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黄氏药酒的提取是什么技术
你好,现在这个药酒还没有公布提取方法,如果是私人宣传就不可信,如果是官方有可能是一项新技术。
⑵ 药酒蒸馏后还是药酒吗
不是了
⑶ 中药提取物可以做药酒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实际操作有困难。
中药提取物如果有乙醇提取,专是可以溶解到酒里的,但属是因为度数不同,肯定会有沉淀发生。所以还要过滤除杂,静置等工艺。
现在保健酒都是直接用药材浸泡的,这样酒的颜色和澄清度就比较好一些。
⑷ 药酒的酿造法的具体过程
(1)药材处理:制备酒剂的药材一般都要切成薄片或捣碎成粗颗粒。根据医生处方购于药店的中药,多已加工炮制,无须特别处理。来自民间验方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止因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而搞错药材,更要警惕假冒伪劣中药材。鲜药、生药往往还需要先行加工炮制。
(2)酒的选择:所选之酒,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一般认为浸泡药酒以50-60度的米酒及优质烧酒较为合 适。因为酒的浓度过低,有效成分不易浸出,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药酒的易变质。但酒的浓度过高,药材所含的少量水分反被吸收,使药料质变坚硬,有效万分亦 难析出。对于不善饮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黄酒和米酒、但浸出时间及次数宜适当延长和增加。
(3)冷浸法:引法比较常用,系将药村碎成片或粗粉,置于带盖的陶、瓷罐或带塞玻璃瓶等非金属的容器中。处方若 未规定酒的用量,可按药物的白酒以1:5~10比例,即100~200克药材加1000毫升白酒浸入,密闭放置,每天摇荡1~2次,浸渍7天后,可改为每 周1次振荡搅拌,1个月左右,药性析出,酒色浓郁,即可压去渣取酒,贮入瓶中,慢慢饮用。其渣可加酒再浸泡1次。可采用饮1杯,加入1杯,直至药味清淡为 止。若所制药酒需加糖或蜜矫味着色,可将砂糖用等量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将药液与糖液混合搅匀,再过滤即可得饮用药酒。
(4)热浸法:(煮酒法)先以药料和酒同煮一定时间,然后再放冷贮存,这是一种古老的制作药酒的方法,此法既能 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一些成分容易浸出,但煮酒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可采用隔水煮炖的间接加热方法,即把药料和酒先放在小铝锅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再 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锅里煮炖。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酒会挥发,见药面出现泡沫时,立即端离灶火,然后趁热时密封,静置15天左右,吸取上面清液,压出残渣中的 余酒,合并静置澄清,过滤即可。
(5)煎煮法:将原料碾成末后,全部放入沙锅内,加水高出药面10厘米,浸泡6小时,加热煮沸1~2小时,过 滤,再复煎一次,合并两次滤液,静置8小时,取上清液加热浓缩成稠状清膏(一般生药5公斤,煎成2公斤左右)。待冷后加入与清膏等量的酒,各匀,放入坛 内,密封7天左右,取上清液过滤即煎煮。
(6)酿酒法:将原料加水煎熬,过滤去渣,浓缩成药汁。有些药特,如桑椹、梨、杨梅等,可以直接压榨,取得药汁,再将糯米蒸煮成饭,把糯米饭、药汁和酒曲拌匀,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盖密封,置保温处,尽量少与空气接触,保持一定的温度,约4-6天即成。
⑸ 药酒可以二次蒸馏吗,对药效有有影响吗
不可以,进行二次蒸馏不但会影响其药效,而且二次蒸馏中处理不当会滋生细菌和产生其他物质,危害健康
⑹ 新手如何制作简单而有效的药酒
1.酒的选择 一般来说,滋补类药酒所用的原料酒浓度低一些,去风湿类药酒因法风活血的需要,所用原料酒浓度可以高一些。
2.药材的选用和加工 药酒所用的药材要求品种纯正地道,并要注意同一药名不同品种的功能差异。药材的加工炮制也要十分讲究。适当地粉碎药材, 可扩大药材与酒液的接触面,有利于增加有效成分的扩散、溶解。
3.制备工艺 传统以浸渍法和渗入法为主,也包括其他方法。浸清法包括冷浸法、热浸法和恒温法,使用时应当根据药料性能分别处理。有些效果成分容易浸出的单味,或味数不多的药物,或挥发性较强的药材,可用冷浸法。如果药材多,酒量有限,用冷浸法有效成分又不易浸出,就应当选用热浸法。
(1)渗入法将药材切制后事先浸泡,待适度膨胀后,装入渗入筒中,下端有渗出口,该法因酒液的流动,可造成良好的浓度差,有利于扩散的进行。所以浸出的效果优于浸渍法,成分提取也较完全。但是,遇到极易软化结团的药物,会阻塞溶液所通过的缝隙,则不宜采用该法,使用渗入法时应注意药材切制加工不可过细。
(2)热浸法 即《本草纲目》中的"煮酒法"。将药材切制后,置于适宜容器中,按配方加入适量的酒,密闭容器,隔水加热至沸点后立即取下,换注到另一个容器中,继续浸泡至规定时间(一般需1个月以上),然后取上清液,药渣压榨后取压榨液,与前取的上清液合并,静置沉淀,过滤即得。(3) 冷浸法:将药材 切制后,置于容器内,按规定加酒密封浸泡,一般每日搅拌1次,7日后,改为每周搅拌1次,通常浸泡15日以上,然后取上清液,药渣压榨,压榨液与上清液合并,静置过滤即得。
4.快速特效法快速特效法是热浸法和渗入法的结合。将药材切制后在酒里浸泡,待适度膨胀后,再将药和酒放入设备高温蒸煮提取药效。此方法对设备的密封生、冷却性要求甚高。其特点是药效好、制作时间快,是现代大多药酒厂所采用的药酒制作法之一,此法将在未来的药酒制作工艺发展中占有主要地位。
5. 加药酿制法:这是古代常用方法,近代较少应用。这种方法以米、曲加药,直接发酵成酒的。
无论用哪种方法制备药酒,其容器必须确保不与药材和酒起化学反应并要保持酒的清洁干净,一般以陶瓷、玻璃制品为宜,不宜使用含铅较多的铝合金容器。
⑺ 泡药酒都需要什么材料
自制药酒所需要的材料:
1、白酒
因为白酒的好处是不容易变质,存放时间长,根据个人喜好选取酒的度数和气味,酒量小可选38度左右的低度酒;酒量大可选52度左右的高度酒。
2、药材
不同种类的药酒所需要的药材也是不同的,药材可以整根放,也可以切成3~5毫米的片剂或者段剂,但很少研磨成颗粒。因为颗粒容易使药液混浊,透光度不好,而且颗粒状药物溶解得快,浓度大。除非需要快速溶解者,才会使用大块的颗粒。
3、装药酒的容器
多选磨口的玻璃瓶子,便于密闭、防止药物氧化。色的瓶子最好,如果用透明的瓶子,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直射。药和酒的比例搭配也有讲究。一般来说,浸泡后的药材约占全部药酒体积的1/3。
四种药酒的做法:
1、西洋参酒
取白酒500毫升,西洋参20克。将西洋参切成薄片,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每日饮2次,每次15毫升,具有滋阴补气、提神益精等功效。
2、杜仲酒
取杜仲25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白酒500毫升。将杜仲等药切成块状与白酒密封,浸泡20天,取滤液,每日饮用2次,每次20毫升,具有活血化瘀、强壮机体的作用。
3、活血化瘀类药酒
取白酒500毫升,当归10克,甘菊30克,干地黄10克,枸杞子20克。将上述药物洗净装袋装入酒瓶,加酒浸泡7日后饮用,具有醒脑明目作用。
4、龙眼肉酒
取龙眼肉125克,置于1000毫升白酒中,密封,浸泡30天后饮用,每日2次,每次15毫升,有补益心脾、活血补血等功效。
药酒在经过长期泡制后,其性状可能发生变化,大量饮用将会造成极大危险,喝多了就算不会药物中毒,也可能会酒精中毒,所以专家提醒,喝药酒时一定要了解清楚成分,并遵照医嘱饮用。
(7)药酒蒸馏提取扩展阅读:
自泡药酒的注意事项:
1、泡药酒所用药材需处理。
植物药应尽可能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且尽量干燥后再泡酒。动物药应除去内脏和污物,以清水洗净,用烤箱烘烤除去水分和杀灭细菌,已腐败变质的动物药不能用;含有汞、砷、镉等有毒成分的矿物类药也不应用来泡酒。
2、泡制用的酒有讲究。
配制药酒一般选用酿制精良的白酒(即曲酒、白干、高粱酒、烧酒)、黄酒或南方人喜爱的米酒做酒基,其中,又以高粱酿制的白酒和糯米酿制的黄酒为最佳。白酒的酒精含量以50%~60%为佳,这样在浸泡的过程中能有效杀灭中药材中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饮用更安全。
3、泡制方法有讲究
药酒的制作有冷浸、热浸、渗漉和回流热浸等方法。民间通常采用冷浸法,就是将中药材与白酒或黄酒一并放在密闭的玻璃或陶瓷容器内(不要用塑料、金属容器泡酒,以免产生毒性),于室温下浸泡,定期搅拌,一般浸渍30天以上。
⑻ 古代人怎么将酒提纯的
蒸馏。
考古抄中,人们在发袭现了一个奇怪的圆型遗存,乍一看,有点像水井。考古学家最后定论,这是目前可以确定的中国最早的生产蒸馏酒的实物。
当年在基座上架着巨大的天锅,天锅分上下两层,下面的锅里装酒母,上面的锅里装冷水,基座上柴火旺盛,蒸煮酒母,含有酒精的气体被上面的冷水冷却,凝成液体,从管道流出,这就是蒸馏酒。
(8)药酒蒸馏提取扩展阅读:
提纯其实就是提高酒精度,古代也是通过蒸馏的方法,提高酒精度,去除杂质。在水井坊的考古证实,中国最晚在元末明初,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蒸馏酒酿造技术,传统工艺采用俗称天锅的蒸馏器来完成。
在我国古代,由于历史悠久,地域不一,留传下的蒸馏酒的名称很多,但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白酒"这一名称却不是指蒸馏酒。前面已说过它是一种酿造的米酒。只是到了现代,才用白酒代表经蒸馏的酒。
我国古代文献中蒸馏酒的称谓主要有:烧酒、烧春,始用于唐代,但是唐代所说的烧酒,烧春是否指蒸馏酒还有争论。宋代以后,烧酒、烧春才是真正的蒸馏酒。
⑼ 以蒸馏酒为酒基配制的保健药酒按什么税率征收消费税
取得国食健字、卫食健字,酒精度38度以下的按其他酒征收消费税(10%),否则按白酒征收消费税(20%从价税+1000元/吨从量税)
⑽ 为什么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是萃取,酒精不是溶于水吗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以区别于固液萃取,即浸取),亦称抽提(通用于石油炼制专工业),是属一种用液态的萃取剂处理与之不互溶的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实现组分分离的传质分离过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萃取有两种方式: 液-液萃取,用选定的溶剂分离液体混合物中某种组分,溶剂必须与被萃取的混合物液体不相溶,具有选择性的溶解能力,而且必须有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有小的毒性和腐蚀性。如用苯分离煤焦油中的酚;用有机溶剂分离石油馏分中的烯烃; 用CCl4萃取水中的Br2. 固-液萃取,也叫浸取,用溶剂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组分,如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类;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产量;用水从中药中浸取有效成分以制取流浸膏叫“渗沥”或“浸沥”。 虽然萃取经常被用在化学试验中,但它的操作过程并不造成被萃取物质化学成分的改变(或说化学反应),所以萃取操作是一个物理过程。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化合物。
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精比水要容易,再通过分离就可以得到所需物质。