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正確服用葯酒
葯酒的正確飲用方法
葯酒的使用方法,一般可分為內服和外用兩種。葯酒中,多數是內服或外用,但有的葯酒,既可內服,也可外用。外用法,一般按要求使用即可,但內服法,尤宜注意。
一、服用量要適度
服用葯酒,要根據人的耐受力,一般每次可飲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各飲1次。或根據病情及所用葯物的性質和濃度而調整。總之飲用不宜過多,要按要求而定。平時習慣飲酒的人服用葯酒的量可稍高於一般人,但要掌握分寸,不能過度。不習慣飲酒的人服用葯酒時則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過渡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用冷開水稀釋後服用。
二、服用葯酒要注意年齡和生理特點
對於女性來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一般不宜飲用葯酒;在行經期,如果月經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功能較強的葯酒。就年齡而言,年老體弱者因新陳代謝較為緩慢,服用葯酒的量直適當減少;而青壯年的新陳代謝相對旺盛,服用葯酒的量可相對多一些;對於兒童來說,其大腦皮層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身體各器官均處於生長發育過程中,容易受到酒精的傷害,且年齡小的幼兒,酒精中毒的機會越多。酒精可對兒童組織器官產生損害,可導致急性胃炎或潰瘍病,還能引起肝損傷,與致肝硬化。酒精對腦組織的損害更為明顯,使兒童記憶力減退,智力發育遲緩。因此,兒童一般不宜服用葯酒,如病情需要,也應注意適量,或盡量採用外用法。
二、辨證服用
中醫治病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二個病人同患一種病,譬如感冒,醫生分別處以溫、涼兩種葯性相反的解表葯,各自服後都達到同樣治癒的效果,這就是辨證用葯的特點。
葯酒的使用,也應根據中醫的理論,進行辨證服用,尤其是保健性葯酒,更應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強弱、嗜好等選擇服用。因,一般治病的葯酒,大都功效主治比較明確,而且患者也總是在經過醫生明確診斷後再選擇服用。保健性葯酒,由於多以補益強身為主,因而對選擇不夠重視,若使用不當,易產生不良後果。所以服補益酒前,必須先弄清自己的體質狀況。
三、葯酒服用時間
通常應在飯前或睡前服用,一般佐膳飲用,以使葯性迅速吸收,較快地發揮治療作用。同時葯酒以溫飲為佳,以便更好地發揮葯性的溫通補益作用,迅速發揮葯效。
四、要中病即止
用於治療的葯酒,在飲用過程中,應病癒即止,不宜長久服用;補性葯酒,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宜少飲,不可過劑。
五、飲用葯酒時,應避免不同治療作用的葯酒交叉使用。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若平時慣於飲酒者,服用葯酒量可以比一般人略增一些,但也要掌握分寸,不能過分。不習慣飲酒的人,在服用葯酒時,可以先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冷開水稀釋後服用。
飲用葯酒的誤區
1、葯酒可長期飲用。通常葯酒分為治療性葯酒和滋補養生性葯酒兩類,前者有特定的醫療作用,而市場上常見的葯酒則以後者為主,一般都具有養生保健的作用,只有很少一部分才能作為日常使用(主要含有枸杞、黃芪等)。
2、葯酒可在吃飯時飲用。吃飯時喝酒不僅會對消化道產生刺激,還會影響葯效的發揮。
3、飲用葯酒無須控量。大量服用葯酒的後果與過量服用葯品相同,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治療性葯酒服法須遵醫囑,滋補養生類酒的最佳服用量以每天1-2兩為宜。
4、喝葯酒能壯陽。許多人認為葯酒能壯陽,專家指出:市面上的壯陽葯酒有些服用後短期確有壯陽效果,但是有些男性病並不是因為腎陽虛引起,盲目服用的後果只能使病情加重。
5、飲用葯酒無須因人而異。中醫認為:選用葯酒應量體而行。體形消瘦的人偏於陰虧血虛,容易生火、傷津,宜選用滋陰補血葯酒;體形肥胖的人偏於陽衰氣虛,容易生痰、怕冷,宜用溫陽益氣的葯酒。
『貳』 葯酒是飯前喝還是飯後喝
葯酒的服用時間與服用方法
服葯時間
服葯的時間要視病情,根據不同方葯而定版。一般權規律為:
1,補葯,早飯前一小時或晚間臨睡前半小時前左右,或都空腹服用。
2,治療胃腸疾病的葯,應在飯後服,以減輕對胃腸的刺激。辛辣刺激性的
葯物,宜在飯後服用,可防止對胃粘膜的刺激,使其緩慢吸收。
3,治療慢性病的中成葯,必須固定時間服,使體內保持一相對穩定的葯濃
度。
4,驅蟲葯,宜在睡前30分鍾空腹服。
5,傷風、感冒的辛溫解表散寒葯,應趁熱溫服,服後即上床安卧,蓋上被
子,捂至全身出微汗為宜(千萬不可捂的大汗如雨)。
6,治療瘧疾的葯,應在有規律的發作前2小時服,這樣有利於殺死瘧原蟲,
控制瘧疾症狀發作。
7,急病病情危重時,隨時一次頓服,但要在正確的指導下,不要盲目服用
,以免延誤病情。
8,非特殊疾病,服葯時間一般安排在飯後兩小時。
9,葯酒,每日可服3~4次,至於喝多少,可依個人感到有葯力為度,切勿
喝醉,否則,吐而傷人元氣,得不償失。
10,婦女調經葯,宜在行經前數日開始服用。
11,病在胸膈以上者,宜飯後服,病在胸膈以下者,宜飯前服。
『叄』 外用葯酒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只限於外擦】。對風濕、類風濕、及無名引起的腫痛,外擦後能起到較好的消腫止痛作用。
『肆』 葯酒雖好但也不能亂喝,正確喝葯酒的方式是什麼
這些年保健養生十分火熱,各大保健品紛紛出爐,傳統養生保健的手段同樣被挖掘出來。作為我國傳統醫學,中醫之中的葯酒同樣走進眾人的視線,而隨著中醫葯酒的療效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飲用葯酒。葯酒雖好,也不能隨便亂喝的。今天就來介紹三個喝葯酒的誤區,以免出現越喝身體越傷的情況。
三:喝葯酒有助入睡
所謂葯酒,是在酒中混合葯材浸制而成。因此,葯酒包含酒和葯物的雙重功效,主要作為葯用。許多人認為睡前飲酒有助睡眠,但這種習慣並不正確。飲酒的確可促進睡眠,但酒後的睡眠狀態與正常生理性睡眠並不相同。因為喝了酒而入睡,大腦並沒有真正休息,所以並非真的達到休息的狀態,尤其是喝了葯酒之後入睡,醒來後有時還會有頭重、頭痛等不適症狀。專家特別提醒,葯酒最好是在飯後飲用,這樣對葯效的發揮會起到較好的作用。
以上三點便是葯酒的常見誤區,我們在飲用葯酒之前,最好徵得醫生的意見。畢竟中醫是一門十分講究辯證施治的學科,每個人的看病方子多少回有一點區別,而一點點區別,效果雖不說有天差地別,卻也不是對症用葯。所以,最好在飲用葯酒的時候咨詢專業人員。
『伍』 服用葯酒要注意哪些事項
酒量復小的患者,在服用時,可加適制量的冷開水沖淡飲服,還可以在服用時兌上適量的葡萄酒或黃酒飲服。老年人服用時,應注意飲用後有無不良反應,如易醉,易嘔吐,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應立即停服,或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服用。服用葯酒後,應禁服其它葯物,尤其是化學制劑的葯品,以免因酒的作用而增強某些葯物的毒性,或引起其它副作用,造成生命危險。若在寒冷季節或地區配製,飲用葯酒,可將原飲用量稍增多;在炎熱季節或地區,則應將原飲用量稍減少。
『陸』 正確服用葯酒的技巧
服用葯酒要適來量。自通常以15~30毫升為宜。肝、腎疾患、高血壓、過敏性疾患、皮膚病等患者要忌用或慎用:不得不用時,應把要飲的葯酒按量對加10倍的水,放在葯鍋里用微火煮燉一下,大部分的酒氣除去後再飲用。酒量小的患者,也可把葯酒按1:1至1:10的比例用葡萄酒、米酒或加糖的冷開水勾兌,再按量服用。而且服葯酒前後半小時不可食鮮柿子,不然會形成柿胃石。13.減輕服葯苦口的竅門※接觸部位:舌是味覺感受器主要的分布位置,但舌頭的味蕾功能不同:舌尖部的味蕾主要對甜味敏感;近舌尖部兩側對鹹味敏感;舌後部兩側對酸味敏感;舌根部對苦味敏感。因此,服苦葯時應減少葯物與舌根部的接觸。
※湯葯溫度:人舌頭的味感與溫度有關,當湯葯溫度在37℃時,感受苦味的味蕾最靈敏,高於或低於37℃時,就會減弱。服用中葯湯劑時,葯熬好後應晾至37℃以下再服。
『柒』 葯酒一天喝多少
不善飲酒的人配製補益類葯酒,不妨選用低度的發酵酒,如黃酒、米酒等;會飲酒的人內配製祛容病療疾的葯酒,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度數較高的蒸餾酒如燒酒、大麴酒等,度數以50度左右為宜。補益類葯酒宜在飯前服用,這樣才能迅速被人體吸收,較快地發揮葯效,不宜佐餐服用,以免影響葯效。最佳服用量以每天20毫升左右(半兩)為宜,且不可長期飲用,避免酒精對人體心肝腎及神經系統的損害。使用治療性葯酒者,應依據醫生的處方或經驗方來配製和服用。
葯酒的服法還要根據體質、年齡等決定。患有慢性肝炎、脂肪肝、急慢性腎炎、高血壓、胃潰瘍等病者應慎用,酒精過敏者禁服。老年人與婦女兒童當少量,以低度為宜。如遇感冒、發熱、咽喉痛及氣管炎等,均應停服。婦女月經過多時要慎用活血類葯酒。
『捌』 最虎葯酒怎麼使用,服用方法
這種是
保健酒
,如果長期服用的話,可以隔段時間每次喝到幾兩,或者每天喝到半兩保健功效都會很好。
『玖』 葯酒的飲用方法有哪些
葯酒的用法,一般可分為內服和外用兩種。葯酒中,多數是內服或外用,但有的葯酒,既可內服,也可外用。外用法,一般按要求使用即可,但內服法,尤宜注意。
(1)服用量要適度。服用葯酒,要根據人的耐受力,一般每次可飲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各飲1次。或根據病情及所用葯物的性質和濃度而調整。總之飲用不宜過多,要按要求而定。平時習慣飲酒的人服用葯酒的量可稍高於一般人,但也要掌握分寸,不能過度。
不習慣飲酒的人服用葯酒時則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過渡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用冷開水稀釋後服用。
(2)服用葯酒要注意年齡和生理特點。對於女性來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一般不宜飲用葯酒;在行經期,如果月經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功能較強的葯酒。就年齡而言,年老體弱者因新陳代謝較為緩慢,服用葯酒的量宜適當減少;而青壯年的新陳代謝相對旺盛,服用葯酒的量可相對多一些;對於兒童來說,其大腦皮質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身體各器官均處於生長發育過程中,容易受到酒精的傷害,且年齡越小的幼兒,酒精中毒的機會越多。酒精可對兒童組織器官產生損害,導致急性胃炎或潰瘍病,還能引起肝損傷,導致肝硬化。酒精對腦組織的損害更為明顯,使兒童記憶力減退,智力發育遲緩。因此,兒童一般不宜服用葯酒,如病情需要,也應注意適量,或盡量採用外用法。
(3)葯酒服用時間。通常應在飯前或睡前服用,一般佐膳飲用,以使葯性迅速吸收,較快地發揮治療作用。同時葯酒以溫飲為佳,以便更好地發揮葯性的溫通補益作用,迅速發揮葯效。
(4)要病癒即止。用於治療的葯酒,在飲用過程中,應病癒即止,不宜長久服用;補性葯酒,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宜少飲,不可過量。
(5)飲用葯酒時,應避免不同治療作用的葯酒交叉使用,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拾』 怎麼喝葯酒,怎麼泡葯酒
食用量上根據個人的承受能力選擇不同的量,以每次15毫升至30毫升為好,一天可以喝兩到三次。
並不是所有中葯都合適泡製葯酒,配方不合理會使葯酒失去原有的功效,建議請醫生辨證配方,酒與葯的含量要根據目的進行合理安排。
人群方面,葯酒主要是用於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養生,孕婦、小兒、年輕人不需要服用。
浸酒葯材的選用和處理方法:
動物葯應除去內臟及污物,清水洗凈,用火爐或烤箱烘烤,使之散發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僅可除去水分,還可以達到滅菌的效果,並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濃度。
還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於酒中,飲用起來也有香醇的感受。凡已腐敗變質或霉變的動物葯均應棄之不用。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礦物葯,如含汞、砷、鉻、鉛等的礦物葯均不應用來浸酒。
喝葯酒禁忌
1、不宜飲酒的病症
對於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結腸炎和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統潰瘍、浸潤性或空洞型肺結核、癲癇、心臟功能不全、高血壓等患者來說。
禁飲酒,即使葯酒也是不適宜的,以免加重病情。有的病症服用針對性的低度葯酒,不僅無礙,反而有益。但也應當慎用。此外,對酒過敏的人或某些皮膚病患者也要禁用或慎用葯酒。
2、不宜飲酒的人
凡是葯酒或飲用酒,不是任何人都適用的,不適用的,就要禁飲。
如孕婦、乳母和兒童等人就不宜飲用葯酒,也不宜飲用飲用酒。年老體弱者,因新陳代謝功能相對緩慢,飲用葯酒也應當減量,不宜多飲。
3、要根據病情選用葯酒
每一種葯酒,都有適應范圍,不能見葯酒就飲。如遇有感冒、發熱、嘔吐、腹瀉等病症的人,要選用適應葯酒,不宜飲用滋補類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