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雄黃酒如何製作
雄黃酒製作:
1、用鍋蒸糯米飯,蒸糯米是要比普通白米飯多放一點水。回
據中醫葯專家介紹:雄黃又稱雞冠石,性溫,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殺蟲葯。是一種單斜晶系的含砷的有毒礦石,多數為橘紅色半透明的結晶體,不導電,硬度為1.5~2,比重為3.6,晶面有漂亮的光澤。
(1)菖蒲米酒的做法擴展閱讀: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又稱雞冠石,性溫,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殺蟲葯。的確,古人很早就認識到雄黃解毒防疫的功能,中醫認為,雄黃外用治療疥癬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
端午節雄黃酒的前身,應該是菖蒲酒。菖蒲葉形如劍,故稱「蒲劍」,又因近水而生,而名「水劍」。製成菖蒲酒,具有性溫味辛特點。對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壽。
⑵ 菖蒲是什麼吃食它真的能延年益壽
菖蒲是我國最常見的植物之一,菖蒲自身帶有一種特殊的香氣,能夠驅散蚊蟲。所以在端午時節,有些人家習慣將菖蒲懸掛在門窗之上,有驅蚊的效果。但是菖蒲中含有揮發性的芳香油,這種物質如果人體攝入過多的話就會有引發輕微中毒,就像毒蘑菇吃多了會使人致幻一樣。所以菖蒲是不能吃的,也不具備什麼延年益壽的功效。
⑶ 求磁石酒的方子,就是磁石木通和菖蒲的那劑~~
病情分析:你好,磁石酒由磁石、熟地黃、山萸肉、熟附片,蒼耳於、肉桂、羌回活、木通、防風、山紅、答菖蒲、遠志、蔓荊子、川芎、細辛、白茯苓、趕姜、甘菊花、米酒組成。
意見建議:磁石酒具有滋補肝腎、祛風通竅的作用,可用於肝腎不足,風熱空閉之耳鳴、耳聾。祝你健康快樂。
⑷ 請問遠志,石菖蒲各40克,人參30克,茯神,柏子仁各20克,米酒1200毫升進行泡酒14天有什麼用途多
養血、安神。可以。
⑸ 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菖蒲,其葉片狹長而筆直,好似一把寶劍,因而又稱「水劍草」,常常被人當做辟邪之用物,菖蒲的葯用價值不小,其葯用功效方面和艾葉一樣。
因菖蒲草具有奇特芳香,不但不招蚊蟲,反而有可驅蚊殺蟲之功效。在葯理方面因其辛苦味香,能化濕和胃,可用於治療夏季濕熱所致的,胃脹、食慾不振、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疾病,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愛。
可能正是因為菖蒲的這些功效,故而,菖蒲草它才能夠在古代和現代長期擁有崇高的地位,深受文人墨客們的喜愛。並且在我國的江南地區每逢端午時節,江南人家都有懸菖蒲、艾葉在門窗上,飲菖蒲酒,象徵祛避邪疫的做法。
總之,菖蒲草真是因為其特殊的功效,所以在其身上凝聚了很多有趣的傳統文化因素,譬如辟邪、明目等。成為了中國人所喜愛的唯一一種不開花的象徵風雅的草本植物,並且歷經千年卻不失其地位。
⑹ 菖蒲酒怎麼泡 自製菖蒲酒的做法介紹
材料
石菖蒲5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
將石菖蒲洗凈,切片,用紗布袋盛裝,扎緊。把葯袋放入盛有酒的酒壇內,上蓋,每2天攪拌1次,浸泡15天。隨量,佐餐飲用。
⑺ 用米酒能製做菖蒲酒嗎
菖蒲(學名:Acorus calamus 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狀莖粗壯。葉基生,劍形版,中脈明顯突出權,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生於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於檐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亦稱為堯韭。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原產中國及日本,北溫帶均有分布。
⑻ 飲用菖蒲酒,雄黃酒的故事起源,歷史上有什麼相關的小故事嗎
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由來
「端午日,設蒲筋,磨雄黃酒飲之。」
這種雄黃酒,是在酒中加人雄黃。雄黃,又名雞冠,是一種礦物質,也是一種常用的中葯。雄黃的成份為硫化砷,有毒,對於各種皮膚真菌和金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有抑製作用,並對毒蟲有驅殺的作用。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
「雄黃味辛溫有毒,具有解蟲蛇毒、操涅、殺蟲,驅疚功效。……主治百蟲毒、蛇後毒。」
這使我們想到(白蛇傳》這個民間故事,許仙在端午節拿雄黃酒給白娘子喝,結果白娘子飲醉顯露原形,許仙被嚇昏了。這一情節便是根據雄黃的作用想像出來的。
到了明清,菖蒲酒和雄黃酒合為一種酒。明謝肇制《五雜俎》雲:「飲菖蒲酒也·一而又以雄黃人酒飲之。」這就是說,又把雄黃放人菖蒲酒中同飲之。清顧祿《清嘉錄》中說:「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以飲,謂之『雄黃酒』。」這種酒需放在陽光下曝曬,有的甚至從五月初一就開始曬起來。到了端午這天,全家團聚,喝杯雄黃酒,一表慶賀,二為健身。
雄黃酒還可當消毒水使用。《清嘉錄)中說:
「又以余酒染小兒額,及手足心,隨灑堵壁間,以怯毒蟲。」
江南各家則用雄黃浸水蘸書「王」字於兒童額上,這種做法閩俗稱作「畫額」。這樣做,一是借雄黃消毒,二是借猛虎鎮邪,因為「王」字是虎之額紋,而虎又是獸中之王,如今孩子額上有「王」字,如虎一般,故能鎮伏五毒。清蔡雲有一首(吳歇)寫道:
「稱健粽子滿盤堆,好佑雄黃入酒杯。
余瀝尚堪怯五毒,亂塗兒領噀牆隈。」
「噀牆隈」,即把雄黃酒灑到容易生蟲的角音兄兒,起到消毒作用。俗諺日:「灑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
除了菖蒲酒和雄黃酒,還曾有一種硃砂酒。明人馮應京(月令廣義》中說:
「午日用硃砂酒,辟那解毒,余酒染額腳手足心,無池蛇之患。又以灑場壁門窗,以避毒蟲。」
硃砂,是一種礦物,又稱丹砂,是提煉水銀的重要原料,有葯用價值。古人曾用硃砂人酒,可能因其效果不及雄黃,至清已被雄黃酒所取代。
⑼ 石菖蒲可以泡茶、或泡酒嗎
可以。
1石菖蒲泡酒方
1、【葯物組成】石菖蒲(鮮)6錢,鮮木瓜6錢,桑寄生1兩,小茴香2錢,九月菊根6錢。
2、【處方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3、【方劑主治】腎元素弱,脾不化水,郁遏陽氣,眩暈,陽虛惡風,穀食消化不快,步履無力,耳鳴,脈息左部沉弦而細,右寸關沉滑。
4、【用法用量】燒酒3斤,泡7日。早服1盞。
2石菖蒲的主要作用
1、抗驚厥作用:細辛醚能部分地對抗震顫素(TCMLIBemorine)引起的大鼠實驗性巴金森綜合征的肌肉震顫,但作用不及阿托品。菖蒲揮發油對單突觸的膝反射無抑制,但對多突觸的屈肌反射呈抑製作用,說明其抗驚作用與眠爾通類相似,系中樞性的肌肉鬆弛劑,作用部位在脊髓或皮層下。
2、抗電驚厥作用:取體重18-22g健康小白鼠70隻,雌雄皆可,隨機分為7組,每組10隻,分別腹腔注射α-細辛醚 90mg,115mg,130mg,140mg,150mg/kg;苯妥因鈉50mg/kg;以0.6ml/20g計,30分鍾後按文獻方法給予額定電流刺激,結果表明,α-細辛醚具有對抗電驚厥發作的作用,明顯優於苯妥英鈉。另有報道,α-細辛醚對電休克驚厥無明顯對抗作用。
3、對抗戊四氮陣攣性驚厥的作用:取體重18-22g健康小白鼠30隻,雌雄皆可,隨機分為3組,每組10隻,分別腹腔注140mg/kg α-細辛醚;50mg/kg苯妥因鈉;對照組以0.6ml/20g計。30分鍾後再腹腔注射38mg/kg戊四氮,以出現陣攣性驚厥作為發作指標。小細辛醚能明顯對抗戊四氮致陣攣性驚厥作用。另有報道,α-細辛醚對戊四氮驚厥無明顯對抗作用。實驗結果表明α-細辛醚140mg/kg不能消除士的寧,咖啡因引起的小鼠強直性驚厥。140mg/kg腹腔注射也能對抗兔側腦室注射乙醯膽鹼引起的驚厥。20、30g/kg水煎劑及30g/kg去油水煎劑均能提高小鼠戊四氮致陣驚厥。3石菖蒲功能主治
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於脘痞不飢,噤口下痢,神昏癲癇 ,健忘耳聾。理氣,活血,散風,去濕。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濕痹,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①《本經》:"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
②《別錄》:"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四肢濕痹,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可作浴湯。聰耳目,益心智。"
③《葯性論》:"治風濕頑痹,耳鳴,頭風,淚下,殺諸蟲,治惡瘡疥瘙。"
④《日華子本草》:"除風下氣,除煩悶,止心腹痛,霍亂 轉筋。治客風瘡疥,
澀小便,殺腹藏蟲。耳痛:作末、炒,承熱裹窨,甚驗。"
⑤王好古:"治心積伏粱。"
⑥《滇南本草》:"治九種胃氣,止疼痛。"
⑦《綱目》:"治中惡卒死,客忤癲癇,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癰腫。搗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⑧《本草備要》:"補肝益心,去濕逐風,除痰消積,開胃寬中。療噤口毒痢,風痹驚癇。"
⑨《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癰。"
⑩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熱病神昏,精神病。"
⑾《廣西中草葯》:"治癲狂,驚癇,痰厥昏迷,胸腹脹悶或疼痛。"
用法用量:3 ~9克。
葯材貯藏:置乾燥處,防霉。
⑽ 荷葉菖蒲飲怎麼做好吃
荷葉菖蒲飲的做法:
荷葉10克,元胡10克,石菖蒲20克,紅糖少許。
先煎元胡20分鍾,再放入荷葉、石菖蒲煎15分鍾,取汁200毫升,調入紅糖少許。
分2~3次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