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花雕酒多少度
15度左右。
花雕是紹興黃酒的一種,正是因為其溫和的特性(一般是15度左右),花雕酒也深受版廣東人的喜權愛。花雕酒可直接飲用,也可溫燙至38或40度時飲用。加溫後的花雕酒酒精度降低。其中38或40度指的是溫度,不是酒精度。
花雕酒又名狀元紅和女兒紅,相傳古時江浙地區的人都會自家釀黃酒,因為想送人但苦於一般的器皿不夠精細,所以就請人燒制一些外面雕有龍鳳、花草、魚鳥的瓦罐或土罐,因此裝在此類器皿中的黃酒被尊稱為花雕。
(1)紹興黃酒花雕擴展閱讀:
飲用方法
1、冬天:
加入切成細絲的姜、枸杞子加溫至45度左右飲用。也可將雞蛋打入酒中,燒熱時成蛋花狀,倒入杯中酒香撲鼻,具有養身健體的功效。
2、夏天:
在不低於10年的陳釀花雕里放入幾顆話梅(不要放姜和枸杞子,夏天均宜少食),用電熱壺(最好是用小砂鍋)加熱微開後再煮10分鍾左右,待降至室溫即可入冰箱冰鎮,以10—15℃為佳,加冰塊飲用亦可。
不宜似啤酒之牛飲,小口小口地慢飲方可覺其真味。
㈡ 花雕酒和即墨老酒有什麼區別
即墨老酒和花雕酒雖然同屬黃酒大類,但是其製作原料、工藝和飲用方法都不一樣版,所以權兩者口感有很大差別。以花雕中最有代表性的紹興花雕為例,對比如下:
即墨老酒 紹興花雕
主要原料 大黃米(黍米),嶗山泉水; 糯米,鑒湖水
發酵劑 陳年麥曲 ; 優質麥曲
釀造 (老酒)浸米—煪糜—晾飯—打耙—落缸發酵—壓榨—陳儲—灌裝(消毒);(花雕)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壓榨—陳儲—灌裝(消毒)
飲用 (老酒)隔水加熱不超過2分鍾,可加入枸杞、話梅等一同溫熱,不可高溫持續加熱;
(花雕)在砂鍋或電熱壺中煮沸,轉小火加熱10分鍾,可加入枸杞、姜絲、話梅等同煮。
外觀 類似陳醋顏色,不透明,粘度適中,好的老酒類似葡萄酒「掛杯」;琥珀色,透明液體,花雕粘度低,幾乎不掛杯。
口感 老酒入口初時微苦焦香,回味甘甜,綿長;花雕入口初時類似甜菜,回味微辛,與即墨老酒相比味道偏淡,更軟綿
㈢ 紹興花雕酒與黃酒有何區別
花雕酒和黃酒的區別:
一、范圍不同:黃酒是酒的種類的總名回稱,花雕酒是黃酒的一個答分支。黃酒品種甚多,著名的有花雕酒、元紅酒、加飯酒等。
二、味道和含糖量不同:黃酒的含糖量在0-10%之間,酒精約為15度-20度左右;花雕酒的含糖量在0.5%-5%之間,酒精度約為16 — 19度左右。
三、香味不同:花雕酒屬於比較柔和的,顏色是橙黃清亮的,聞起來會有濃郁芬芳,喝起來香味十足有一種甘甜。黃酒酒性比較烈,如果愛吃螃蟹可以喝一點黃酒可以暖胃。
四、製作不同:黃酒主要使用稻米、黍米以及黑米作為原材料,之後經過蒸料,然後再加入麥曲、米曲,之後再進行糖化和發酵製作而成的。花雕酒使用的上好的糯米以及優質的賣曲,使用最古老的方法釀制。
㈣ 紹興的黃酒有哪些種類
紹興黃酒品種甚多,著名的有元紅酒、加飯酒、花雕酒、善釀酒、香雪酒等。
㈤ 紹興黃酒加飯跟花雕的區別
我們平日所說的紹興黃酒只是一個地域范圍的概念,即指在紹興境內所產黃酒的總稱。其實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代有創造,時有發展,紹興黃酒品種繁多,如朵朵奇葩豐富多彩。這些不同品類的酒既有紹興黃酒共有的甘冽芬芳、橙黃澄潔的特色,又各具獨特風味。其主要名品如下:
元紅酒——又稱狀元紅,因過去在壇壁外塗刷朱紅色而得名,是紹興黃酒的代表品種和大宗產品。此酒發酵完全,含殘糖少,色澤橙黃清亮,有獨特芳香,味爽微苦,含酒精16~19%,含糖0.4~0.8克/100毫升以下,總酸0.45克/100毫升以下,受到嗜酒者的普遍喜愛。是干型黃酒的典型代表。
加飯酒——紹興黃酒中之最佳品種。加飯,顧名思義是與酒相比,在原料配比中,加水量減少,而飯量增加。由於醪液濃度大,成品酒度高,所以酒質特醇,俗稱「肉子厚」。過去,因配方不同,分為單加飯和雙加飯,後為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全部生產雙加飯,外銷稱為特加飯。此酒酒液像琥珀那樣深黃帶紅,透明晶瑩,郁香異常,味醇甘鮮,含酒精17.5~19.5%,含糖1.5~3.0克/100毫升,總酸0.45克/100毫升以下。在紹興黃酒總外銷量中佔9/10,深得中外飲者青睞,是半干型黃酒的典型代表。以壇裝的陳年加飯酒,叫花雕酒。其壇包裝精美,可作高檔禮品。
善釀酒——以存儲1~3年的元紅酒代水釀成的雙套酒。深黃色。其香芳郁,質地特濃,口味甜美,含酒精13.5~16.5%,含糖6~7克/100毫升,總酸0.5~0.55克/100毫升。為紹興黃酒之高檔品種。此酒在清代由沈永和釀壇創始。該坊在釀酒的同時釀制醬油,釀酒師傅從醬油釀制中得到啟發,即以醬油代水做母子醬油的原理來釀制紹興黃酒,以提高品質,得以成功。所以,善釀酒是品質優良的母子酒。也是半甜型黃酒的典型代表。
香雪酒——以陳年糟燒代水用淋飯法釀制而成,也是一種雙套酒。酒液淡黃清亮,芳香幽雅,味醇濃甜。含酒精17.5~19.5克/100毫升,含糖19~23克/100毫升,總酸0.4克/100毫升以下。陳學本《紹興加工技術史》記述:1912年,東浦鄉周雲集釀坊的吳阿惠師傅和其他釀師們,用糯米飯、酒葯和糟燒,試釀了一缸紹興黃酒,得酒12大壇,以後逐年增加產量,出而應市。試釀成功後,工人師傅認為這種酒由於加用了糟燒,味特濃,又因釀制時不加促使酒色變深的麥曲,只用白色的酒葯,所以酒糟色如白雪,故稱香雪酒。它是甜型黃酒的典型代表。
加飯酒經多年貯存即為花雕酒。按浙江地方風俗,民間生女之年要釀酒數壇,泥封窖藏,待女兒長大結婚之日取出飲用,即是花雕酒中著名的「女兒紅」。因這種酒在壇外雕繪有我國民族風格的彩圖,故取名「花雕酒」或「元年花雕」。
㈥ 黃酒和花雕酒有何區別
1、黃酒和花雕酒的用料不同。
黃酒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等為原料,經過蒸料,再加版以麥曲、米曲,進行糖權化和發酵製成的。
而花雕酒則是黃酒中的一個奇葩,它選用的是上好的糯米以及優質的麥曲,再加上明凈清澈的湖水,用古老的方法共同釀制,等到貯存一段時間後,才能產出這風味獨特和營養豐富的花雕黃酒。
2、黃酒和花雕酒的口感不同。
花雕酒屬於酒性柔和、酒色橙黃清亮、酒香馥郁芬芳、酒味甘甜醇厚的一種酒。
黃酒則酒性較為剛烈,對於那些愛吃蟹的人,多喝黃酒對胃部有很好的暖胃作用。
3、黃酒和花雕酒窖藏時間不同。
一般的黃酒是有時間限制的。但花雕酒有三年陳、五年陳、八年陳等,陳釀的時間越長,則說明這酒就會越好。
㈦ 黃酒和花雕酒的區別
在中國的各種酒的種類中,黃酒屬於其中一種,黃酒的歷史非常悠久,花雕酒是黃酒中版的一個分類,其實花雕酒權和黃酒沒有太大的區別,如果從細微角度來講,還是有一點區別的。
1、製作的區別:黃酒主要使用稻米、黍米以及黑米作為原材料,之後經過蒸料,然後再加入麥曲、米曲,之後再進行糖化和發酵製作而成的。花雕酒屬於黃酒中的一種,但是製作使用的上好的糯米以及優質的賣曲,之後加上上好的湖水,使用最古老的方法共榮釀制,經過一點時間之後就成了花雕酒,花雕酒的風味更獨特,營養也更加豐富。
花雕酒根據貯存的時間會有三年陳、五年陳、八年陳甚至幾十年陳等等,花雕酒越陳的越好。
㈧ 花雕酒是紹興酒嗎黃酒又是什麼呢
花雕酒,又稱「狀元紅」、「女兒紅」。在各地的花雕酒當中,字型大小最老的當屬專浙江紹興的花雕酒。紹興酒種屬頗豐,有元紅酒、加飯酒、善釀酒、香雪酒、花雕酒等,而花雕又是當中最富特色的。
黃酒是我國的民族特產,也稱為米酒(ricewine),屬於釀造酒,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佔有重要的一席。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中以浙江紹興黃酒為代表的麥曲稻米酒是黃酒歷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產品;山東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黃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龍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紅曲稻米黃酒的典型代表。
㈨ 紹興花雕是黃酒還是白酒
紹興花雕酒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名酒,屬於黃酒。花雕酒從古時「女兒酒專」演變而來屬,花雕酒酒性柔和,酒色橙黃清亮,酒香馥郁芬芳,酒味甘香醇厚。
據記載,花雕酒起源於六千年前的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代表了源遠流長的中國酒文化。在各地的花雕酒當中,字型大小最老的當屬浙江紹興的花雕酒。紹興酒種頗豐,有元紅酒、加飯酒、善釀酒、香雪酒、花雕酒等,而花雕又是當中最富特色的。
早在宋代,紹興家家會釀酒。每當一戶人家生了女孩,滿月那天就選酒數壇,請人刻字彩繪以兆吉祥(通常會雕上各種花卉圖案,人物鳥獸,山水亭榭等),然後泥封窖藏。待女兒長大出閣時,取出窖藏陳酒,請畫匠在壇身上用油彩畫出「百戲」,如「八仙過海」,「龍鳳呈祥」,「嫦娥奔月」等,並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圓的「彩頭」,同時以酒款待賀客
㈩ 黃酒、花雕、太雕三者有什麼區別望詳細解答!
黃酒是古代用語「黃醅酒」的現代簡化版。
傳統用粳米或者糯米釀酒,由於古人不專知道微生物學,一屬開始也沒有釀酒蒸餾技術,所以出來的酒一個是度數低容易變質(類似於今天的米酒啤酒,保質期短),而且很多都是混濁的,還帶走酒麴影響產生的顏色。
最普通的就是老百姓自己家裡釀的,一般是混濁的米白色,「莫笑農家臘酒渾」說的是這種。
高級一點的還有綠醅酒,純度高一些,口感也更細膩,但是受到酒麴的影響,顏色是綠色的(想不到吧?意不意外?驚不驚喜?刺不刺激?)。白居易寫「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成語燈紅酒綠,說的都是這種。當然古代為了延長酒的保質期,會往裡面加一些香料,也會讓酒產生染色。
最高級的就是黃陪酒。因為用的糯米、水和酒粬都比較講究,釀造工藝有比較好,所以最後出來的酒是晶瑩剔透的琥珀黃。我們現在因為技術工藝比古人高很多了,所以基本上糯米酒都是這種酒。黃酒就是對黃醅酒的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