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苗族要喝米酒
這個就是苗族的一個習俗,每當節日的時候,他們就會喝米酒慶祝
⑵ 貴洲西江千戶苗寨米酒多少度
正宗西江苗家米酒28-35度。但為了適應大多數遊客的需求,一般是28度以下的。
⑶ 苗家米酒打一數
苗族很早就掌握了釀酒的技術。因而形成了飲酒嗜好之一,大部分農戶都能自製酒,自釀甜酒、泡酒和燒酒,但以燒酒最普遍,在苗族社會中,酒的用量是很大的,如建新房、過年過節、婚、喪、祭神、敬神、敬祖宗等,都要用酒,特別是做重活,放工時餐餐離不開酒。一般成年人飲酒居多,婦女平時雖不飲或少飲,但遇有賓客來到,或者喜慶之日,家中主婦也以酒相敬,客不飲或飲不力,主人怫然不快,客人不醉不罷休的心願。因此,即使自家不能喝,也都自釀一缸儲存待客。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苗族米酒
適宜人群
所有
功效
解除疲勞、清心提神
地區
苗族
簡介
黔東南苗族聚居區的苗族以大米或糯米釀制水酒,方法與彝族水酒基本相同。苗族米酒是大米或糯米發酵而成的原汁水酒,含糖量高,酒精度低,是解除疲勞、清心提神的最佳飲料。苗族群眾常用以佐餐,「白酒泡包穀飯」是黔東南苗族的傳統飲食習俗。
作用及意義
苗族米酒
苗族米酒
苗族很早就掌握了釀酒的技術。因而形成了飲酒嗜好之一,大部分農戶都能自製酒,自釀甜酒、泡酒和燒酒,但以燒酒最普遍,在苗族社會中,酒的用量是很大的,如建新房、過年過節、婚、喪、祭神、敬神、敬祖宗等,都要用酒,特別是做重活,放工時餐餐離不開酒。一般成年人飲酒居多,婦女平時雖不飲或少飲,但遇有賓客來到,或者喜慶之日,家中主婦也以酒相敬,客不飲或飲不力,主人怫然不快,客人不醉不罷休的心願。因此,即使自家不能喝,也都自釀一缸儲存待客。[1]
釀制的酒中,質量最高要數「重陽酒」為傳統的窖酒。其製作很講究,系用上好的糯米蒸熟作母子發酵成甜酒,另釀制度數最高的頭道酒摻入甜酒中去泡,便成酒性純正,酒色澤棕黃,狀若稀釋的蜂蜜,香味馥郁、青甜爽口。若窖在地里,時間越長,酒性更為純正,苗族人民秉性豪爽,熱情好客,酒在他們的心目中,是待親朋的佳品和橋梁,每逢客至,常用自釀村醪,以饗賓朋。他們感到無酒不成禮儀,菜餚即使豐盛,無酒主人則感到怠慢了客,不成敬意。俗語說:「酒吃人情肉吃味」,重酒不重菜,只要有酒即使只有酸湯菜或一碟辣椒水都行。客人喝口寡酒下肚也是滿意而歸。酒席間,主人殷勤勸酒,當客人接過酒碗毫不猶豫地一飲而盡時,主人便喜笑顏開,熱情地跟你
⑷ 苗族米酒的簡介
民族簡介 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 苗族的先祖可追 美麗淳樸的苗家姑娘 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和朝廷的追殺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暴露予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現在的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 後20世紀50年代後期苗族又開始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過「花山節」、「四月八」、「龍舟節」等。 苗族民歌可分為飛歌、遊方歌、風俗歌、敘事歌、祭祀歌五種。飛歌在田間地頭演唱,也稱「順絡 苗族少女 歌」、「吼歌」、「喊歌」、「山歌」,是流行於黔東南的一種特別的民歌演唱形式。遊方歌是苗族民歌的專稱,因地域不同稱謂有別,包括「野外情歌」、「坐花坡」、「坐姑娘」、「玩表」、「採花」、「走月亮」等。 苗族曾經自稱 Hmub(諧音:牡)、Hmongb(諧音:蒙)、Hmaob(諧音:摸)、maob(諧音:毛),有的地區自稱「ghab nus(諧音:嘎腦)、ghab Xongb (諧音:仡熊)、deb songb(諧音:帶叟)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英文寫作:MIAO 和 HONGB. 其中青苗人精通葯草,善於運用草葯治病救人。
⑸ 西江苗界高山流水酒是喝的米酒嗎,大慨是多少度啊
西江八二師傅為您解答:一般米酒在15度到30度之間。
⑹ 貴州特產是什麼
1、威寧火腿
威寧火腿是貴州的傳統特產,已有多年的歷史,早就聞名海內外。威寧海拔2000多米,屬高寒的烏蒙山區,漫山遍野生長著豐富的牧草,歷史上畜牧業就十分發達,當地的彝族同胞又有趕山放牧的習俗,豬牛羊同群為伍,運動量大,豬腿非常發達,肌肉結實飽滿,肥瘦肉交錯。
2、石阡苔茶
石阡苔茶就是在這樣一種得天獨厚的環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飲茶文化中培育而成。特性:石阡苔茶是中國屈指可數的茶樹良種,抗逆性、適應性、產量、品質都比外地品種要勝幾籌,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澤綠潤,湯色黃綠明亮,葉底鮮活勻整。
3、都勻毛尖
都勻位於貴州省的南部,市區東面東山屹立,西面龍山對峙。都勻毛尖主要產地在團山、黃山、哨腳、大槽一帶,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溫十六度,年平均降水量一千四百多毫米。
加之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濕潤,土質是酸性或微酸性,內含大量的鐵質和磷酸鹽。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不僅適宜茶樹的生長,而且也形成了都勻毛尖的獨特風格。
4、桐梓玉蘭片
桐梓玉蘭片按生產季節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冬片、桃花片、春片、尖片、蘭藻、筍衣6個品種。其中「冬片」是用「冬至」到「驚蟄」期間內採挖的冬筍製成,質地輕脆,素「玉蘭王」之稱。「尖片」用筍尖製成,為玉蘭片中的佳品。
5、畢節臭豆腐乾
畢節臭豆腐乾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
相傳,清朝道光年間,畢節縣城內的一家豆腐作坊有一天做得豆腐過多,未賣完。店主人怕老鼠咬吃,就分別放在幾個木櫃內。第二天取時,有一個櫃子被忘了,沒有取出其中的豆腐,到第三天取出看時,豆腐已經發霉長毛了,可是卻散發出一股特殊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