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米酒與米醋的製作方法有何不同
沒有不同,發酵時間長短而已。
糯米經過發酵直到它變成酒,然後發酵持續時間再長內一點,就是米容醋。這就是米酒與米醋之間的區別。
⑵ 怎樣讓米酒保持甜味不變老
很多人都愛喝米酒,我也非常愛喝,曾經我自己在家做的時候,每次都會失敗,不是米很硬,就是米酒沒有甜味或者酒香味,雖然上次我家鄉的牛大叔教大家做過米酒,但是還有很多人做失敗了的,今天我們請做了米酒22年的孫大爺,雖然他40歲才開始做米酒,但是手藝和配方一點都不比別人差,今天就請孫大爺為我們講解正宗米酒配方和7大竅門,希望大家這次能夠掌握好,保證大家一次就能做成功,我現在米酒一做就能成功,都是跟著孫大爺學的。
這就是孫大爺教給大家米酒的做法,非常全面的為大家講解了全部的製作過程和注意事項,希望大家能夠把握好這些細節,一次沒做好,再做兩次、三次,肯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的,失敗乃成功之母,相信大家都能做出非常好喝的甜米酒的。
請需要胡師傅的3150道最新的醬料、小吃配方和7740道特色菜譜的,請私信給我發「醬料」兩字,即可立馬獲取,隨時都會更新最新的配方和菜譜。
⑶ 朝鮮 韓國 米酒 具體地道做法
糯米酒是由糯米醣化後,酵母發酵製成的,酒精含量較低,含豐富的糖類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滋補性較強,對人體較為有益,宜用於產後或病後身體虛弱,配合滋補食物以增強滋補療效。
取糯米0.5~1kg,酒葯(酒麴)一塊(葯房有售),小壇一隻,盆或鍋一個。
先將糯米洗干凈後在水中浸泡一天,然後瀝幹上鍋隔水蒸熟(約20min),冷卻後放在一個干凈的盆或鍋中,將酒葯用少量溫水溶化後撒在糯米飯上並用筷攪拌均勻,然後裝入小壇內。置放在溫度較高處約半天即可聞到有酒香飄出。
溫度較高(約30℃)時酒葯會產生較多的酶,使澱粉盡快轉化為葡萄糖和酒精。一旦聞到酒香,其他細菌就難再侵入而使其變質,這時應適當降低溫度,以10~20℃為宜。因為再維持較高溫度,甜酒中的酒精很易被氧化使酒產生酸味。
韓國米酒,一般叫做小米酒,咚咚酒,現在還有個洋氣的名字「馬格利酒」。和我國的酒釀不一樣,韓國米酒是白色的,而酒釀是透明的。其實酒釀是取用了過濾後的清酒,而韓國米酒中混雜了糯米,而且喝之前要搖一搖再倒出,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其實和酒釀是差不多的一種酒。韓國米酒的味道怎麼樣呢?如果不仔細品嘗的話,真的和酒釀差不多。但沒有酒釀這么甜,味道比較淡,微微有點酸,口感還是不錯的,韓國米酒還有很多fans呢!可見它的魅力了。正宗韓國米酒的做法,一起來DIY吧做韓國米酒還是比較方便的,主要是有三個要點:1、酒麴:酒麴的作用是把糯米變成甜甜的酒精,所以做韓國米酒的話少不了它哦!用不同的酒麴,做出的米酒味道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有韓國朋友,不妨請他幫你帶點正宗韓國出品的酒麴。2、干凈:做米酒是一個發酵的過程,所有用到的容器和材料都要非常的干凈,做的時候手也要洗干凈,要不然米酒就發霉了哦!3、時間:做米酒至少需要36小時,所以一定要耐心,才能做出好喝的米酒!韓國米酒的步驟和材料:圓粒糯米一杯、酒麴、蜂蜜、白糖、陶瓷碗(保溫)1、糯米洗凈,用水泡3-4個小時,直到米能用手捏碎;當然你泡過夜就更沒問題啦。2、隔水用蒸鍋蒸40分鍾,蒸到米飯略軟就可以了;3、蒸好後,涼至35℃左右;因為之後拌酒麴一定等糯米涼透,否則熱糯米就把灰黴菌殺死了。4、邊用涼水沖、邊順一個方向攪拌糯米,將糯米打散,500克米約加一小碗水;5、另取一干凈容器,陶瓷的保溫效果好,把酒麴捻成粉末,與糯米拌勻;6、蓋上蓋子,用厚布包好(一定要密封好,否則又酸又澀),放在25℃-30℃的地方;所以秋天做韓國米酒最適宜。當然你有烤箱或者米酒機等可以保溫的設備最好。7、最初的2-3天每天攪動兩次;如果米酒表面有一點點綠毛或黑毛,用勺去掉,米酒還是可以吃的,如果綠毛或黑毛遍布米酒的內部,還是別吃為好。白毛和紅色毛為正常現象。8、第3天就可以嘗嘗,完成發酵的糯米是甜、酥的,酒味不沖鼻,嘗不到生米粒。將酒倒在紗網上,輕輕把酒擠出來,加等量的純凈水混合(如果不摻水會對腸胃有刺激),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糖或蜂蜜調味,裝瓶後放冰箱冷藏保存,隨喝隨取。韓國米酒的做法不難,但需要耐心和細心。如果你想要挑戰一下正宗韓國米酒,不妨按照上面的步驟嘗試一下吧
⑷ 怎麼用大米做米酒
大米米來酒具體做法如下:源
需要提前准備好的材料包括:大米 330g、酒麴 適量、酵母 適量。
1、第一步大米加水適量,煮成白粥。
⑸ 糯米酒冬天的做法
酒釀又叫醪糟,是米酒的一種,有甜味,用熟的糯米飯加酒葯發酵做出來的。濾掉米粒是米酒,酒釀不濾掉米粒,沒有經過過濾和提純,度數非常低,熱一熱加小糯米圓子當點心吃,有點酸有點甜還有酒的味道。南方人用酒釀來調雞蛋、牛奶吃,是產後補品,口感很好。
米酒泛指米類釀制的酒,稍好的米酒一般都是經過過濾提純,甜味已經不重,酒味比較重。更適合愛喝酒的人。
①《綱目拾遺》:"佐葯發痘漿,行血益髓脈,生津濃。"
②《隨患居飲食譜》:"補氣養血,助運化,充痘漿。"
【異名】酒窩、浮蛆(《綱目拾遺》)。
【來源】為糯米和酒麴釀制而成的酵米。
【化學成分】酒釀的成分隨發酵進度等而變化,成熟的酒釀,含水分50.108%,酒精2.105%,粗蛋白質3.789%,糖分27.765%,總酸0.301%(揮發酸0.031,不揮發酸0.271%),灰分0.085%。
【性味】《綱目拾遺》:"味甘辛,性溫。"
【功用主治】益氣,生津,活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燉溫或和葯同煎。外用:搗敷。
【選方】
①治痘瘡不起:荸薺搗汁,和白酒釀燉溫服之,但不可燉大熱,大熱則反不妙,慎之。(《良方集要》)
②治小兒鼻風吹乳腫痛:酒釀和菊花葉搗敷。無葉用根。甘菊葉尤佳,搗汁沖和服更效。(《劉啟堂經驗秘方》)
③治吹乳:薴麻根(嫩者)炒,和白酒釀少許,共搗爛,敷患處一日夜。忌食發物。(《周益生家寶方》)
④治頭風:蒼耳子、白芷、谷精草各五錢,川芎三錢,甜酒釀四兩。老酒二碗,煎一碗服。(《妙凈方》)
【做法】材料:糯米3杯,酒葯一丸(實用1/4個)
准備工作:
1.把糯米用水浸泡一夜。
2.把酒葯放進一個能封口的朔料袋,封口。用刀柄把酒葯砸碎,再用擀麵杖在上面來回滾,把酒葯碾細。
做法:
1.用飯鍋煮糯米,下的水比平時少一點。 要把飯燒熟但是飯粒比較硬。
2.把糯米飯放入筲箕,在水龍頭下沖,洗去飯粒上粘粘的東西。
3.把糯米飯放入陶瓷容器。每鋪一層飯,撒一些酒葯。最上面撒酒葯和少量溫水。
4.用手把糯米飯壓實,在飯中間鑽一個孔讓糯米酒可以冒出來。
5.容器上面蓋一張保鮮膜 放入烤箱,打開烤箱的燈,幾小時後就可以聞到酒香。24小時後,看到糯米飯好像浮在酒里就可以了。
6.如果不是很著急吃可以不用烤箱,冬天放在暖氣旁邊,3-4天左右就差不多.夏天室溫就足夠了.
要點:
1.製做酒釀的器具一定要干凈,特別是不能有油跡,並用熱水燙一遍,再拿紙巾抹乾凈。
2.最好不要用手直接碰糯米飯,建議戴朔料手套或者隔一層保鮮膜。
3.酒釀長白毛說明溫度太高,但是還可以吃;如果長有色毛就是材料不幹凈,建議不要吃了。
4.如果發現飯粒粘上空氣中很小黑粒,如果確定還不是長毛,建議及早把飯粒撿出扔掉。帶黑點的飯粒很容易長黑毛。
5.酒釀對溫度的要求很嚴格,在拌酒葯之前,糯米飯的溫度不能高於30度,否則做出的酒釀會發酸。
⑹ 釀甜米酒的製作方法
主料:糯米500克(糯米的量隨自己),做酒釀的糯米建議用圓糯米,從理論上講圓糯米的澱粉含量較長糯米高,轉化的糖分就比較高,酒釀就更甜
配料:安琪酒麴4克
調料准備
涼白開適量
開始製作
步驟一、糯米浸泡12小時,夏天一般放在冰箱冷藏室進行比較好,不然放在常溫下可能會發酸。
步驟二、浸泡後,用手指可以輕松把米粒捻碎,就說明已經浸好了。
步驟三、糯米洗凈,控干水分,然後開始蒸。蒸架上鋪上蒸布,糯米平鋪在蒸布上,並用手指戳幾個洞洞,這樣就不會有生熟的現象。水開,隔水蒸大概30分鍾左右。
步驟四、同時把需要用到的器具蒸汽消毒一下。
步驟五、蒸熟的糯米飯倒入已消毒的容器中,用已消毒過的筷子打松。倒入一小碗涼開水,把糯米飯拌的有點涼了。這個是為撒酒麴做准備的。因為溫度太高或太低的話,都不利於酒麴發酵,一般在30--40度之間,也就是不燙手就行。
步驟六、現在開始撒酒麴了,分次撒入酒麴,攪拌均勻。最後把米飯壓平,中間戳個洞,別忘了最後再撒入酒麴,包括洞洞里。
步驟七、密封,在家中最溫暖的的地方放48小時左右。其實在24小時的時候已能聞到淡淡的酒香了,但48小時的口感會更好。48小時到,酒香比較濃郁,洞洞里也全都是酒液,糯米飯的四周已完全脫離容器,糯米飯浮上來了,酒也出來了,成功了。
步驟八、現在可以馬上吃了,也可以放入冰箱冷藏後吃口感更好,之後幾天會越來越甜。
出品圖
一份酒香四溢、清甜可口的甜酒釀已經完成,做法和配方都非常詳細,拿去做吧。
「甜酒釀」之我見
整個甜酒釀的製作比較簡單,沒有難度,但是每一個小細節都需要注意。比如,糯米的選擇,圓糯米因所含澱粉含量高,轉化的糖分也高,比較適合做酒釀;再如,由於溫度有差異,量的多少也不同,發酵的時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發酵到酒液析出,飯粒綿軟才行。
甜酒釀的吃法豐富多樣,可以和糯米小湯圓在一起,做成酒釀細圓子,是一道相當不錯的甜品。
還可以和水果在一起,水果切成塊,放入甜酒釀,一份酸甜可口的酒釀水果撈也相當誘人。
「甜酒釀」之製作技巧
蒸糯米時,糯米粒平鋪,再戳幾個洞洞,防止有生熟的現象。糯米蒸熟後,放入適量涼白開打散,一是為了快速降溫,二是為了保持米粒分明的狀態,這樣才能做出顆粒分明的甜酒。過程中所使用的的容器和筷子都是蒸汽消毒過的,一定要干凈,無油,否則會變質失敗
⑺ 米酒怎麼做
配方:甜酒麴4克、糯米500克、涼白開適量。
米酒的做法:
1、糯米泡16到24小時,用手一捻米碎回了,這種程度答就可以了。上鍋蒸30分鍾。
(7)米酒非做法擴展閱讀: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中國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傳統的特產酒。
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釀在北方一般稱它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種特殊的微生物酵母)發酵而成的一種甜米酒。
其釀制工藝簡單,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極低,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國用優質糙糯米釀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米酒已成為農家日常飲用的飲料。現代米酒多採用工廠化生產。
⑻ 製作米酒的方法步驟圖
米酒因香氣濃郁又富有多重功效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它的製作方法十分地講究,只有嚴格地按照選米淘洗、上鍋蒸熟、拌曲裝壇、發酵、加水繼續發酵以及澄清陳釀,這六道工序,才可以製作出最正宗的米酒。
1選米淘洗
選上等糯米,反復淘洗幾次,淘清白漿,清水浸泡。水層約比米層高出20厘米。浸泡時水溫與時間:冬、春季15℃以下12-14小時,夏季25℃以下6-8小時,以米粒浸透無白心為度,夏季更換1~2次水,使其不酸。
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紗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糯米撈放在布上蒸熟,(約一小時,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嘗一嘗糯米的口感,如果飯粒偏硬,就灑些水拌一下再蒸一會,蒸好後盛到發酵用的容器中(電飯鍋、湯盆或者塑料、玻璃容器),用勺攪幾下,涼至不燙手的溫度(30左右利用中溫發酵,米飯太熱或太涼,都會影響酒麴發酵的)。
2上鍋蒸熟
上鍋蒸熟:,將浸泡好的米瀝干後投入蒸鍋內進行蒸飯。在蒸飯時火力要猛,出大汽後10分鍾,揭蓋,向米層灑入適量清水。再蒸20分鍾,飯粒膨脹發亮、鬆散柔軟、嚼不沾齒,即已成熟,可下鍋。
3拌曲裝壇
米飯出鍋後,用涼開水均勻地澆在飯上,一來使飯粒不會粘連,二來降溫,待飯溫降至30~36℃不燙手,然後撒入雅大甜酒麴。如果是塊狀的酒麴,需要先碾碎成粉末狀再撒入,也可以先把酒麴放入涼開水化開再一起倒入。然後把放入的酒麴攪拌均勻。留少量的酒麴待用。(用涼開水處理過的容易攪拌,飯已經吸入了一定的水,頭酵期間更容易觀察滲出的酒液。拌曲時,要放一層飯,加點酒麴攪拌,層層加,層層攪拌)
裝缸後用勺或手輕輕壓實。抹平表面(可以蘸涼開水),作成平頂的圓錐型,中間壓出一凹陷窩(起到透氣、降溫的作用,同時便於觀察酒液的滲出情況),將最後一點酒麴撒在裡面,倒入一點涼開水(目的是水慢慢向外滲,可以均勻溶解拌在米中的酒麴,有利於均勻發酵),但水不宜多。
4發酵
蓋上蓋子,不宜將容器徹底封死,因為前期的糖化過程是需要一些氧氣的,保持相對封閉即可,放在適宜的溫度下(30℃左右),如果房間溫度不夠,可以用厚毛巾等將容器包上保溫)。
中間可以檢查,看有無發熱,發熱就是好現象。1天後就可以嘗嘗,完成發酵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氣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沖鼻,(時間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時間長,酒味酸味就濃,但太沖也不好),大約發酵24-48小時,將容器蓋打開(有濃郁的酒香就成了)。
5加水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