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黑魚的功效與作用
黑魚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祛風、補肝腎等功能。黑魚與生薑紅棗煮食對治療肺結核有輔版助作用。黑權魚與紅糖燉服可治腎炎。產婦食清蒸黑魚可催乳補血。
黑魚性寒、味甘,歸脾、胃經;療五痔,治濕痹,面目浮腫,能夠「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具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等功效,主治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症。
(1)黃酒燉黑魚的功效擴展閱讀:
黑魚的葯用價值
黑魚作為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等功效,外科手術後,食用黑魚具有生肌補血,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
此外黑魚肉中含蛋白質、脂肪、18種氨基酸等,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
黑魚適用於身體虛弱、患低蛋白血症、脾胃氣虛、營養不良和貧血的人。廣西一帶民間常視黑魚為珍貴補品,用以催乳、補血;
黑魚還有祛風治疳、補脾益氣、利水消腫的功效,因此三北地區的產婦、風濕病患者、小兒疳病患者常多吃烏鱧,作為一種輔助食療法。
⑵ 老酒泡黑魚的做法,紅糖老酒泡黑魚怎麼做好
步驟
4.然後將魚肉以及高壓鍋內的黃酒配料放入砂鍋內 並請酌情加水或者黃酒 大火燒滾後小火慢燉 1-1.5小時
5.開動!!!
⑶ 怎樣燉黑魚湯
配方:黑魚1斤、油1勺、生薑幾片、鹽1勺、黃酒1勺、醋1勺、糖回1小勺、大蔥1截、青蒜1根。
黑魚湯的燉答法:
1、將黑魚去掉內臟和魚鱗清洗干凈,切成段狀,控干水分。
小貼士
1、想要熬出奶白色的魚湯,要先將魚放入油中煎一下,再向鍋中加入沸水。倒入沸水時一定要保持大火,這樣在足夠的溫度下,水乳交融才能產生魚湯乳白的效果。
2、黑魚湯最好不要煮太久,以免營養成分過度流失,基本上煮20分鍾左右即可,這樣湯鮮肉嫩。
⑷ 如何燉黑魚塊
在河邊的草叢裡面,黑魚常常藏在那裡。村子裡以前有人駕著小船,拿著那個打魚的工具,帶電的,現在禁止了,一下子就把那個黑魚給打的翻上來了。黑魚,人們並不喜歡吃。就是飯店裡面用的多一些,也就是以燉湯為主,據說黑魚的營養很豐富,對癒合傷口方面也有很好的葯用療效。
總結
燉黑魚湯首先要用鮮活的黑魚,趕快加入料酒,生薑腌制去腥。在鍋裡面稍微煎一下,不用煎的太久,然後加蓋燜煮,湯的顏色會變變得嫩白。
⑸ 常吃黑魚的好處
1、可以有預防貧血的作用,對於增強體質有幫助作用,而且也可以有幫助恢復回疾答病的功效。
2、吃黑魚還能改善貧血,黑魚中的營養物質鐵質很豐富,可以有補鐵補血的作用。黑魚中鐵元素的含量也極高,鐵元素是人體血紅蛋白合成的主要原料之一。
3、黑魚中蛋白質含量很高,和鐵元素一起可合成血紅蛋白,有補血之效,十分適合貧血的人群食用。
挑選黑魚時需要注意,家養的黑魚反應遲鈍,營養價值比野生的低,大家購買時,看看黑魚的精神狀態、質感等綜合判斷來考察是否為野生的。
烹調方法主要有:黑魚絲薄餅、玉帶黑魚卷、湯鹵黑魚、豉油黑魚、醋椒黑魚湯、翡翠米湯魚、紅糟魚絲、酸菜黑魚、干燒黑魚、清蒸黑魚、紅燒黑魚、清燉黑魚、蒜煨黑魚等。
注意事項:
1、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有瘡者不可食,令人瘢白。
2、有些人會對黑魚過敏,食用後症狀通常為腹瀉、嘔吐、皮膚起疹,伴隨腰酸背痛等症狀。剛吃的時候不會有什麼不適,往往在食用後5-6小時發作,因此,小孩、老人等抵抗力差的人群應當注意。
3、若出現過敏症狀,可以服用抗過敏葯來緩解,通常24小時內會緩解;若症狀較為嚴重,請去醫院就診,遵醫囑。
⑹ 黃酒燉黑魚湯對縫過針的病人有壞處嗎
1、湯色乳白來最關鍵點是自:大火燒開並保持一段時間。
2、倒入黃酒,馬上加鍋蓋,去腥效果更佳。
3、如果給哺乳期的媽媽吃,千萬記得只能加微量的鹽,蔥、姜少放,胡椒粉不加。
材料:黑魚1條
配料:香蔥、姜、黃酒1匙、鹽、胡椒粉
做法:
1、黑魚切成 1.5厘米厚片,蔥打結,姜切片。
2、熱鍋下油,油熱後,入黑魚片煸炒,至魚片稍變色,倒入黃酒,馬上加鍋蓋,10秒鍾後開蓋。
3、加開水沒過魚身,放蔥、姜,再加蓋,大火燒開並保持,一般8分鍾左右,魚湯就變白了,改中小火,再燉20分鍾。
4、加鹽,再燉2分鍾,去掉蔥、姜,出鍋前灑少量胡椒粉、蔥花。
⑺ 黑魚吃了又什麼好處
黑魚入饈,多見於烹調報刊,但關於其食療作用卻鮮為人知。其實,民間(特別是福建、廣東)常用來治療各種疾病,且烹調簡單,功效卓越,有一定實用和推廣價值。
黑魚之所以能治病,這與它的營養價值有關。據分析:每lOOg黑魚肉中含蛋白質19.8g,脂肪1.4g,還含有18種氨基酸,如組氨酸,3-甲基組氨酸等,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含有330國際單位)。適用於身體虛弱,低蛋白血症、脾胃氣虛、營養不良,貧血之人食用,西廣一帶民間常視黑魚為珍貴補品,用以催乳、補血。
其實,黑魚入葯,由來已久,古藉中多有記載。如《滇南本草》載:「大補血氣,治婦人於血癆症,煅為末服之。又煮茴香食,治下元虛損」。《醫林纂要》載:「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中醫認為,黑魚性寒味甘,具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等功效,主治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症。</FONT>
1、食療</FONT>
黑魚冬瓜湯。黑魚1條(約500g),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加等量冬瓜,同煮爛,加少量蔥白、大蒜,不加鹽。熟後,吃魚喝湯。每日1次,連吃3-7日,治腳氣浮腫、孕婦水腫、腎臟病及心臟病水腫,和營養障礙性水腫等。</FONT>
清蒸黑魚豆。黑魚1條,去鰓及內臟,不去鱗。將赤小豆和大蒜瓣填入魚腹內,以填滿為度,不加鹽,蒸熟後可蘸少許糖醋,分數次食用,連服數日,治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症。</FONT>
黑魚姜棗湯。黑魚1條(約500g),生薑3片,紅棗3枚。黑魚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加姜、棗同煮,每周服2-3次。治肺結核久治不愈,身體虛弱。</FONT>
黑魚當歸湯。黑魚1條,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加當歸15g,益母草30g,共燉至肉脫骨,去骨、葯渣,加紅糖適量。治月經不調。</FONT>
2、民間驗方</FONT>
2.1 去濕利尿,消浮腫</FONT>
①黑魚1條,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同冬瓜、蔥白煮湯服用。(四川民方)</FONT>
②黑魚同冬瓜皮、冬瓜籽燉食。(廣東民方)</FONT>
③或將茶葉加水煮沸,放入黑魚煮食。</FONT>
④或赤豆2兩(用高梁酒浸一夜),大蒜頭2兩,填入魚腹,隔水蒸2小時,不加鹽,淡食,治各種浮腫(上海市武夷地區醫院)。</FONT>
⑤或魚腹納入大蒜瓣、紙泥封固,炭上煅存性,研末,日服3次,每次2g,溫水送服。</FONT>
2.2 腸痔下血:黑魚1條,大蒜、白芨適量,煮湯服。(四川民方)</FONT>
2.3 預防麻疹:黑魚2片,煎湯洗小兒周身。(四川、東北民方)</FONT>
2.4 耳痛、火氣上升:黑魚半斤、水豆腐1斤,咸橄欖4個,加水煮熟吃。 (廣西民方)</FONT>
2.5 口眼歪斜:黑魚頭1個,天南星1錢,天麻1錢,草烏1錢。將魚頭搗爛,加入上述各葯,共搗之。用時糊在腮部,左歪右塗,右歪左塗。(東北民方)</FONT>
2.6 抽搐麻木:魚頭骨5分,焙乾、蒼術5錢,胡椒3分,木耳5錢,共為細末,每服2錢,酒送下。(東北民方)</FONT>
2.7 砂眼、魚膽汁加冰片少許,點眼。(東北民方)</FONT>
2.8 促傷口癒合:黑魚1-1.5斤,煮食,有收斂生肌之效。外科手術後食之能加速傷口癒合。(廣東、福建民方)</FONT>
2.9 腰酸背痛:黑魚整條、摔死,去鱗、鰓,不去內臟,與葛菜或西洋菜、豆腐、蜜棗一起煮熟,飲服,吃時去內臟。(廣東民方)</FONT>
2.10 關節炎:活魚1條,用黃酒灌醉,燉食。</FONT>
2.11 腎炎:黑魚1條,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加紅糖燉食。</FONT>
2.12 胸悶、脹氣:黑魚1條,焙乾,研末,睡前以黃酒送服10-15g。</FONT>
2.13 風瘡、頑癬、疥癩年年不逾:黑魚1條,去鱗、鰓及內臟,洗凈,腹內填入蒼耳子葉15g,並以蒼耳子墊入鍋內,魚放上面,文火煨熟,淡食。</FONT>
2.14 急、慢性腎炎引起的水腫:黑魚肉100-150g,和冬瓜(連皮)500g,赤小豆60g,蔥頭5個,共燉湯服,不加鹽。</FONT>
2.15 小便不利:黑魚250g,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加蜂蜜5g,肉蓯蓉3g,煮湯服,連服3-5劑。</FONT>
2.16 產後乳少:黑魚1條,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將洗凈,搗爛的蚯蚓肉泥10g堆入魚腹,隔水蒸熟。</FONT>
2.17 月經不行,積久成癆:黑魚頭5個,烘乾研末,每日2次,每次15g,酒沖服。</FONT></FONT>
⑻ 醋燉黑魚有什麼功效
黑魚是烏鱧的俗稱,它生性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個湖泊或回池塘里的其答他所有魚類,甚至不放過自己的幼魚。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農本草經》與石蜜、蜂子、蜜蠟(蜂膠)、牡蠣、龜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鯉魚等列為蟲魚上品。黑魚還能在陸地上滑行,遷移到其他水域尋找食物,可以離水生活3天之久。是中國人的「盤中佳餚」。
營養分析
1. 黑魚肉中含蛋白質、脂肪、18種氨基酸等,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
2. 適用於身體虛弱,低蛋白血症、脾胃氣虛、營養不良,貧血之人食用,西廣一帶民間常視黑魚為珍貴補品,用以催乳、補血;
3. 黑魚有祛風治疳、補脾益氣、利水消腫之效,因此三北地區常有產婦、風濕病患者、小兒疳病者覓烏鱧魚食之,作為一種輔助食療法。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有瘡者不可食,令人瘢白。
⑼ 吃黑魚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黑魚,是烏鱧的俗稱,吃黑魚對身體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祛風、補肝腎等功能。
1、烏鱧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烏鱧肌肉中含有17.63%的粗蛋白質(高於我國的四大淡水魚類),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占總量的77.07%,其中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總量為29.73%,4種鮮味氨基酸(天門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為31.01%。
2、脂肪:烏鱧是低脂食物,肉味鮮美,受到眾多消費者的青睞,特別適合滋補調養。目前的研究發現烏鱧中脂肪含量較低,養殖中飼料營養水平對烏鱧質量增長率影響為:蛋白質>無機鹽>糖類>脂肪,脂肪表現為最低。
3、礦物質:烏鱧肌肉及骨骼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需的K,Mg,Ca,zn,Fe,Cu.Mn,Ni,Cr等微量元素。烏鱧體內發現的Fe,Zn兩種微量元素的含量顯著高於鯉魚、鰱魚、鱅魚和虹鱒。
烏鱧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豐富,特別是K,Mg和ca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和肌肉興奮的基本元素,此類礦物質含量豐富,可能還與烏鱧的抗炎、抗疲勞等功效相關。
(9)黃酒燉黑魚的功效擴展閱讀:
經常吃魚的好處:
1、吃魚會使人變聰明。魚體內含有豐富的DHA,它們在人體內主要是存在腦部、視網膜和神經中,DHA不僅能維持人的視網膜的正常功能,而且有利於人的智力系統的發育。長期隨訪研究發現,認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每周享用煎魚或烤魚,其海馬、楔前葉、後扣帶回和眶額皮層灰質體積明顯增大。
2、吃魚有助於人體發育。魚肉中富含蛋白質,每500克魚中所含蛋白質的含量相當於600克雞蛋或850克豬肉中蛋白質的含量。
而豐富蛋白質是人生命的載體,具有均衡營養、調節體內水分平衡、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可以有效的幫助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生長發育。這也是生病或身體有傷口的時候,我們吃魚的原因之一,因為魚肉也可以幫助傷口復原及癒合。
3、常吃魚可以降低膽固醇。魚肉中所含的脂肪大多事不飽和脂肪酸,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而消化吸收後的脂肪酸在血液中可以與血膽固醇相結合,把膽固醇從血管中帶走,從而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含量,有利於身體健康。
4、吃魚降血脂效果好。經常吃魚可降低血脂。醫學實驗證明,在相同的血脂水平情況下,一段時間後吃魚的人較不經常吃魚的人能持續降低血脂水平,兩者血脂含量相差40%。
⑽ 黑魚有什麼功效
2.1 去濕利尿,消浮腫 ①黑魚1條,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同冬瓜、蔥白煮湯服用。(四川民方) ②黑魚同冬瓜皮、冬瓜籽燉食。(廣東民方) ③或將茶葉加水煮沸,放入黑魚煮食。 ④或赤豆2兩(用高梁酒浸一夜),大蒜頭2兩,填入魚腹,隔水蒸2小時,不加鹽,淡食,治各種浮腫(上海市武夷地區醫院)。 ⑤或魚腹納入大蒜瓣、紙泥封固,炭上煅存性,研末,日服3次,每次2g,溫水送服。 2.2 腸痔下血:黑魚1條,大蒜、白芨適量,煮湯服。(四川民方) 2.3 預防麻疹:黑魚2片,煎湯洗小兒周身。(四川、東北民方) 2.4 耳痛、火氣上升:黑魚半斤、水豆腐1斤,咸橄欖4個,加水煮熟吃。 (廣西民方) 2.5 口眼歪斜:黑魚頭1個,天南星1錢,天麻1錢,草烏1錢。將魚頭搗爛,加入上述各葯,共搗之。用時糊在腮部,左歪右塗,右歪左塗。(東北民方) 2.6 抽搐麻木:魚頭骨5分,焙乾、蒼術5錢,胡椒3分,木耳5錢,共為細末,每服2錢,酒送下。(東北民方) 2.7 砂眼、魚膽汁加冰片少許,點眼。(東北民方) 2.8 促傷口癒合:黑魚1-1.5斤,煮食,有收斂生肌之效。外科手術後食之能加速傷口癒合。(廣東、福建民方) 2.9 腰酸背痛:黑魚整條、摔死,去鱗、鰓,不去內臟,與葛菜或西洋菜、豆腐、蜜棗一起煮熟,飲服,吃時去內臟。(廣東民方) 2.10 關節炎:活魚1條,用黃酒灌醉,燉食。 2.11 腎炎:黑魚1條,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加紅糖燉食。 2.12 胸悶、脹氣:黑魚1條,焙乾,研末,睡前以黃酒送服10-15g。 2.13 風瘡、頑癬、疥癩年年不逾:黑魚1條,去鱗、鰓及內臟,洗凈,腹內填入蒼耳子葉15g,並以蒼耳子墊入鍋內,魚放上面,文火煨熟,淡食。 2.14 急、慢性腎炎引起的水腫:黑魚肉100-150g,和冬瓜(連皮)500g,赤小豆60g,蔥頭5個,共燉湯服,不加鹽。 2.15 小便不利:黑魚250g,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加蜂蜜5g,肉蓯蓉3g,煮湯服,連服3-5劑。 2.16 產後乳少:黑魚1條,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將洗凈,搗爛的蚯蚓肉泥10g堆入魚腹,隔水蒸熟。 2.17 月經不行,積久成癆:黑魚頭5個,烘乾研末,每日2次,每次15g,酒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