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紹興5大黃酒品牌是哪幾個紹興黃酒集團擁有幾個
紹興黃酒4大巨頭企業:「古越龍山」、「塔牌」、「會稽山」版、「女兒紅」
紹興黃酒集團旗權下的品牌主要有3個:「古越龍山」、「沈永和」和「鑒湖」
「古越龍山」、「沈永和」、「鑒湖」牌紹興酒是國家優質產品,多次榮獲國際國內金獎,是中國首批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古越龍山」是黃酒行業第一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具有300多年歷史的「沈永和」老字型大小和「鑒湖」是浙江省著名商標,產品暢銷全國各大城市,遠銷日本、東南亞、歐美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東方名酒之冠」美譽。目前,北京釣魚台賓館,外交部及駐外200多個大使館,領事館設宴用的黃酒全部由公司獨家提供。
② 紹興黃酒節的簡介
黃酒,是紹興人最愛喝的酒,黃酒文化,是紹興深厚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紹興黃酒中的「古越龍山」品牌,為「中國馳名商標」之一。紹興黃酒節始於1991年,旨在弘揚紹興黃酒文化,擴大黃酒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並以紹興黃酒為載體,開展一系列的經貿洽談、招商引資、技術人才引進、旅遊項目推介等活動,展示紹興改革開放新形象,促進紹興與外界在經貿、科技、人才、旅遊的全方位合作。
紹興黃酒是中國黃酒的代表,是中國八大名酒之一。2000年,紹興黃酒產量15.7萬噸,實現利稅2.07億元。
紹興黃酒採用自然發酵方式釀造,以精白糯米、優良小麥和鑒湖水為原料,俗稱三者為「酒中肉、酒中骨、酒中血」。其色澤黃澄透澈,香氣濃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甜。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紹興釀酒業已較為普遍,秦、漢以降,歷唐、宋、元、明、清而經久不衰,並逐步發展成為紹興傳統支柱產業之一。 紹興歷來名酒迭出,不乏朝廷貢品。到明代,開始銷往國外。時山陰葉萬源酒坊所產之酒,以其質特優,專銷日本和南洋群島。1915年,紹興酒雲集記和謙豫萃、方柏鹿酒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分別獲金牌和銀牌獎章,產品遠銷英國倫敦、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等大城市。1929年在杭州西湖博覽會上又獲金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元紅酒、加飯酒、香雪酒、善釀酒、花雕酒先後獲國際金獎7個、國家金獎5個、省部級優秀獎30個。1988年起,加飯酒、花雕酒被列為國宴專用酒。近年來,又在黃酒制曲工藝上採用微生物發酵技術,並注重品牌。1999年,「古越龍山」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馳名商標。
中國紹興黃酒節
黃酒是世界上的三大古酒之一,紹興是中國著名的黃酒之鄉,釀酒的歷史十分悠久,關於酒的節會活動也早就產生。據史籍記載,元代紹興路的總管泰不華,曾在紹興縣東浦鎮附近的薛瀆村「飲鄉酒,賽龍舟,與民同樂」。在東浦鎮上,至今還完好地保存在著一方鐫刻著《酒仙神誕演慶碑記》的石碑。碑文中不僅記載著當時紹興酒的釀造和經營情況,還詳細地記載了清咸豐七年舊歷七月初七當地祀酒神的盛況。據傳,每年舊歷七月初六至初八,東浦都要舉行喪達三天的酒業會市,除了祀神、演社戲、賽龍舟等文化節目之外,還有許多經濟活動,商販雲集,熱鬧非凡。
新中國建立以來,紹興酒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由豐富的酒文化釀造出了一個頗具特色的地方新興節會,即中國紹興黃酒節。
首屆中國紹興黃酒節始辦於1990年,以後基本上一年一度,承續至今。節期起初多在春季,以後逐漸下移到秋季,與春季的書法節形成時間上的對應。
操辦黃酒節的思路,基本遵循「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原則,以經濟活動為重心。以2000年黃酒節為例,共有以下20餘個內容:
1、開幕式;2、名牌產品彩車巡迴展示;3、招商項目推介;4、經貿、科技、人才、旅遊洽談;5、外商投資企業服務周;6、考察美國ABA國際聯營集團紹興聯營窗口;7、「榮譽市民」、「蘭花友誼獎」頒獎;8、袍江工業區投資說明會;9、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10、「21世紀與紹興」論壇;11、房地產產品展銷會;12、大型文藝晚會;13、酒文化學術討論會;14、酒謎、酒詩大獎賽;15、東湖酒會,水上酒會;16、城市廣場群眾文藝調演;17、全國黃酒題材書畫邀請展;18、黃酒、美食一條街;19、旅遊資源和精品線路考察;20、越州之夜藝術燈展;21、國際友城青年經濟論壇、聯歡;22、地方產品展銷會……
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紹興黃酒節雖以黃酒命名,而實際上是一個大型的綜合性節會,經濟的色彩非常濃重。而從經濟活動的規律觀察中國的傳統節會,其實也集中於春秋兩季,所謂「春耕秋收」、「春祈秋報」是也。今天的經濟活動,當然早已不同於過去的農耕時代,因此這秋天中的節會,自不會僅僅只有「歡慶豐收」而已。紹興集中在仲春、仲秋辦兩個大節,以整合和統領全年的工作和經濟活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頗有見地的創舉。
與具有政治色彩的祭禹大典和「陽春白雪」的書法節不同,黃酒節以其經濟特色和滲人民俗而更加貼近群眾,具有很高的群眾參與度,因此尤其受到廣大市民的關注和歡迎。盛夏一過,人們就會不時地相互打聽,盼著過黃酒節了。
③ 介紹紹興黃酒
中國名酒譜
中國名酒是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的評酒機構,間隔一定時期,經過嚴格的評定程序確定的。中國名酒代表了我國釀酒行業酒類產品的精華。中國名酒按酒的種類分別評定。在全部名酒中,白酒類名酒數量最多。下面根據酒的種類重點介紹黃酒類和白酒類的國家名酒。
一 黃酒類名酒
黃酒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歷史上,黃酒名品數不勝數。由於蒸餾白酒的發展,黃酒產地逐漸縮小到江南一帶,產量也大大低於白酒。但是,釀酒技術精華非但沒有被遺棄,在新的歷史時期反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黃酒魅力依舊,黃酒中的名品仍然家喻戶曉,黃酒中的姣姣者仍然像一顆顆璀燦的東方明珠,閃閃發光。
1 紹興加飯酒
紹興黃酒可謂是我國黃酒的姣姣者。紹興酒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在歷代文獻中均有記載。宋代以來,江南黃酒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尤其是南宋政權建都於杭州,紹興與杭州相距相近,紹興酒有較在的發展,當時的紹酒名酒中,首推"蓬萊春"為珍品。南宋詩人陸游的詩句中,不少都流露出對家鄉黃酒的贊美之情。清代是紹興酒的全盛時期。釀酒規模在全國堪稱第一。紹酒行銷全國,甚至還出口到國外。紹酒幾乎成了黃酒的代名詞。目前,紹興黃酒在出口酒中所佔的比例最大。產品遠銷到世界各國。紹興酒釀酒總公司所生產的品種很多,現代國家標准中的黃酒分類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紹興酒的品種及質量指標為依據制定的。其中紹興加飯酒在歷屆名酒評選中都榜上有名。加飯酒,顧名思義,是在釀酒過程中,增加釀酒用米飯的數量,相對來說,用水量較少。加飯酒是一種半干酒。酒度15%左右,糖份0.5%-3%。酒質醇厚。氣郁芳香。此外,還有元紅酒、善釀酒、香雪酒等酒都具有很高的品質,遠銷國外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2 福建龍岩沉缸酒
龍岩沉缸酒,歷史悠久。在清代的一些筆記文學中,多有記載。現在為福建省龍岩酒廠所產。這是一種特甜型酒。酒度在14-16%,總糖可達22。5-25%。內銷酒一般儲存兩年,外銷酒需儲存三年。該酒在1963,1979,1983年三次榮茯國家名酒稱號。龍岩沉缸酒的釀法集我國黃酒釀造的各項傳統精堪技術於一體。比如說,龍岩酒用曲多達4種,有當地祖傳的葯曲,其中加入30多味中葯村;有散曲,這是我國最為傳統的散曲,作為糖化用曲。此外還有白曲,這是南方所特有的米曲。紅曲更是龍岩酒釀造必加之曲。釀造時,先加入葯曲,散曲和白曲,先釀成甜酒娘,再分別投入著名的古田紅曲及特製的米白酒。長期陳釀。龍岩酒有不加糖而甜,不著色而艷紅,不調香而芬芳三大特點。酒質呈琥珀光澤,甘甜醇厚,風格獨特。
二 白酒
白酒中的名酒是按香型評定的。現分為醬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濃香型,其它香型(董香型,鳳香型,芝麻香型等)。
1 貴州名白酒:茅台酒,董酒
醬香型名白酒有貴州茅台酒,四川郎酒等酒。貴州茅台酒和四川郎酒雖產於兩個不同的省,但是茅台酒的產地貴州仁懷和郎酒的產地四川古藺在地理位置上卻是非常接近的。這兩地都分布在赤水河畔,前者位於黔北,後者位於川南。赤水河經貴州仁懷,習水,再流經四川古藺等縣,至四川合江縣匯入長江。醬香型名白酒中以貴州茅台酒最為著名,有國酒之美稱。
在清代,由於川鹽入黔,赤水河是川鹽從長江經瀘州,合江等地的一條水上通道。清代詩人鄭珍曾寫道:"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正是頻繁的鹽業運輸,促進了赤水河兩岸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當地釀酒業的發展與興旺。貴州茅台酒的美名開始流傳開來。
茅台酒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的特殊風格,酒液清亮,醇香馥郁,香而不艷,低而不淡,聞之沁人心脾,入口盪氣回腸,飲後余香綿綿。茅台酒最大的特點是"空杯留香好",即酒盡杯空後,酒杯內仍余香綿綿,經久不散。茅台酒在歷次國家名酒評選中,都榮獲名酒稱號。茅台酒還是許多重大的外事活動的見證人,因而被譽為"國酒","外交酒"。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也稱茅台酒是美酒。茅台酒的獨特風味,除了獨特的釀造技術外,在很大程度上,還與產地的獨特地理環境有密切關系。茅台酒廠在赤水河之畔,該水系受國家有關政策的嚴格保護,周圍不允許建有污染源的工廠。更為獨特的是,川黔這一帶的濕潤,悶熱的氣候,形成了獨特的微生物菌群。這些微生物在酒麴和原料上的繁殖,其復雜的生物代謝機理,使茅台酒的風味成份更加復雜,協調。這是其它地方所無法模擬的。在貴州茅台以外的地區建廠,即使嚴格按茅台酒的生產工藝技術生產,也無法釀制出真正的茅台酒。
董酒產於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釀酒作坊釀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為"董酒"。1957年建立遵義董酒廠,1963年第一被評為國家名酒,1979年後都被評為國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於濃香型,也不同於醬香型,而屬於其它香型。該酒的生產方法獨特,將大麴酒和小曲酒的生產工藝融合在一起。
2 汾酒
汾酒產於山西省境內呂梁山東岳,晉中盆地西沿的汾陽縣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作為我國白酒類的名酒,山西汾酒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名酒。清代成書的<<鏡花緣>>中所列的數十種全國名地名酒,汾酒名列第一。清代名士的筆記文學中,曾多次盛贊山西汾酒。汾酒屬清香型白酒。
3 四川名白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全興大麴,郎酒和沱牌曲酒
我國的各省名白酒中,四川所產的占的數量最多。原有五種國家名酒,素有"五朵金花"之美稱,後又增加到六個。在第五次全國名白酒評比中,有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全興大麴,郎酒,四川沱牌曲酒榮獲國家名酒稱號。除郎酒屬醬香型白酒外,其餘都屬於濃香型白酒。
五糧液,原名為"雜糧酒",產於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酒廠,該酒由高梁,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穀物為原料釀制而成,相傳創始於明代。現在該廠還有明代一直留傳下來的釀酒老窖,宜賓市博物館還保存著一張"雜糧酒"的技術秘方。1929年定名為"五糧液。五糧液酒具有"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被認為在大麴酒中,以酒味全面著稱。該酒四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瀘州老窖特曲酒,作為濃香型大麴酒的典型代表,以"醇香濃郁,清洌甘爽,飲後尤香,回味悠長"的獨特風格聞名於世。1915年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歷屆國家評酒均獲"國家名酒"的稱號。
劍南春產於四川省綿竹縣。其前身當推唐代名酒劍南燒春。唐憲宗後期李肇在<<唐國史補>>中,就將劍南之燒春列入當時天下的十三種名酒之中。當然,當時所指的劍南,是指劍門關之南,唐代所謂的"劍南道"之省稱,綿竹作為當時劍南道屬下的一個縣。現今酒廠建於1951年4月。劍南春酒問世後,質量不斷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上,首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4 古井貢酒
該酒產於安徽省亳縣古井酒廠。魏王曹操在東漢末年曾向漢獻帝上表獻過該縣已故縣令家傳的"九釀春酒法"。據當地史志記載,該地釀酒取用的水,來自南北朝時遺存的一口古井,明代萬曆年間,當地的美酒又曾貢獻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貢酒"這一美稱。古井貢酒屬於濃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純如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特點。
5 江蘇名白酒:洋河大麴與雙溝大麴
洋河大麴產於江蘇省泗洋縣洋河鎮洋河酒廠。洋河鎮地外白洋河和黃河之間,距南北大運河很近,在古代時,水陸交通極為方便。是重要的產酒和產曲之鄉。洋河大麴屬於濃香型白酒。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後,三次被評為國家名酒。雙溝大麴產於江蘇省泗洪縣雙溝鎮。1984年的第四次全國評酒會後,該酒以"色清透明,香氣濃郁,風味協調,尾凈余長"的濃香型典型風格連續兩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6 西鳳酒
西鳳酒產於陝西省鳳翔縣柳林鎮西鳳酒廠。西鳳酒屬其它香型(鳳型)。曾四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參考資料:中國名酒網
④ 紹興黃酒就是加飯酒嗎
呵呵,一樓正確,二樓有誤。加飯酒只是黃酒的其中一個品種,黃酒雖然喝得味道差版不多,但真正品酒的人權一嘗就能嘗出來。黃酒除了加飯酒,還有其他很多種類的。做葯引的話,現在沒有這樣的說法的。但適量的和黃酒可以驅寒暖胃,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有所幫助
⑤ 紹興黃酒用來做什麼菜呢還是就這么喝的
做菜為何放料酒?
來源:美食導報
烹飪用酒統稱「料酒」,它包括黃酒、汾酒等。料酒的作用主要是去除魚、肉類的腥膻味,增加菜餚的香氣,有利於咸甜各味充分滲入菜餚中。家庭烹飪一般用黃酒。
黃酒是用糯米經浸泡、蒸煮、發酵而釀成的。酒精濃度為15度左右,酒味醇和,並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維生素。烹調中加點黃酒,魚、蝦、蟹中相起腥味的胺類物質就溶於黃酒的酒精中,在加熱時隨酒精一起揮發掉,達到去腥的目的。另外,牛、羊、豬、雞、鴨等也帶有不同程度的膻腥氣,烹調時加點黃酒,同樣也可以除去膻腥氣。
黃酒中的氨基酸,在烹調中能與食鹽結合,生成氨基酸鈉鹽,從使魚、肉的滋味變得更加鮮美。
黃酒中的氨基酸還能與調料中的糖形一種誘人的香氣,使菜餚香味濃郁。
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05-05/19/content_2974270.htm
料酒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去腥解膩,同時,它還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甚至還可以保持葉綠素,這些您知道嗎?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對料酒做一個全面的了解。
說起料酒,也許對北方人稍微陌生一些,人們只是把它當作調味品使用。現如今,人們對料酒又多了些了解。比如,在您做菜加熱時放些料酒,它會產生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是原來不被您所注意的。
料酒是以黃酒為原料的,所以料酒含有黃酒必備的8種氨基酸,這8種必需的氨基酸都是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需要從飲食裡面來提供。
正如專家所說,料酒富含人體需要的8種氨基酸,如亮氨酸、異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它們在被加熱時,可以產生多種果香花香和烤麵包的味道。其中,賴氨酸、色氨酸可以產生大腦神經傳遞物質,改善睡眠,有助於人體脂肪酸的合成,對兒童的身體發育也有好處。其實,料酒的營養成分是來源於黃酒,再加入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砂仁、姜等多種香料釀制而成。
料酒還能夠去腥解膩,像我們經常吃的魚、蝦、肉都有腥膻味,造成腥膻味的是一種胺類物質,而胺類物質能溶解於料酒中的酒精,在加熱時一起隨酒精發酵,達到去腥的目的。這樣一來,當然不會吃到腥膻味了。
其實料酒不僅僅能去腥除膩,它還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為什麼呢?首先是因為料酒中的氨基酸在烹調時能與食鹽結合,生成氨基酸鈉鹽,使魚或肉更加鮮美。另外,它還能和糖相結合形成一種誘人的香氣。所以說,用了料酒,您做的菜就更香了。再比如,用料酒腌漬雞、魚,它能夠迅速滲透到雞、魚的內部,可以延長保鮮時間,有利於咸、甜各種味道充分滲入菜餚中。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做綠葉蔬菜時,加少量料酒,還能很好地保持葉綠素呢。
您也許注意到了,市場上有料酒,也有黃酒,而好多人把黃酒叫做料酒,也把黃酒當料酒來使用,那麼究竟黃酒和料酒是不是一回事呢?
料酒與黃酒的最大區別為,黃酒是一種飲料酒,而料酒是在黃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品種,它是用30%~50%的黃酒做原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調味料做成的。與黃酒相比,炒菜時放料酒不僅味道好,而且價格還比較便宜。料酒只有在做菜的時候才可以用。有的人在做菜時料酒用完了,就用白酒代替料酒,認為料酒、白酒都是酒,同樣能烹制出可口的佳餚,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讓我們來看看,白酒的酒精濃度最低要20度左右,最高要60度左右,酒類中的主要成分乙醇有很強的滲透性和揮發性。如果烹調菜餚的時候,用乙醇含量過高的白酒就會破壞菜餚的原味,滋味當然就不好。
有些朋友喜歡用啤酒代替料酒,覺得味道更好些,其實這也不對。為什麼呢?因為啤酒的酒精濃度在3.5度左右,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二氧化氮氣體。這種二氧化氮氣體,它的揮發性是很大的,尤其是受熱以後。所以說,如果烹調的時候向菜里加入啤酒的話,酒精在溶解腥膻味之前就已經揮發掉了,當然也就達不到去腥除膩的效果了。
這樣看來,不同的酒類與料酒相比,所烹飪出來的菜餚風味相距甚遠。料酒具有10%~15%度的酒精濃度,乙醇含量是比較合適的。所以說,專物還得專用。
⑥ 古越龍山 紹興黃酒 生日壽宴祝壽定製酒 逢十進歲 狀元紅10KG陶壇 好看嗎
古越龍山 紹興黃酒 生日壽宴祝壽定製酒 逢十進歲 狀元紅10KG陶壇 把網址發出來看看唄,謝謝
⑦ 紹興黃酒加飯跟花雕的區別
我們平日所說的紹興黃酒只是一個地域范圍的概念,即指在紹興境內所產黃酒的總稱。其實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代有創造,時有發展,紹興黃酒品種繁多,如朵朵奇葩豐富多彩。這些不同品類的酒既有紹興黃酒共有的甘冽芬芳、橙黃澄潔的特色,又各具獨特風味。其主要名品如下:
元紅酒——又稱狀元紅,因過去在壇壁外塗刷朱紅色而得名,是紹興黃酒的代表品種和大宗產品。此酒發酵完全,含殘糖少,色澤橙黃清亮,有獨特芳香,味爽微苦,含酒精16~19%,含糖0.4~0.8克/100毫升以下,總酸0.45克/100毫升以下,受到嗜酒者的普遍喜愛。是干型黃酒的典型代表。
加飯酒——紹興黃酒中之最佳品種。加飯,顧名思義是與酒相比,在原料配比中,加水量減少,而飯量增加。由於醪液濃度大,成品酒度高,所以酒質特醇,俗稱「肉子厚」。過去,因配方不同,分為單加飯和雙加飯,後為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全部生產雙加飯,外銷稱為特加飯。此酒酒液像琥珀那樣深黃帶紅,透明晶瑩,郁香異常,味醇甘鮮,含酒精17.5~19.5%,含糖1.5~3.0克/100毫升,總酸0.45克/100毫升以下。在紹興黃酒總外銷量中佔9/10,深得中外飲者青睞,是半干型黃酒的典型代表。以壇裝的陳年加飯酒,叫花雕酒。其壇包裝精美,可作高檔禮品。
善釀酒——以存儲1~3年的元紅酒代水釀成的雙套酒。深黃色。其香芳郁,質地特濃,口味甜美,含酒精13.5~16.5%,含糖6~7克/100毫升,總酸0.5~0.55克/100毫升。為紹興黃酒之高檔品種。此酒在清代由沈永和釀壇創始。該坊在釀酒的同時釀制醬油,釀酒師傅從醬油釀制中得到啟發,即以醬油代水做母子醬油的原理來釀制紹興黃酒,以提高品質,得以成功。所以,善釀酒是品質優良的母子酒。也是半甜型黃酒的典型代表。
香雪酒——以陳年糟燒代水用淋飯法釀制而成,也是一種雙套酒。酒液淡黃清亮,芳香幽雅,味醇濃甜。含酒精17.5~19.5克/100毫升,含糖19~23克/100毫升,總酸0.4克/100毫升以下。陳學本《紹興加工技術史》記述:1912年,東浦鄉周雲集釀坊的吳阿惠師傅和其他釀師們,用糯米飯、酒葯和糟燒,試釀了一缸紹興黃酒,得酒12大壇,以後逐年增加產量,出而應市。試釀成功後,工人師傅認為這種酒由於加用了糟燒,味特濃,又因釀制時不加促使酒色變深的麥曲,只用白色的酒葯,所以酒糟色如白雪,故稱香雪酒。它是甜型黃酒的典型代表。
加飯酒經多年貯存即為花雕酒。按浙江地方風俗,民間生女之年要釀酒數壇,泥封窖藏,待女兒長大結婚之日取出飲用,即是花雕酒中著名的「女兒紅」。因這種酒在壇外雕繪有我國民族風格的彩圖,故取名「花雕酒」或「元年花雕」。
⑧ 紹興黃酒應怎樣喝
冬天了,燙點福貞酒喝
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統計,少量飲酒的人要比不飲酒的人壽命長,由此可見少量飲酒有助健康。冬天,受氣候影響,萬物閉藏,人體的新陳代謝變緩,血液循環減慢,少量飲酒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新陳代謝。在生活中酒的品種五花八門,那麼飲用什麼酒好呢?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認識的日益提高,居世界三大古酒之首的黃酒,更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八十年代營養學家索穎在對黃酒的研究中,發現了黃酒中蘊涵著驚人的營養成份,將它譽為「液體蛋糕」。也是80年代黃酒又以其獨特的醇厚芳香,被列為國宴用酒躋身高堂,得到了國際友人的贊譽。
黃酒有18種以上的氨基酸,內含 8種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黃酒的氨基酸含量是紅葡萄酒的三倍;啤酒的9倍,發熱量是紅葡萄酒的3.5倍,啤酒的1.5—2.5倍。此外,黃酒在調和肺腑、活血養顏、祛病延年等方面都有奇特功效。近年來,還研究發現黃酒中含有「抗癌之王」的硒。
那麼,冬天怎樣喝最好呢?黃酒具有甜、酸、苦、辛、鮮、澀六味,兼備澄、香、醇、柔、綿、爽,要盡情領略黃酒中的主兼六味,一般加熱後使其六味活躍,才其味無窮。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煮酒也有研究:「若熱吃下去,發散酒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以五臟去暖它,豈不受害?」 「煮酒論英雄」、「溫酒斬袁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白居易在「天欲雪」的夜晚准備與好友煮酒達旦,說的都是古人煮酒而飲。古人將酒加熱後喝不單得到了完美的主兼六味,也附合現代科學,喝熱酒更有益加速血液循環,容易揮發,容易排泄,截留少,不易醉,而且經加熱後可散發釀造過程中遺留的微量的醛。
黃酒有如此豐富的營養成份、保健作用,不要貪杯才有益健康。孔子認為「惟酒無量,不及亂。」飲酒一定要有節制,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感受,適量而止。應選飲低度優質黃酒,要小咽、慢飲,不宜大口豪吞。《本草綱目》指出,「酒,天之美祿也。百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精禦寒,消愁遺興,避邪逐穢。」總之,古人告誡我們,適量有益, 切不可「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黃酒燙著喝是一個習慣風俗,40多年前,江浙一帶有規模的酒店裡都設有炭火燙酒鍋和錫串壺,有專門的燙酒師。燙酒師傅將酒客要定的黃酒倒入串壺,根據客人的喜好加入不同比例的姜沫、紅糖,掛在微沸的燙鍋內。當時沒有溫度計,在串壺內插入一支筷,燙酒師傅就憑觀察筷子四周的酒暈來判斷溫度,在認定已達到酒客所需的溫度時,即時遞給酒客飲用。當酒客聞到從串壺氤氳飄來的酒香,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溫馨醇香,暖而不暴的黃酒時也許真會「天子喚來不上船」。燙酒的風俗60年代初在常熟鄉下集鎮十分普及,虞山鎮西門「永和酒家」,縣南街「太白酒家」都因燙酒技高,生意興隆。吳江農村至今婚喪之事還請燙酒擔服務。
家庭中喝黃酒水浴加熱雖然能喝到黃酒的最佳風格,但有點麻煩。直接加熱升溫快、方便但容易損失酒度和芳香,然而只要用文火加熱,將酒煮到略見翻動即止就可,測溫在50℃上下,完全可以得到水浴加熱的效果。
民間還廣泛流傳自調雞蛋黃酒,將黃酒倒入鍋內加入紅糖,煮到剛沸打蛋入鍋,此法不能煮沸過長,否則會過多揮發黃酒中的酒度和芳香物質,影響風味。在浙東南一帶,至今還將雞蛋黃酒作為產婦必服,據說有排穢發奶之效。喝黃酒也有學問,前人也頗精其道。
黃酒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以含糖量可分為甘型、半甘型、半甜型、甜型四大類。以營養成份而論,甜型最高。吳人喜甜,福貞酒應人而生,屬甜型酒,也就是說福貞酒是黃酒中屬營養價值最高的一種。另外,福貞酒在生產過程中有獨無二地加入若干福橘,眾所周知,橘子有開胃理氣、潤肺止咳,還能降低血黏度,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因此,它比其他黃酒又勝一籌,是常熟人的福氣。對我們常熟人而言喝點福貞酒不僅和血行氣,消愁遺興,還可翻翻《鏡花緣》定會為道光八年福貞酒就被列為天下美酒而感到自豪,要感謝老祖宗給我們留下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但必須指出只有地道的福貞酒才有上述的營養與滋補功效,才能萌發遐思把我們帶去明清年間。
⑨ 跪求紹興黃酒的做法
不贊同一樓的觀點:
首先,不止紹興,包括其它地方的黃酒是不用紅薯做原料的,紹興酒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好的酒則是採用糯米,如:善釀酒!
黃酒根據生產工藝不同分為四種:加飯、攤販、香雪、善釀。
以加飯酒為例:
1、 選擇有品質優良、香味純正、無霉變、風味獨特的黃酒葯。糖化率高,能夠增加酒的香味,保證後期發酵正常。
2、 生麥曲質量要求上就是麥曲表面菌絲分布均勻,糖化率達到1000—1200,折斷整齊,用手觸摸,堅硬融手而疏鬆,無生麥氣味。
麥曲在黃酒發酵中不斷起到糖化作用、增香作用,而且還是增色和調味劑,所以人們把麥曲稱之為酒中之骨。
3、 加飯酒米的選擇和蒸煮。
(1) 米要過篩和有一定量的精白度,米粒要飽滿,各品種原料用米要有光澤,顆粒均勻,無霉爛變質,無霉米氣味。
(2) 浸米。目前釀造黃酒所用的原料大米,主要是以硬米、糯米為主,都是蒸汽常壓蒸煮的方法,原料澱粉顆粒組織緊密,為此,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便於常壓短時間就能糊化透徹,不至於飯粒出現白心現象。
(3) 浸米的容器罐要經過石灰水及沸水兩次消毒殺菌,然後再在容器罐中放半罐水,傾入過篩潔凈的糯米,黃酒生產浸米時間為硬米45小時;糯米為40小時。米浸好後用清水沖去米漿,待瀝干後進行蒸煮。
(4) 蒸飯。瀝干後的米傾入蒸飯機內,蒸飯的目的使水化後米的澱粉各大分子間的聯系解體而達到整個糯米澱粉顆粒糊化,淋水冷卻。
4、 落缸、拌葯、搭窩。
(1) 將淋冷後的米飯,瀝干余水,傾入缸中,米飯傾入缸中分批拌葯,加飯酒的前期發酵需要邊糖化邊發酵。
(2) 將酒葯充分拌均勻後,進行搭窩,窩搭成u字型,窩口成喇叭狀,便於接觸空氣,然後蓋上草蓋,保溫28—30℃,大約經過45—50小時,就能見到飯面上有白色的菌絲滋生,互相粘結在一起,此時飯溫在35℃左右,整個飯粒已軟化,再經過8—10小時飯溫開始回降,此時通過加水滲壓抑制酵母進行緩慢生長,放水數量應在每缸120公斤,大約經過10—15小時,再進行加飯,加飯的比例為總投料的35%,加飯前每缸投入10%的生麥曲。
5、 開耙。每隔24小時開耙一次,即攪拌。三到五天結束,將缸內的料分裝入小壇,荷葉封口,空氣中自然放置,一個月發酵結束。
後處理工序還是贊同一樓的說法!
這就是紹興黃酒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