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用酒精聞著跟白酒一個味道,會不會是假的
你喝的白酒也是酒精勾兌出來的,只不過濃度沒有醫用酒精高而已,酒精的味道都差不多的,你將醫用酒精勾兌一些水,也可以當白酒喝的
2. 一般造假賣假酒會判刑多久
違規銷售假酒觸犯了《刑法》第一百四十條和第一百四十三條中的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判刑得根據銷售額的多少和造成的後果來量刑 。其中量刑最輕的是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如果售出的假酒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具體法律條款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三條【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拓展資料:
假酒主要包括兩類:
一、小酒廠為了銷售業績而仿冒名酒,這類假酒主要發生在大城市或城鎮地區;
二、用工業酒精勾兌成食用白酒銷售,主要發生在農村。工業酒精中含有甲醇,而甲醇是劇毒物質,飲用4~6g就會使人致盲,10g以上就可致死。甲醇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特別是氣味、滋味、比重等和乙醇相似,僅憑感官鑒別難以區分。
3. 一個關於法律的問題 用食用酒精製造假酒 觸犯的是什麼法律 是怎麼處置的急
關於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的認定
1、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產品、銷售國家明令淘汰並停止銷售的產品和銷售失效、變質產品的行為。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指國務院有關行政部門依據其行政職能,對消耗能源、污染環境、毒副作用大,技術明顯落後的產品,按照一定的程序,採用行政的措施,通過發布行政文件的形式,向社會公布自某目起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失效、變質產品,指失去了原有的效力,作用,產品發生了本質性變化,失去了應有價值的產品。
2、偽造產品產地的行為。指在甲地生產產品,而在產品標識上標注乙地的地名的質量欺詐行為。
3、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行為。指非法標注他人廠名、廠址標識.或者在產品上編造、捏造不真實生產廠廠名和廠址以及在產品上擅自使用他人的生產廠廠名和廠址的行為。
4、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行為。指在產品、標簽、包裝上,用文字、符號、圖案等方式非法製作、捏造或非法標注質量標識以及擅自使用未被批準的質量標志的行為。質量標識包括我國政府有關部門批准或認可的產品質量認證標志、企業質量體系認證標志、名優標志、國外的認證標志、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免檢標識等。
5、在產品中摻雜、摻假的行為。指生產、銷售者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造假,進行質量欺詐的違法行為。其結果致使產品中有關物質的成分或者含量不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准或者合同要求。
6、以假充真的行為。指以此產品冒充其特徵,特性等不同的其他產品,或者冒充同一類產品中具有特定質量特徵,特性的產品的欺詐行為。
7、以次充好的行為。指以低檔次、低等級產品冒充高檔次、高等級產品或者以舊產品冒充新產品的違法行為。
8、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不合格產品是指產品質量不符合《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產品。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是指以質量不合格的產品作為或者充當合格產品。
註:《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准;
2、 具備產品當應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做出說明的除外;
3、 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05修訂)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分析說明]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准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推動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
「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
「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後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不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26條第2款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
罪與非罪的界限為:
(1) 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
(2) 當場查獲的偽劣產品價值15元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
按你所說的如果確實沒有造成很大的損失,並且銷售金額在5W元以下的,一定范圍內的影響較小,只要認罪態度較好,積極賠償損失,一般會從輕處理,不會被判刑。
4. 血樣測酒精如何作假
樓主得出「太沒有天理」的結論,似乎有些過於武斷。
5. 酒精平身啥標准沒有,酒精能是假貨不
醫用酒精,購買時必須有標簽說明,沒有標簽,不能買,涉嫌三無產品,質量難以保證。你在購買時,應要求商家配齊標簽說明書。
6. 男子將95度工業酒精兌入婚宴酒致5死14人送醫,究竟還有多少罔顧人命的造假行徑
這一次喜事變喪事的根源就在於村民提供的自烤酒,為了低價造酒,村民購買了工業酒精來兌酒,導致喝了這些酒的群眾先後5人死亡,14人住院,利慾熏心的人實在過於喪心病狂。
更讓人心驚的是,第一批檢測出的結果發現全國各地共有13個葯企涉及問題膠囊,安全隱患非常嚴重。除了使用重金屬超標的問題明膠之外,還有一些葯企用皮革等劣質的原材料來做膠囊,為的就是能夠爭奪市場低價,降低成本。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和商家本人的良心有關,但也側面證明了有關部門對這一行業的監察和管理存在缺失。
7. 小時看的一個電影 有關打假的 是工業酒精製葯害死很多人的 有個主人翁貌似叫石磊 2000年左右的
96年國產電影《紅盾出擊》
姜濤 范智博 主演
故事梗概
某市接連發生了假版酒致人死亡的權事件。工商幹部石磊、侯建華冒著生命危險,夜探造假窩點,追查罪證,展開了一場鬥智斗勇的殊死搏鬥。假酒被查獲了,而鑒定時卻變成了真酒;現場的罪證被拍了照,而沖出的底片卻不翼而飛;造假窩點正待進一步查清,石磊卻遭到誣陷,被調離崗位;知情人突遇車禍,破案線索中斷;妻子秀梅被綁架,作為人質交換。石磊頂住重重壓力,化裝成富商,與對手較量,並再次深入窩點取證。愛妻的理解和支持;夜總會女老闆金川兒的同情和援助;戰友特警劉峰的密切配合;工商局長在兩難中的大力幫助,終於在公安、工商的聯合行動下,徹底查明長龍集團夏龍扣、白雲飛等人長期以偽善面目出現,私下卻大量製造假酒、假葯危害人民,牟取暴利和殺人滅口等等罪行。在嚴酷的現實面前,有的人出賣了靈魂;有的人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這一個造假集團被破獲了,但是,留給人們在「打假」問題上的思考,仍在延續……
8. 網上賣的5L醫用酒精,沒有任何說明,是真的么
這個很難說,主要得看是在哪個平台上購買的?但即使不是醫用酒精,也對消毒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