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鴻毛葯酒事件是誰的錯
紅毛也許有自己的錯,目前質疑的焦點不是毒葯而是違法廣告及配方。這事件細看譚醫生的網文,就知道是他的錯,與其它造謠者不同的是,他有一個職業做背景,這個職業背景被其利用為造謠的話證增加可信度,實足的庸醫。
庸醫的說法不是瞎說,從報道看有這幾個方面來鑒定:
1、文不對題;他寫的那篇網文的標題和開篇第一句話是他自己寫的,而文章主體是他在網上搜集的,與他自己寫的是兩碼事,這樣的東西也是以科譜之名來說事,他自己承認是為博眼球而寫的,博眼球的部分就是給他帶來牢獄之災的兩句話。
2、無證據;他自己沒喝也沒做過化驗,身邊人也沒有說中毒的例子。這種憑空捏造出的話是一個有專業醫生隨口說的。
3、無常識;開篇第一句話說:「只要每天一瓶,就離天堂更近一點」,標題的天堂是指產地內蒙古。這個天堂是指的死亡或死後去的地方。每天1瓶在現實中是沒有人這么喝的,但按他的邏輯接下去的話,是不是只要每天不喝一瓶,是不是就是好酒了?
4、無視用葯說明。《醫療機構葯事管理規定》第三十六條 醫療機構葯師工作職責:(六)掌握與臨床用葯相關的葯物信息,提供用葯信息與葯學咨詢服務,向公眾宣傳合理用葯知識;紅毛1瓶的量為500毫升和250毫升,用法是每天2次,每次15毫升,7天無效需就醫;譚醫生說每天1瓶,這是向公眾宣傳的常識嗎?
從此酒至今天未下架的情況看,毒葯一說權威部門也是不認同的,有那個領導願意讓一個毒葯害人民而讓自己承擔責任?
⑵ 鴻茅葯酒事件,鴻茅葯酒怎麼回事
鴻茅葯酒是當地支柱產業。
就利用公權力打擊質疑者
這種政商合作的行事引起了眾怒
⑶ 重慶居民飲自配葯酒中毒究竟是什麼原因
最近,重慶璧山區一酒樓發生一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5人因為飲用葯酒中毒,其中五人不幸身亡。
據重慶消息,今天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這起事件的原因已查明,當天宴席上飲用的葯酒里含有一種名叫「雪上一枝蒿」的中葯,這種中葯含有劇毒。
葯酒切勿亂喝,專家建議,如果有保健養生需要,應根據自己的體質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服用。
以上內容來自:澎湃新聞
⑷ 重慶自配葯酒中毒是什麼葯酒
5月4日,重慶自配葯酒中毒登上熱搜引起網友關注,重慶自配葯酒中毒是怎麼回事?近日,重慶有居民喝了自己配製的葯酒,沒想到竟然引起中毒,15名中毒人員中有五人已經死亡。消息曝光後,網友評論:「自製純天然不加化學物質的酒怎麼可能喝死人呢,我不聽我不聽。都是假的」、「考驗自己的智商」、「愚昧害死人」、「幸好我不喝酒」
自泡葯酒注意事項
首先,葯酒並不是萬能的,隨便怎麼喝都對身體好。要依據個人的具體病情和身體狀況,對症泡製葯酒。如患有高血壓,不能喝只用人參、黃芪泡製的葯酒,否則可能會引起血壓升高,帶來危險。再如風濕病中有熱性風濕、寒性風濕等,每一種風濕病適用的葯酒配方都不同,不能籠統模糊地一概而論。
其次,不少人有「所有的中葯材都適合用來泡酒」的想法,這也是錯誤的。比如白芷、薄荷,它們遇酒精後葯性易揮發,所以不宜用在葯酒的製作中。再比如風濕病患者常用川烏、草烏泡酒,但這兩種葯材有一定的毒性。還有很多人喜歡用新鮮人參、山楂泡在黃酒中,可如果密閉不好、酒精揮發,就容易變質導致胃腸疾病發生。
還有許多市民經常隨意調配中葯浸泡葯酒飲用,但配方的不合理會使葯酒失去原有的功效,甚至可能引起葯物中毒。
五類人不宜喝葯酒
1、酒精過敏者
2、患各種皮膚病的人
3、癲癇、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4、哺乳期或在行經期的婦女
5、正患感冒、發熱、嘔吐、腹瀉等病症的人
⑸ 重慶自配葯酒中毒幾人死亡
從重來慶市璧山區政府新聞辦獲悉自,5月3日,該區發生一起居民飲用自配葯酒中毒事件。
事發後,重慶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並作出批示或現場部署,璧山區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預案,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現場布置事件調查、人員搶救和善後處置等事宜。市衛生計生委組織醫療專家組赴璧指導並參與病員救治,市公安、食葯監等職能部門迅即開展事件調查工作。經現場勘查、走訪詢問、殘留物提檢,初步判斷系自配葯酒導致中毒,相關情況正進一步核查,後續工作正有序開展。
衛生醫療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自配葯酒未經檢驗且葯性極不確定,飲用務必謹慎小心,以免發生意外。
不是所有的自配葯酒都能補身體。
來源:網易新聞
⑹ 重慶男子生日宴喝自配葯酒為何死亡
從璧山區政府新聞辦獲悉,5月3日,該區發生一起居民飲用自配葯酒中毒事件。
當日中午,回該區來鳳街答道居民任某在街道一飯店舉辦生日宴席,期間,任某自帶自配葯酒在席間飲用。飲用該酒的人員隨後身體出現程度不同的不適症狀,隨即送醫院急救。截至當晚23時,15名送醫人員中,已有5人死亡,5人正在搶救,5人病情相對穩定。
衛生醫療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自配葯酒未經檢驗且葯性極不確定,飲用務必謹慎小心,以免發生意外。
⑺ 鴻茅葯酒事件處理結果是什麼
國家葯監局已組織有關專家對鴻茅葯酒由非處方葯轉化為處方葯進行論證,並責成企業對近五年來各地監管部門處罰其虛假廣告的原因及問題對社會作出解釋。
據悉,2004年至2017年底,國家葯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中,共檢索到鴻茅葯酒不良反應報告137例,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頭暈、瘙癢、皮疹、嘔吐、腹痛等。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表示,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要求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嚴格葯品廣告審批,加大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7)重慶葯酒事件擴展閱讀
鴻茅葯酒使用中需要注意什麼
「是葯三分毒」,非處方葯本身也是葯品,具有葯品屬性,風險與獲益並存,有些非處方葯在少數人身上也可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指出,非處方葯也要嚴格按照葯品說明書的規定使用,不能隨便增加劑量或用葯次數,不能擅自延長用葯療程,更不能擅自改變用葯方法或用葯途徑。如在用葯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停葯,嚴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據悉,2004年至2017年底,國家葯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中,共檢索到鴻茅葯酒不良反應報告137例,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頭暈、瘙癢、皮疹、嘔吐、腹痛等。
⑻ 男子用自製葯酒宴導致多人死亡男子判刑沒
重慶璧山區一酒樓發生一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人因為飲用葯酒中毒,其中五人不幸身亡。
據重慶網路廣播電視台5月5日報道,當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這起事件的原因已查明,當天宴席上飲用的葯酒里含有一種名叫「雪上一枝蒿」的中葯,這種中葯含有劇毒。
隨即采訪了重慶市中醫院的專家,
專家對這味中葯的葯性和使用方法進行了解釋。
至於死者任先生怎麼會把「雪上一枝蒿」泡成了葯酒,公安機關還在做進一步調查。
重慶市中醫院的專家提醒,葯酒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很多人都喜歡喝葯酒來養身。不過,自製葯酒、飲用葯酒,需要謹慎對待。
葯酒切勿亂喝,專家建議,如果有保健養生需要,應根據自己的體質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服用。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⑼ 鴻茅葯酒事件怎麼處理了
國家葯監局已組織有關專家對鴻茅葯酒由非處方葯轉化為處方葯進行論證,並責成企業對近五年來各地監管部門處罰其虛假廣告的原因及問題對社會作出解釋。
據悉,2004年至2017年底,國家葯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中,共檢索到鴻茅葯酒不良反應報告137例,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頭暈、瘙癢、皮疹、嘔吐、腹痛等。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表示,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要求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嚴格葯品廣告審批,加大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9)重慶葯酒事件擴展閱讀: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對鴻茅葯酒事件採取的三大措施:
1、責成企業對近五年來各地監管部門處罰其虛假廣告的原因及問題對社會作出解釋;對社會關注的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況作出解釋;加強不良反應監測,匯總近五年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時向社會公開,同時向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提交報告。
2、嚴格按照說明書(功能主治)中規定的文字表述審批葯品廣告,不得超出說明書(功能主治)的文字內容,不得誤導消費者。
3、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要持續加大對該企業日常檢查和飛行檢查力度,督促企業落實葯品安全主體責任。如發現違反葯品相關法律法規的問題,將依法嚴肅處理,直至吊銷葯品批准文號。
⑽ 鴻茅葯酒事件,基層公安可以這樣抓人嗎
不可以的,嚴格來說跨省抓人,而且沒有任何通知是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