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潮汕糯米酒紅棗做法
從牛肉火鍋店一名小工發展到自立門戶,20多年來高老二似乎讓人看不到有何過人之處,選牛肉、切牛肉、打牛肉丸……通通採用老祖宗傳下來的最傳統的手藝,不敢有一絲超越。可也正因如此,憑借著真實與傳統,高老二在行內闖出一定的名氣。如今,眼看著牛肉價格一天天漲價,牛肉生意越來越難做,高老二又搞起了另一項潮汕傳統工藝釀造糯米酒。
提起糯米酒,很多人都相當熟悉,在幾十年前,每到臨近冬天,不少家庭都會自己釀上一壇。由於原料便宜工藝也不復雜,而滋補效果卻很明顯,因而被稱為「驍仔補葯」。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已經越來越多家庭懶得動手釀造,市面上於是也出現一些「快捷釀造」、甚至帶有一股強烈酒精味道的低價「糯米酒」。高老二正是瞄準這一點,決定採用最古老的工藝,釀造出已逐漸陌生的原液糯米酒,讓人重溫數十年前的那股濃厚的「醬」味。
一名拿牛刀的男人也會釀造糯米酒?說起來還有一段故事。早在一百多年前,高老二的祖先便在揭陽開設了一家糯米酒作坊,經過幾代相傳,到了高老二曾祖父這一代,他家的釀酒工藝已經相當成熟,不僅在當地深受好評,在廣東的客家地區和閩南地區也相當受歡迎。這其中也得益於高家的好媳婦,也就是高老二的曾祖母,她不僅手藝精湛,而且善於經營。後來由於戰亂,高家被迫停止經營,但這門手藝卻一直留傳下來。高老二透露說,為了紀念曾祖母,他專門為眼下的這款糯米酒注冊了「好媳婦」商標。 飲料網 http://www.tangjiu.com/yinliao
「糯米酒釀造方法簡單,說穿了誰都可以動手自釀,但要釀得醇香粘綢,卻是要花費一番功夫。」高老二向記者介紹了釀造方法。首先要選用優質的糯米,最好是潮汕本地的,江西產的雖然釀起來比較有成,但釀出來的味道卻不如本地的。糯米蒸熟後要把它攤開來自然降溫,當溫度降到不燙手時,就可以灑下一定比例的酒麴,不斷拌勻後就可以放進壇里,再加進米酒、紅棗、枸杞後封住蓋口,待其發酵。如果是天氣比較涼,封壇後最好用領棉被把壇子包起來保溫。「這樣大概過了十天半月後,嘴饞者基本上就可以品嘗了。」高老二透露說,目前市面上一斤十幾二十元的糯米酒,基本上都是這樣釀造,當然也有個別黑心的商家,直接用酒精競白糖水再加進一些香精,一斤的零售價只有六、七元。但他絕對不採用這種快捷或者黑心的手段來賺錢,而是採取最「笨」的釀造工藝。封壇之後要讓它發酵至少三個月以上,打開壇子後便會聞到一股撲鼻的「醬香」,之後取出進行壓榨,把酒渣去掉,此時,酒液已經非常粘綢,顏色則呈棗紅色,倒在杯里就會出現「掛壁」。此時的糯米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潮汕糯米酒,不過此時的酒雖好,卻無法貯存很久,還必須經過高溫消毒。把酒液裝在桶里,用蒸汽蒸上幾個小時,之後進行沉澱、取液、再沉澱、再取液……最後就是封壇窖存。整套工序下來,足足耗費了將近一年時間,一壇醇香、地道的潮汕糯米酒才算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