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煮陕北黄酒加什么料
黄酒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特产,可以和日本清酒及欧美的啤酒媲美。它具有香气浓郁、酒体甘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低度酒。主要分布于江浙、上海等地区,目前正向全国各地发展。全国年总产量达50~60万吨。黄酒酒度适中,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欢迎。
原料配方 黄酒是以大米、糯米或黍米为原料,加入麦曲、酒母边糖化边发酵而生产的一种酿造酒。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黄酒酿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经过精白处理的糯米和大米,也有用黍米和玉米的,其次是小麦和水。酿造黄酒的大米应该米粒洁白丰满、大小整齐、夹杂物少。千粒重在20~30克,比重在1.40~1.42,米的淀粉含量越高越好。在生产时,最好使用吸水快、易糊化和糖化的软质米。
酿造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劣。一般要求所用的水要清洁卫生,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常用泉水、湖水、深井水和河心水。
2.米的精白:大米外层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影响成品质量,应该通过精白(碾米加工)把它除去,大米的精白程度可用精米率表示,一般要求精米率在90%,也可以直接以标一粳或标二粳作投料用米。
3.浸米:其目的是使淀粉吸水,便于蒸煮糊化传统工艺浸米时间长达18~20天,主要目的是取得浸米浆水,用来调节发酵醪液的酸度,因为浆水含有大量乳酸。新工艺生产一般浸米时间为2~3天即可使米吸足水分。
4. 蒸饭:蒸饭目的是使淀粉糊化。目前一般使用卧式或立式连续蒸饭机蒸饭,常压蒸煮25分钟左右即可,蒸煮过程中可喷洒85℃左右的热水并进行抄饭。要求米饭“外硬内软、内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
5. 落罐发酵:蒸熟的米饭通过风冷或水冷落入发酵罐中,再加水、麦曲(原料米量的10%)、酒母(约发酵醪液体积的10%),使总重量控制在300~340公斤(按原料米100公斤为基础),混合均匀,品温控制在24~26℃。落罐10~12小时,品温升高,进入主发酵阶段,这时必须控制发酵温度在30~31℃,利用夹套冷却或搅拌调节醪液温度并使酵母呼吸和排出二氧化碳。主发酵一般要3~5天完成。
6. 后发酵:经过主发酵后,发酵趋缓弱,即可把酒醪移入后发酵罐,控制品温和室温在15~18℃,静止发酵20~30天左右,使酵母进一步发酵,并改善酒的风味。
7. 压榨、澄清、消毒:后发酵结束,利用板框式压滤机把黄液体和酒糟分离开来,让酒液在低温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再经棉饼过滤机过滤,然后送入换热消毒器,在70~75℃灭菌20分钟左右,杀灭酒溶中的酵母和细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灭菌后趁热罐装,并严密包装,入库陈酿一年。成品黄酒要求酒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
麦曲和酒母 麦曲在黄酒生产中主要起到糖化剂的作用,并给予黄酒有色有香。酒母主要作为发酵剂的作用。黄酒发酵是典型的边糖化边发酵的方法。
1.麦曲制造:把小麦压成每粒3~5片,使小麦表皮破裂,淀粉外露,使霉菌易于生长。
在麦片中加入20%左右的水,拌匀,使水分达到23~25%,然后在曲匣内踩成块状,送入曲室里排成丁字形,关闭门窗保温培养,经过了3~5天,麦曲品温由26℃升至50℃左右,曲块上霉菌丝大量繁殖,这时应做好降温工作,开窗通风,继续培养,品温逐渐下降,约经20天,麦曲变得坚韧成块,将其按井字形叠起,通风干燥后使用。成品麦曲水分达15~18%。
黄酒麦曲也可把小麦压成麦片后,仿照酒精制曲,通风培养出生麦曲或熟麦曲。
2.酒母:传统的黄酒酒母是利用淋饭法拌小曲酒药制备的,俗称淋饭酒母。目前新工艺的黄酒生产一般做成速酿酒母,利用米饭加入13%的麦曲,再接入纯粹培养的酵母种子,逐级扩大而成。也可仿照酒精生产的酒母,做成高温糖化酒母。即在60℃下把蒸熟的米饭用麦曲并加水保温3~4小时,然后把糖化液在80~90℃下加热灭菌30分钟,冷却至28℃左右接入预先培养好的酒母种子进行培养10~12小时,即可使用。在酒母培养过程中除了做好消毒灭菌、清洁卫生工作以外,可在酒母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乳酸,调整培养液的pH为4.0~4.5左右,目的是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保证酒母的质量。
营养价值 黄酒一般只含15%的酒精度,相当白酒的1/4,属于低度饭料酒。黄酒富含氨基酸类,尤其是助长人体发育的赖氨酸,每升含量比啤酒、葡萄酒多一到数倍。且含有糖、氮等多种浸出物,每升黄酒所含热量在1015~2010卡之间。黄酒刺激性较小,适当饮用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以及消除筋肉疲劳、安神补益、活血健体等作用。在南方有的妇女分娩后用黄酒炖鸡煮蛋,有大补功能。有人说啤酒是“液体面包”,而黄酒则是“液体蛋糕”,可见对黄酒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不需要加什么了,直接煮就行了
❷ 煮黄酒需要什么加什么佐料
黄酒的品种多样,口感好,营养丰富,化瘀,络,加之酒精度比较低,所以适合多类人群引用。黄酒饮用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本篇就来介绍一下煮黄酒放什么东西好喝?(推
煮黄酒放什么东西好喝
1、黄酒加热饮用,风味,但若是加热过度会损失香气,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将黄酒放入瓷瓶,再将瓷瓶放入倒入沸水的瓷碗中烫酒。
2、加热黄酒时放入细细的姜丝,别有一番风味,驱寒保暖,暖胃效果极好。
3、加入话梅或者青梅,浸泡后饮用,会形成一种混合的酸甜口感,适合饮用。
4、可将蜂蜜加入黄酒中,微微加热,保持温热,口感很好,而且有助于睡眠。
5、黄酒中加入适量的苹果汁,混合的口感也相当的棒,稍微冰镇一下,夏天饮用会非常的清爽。
黄酒较养人
黄酒对人体的补养作用较明显。黄酒中含大量蛋白质、B族维生素、钙、磷、硒等,以及一定量的糖、有机酸和氨基酸。料酒属于黄酒的一种。
黄酒性热,加热后更适合冬天饮用。中医上,黄酒可以做药用,生饮对心跳过快、厌食、烦躁等有疗效;热饮可以缓解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推荐阅读:黄酒品质如何鉴别)
健康饮用量:加饭酒每日别超过8两,花雕酒别超6两。
较佳搭配:话梅。黄酒加话梅,养阴美容的作用显着,还能润肺护肝,缓解酒精对肝脏的伤害。黄酒加桂圆、荔枝、红枣同煮能缓解月经不调、贫血、遗精和腹泻。
较禁忌:喝黄酒较忌牛饮,否则其中的营养物质难以被吸收。
黄酒的功效与作用
黄酒是医药上很重要的辅料或“药引子”。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一些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据统计有70多种药酒需用黄酒作酒基配制。
黄酒的另一功能是调料。黄酒酒精含量适中,味香浓郁,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质,人们都喜欢用黄酒作佐料,在烹制荤菜时,特别是羊肉、鲜鱼时加入少许,不仅可以去腥膻还能增加鲜美的风味。
❸ 想做黄酒,要用什么材料制作
自制黄酒的原料配方是
米(江米、大米均可)10公斤,水9.3公斤,培养曲(酒厂或腐乳厂有售)1公斤,酒药(副食店有售)0.28公斤。
制作方法:
①泡米。选择较好的江米或大米,经过淘洗;用普通凉水浸泡8—10小时,沥干后备用。②蒸饭。将沥干的米上锅蒸至九成熟离火。要求米饭蒸到外硬内软,无夹心,疏松不糊,熟透均匀
熟后不要马上掀锅盖,在锅内把饭放至快凉时再出锅;出锅后将假打散;再摊盘晾至28℃以下人缸。③前期发酵。把准备好的水、培养曲和酒药倒人缸内与蒸好的米饭搅拌均匀,盖好盖,夏季置干室温下,冬天放在暖气上或火炉前,经3天左右,米饭变软变甜,用筷子搅动,即可见到有酒渗出。此时缸里的温度达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发酵。④压榨。将经过前期发酵的物料装入一干净的布袋中,上面压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⑤煎酒(加热杀菌)。把压榨出的酒液放人锅内蒸(各种蒸锅均可),当锅内温度升到85度
,即停止加热。6.过滤。用豆包布做成一个布袋,把蒸过的酒液倒入袋中过滤,将滤液收存起来。7.封存。把滤液装进一个干净的坛子里,用于净的牛皮纸把坛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壳与上和成稀泥把坛口封严,然后把坛子放到适宜的地方,两个多月后即可开坛饮用。
❹ 黄酒的加工原料是什么
黄酒又名:绍兴酒,老酒,加饭酒用量:烹调时酌量使用,直接饮用以30毫升左右为宜,每次最多 详细介绍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饮料酒。已有4000多年的酿造历史。因最初的黄酒酒液黄亮,色泽澄黄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故称为黄酒,经历代人民的辛勤劳动,不断完善酿造工艺,使我国的黄酒在世界上达到了较高水平。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黄酒主要是以糯米和黍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特定的加工酿造过程,使原料受到酒药、酒曲、浆水中的多种霉菌、酵母菌等的共同作用而酿成的一类低度原汁酒(压榨酒)。含有糖分、糊精、有机酸、氨基酸、酯类、甘油、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它常有芳香,鲜美醇厚,品种多样,形成特有的色、香、味、体。营养价值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是烹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相关人群一般成年人均可食用。加工方式1. 黄酒在烹饪中的主要功效为祛腥膻、解油腻。烹调菜肴时不要放得过多,以免料酒味太重而影响菜肴本身的滋味。夏季不宜饮用。烫热喝有利于健康。这样叮以使黄酒中极微量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挥发掉,同时所含的脂类芳香物蒸腾,使酒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2. 烹调时加入黄酒,能使造成腥膻味的物质溶解于热酒精中,随着酒精挥发而被带走。黄酒的酯香、醇香同菜肴的香气十分和谐,用于烹饪不仅为菜肴增香,而且通过乙醇挥发,把食物固有的香气诱导挥发出来,使菜肴香气四溢、满座芬芳。3. 黄酒中还含有多种多糖类呈味物质,而且氨基酸含量很高,用于烹饪能增添鲜味,使菜肴具有芳香浓郁的滋味。在烹饪肉、禽、蛋等菜肴时,调入黄酒能渗透到食物组织内部,溶解微量的有机物质,从而令菜肴质地松嫩。4. 温饮黄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5. 黄酒还可作为药引子。其它相关1. 黄酒是一种很好的饮料酒,虽有许多品种,但按原料、酿造方法及风味特点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江南黄酒,如绍兴酒、元红酒、加饭酒、竹叶青、花雕酒、仿绍酒等;山东黄酒,如即墨黄酒、即墨老酒、兰陵美酒等;福建黄酒,如沉缸酒、福州老酒等。黄酒还是中药的重要辅助原料,被作为“药引”,以增强药的效力;黄酒又是烹饪中的上好佐料,不仅解腥,还可增加鲜美风味。2. 陈酒是指当年生产,至少贮存3年以上的老黄酒。绍兴黄酒俗称“老酒”,素有越陈越香、越陈越醇之说。由3年以上陈酿加其他不同年份的酒勾兑成的黄酒,色如琥珀,醇香诱人。备注1. 绍兴黄酒的种类有“元红”“加饭”“善酿”和“香雪”四种。其中元红的酿造工艺最简单,最初人们把盛酒的坛子涂成大红色以取吉祥的寓意,后来就把这种坛子装的酒叫“元红”。“加饭”酒顾名思义就是加大糯米和水的比例。最先酿制“善酿”酒的是浙北西塘人,他们用黄酒代替湖水来酿造新的酒,制成后发现口感更加淳厚,这便是“善酿”的由来。而如果用白色的酒药代替麦曲来酿造黄酒,制成后余下的酒糟色白如雪,芳香扑鼻,这种酒就叫“香雪”,闻其名便已唇齿生津。2. 黄酒存放久了,会产生酸味。如果在酒里放几颗黑枣或红枣(500毫升黄酒放5-10颗),就能使黄酒保持较长时间不变酸,而且使酒味更醇
❺ 什么调料可以代替黄酒
黄酒提提香增鲜用的多,换白酒或者白葡萄酒,伏特加也可以,但是要少量因为味道不太一样,黄酒口味温纯,洋酒口味偏甜果香大,偏刺激。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❻ 请问黄酒是什么配料真么做的啊
(一)原料配方
小米130kg、糖化酶(酶活力50000u/g)0.26kg、黄酒活性干酵母0.13kg、生麦曲10.4kg、糟烧酒(50°)13kg、加水量180kg。
(二)生产工艺流程
小米→浸米→蒸饭→摊凉(加入生麦曲)→落缸发酵(加入糖化酶)→喂饭(加入糖化酶、活性干酵母)→主发酵→后发酵→压榨→澄清→煎酒→陈贮→勾兑检验→灌装→巴氏灭菌→成品
(三)操作要点
1.浸米 将小米倒入浸米池,放水淘洗干净后进行浸米,水面淹过米面约30cm,水温控制在20-25℃,浸泡24h。
2.蒸饭 把浸米沥干后倒入甑锅内,开汽蒸料,待全面上汽,再蒸3-5min,关掉蒸汽,泼入90℃以上的热水(泼水量为25%-30%),加盖焖数分钟,待米充分吸水后,再开汽复蒸。待全面上汽后,再蒸20min即可。米饭的感官质量要求:熟而不黏,内无生心。
3.落缸发酵 待米摊凉至28℃时,加入生麦曲5.2kg,翻拌均匀后入缸,投料温度为26-27℃。发酵用缸事先必须消毒灭菌。投料前在缸内放水180kg(水温控制在24-25℃),再在缸内加入糖化酶0.13kg。投料后搅拌均匀,经10h左右品温上升到28-29℃,酒醪已开始稀薄,味淡,即可开头耙。头耙后品温继续上升,维持24h左右进行喂饭。
4.喂饭 喂饭原料65kg,饭摊凉冷却后,加麦曲5.2kg入缸。喂饭时再加糖化酶0.13kg、已活化的黄酒干酵母,搅拌均匀后品温掌握在25-26℃。喂饭前酿缸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半成品的质量,是酿酒成败的关键工序,所以要切实掌握合适的品温和及时开耙。喂饭时应根据醪液的品温随时开耙,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品温,并使缸中品温及发酵成分上下均匀一致;另一方面是为了排出在发酵过程中积聚的大量CO2,同时供给新鲜空气,可以促进发酵菌繁殖,并可减少其他杂菌滋生的机会。
5.后发酵 前发酵一般5d左右,然后加入糟烧酒13kg转入后酵(加入糟烧酒可以提高酒精浓度,防止发酵醪酸败)。后酵品温一般控制在23-24℃,经过15-20d进行压榨。
6.压榨 采用气膜式板框压滤机,糟板含水率为48%-50%。
7.煎酒 利用加热的方法将生酒中的微生物杀死,并破坏残余的酶,使黄酒中的成分基本上固定下来,防止成品酒发生酸败。另外,可促进黄酒的老熟和部分蛋白质凝固,使黄酒色泽清亮透明。煎酒设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煎酒锅,外设夹层,可通蒸汽和冷却水。也可用薄板热交换器进行瞬时煎酒。
8.陈酿、勾兑、灌装、杀菌 可按普通黄酒生产的工艺条件进行。
❼ 黄酒的原材料是什么
黄酒是我国的民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中浙派黄酒以浙江绍兴黄酒、阿拉老酒为代表,徽派黄酒以青草湖黄酒、古南丰黄酒、海神黄酒等为代表。苏派黄酒以吴江市桃源黄酒(桃源镇有黄酒酒厂几十家)和张家港市沙洲优黄、江苏白蒲黄酒(水明楼黄酒)、无锡锡山黄酒为代表,海派黄酒以和酒、石库门为代表,北派黄酒以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闽派黄酒以福建龙岩沉缸酒、闽安老酒和福建老酒是南方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三个最古老的酒种之一,是我国的民族特产,其用曲制酒、复式发酵酿造方法,堪称世界一绝。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绍兴,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绍兴加饭酒(花雕酒等)、绍兴状元红、绍兴女儿红、安徽宣城青草湖黄酒、郎溪古南丰黄酒、庐江海神黄酒。江西吉安固江冬酒,无锡惠泉酒、张家港的沙洲优黄、梁丰黄酒、吴江的吴宫老酒、百花漾等桃源黄酒;上海老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白蒲黄酒(水明楼)、江苏丹阳封缸酒、广东珍珠红酒和山东即墨老酒等。
黄酒以大米、黍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❽ 黄酒是用什么做原料酿造的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在历史上,黄回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答以粟(学名:Setariaitalica,在古代,是秫、梁、稷、黍的总称,有时也称为梁,现在也称为谷子,去除壳后的叫小米)。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目前黄酒生产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和广东、安徽等地,山东、陕西、大连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❾ 黄酒是什么酒 主要的原料是什么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酵母曲种质量决定酒质。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9)黄酒用什么料扩展阅读:
黄酒的营养成分:
黄酒中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含量居各种酿造酒之首,比啤酒、葡萄酒高出2~36倍,因此,黄酒被誉为“液体蛋糕”。酒液中还含有微量维生素,如锌、铁、钾、钠、钙、镁等,尤其对缺钙的老年人来说黄酒是最理想的低酒精饮料。
除此以外,黄酒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其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的含量都很丰富。黄酒中的蛋白质含量为酒中之最,是啤酒的4倍。黄酒中的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其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黄酒含丰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可促进肠道内有益微生物双歧杆菌的生长发育,改善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人体健康。黄酒还能够显著提高机体代谢铅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排铅作用。
❿ 黄酒用什么酿成的
按原料和酒曲划分 ⒈糯米黄酒 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回。主要生产于答中国南方地区。 ⒉黍米黄酒 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 ⒊大米黄酒 为一种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吉林及山东。 ⒋红曲黄酒 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福建及浙江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