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酒類全科 > 米曲怎麼做米酒

米曲怎麼做米酒

發布時間:2021-02-26 07:05:39

米酒怎麼做

配方:甜酒麴4克、糯米500克、涼白開適量。

米酒的做法:

1、糯米泡16到24小時,用手一捻米碎回了,這種程度答就可以了。上鍋蒸30分鍾。

(1)米曲怎麼做米酒擴展閱讀: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中國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傳統的特產酒。

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釀在北方一般稱它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種特殊的微生物酵母)發酵而成的一種甜米酒。

其釀制工藝簡單,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極低,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國用優質糙糯米釀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米酒已成為農家日常飲用的飲料。現代米酒多採用工廠化生產。

Ⅱ 醪糟米酒怎麼做

在江南農村,每年農歷十月家家戶戶都要釀酒,這個就是十月白酒,此酒不同於北方的白酒,有必要說明下,這個米酒剛釀成時同超市所售的是一樣的,但在兌水後經二次發酵,過濾沉澱後即能成為吃口香醇,但後勁十足。特地將釀酒過程記錄下來,希望對各位能有幫助。
工具/原料1、糯米100斤,需提前一天用水泡上
2、酒葯300克*15包,碾成粉末狀
3、清水(純凈水也可以)若干桶
4、工具:蒸飯桶+蒸網,水桶,水勺,鏟子,大水鍋
5、清洗干凈的大水缸
步驟/方法1首先將浸泡了一夜的糯米洗凈,並基本瀝干水,將蒸桶用水浸泡透並洗凈備用(此時看起來桶上還有米飯粒)
2將瀝干水份的糯米倒入蒸桶內,注意桶內要先墊上不銹鋼絲網蒸墊,以防止米掉下去,並上開水鍋蒸成米飯即可
3將蒸好的米飯倒在篇里晾溫,因為太燙的飯做出來的酒容易酸。這一篇子的飯可是有100斤的米蒸成的哦,這個篇的直徑有1.8米呢,夠大吧
4在等待晾溫的過程時,先看看我們用的酒葯,30克/包
5將15包酒葯全部碾成粉末狀
6將晾溫(以不燙手為宜)的糯米飯拌入清水
7拌入清水的量看圖,不用過於計較水的多少
8將拌入清水的糯米飯倒入釀酒用的缸內(缸最好用老式缸,洗凈後用開水燙過即可,沒有的話用搪瓷缸也可以),並在上面灑上一層酒葯,量呢大概是用手抓二三把(因為裡面有水,所以上下的酒葯會融解在水裡並互相滲透,所以底下少一點沒關系的)
9以此類推,將所有的糯米飯全部用清水拌勻後倒入缸內,並灑上酒葯。這是最後一層的糯米飯,表面上要適當的多灑點
10將表面略為抹平後,在中間挖一個圓柱形的空洞,不用太深,看著挖就可了,此用意是以後用來判斷米酒是否發酵成熟的依據,如果24小時後洞內有清洌的液體滲出,並且量較大,則表明米酒初步製作,也就是我們平時在超市所見的醪糟,如果量不大,同表明還末全部完成。。。此該肯定會有同志說,現在不是已經有水了么?那還怎麼判斷呀?問得好!此時的水只是表面現象,過不了多久就會全部被米飯吸掉啦,所以洞內就不會有水,直到發酵成熟。。。
11准備若干盆不燙手的溫水 將溫水緩緩地沿缸四壁倒入,為什麼不能隨意倒入呢?因為如果沖得太猛或倒在中央位置,會將好不容易挖成的洞給沖沒的。。。
12這是倒好水後,水大概的位置。其實水的多少不是特別重要,看著差不多與圖上相近可
13完成上述步驟後,在缸體用塑料布包起來,作用有二個,1個是防塵,2最重要的是保溫。
14蓋上草蓋,有必要說明下,那個塑料布不用特意講究密封的,很隨意的包上即可。然後就是等待24~36個小時的發酵吧,然後就可以享用到香甜可口的醪糟酒啦

Ⅲ 怎樣用紅曲米製作米酒

糯米500克,紅曲米50克,甜酒麴5克

現在正值冬季,是製作紅曲米酒的好季節,因為夏天氣溫高,紅曲的發酵速度快、不易控制,一個不小心就會酸掉,弄不好就釀酒不成反倒成醋啦~~~
紅曲米酒。糯米1斤洗干凈,挑去雜質,加清水浸泡24小時,就可以撈出來控水了,然後放到蒸鍋里蒸熟。 紅曲米用涼開水浸泡,蒸好的糯米要過一遍水,目的是讓它散開,易於和曲子拌和,有利於發酵。曲米的量就按一斤米50克紅曲米的比例放就可以啦!同時還要放5克的甜酒麴,量是參照做酒釀的比例放的,可以比那個比例少放點,但一定不要比它多放。

一層糯米、一層甜酒麴的放,最後放曲米,拌勻。

還有重點要提醒一下的就是溫度,一定要在米30—35度之間拌曲,過冷不易發酵,過熱麴菌會給燙死!

接下來就把拌好曲的米飯放到密封容器里,壓一壓米飯,讓它實一點,量不要多,占容器的三分之一就可以啦,然後象做甜酒那樣,在中間扒個眼兒。然後就把它放到溫暖的地兒(30—40度左右)發酵啦!

過一兩天後打開蓋子,當看到中間那個孔里有清亮的酒水淅出後就成功一半了。

當過上個月余後,瓶中的原料已融為一體,顏色已由清紅逐漸變成深紅…… 紅曲所固有的微生物將糯米的蛋白質為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後,這酒就算是初步釀好,可以食用啦!之所以用初步釀好這個詞,是因為要想得到超級醇香的口味,那可得釀上它幾年了!

接下來就是用篩網過濾了,過濾後得到的紅曲酒就可以作料酒或直接飲用啦!

過濾出來的酒糟用食品處理機打成糊狀,就成為紅糟了。福州菜把這紅糟用到了極至,衍生出了「扛糟」、「爆糟」、「燴糟」、「炸糟」、「煎糟」、「醉糟」等十幾種作法…… 製成的菜餚營養非富,色澤艷麗,特別適合喜慶的氛圍~~~

Ⅳ 米酒如何做

米酒怎麼做更好喝?只需要這三步,香甜可口,喝一口滿嘴香

說起米酒,相信很多人都是喜歡喝,它還有一個特別好的名字,叫「甜酒」,它不屬於酒類,卻有著酒的香氣,還有著糯米的香甜,讓人喝一口之後就能感覺到滿嘴香,回味無窮,越喝越想喝,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米酒的酒精度數很低,吃著不會醉人,夏天吃消暑,冬天吃暖身,春天吃解春困,滋補有營養。

老公和女兒都愛喝米酒,但是現在特殊時期,不能出門買,正好家裡還有糯米,前幾天我就自己在家做了一盆子甜米酒,早餐煮了一鍋米酒雞蛋小湯圓,軟糯稠滑,香甜可口,一家人吃美了,我把早餐發到朋友圈,朋友們個個都想學。也是,宅家這么久,天天早餐吃煮麵條難免會膩,不如和我一起學做甜米酒,早餐換著花樣吃,營養又美味。其實甜米酒做法很簡單,只需要這三個步驟,一泡一蒸一拌,做出來的米酒香甜可口,喝一口滿嘴留香,下面一起看看做法吧。

----【自製甜米酒】----

准備食材:糯米2斤 安琪甜酒麴5克

做法:

1,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一晚,泡過的糯米吸水後會膨脹,特別容易蒸熟。

長粒糯米農家自產五穀雜糧包粽子湯圓八寶粥原料 白糯米散裝250克
¥3.2
淘寶
購買
已下架
2,蒸鍋里鋪上屜籠布,把泡好的糯米放入鍋中,鋪平整,然後用筷子插幾個氣孔,大火燒開,轉中火蒸20分鍾,把糯米蒸熟,蒸熟的糯米粒粒分明,晶瑩剔透,沒有白芯哦。(做米酒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器皿,必須潔凈無半點油花,最好在做之前,先將蒸鍋,籠屜,屜布,盆,蓋,勺子,筷子等要與糯米接觸的物件統統用開水燙洗一邊。如果沾了油和生水,肯定做不成功,米酒會發綠,長黑霉,不能吃。如果米酒面上有點白毛,屬正常現象,可以煮著吃。為了保證干凈,我特意用了一塊新的屜籠布)

3,蒸熟的糯米飯盛入瓷盆中,晾涼。(注意瓷盆提前用開水燙洗一遍,不要沾生水和油)

4,取一個凈碗,倒入一碗開水約250毫升,晾涼至溫熱(40°左右),加入4克安琪甜酒麴,拌勻。

5,糯米飯晾涼至溫熱不燙手時,倒入准備好的酒麴水。

6,帶上手套,然後把糯米飯粒搓散,拌勻。盡量搓散,讓每一粒糯米都粘上酒麴,這樣方便發酵。(糯米飯加了酒麴水很容易就搓散了,需要注意的是提前一定要把手套用冷開水沖洗干凈,防止沾油和生水,造成發酵失敗)

7,糯米飯與酒麴水拌勻後,按壓平整,在中間戳個洞,然後在表層撒少許酒麴粉,幫助發酵。

8,最後,蓋上蓋子,在瓷盆外面套個干凈的塑料袋,系緊。然後灌一個熱水袋,用小被子把它們包起來,保溫發酵48小時。(如果家裡有暖氣,就不需要放熱水袋了,直接用小被子包起來,放置溫暖處發酵48小時即可)

9,48小時後,隔著包被就能聞到一股淡淡的米酒香。取出瓷盆,打開蓋子,一股濃郁的米酒甜香味撲面而來,米酒中間的小洞洞里已經出酒了。這個米酒是沒有度數的,味道甘甜醇香,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煮來吃。一次吃不完,可以放入冰箱密封冷藏保存,吃上10天沒問題。(如果48小時後,打開,中間洞洞里沒有出酒,就繼續放置溫暖處發酵,直至出酒)

早餐要簡單,又要吃得健康有營養,這個時候舀一勺米酒,與雞蛋,小湯圓一起煮一鍋雞蛋米酒小湯圓作為早餐再適合不過來了,清甜軟糯,好喝香極了,幾分鍾就能做好全家人的早餐,方便快捷,喜歡的朋友趕緊試試吧!

小魚的秘訣:

1,做米酒的過程中,所有需要用到的器皿包括手套都要確保不沾水生水不沾油,這是米酒成功的關鍵。

2.糯米飯蒸熟後,一定要晾晾至溫熱不燙手(40°左右),再與酒麴水混合,不然發酵菌會失去活性,導致發酵失敗。

3.小碗中的開水一定要晾涼後,再加入酒麴拌勻。

4.冬天做米酒要用被子包起來保溫發酵,大概的溫度就是用手摸被子裡面,感覺暖暖的就行,48小時後出酒了就可以放冰箱密封冷藏保存,隨吃隨取。

5.發酵好後,如果長了黑毛或者綠毛,就說明製作過程中沾了油或者生水,米飯被污染了,這個就不能吃了

Ⅳ 做米酒的酒麴是怎麼做的

朝鮮族同胞做米酒都是自己做酒麴的,是採用玉米胚芽加糯米自製酒麴。酒回曲的做法是這樣的:先答將當年的玉米,採用發豆芽的方式,使玉米發芽,當玉米芽長到三四厘米的樣子,就將玉米和芽曬干,然後碾碎。接下來將糯米粉用水調成糊狀,與碾碎的玉米粉混合在一起做成曲坯,放到三十度左右的地方使其自行發酵。

隨著曲坯自身的發酵過程和外部的溫度,曲坯的水分會逐漸蒸發,在曲坯八成乾的時候,將其放到陰涼通風處,使其自然風干,這樣米酒酒麴就做好了。

做好的米酒酒麴,用的時候只要掰下部分,杵成粉末即可,然後按照米酒的做法來釀制米酒就可以了。有條件自己做米酒酒麴的朋友不凡試一試,可以在家自己全程體驗釀制糯米酒的過程。

Ⅵ 怎樣用甜酒麴如何做米酒,把細節說說

米酒將糯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泡4-5小時, 籠屜上放干凈的屜布,將米直接放在屜布上蒸熟。因米已經過浸泡,已經漲了,不需要象蒸飯那樣,在飯盆里加水。蒸熟的米放在干凈的盆里,待溫度降到30-40度時,拌進酒葯,用勺把米稍壓一下,中間挖出一洞,然後在米上面稍灑一些涼白開,蓋上蓋,放在20多度的地方,經30小時左右即可出味。 現時天稍涼了,因此,如家裡室溫在20度,可用棉衣將盆包焐起來。中間可打開看看,可適量再加點涼白開。糯米酒做好後為防止進一步酒化,需裝瓶放入冰箱存放,隨時可吃。 蘇州的酒葯上面有用量的指示。 做糯米酒的關鍵是器皿干凈,絕不能有半點油花。最好在做前,將要用的蒸鍋、籠屜、屜布、盆、蓋、拌勺等統統清洗一遍。如沾了油花,肯定做不成功,米會出綠、黑霉,要不得。如米面上有點白毛,屬正常,可煮著吃。下面的可直接吃。為保證干凈,我特意用了一新的屜布,這塊就留著蒸糯米用了,蒸包子什麼的,用玉米葉當屜布即可。 步驟1 首先泡糯米,大概兩三個小時 2 瀝干水分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3 蒸 4 用缸裝好 5 用涼開水拌酒粉 6 把酒粉連水一起跟米混均勻,用手拌反復好幾偏,總之一定要均勻, 7 最後把它裝起來,壓緊,再把中間挖個洞,深點(出酒了那裡才能看到) 做酒最好要在冬天做,(立春之前)做好的可以一直放著一年都不會壞,現在天很熱做好了,一段時間就要喝要不然很快就壞了,如果冬天做酒要把他圍起來放,也就是保溫,要到一定的溫度才會出酒,大概的溫度就是用手摸感覺暖暖的就行,出酒了就可以把圍的東西拿掉了

Ⅶ 怎麼做米酒的酒麴

在經過強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麴黴的分生孢子,然後保溫,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長出菌絲,此即酒麴。在麴黴的澱粉酶的強力作用而糖化米的澱粉,因此,自古以來就把它和麥芽同時作為糖的原料,用來製造酒、甜酒和豆醬等。用麥類代替米者稱麥曲。

分類體系一酒麴的分類體系 按制曲原料來分主要有小麥和稻米。故分別稱為麥曲和米曲。用稻米制的曲,種類也很多,如用米粉製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飯製成的紅曲或烏衣紅曲,米曲(米麴黴)。 按原料是否熟化處理可分為生麥曲和熟麥曲。 按曲中的添加物來分,又有很多種類,如加入中草葯的稱為葯曲, 加入豆類原料的稱為豆曲(碗豆,綠豆等)。 按曲的形體可分為大麴(草包曲,磚曲,掛曲)和小曲(餅曲),散曲。 按酒麴中微生物的來源, 分為傳統酒麴(微生物的天然接種)和純種酒麴(如米麴黴接種的米曲,根黴菌接種的根霉曲,黑麴黴接種的酒麴)。 分類二酒麴的分類 現代大致將酒麴分為五大類,分別用於不同的酒。它們是: 麥曲,主要用於黃酒的釀造; 小曲,主要用於黃酒和小曲白酒的釀造; 紅曲,主要用於紅曲酒的釀造(紅曲酒是黃酒的一個品種); 大麴,用於蒸餾酒的釀造。 麩曲,這是現代才發展起來的,用純種黴菌接種以麩皮為原料的培養物。可用於代替部分大麴或小曲。目前麩曲法白酒是我國白酒生產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其白酒產量占總產量的70%以上。 中國酒麴的分類 -------------------------------------------------------------------------------- 類別品種 -------------------------------------------------------------------------------- 大麴傳統大麴;強化大麴(半純種);純種大麴。 小曲按接種法分傳統小曲和純種小曲 按用途分為黃酒小曲,白酒小曲,甜酒葯; 按原料,分為麩皮小曲,米粉曲,液體曲。 紅曲主要分為烏衣紅曲和紅曲,紅曲又分為傳統紅曲和純種紅曲 麥曲傳統麥曲(草包曲,磚曲,掛曲,爆曲) 純種麥曲(通風曲,地面曲,盒子曲) 麩曲地面曲,盒子曲,簾子曲,通風曲,液體曲。 -------------------------------------------------------------------------------- 編輯本段生產技術的演變原始的酒麴我國最原始的糖化發酵劑可能有幾種形式:即曲,櫱,或曲櫱共存的混合物。 在原始社會時,穀物因保藏不當,受潮後會發霉或發芽, 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可以發酵成酒。因此,這些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是最原始的酒麴,也是發酵原料。 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發霉的穀物和發芽的穀物是不加區別的, 但曲和櫱起碼在商代是有嚴格區別的。因為發芽的穀物和發霉的穀物外觀不同,作用也不同,人們很容易分別按照不同的方法加以製造,於是,在遠古便有了兩種都可以用來釀酒的東西。發霉的穀物稱為曲,發芽的穀物稱為櫱。 散曲到塊曲從制曲技術的角度來考察,我國最原始的曲形應是散曲,而不是塊曲。 散曲,即呈鬆散狀態的酒麴,是用被磨碎或壓碎的穀物,在一定的溫度, 空氣濕度和水分含量情況下,微生物(主要是黴菌)生長其上而製成的。散曲在我國幾千年的制曲史上一直都沿用下來。例如古代的"黃子曲",米曲(尤其是紅曲)。 塊曲,顧名思義是具有一定形狀的酒麴, 其製法是將原料(如麵粉)加入適量的水,揉勻後,填入一個模具中,壓緊,使其形狀固定,然後再在一定的溫度,水分和濕度情況下培養微生物。 東漢成書的<<說文解字>>中有幾個字,都注釋為「餅曲」。東漢的<< 四民月令>>中還記載了塊曲的製法,這說明在東漢時期,成型的塊曲已非常普遍。 到北魏時代,以<<齊民要術>>中的制曲,制櫱技術為代表, 我國的酒麴無論從品種上,還是從技術上,都達到了較為成熟的境地。主要體現在:確立了塊曲(包括南方的米曲)的主導地位;酒麴種類增加;酒麴的糖化發酵能力大大提高。 我國的酒麴製造技術開始向鄰國傳播。 散曲和塊曲不僅僅體現了曲的外觀的區別, 更主要的是體現在酒麴的糖化發酵性能的差異上。其根本原因在於酒麴中所繁殖的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上的差異。 從制曲技術上來說,塊曲的製造技術比較復雜,工序較長, 而且制曲過程中還要花費大量的人力。釀酒前,還必須將塊狀的酒麴打碎。古人為何多此一舉? 其中的道理是塊曲的性能優於散曲。從原理上看,我國酒麴上所生長的微生物主要是黴菌,有的黴菌菌絲很長,可以在原料上相互纏結,鬆散的制曲原料可以自然形成塊狀。酒麴上的微生物種類很多,如細菌,酵母菌,黴菌。這些不同的微生物的相對數量分布在酒麴的不同部位的分布情況也不同。有專家認為,釀酒性能較好的根黴菌在塊曲中能生存並繁殖,這種菌對於提高酒精濃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塊曲的使用更適於復式發酵法(即在糖化的同時,將糖化所生成的糖分轉化成酒精)的工藝。 西漢的餅曲,只是塊曲的原始形式。其製作也可能是用手捏成的。 到了北魏時期,塊曲的製造便有了專門的曲模,<<齊民要術>>中稱為"范",有鐵制的園形范,有木製的長方體范,其大小也有所不同。如<<齊民要術>>中的"神曲"是用手團成的,直徑2.5寸,厚9分園型塊曲,還有一種被稱為"笨曲"的則是用1尺見方,厚2寸的木製曲模,用腳踏成的。當時塊曲僅在地面放置一層,而不是象唐代文獻中所記載的那樣數層堆疊。使用曲模,不僅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統一曲的外型尺寸,所製成的酒麴的質量較為均一。採用長方體的曲模又比園型的曲模要好。曲的堆積更節省空間。更為後來的曲塊在曲室中的層層疊置培菌奠定了基礎。用腳踏曲,一方面是減輕勞動強度,更重要的是曲被踏得更為緊密,減少塊曲的破碎。總之,從散曲發展到餅曲,從園形的塊曲發展到方形的塊曲,都是人們不斷總結經驗,擇優汰劣的結果,都是為了更符合制曲的客觀規律。 麥曲製造技術的發展在漢代以來,麥曲一直是北方釀酒的主要酒麴品種,後來傳播到南方。<< 齊民要術>>中所記載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後世也有少量的改進。 1<<齊民要術>>中的麥曲 <<齊民要術>>中共有九例酒麴製法的詳細記載。其中八種是麥曲, 有一種是用穀子(粟)製成的。從製作技術及應用上分為神曲,白醪曲,笨曲三大類。其中神曲的糖化發酵力最高。 三斛麥曲製造工藝流程(神曲類) 水炒小麥生小麥蒸小麥 │↓↓↓ │舂簸舂搗舂簸 │↓↓↓ │炒黃凈簸擇汽蒸 │↓↓↓ │細磨細磨細磨│↓↓│ └────────────────→混合←───────────────┘ ↓ 拌曲 ↓ 團曲 ↓ 入密閉曲室 ↓ 布曲 ↓ 翻曲 ↓ 聚曲 ↓ 瓮盛泥封 ↓ 穿孔 ↓ 曬曲 ↓ 成品曲 秦州春酒麴(笨曲類)的製作工藝流程: 小麥 ↓ 炒黃 ↓ 簸擇 ↓ 磨 ↓ 水→溲曲(剛) ↓ 聚 ↓ 作曲(方范) ↓ 剌孔 ↓ 培菌(罨) ↓ 曝干 ↓ 貯藏 <<齊民要術>>制曲工藝流程圖 <<齊民要術>>中神曲和笨曲的糖化發酵能力有很大的差別。 連作者本人也感嘆道:"此曲(指神曲)一斗殺米三石,笨曲殺米六斗,省費懸絕如此"(注: 殺米意指米的消化,即糖化發酵 )。有的神曲一斗甚至可殺米四石。曲的用量占釀酒原料的 3.3%~2.5%,笨曲為15%左右。神曲用量這樣少,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因為即使在現代,黃酒釀造時,麥曲的用量也在8-10%左右。只有小曲的用量才可能是這樣低。這說明<<齊民要術>>中所記載的神曲,曲中的根黴菌和酵母菌較豐富。作為麥曲來說,用曲量如此少,固然有許多其它原因,如曲的形體較小,制曲原料磨得較細,培養溫度也較低。 2麥麴生產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1)中草葯配料的廣泛使用 在北魏時代,雖然也使用一些中草葯,但是種類少,且大都是天然植物。 宋代的酒麴則有了很大的改變。宋代<<北山酒經>>中的十幾種酒麴,幾乎每種都加為數不等的中草葯,多者十六味,最少的也有一味尤其注重所使用葯物的芳香性。用葯的種類有: 道人頭,蛇麻,杏仁,白術,川芎,白附子,木香,官桂,防風, 天南星,檳榔,丁香,人參,胡椒,桂花,肉豆蔻,生薑,川烏頭,甘草,地黃,蒼耳,桑葉,茯苓,赤豆,綠豆,辣蓼等。 用葯方式:一種是煮汁法,用葯汁拌制曲原料,另一種方法是粉末法,將諸味葯物研成粉末,加入到制曲原料中。酒麴中用葯的目的,按<<北山酒經>>:"曲用香葯,大抵辛香發散而已。"至於明代酒麴中大量地加中成葯,並按中醫配伍的原則,把葯物分成"君臣佐使信",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古人在酒麴中使用中草葯,最初目的是增進酒的香氣,但客觀上,一些中草葯成分對酒麴中的微生物的繁殖還有微妙的作用。 (2)曲塊堆積方法的改良 北魏時代,酒麴一般是單層排布在地面上的,曲房的利用率低,而且, 客觀上,由於同一空間內,曲塊數量少,所散發的熱量少,酒麴的培養溫度不會很高,故在<<齊民要術>>中,翻曲的間隔時間一般為七天。按現代的觀點來看,應屬於中溫曲。 唐末成書的<<四時纂要>>中首次提到了一種改良的堆曲方法,不妨稱之為"品字形堆曲法",即原書中所說的"豎曲如隔子眼"。顯然,採用這種堆曲法, 在同一空間內所堆的曲塊數量有明顯增加。同一空間內,曲塊數量增加,則散發的熱量和水分都會大量增加,使密閉的空間內溫度和濕度上升的速度加快,酒麴中微生物的生態環境也就隨之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微生物的種類及其數量。從原理上來推測,高溫曲的形成就具備了條件。高溫曲對酒的風味會產生顯著的作用。 從宋代後,塊曲的種類越來越多,出現了掛曲,草包曲等。 這些曲至今仍在一些名酒廠使用。現代以來,對機械化制曲也進行過實險。傳統酒麴技術中的精華得以保留,發展了純種制曲。從酒麴中分離到大量的微生物,經過挑選,將優良的微生物接入培養基中,使酒麴的用量進一步降低,酒質得到提高。 編輯本段小曲製造技術除了北方的麥曲外,至遲在晉代南方已出現了團狀的米曲。晉人嵇含在<< 南方草木狀>>中記載了南方的草曲,也即米曲,這是關於南方米曲的最早記載。 小曲一般是南方所特有,從晉代第一次在文獻中出現以來,名稱繁多,宋代 <<北山酒經>>中共有四例。其製法大同小異:採用糯米或粳米為原料, 先浸泡蓼葉或蛇麻花,或絞取汁。取其汁拌米粉,揉面米團。 傳統小曲的生產流程: 陳酒葯水米粉辣蓼草末 ││↓│ │└──→拌料←─────┘ │↓ │打實 │↓ │切塊 │↓ │滾角 │↓ └────────→接種 ↓ 入缸保溫培養 ↓ 入匾培養,換匾,並匾 ↓ 裝籮,出籮 ↓ 曬干 傳統小麴生產流程 傳統的麥曲,完全採用天然接種微生物的方式。小曲的接種在宋代以前, 也不例外。但在<<北山酒經>>中則記載了一種人工接種的方式,即:"團成餅子,以舊曲末逐個為衣"。也就是說把新製成的曲團在陳曲粉末上滾動一下, 陳曲末便粘在新曲團的表面,陳曲末中有大量的根霉孢子,可以在曲團上迅速繁殖,形成生長優勢。由於可以人為地選擇質量較好的陳曲作為曲種,這就可以擇優汰劣。通過年復一年的人工選育,自然淘汰,質量優越的曲種(實際上是微生物菌種)就保留下來了。而天然接種的酒麴,酒麴中微生物的來源主要是水源,原料本身所帶入,或者制曲場所及用具。性能優良的菌種無法代代相傳,酒質也就無法恆定。 明清時期,小曲中加入種類繁多的中草葯,成為這一時期的特點。明代<< 天工開物>>中說:"其入諸般君臣與草葯,少者數味,多者百味,則各土各法,亦不可殫述"。這種傳統做法一直延續至現代。周恆剛先生在1964 年搜集的四川邛崍的葯曲配方中,有一例,其配方中用葯達72味,合計50多公斤,可配1460公斤的原料( <<糖化曲>>,1964年,中國財經出版社)。但小曲也有少加甚至不加葯的。 如明代的東陽酒麴中只加辣蓼。寧波白葯也是如此。故明代以來,小曲向葯小曲和無葯小曲兩個方向發展。 小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根霉,據有關科技工作者分離鑒定,在分離到的828株毛霉科的黴菌中,其中根霉佔643株。根霉不僅具有糖化作用,還具有酒化酶, 故具有酒化作用。小曲中還有許多其它微生物,現代工業微生物從中得到不少有益的菌種,繼續為人類做出貢獻。 編輯本段大麴的發展元代以來,蒸餾燒酒開始普及,很大一部分麥曲用於燒酒的釀造。 因而傳統的麥曲中分化出一種大麴,雖然在原料上與黃酒用曲基本相同,但在製法上有一定的特點。到了近現代,大麴與黃酒所用的麥曲便成為兩種不同類型的酒麴。明清時期,河南,淮安一帶成了我國大麴的主要生產基地。 大麴是從麥曲中分化出來的,故在古代酒的文獻資料中大麴的概念並不明確。一般指曲的形體較大的麥曲。這里所說的大麴,是指專門用於蒸餾酒釀造所用的麥曲。大麴與黃酒所用的麥曲的主要區別在於制曲原料,曲型和培養溫度這三個方面。 1制曲原料 大麴的原料為豌豆,小麥和大麥。其配比也隨各地而有所不同。 豌豆在原料中佔30%-50%。因此豆類原料的廣泛使用,對於大麴中的微生物種類, 相對數量,對曲香,酒香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制曲工藝 大麴的形體較大。如<<天工開物>> 所描述的當時淮郡所造的曲是打成磚片。這種曲形延續至今。 大麴的生產工藝流程: 小麥→潤水→堆積→磨碎→加水拌和→裝入曲模→踏曲→入制曲室培養→翻曲→堆曲→出曲→入庫貯藏→成品曲 磚塊式的大麴,是由專門的制曲工人踏制的。 踏曲是一項即辛苦又有趣的工作。頗有講究。首先是其嚴密的組織形式及相互配合的工作方式,往往有一監工,由曲坊主人或有經驗的人擔任。制曲工人有嚴密的分工,有人專門量原料和水,有的專門拌料,有的專事搬運,曲面裝入木模,由踏曲工踏實。踏曲工有十幾人甚至數十入之多。每人規定踏幾腳,如第一人連踏三腳,第二人接過去,同時即翻一面,再踏三腳,第三人又接下去,最多時一塊曲需經過60人的踏制。然後由專入取出木模,還有專門的人從事曲塊邊邊角角部位的踏制,有人負責修曲,使曲塊平滑。由數人搬至曲室。這樣嚴密的踏曲組織系統,其目的是為了踏制高質量的塊曲。踏曲最重要的是要使曲塊緊密,一方面是為了減少曲塊在搬運過程中曲塊的破碎,更重要的是曲塊的緊密程度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酒麴中所繁殖的微生物。制塊曲所用的曲模,採用磚形,這大概也是數百年的經驗積累下來,人們認為這是一種最佳的幾何形狀。前面說過,較原始的曲模較小,有園形,扁方形,而長方體的磚形則是綜合了各種因素之後所確定的最佳幾何形狀。這些因素大致包括:曲面的粘性, 曲塊水分的蒸發需要,散熱的需要,踏制時的力量大小,曲塊堆積的需要,搬運的需要。 3培養溫度 曲塊成型後,送入曲房,微生物菌體是由多種渠道自然接種的。 在密閉的曲房內,微生物開始繁殖,並散發熱量,溫度的升高又加速水分的蒸發,使整個曲房內溫度和濕度都上升。從培菌過程的操作來說,大麴與黃酒麥曲並無顯著差異,翻曲,通風,堆曲等仍是必要的操作步聚。但關鍵的區別是培菌溫度。大麴向高溫曲方向變化。 大麴的培養溫度可達50-60℃。各地的做法也有所不同。如民國時期唐山地區的培養溫度為52℃,茅台酒的酒麴培菌溫度可達60℃。翻曲的工人往往裸體進入曲房進行操作,也不免汗流浹背。 大麴向高溫曲的方向發展,客觀原因之一, 可能是曲室內堆積的曲塊數量增加,導致曲房內溫度上升速度快,幅度大(前面已說過, 這是由於品字形堆曲法的採用所造成的),明清時期,制曲成為一門手工業,曲坊專門從事酒麴生產, 為盡量利用空間,曲房內的塊曲數量有可能盡量增加。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則是人們意識到高溫曲所釀造的酒香氣較好。其機理雖未完全闡明,但有一條是較為肯定的,即酒麴上生長的高溫菌與低溫菌的的比例隨培養溫度而變,高溫菌代謝產物對酒的香氣成分具有一定的作用。 不同類型的大麴,培養時期的最高溫度有所不同。 大致有三種類型: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中溫曲以清香型白酒汾酒所用的大麴為代表,最高溫度為50℃ 以下。其培養過程的特點是:制曲著重於曲的排列,曲房的窗戶晝夜兩封兩啟,溫度則兩起兩落。控制熱曲和涼曲溫度較為嚴格,熱涼升降幅度較大,小熱大涼,適合於多數中溫性微生物生長,以白色曲較多。中溫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和發酵力最高。高溫曲以濃香型白酒所用的大麴為代表。制曲時期最高溫度大於50℃,制曲期間,以曲的堆積為主,覆蓋嚴密,以保潮為主。培養期間溫度的掌握主要靠翻曲來實現,只有當最高溫度超過工藝要求的極限時,才進行翻曲,放潮降溫。工藝特點為多熱少涼。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和發酵力均不及中溫曲。超高溫曲以醬香型白酒所用大麴為代表。如茅台酒所用的大麴,制曲時著重於曲的堆積,覆蓋嚴密,以保溫保潮為主,每當曲溫升至60-65℃時,才開始翻曲。超高溫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和發酵力均最低。故曲的用量最大,茅台酒用曲,曲糧比高達1:1。 現代的白酒生產,優質酒和國家名酒都採用傳統法製作的大麴。 為減輕制曲工人的勞動強度,曾應用過機械化制曲。 編輯本段紅麴生產技術紅曲,顧名思義,其色澤紅艷,在古代除了用於釀酒外, 還廣泛用於食品色素,防腐劑。現代還發現紅曲中有一些葯用成分,如可用於治療高血壓,腹瀉。 紅曲的主產地歷來在南方,尤其是浙江,福建,江西等省。 又以福建的古田為最著名。紅曲的品種又分為庫曲,輕曲和色曲三大類。庫曲的單位體積較重,多用於酒廠釀酒;輕曲體輕,一般用於釀酒或用作為色素;色曲曲體最輕,色艷紅,多用於食品的染色。 1紅曲的由來 紅曲在宋初有記載。但詳細製法在元代及以後的文獻中才得以所見。 如元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明代的<<本草綱目>>、<<天工開物>>等。 2紅曲的傳統製法及技術進步 古代制紅曲,必先造麯母。曲母實際上就是紅酒糟。 該紅酒糟是用紅曲釀成的。紅曲相當於一級種子,紅酒糟是二級種子。曲母的釀法與一般釀酒法相同。現代可以直接採用紅曲粉或純培養的紅麴黴菌種接種。 著名的福建紅曲傳統製法是: 曲種(曲粉+醋) ↓ 洗米→蒸飯→攤飯→拌曲→入曲房培養→堆積→平攤→浸曲→堆積→→翻拌 →第一次噴水→第二次噴水→出曲→曬干→成品曲→包裝 紅曲所生長的微生物屬於紅麴黴菌,其種類很多。其生長特點是耐酸。 從古代起,人們就掌握了這一規律,在接種時及培養過程中,加入醋酸或明礬水調節酸度。紅曲培養的好壞與否,還與溫度有關,故在培養過程中,堆積或攤開就是一種調節溫度的方法(這和其它制曲時的方法相同)。培養過程中,濕度和水分含量更是非常關健的。水分太高或太低均不利,調節水分或濕度的方法有多種,如噴水,或短時間的浸曲。紅曲的培養過程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開始時還是雪白的米飯培養數天後,米飯粒上開始出現紅色的斑點,隨著培養時間的延續,米飯上的紅斑點逐漸擴大,一般在7天左右,全部變紅,如果繼續培養,顏色會變成紫紅色。 現代除了傳統的制曲方法外, 還發展了厚層通風法制紅曲工藝和紅曲的液態法培養工藝。厚層通風法制曲可以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空間。液態法制曲,可以利用更為廉價的原料,如玉米制紅曲。原料的利用率也得以提高。 除了紅曲外,我國一些地區還有烏衣紅曲和黃衣紅曲。烏衣紅曲中的微生物除了紅麴黴菌外,還有黑麴黴菌;黃衣紅曲中的微生物不僅有紅麴黴,還有黃麴黴菌。這些曲可以釀制各種不同風格的酒。 編輯本段麩曲白酒釀造中麩曲的使用是中國釀酒業的一次重大改革。自從1955 年確立了以麩曲,酒母為核心的<<煙台釀酒操作法>>以來,這一方法得到了大力的推廣, 現在已成為我國白酒生產的主要操作方法之一。其主要優點是麩曲的糖化發酵力強,釀酒原料的利用率比傳統酒麴提高10%-20%左右;麩曲的生產周期短, 而且便於實現機械化生產。液態法白酒也是在麩曲法的基礎上形成的。但是麩曲法生產的白酒香氣香味等方面較為欠缺。不少廠家則採用多種微生物發酵(如添加生香酵母,己酸菌等)加以彌補。 麩曲是採用純種黴菌菌種, 以麩皮為原料經人工控制溫度和濕度培養而成的,它主要起糖化作用。釀酒時,需要與酵母菌(純培養酒母)混合進行酒精發酵。 麩麴生產的主要方法有:盒子曲法;簾子曲法;通風制曲法。 制曲工藝分為固體斜面培養,擴大培養,曲種培養和麩曲培養四個階段。實際是逐步擴大培養的過程。 編輯本段酒母現代酒母雖然從本質上來說與古代的酒母是相同的, 但最根本的區別在於現代酒母是純種培養的酵母菌,而古代的酒母(如<<北山酒經>>中所提到的)實際上是用於作種子的酒醅。 酒母的培養也是一個純種逐級擴大培養的過程。先採用試管培養, 然後是燒瓶培養,再用卡氏罐培養,最後是種子罐培養。 編輯本段酶制劑傳統的酒麴,其本質之一就是粗酶制劑。 但傳統的酒麴的最大缺點是酶活較低。現代,由於酶制劑工業的發展,在酒的生產過程中,適當加入一部分酶制劑以代替部分傳統酒麴。目前所使用的酶制劑主要是液化酶和糖化酶兩大類。酶制劑的使用可降低酒的生產成本,但所產生的問題是酒的香味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在一些名酒廠,傳統的酒麴仍是必不可少的。

Ⅷ 怎樣用紅曲米製作米酒

糯米克,紅曲米50克,甜酒麴5克

現在正值冬季,是製作紅曲米酒的好季節,因為夏天氣溫高,紅曲的發酵速度快、不易控制,一個不小心就會酸掉,弄不好就釀酒不成反倒成醋啦~~~
紅曲米酒。糯米1斤洗干凈,挑去雜質,加清水浸泡24小時,就可以撈出來控水了,然後放到蒸鍋里蒸熟。 紅曲米用涼開水浸泡,蒸好的糯米要過一遍水,目的是讓它散開,易於和曲子拌和,有利於發酵。曲米的量就按一斤米50克紅曲米的比例放就可以啦!同時還要放5克的甜酒麴,量是參照做酒釀的比例放的,可以比那個比例少放點,但一定不要比它多放。

一層糯米、一層甜酒麴的放,最後放曲米,拌勻。

還有重點要提醒一下的就是溫度,一定要在米30—35度之間拌曲,過冷不易發酵,過熱麴菌會給燙死!

接下來就把拌好曲的米飯放到密封容器里,壓一壓米飯,讓它實一點,量不要多,占容器的三分之一就可以啦,然後象做甜酒那樣,在中間扒個眼兒。然後就把它放到溫暖的地兒(30—40度左右)發酵啦!

過一兩天後打開蓋子,當看到中間那個孔里有清亮的酒水淅出後就成功一半了。

當過上個月余後,瓶中的原料已融為一體,顏色已由清紅逐漸變成深紅…… 紅曲所固有的微生物將糯米的蛋白質為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後,這酒就算是初步釀好,可以食用啦!之所以用初步釀好這個詞,是因為要想得到超級醇香的口味,那可得釀上它幾年了!

接下來就是用篩網過濾了,過濾後得到的紅曲酒就可以作料酒或直接飲用啦!

過濾出來的酒糟用食品處理機打成糊狀,就成為紅糟了。福州菜把這紅糟用到了極至,衍生出了「扛糟」、「爆糟」、「燴糟」、「炸糟」、「煎糟」、「醉糟」等十幾種作法…… 製成的菜餚營養非富,色澤艷麗,特別適合喜慶的氛圍~~~

Ⅸ 怎麼用大米做米酒

大米米來酒具體做法如下:源

需要提前准備好的材料包括:大米 330g、酒麴 適量、酵母 適量。

1、第一步大米加水適量,煮成白粥。

Ⅹ 做米酒需要米 酒麴的比例。謝謝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喝米酒,香甜甘醇,特別的爽口。尤其是女性朋友,時常喝一些米酒,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能起到很好的緩解宮寒,和夏天也手腳冰涼等症狀。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每年外婆都會做上好幾壇米酒,我們去玩的時候,常常偷偷打開用勺子舀來喝。我記得有一次表妹因為喝太多,直接酣睡了一下午,把我們幾個給嚇壞了。被外婆狠狠地收拾了一頓,不過依舊擋不住每次我們去偷偷直接舀來喝。主要是那個米酒香味,滿屋都是,忍都忍不住。米酒傳統做法,配方比例告訴你,2天就出酒,酒香濃郁,一看就會。

現在大了,出來外面工作了,外婆不時還會做一些帶過來,滿滿都是童年的味道。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個米酒的傳統做法,比你去超市買的那種好喝太多了。女性朋友不光平時可以多吃,經期也是可以吃的,包括女人坐月子的時候,也是可以適量吃一些米酒的哦,滋養子宮,幫助身體造血,常吃身體棒棒噠。自己做的米酒,干凈又衛生,米酒又香又甜又純正,喜歡的朋友一定要試試哦,做法非常的簡單,一看就會了。

【米酒】

一,食材:糯米1斤,甜酒麴4g,涼白開半斤。

二,米酒的做法:

1.將所有的食材都准備好,然後將糯米提前一晚清洗干凈,然後裝入一個大點的碗里,放入清水,浸泡一晚,第二天一早可以直接用來做。現在天氣比較熱了,最好把糯米放入冰箱裡面來浸泡,不然怕第二天糯米壞掉了。

2.准備一個蒸鍋,在蒸屜裡面放一張紗布,然後把浸泡好的糯米撈出來放入蒸屜裡面。蓋上蓋子,大火先把水燒開,接著調成中火,繼續蒸半個小時。個人比較喜歡糯米顆粒感好一些,所以沒有用電飯鍋煮,因為那樣煮的糯米太軟爛了。

3.糯米蒸好了,我們把糯米盛出來裝入一個盆裡面,然後把它稍微攤開一些,放涼備用。取一個碗,把甜酒麴倒進去,再放入少量的涼白開把它化開,甜酒麴是有活性的,不能用太熱的水,不然就沒有作用了。等到糯米放涼到不燙手了,就可以把我們化開的甜酒麴水倒進去了,先用手攪拌均勻。接著再加入半斤的涼白開,少量多次地加入,每次加入都要攪拌均勻,直到把所有的水都加進去。這里的整個米酒配方比例就是,1斤的糯米,加4g甜酒麴,再加半斤的涼白開。

4.再准備一個無水無油,開水消毒過的容器,把糯米裝進去,鋪滿鋪平整,按壓緊實。為了方便我們觀察米酒的出酒情況,我們在糯米中間用筷子戳一個孔,然後蓋上蓋子,密封好,放到溫暖的地方去發酵,夏天發酵時間差不多2天左右就能出酒了。冬天如果放到溫暖的地方,也差不多5天左右就能出酒了。這個米酒發酵的時間隨著溫度的高低變化,只要聞到有酒香味就可以了,那時候還沒有揭開蓋子,你就能聞到滿屋的米酒香味了。

5.米酒做好了,可以直接就舀出來吃,也可以用來做米酒湯圓,或者米酒雞蛋,都是對身體非常好的。香味清爽宜人,口感清甜,芳香馥郁。

小貼士: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米酒傳統做法就結束啦,大家學會了嗎?只要根據這個配方比例來做,保證你一次就能成功。糯米用蒸的方式來做,顆粒感比較強,煮米酒湯圓後,它也能保持顆粒形狀,口感軟糯。不過如果喜歡軟爛口感的朋友,可以把蒸糯米的時間延長一些,再或者用電飯鍋煮吧。還有就是,全程裡面所用到的器材,一定要開水消毒過再用哦,不然帶細菌,很容易把米酒弄壞了。

閱讀全文

與米曲怎麼做米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