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葯酒能治風濕類風濕
首先風濕病人應禁止飲酒,沒有哪種風濕病的正規治療是依靠葯酒來進行的,關節痛可版能多種病因引起,常權見的有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等,前兩者為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治療一般是抗風濕、免疫抑制劑治療,同時輔助止痛、補鈣、保護關節葯物治療。而骨性關節炎是關節退行性病變,系由於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治療以非甾葯止痛、鈣片補鈣、可用骨肽、氨基葡萄糖等葯物保護關節為主,同時生活中注意避免勞累,關節避免受涼等。不管是哪種關節炎都需要盡早治療,如果控制不及時可能出現關節不可逆損傷。建議您到醫院風濕科就診,完善檢查後判斷具體是哪種關節炎好進一步治療。
② 我有一副祖傳的葯酒方子,強壯筋骨,治療關節酸痛,屢試不爽。想獻給英雄姚明,怎樣才能聯繫上他呢
他現在是上海大鯊魚隊的老闆,你聯系下球隊就可以找到他的助理了。
③ 什麼葯酒對風濕關節痛好
這些葯酒是治療寒性風濕病,希望你媽媽身體健康,早點恢復 (2)三蛇酒 葯物組成:烏梢蛇1500g,白花蛇,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將三蛇剁去頭,用酒洗凈切成短節,生地洗凈泥沙切碎待用。冰糖置鍋中,加入適量水置火上加熱熔化,待糖汁成黃色時,趁熱用層紗布過濾去渣,待用。另將白酒裝入酒壇,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蓋密閉,每天攪拌1次,10~15天後開壇過濾,加入冰糖汁,充分拌勻再濾1次即成。 功效:祛風濕,通經絡,散瘀腫,定驚搐。 主治:風關痛之病程久者。 用法:每次服1小杯,每日2次。 (3)海桐皮酒 葯物組成:海桐皮60g,牛膝60g,枳殼60g,杜仲60g,防風60g,獨活60g,五加皮60g,生地 70g,白術40g,薏苡仁30g。上葯共碎細,白布袋盛,置於凈器中,用好酒42kg浸之,經10 日後開取。 功效: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主治:風關痛之風濕型者。 用法:每日3次,每次溫飲10~15ml。 (4)活血通絡酒 葯物組成:全蟲10g,烏蛇10g,蜈蚣10g,土元10g,地龍10g,白酒500g。上葯共搗碎,加入白酒中,浸泡1周即可。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主治:風濕寒性關節痛之病程久者。 用法:每次服10~20ml,早、晚各1次。
④ 什麼葯酒能治關節痛疼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常用哪些葯酒? (1)三蛇酒 葯物組成:烏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冰糖5000g,白酒100kg。 將三種蛇剁去頭,用酒洗潤切成短節乾燥,冰糖加熱熔化待用。將白酒裝入酒壇。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蓋密閉,每天攪拌1次,10~15天開壇過濾,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除風祛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主治:風寒濕痹。 用法:每次5ml,每日3次。 (2)馮了性葯酒 葯物組成:羌活、威靈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獨活、青蒿子、麻黃、白芷、小茴香、當歸、川芎、梔子、防己、白酒。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主治:適用於痹病風濕痹阻證。 用法:每次10ml,每日1次。 (3)除濕酒 葯物組成:虎骨(豹骨代)、防己、雲苓、杜仲、松節、秦艽、狗脊、茄根各12g,續斷、伸筋草各9g,獨活、蠶矢各6g,木瓜、枸杞、蒼耳子、 薟草各12g,桑枝15g,牛膝12g。 將上葯浸於糧酒2500g中,過5日即成。 功效:除風散寒,祛濕通絡。 主治:風寒濕痹證。 用法:口服,每次10ml,每日1次。 (4)虎骨木瓜酒 葯物組成:制虎骨(豹骨代)、當歸、川芎、續斷、五加皮、川牛膝、天麻、紅花、白茄根各50g,桑枝200g,秦艽、防風各25g,木瓜150g。 上葯共研粗末,以絹盛,浸入好高粱酒10kg中,浸至7日,濾去渣,澄清後加冰糖1kg。 功效:散寒除風,祛濕通絡,活瘀止痛。 主治:風寒濕痹證。 用法:隨量飲用。 (5)木瓜牛膝酒 葯物組成:木瓜120g,牛膝60g,桑寄生60g。將上葯浸入大麴酒500ml中7天。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屬瘀血痹阻者。 用法:每服10ml,每日2次。
⑤ 葯酒能治好風濕關節疼嗎
葯酒只是起到個保健輔助治療疾病的功效,並不能直接用於疾病的治療。建議去正規醫院接受正規治療後再行應用,
⑥ 哪些葯酒可治療風濕關節炎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葯酒:
葯物組成:以宣木瓜9g、關防風9g、羌活12g、川斷15g、威靈仙15g、全蠍9g、僵蠶回9g、蒼術12g、牛膝18g、益母草9g、鑽地風9g、蘇梗6g桂枝6g、補骨脂15g、蘇木9g、甘草6g、純高粱白酒4000ml為原料。
將酒和葯物泡製充分浸泡一周,密封,一周後即可適量飲用。
本方功效:答本葯酒具有祛風散寒、溫通經絡、除濕消腫、活血止痛的功能,對於風濕性關節炎等有較好的治療或緩解症狀的作用,無明顯毒副作用,適於長期服用。
⑦ 治療腰腿痛的幾種葯酒偏方
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為主要證狀的傷科病證 。主要包括現代醫學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椎管狹窄症等。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指出該病與腎虛、風邪入侵有密切關系。腰腿痛多因扭閃外傷、慢性勞損及感受風寒濕邪所致 以腰部和腿部疼痛為主要證狀的傷科病證 。 主要包括現代醫學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椎管狹窄症等。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指出該病與腎虛、風邪入侵有密切關系。腰腿痛多因扭閃外傷、慢性勞損及感受風寒濕邪所致。 《漢書· 食貨志》上說:「酒,為百葯之長」。酒本身就是一種葯,祖國醫學認為酒性溫、味辛而苦甘,具有溫通血脈、開瘀散滯,宣散葯力,溫脾暖胃,祛散風寒,振奮陽氣,消除疲勞的作用。自古以來,酒和葯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醫的繁體字「醫」本身就含有酒字,治病也是古人釀酒的目的之一。 《黃帝內經》中有「醪酒」治療「經脈不通,病生不仁」的記載。酒可以直接當葯,治療關節酸痛、腿腳軟弱、行動不利、肢寒體冷、肚腹冷痛等症,起到舒經通絡、溫陽散寒的作用。 下面是一個葯酒偏方 1、組方:由當歸、血竭、全蠍、烏梅、制川烏、制草烏、肉桂、鹿角膠、川牛膝、杜仲、小茴香、甘草、生薑、紅糖、冰糖等、純糧食酒(純內蒙「歸流河」高粱酒)1500毫升組成。 2、製法:將以上中葯按一定比例共研粗末同糖、姜泡入酒中,3天翻一次(用力搖動容器3-5下即可),共浸泡10天即可應用,這些葯為一劑,兩劑為一療程。 3、服用方法:每次15-20毫升,每日三次,飯後服用,服二劑葯為一療程。 主治病症 : 腰部和腿部的單側或雙側疼痛或腰痛或腿痛(尤其以腰和腿同時疼痛效果為最好)。不包括病理性的如腫瘤、結核所引起的腰腿疼痛疾病。 本方的絕妙之處在於川烏、草烏與烏梅的合理配合(三者必須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方能出現最佳的治療效果,這是李大夫多年實踐的結果),川烏、草烏溫通經脈止痛、祛風除濕,妙在配合烏梅使機酸與生物鹼結合成鹽,易溶於水,提高溫通經脈止痛祛風除濕之效(必須按照比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一些有急性損傷的病人,他們需要通過制動、冷敷來控制出血和滲出,減輕腫脹、疼痛,這時如外用、內服葯酒都會加大損傷,不利於日後的恢復。所以,急性期患者都不適用葯酒。
⑧ 有什麼葯酒治關節疼痛效果好
櫻桃酒真的可以
⑨ 什麼葯材泡酒治關節痛
只要沒有違反中葯的十八反十九畏的葯物禁忌都可以一起使用。具體為:
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葯物合用會產生劇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壞葯效。包括十八反、十九畏。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蔞貝蘞芨攻烏
藻戟遂芫具戰草
諸參辛芍叛藜蘆
第一句:本草明確的指出了十八種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蔞(瓜蔞)貝(貝母)蘞(白蘞)芨(白芨)[1]與烏(烏頭)相對
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與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諸參(人參、沙參、玄參、苦參、丹參)辛(細辛)芍(赤芍白芍)與藜蘆相背
十九畏最早見於明朝劉純《醫經小學》列述了九組十九味相反葯,具體是:硫黃畏朴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鬱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編輯本段十九畏歌訣
硫黃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宜。
一般使用50°左右的米酒即白酒炮製。且時間越久越好。
⑩ 什麼葯酒對關節痛有作用
蓮花白酒,祛風除濕,長期飲用對風濕關節疼痛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