勁」足,不可貪杯。在糯米酒中打個蛋花或加入適量紅糖滋補效果更佳。
適合所有人食用。溫中益氣、補氣養顏。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更加適合。 酒精含量低,但「後勁」足,不可貪杯。在糯米酒中打個蛋花或加入適量紅糖滋補效果更佳。口服。每次服50-100毫升,日服l-2次。陰虛火旺者忌服(引自《葯酒匯編》)。
拓展資料
糯米酒選用食材:上等糯米、曲酒、清水。
客家糯米酒選用食材:糯米(四十斤)、酒餅(十幾個)、開水(一壺)。
惠水黑糯米選用食材:黑糯米(澱粉含量占總澱粉的90%以上)、糖化發酵劑(黑糯米酒根霉曲,糖化率大於33%)、釀造用水(保護范圍內漣江流域地下水,水質符合國家相關飲用水要求)。
花色米酒選用食材:糯米/粳米(若干)、酒粉(適量)、涼開水(適量)。
F. 長沙太平街有什麼清談又好吃的美食
長沙的小吃都是偏麻辣鮮香的但是也有不少是清淡可口的
豆腐腦,甜酒沖蛋,浸壇藠頭黃瓜等在坡子街太平街都可以吃到
G. 去長沙太平街裡面的清吧
不同的酒吧不同 一般裡面如果有演出就要門票,沒有的話不要。大部分是先消費後給錢。太平街里的清吧都還不錯。玩得開心^_^
H. 太平街有哪些好吃的美食
大香腸。外焦里嫩的大香腸,精準的火候把控,美味又過癮的「湖南辣」蘸料,吃起來不要太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