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鹿心血怎麼泡
..鹿心血系宰殺梅花鹿或馬鹿而從心臟中抽出的血液。鹿心血用於健身最早見於宋代《清波雜志》,至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對鹿心血的醫療作用做了詳細記載;「主陽痿、補虛,止腰痛,鼻衄,跌傷,狂犬傷,和酒服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帶下,諸氣痛欲危者飲之立愈。大補虛損,益精血,解痘毒、葯毒」。經近代臨床研究:鹿心血治心悸、失眠、健忘、跌傷、抗衰老等。鹿心血在中醫臨床上有重要地位。在民間亦廣泛流傳,用於治療風濕和類風濕症。
鹿心血的化學成分鮮鹿血含水分 80%-81%,有機成分 16%-17%,無機成分2-4%。此外,鹿心血中還含有多種酶類,尤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酶、脫氫酶,都具有抗衰老作用。還含固醇類、糖脂類、磷脂類、磷脂醯乙醇氨、磷脂醯膽鹼、溶血磷脂醯膽鹼、神經鞘磷脂等;脂肪酸類有硬脂酸、亞麻酸及亞油酸、油酸;多種激素有睾酮、雌二醇、雌酮、腎上腺素;嘌呤類有黃嘌呤、次黃嘌呤、腺嘌呤及鳥嘌呤等;卟啉與維生素有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煙酸、肌酐等,還含微量元素及痕量元素若干種。
葯用及保健功效:
1、治老年人心悸。鹿心血、沙參、百合、生地、天冬、麥冬、阿膠,共研末制丸服。
2、治肺痿吐血:鹿心血、硃砂、棗仁,共研末與甜酒服。
3、治心悸失眠:用鹿心血對黃酒服,1日5~10克。
4、治療血液病。以鹿心血浸酒,製成10%的鹿血酒,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對血小板減小症、白細胞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及化學葯物中毒性貧血所引起的眩暈、頭痛、乏力、齒齦出血、失眠等症狀及血象均有改善。
5、治療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痛。以鹿心血配成15%的鹿心血酒,適量服用,不醉為度,對風濕和類風濕症則有顯著療效。
6、治療失眠症。以鹿心血與五味子各等分泡酒服,每日晚服50毫升,對失眠有明顯的療效。
7、治陽痿、早泄、腰痛、形寒肢冷,婦人性冷淡、頭暈、目眩、精神不振等症。以鹿心血與靈仙牌、蛇床子等配伍,浸酒。日服3次,每次 10~20毫升,沒有副作用。
另介紹一種補氣養血、暖胃散寒的鹿心血酒:
配方:蒸黃精1250克、黃茂1000克、人參(去蘆)500克、炒萊菔子200克、五味子200克、陳皮750克、炒白術200克、高良姜500克、肉桂100克、炒蒼術200克。鹿角膠85克、丁香65克、淫羊藿100克。紅花65克、白糖19千克、50度白酒250千克、鹿心血70千克。共17味葯,除鹿心血、白酒、白糖外,計5215克。
製法:冷浸法:除鹿血、白酒、白糖外,以上14味葯酌予碎斷,裝入布袋,置罐或其他容器中,加入白酒,密閉浸泡,室溫保持15℃以上,夏天30天,其他季節40天,每天攪拌一次。取出布袋,壓榨,榨出汁液澄清後,取上清液與浸液合並,加鹿血與白糖攪拌溶解,密封,靜置45天,過濾。灌封。預熱冷浸法:除鹿血、白酒、白糖外,將以上14葯酌予碎斷,裝入布袋,置罐或其他容器內,加入白酒蓋嚴,隔水加熱或用蒸氣加熱至沸,乘熱取下,全部倒入缸等容器中,密封,室溫保持15℃以上,夏天30天,其他季節40天,每天攪拌一次。取出布袋壓榨。榨出汁液澄清,取上清液與浸液合並,加入鹿血、白糖攪拌溶解,密封,靜止15天,過濾、灌封。
性狀:本品為橙黃色澄清液體,氣芳香,味美,微甘。
功效:補氣養血,暖胃散寒。主治:氣血虧,神疲力乏,胃寒作痛,食慾不振。用法與用量:1次5--10毫升,1日2~3次,溫服。
Ⅱ 硃砂鹿心血用黃酒熬有什麼功效
營養價值
健脾益胃助消化 滋腎益精 降低血糖 延年益壽
補腎養血 滋陰潤燥
用於消化不良,有理氣的作用
防治呼吸道感染、促進人體生長發育
Ⅲ 白酒泡的鹿心血可以用黃酒兌喝嗎
用白酒浸泡的葯材,不能再用黃酒混合勾兌飲用的,白酒屬於蒸餾酒,浸泡葯專材容易溶屬出有益成分。黃酒屬於發酵酒,與白酒含有的成分差異很大,兩種不同酒種的酒混合飲用,會使酒精滲入血液更快,分解很難,身體會很不舒服的。
Ⅳ 鹿心血跟黃酒是治療啥病的
愛做夢有時失眠,記憶力減退,這是腎虛的表現。鹿心血泡黃酒,補腎益陽,不適合高血壓患者。;你好,你可以喝點酸棗仁燉瘦肉湯,改善睡眠質量。
Ⅳ 鹿心血 有什麼功效 怎麼用最好
鹿心血:系宰殺梅花鹿或馬鹿而從心臟中抽出的血液。梅花鹿心血粉採用東北梅花鹿心藏內的鮮血,經衛生處理去血筋、滅菌、過鹿心血含水80%~81%,有機物佔16%~17%,其中主要有蛋白質,含白蛋白及球蛋白,特別是r球蛋白蛋白含量較高;蛋白質中有18種氨基酸,尤以胱氨酸、賴氨酸含量高;含有多種酶類,尤以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氧化酶等抗衰老作用的酶類多而含量高;固醇類;糖脂類;磷脂類主要有:磷脂醯乙醇氨、磷脂酸膽鹼、溶血磷脂醯膽鹼、神經磷脂(神經鞘磷脂)等;游離脂肪酸,如硬脂酸、亞麻酸及亞油酸、油酸;多種激素,如血清睾丸酮、雌二醇、孕酮、皮質醇等;嘌呤類有黃嘌呤、次黃嘌呤、腺嘌呤及鳥嘌呤等;維生素類有 VE、VA、VD、VB1、 VB2、 VB6、 VK等;多糖類。灰分佔 3%~4%。含多種礦物質有益微量元素,有鍺、硒、鋅、鎂、鋰、鎳、錳、銅、鐵、鈣、磷、硼、鋇、鉀、鈉、鋁等。在鹿血含水1.7%時(干血粉),其蛋白質含量達95.85,磷59.2mg/g,鐵250 mg/g 具有調節心肌功能,治療心悸氣短、失眠健忘、增強血液迴圈等作用 大補虛損、益精補血之功效,對心藏病、心率不齊、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症、心慌氣短、疲勞過度等虛損現象有特殊效果。鹿心血在中醫臨床上有重要地位。鹿心血治心悸、失眠、健忘、跌傷、抗衰老等。被譽為養心抗衰老聖葯,對與現代腦力 心力經常夜間工作熬傷心血者更是必備!! 鹿心血的葯用及保健功效:1、治老年人心悸。鹿心血、沙參、百合、生地、天冬、麥冬、阿膠,共研未制丸服。 2、治肺痿吐血:鹿心血、硃砂、棗仁,共研末與甜酒服。 3、治心悸失眠:用鹿心血對黃酒服,1日5~10克。 4、治療血液病。以鹿心血浸酒,製成10%的鹿血酒,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對血小板減小症、白細胞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及化學葯物中毒性貧血所引起的眩暈、頭痛、乏力、齒齦出血、失眠等症狀及血象均有改善。 5、治療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痛。以鹿心血配成15%的鹿心血酒,適量服用,不醉為度,對風濕和類風濕症則有顯著療效。 6、治療失眠症。以鹿心血與五味子各等分泡酒服,每日晚服50毫升,對失眠有明顯的療效。 7、治陽痿、早泄、腰痛、形寒肢冷,婦人性冷淡、頭暈、目眩、精神不振等症。以鹿心血與靈仙牌、蛇床子等配伍,浸酒。日服3次,每次 10~20毫升,沒有副作用。 鹿心血酒的製法:配方:蒸黃精1250克、黃茂1000克、人參(去蘆)500克、炒萊菔子200克、五味子200克、陳皮750克、炒白術200克、高良姜500克、肉桂100克、炒蒼術200克。鹿角膠85克、丁香65克、淫羊藿100克。紅花65克、白糖19千克、50度白酒250千克、鹿心血70千克。共17味葯,除鹿心血、白酒、白糖外,計5215克。製法:冷浸法:除鹿血、白酒、白糖外,以上14味葯酌予碎斷,裝入布袋,置罐或其他容器中,加入白酒,密閉浸泡,室溫保持15℃以上,夏天30天,其他季節40天,每天攪拌一次。取出布袋,壓榨,榨出汁液澄清後,取上清液與浸液合並,加鹿血與白糖攪拌溶解,密封,靜置45天,過濾。灌封。預熱冷浸法:除鹿血、白酒、白糖外,將以上14葯酌予碎斷,裝入布袋,置罐或其他容器內,加入白酒蓋嚴,隔水加熱或用蒸氣加熱至沸,乘熱取下,全部倒入缸等容器中,密封,室溫保持15℃以上,夏天30天,其他季節40天,每天攪拌一次。取出布袋壓榨。榨出汁液澄清,取上清液與浸液合並,加入鹿血、白糖攪拌溶解,密封,靜止15天,過濾、灌封。性狀:本品為橙黃色澄清液體,氣芳香,味美,微甘。功效:補氣養血,暖胃散寒。主治:氣血虧,神疲力乏,胃寒作痛,食慾不振。用法與用量:1次5--10毫升,1日2~3次,溫服。入酒飲服每日50g或製成粉末口服每日5g。
Ⅵ 鹿血和黃酒在一起的作用
您好:
《本草綱目》對鹿心血的醫療作用做了詳細記載;「主陽痿、補虛,內止腰痛,鼻衄,跌傷,狂犬傷容,和酒服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帶下,諸氣痛欲危者飲之立愈。大補虛損,益精血,解痘毒、葯毒」。經近代臨床研究:鹿心血治心悸、失眠、健忘、跌傷、抗衰老等。鹿心血在中醫臨床上有重要地位。在民間亦廣泛流傳,用於治療風濕和類風濕症。
對於女性也可起到緩解痛經的作用!
謝謝您的採納,祝您生活愉快
Ⅶ 用烹飪黃酒泡鹿心血可以嗎
這個去請教老中醫比較好吧?每個地方總有比較有名的中醫的。在這里誰敢保回證能夠請教答到真正的中醫啊?
要說西醫,幾百年前醫死人的比例遠遠高於中醫。西醫也就是統計學等發展起來後,隨之而發展的,期間的代價也是很大的。
中醫如果能夠整合就好了!
Ⅷ 黃酒泡鹿心血適合什麼樣的人喝
適合有心臟病的人
Ⅸ 鹿心血用白酒泡好 還是用黃酒泡好
最好是用高度白酒浸泡,一可以殺死操作過程帶來的細菌,二能夠浸出裡面的有益成分。黃酒的酒精度較低,不適合浸泡動物脂肪類葯材。
Ⅹ 鹿心血怎麼泡酒
通過泡腳的方式,也可以補腎養腎。建議在每天晚上的九點鍾之前,用熱水泡腳,並堅持泡二十分鍾,補腎養腎的效果是比較好的。也可以在泡腳水中添加一些具有補腎養腎功效的中葯,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