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傳統工藝黃酒的特點
黃酒具有色澤橙黃清澈,香氣鑲郁芬芳,滋味鮮甜醇厚的獨特風格和越陳版越香,久藏不壞等優點權,字有「東方名酒之冠」的美稱。
黃灑營養豐富,據分析,黃酒可為人體提供的熱員是啤酒的2.85—5.56倍.是葡萄灑的1.19—2.37倍;黃灑中含有18鍾氨基酸。16升黃灑中賴氨酸的台量比菌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數倍,為世界營養性酒類中所罕見。因此,人們稱其為「液體蛋積;
黃酒酒精含量達遠低丁蒸餾的白酒,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補氣養血、消食、傻青、益脾、舒筋活絡、法風驅寒的功效。
『貳』 你知道黃酒是如何分類的嗎
小唐從互聯網了解到,酒中所含總的糖分、釀酒工藝、用曲的種類、釀酒原料等的不同,黃酒有以下不同的分類方法。
⑥根據季節可分為冬釀、秋釀、春釀和夏釀等。
⑦按地區可分為紹興老酒、福建老酒、上海老酒、即老酒、蘭陵美酒等。
小唐從釀酒師那了解到,以上黃酒的分類犯法雖有區分,卻又顯統一。原因在於,一旦釀友們提及某個產地或者某個品牌的黃酒,則會自然聯想到產品所用的釀酒原料、糖化發酵劑、以及生產工藝和風味等因素。
『叄』 想了解酒的分類,可以從什麼來分一般按照什麼分製造工藝還是原料大概介紹(不 用很長)
一、中國酒的分類:
我國有悠久的釀酒歷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釀造出許多被譽為「神品」或「瓊漿」的美酒。著名唐代(618-907)詩人李白、白居易、杜甫等都有膾炙人口關於酒的詩篇流傳至今。據歷史記載,中國人在商朝時代(約3,700年前)已有飲酒的習慣,並以酒來祭神。在漢(25-189)、唐以後,除了黃酒以外,各種白酒、葯酒及果酒的生產已有了一定的發展。
中國酒品種繁多,風格獨特,大致分為:
1、按酒精含量分:
˙高度酒(51%-67%)
˙中度酒(38%-50%)
˙低度酒(38%以下)
2、按酒的含糖量分:
˙甜型酒(10%以上)
˙半甜型酒(5%-10%)
˙半干型酒(0.5%-5%)
˙干型酒(0.5%以下)
3、按酒的製造方法分:
˙釀造酒
˙蒸餾酒
˙配製酒
4、按商品類型分:
˙白酒
˙黃酒
˙啤酒
˙果酒
˙葯酒
˙仿洋酒
二、黃酒:
黃酒是我國特有的傳統釀造酒,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因其酒液呈黃色而取名為黃酒。黃酒以糯米、大米或黍米為主要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壓榨而成。黃酒為低度(15%-18%)原汁酒,色澤金黃或褐紅,含有糖、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浸出物,營養價值高。成品黃酒用煎煮法滅菌後用陶壇盛裝封口。酒液在陶壇中越陳越香,故又稱為老酒。
黃酒之分類:
黃酒品種繁多,製法和風味都各有特式,主要生產於中國長江下游一帶,以浙江紹興的產品最為著名。黃酒大致可分為:
1、按原料和酒麴分
糯米黃酒
以酒葯和麥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南方地區。
黍米黃酒
以米麴黴製成的麩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北方地區。
大米黃酒
為一種改良的黃酒,以米曲加酵母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吉林及山東。
紅曲黃酒
以糯米為原料,紅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福建及浙江兩地。
2、按生產方法分:
淋飯法黃酒將糯米用清水浸發兩日兩夜,然後蒸熟成飯,再通過冷水噴淋達到糖化和發酵的最佳溫度。拌加酒葯、特製麥曲及清水,經糖化和發酵45天就可做成。此法主要用於甜型黃酒生產。
攤飯法黃酒
將糯米用清水浸發16至20天,取出米粒,分出漿水。米粒蒸熟成飯,然後將飯攤於竹席上,經空氣冷卻達到預定的發酵溫度。配加一定分量的酒母、麥曲、清水及浸米漿水後,經糖化和發酵60至80天做成。用此法生產之黃酒質量一般比淋飯法黃酒較好。
喂飯法黃酒
將糯米原料分成幾批。第一批以淋飯法做成酒母,然後再分批加入新原料,使發酵繼續進行。用此法生產之黃酒與淋飯法及攤飯法黃酒相比,發酵更深透,原料利用率較高。這是中國古老的釀造方法之一。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盛行。現在中國各地仍有許多地方沿用這一傳統工藝。著名的紹興加飯酒便是其典型代表。
3、按味道或含糖量分:
˙甜型酒(10%以上)
˙半甜型酒(5%-10%)
˙半干型酒(0.5%-5%)
˙干型酒(0.5%以下)
4、按其它不同方式分:
根據酒的顏色取名:
˙如元紅酒(琥珀色)
˙竹葉青(淺綠色)
˙黑酒(暗黑色)
˙紅酒(紅黃色)
根據加工工藝不同取名:
˙加飯酒(原料用米量加多)
˙老廒酒(將浸米酸水反復煎熬,代替浸米水,以增加酸度,用來培養酵母)
根據包裝方式取名:
˙花雕(在酒壇外繪雕各種花紋及圖案)
根據特殊用途取名:
˙女兒紅(女兒在出生時將酒壇埋在地下,待女兒出嫁時取出,敬飲賓客)
三、中國白酒:
白酒是中國傳統蒸餾酒。又稱「燒酒」及「白乾」。據《本草綱目》紀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
『肆』 中國黃酒分為哪幾種
中國黃酒的種類有,代縣黃酒,紹興酒,丹陽黃酒,封缸酒,蘭陵酒。
1,代縣黃酒
代縣特產多,尤以黃酒最為出名。早在宋代酒業專著,《西遊記》中就有代州黃酒的記載,上世紀90年代代州黃酒曾暢銷華北市場,成為當時酒類消費時尚。2008年,代縣黃酒釀造技術成功入選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紹興酒
紹興酒,浙江省紹興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紹興酒,又稱紹興黃酒、紹興老酒,隨著時間的久遠而更為濃烈,所以紹興酒稱老酒,越陳越香。
3,丹陽黃酒
丹陽黃酒,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丹陽黃酒,以丹陽的糯米作原料,用麥麩作糖化發酵劑,在澄清的酒液中加入米白酒配度,酒度為11°度以上。色橙黃有光,鮮甜香美,有獨特的曲香風味,越陳越香。
4,封缸酒
封缸酒是中國傳統名酒,屬於黃酒類酒品。 封缸酒是以大米、黍米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2%—20%,屬於低度釀造酒。封缸酒含有豐富的營養。
5,蘭陵美酒
蘭陵美酒的釀造史同中國的青銅器一樣古老,始釀於商代,古卜辭中「鬯其酒」的記載,便是蘭陵美酒的最早見證,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戰國時期,一代聖哲荀子兩任蘭陵令,為蘭陵酒業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
1995年秋,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發掘中出土了具有2148年歷史的蘭陵酒。出土的陶制球形壇內,泥封上印有「蘭陵貢酒」、「蘭陵丞印」、「蘭陵之印」戳記,保存完整無缺,進一步印證了蘭陵3000年的釀造歷史。
『伍』 黃酒和紅酒的區別
1、原料不同
黃酒: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在歷史上,黃酒的生產原料在北方以粟或者黍(粟:俗稱小米學名:Setaria italica,中國古稱「稷」。黍:又稱黃米,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
紅酒:葡萄種類方面,釀制紅酒的葡萄種類有設拉子(Syrah或Shiraz)、卡本納蘇維翁 (Cabernet Sauvignon )、梅洛(Merlot)等等。
2、做法不同
黃酒:公元前200年的漢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歷時1200年,是我國傳統黃酒的成熟期。
中國傳統釀造黃酒的主要工藝流程為:
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包裝
紅酒:除梗,為了避免葡萄酒中有多餘的苦澀味道,將梗從果實上除去。破碎,將果皮搓破輕輕壓碎,稱之為破碎。發酵,在破碎的葡萄(連同果皮及種子)中加入酵母菌。因紅酒的顏色來自果皮,而澀味則是種子所釋放出來的味道。榨汁,以榨汁機榨出發酵後的葡萄酒。
發酵,將榨出的葡萄酒與果皮、種子分開,接著僅使葡萄酒在發酵。本階段是決定葡萄酒味道的關鍵,完全發酵熟成者即為不同口味的葡萄酒。除渣,發酵完之後,溶解殘存的物質會自動沉澱,可順利地被除去,此一過程稱之為除渣。
熟成,接著裝入酒桶使之能夠充分熟成,熟成期間約為兩年(但亦有熟成未滿兩年者)。裝瓶,熟成後即可裝瓶。
3、起源不同
黃酒: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曲葯釀酒的國家。曲葯的發現、人工製作、運用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這1800年的時間。
紅酒:紅酒的來源地的其中一個劃分方法,分作「舊世界紅酒」和「新世界紅酒」。舊世界紅酒一般指歐洲(尤其是法國和義大利)出產的紅酒,他們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略昂貴。「新世界紅酒」紅酒是指澳大利亞、智利等國家出產的紅酒。
『陸』 黃酒文化的傳統黃酒的釀制
傳統的黃酒,分為四大類,以紹興酒為例,以元紅酒作為干酒的代表;以加飯酒作為半干酒的代表;以善釀酒作為半甜酒的代表;以香雪酒作為甜酒的代表。元紅酒是最為常見的酒,加飯酒,是因為在配料中加大了投料量的比例,酒質較為醇厚,香氣濃郁。善釀酒,相當於國外的強化酒,是在發酵過程中加入黃酒(所謂以酒代水沖缸),故酒度較高,因為酒精度的提高,發酵受到抑制,故殘糖較高,因而為半甜酒。香雪酒則是在發酵過程中加入小曲白酒,酒度比善釀酒更高,殘糖濃度也更高。
1元紅酒的釀造工藝流程(干黃酒類型)
清水糯米麥曲淋飯酒母
│↓││
├───────→浸米││
│┌──↓││
│↓│││
│漿水蒸煮││
││↓││
││推涼││
││↓││
│└─→←────┘│
└──────→落缸←────────────┘
↓
糖化發酵
↓
後發酵
↓
壓榨→酒糟
↓
糖色→澄清
↓
煎酒
↓
裝壇
↓
成品酒
2福建紅曲酒的傳統釀造工藝(甜型黃酒)
糯米米白酒
↓│
浸米│
↓│
沖洗│
↓│
蒸飯│
↓│
淋水│
紅散廈門↓│
曲曲白曲復淋│
│││││
└──┼──┘││
↓││
粉││
碎││
│↓│
└──────→搭窩│
↓│
紅曲──→水洗──→一次加酒←──┤
↓│
翻醅│
↓│
二次加酒←──┘
↓
養醅
↓
抽酒
↓
┌────┐
│↓
酒液酒糟
│↓
│壓榨
│↓
│酒液
↓│
└──┬─┘
↓
沉澱
↓
滅菌
↓
裝壇
↓
陳釀
↓
勾兌
↓
裝瓶
↓
成品酒
『柒』 誰能告訴我人們說的黃酒是什麼,和白酒有什麼不同,先謝了呀
白酒的分類
作者:福建美食… 文章來源:福建廚師聯盟 點擊數:1216 更新時間:2005-3-26
現代將白酒分為固態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三類。
1.按所用酒麴和主要工藝分類
在固態法白酒中主要的種類為:
⑴大麴酒
大麴酒,以大麴為糖化發酵劑,大麴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量的碗豆。大麴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一般是固態發酵,大麴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麴釀成。
⑵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為原料製成的,多採用半固態發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⑶麩曲酒
這是解放後在煙台操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別以純培養的麴黴菌及純培養的酒母作為糖化、發酵劑,發酵時間較短,由於生產成本較低,為多數酒廠為採用,此種類型的酒產量最大。以大眾為消費對象。
⑷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麴和小曲混用所釀成的酒。
⑸其它糖化劑法白酒
這是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活性乾酵母(或生香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結合法白酒的種類有:
⑴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
這種酒是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於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後蒸餾製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⑵串香白酒
這種白酒採用串香工藝製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還有一種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後串蒸而得。
⑶勾兌白酒
這種酒是將固態法白酒(不少於10%)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
液態發酵法白酒
又稱「一步法」白酒,生產工藝類似於酒精生產,但在工藝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傳統工藝,酒質一般較為淡泊;有的工藝採用生香酵母加以彌補。此外還有調香白酒,這是以食用酒精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製的調香白酒經調配而成。
2.按酒的香型分
這種方法按酒的主體香氣成分的特徵分類,在國家級評酒中,往往按這種方法對酒進行歸類。
⑴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醬香型白酒,以茅台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麴多為超高溫酒麴。
⑵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麴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酵採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採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⑶清香型白酒
也稱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採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採用地缸。
⑷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⑸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徵,這些酒的釀造工藝採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採用串香法。
3.按酒質分
⑴國家名酒
國家評定的質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國家級評比,共進行過5次。茅台酒、 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等酒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
⑵國家級優質酒
國家級優質酒的評比與名酒的評比同時進行。
⑶各省,部評比的名優酒
⑷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產量的大多數,價格低廉,為百姓所接受。有的質量也不錯。這種白酒大多是用液態法生產的。
4.按酒度的高低分
⑴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⑵低度白酒
採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參考資料:http://www.00594.com/Article/wa1/200503/Article_20050326102452.html
黃酒的種類
黃酒是以大米等穀物為原料,經過蒸煮、糖化和發酵、壓濾而成的。黃酒又有許多品類。分類的標准之一就是根據含糖量多少。根據糖份含量,黃酒分為干型黃酒、半干型黃酒、半甜型黃酒、甜型黃酒四類。經科學分析鑒定,這四類黃酒剛好是紹興酒的四個名品,即元紅酒、加飯酒、善釀酒、香雪酒。
干黃酒——含糖量小於1.00g/100ML(以葡萄糖計) 。「干」表酒中含糖量少,糖份都發酵變成了酒精,故酒中的糖份含量最低。該酒屬稀醪發酵,總加水量為原料米的三倍左右。發酵溫度控製得較低,開耙攪拌的時間間隔較短。酵母生長較為旺盛,故發酵徹底,殘糖很低。
色香味格:口味醇和鮮爽,濃郁醇香,呈橙黃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澤。
半干黃酒——含糖分為0.01-0.03g/mL。半干」表酒中糖份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份。在發酵過程中,要求較高。酒質濃厚,風味優良。可長久貯藏。是黃酒中的上品。我國大多數出口酒均屬此類。
色香味格: 口味醇厚柔和鮮爽,濃郁醇香,呈橙黃至深褐色,清透有光澤。
半甜黃酒——含糖分為0.03-0.10g/mL。該酒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於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的產生的糖份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較高。該酒酒香濃郁,酒度適中,味甘甜醇厚,為黃酒中之珍品。缺點: 不宜久存。 貯藏時間愈長則色澤愈深。
色香味格: 醇厚鮮甜爽口,酒體協調,濃郁醇香,清亮透明,有光澤。
甜黃酒——含糖分0.10-0.20g/mL。一般採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葯,搭窩先釀成甜酒娘,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由於加入了米白酒, 酒度也較高。可常年生產。
色香味格: 鮮甜醇厚,酒體協調,濃郁醇香,呈橙黃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澤。
濃甜黃酒——含糖分為0.20g/mL。
色香味格: 蜜甜醇厚,酒體協調,濃郁醇香,呈橙黃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澤
『捌』 傳統手工黃酒的做法黃酒怎麼做
你是要作那個地方的傳統黃酒,每個地方的差別是有的。以前喝的那個味道是那裡產的什麼酒?
『玖』 黃酒和米酒有什麼區別
一、釀造原料
黃酒的原來有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麥等,而米酒只用糯米(江米)作原料。黃酒屬於釀造酒,酒度一般為15度左右,米酒只用大米作為原料,使用的是甜酒發酵曲,製作工序簡單,含酒精量較少,味道偏甜,適宜人群更大,最宜作夏季的飲料。
米酒適宜范圍很廣,一年四季均可飲用,特別在夏季因氣溫高,米易發酵,更是消渴解暑的家庭釀造物,深受老年人和兒童的喜愛。用米酒煮荷包蛋或加人部分紅糖,是產婦和老年人的滋補佳品。
二、酒精含量
黃酒屬於低度釀造酒,酒精含量一般為8%—20%,而米酒的酒精含量很少,味道偏甜,不醉人。
(9)傳統工藝黃酒分為什麼酒擴展閱讀:
黃酒的功效:
黃酒含豐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如每升紹興加飯酒中的異麥芽低聚糖、潘糖、異麥芽三糖含量達 6g。這些低聚糖是在釀造過程中,物料經微生物酶的作用而產生的。
功能性低聚糖進入人體後,幾乎不被人體吸收、不產生熱量,但可促進腸道內有益微生物雙歧桿菌的生長發育,可改善腸道功能、增強免疫力、促進人體健康。
米酒的功效:
米酒含有十多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米酒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數倍,這在其他營養酒類中較為罕見,因此人們稱其為「液體蛋糕」。米酒中的營養成分更易於人體吸收,是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補氣養血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